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苏秦之楚文言文阅读答案

时间:

苏秦之楚文言文阅读答案3篇(苏秦之楚文言文的成语)

本文由吾小秘【www.wxiaomi.cn】会员分享,供您参阅。文内整理了3篇相关范文,平均每篇657个字,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苏秦之楚文言文阅读答案3篇(苏秦之楚文言文的成语),供大家参阅。

苏秦之楚文言文阅读答案3篇(苏秦之楚文言文的成语)

苏秦之楚文言文阅读答案1

  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要把重点放在散文和小说上,说明文考到的可能性不大(我想应该是说明文的解题技巧比较简单用于高考区分度不太大吧)。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主要是把答题技巧给背熟,只有肚子里有点东西才能答题不是吗。虽然老师上课时会慢慢补充相关的答题技巧,不过还是买一本有详细叙述的练习比较好,因为很可能要复习时你都不知道把笔记记在哪里了。

  这样就又要提到前面推荐的那高考版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了,它里面可是有比较详细地提到,你也可以将一些新的内容补充在上面,就不怕丢了,这样看来在高一时就买《五三》真的很必要啊。

  对了,我们老师要我们格外关注小说中的外国小说,说是外国小说和中国小说有很大的不同,手法也有很大差异,遇到不会的外国小说题型时一定要把它记下来并进行归纳整理;遇到看不懂的小说时,概括主题应该往大的方面去概括,大的主题就是指和平、爱情、亲情等永不过时的观点。

文言文阅读答案

苏秦之楚文言文阅读答案2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苏秦之楚文言文阅读答案3

  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

  阅读训练

  1.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寡 人 闻 先 生 若 闻 古 人。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三日乃得见乎王( ) ②不远千里而临寡人( )

③愿闻其说( ) ④今令臣食玉炊桂( )

  3.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苏秦之楚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⑵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5.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2 分)

  参考答案:

  1.寡人/ 闻先生/ 若闻古人(2分)

  2.①能够,可以;②到,到……跟前;③听;④吃。(4分)

  3.B(2分)

  4.(1)楚国的粮食比珠玉还贵重,柴草比桂木还贵重。(2分,“食”“于”译句时须落实)

(2)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我)即使不能够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2分,“狱”、“察”、“情”译句时须落实)

  5.做事要有耐心,说话要有技巧(1分);要懂得尊重别人,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1分)。

  译文

  苏秦到楚国去,许多日后才能够见到楚王。他们交谈结束后,苏秦向楚王告别。楚王说:“我听说先生的指教就像听到古代贤人的`教诲一样,现在先生迢迢千里来见我,竟不愿留下来。我想听听您的意见。”苏秦回答说:“楚国的粮食比珠玉还贵,柴草比桂木还贵,掌管进谏的人像鬼一样难见,大王像天帝一样难得见面;现在要我吃珠玉,烧桂木,依靠小鬼见天帝。”楚王说:“请先生在客馆住下,我接受教导了。”

苏秦之楚文言文阅读答案3篇(苏秦之楚文言文的成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