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有趣的对联故事

时间:

有趣的对联故事7篇 对联的趣味故事

本文由吾小秘【www.wxiaomi.cn】会员分享,供您参阅。文内整理了7篇相关范文,平均每篇1281个字,阅读大概需要3分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有趣的对联故事7篇 对联的趣味故事,以供参考。

有趣的对联故事7篇 对联的趣味故事

有趣的对联故事1

  (一)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清初,南方有个姓任的主事官,他经常喜欢讥讽议论朝政是非,抨击时弊,不免得罪了一些有权有势的官家豪门。

  一天,皇上派来了一个姓管的御史官,到地方来查察,当地绅士豪门伺机出来对任主事官恶意攻击,讲得一无是处,管御史只听一面之词,不加考察,便对主事官严加训斥:“我听说你喜教训别人,这不好。现在我有一边对联,让你来对。”说罢,便念出了上联:

  说人之说被说人之人说,人人之说,不如不说。

  任主事针锋相对地对出了下联:

  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管御史听后,瞠目结舌,拂袖而去。

  (二)慧童嵌字联戏知府

  清咸丰年间,热河知府卜昌欺塞外无人才,便微服去热河诗社寻衅。适逢两个娃娃在家,卜昌喝令他们快去找社主。一个小孩道:“今天我俩在家,要对诗,只管赐教。”卜昌无奈,出句道:

  两火为炎,既然不是盐酱之盐,为何加水便淡。

  一个小孩一眨巴眼,笑眯眯对道:

  两土为圭,既然不是乌龟之龟,为何加卜为卦。

  另一个道:

  两日为昌,既然不是娼妓之娼,为何加口便唱。

  两个娃娃拿卜昌的名字糟蹋戏弄,使他异常难堪。从此,卜昌再也不敢藐视热河的文人了。

  (三)王乡长联讽会议多

  当今之世,改革之年,处处讲效率,时时争分秒,无不对文海会山有意见,强烈要求搬文山、填会海,把更多时间、精力用到实际工作中。但是,某县农业局的领导却无动于衷,仍是大会小会接连不断。忙得机关人员加班加点写材料,印文件,常常挑灯夜战,不亦乐乎。各乡头头更是马不停蹄地奔跑于会议之间。正是秋收秋种大忙季节,无暇顾生产,个个怨声再道。有一位王乡长颇有文才,对此早有意见,就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农业局的办公室门口。这副对联是:

  前天会,昨天会,今天会,天天开会;

  你讲话,我讲话,他讲话,人人讲话。

  横批:秋忙咋办

  别看这副对联字意通俗,还是有点讽剌性呢!

  唉,使我感叹的是:现代自称不凡的文人,动不动就搬书本的人,能写出来吗?!

有趣的对联故事2

  一、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朐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闭门推出窗前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苏东坡风状,虽替妹夫焦急,却又不便代劳。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里。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投石冲天水底天。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

  二、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刘对道:四诗风雅颂。王字石夸其对句:真乃天造地设。

  三、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苏东坡得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约丝悬。

  四、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从无以相对。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

  五、某日朱元璋与刘伯温下棋。朱出对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刘伯

  温对道: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合。朱刘之对各合身份,用词绝妙。

  六、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家夫车水。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有趣的对联故事3

  1、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众无以相对。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

  2 、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刘对道:四诗风雅颂。王安石夸其对句,真乃天造地设。

  3、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苏东坡得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约丝悬。

  4 、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胸中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闭门推出窗前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苏东坡见状,虽替妹夫焦急,却又不便代劳。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里。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投石击破水底天。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

  5 、某日朱元璋与刘伯温下棋。朱出对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刘伯温对道: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合。朱刘之对各合身份,用词绝妙。

  6、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农夫车水。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7、明朝天启元年,宰相叶向高路过福州,留宿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翁即兴出对曰: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叶向高见联中全是宝盖头的字,先是一惊,接着和道: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次日翁送叶上路,经过池塘时,叶说:翁公昨夜讲穷窗寂寞,我看未必。你看: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翁正春不意被将了一军,寻视池塘,眉头一皱,当即应道: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说完,二人相视大笑。

  8、徐晞上任,守令率诸生相迎。诸生以徐出身贫寒,相见时颇为无礼。守令心中恼怒,乃出对考诸生: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诸生面面相觑,无人能对。徐答曰: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诸生惊报,再也不敢小觑徐晞也!

  9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10、程敏政人称神童,宰相李贤欲招为婿,指着席上果品出对曰:因荷(何)而得藕(偶),程对道:有杏(幸)不须梅(媒)。李贤大喜,乃以女配之。

  11、戴大宾五岁时,应童子试。诸生见其年少,笑问:欲为何官?戴答道:阁老。众人戏之曰:未老思阁老。戴大声答道:无才做秀才。众皆大笑。

  12 、杨慎,安用修,号升庵,生于明代弘治元年。相传他五、六岁时在桂湖附近一个堰塘里游泳,县令路过,他居然不起来回避。县令命人把他的衣服挂在一个古树上,并告诉杨慎:本县令出副对子,如果你能对得出,饶你不敬之罪!县令刚念完上联:千年古树为衣架。杨慎即对出:万里长江做澡盆。县令叹服,赞杨慎为神童。

  13、沈义甫八岁时,其师命对云: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沈对道: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师爱其聪明,赞之不绝。

  14、俞曲园携女游西湖灵隐寺,见冷泉亭有一联,俞樾可有可无轻声念道: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其女笑答: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俞惊问:项字何谓?其女道:项羽若不将此山拔起,峰安得飞来?

  15、秀才张某恃才高傲,一天,在田间道上遇一挑泥农夫,不肯让路,两人均不得过。农夫笑道:我有一联,君若能对,愿下田让道。秀才满口应承。农夫曰:一担重泥遇子路(即为:一旦仲尼遇子路)。张苦思冥想,无言可对,只得下田让路。三年后,张某看浚河工决堤引水,傍晚河工散工说笑而返,才恍然大悟,续上前联:两堤夫子笑颜回。

  16 、李某延师课子,允诺逢七夕宴请先生。一连数载,李某均不践约。又一年七夕,三餐依然粗茶淡饭,先生传学生作对曰:客舍凄清,恰似今宵七夕。学生不能对,问其父,父代对道:寒林寂寞,可移下月中秋。到了中秋李又失约。先生再传学生作对:绿竹本无心,遇节即时挨不过。李某见了,又代其子对曰:黄花如有约,重阳以后待何迟。到了重阳,客舍依然清冷,先生只得再传学生作对:汉三杰,张良韩信狄仁杰。李某在旁听了大笑道:先生谬矣!狄仁杰乃唐人也。先生答道:前唐后汉记得烂熟,为何一顿饭却如此健忘?李某顿时语塞,赧然而退。

  17 、郭沫若幼年的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先生曰:昨日钻狗洞偷桃,不知是谁?郭沫若思索了片刻,对道:他年步蟾宫攀桂,必定有我。先生惊其才华,极为高兴,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

  18、一九五三年,钱三强率科学考察团出访,团员有华罗庚、张钰哲、赵九章、贝时璋、吕淑湘等人。途中闲暇无事,少不得谈今论古。这时华罗庚即景生情,得出上联一则:三强韩魏赵,求对下联。三强说的是战国时期韩、魏、赵三大强国,却又隐喻代表团团长钱三强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字联中难对的困难,而且要在下联中嵌入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因此,华老上联一出,诸人大费踌躇。隔了一阵,只见华罗庚不慌不忙地吟出了下联:九章勾股弦。九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这本书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所发现的勾股定理。同时,九章又是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对得如此之妙,使满座为之倾倒!

有趣的对联故事4

  我出生在苏东坡的故乡,小时候也常去他的读书楼玩; 我从小就听大人们讲关于他作对联的有故事。

  据说有一次他被一个老太太的上联难住了,当时老太见一抱窝(隔蛋)的母鸡在一个簸箕上跳来跳去,一不小心簸箕翻倒过来盖住了它,于是不停的发山“咕咕 …咕咕…"的叫声,于是随口出

  上联如下:抱鸡婆翻簸簸,簸簸翻了盖鸡婆,咕咕。

  苏东坡一代文豪,但从未遇到过如此奇特的上联,一时却也真的对不上来,他茶不思,饭不香,两天过去了,仍毫无进展,甚感郁闷,第三天他到河边去散心,走着走着,无意问发现了一只青蛙,它站在一个石头上跳跃,那石头不稳一翻转就压住了青蛙,被压着的青蛙发出“嘎嘎”的叫声。他见此状况突发灵感,欢天喜地的跑着回去了,还沒进门就喊“ 老太,有了…有下联了”,

  下联是: 青奇妈翻石咔,石头翻了砸奇妈,嘎嘎。

  青奇妈和奇妈都是青蛙的意思,抱鸡婆是指不生蛋时的母鸡,都是四川方言来的。

有趣的对联故事5

  (1)发愤立志

  苏东坡年轻时候,仗着自己聪明机敏,又常被人夸奖,便渐渐骄傲起来。有一年春节,他作了一副春联贴在门上: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瞧这口气,真有“天下第一”的样子。过往行人看了,有的夸这家出了能人,也有的摇摇头,觉得海口夸得太大了。

  有一天,一位白发老者登门拜访,见了苏东坡,老人说:“听说苏才子学问盖世无双,老朽特来请教。”苏东坡见这么大岁数的人都找自己问问题,心中十分得意。出于尊敬,他为老者让了坐,问道:“老先生可有什么疑难?”老人没有说话,笑吟吟捧过一本书来。苏东坡接过来,翻开第一页,头一行就读不下去了。为什么呢?有两个字不认识。越往下看,生字越多。立刻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脑门上汗涔涔的。老人说:“怎么,这些字连苏才子也不认识呀?”说完笑吟吟地走了。

  苏东坡呆若木鸡,一时都忘了送客。等缓过神来,才恍然大悟,赶忙添了几个字,重新写成这副门联: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后来,他果然成了中国的大文豪。

  (2)岳阳楼

  岳阳楼,在岳阳城西,“八百里洞庭”湖东岸,遥望群山,景色秀丽,为唐中书令张说守此州时所建。三国时,东吴于洞庭湖上操练水军,便在这里观兵。登上岳阳楼,极目远眺,真是水天一色,湖中波光粼粼,渔帆点点,远山苍茫,缥缈云间,令人心旷神怡。这里成为历代的游览胜地,文人、学士赞美题咏,多不胜数。在岳阳楼门口,有副对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这副对联,上联写景,下联写情,情景交融,并与《岳阳楼记》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呼应,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是很高的。清道光年间云南罗平县人窦兰泉所撰、何绍基书写的一副长联(一百零二字),更是岳阳楼对联中的佼佼者,历来脍炙人口,其联云: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渍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上联贯串了岳阳楼的历史掌故,下联写尽洞庭湖的山川地势,问答慨叹更显得情真意切,余味无穷。

  (4)“画像”

  北宋晏殊是个大诗人,他作了大官以后,手下有两个笔杆子,一个张亢,一个王琪。这两位的长相却都不怎么样。张亢是个大胖子,从头到脚堆满了肥肉,王琪就总叫他“肥牛”。而张亢反过来叫王琪“瘦猴”,一般人跟张亢比,都能“瘦”下两圈,更何况王琪又真的是个骨廋如柴的人。两个人关系很好,却又不分场合互相取笑。有一次,晏殊请客。大家喝得正在兴头儿上,王琪放下筷子,伸出两手的食指向两边撇着,笑嘻嘻地说:

  张亢触墙成八字

  牛脑袋撞上墙,两只犄角,向两边分开成“八”字的样子。王琪说张亢是“肥牛”,撞了墙头上也分“八”字。大家一听,“哄”地笑了。张亢也不示弱,立刻想到“猿啼三声泪沾裳”这句古诗,便反唇相讥:

  王琪望月叫三声

  大家也是一阵哄笑。看着“肥牛”,想那句“成八字”,看着“瘦猴”,想这句“叫三声”,越琢磨便越觉得可笑了。

  (5)俞樾一家对冷泉

  清朝时候,西湖的冷泉亭上,挂有一副对联: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戊辰九月,清朝有名的文人俞樾和他妻子到飞来峰下游玩,坐在冷泉亭边休息,欣赏这副对联。妻子看了一会,要求俞樾给以解释,俞樾把原来的对联改了二字,作为回答:

  泉自有时冷起,

  峰从无处飞来。

  妻子一听,觉得改得不好,立即表明自己的看法:

  泉自冷时冷起,

  峰从飞处飞来。

  过了几天,俞樾带着次女秀孙又来到冷泉亭边。他给秀孙说明上次怎样给对联改字一事,秀孙赶紧望着亭子,沉思了好大一会儿,慢慢地说:

  泉自禹时冷起,

  峰从项处飞来。

  俞樾明白上联的“禹时”是指大禹治水的时候,改得实在是好。至于那“项处”却不大好理解,便向秀孙追问。秀孙爽朗地笑着说:“项羽曾有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这座峰不是他从别处拔起,怎能飞到这里来呢?”俞樾听罢,深为女儿的智慧所震惊,连连鼓励她奋发向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6)伸头出脚

  北宋的王安石,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不但精通诗文,在对对子上也下过一番功夫,算作一位古代楹联家。

  一次,他宴请一位客人。酒后闲谈,王安石突然来了对句的兴趣,说:“我这里有个对子,不知可能对上?”“愿闻出句。”客人说。王安石出了上联:

  老欲依僧

  客人也不是等闲之辈,很快对出:

  急则抱佛

  王安石说:“我这出句,前面加个'投’字就是一句古诗'投老欲依僧’。”客人说:“大人既然伸头(投),我在这里只好伸脚了,'急则抱佛脚’是一句俗语。以俗语对古诗,也还说得过去。”说完,两人都笑了起来。

有趣的对联故事6

  (1)桃符是怎么来的

  对联又叫桃符,这是起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在茫茫大海之中,有一座度朔山,山上有一株大桃树。这棵桃树,铺天盖地,树枝盘曲有3000里。在东北方向上,有一个地方桃枝疏稀,形成了一个门,叫做“鬼门”,天下所有的“鬼”都从这里进进出出,接受检查。在这里看门的有两位神,一个叫荼(音舒,shū),一个叫郁垒(音玉立,yùlì)。他们是兄弟俩,都有识别“善鬼”和“恶鬼”的本领。凡看到不讲道理专门祸害人的“恶鬼”,他们就用苇绳子捆起来,喂给老虎吃。因为这兄弟俩能帮人驱鬼避邪,据说从黄帝那时候起,人们就在门上钉桃木板,画上两位神的像,这就是门神。大约到春秋战国或者还早些,有的人不再画门神,只是在桃木板上写两位神的名字。可一边是一个字“荼”,一边是两个字的“郁垒”,不对称,也不美观,就在前头加个“神”字,

  成为:郁垒神荼

  “郁垒;神荼”,不妨看作最早的人(神)名门对,这就是“桃符”。它的出现是产生对联至关重要的一步。后来用吉祥话代替两位神名,用普通木板(或红纸)代替桃木板,才完成了对联的演变。这时,摆脱了以往的神话,走向现实生活。

  但是,直到今天,人们还把春联(或对联)叫做桃符;而“桃符的故事”大概永远也说不完呢!

  (2)拆字为对

  唐代的莫宣卿,是封川(今广东封开)人。他17岁就成为两广的第一个状元,被誉为“岭南八大才子”之一。他7岁时,就作过一首明志(表示自己志向)的诗:

  英俊天下有,谁能佐圣君?

  我本岭南风,岂同凡鸟群。

  因此被称为神童。有一个姓梁的知县,路过封川,想见识见识这神童到底有多“神”,就去了莫家。有人一喊“梁大人到!”,莫宣卿便很有礼貌走出来迎接,行了大礼。梁知县问:“你就是大名鼎鼎的莫家公子吗?”莫宣卿回答:“是,大人。”知县一听,我给你个“大名鼎鼎”,你一点不推让就“接”过去了,便出了个上联责问他:

  廿日小孩岂称大

  这是将“廿”、“日”、“大”三个字合在一起为“莫”。莫宣卿心想:“大名鼎鼎”又不是我说的,你干吗奚落我呢?就对了个下联:

  三两木头不成官

  这是把“梁”字也给拆成“三”、“刃”(商业上对“两”的俗写)、“木”。知县由此知道这个小孩确实聪明,逢人便说,莫宣卿真够得上“大名鼎鼎”了。

  (3)西湖岳坟联语

  岳飞于1142年1月27日被高宗、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于杭州钱塘门外九曲城下五显神祠附近,宋孝宗时以礼改葬于栖霞岭下,这就是西湖边上的岳坟。在岳坟前有这样一副对联:

  正邪自古同冰炭,

  毁誉于今判伪真。

  这副对联,鲜明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岳飞和秦桧的不同态度。

  岳王庙殿门两侧的另一副对联是: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据说,这副对联出自一位姓徐的女子之手。她以拟人和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岳飞的敬意和对秦桧的憎恶。

有趣的对联故事7

  女神童妙对女皇帝

  相传唐代宣化府有一对女神童姐妹。姐姐十三岁,妹妹只有九岁。姐妹俩聪明过人,能诗善对。一天,爱才好文的女皇帝武则天,传旨面试女神童。姐妹俩来到金銮殿上,不住东张西望,处处都觉新奇。武后一见她俩那副机灵童稚神态,早有几分喜欢,为防她们害怕,特令撤去殿仪,并慈祥地携着二人小手,走向殿旁长廊温步。她们来到佛祖殿御河岸边,见一和尚正在河里摘荷花。武后对姐姐说:“朕以此为题出一联你对。”随即吟道:

  河里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

  此联连用“河、荷、和、何”四个谐音字,难度不小。那姐妹举目四眺,忽闻优乐堂琴弦切切,歌声袅袅。因即对道:

  情凝琴弦清音弹给青娥听

  此联亦用“情、琴、清、青”四个谐音字,切情切景。武后闻之甚喜。接着她们又经过一座照壁,上面塑着一副兵战浮雕。武后端详片刻,又出一联要小妹妹属对:

  冰冻兵车 兵砸冰 冰碎兵车动

  只见那九岁的小娃娃眨了三下眼睛,随即对上下联:

  龙卧隆中 隆兴龙 龙腾隆中升

  武后一听,不觉出声赞曰:“果神童也。”因想:自古安邦定国多为男子,似这等聪慧女孩,若能精心培养育,日后定是巾帼英豪,因而抱住小妹说:“你天资聪颖,机敏过人,如经名师指点,可成大器故欲留汝宫中深造,未知汝是否乐意?”小妹妹一惊,脸色阴沉,她望了一下姐姐,立即低头不语。姐姐神色惊慌,久久不能回话。武后曰:“不必迟疑,汝可即赋一诗与阿姐告别。”

  小妹妹眼眶噙泪,仰望天空,当即赋诗一首:

  天空云骤起,鸿雁竞双飞。

  所嗟人异雁,不得一行归。

  说完潸然泪下。武后见状叹曰:“人各有志,其意不可留也。”因命厚礼送小姐妹回家。

  纪晓岚祝乾隆寿联

  乾隆是清代帝王中年寿最高、在位最久的皇帝。他25岁起当皇帝,整整60年。他同纪晓岚相处最长,纪20岁就当他的侍读学士,常陪他吟诗作对,游山玩水,乾隆和纪晓岚文字唱和故事甚多。这里介绍二副纪晓岚纪乾隆的祝寿联:

  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

  五十年圣寿,自今而后,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这是献给乾隆50岁大寿的,歌颂之诚,对仗之工,前所未有。下联是祝80十岁的大寿:

  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方向化,八风和庆,圣寿八旬逢八月;

  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世同堂,五福备至,嵩期五十有五年。

  这是两构思奇巧的数字联,工整自然,无懈可击。

  诸葛亮一生数字对

  过去,有人用数字,作诸葛亮一生的上联: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这上联作出后,很久无人能对,成为有名的“绝对”。经过多少年代,许多人曾去研究,终无结果。直到清代,一秀才姓伍,仍以诸葛亮一生业绩,用五方五行对了出来。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卦,水面偏能用水攻。

  “绝对”逢生,传为佳话。

  杨贵妃妙对唐明皇

  传说,有一天晚上,唐明皇和杨玉环登上楼台赏月,唐明皇即景吟出一联:

  二人土上坐

  杨贵妃极机敏,应声对道:

  一月日边明

  唐明皇所吟上联,无甚出奇,不过将“坐”拆成两个“人”字和一个“土”字而已;杨贵妃所对下句,则不一般:既将“日”和“月”合成“明”字,符合出联要求,又采用比喻手法,将明皇比做日,把自己比成月,月亮只有依靠太阳之光才放光明,妃子只有依靠皇帝才能得宠,借景抒情,极尽其曲意奉承之能事,亦显其聪慧机敏之才。

  谢觉哉撰联嘲绅士

  谢觉哉(18841971),湖南宁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法学家。1905年7月,在湖南宁乡县为山区肖家湾这个僻静小村里,人们奔走相告:“谢焕南中秀才了!”

  谢焕南是谢觉哉青少年时代的名字。他自幼学习勤奋,深得老师和同学的赞扬。21岁时,他承父命参加科举考试,成为中国最末一科的秀才。

  谢觉哉的父亲很自豪,他决定办几桌酒席庆贺。

  这一天谢家热闹非常,道喜的宾客络绎不绝,其中,也来了一些绅士。父亲忙叫谢觉哉出来陪客。但是寻遍屋里屋外,连他的人影都不见。

  这时,一位绅士发现收礼的地方贴了一副****,忙叫道:“你们快来看对子!”大家跑去一看,原来是谢觉哉亲笔书写的:

  十数年笔舞墨歌,赢得一张倒票;

  两三月打躬作揖,赚来几串现钱。

  这副无情地嘲笑了那些道贺的绅士。他们顿时像泼了一盆冷水,高兴而来,扫兴而去。

  原来谢觉哉很讨厌这帮绅士,对考中秀才这事,又极冷漠。因此,当父亲为他办酒庆贺时,他便写出这副,让绅士们自讨没趣。

  谢觉哉中秀才后,一直不愿做官,而在家乡从事教育事业。后来,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有趣的对联故事7篇 对联的趣味故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