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郭书钢同学助人为乐先进事迹

时间:

郭书钢同学助人为乐先进事迹3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郭书钢同学助人为乐先进事迹3篇,以供借鉴。

郭书钢同学助人为乐先进事迹3篇

郭书钢同学助人为乐先进事迹1

  助人为乐颁奖词

  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道德情怀。是你们用自己平凡的举动,帮助那些贫病幼弱者,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是你们,用包容世界的同情心,显示了人生价值的所在,让爱与付出成为社会和谐的主旋律。

  何玥

  何玥,女,壮族,2000年7月生,生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金宝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

  年仅12岁的何玥因患脑瘤去世,生前她作出无偿捐献器官的决定,使得三名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她的无私与大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她被称为“最美女孩”,她的遗愿被称为“最美遗愿”。

  何玥生前是一位品学兼优、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的可爱女孩。她是家人和学校的骄傲,学习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她和同学们关系融洽,常常主动帮助解答作业难题,打扫教室卫生。她生活上很注意节俭,平时都是一毛、两毛地省下、攒着,几年时间竟积攒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零花钱;但有一次,她在参加慈善活动时,却毫不犹豫地捐了出去。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优秀少年,命运却遭受了重大不幸。2012年4月,小何玥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生命危险。第一次手术后,何玥病情有所缓解。她所在的学校获知后,师生们迅速展开爱心捐款,共募捐了2000元。当她得知父亲收下这笔捐款后,一再坚持要把钱捐献出去,她对父亲说:“还有人比我更需要这笔钱,应该用来帮助更困难的人。”9月初,何玥的病情突然加重,医生发现她小脑里的肿瘤已扩散到其它脑组织,生命垂危,最多能活三个月。11月初,当听说有个18岁的藏族小伙子因患有慢性肾衰竭来桂林求医,只有找到合适的肾源做移植手术才能挽救生命。何玥对父亲说:“爸爸,如果我死了,你就把我的肾捐给这个哥哥。”父亲一下楞住了,马上表示不同意。但何玥捐献肾脏的决心已定,反复向父母亲提起这件事,希望尽自己所能给别人生的希望??慢慢的,父母亲勉强接受了。11月16日上午,经紧急抢救无效,何玥被医院诊断为脑死亡。满怀悲痛的父母含泪签署了《无偿自愿捐献器官申请书》,帮助女儿完成最后的心愿。随后,何玥无偿自愿捐献的两个肾被移植到藏族小伙子和桂林一位患者体内,肝脏则被立即送往上海,移植给一名重症肝病患者。小何玥的生命虽然消逝了,但她用自己的大爱使三位素不相识的病患者生命得以延续。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对于器官捐献者,红十字会将给予家属一定治疗费和丧葬费救助。医院也提出给予何家一定的经济援助。尽管何玥的医药费花费10多万元,但其父母都婉言拒绝了。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彻彻底底地做到无偿捐献,才是真正为女儿完成了心愿,才是何玥助人为乐精神的最高体现。

  何玥荣获桂林市优秀少先队员模范、广西壮族自治区青少年道德模范、中央电视台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罗玮,女,汉族,1986年10月生,中共党员,四川永隆实业有限公司职工。

  她是我国器官移植史上无偿为陌生人捐肝的第一人。利用康复期间社会各界的捐款在广元市建起第一家老幼托管中心。汶川地震发生后,她志愿来到灾区全力救助受灾群众,用感人的义举书写美丽青春。

  2005年的一天,正在成都打工的罗玮,从媒体上得知四川省蒲江县妇女廖红霞患肝坏死急需换肝,便赶到医院表示愿意捐献自己的部分肝脏来挽救病人。但捐肝存在很大的风险,如果手术失败或者留下后遗症,都将威胁罗玮的健康和生命。而此时国内尚无一例无偿捐肝者,她甚至写下了遗书:“如果我失败了,我想捐掉我所有健康的器官??”罗玮的决定起初遭到家人和朋友的坚决反对,父母和哥哥专门赶到成都硬把她带回了广元。面对家人和朋友的强烈反对,罗玮耐心说服他们,最终取得大家的支持,成功地为廖红霞捐出一叶肝脏。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她和廖红霞均恢复良好。

  罗玮无偿捐肝的义举,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她康复期间,各界人士为她捐款10多万元。除治病和营养开销外还剩3万余元,她又通过募捐,在广元市郊区建起了第一家老幼托管中心,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老人、小孩的生活起居和学习辅导等困难。2007年以来,她又动员家人拿出自家的房屋补偿款8万余元,在广元市龙山镇大牟村、双河乡场分别建起了“罗玮留守学生之家”。她还向社会发出倡议,争取3年内让全市所有农村留守的老人和孩子有一个温馨安乐的家园。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罗玮一方面安顿好托管中心老人们的临时住所和生活,另一方面主动到广元市072医院当志愿者,奔赴青川重灾区救助群众,并陆续接收青川受灾老人和儿童300余人到托管中心临时安置。2008年5月,在抗震救灾中她光荣入党。2009-2012年,她帮助剑阁县的乡亲们引资数百万,利用闲置土地,带动村民们种植核桃3000亩,大幅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罗玮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创优争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2年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

  黄久生

  黄久生,男,汉族,1965年2月生,中共党员,中建七局一公司项目部经理、河南省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

  黄久生是700位鳏寡孤独老人们共同的儿子。那些得到他照顾的老人们,一提起他的名字,都会眼含热泪。他给老人们带来的温暖不仅来自物质,更来自他那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黄久生是个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的苦孩子。6岁时母亲去世,留下黄久生和4岁的妹妹、2岁的弟弟。父亲走街串巷修锅补盆,十天半月难得回家一次,是乡亲们东家一碗饭、西家一件衣把他们养大的。为了报答乡亲们的养育之恩,13岁的小久生曾在一个深夜,用他稚嫩的肩膀、往返13趟把邻居李奶奶家的水缸挑满水。18岁出门打工,从建筑工地小工干起,靠踏实肯干逐渐致富的黄久生,内心时刻激荡着报恩的情怀。

  1996年起,每逢年节,家乡的孤寡老人和五保、特困、伤残老人都会收到黄久生送来的衣被、米面、肉油还有现金,17年从未间断过,黄久生为此累计出资230多万元。2008年,黄久生投资45万元在家乡双柳树镇建设了一所敬老院。入院的孤寡老人,除国家发给的补贴外,其他费用全部由他个人承担,包括养老送终。多年受黄久生资助的李鸿金老人临终前拉着他的手泣不成声:“活着你养我,病了你花那么多钱为我治病,我死前能见你一面,也就安心了!”

  黄久生不遗余力地支持家乡建设,先后为援建家乡小学、修路、购置医疗设备等捐款310多万元。在2008年5·12汶川抗震救灾中,他个人先后捐款12万元。黄久生算不上大富翁,但面对遭遇困境的人,他总是慷慨解囊。他为小白血病患者捐款万元、为身患血癌、打工救母的少年捐款万元。一位素不相识的女青年打电话给黄久生,说家里三口人患了癌症,黄久生当晚就筹集3万余元现金送了过去。这样的事他默默做了很多。

  在郑州打工多年的黄久生,看到老家来郑打工的人虽多,但比较分散,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等权益被侵害的事时有发生。在黄久生的建议下,“中共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成立,他被任命为党支部书记,散居在郑州市的56名农民工党员有了“娘家”。农民工党支部积极为农民工解决难题,仅讨薪一项,就为农民工讨回两千多万元。通过这个支部找到工作走上致富路的农民工达一万多人,每年还为家乡带回亿元的劳务收入。

  黄久生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李成环

  李成环,女,汉族,1987年6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甘肃省兰州市二十四中学生活指导老师。

  李成环作为一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把帮助他人当成自己最大的快乐,在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关爱孤残儿童返回途中,不幸遭遇车祸,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兰州市二十四中是一所寄宿制学校。作为生活指导老师,她和其他几名同事一同照顾着全校600多名学生的生活起居。尽管岗位平凡,尽管自己家里并不富裕,但李成环总是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一次下了几天阴雨,学生宿舍被褥受潮,李成环一个人将几个宿舍的被褥拿出去晾晒,自己累得满头大汗。学校地处农村,女生宿舍楼上下用水不方便,楼内厕所不能正常使用,学生夜间上厕所要到100米以外的旱厕,很多女生胆小不敢去。李成环知道后,不管下雨刮风,都拿着手电筒一路护送。她用自己的热心、细心和善良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李成环和丈夫龚大锬都非常热心公益,夫妻俩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无论在恋爱期间还是婚后,只要是关于孩子们的公益事业,他们都积极参与。得知青海玉树震区结古镇八一孤儿学校缺少过冬棉鞋和学习用品,李成环和丈夫多方募集善款,购置了700余双棉鞋和电脑、书籍等物品,打算在入冬前送到孩子们手中。当时李成环和丈夫还在蜜月之中,且已身怀有孕。由于路途遥远,丈夫曾劝她不要亲自去。但李成环坚持要和丈夫一起看望灾区的孩子,度过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新婚蜜月。2012年11月22日,她和丈夫与另外3位爱心人士前往玉树结古镇八一孤儿学校,返回途中遭遇大雪发生车祸,李成环因受重伤抢救无效,于2012年12月4日15时许不幸去世。李成环去世后,人们赞誉她为“最美新娘”、“爱心天使”,以多种形式进行悼念追思和慰问。

  李成环先后被追授青海省红十字优秀志愿者、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兰州市杰出青年志愿者、兰州市优秀青年、兰州市“三八”红旗手、甘肃省优秀青年志愿者、兰州市道德模范、甘肃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高淑珍

  高淑珍,女,汉族,1957年7月生,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村民。

  14年来,高淑珍用单薄而坚强的肩膀挑起一座“炕头小课堂”,用舐犊情怀支撑起几十个残疾孩子的就学梦想,她用平凡的服务诠释了不凡的志愿精神。

  高淑珍儿子王立国4岁时,患上了类风湿病,肢体关节变形,走路十分困难,虽经多方求医诊治却没有好转,结果落下了残疾。随着小立国年纪的增长,上学读书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但受身体条件限制,他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进入学校。高淑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转念一想,附近村庄也有一些因为残疾而不能入学的孩子,他们一定也渴望上学,如果能把他们聚到一起读书学习,那该多好!

  1999年,“炕头小课堂”开课了。4张小课桌,1块小黑板,5个残疾孩子,课本是借来的旧书,“老师”就是她的闺女王国光——为了这个唯一的老师,高淑珍硬是将自己刚刚初中毕业的女儿留在小院里,每每念及此事,她总感到愧对女儿。

  随着送到家里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高淑珍索性让孩子们住到家中,免费吃住,免费学习。炕头小课堂最多时达到39个孩子,都管高淑珍叫“妈”。这些曾经因为残疾而受过别人歧视和嘲笑的孩子,把高淑珍的家当成了自己的家。高淑珍也把这帮残疾孩子当亲生的,愿意为他们做一切事。

  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这些孩子,高淑珍睡觉的时候几乎没脱过衣服。睡觉前,要给孩子们一个一个接尿;再搂着最小的孩子,哄着睡觉;大约每两小时就要起来一次,叫醒爱尿炕的孩子起来解手。为这了这帮孩子,她每天早早起来,给孩子们做好饭,然后就带着两个馒头去赶集卖货。没有集的日子就走街串巷叫卖。

  高淑珍就这样坚持了整整14年。在她的感召下,一批志愿者先后走进高淑珍的家中,当起了爱心志愿者,全身心投入到关爱残疾孩子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演绎了一曲志愿接力、奉献爱心的动人篇章。

  高淑珍荣获感动中国2012人物、河北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王结

  王结,男,回族,1971年5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残联盲协主席,爱德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

  13岁时的一场飞来横祸,让王结双目失明。面对人生的不幸,他以超常的毅力,借助盲文和录音自学考取大学、攻读研究生,在自己事业有成时,大力帮助其他残疾人和下岗职工实现就业创业梦想。

  王结原本在西吉县医院上班,有一个令人羡慕的“铁饭碗”。为了帮助更多盲人走出一条生存之路,他下决心创办盲人按摩培训班,他带领几十名从没出过门的山村盲人,来到县城接受培训,寻求光明之路。按摩技艺需要大量实践,王结就让学员们在自己身体上练习。为了让学员们尽快就业,王结放弃固定工作,带领盲人兄弟姐妹去银川创业。他联系有关部门,搞调研,选店址,为了节省费用,有时晚上就睡在银川市中医院走廊的长条椅上。1999年9月,“爱德”盲人按摩诊所在银川亮相;2001年7月,王结创办的宁夏爱德残疾人职业培训学校诞生。这是宁夏第一所残疾人职业学校,吸引了各地渴望自食其力的残疾人前来学习。学校以保健按摩培训为主,同时开设计算机应用、工艺品制作、SIYB创业培训及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等培训项目。学校开办12年来,王结共培训残疾人等各类人员7000余人。帮助4000多人实现了就业梦想,300多名学员成功创业。

  王结热心公益事业,虽然家庭并不富裕,至今还与妻子住在出租房,但他为特困学员减免学费、补贴生活费及各类爱心捐款达50余万元。2003年非典肆虐,他为一线医护人员捐赠3万元的医疗按摩卡;汶川、玉树、芦山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后,他先后为灾区捐款4万多元。他经常带领师生到社区和福利院为困难家庭、孤寡人员义务查病、治病。2003年,爱德盲人按摩诊所员工金芳明查出患先天性心脏病,拿不出2万多元的手术费。王结知道后马上带头捐款5000元,其他按摩师也纷纷解囊,帮助金芳明顺利地做了手术。宁夏南部山区的盲人马世清、银川市民谢宝华,均在王结的无私帮助下,开办起自己的保健按摩所,脱贫致富,创业成功。王结的事迹被写入宁夏党史和地方中学课本,一位著名诗人称赞王结道:“不怨苍天不低头,潜研科技写风流。眼盲不信前途暗,心路光明耀九州。”

  王结先后荣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自强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宁夏回族自治区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龚全珍

  龚全珍,女,汉族,1923年12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莲花县甘家小学原校长。

  作为开国将军的家属,龚全珍毅然放弃优越的都市生活,陪伴丈夫来到偏僻陌生的山村,几十年如一日,积极扶贫济困,支持乡村建设,把对家乡、对人民、对祖国的挚爱写在青山绿水间,刻在老百姓的心上。

  龚全珍是已故老红军、开国将军、原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甘祖昌的夫人。1957年下半年,甘祖昌主动请辞解甲归田,返回家乡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做起了农民。甘将军逝世后,龚全珍用实际行动延续将军的梦想。几十年如一日,她兢兢业业地履行职责,呕心沥血教书育人。生活并不富裕的她,经常捐款捐物帮助贫困学生。2003年,她应邀到凫村中学作爱国主义传统教育讲座,发现该校图书室书籍匮乏,立即购买了1000多册书籍送到该校。不久后,她又捐出2400元资助县关工委购买《激励永远》教育光盘捐赠给学校。这些年来,龚全珍与不少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她捐助的学生达百人之多,捐款金额10余万元。汶川、玉树地震发生后,她在女儿的搀扶下,分别将2600元和1000元特殊党费亲手交到县委组织部。

  龚全珍经常说:“我没有特殊身份,但有一份特殊责任,就是要把甘老的精神传承下去。”为了这份特殊责任,离休后,她仍然关心着下一代的成长,走进学校、机关、部队、工厂,义务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没有人记得老人家去了多少地方、做了多少报告,但大家都记得,她从不要一分钱报酬,还经常自带馒头或面包,就着白开水当午饭。

  2011年,琴亭镇组建“龚全珍工作室”,聘请龚全珍做名誉辅导员,搭建起一个对党员干部和社区居民进行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平台,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加入。她每周都会来到工作室,与群众沟通交流,帮助群众解决思想和生活上的问题。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甘将军离世后,她曾在县幸福院度过了5年。期间她从不把自己看作被照顾对象,而是当成院里的工作人员,帮忙打扫卫生、照顾他人,并拿出生活费给大家买营养品。

  龚全珍荣获江西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西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孙茂芳

  孙茂芳 ,男,汉族,1942年10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副政委。

  孙茂芳四十年如一日,学雷锋,做好事,无微不至赡养照顾了18位孤残老人,用自己的行动传递了一位退休军人的情怀操守,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精神境界。

  1970年,孙茂芳到北京军区总医院工作后,发现医院所在的南门仓社区有许多困难老人和残疾人,便带领医生护士成立了30户家庭病房,开展上门包户服务活动,从此开始了助人为乐、敬老爱老历程。他先后赡养照顾18位孤残老人,为其中8位老人养老送终。他服务时间最长的是王炎老太太,连续照顾17年,直到老人90岁时为她送终。老人脾气古怪,对人有戒心,少有好话和笑脸,但孙茂芳始终像儿子对待母亲一样耐心。当老人卧床不起时,他陪床3年半,为她洗脚、端屎端尿。老人终于感动,临终前立下遗嘱,要把价值上千万的四合院和十几万存款赠送给孙茂芳,被他婉言拒绝。他对老人说:“我有责任照顾您一辈子,无权利要您一根草。”一位名叫高志云的孤老,儿去世后孤苦无依,孙茂芳得知后,承诺做老人的儿子,每天陪老人看2个小时电视,节假日用轮椅推老人外出观光。老人牙口不好,孙茂芳让老伴每天做些软饭软菜送到老人家中,连续送了11年。老人去世后,孙茂芳每年清明节都带着孩子去给老人扫墓,至今已经20年。

  在医院工作,孙茂芳还接触到很多病困家庭,促使他开始扶贫帮困公益行动。1998年起,孙茂芳每月从工资收入中拿出500元建立了家庭助困金,后来增至1000元。河北农民卫福安,女儿6岁患上糖尿病,卖掉房子来京看病,孙茂芳让他们夫妻住在自己家里,省下住宿费为孩子看病,并带头捐款,一周内募集了3万多元,使孩子得到救治。孙茂芳在家里设立了一张“救急床”,帮助200多名来京看病的外地人解决了燃眉之急。此外,他还热心帮助11位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和32名特困学生。至今,孙茂芳用于各种助困的资金已经39万多元。

  孙茂芳时时刻刻以雷锋精神照亮着社会,以个人名义先后组织成立了百余个学雷锋小分队,常年坚持学雷锋活动,开通“京城雷锋孙茂芳”微博,组织“十联学雷锋爱心团队”开展助民帮困活动。2012年至今他到全国12省25市开展雷锋精神万里行活动,行程8万公里,做学雷锋报告280场,听众38万多人。

  孙茂芳荣立个人一等功,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优秀志愿者、全军学雷锋标兵、首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热汗古丽?依米尔

  热汗古丽·依米尔 ,女,维吾尔族,1989年2月生,新疆职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汉语翻译专业学生。

  凭借自己的辛勤努力改变命运,先后组织600多名少数民族妇女外出务工,热汗古丽·依米尔用实际行动激励无数家乡姐妹靠劳动、靠知识实现人生梦想。

  热汗古丽·依米尔家境贫困,一家九口人挤在破旧的土坯房里,每年青黄不接时,就到处找野菜或是摘酸杏子煮面条吃。2005年7月,她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选择外出务工,当过清洁工,也在药店里打过工。2007年5,热汗古丽·依米尔和同伴一起前往浙江省慈溪市宁波双源纺织发展有限公司务工,为了打破在新“家”中的语言交流障碍,她一边学技术,一边学汉语。3个月后,热汗古丽·依米尔凭借娴熟的纺纱技术成为操作长,半年后她又成为车间主任助理,一年后,她因为出色的双语表达能力被厂家聘为新疆籍员工带队负责人。务工4年,热汗古丽·依米尔先后给家里寄了万余元,盖起大大小小15间房子,添置了手机、数码相机,家里还在村里开起了小超市,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2009年10月,热汗古丽·依米尔外出两年后第一次回家,感到家乡的变化虽然很大,但是家乡人的生活过得并不富裕,于是她决定带领家乡青年共同致富。在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热汗古丽·依米尔先后组织家乡600多名少数民族妇女到内地务工。热汗古丽·依米尔还用州、县两级党委、政府奖励的5000元钱买了20盏路灯,装在村里一公里长的路上,改变了阿玛西村村民长期以来摸黑走路的历史。

  2012年,热汗古丽·依米尔考取了新疆职业大学汉语翻译专业,并当选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期间,作为新疆代表团唯一的农民工代表,她积极为保障农民工兄弟姐妹的切身利益献言献策。她决心毕业后,在家乡开办一家榨油厂和肥皂厂,再建一座图书馆,让更多的家乡姐妹靠劳动、靠知识改变命运。

  热汗古丽·依米尔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当选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解黎明

  解黎明,女,汉族,1925年7月生,中共党员,国家电网山西临汾供电公司离休干部。

  解黎明作为一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耄耋老人,15年间,将自己近一半退休金拿出来资助贫困学生和困难家庭,共捐资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50名,贫困家庭33户。她已将助人为乐、奉献社会作为了一种生活习惯。

  1985年,离休以后的解老,本该享受平静的离休生活,可和老伴儿总想再为党的事业做点贡献。2000年7月1日,解黎明和老伴向临汾市尧都区区委和临汾供电公司党委写了一封信,以书面形式郑重承诺:在每年7月1日党的生日这天,每人拿出1000元,捐助贫困学生,直至两位老人离开人世。2002年6月,与她相濡以沫58年的老伴儿因病去世。7月1日 那天,她压抑着丧夫的悲痛,仍按时把2000元送到临汾供电公司机关党总支部书记手中。

  老伴去世之后,解老的捐助更加频繁。她把自己家中的衣物和一台电视、一台热水器捐给了贫困山区,到临汾市妇联认领了5名失学女童,帮助她们完成9年义务教育。2006年,解老决定每年拿出1万元资助山西省内贫困县的大学生。2011年,解老再次承诺:每年再拿出1万元,资助十户贫困家庭。今年3月,88岁的解老参加完山西省十大感动人物颁奖典礼,在返回的途中,路过家乡平遥县香乐乡大羌村,带头捐资 1 万元,用于家乡水源建设,美化家乡生态环境。

  38载青春献岗位,27年夕阳红似火。原本可以安享平静的离休生活,她却开始了为民服务的新征程;原本应该与儿孙共享天伦之乐 , 她的心里却始终放不下失学儿童;原本能够使自己的物质生活更富足 , 她却为贫困家庭倾注了满腔热情。解黎明的事迹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解黎明荣获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感动山西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郭书钢同学助人为乐先进事迹2

  郭佳同学先进事迹

  郭佳,女,22岁,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06级2班学生。思想健康、积极乐观,对生活充满希望。该生自从大学一年级起担任学习委员,塌实、责任心强、能团结同学、礼貌待人,以身作则。在同学中有很高威信,同时也是一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同学,不仅在学生干部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学习成绩、社会实践、政治思想和文体活动等许多方面都有显著的成绩。

  一、思想积极要求上进,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该生平时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且努力践行“三个代表”,不断提高自身政治修养。该生思想健康、活跃,常常能提出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作为班级学习委员,该生认真组织好每周四下午的学习交流,能带动大家积极向上的去努力学习,得到一致好评。大学入校后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处处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以党员的准则来评价自己,大二期间组织关系已经正式转为预备党员。

  二、认真学习,努力工作

  在工作上,该生能做到一丝不苟,认真踏实,不利用学习委员的职权为自己谋利益。平时努力做好班级教学双轨考勤工作,在学习中时时刻刻帮助同学。不仅能积极完成好各项工作,也能积极主动的协助其它班干部做好班级工作,而且从不拖拉,一直都是以“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去做好每一件事。作为班干部,虽然在班级和学生之间难免会引起一些矛盾冲突,但是她总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做到学习、班级工作两不误。在学习上,努力刻苦目标明确,自入大学以来一直都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刻苦学习,努力务实,抓紧分分秒秒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博览群书,拓宽知识面。大二一年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523)、六级(481)考试,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国家普通话等级考试等。参加学院英语口语演讲比赛获一等奖。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帮助系上的老师准备学生实验,进行配药品、准备实验仪器等工作。在11月份赴兰州代表我院参加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甘肃赛区决赛,获得优秀奖;同时又在2009年9月获陇东学院“三好学生”称号,2009年11月获国家奖学金。在2010年考研中报考华中师范大学,取得380的优异成绩,现在正准备复试。

  三、课外实践和发展

  在校期间多次参加院系组织的各项比赛和竞赛。在此期间由王鑫副教授指导撰写的《子午岭油松林灰褐土生化特征及保护有机碳能力分析研究》参加由校团委、教务处、科技处学联联合主办的陇东学院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荣获自然科学类一等奖,并报送至甘肃省参赛。同时利用各假期时间自办补习班,担任家教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以上就是该生在各方面的表现及取得的成绩,同时她又给自己定下了更远大的目标,认真学习,努力工作,认为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会一如既往的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讲真话、办实事,不求轰轰烈烈,唯求踏踏实实,力争做一名对社会有益,工作出色的优秀大学生。

郭书钢同学助人为乐先进事迹3

  助人为乐先进事迹三篇

【篇一】

**,男,汉族,出生于 1975 年 1 月,**市实验中学教师。

  工作 25 年,他始终站在教育第一线,研究**家庭教育,义务做有关家庭教育的报告,热衷于公益助学,**年他与刘海东先生一起创建、组织、管理乌托邦助学公益群,开始助学之路。从**市各个学校搜集特别贫困的优秀学生,再到各个孩子家庭中实地考察孩子的家庭真实情况,详细了解孩子家庭贫困程度。经过层层筛选,确定受资助的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五年来他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不停地奔波于**市各县的村村落落,为全市九十多个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一共筹集并发放助学资金近百万元。从学习、生活、家庭、未来规划;从学费、生活费到高三毕业假期的勤工俭学全方位的进行指导;从刚开始这些孩子胆小、懦弱、自卑和对未来的迷茫,到资助几年后毕业时所流露出的阳光与自信,对未来大学生活的无限畅想。这些受资助孩子们的不断进步让他感到无比的欣慰,也感受到所做事情的价值。每一个品学兼优的贫困孩子的家庭都是一个励志教育的典范,每个假期他总会抽出一周时间带着现在的学生再次走进资助对象的家庭做回访,让“孩子们”亲眼目睹那些在苦难中的学子们是如何面对

  生活、面对困难的,这种设身处地的体验与感受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替代的。久而久之,他为自己开辟出了一条新的教育之路,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做到了有机结合。

  事迹材料:

  不忘初心育桃李

  扎根圣地立师德 **,男,中学高级教师,现担任实验中学初中数学教学兼年级副主任和班主任工作,1994 年工作以来,他始终站在教育第一线,从事最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作。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天起,他就告诉自己,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执教二十五年,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有的仅仅是以自己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和诚信朴实的人格形象,一步一个脚印地履行着一名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他始终以师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以校为家,默默地耕耘在教育这片沃土上,用爱心书写人生华章,用奉献涤荡教师的灵魂,用痴心培育一颗颗幼苗,在古老的**畔播洒春意。

一、尽心尽力做教育,全心全意育桃李 用爱心播种希望,用爱心传递真情,他用尽一切方法把爱传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里。关注关爱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他是老师、是家长、是朋友、是伙伴,集父爱、师爱、友爱于一身。教育工作既是伟大、崇高的,又是平凡、琐碎的。备课、上课、钻研教材,研究教

  法,批改作业,处理班级事务,这些都是他每天工作的主题。对于广大一线教师兼班主任来说,这些事务平平常常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于一颗颗幼小的心灵来说,如何在其中表现出对他们的关怀、爱护与器重,这些都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然而却是超越一切的,最崇高、最人性、最具召唤力的感情,成为他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多年的热爱与执着,教育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种渗透到骨髓的行为习惯,所以哪怕仅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都悉心投入,这点点滴滴都倾注着他对孩子的关爱。比如批改作业时,他给孩子们写一些激励性的评语。对郭勃阳同学的一次作业评语:任何一个成功者,都会有一个不为别人所理解、不被别人所看重的默默的奉献阶段,这个过程也许会很孤独、寂寞,但是只有能够坚持下来的人才能走向成功,加油吧孩子,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老师始终在你身边,为你保驾护航!如对张晨辰同学的一次作业评语:你用你的坚持和努力已经充分地说明你是一个出色的孩子,就连你曾经讨厌的数学功课都能做到如此上进和出色,相信明天的你一定是让老师骄傲的优秀学生;类似的评语可以说是得心应手。一次班会的组织,一次赛场的旁观,一次打架事件的处理,一次考场的布置,一次大扫除的安排与总结都是他和孩子们心灵交汇的阵地。火花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撞击。在与学生心灵撞

  击的过程中,绽放的又该是怎样一种美丽呢?那绝对是世界上最迷人,最绚丽的美景!

二、认真钻研促进步,改革创新求发展 通过不断学习,他的教育观念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进展,业务学习笔记从最初的摘抄到后来加入自己的感悟,再到现有的完全书写自身教育理念,注重课题研究,主持市级规划课题《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模式研究》、《**市贫困孩子的心理现状与干预》已经结题,主持省级规划课题《**市贫困孩子的心理现状与干预》已经立项并开题正在研究中,撰写的教育随笔《处处留心皆教育》、《一块钱三十年的情感利息》、《做正确的与正确的做事》,《让教育成为一种习惯》,《做一个幸福的教育工作者》、《呼唤雄性的归来》、《一个口吃女孩的成长经历》、《守望**教育》、《静下心来做教育工作》、《他的开学第一课》、《收获教育人生》、《“小美国”的出彩》、《不努力

  不吃苦

  你要青春干嘛》、《生活——教育的唯一主题》等教育故事与心得,不仅仅是一篇篇德育教学的示例,满载的更是他教育生涯的一份份思考与感动…… 三尺讲台,是狭小的天地,小得只能容下一个人;三尺讲台又是一个博大的空间,大的任何人都得倚仗它来启蒙教育、聆听教诲,获得知识和能力。对他而言,三尺讲台就是他人生的支点,三尺讲台就是就是他心灵的归宿。站在讲台

  上,他感到踏实,窗外的浮华与喧嚣不再是诱惑;站在讲台上,他有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他深深地知道,他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学生,更是一个个家庭的希望。

  对教育的热爱和多年的工作经验,已经形成了对**中学教育特有的理解,在实验中学这块教育沃土他不断地追寻着,通过不断学习,他的教育观念有了新的突破,受到同事的一致好评,受邀为多个班级做励志演讲,给贫困孩子做过二十多次的心理辅导。近几年来义务给实验中学几千多名学生家长做有关家庭教育的报告《做孩子成长的护航使者》、《家庭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叛逆期孩子的沟通与交流》、《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他与儿子一起成长》等。他不是教育专家,更不是什么名师,他是土生土长的**老师,可是他知道家长们需要什么,他更清楚他们的问题所在。一次次诚恳的交流,一次次用心的对话无不刻画着一位热爱教育的良苦用心,因为热爱所以坚守,因为热爱所以快乐。

三、做好教育资助公益,用爱心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 **年与刘海东先生一起创建、组织、管理乌托邦助学公益群,开始他的助学之路。从刚开始的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两百多人,在他的带动和感召下,实验中学贺校长、**中学郭副校长,新城各学校的三十多位老师也纷纷加入助学团队。

  从**中学、实验中学、新城中学、第四中学等上万名中学生中搜集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资料,经过一层层审核,留下入围的学生,再到各个孩子家庭中实地考察孩子的家庭真实情况,详细了解孩子家庭贫困程度。走进那些个家庭,他们的贫困远远超出他的想象,对他来说是一种心灵的震撼,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竟然还有如此贫困的家庭,那一幕幕触动心灵的画面,那一孔孔满墙都是奖状的破烂不堪的土窑洞,那一张张爬满皱纹的脸庞,那一双双长满老茧的像树皮一样手.....特别是这些孩子都很优秀,学习、品行都是班级乃至整个学校最优秀的。有个声音从他心底呐喊:“他该怎么做,他能做什么?”从此助学群成了他教育生涯的又一块热土。

  五年来他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不停地奔波于**市的村村落落,为全市九十多个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筹集并发放助学资金一百多万元。在助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前进,后来慢慢发现这些孩子除了生活困难外,更多的是心理问题,在资助的孩子当中有个叫任旭东的同学,**年中考全市 23 名,不到两年父母都因病去世,且家庭负债累累,爷爷奶奶也丧失劳动力,刚开始他接受他们的资助,步入高中由于自卑心理作祟后来不愿意接受资助,他了解孩子的所有情况,怎么能帮到这个孩子,又不至于孩子心理受到伤害,为此他找到他的班主任**中学庞曦老师,与他一起想办法,最终他们决定把资助金分批次以月考和班级各种活动中出色表现奖给他。

  做老师的职责让他不由分说的承担起对这些孩子心里的疏导,每次与这些孩子对接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励志演讲,从学习,生活,家庭,未来规划,从学费生活费到高三毕业假期的勤工俭学全方位的进行指导,从刚开始这些个孩子胆小、懦弱、自卑,对未来的迷茫,到资助几年后的毕业时与的对话所流露出的阳光与自信,对未来大学生活的无限畅想,孩子们的不断进步体现出他所做事情的价值,同时感到无比的欣慰,虽然他很平凡,做不了大事,可这些事对孩子们来说那是他们一生的基础,他为自己叫好,他为自己喝彩。

  资助的这些孩子都是**几大名校的品学兼优的孩子。每一个贫困孩子的家庭都是一个励志教育的典范,于是带着他现在的班级的学生再次走进这些孩子家庭,走进他们的生活,让“孩子们”亲眼目睹那些在苦难中的学子们是如何面对生活的,他们又是如何面对困难的,这种设身处地的体验与感受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替代的。生活在新时代,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孩子们,有谁曾料想到这些**几大名校的品学兼优的孩子们过的竟是这样的生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恰好是这一代孩子所缺乏的精神食粮。那一个个苦难的家庭不仅仅感动着一个个幼小的心灵,同时也唤醒了孩子们内心深处的感恩之心,当然更多的是责任。每个假期他总会带着现在的学生再次走进资助对象的家庭做回访,久而久之,他为自己开辟出一条新的教育之路。

  回首自己教师生涯,辛劳中孕育着甜蜜,平凡里折射出光芒。做一个有心的一线教师,做一个朴素的教育工作者,是他工作的写照,关注孩子的心理,让每个孩子在阳光下健康地成长,是他工作的信念,扎根实验,不断努力,追求卓越,让教育的生命根基夯实久远是他一生的追求。

【篇二】

**,女,汉族,出生于 1982 年 11 月,**县**镇**村人,在**市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做《**市科学技术局网》新闻编辑工作。

  七年来,她虽因患有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骨增生等多种慢性疾病,被鉴定为肢残患者,但一直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一致称赞。她先后在网络上发表救助信息,为好多残疾人、困难家庭、贫困学生等发起爱心呼吁,助力当地精准扶贫工作,唤起好多社会爱心人士参加帮扶济困公益事业,使身边许多弱势朋友摆脱困境,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她先后做了八个贫困学生的爱心妈妈,将自己满腹的母爱倾注于可爱的孩子们身上,对接全国各地爱心人士,为孩子们寻找资助对象,把 4 个离家远的贫困学生接到自己家中照顾,为孩子们洗衣、做饭、开家长

  会、辅导作业等,主动联系每个孩子的班主任老师,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生活状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使孩子们精神上得到了很大的鼓励,生活中享受了母爱的温暖,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白妈妈”。她还帮忙为**县雷赤镇东至村无烟煤中毒的杨庭峰夫妇,利用报纸、网络及水滴筹平台发出救援消息,引起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筹集到 10多万爱心救援资金,使夫妻二人得到及时救治,挽救了两条年轻的生命,是东至村民心中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活雷锋”。

  事迹材料:

  以病残之躯

  投身公益暖人心 她,十几年前被**医院确诊为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骨增生等多种慢性疾病,被鉴定为肢残患者;她酷爱文学并坚持自学,写出了一篇篇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散文诗歌,实现了走出家门的梦想,成为**市科技信息服务中心的网络编辑;更让人敬佩的是,她多年来热心公益,屡次将残疾人、贫困户、失爱儿童的艰难困苦融于笔端,发表在朋友圈、道德公益圈和网络媒体,唤起一批批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捐款捐物,成为身边人心目中的“爱心使者”,她的名字叫——** **是**省**县**镇**村人,九岁时因脚下被杜犁树上的木刺刺伤致病,久治不愈,迫使她在刚迈进初中大门就辍学了,但**自幼爱好文学并坚持写作。**年以来,她的作品先后发

  表于《华商报》、《**日报》、《检察文学》、《清风》等多家报刊杂志;她写的《苦难亦是财富》还被**电视台改编成两集电视剧播出,被**翠屏花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县志愿者协会评为“**原创文学”优秀作家。

“我出身于贫苦家庭,曾多次接受亲人的帮助,现在很愿意为贫困家庭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的内心话。**年以来,她先后关注了**县东至村自幼双目失明,还负担全家六口人生活,笛曲表演荣获全国残疾人艺术表演一等奖的杨银鹏;还有七里村镇管村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常年在外打零工,奶奶去世,爷爷患有精神分裂症,由八十多岁的太奶奶抚养的六岁女孩白欣茹;**区姚店镇大疙瘩村父亲意外身亡,由三十多岁的母亲打工抚养的沙鑫喆和沙鑫芮兄妹等八个幼、小、中贫困学生(其中,有三个高中生和一个小学生每到周六周末都回她家居住)。身边的朋友问她一个月挣2200 元,自己又是个残疾人,拿什么去帮助身边的贫困家庭及失爱儿童?她笑着说:“我挣钱不多,可我有心。我能把他们的贫困状况以文字的形式反映给有能力帮助他们的爱心人士,我也可以将他们带回家中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从精神方面给予他们鼓励与支持。” 为了帮助这些贫困家庭,**经常被老公因吃不到一顿热乎饭和有时候晚上回家太迟担心而训斥。女儿想让她陪着写作业、逛公园、做游戏等,她总是没时间,逼着可爱的女儿从

  上二年级开始就自己独自上学,自己照着书批改家庭作业,八岁就学会洗头、洗衣、做饭、收拾家务等。女儿多次问妈妈为什么要把她一个人丢在家中去照顾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难道那些贫困孩子比自己亲生女儿重要?她为了给女儿一个满意的答案,带着孩子去看望了从没见过亲生妈妈的白欣茹,让两个孩子一起吃住。当女儿看到小妹妹被送进幼儿园时,紧紧地抱着自己妈妈的脖子哭得满头大汗,嘴里还不停地喊着:“妈妈我不要去幼儿园,妈妈我要跟你回家……”时,女儿坚定地说:“妈妈,我以后也要和你一起照顾妹妹”。也就是从那一刻起,女儿开始慢慢的将自己的母爱分享给身边的兄弟姐们,并将他们视为自己生活中最亲的人。看着女儿懂事的表现,听着孩子们回家一声声喊她妈妈,在她身边撒娇,**感觉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女人。

  为了使这些贫困家庭的生活有所改善,她费尽心思为他们寻找资助对象。**年冬季,她得到单位领导、同事及**市**书画院支持,先后两次倡议大家为**县失爱儿童捐助学费7450 元,并将生活食用品、新春对联、书法作品等慰问物资送往白欣茹、牛四杰、杨银鹏等贫困家庭手中。

**年 4 月,**县雷赤镇东至村杨庭峰一家四口无烟煤中毒,两个孩子不幸去世,夫妻双双送入**市人民医院急救室,经济陷入困境,病人生命危在旦夕,**收到求助信息后,立即了解具体情况并编写爱心呼吁稿件,利用报纸、网络及水滴

  筹平台发出救援消息,引起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为杨庭峰夫妇筹集到 10 多万救援资金,使他们得到及时救治,挽救了两条年轻的生命。因此,东至村男女老少为她竖起了大拇指。同年暑假,贫困学生(孤儿)张欣茹在老家时,突然脚疼得下不了地,想想孩子再有六天就开学,**和老公顾不上吃饭,连夜开车将孩子从老家接到自己家中照顾,并委托妹妹为欣茹预约了**交大一附院最好的专家,与孩子的亲人再次连夜将孩子带到医院,得到及时治疗,按时入学。周末孩子回家高兴的蹦蹦跳跳,不停地喊着:“妈妈,我的脚好了,以后又能好好蹦跶了,太高兴了……”看着孩子活蹦乱跳、满脸笑容,**乐得合不拢嘴。

  就这样,**这么一个美丽而孱弱的女子,除了用心完成单位本职工作外,整天操心这个,关心那个,用七个春夏秋冬的涓涓善心,孜孜慈行,以残助弱,帮助身边弱势朋友摆脱困境,展示了中国女性乐善好施的道德情怀,诠释了甘于奉献的高尚品德,传播了公益慈善理念,为当地公益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让她获得了快乐的情感体验和心灵的慰籍。或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生命价值的体现,这就是“助人为乐”的最高境界吧!

【篇三】

**,女,汉族,出生于 1975 年 5 月,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1993 年毕业于**卫校,现就职于**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年 3 月 31 日下午 6 点 30 分,在家中做饭的**(化名)忽听院内有人高喊,“**,你女儿出事了!”,**赶忙起身跑了出去,发现 2 岁的女儿倒在地上抽搐不已,他紧急抱起孩子就朝街上跑去,好心的邻居也跟了上去,刚走到街边就看到远处驶来一辆出租车,**抱着孩子跑了几步,焦急的心情无以言表,他高喊着:“师傅停车!快停车!” 此时,周末正要外出的**附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护师**正坐在这辆出租车上,劳累了一天的她正坐在车上打着盹,忽觉车停了下来,就听见后座冲上来几个人,**向后看去,发现几个大人抱着一个岁数不大的女孩,女孩面色发青、口唇发紫、眼皮上翻、意识不清、呼吸微弱,情况非常紧急!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她,此刻儿童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呼吸畅通,防止舌后坠引起的窒息!她立即起身转向后座,使女孩尽量保持平卧,头偏向一侧,并用手抬起女孩下颌骨,打开气道,以恢复自主呼吸。这时,**逐渐听到了女孩微弱的呼吸声,由于车辆颠簸,她用左手垫于女孩后背,用右手对女孩行胸外按压。“师傅,赶快往**附院开!”孩子父亲焦急喊道。神州出租公司的张师傅听到孩子情况危急,紧急关头,他一路鸣笛,越道超车,全速驶向**附院。

  考虑到女孩情况危急,害怕家属乱跑耽误急救时间,**护士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行程计划,一路引领着女孩家属们奔向急诊中心,到了急诊儿科后,由于焦急,女孩父亲手足无措,**安顿家属在诊室就诊,她又亲自去办理入院手续,并交付了 1000 元住院押金,直到患儿顺利转入儿科病房,她揪着的心才放了下来,等患儿体征逐渐平稳后,她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便离开了病房。

“太感谢您了,幸亏有了您的帮助,我女儿才没有大碍,我文化程度不高,不太会说话,您真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这是您帮孩子交的 1 千元,我给您送来了。”4 月 3 日上午,一位 30 出头的青年男子带着一面“救危救急 医德高尚”的锦旗和1000元现金握着**附院泌尿外科**的手说。岁女孩抽搐昏迷 出租车上**附院护士紧急抢救

  事情还要从 3 月 31 日说起,当天下午 6 点 30 分,在家中做饭的**(化名)忽听院内有人高喊,“**,你女儿出事了!”,**赶忙起身跑了出去,发现 2 岁的女儿倒在地上抽搐不已,他紧急抱起孩子就朝街上跑去,好心的邻居也跟了上去,刚走到街边就看到远处驶来一辆出租车,**抱着孩子跑了几步,焦急的心情无以言表,他高喊着:“师傅停车!快停车!”

  此时,周末正要外出的**附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护师**正坐在这辆出租车上,劳累了一天的她正坐在车上打着盹,忽觉车停了下来,就听见后座冲上来几个人,**向后看去,发现几个大人抱着一个岁数不大的女孩,女孩面色发青、口唇发紫、眼皮上翻、意识不清、呼吸微弱,情况非常紧急!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她,此刻儿童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呼吸畅通,防止舌后坠引起的窒息!她立即起身转向后座,使女孩尽量保持平卧,头偏向一侧,并用手抬起女孩下颌骨,打开气道,以恢复自主呼吸。这时,**逐渐听到了女孩微弱的呼吸声,由于车辆颠簸,她用左手垫于女孩后背,用右手对女孩行胸外按压。“师傅,赶快往**附院开!”孩子父亲焦急喊道。神州出租公司的张师傅听到孩子情况危急,紧急关头,他一路鸣笛,越道超车,全速驶向**附院。

  医护人员全力抢救 **护士悄悄交付千元住院押金 “你们赶紧往急诊科跑,我来扫码付款”车辆刚到**附院正门**便催促女孩家属。考虑到女孩情况危急,害怕家属乱跑耽误急救时间,**护士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行程计划,一路引领着女孩家属们奔向急诊中心,到了急诊儿科后,由于焦急,女孩父亲手足无措,**安顿家属在诊室就诊,她又亲自去办理入院手续,并交付了 1000 元住院押金,直到患儿顺

  利转入儿科病房,她揪着的心才放了下来,等患儿体征逐渐平稳后,她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便离开了病房。

  儿科一病区副主任医师赵力芳回忆,当天她正在值夜班,7 点左右一位家长抱着孩子冲进医办室喊着:“大夫,大夫,赶紧看看我们孩子"。她立即进行查体,此时孩子意识不清,颜面青紫明显,处于缺氧状态,立即行鼻导管吸氧、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等,同时询问家长患儿的病史,了解到患儿抽搐时有发热病史,考虑为热性惊厥,积极给予退热、抗感染等治疗,大约 20分钟后患儿神志逐渐清醒,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经过 5天的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患儿体温正常,精神状况、活动饮食恢复如常,痊愈出院。

  是谁都会这么做的 何况我还是一名医务人员 “面对孩子突发的状况,我脑子一片空白,只想着尽快往医院跑,别的什么都不懂,老天有眼,让我碰上了都大姐,她从我们上车的第一刻就全力参与到孩子抢救中,帮我们在车上对孩子进行了紧急抢救,到了医院我完全不知所措,都大姐帮我们跑前跑后办手续,将孩子送到儿科后,我却找不到大姐的身影,事后我才知道都大姐还帮我交付了 1000 元住院押金,经过多方打听才得知都大姐在医院泌尿外科工作,这才找到了她,了却我感谢救命恩人的心愿。像都大姐这样的好心人不多了,要是没有遇到大姐,后果真是不堪设想。”采访中孩子父亲激动的说道。

“你们不要采访我,这真的没什么,都是为人父母的,看到这小孩的突发情况,我当时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尽快让孩子脱离危险,别的什么都不想了。到了医院,因为我对医院熟悉,就赶紧为他们办理了住院手续,真不想让孩子耽误一秒钟。真没什么,是谁都会这么做的,何况我还是一名医务人员。”面对突如其来的采访,**羞涩地说。

郭书钢同学助人为乐先进事迹3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