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平行四边形教案范文

时间:

【荐】平行四边形教案范文(集合3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荐】平行四边形教案范文(集合3篇),供大家阅读。

【荐】平行四边形教案范文(集合3篇)

平行四边形教案范文1

  一、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的过程,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和说理能力;掌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一判别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两个判定定理之后即将学习的第三个判定定理——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

  难点:

  对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的理解及说理的基本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

  两根长40厘米 和两根长30厘米的木条

  五、教学设计

  首先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然后通过学生活动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另一判定定理,然后借助各种方法加以验证。最后依靠课本所设计的“做一做” ,“议一议” 以及“随堂练习”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

  1、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旨在为证明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做铺垫)

  2、小组活动

  用两根长40厘米和两根30厘米的木条作为四边形的四条边,能否拼成平行四边形?与同伴进行交流。 (通过小组活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得出结论——当两组对边相等时,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边不相等时,所围成的四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课本91页的“做一做” (其目的是巩固和应用“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4、“议一议”

  问题1、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吗?说说你的想法。 (先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再分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得出正确结论)

  问题2、要判别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你有哪些方法?

  5、通过课本的“随堂练习”,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加以应用和巩固

平行四边形教案范文2

  第五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

  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们,今天刘老师带来一个信封,谁来猜猜里面藏着什么?

  生1:卡片。

  生2:奖品。

  ……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我请小朋友上来把它揪出来,但你每拿出一件物品得向小朋友们介绍,你打算用它干什么?

  (学生逐个上台从信封中拿出物品)

  生1:我拿出的是剪刀,打算用它剪东西。(师:板书:剪)

  生2:我拿出的是一格格的东西,打算用它来量。

  师: 我们给它一个名字,透明方格纸,用它量什么呢?

  生2:我想用它量书本。

  师: 书本的 ……(停顿)

  生2:书面有几格?

  师: 书的表面有几格其实就是它的面积,我们用1平方厘米的方格纸数它的面积 。(板书:数)

  生3:我拿出的是平行四边形(学具),我想知道它的许多秘密。

  师: 平形四边形的秘密,这词用得真好!你的写作水平一定高。待会我们来研究它

  这节课我们就用刚才这些学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展示学具的片段。它们都是为学生研究平形四边形、三角形的 面积公式服务的。分别有:剪刀一把、塑料透明方格一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模型各二张。何必如此耗费时间呢?直接出示学具,学生不也能知道呢?

  不!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我认为直接出示学具,不能引起学生对学具的重视,对其作用更是模棱两可,将为小组合作学习埋下“隐患”。学生面对一堆学具,面对要完成的任务手足无措,不知该从哪下手。这样岂不是更浪费时间,或者学具将失去它的作用,平形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无法推导。

  ……

  教学过程

  师:我们已研究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成为了发现者。这可是一项了不起的创举。让我们再接再厉,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如果我只给你一把剪刀、一张平行四边形的学具,你还能发现其他图形的面积公式吗?

  (学生动手操作,不久就纷纷举手)

  生1:老师,我把对角一剪就变成了两个三角形。

  生2:老师,我剪出的三角形两个一样的。

  师: 你们真厉害!对角一剪就变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你能从平行四边形的

  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学生小组讨论)

  生3:就是除以2。

  师: 你能完整的说一说什么除以2吗?

  生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用字母表示:S=ab2。

  生4:我能把它剪成两个梯形教后反思

  教材编排中平形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各安排了二个课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又重新推导一次。而在本堂课上在平行四边形后学生仅用了5分钟就推导并掌握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花最少的时间掌握一节课的内容,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使用的教材存在着许多的弊端,教师如果只是根据教材按部就班有时就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而且难以达到预定的效果。而如果教师能运用教材进行灵活的`运用,或是根据学生的特点重新组织教材,创设更有效的更能引起学生注意的课题导入设计、问题设计,让学对本节课产生极高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理想的境界,正如肖川教授所说的“使我们的教学达到完美的教育。”

平行四边形教案范文3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1及性质定理2

  3、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预习指导:

  1、在四边形中,最常见、价值最大的是平行四边形,生活中也常见平行四边形的实例,如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等,都是平行四边形。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平行四边形。

  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一、学习新知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1)定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平行四边形。

  (2)几何语言表述: ∵ AB∥CD 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3)定义的双重性: 具备_____ _____________的四边形,才是平行四边形,

  反过来,平行四边形就一定具有性质。

  (4)平行四边形的表示:平行四边形ABCD 记作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还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呢?

  已知:如图 ABCD,

  求证:AB=CD,CB=AD.

  分析:要证AB=CD,CB=AD.我们可以考虑只要证明四条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因此我们可以作辅助线_____ _____________,它将平行四边形分成_________和__________,我们只要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得到结论.

  证明:

  总结:本题提供了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也体现了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在上题中你能证明∠B=∠D, ∠BAD=∠BCD吗?利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试一试。

  证明:

  通过上面的证明,我们得到了: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应用举例:

  例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CF,求证:AF=CE.

  例2、(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500,求∠B、∠C、∠D的度数。

  (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00,求∠A的邻角的 度数。

  例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 D中,AE=CF,求证:AF=CE.

  例2、(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500,求∠B、∠C、∠D的度数。

  (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00,求∠A的邻角的度数。

  三、随堂练习

  1.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的比是2:5,周长为28cm,求四边形的各边的长。

  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A:∠B=2:3,求∠C、∠D的度数。

  四、课堂小结 :

  1、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及其应用。

  五、当堂检测

  1.(选择)在下列图形的性质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

  (A)对角相等 (B)对角互补 (C)邻角互补 (D)内角和是

  2.(选择)如图,在 ABCD中,如果EF∥AD,GH∥CD,

  EF与GH相交与点O,那么图中的平行四边形一共有( ).

  (A)4个 (B)5个 (C)8个 (D)9个

  3.如图,在 ABCD中,AC为对角线,BE⊥AC,DF⊥AC,E、F为垂足,求证:BE=DF.

【荐】平行四边形教案范文(集合3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