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时间: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汇总5篇

  【导语】本文是热心网友“lianjishilanque”整理的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汇总5篇,供大家赏析。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篇1

  常见错别字

  1、泊来品 舶 2、侯车室 候 3、挖墙角 脚 4、老俩口 两 5、明 名信片 6、大姆指 拇 7、骚 搔痒病 8、入场卷 券 9、水笼头 龙 10、坐 做月子11、兰天 蓝 12、坐阵 镇 13、九洲 州 14、编篡 纂 15、装祯 帧 16、蘸 醮水 17、蛰 蜇伏 18、竣 峻工 19、重迭 叠 20、渡假 度 21、防碍 妨 22、辐 幅射 23、气慨 概 24、粗旷 犷 25、震憾 撼 26、凑和 合 27、既使 即 28、追朔 溯 29、瞭 了望 30、杀戳 戮 31、痉孪 挛 32、罗唆 啰 33、沉缅 湎 34、平 凭添 35、修茸 葺 36、青 亲睐 37、发韧 轫 38、欣尝 赏 39、迁徒 徙 40、宣 渲泄 41、寒喧 暄 42、旋 弦律 43、赝 膺品 44、犹 尤如 45、赃 脏款 46、打腊 蜡 47、按装 安 48、针贬 砭 49、脉膊 搏 50、松驰 弛 51、精萃 粹 52、甘败下风 拜 53、自抱自弃 暴 54、一愁莫展 筹 55、穿流不息 川 56、一幅对联 副 57、天翻地复 覆 58、言简意骇 赅 59、悬梁刺骨 股 60、食不裹腹 果 61、一股作气 鼓 62、谈笑风声 生 63、人情事故 世 64、有持无恐 恃 65、额首称庆 手 66、鬼鬼崇崇 祟 67、洁白无暇 瑕 68、九宵云外 霄 69、不能自己 已 70、竭泽而鱼 渔 71、饮鸠止渴 鸩 72、旁证博引 征 73、床第之私 笫 74、恣 姿意妄为 75、炙 灸手可热 76、世外桃园 源 77、墨 默守成规 78、呕 沤心沥血 79、出奇不意 其 80、罄 磬竹难书 81、声名雀起 鹊 82、迫不急待 及 83、一如继往 既 84、草管人命 菅 85、娇揉造作 矫 86、一诺千斤 金 87、再接再励 厉 88、黄梁美梦 粱 89、美仑美奂 轮 90、蛛丝蚂迹 马 91、萎糜不振 靡 92、不径而走 胫 93、不落巢臼 窠 94、脍 烩炙人口 95、死皮癞脸 赖 96、鼎立相助 力 97、趋之若骛 鹜 98、金榜提名 题 99、走头无路 投 100、滥竽 烂芋充数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篇2

  修辞手法

  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间的相似点作比。

  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

  常用的比喻词有:

  好象 仿佛 像„„似的 如同 像„„一样 „„是 成了„„

  拟人就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给事物以人的感情,使语言更鲜明、生动。

  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手法。一般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词组成。

  夸张是一种对事物作“言过其实”的描述的修辞手法。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

  判别方法:有问不答,答在其中。

  与疑问句的区别:

  (1)疑问句是四种语句中的一种(其他三种是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是有疑而问,需要别人回答。

  (2)反问是修辞方法中的一种,反问句是无疑而问,意在肯定,不需要别人回答。

  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明知顾问、自问自答的一种修辞手法。

  要注意区别设问句与反问句:从句型特点上看,设问句是自问自答,答随问后;反问句是答在其中,让人从问中体会答案。

  特点:字数相等,结构相似或相近,表达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常出现在“五言”或“七言”古诗中。

  七、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两种。

  1、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像小孩子一样。( )

  2、井冈山的毛竹多,有的修长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了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

  3、窗户里灯光闪耀,扬科觉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唱歌,都在演奏。( )

  4、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

  5、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6、桃花、梨花、海棠花„„都开得笑盈盈的。( )

  7、我的爷爷走起路来,地皮都踏得忽闪忽闪的。( )

  小学语文知识点(三)

  (1)解释说明;(2)意思的递进或转折;(3)声音的中断或延续。

  (1)表示引用别人或者直接说出来的话;(2)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3)表示成语、谚语、俗语或表示声响的词语,专用词语。

  “的、地、得”的用法和练习

  这里有一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

  1. 蔚蓝色的海洋,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理解方法一:

  【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

  但是小学生未必懂得什么事副词,所以我在教学时采用模糊说法。

  【1】“的”——用在名词前,就是用在一个“事物的名称”前面(的+名词)

  【2】“地”——用在动词前,动作、表情、状态的词前 (地+动词)

  【3】“得”——用在动词后面,其后往往还有个形容词(动词+得)

  理解方法三:

  如果孩子连动词、名词也不能理解,我想或许编个口诀一样的句式来帮助记忆区分也能起到一些作用。

  【1】“的”字口诀——“什么样的东西”

  【2】“地”字口诀——“怎样地动”

  【3】“得”字口诀——“动得怎么样”

  理解方法四:

  真的没有办法,也可以按照典型句子去套词的方法。如:

  编个典型句子:我的闹钟叮叮呤呤地叫,叫得我睡不着。

  可以让孩子按这样的格式不断模仿造句:我的小狗飞快地跑,我追它追得累坏了。

  如:我看着他慢慢( )向前方走去。

  缩成关键部分:慢慢( )走;从而判断用“地”

  反之,可以用扩句的方式,理解一些句子,

  如:我要( )菜来了,你要( )呢?

  扩成:我要的菜来了,你要的菜呢?【把省略的部分补充进去】

  如:“不由得”、“顾不得”、“怪不得”等。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篇3

  一、拼音。

  ⑴汉语拼音字母表。

  AaBbCcDdEeFfGgHhIiJjKk

  LlMmNnOoPpRrSsTtUuVv

  WwYyZz

  ⑵整体认读音节16个。

  zi ci si ri zhi chi shi yiwu yu

  ye yue yin ying yuan yun

  ⑶生母23个。

  bpmfdtnlgkhjqxzc s r zh ch sh y w

  ⑷韵母24个。

  ①单韵母:aoeiuǖ

  ②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ǖe

  ③前鼻韵母:an en in un ǖn

  ④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

  ⑤特殊韵母:er

  ⑸平舌音:zcs翘舌音:zh ch sh r

  (6)大写字母的几种用法。

  ①每句话开头的第一个字母或每行诗开头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如:Zuò shēng huǒ de qiáng zhě

  ②姓的第一个字母和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LiǔHúlán

  ③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Běijīng由几个词组成的专有名词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HāndānRībào

  ④地名中的专名和通名分写,每一分写部分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如:Běijīng ShīTàiShān

  ⑤书刊名称、文章标题、商标和商店的名字一般每个字母都大写。

  如:XING HUA SHU DIAN HAIERLIANXIANGCHANGHONG

  ⑺轻声

  ①重叠词后面一个字一般读轻声。如:妈妈(ma)

  ②语气助词:“吗、啊、呀、呢、哇、嘛、哩”,时态助词:“着、了、过”及结构助词:“的、地、得”都读轻声。如:走吧(ba)吃过(guo)

  ③名词的词尾(没有实际意义的音节)“子、儿、头、巴”和代词中的“们、么”都读轻声。如:木头(tou)我们(men)

  ④单纯词的第二个字母读轻声。如:萝卜(bo)粮食、葡萄、玻璃。

  ⑤“ABAB”形式的动词重叠词中的“B”都读轻声。如:研究研究(jiujiu)

  ⑻认识隔音符号。

  零声母音节,以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时,如果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就用隔音符号(,)隔开。(,)应写在音节分界处的左上方。

  如:jiang江,ji,ang激昂xian鲜xi,an西安

  ⑼音节组成。

  音节一般由整体认读音节如:zhi二拼音节如:fu三拼音节如:xiang

  零声母音节如:an组成。

  (10)ǖǖeǖn和j,q,x,y拼成音节时,ǖ上两点省去。如:jū(居)

  (11)声调要标在韵母上。标的方法是:标在元音字母a,o,e,I,u,ǖ上,碰到

  ui和iu,标在后一个字母上,轻声音节不标调。

  ⑿音变音变包括变调和变音两方面内容。变调有以下几种情况:

  ㈠两个上声相连,第一个变为阳平。如﹕管理。(原调“∨∨”,“/∨)

  ㈡三个上声相连,前两个变为阳平。如︰(原调“∨∨”,变调“//∨)

  ㈢一句话都是上声,先分成词,再按上述方法变调去读。如﹕请你︳把︳雨伞︳给︳我。(变调为/∨︱∨︱/∨︱/∨)

  ㈣“一,七,八,不”的变调。

  ①“一”在四声前边为二声。如:一个

  ②“一”在一,二,三声前变为四声。如:一边

  ③“一”单独用或在句末读一声。如:第一

  ④“七,八”在四声前读二声。如:七个八个

  ⑤“不”在四声前读二声,其他情况读四声。如:不是不能

  二、汉字。

  ⑴汉字间架结构包括独体字结构和合体字结构。合体字有7种类型:

  左右结构:朋、伟、钢左中右结构:街、衢、斑

  上下结构:思、架、垫上中下结构:鼻、赢、冀

  半包围结构:句、这、压、凶、风、建、属、府、房

  全包围结构:圆、国、回品字形结构:晶、蠢、鑫

  ⑵汉字的主要造字方法。

  象形:用线条来描写事物的形状或特征。如:日、月、山、田

  指事:象形符号加上指示性的抽象符号。如:上、下、刃、本

  会意: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合起来表示意义。如:明、看

  形声:用两个现成部件构成,一个表示字的意义或意义范围,一个表示读音。

  ⑶形声字的主要类型

  左形右声:如:住、河、清左声右形:如:功、期、飘

  上形下声:如:符、空、草上声下形:如:架、蠢、裂

  内形外声:如:闻、闷、辩内声外形:如:围、迁、裹

  声占一角:如:旗形占一角:如:栽、荆

  ⑷笔画就是构成汉字的各种点和线。汉字最基本的笔画有八种:点(、),横(一),竖(︱),撇(/),捺,提(/),钩﹙」﹚,折﹙∟﹚。

  ⑸笔画就是书写汉字时,各种笔画先写谁后写谁。汉字笔顺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内到外,里头后中间,先中间后两边。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篇4

  (一)积累法

  语文学习是一个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长期积累的过程。它需要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壮大、充实。

  这种积累应该从小学阶段做起,小学语文学习需要学生不断积累与练习。首先体现在生词和语句方面,这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每篇课文的生字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课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成语、好词好句、优美的段落等,学生要理解其意思,在行文、造句、写作方面灵活运用,文中的优美段落,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运用的是明喻还是暗喻?语句用词上有何特点等,这些都是学生要掌握的。有些语句和词语写法新颖,或者是当下难以消化的,这时就需要一个摘抄本,将它们记录下来,方便以后温故知新。其次,小学阶段还会简单涉及部分标点符号的作用,比如破折号、双引号等。老师要对讲到的课文中涉及的相关知识做记录,课后自己整理总结,得出规律与结论,为以后的学习扫清“拦路虎”。再次,积累法不仅仅是对课本知识的积累,课外的阅读也是必需的。新课标要求学生多方面、多元化学习。知识就是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的,适当地进行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

  (二)“温故知新”法

  温故知新:复习旧的知识,进而能有新的体会。这是出自孔子《论语?为证》里的一个成语。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他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深入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在小学阶段,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做到“知新”,但是“温故”是必须做到的。每天晚上睡觉前,把白天学习的知识在脑子里梳理回放一次,这样可以加深记忆,应用这个方法对于学好语文很有帮助。在回忆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有些内容记忆模糊的现象,学生需要勤动手,及时找出课本“温故”,然后合上书再次回忆,直到可以清晰回顾。如时间允许,则可以多次反复回忆。由于是当天所学知识,学生的记忆比较深刻,大体印象还在,可以达到“短时间,高效率”的高分效果。如果是回到家、合上书、扔一边,对所学知识冷落处理,那么,复习时,面对堆积如山的知识点,不可能短时间内达到高效复习效果。而且速效学习往往只能应付一时的考试,并没有真正掌握知识内容。这种“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做法是下下策,“急来抱佛脚”不如“睡前多回忆”效果好。

  (三)背诵法

  托尔斯泰曾说:背诵是记忆力的体操。适当背诵有价值的材料,就像常做体操可以增强体力一样,可以增强记忆力。

  背诵法的主要适用范围是古诗词和一些优美的语句、段落。古诗词是流传至今的古人的智慧结晶,出彩的诗句承载了诗人多少离愁别绪与悲欢离合。优美的语句段落,是作家对世界万物的独特体会,赋予了万物灵魂。

  诗词的背诵,是教学大纲要求的,考试中是必考内容。诗词的背诵要建立在对诗句大意了解的基础上,学生首先要熟读诗句,可以适当参考辅导书,做到口述诗句大意;抓住关键字理解诗句意思,在此基础上背诵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优美的语句段落的积累和背诵,可以帮助小学生增加知识储备,做仿写句子等题时,只要从自己的知识库中提取有关信息即可。简单来说就是“存”与“取”。

  我们不仅要背,更要做到有技巧地背诵。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减慢。一个人在学习了新的知识之后,若不及时复习,则一周之后的记忆率仅为13%。人的大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人脑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记忆内容。艾宾浩斯记忆法认为记忆是一个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的记忆方法是:记住后,在5分钟后重复一遍,20分钟后重复一遍,1小时后、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分别复习,就会记得很牢固。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篇5

  修辞

  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2、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汇总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成语寓言故事14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