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

时间:

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精华8篇)

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 篇1

  今晚在线聆听了统编教材温儒敏总主编对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他从五个方面出发,为我们一线老师讲解了遵循课标精神、尊重教学设计、用好统编教材。

  社会大环境下的选择

  温主编一开始就站在了我们一线教师的角度去看待教学这件事,他知道目前当教师是累的,难当的,但是希望教师们少一点抱怨,多一点职业精神,为了学生、为了理想、为了未来,正确看待这一次新课标的内容改变,让我们明白,这和教育大环境有关,改革不是推倒重来,更不是革命,而是一种改进。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实际中来看待语文新课标的内容,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基本概念上,而是基本标准,起码基本那些要求是没有改变的,要分学年逐步推进。这是社会大环境下的选择,但也要求我们一线教师正确对待新课标内容的改变。

  化繁为简,用好教材

  温主编这次提到了学习任务群,主要有六个任务群,这是由顶层设计决定的,但他也推心置腹,说明在初高中这个比较常见,能够开展地起来,但在小学,特别是小学低段教学,仍是以识字写字为主,因此他提出这需要在一线教学时候进行探索、实践。对于学习任务群,主要体现在内容呈现和教学呈现上,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该如何实践呢?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式,教学内容结构化,加强学生自主性、探究性。而在单元教学时,其实也是在落实某个任务群的某个方面,不必重新开始,利用好手头教材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整本书的阅读,也不需要过分课程化,不需要苛求,应该尊重教学个性,让学生爱上阅读,增加阅读量,比如可以同读一本书、故事大王等多形式,真正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解决读书少的问题。

  立德树人,以文化人

  这次培训还让我深有体会的是温主编提到的立德树人,新课标的站位高,提及到语文学习更是为学生的三观养成有很大的作用,不再单单是刷题,做学习机器,而是在润物无声下达到以文化人,起到育人的作用,更是提到文化自信。在现如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现在的学生更会沉迷在快信息中,而缺少了沉稳、独立思考的内容。泱泱大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对于现在的孩子是陌生的,是因为现在缺少对他们进行文化熏陶的机会,现在语文新课标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更明确、更清楚,凝练成四个方面,让教师能够在语文教学实际中,慢慢对学生渗透中华文化,让他们成长为中华好儿女。这,绝对离不开语文教学,绝对离不开语文教师,我们的使命感和责任心陡然提升。

  这一个小时的线上学习,还不足以吃透语文新课标的内在精神,在空余时间,我还是要细细翻阅,结合专家的经验,有自己一份的理解,最终体现在自己教学实践中。

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 篇2

  经过十几天紧张的学习,收获是实实在在的,感触很多,现总结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学围绕教转。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当务之急,只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才能实现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培养出适合新世纪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针对此种情况,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为此,新课程倡导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那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

  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那些智力发育迟缓、学生成绩不良、有过错、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还特别要尊重意见和自己不一致的学生。同时,教师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只有既尊重学生,又赞赏他,学生才能可能愉快地学习,才有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二、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合作不是一种顺从,而是一种相互认同、相互接纳合作以独立为基础,如果小组成员盲目听从“优生”,如果学生没有自己的观点,千人一面,合作就没有意义。学生有自己的观点,这本身就是价值,不管他的论证结果是对是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多是受益者。合作中,有的学生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强,常常于表达不倦,有的学生反应较慢,又羞于开口,这时,教师要引导学习小组成员间形成相互尊重,互相关心,互相欣赏的和谐氛围。引导学生学会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促进知识、技能的迅速掌握。

  三、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中,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引导和促进者,也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讨论为学生的合作起一个榜样效应。在学生交流讨论时,教师不能碍于面子怕难为情,应与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要能够承以自己的不足和失误,留给学生课外思维的空间,同时也给自己留下创新思维的机会,这样的课堂肯定活力焕发,学生也能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

  四、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生物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一些建议,老师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他们进行判断、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醒他们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深思熟虑地、周全地统筹学生活动。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会变得开阔,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逐步由过去的“学会”向“会学”转变这样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合作精神。

  新课程倡导“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引入模块选修机制,让学生自主学习),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在注重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的养成,建立健全学生完美人格。个性化选课,学分制管理,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密切联系生活的学科知识,这些都将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也必将更加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从而使学生热爱科学、应用科学、探究科学、亲近科学。

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 篇3

  新课程走近我们已有多年的时间了,多年的教学经历使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感触很多,通过再次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讲授新课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 篇4

  《中国教师报》: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微课程是如何诞生的?

  李玉平:这要从我的经历谈起。20xx年,我区成为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当时遇到了很多细节性的难题,比如“课堂开放了,纪律不好管理”“总感觉教学时间不够”“合作中总产生矛盾”于是我们开始了“关注小现象、开发小策略、积累小故事”的研究,简称“三小研究”。

  “三小研究”与教师很贴近,但后来发现其效果并不好。调查发现,问题出在校本教研上:首先学校研究的内容以“教学设计”为主,“三小”不在其研究体系之中;其次,研究话语体系比较上位,不习惯“三小”。于是,我们又开始尝试教研方式的变革:比如加入“行为研究”“风险研究”“快乐研究”“主题研究”?

  “三小研究”加上教研方式的变化使学校的研究有了进展。不过后来,随着服务对象的增加,我们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根本顾不了这么多人。这种情况下,两个新话题出现了——成果的简单化处理和成果的多样性传播。这里的“简单”,不仅意味着“用时少”,更意味着将复杂内容简单化、将简单内容趣味化;这里的“传播”,不仅意味着方便学习,更意味着减少信息衰减。

  微课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研究方式的形成:“微问题、微研究、微课程”,简称“三微研究”。

  从“三小研究”到“三微研究”不仅仅是研究视角的变化,更是一种成长方式的重建。刘静波:我从培训角度谈谈对微课程的认识过程。进修学校负责全区的培训,在“远程研修”中,我们遇到了一个困惑的问题:课程内容与形式陈旧、单一,效果不理想,教师们有意见。我们急切需要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微课程的出现,让我们耳目一新。

  我们一边学习微课程,一边开始尝试开发微课程,组建微课程开发团队。

  这项工作看起来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开发起来并不容易:一开始感觉PPT技术不容易,但是后来发现,比技术更不容易的是内容的开发,是内容的梳理与提炼。这种情况下,我们成立了若干个研究团队——电影组、策略组、故事组、学科知识组、家校合作组等,并组织了专题培训,边讨论边实践,边研究边制作。

  我们忽然意识到,表面上是在制作微课程,而事实上真正的收获是精细观察和深度思考。微课程,“将理论倒过来讲”

  《中国教师报》:微课程诞生时间不长,无论是作为一种教师个人成长的方式,还是作为一种培训方式,为什么会受到众多一线教师和教研部门的热捧?它与之前传统的教研培训方式有何本质区别?

  李玉平: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以来,从教研员到教研室主任,再到现在的专业研究者,在“被培训者”与“培训者”的转换与循环中,我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新的体验:一般以为“理念”决定“行为”,只要理念转变了,行为自然会跟进。所以培训课程的结构大多是这样的:背景——现实存在的问题,改革的迫切性;理论——新课程的理论体系、结构等;操作——基于理论的案例、操作办法。

  这从表面上看顺理成章,但现实却复杂得多:每位教师的头脑中都有自己的一套“系统”,它从宏观上决定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众多专家的理论,一下子进入教师头脑中,与原有的“系统”对接时,会经历一个选择、分析、淘汰、嵌入的过程。处理不好,常常会出现两

  种极端:一种是都“吸收”,于是一会儿东一会儿西,像无头苍蝇一样,撞来撞去,最终找不到自己;另一种是索性将自己屏蔽起来,“刀枪不入”。

  其实,从理论到实践有着漫长的路。大家对“合作学习”都认同,但是合作学习中遇到的以下问题却不一定能处理好:课堂纪律不好管理、学生讨论没有深度、教学时间不够、学生矛盾与冲突增加?这些问题如小草一样不断生长,一个问题刚刚解决,另一个新问题又来了。当这些问题不能顺利解决时,教师往往还会回到老路上。

  微课程则换了一个角度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将理论暗含到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中,在对它们的层层剖析、梳理中,将新的理论不知不觉地浸入教师已有的系统中,并不知不觉地开始影响其行为——所谓“将理论倒过来讲”。

  刘静波: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习不再只是学生的任务,已成为每个人必须终身从事的事情,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人学习的特点,对培训者的培训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操作性强——成人更需要的是有效的、现实的操作方法;基于已有——嵌入成人已形成的风格或习惯,而不是覆盖,另起一套;选择性强——能有多元的自主选择权,而非强制性的灌输。用这样的标准来看,微课程显然更适合现在的学习。

  微课程的新突破:

  《中国教师报》:“将理论倒过来讲”当然是比较理想的做法,但是不是很复杂?

  李玉平:单从操作来看,难度并不大,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还以合作学习为例,现在有两个问题:怎么有效互动?怎么体现学习过程?这看起来很复杂,过去常常是请专家办讲座,现在用微课程则不同了,可播放一集《四色笔》,5分钟的学习也许就让教师有了思路。(《四色笔》简介:学生准备黑、绿、蓝三支笔:自己写作业用黑色笔,同伴互相修改使用绿色笔,自己再修改时用蓝色笔,最后教师使用红色笔点评或批改。

  因为字迹颜色不同,所以能看到互动的过程,也能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过程。在这个策略的实践过程中,合作理论不知不觉地嵌入了实践。

  《中国教师报》:我们总是强调,要想办法让教师脱离“被动”,主动参与教研和培训,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微课程在这方面有什么突破?

  李玉平:微课程只是在做一些尝试:

  第一,主动嵌入。微课程化整为零,每集虽然只一个小点,但结构完整,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选择学习,选择实践。

  山东省临沂市实验小学的傅会然老师分享经验时曾这样说:“微课程《心情管理园》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过去我关注孩子能力的发展比较多,看了《心情管理园》后,我开始有意关注孩子的心情。半年下来,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对待不良情绪,情商得到了明显提升,自信心更强了。(《心情管理园》简介:选择“高兴”“孤独”“难过”“愉快”“想打人”等表示情绪的词汇,再准备一些袋子,将这些词分别贴在袋子上,将他们布置到“心情管理园”中,孩子们有什么心情,便将自己的姓名放到什么袋子中,这样教师、同学可以提前关注。

  第二,引领实践。微课程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基于一个问题,层层深入,策略水到渠成,虽然只有5分钟,但引发的思考并不少。

  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学校把它引入教研活动。比如学校组织“合作学习中,怎么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的教研活动,大家提出的多是“奖励分数”“语言激励”“随机发言”等策略,思维局限在教师教的行为改善的层面。这时播放一集微课程《我能不合作吗》,就能给大家一个新的思维视角。于是,大家开始思考除了教师的教,还有同伴的作用、自我的调整等角度。视角宽了,研讨自然会深入。用微课程引领,简单方便,而且信息衰减少。(《我能不合作吗》简介:因为弱者跟不上的问题,教师收到小组组员的信,进而研究4种交流文化——话语霸权、冷嘲热讽、极端集体主义、畏惧害怕,进而研究安全的合作环境。

  微课程创造“5分钟学习”模式:

  《中国教师报》: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微”呢?比如说,强调5分钟?

  刘静波: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微文化”悄然诞生,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微群落——微博、、微访谈、微电影、微小说等。当下的中国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

  在这种背景下,微学习不期而至。微学习由“微”与“学习”两部分构成,微,即微小,碎片化。微学习其实就是碎片化学习,一次只学一点,其优势在于可以借助移动技术和设备,使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

  李玉平:在这个极速变化的时代,无处不在的互联网给教师的学习提供了新的可能。微课程创造了一种“5分钟学习”模式,所谓“5分钟学习,300秒思考”,“微”字优先,“微”中见大。

  时间“微”——只有5分钟,若干个“微时间”会形成“1+1>2”的效应;内容“微”——一次一个小点,积少成多,四两拨千斤;要求“微”——每次启发一点点,量变引发质变。也正因为此,一些基于微课程的学习方式应运而生:例会中的微课程——从例会中挤出5分钟,播放一集微课程;基于微课程的主题研讨会——选择一集微课程,组织主题研究活动;基于微课程的系列教研活动安排——基于微课程,安排系列研讨活动或教师学习;基于微课程的网站学习课程——选择微课程,嵌入学校的网站,教师自主随机学习。多样而简单的学习方式,正在成为学校教师成长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补充。

  目前,微课程除PPT、视频以外,还有以下方式:——160字以内的,可以通过手机短信传播的小策略、小故事等;策略卡与口袋书——将小策略或故事制作成小卡片或小的口袋书,三五分钟便可读完;可汗学院(笔迹课程)——也属网络视频微课程,教学者本人不出现在影片中,用一种电子黑板记录讲课者的声音与笔迹,学习者可以听到声音,并能完整地看到学习的笔迹记录,进而开始学习。

  创造“右脑学习”的可能:

  《中国教师报》:微课程与当今的诸多网络课程有什么不同?

  李玉平:吉林一所希望小学的教学校长评价说:“与常见的网络相比,微课程带来完全不同的学习感觉:它调动人们所有感官参与学习,视觉、听觉、想象?精巧、短小、自由、实用、高效。随时随地播放,遇到问题马上就可以找到相关的微课程。时间上,随时随地,方便灵活;内容上,针对性强,富有启发性;形式上,生动活泼,极富吸引力。”

  网络课程主要以录像为主,多是“画面+声音”——大家一边看录像画面,一边听录像声音。而微课程由“文字+音乐+画面”组成,它将录像中说话的声音转换为轻松的音乐,创造了一种轻松的气氛,能让人平静下来;阅读简洁的文字代替听解说,有利于人们集中注意力。不论是集体培训,还是个人自学,你都会看到一种全神贯注的学习状态。

  研究表明,人左右脑的分工是不同的。有人这样比喻:“左脑就像个雄辩家,善于语言和逻辑分析;又像一个科学家,擅长于抽象思维和复杂计算,但刻板、缺少幽默和丰富的情感。右脑就像个艺术家,擅长于形象思维和直觉,对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活动有超常的感悟力,空间想象力极强;不善言辞,但充满激情与创造力,感情丰富、幽默、有人情味。”

  右脑是创新能力的源泉,而“左脑人”将被电脑取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微课程在创造一种“右脑学习”的可能——一种富有艺术感的学习。

  微课程改变教师的成长方式:

  《中国教师报》:微课程对学校或教师意味着什么?

  刘静波: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通过制作微课程,教师们不断深入反思,不断归纳总结,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多媒体的呈现方式、5分钟的学习享受让更多的教师爱上了微课程。制作微课程也让教师在培训中从消费者变成了生产者,借助微课程这一工具,老师们可以将隐性成果显性化、显性成果标准化、研究成果传媒化、科研门槛草根化。

  李玉平:刘校长的“四化”总结得非常好,微课程正改变着许多学校和地区的教师成长方式。学校一般都有固定的写作任务,但写的过程中有几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论文与故事:不论书写还是阅读,教师都更喜欢故事,但现实似乎在开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要求教师写论文,背景、意义、价值、理论依据?出发点是好的,但问题是用对专业工作者的要求来要求教师,是不是不太现实?

  数量与质量:笔记、心得、论文、故事?类别不少,但质量关注不够,缺少引领、点评,更缺少课程化开发,所以故事写了不少,但究竟发挥了多少作用?

  成果与传播:教师的文章中不乏优秀作品,但因为缺少再开发的意识,最终成果往往停留在“经验层面”。经验背后的策略、策略中的风险、经验推广的关键元素,研究得不够,所以最终“典型经验可以打动人,但很难复制”。

  所以,我们鼓励教师基于自己已有的实践经验,尝试进行精细化加工:文章中发现经验——阅读文章,寻找出最有价值的经验;将经验变为成果——对经验进行深度追问,抽出策略、方法等;对成果进行课程化开发——将成果进行“课程化”开发和“可视化”开发,变成微课程。

  上面的三步表面上是对文章的精细加工,事实上是对成果的深度反思、梳理,是一种更具价值的研究。以湖北宜昌天问学校的教师为例,他们每周写一篇文章,几年来积累了大量的文章。今年假期,他们开始对自己过去的“每周一得”进行梳理,结果发现寻找真正的成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教师们经过一个假期的思考和开发,最终形成了“班级文化微课程系列”“学校管理微课程系列”,这些成果的背后是教师研究能力的.提升。

  微课程的开发,意味着教师成长方式的变革。再举一个读书的例子:吉林希望小学以前鼓励教师读书、写心得体会,后来要求教师研发微课程,将书中作者的策略或好故事用微课程的方式梳理出来。这样一来,教师阅读的数量少了,但是深度却不一样了。比如他们把《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雷夫的策略开发成《阅读的策略》《教学的策略》等10集微课程,将雷夫的故事转化为策略,这样大家学起来就简单多了。这也实现了“教师由学习者到开发者、创造者”的转变。

  微课程如何嵌入学校现实需要:

  《中国教师报》:微课程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确实有其独到的一面,但是也有一个问题:如何嵌入学校现有的实验项目?

  李玉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想创造一种新的模式:不改动学校原有的架构或体系,将微课程嵌入学校发展需要之中,帮助学校把已有的做深做强。

  比如“生本教育”遇到了困难,课堂上不知如何落实“生本”,于是推荐一组关于心灵感受的微课程《好学生的苦恼》《逃跑》《我上了老师的当》?

  比如推进“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过程中,出现了“学生时间安排不合理,总完不成教学任务”“知识间缺少建构”的问题,这时推荐微课程《思维导图》《时间管理5招》等。

  再比如学校打造书香校园,我们推荐《作者的策略》《思维导图》《风险》《书香自评表》等微课程。

  其实,微课程是一种“基于研究的研究”,一旦学校有了浓郁的研究风气,做任何课题都有了方法与渠道,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微课程的起点可高可低,适用性非常强。即使偏远的学校,只要有网络,有电脑,都可以学习,可以说是“人人有起点、校校有起点、事事有起点、时时有起点”。

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 篇5

  本人认真聆听了xx教授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详细解读,有很多收获,印象最深刻的有以下一些内容。

  我知道了小学阶段核心素养由原来的10个: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增加为11,增加的一个为:量感。何为量感呢?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会针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等。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是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

  我了解了总目标是“三会”: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同时,为了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和发展性,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将九年的学习时间由原来划分为三个学段变为划分为四个学段。涉及到我们小学阶段的就是,原来一至三年级是第一学段,四至六年级是第二学段,而现在是每两个年级为一个学段,小学阶段分为三个学段了。小学的6年划分得更详细了。

  我明白了课程内容组织得安排上也有很大变化。2011年得课标是以学段为主题,每学段里面细分为四大领域,而2022年的新课标是以四大领域为主题,在每个领域里面再细分学段,更重视了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xx教授的解读非常细致,而且深入浅出。因为信息量很大,在听了xx教授解读的基础上,后期我还要不断学习,仔细研读,用新课标的里面的新标准,新内容,新理念,新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教学。

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 篇6

  2010年8月28日,我在博伦职业学校西丽部参加了中等职业学校任课教师省级岗前培训。一天的培训中,四位专家、老师对《哲学与人生》与《心理健康》两门课程作了课程大纲解读和上课示范,四个老师的报告或从宏观的角度,解读了新时期如何做一位好的德育老师,或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具体如何来上好具体的课程。老师们的报告都很精彩,针对性强,让我受益非受浅。下面我具体谈谈听了汪永智教授的报告后我的收获和感受。

  汪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哲学与人行》大纲解读——明确任务明确责任 提高素质提高水平,作为德育研究和指导中心副主任,汪教授更多是从宏观角度去分析作为一个德育教师,要把握时代的特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老师。汪教授具体谈了下面三个方面:

  德育教师要有政治责任感

  作为德育教师,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担负着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维持社会稳定的责任。德育教师要更多从正面去引导学生去了解时事政治、社会现象,教师不能在课堂上随便抱怨,甚至发牢骚。汪教授还要我们记住: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在课堂上,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谐的话不讲,不利于学生良好发展的事不做。

  德育教师要更新观念,在课堂上扮演新的角色

  汪教授指出:德育往往很容易变成说教课,这是因为过去很多老师在讲授中扮演的角色不当,“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所以,现在要提倡教师转换角色,“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才能真正把德育课上活上好。

  德育教师要博学善技

  汪教授认为,德育课与我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德育教师要热爱生活,关心社会,了解时事,能够结合社会现象讲解书本知识。同时能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角色扮演、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进行传授。具体要做到:

  吃透课改精神,把德育课讲准;

  贴近学生实际,把德育课讲实;

  加强探索创新,把德育课讲新;

  提高教学艺术,把德育课讲活。

  本人认为汪教授的报告,对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高水平的德育教师,提供了一条确实可行的途径。

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 篇7

  今天参加新课改培训,若还与传统培训那样,通过几次专家讲座或报告,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并敦促我们记住一些前沿的教育观念.背诵教育理论文章,这显然是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的。如今,通过新课程培训我们必须充分在教学中体现教师的自主性、针对性、生成性、实践性、示范性等原则。强调新型的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多层次多领域地涉猎知识,极大地满足教师的专业创造和教学创新,有意识地引导教师能动地、个性化地解读教材,形成自己独特的、开放的、创新的教学思想,培养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并能够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学会收集、整理、利用与学科相关的资料,捕捉课堂以外的学科“风景”,接触过去从未接触过的东西,想过去从未想过的问题。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科书的更换,而是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方向、教学方式、教师专业化成长等全方位的整体变革。那么,教师培训应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呢?我们只有寻找一个充分以学员发展为本的载体,把握好三个结合点,抓住新课程培训的关键,使我们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透彻理解,校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 篇8

  范文网后面为你推荐更多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管理学》专题是我参加自学考试的最后一门课程,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下面我把自己认为比较有效的读书方法与大家分享,供各位考友参考。

  1、浏览纲目,理清框架。我一般在学习教材之前首先浏览一下目录,透过目录你能较快地大致了解全书的结构,让教材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一个整体的粗线条的网络图。比如《管理学》专题这门课程,包括了:总论――管理过程(管理过程、组织的环境、组织文化)――管理结构(组织的结构、组织结构的演化理论、学习型组织与知识管理)――管理者与管理行为(管理行为、管理者与领导者、人力资源管理)――计划、战略与创新的管理(管理的目标与计划管理、战略管理、管理控制、变革与创新管理)――比较管理――未来管理。初看目录后对照自学考试大纲把目录再浏览一遍,目的是弄清楚教材目录中哪些章节应该是重点掌握,哪些章节是理解掌握,哪些章节是属于一般了解,自己分别做上不同的符号,这样便于后面通读、精读时更加快捷,更加到位,少走弯路。

  比如:《管理学》专题考试大纲最后注明,第十四章管理学的比较与国际化、第十五章管理学发展展望均作了解,这样考生就可把这两个章节的内容作为略读。再如,第一章中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管理学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第二章中的管理信息联系过程;第三章中的公司治理;第四章中的流程导向型结构;第五章中的组织范式的演化;第六章中的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应用;第十章中的企业计划管理系统――典型案例剖析等等,这些内容在大纲中也均作为了解,因此,考生阅读教材时对这些内容同样可采取略读的方式,这样一来,原本厚厚的教材一下子变薄了很多,增强了很多的信心。

  2、通读教材,留下印记。在浏览纲目,理清框架后就要制定一个通读教材的计划,这是我参加自学考试一个很深的体会,我觉得通读一遍教材很重要,因为试卷中选择题面广量大,有时出的题目也比较细微,而这些内容往往就是在通读过程中留下印记的。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在阅读教材时特别喜欢动笔做做记号,比如重点词语上加加框,关键词语下加加点,重要标题下划划线等等,这样的批注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教材的内容,收到加深印象、增强记忆的效果,还可以帮助我们整理、积累,便于今后查找、复习、运用。另外我在做记号时也有所区分,一般在通读教材时我用铅笔做记号,自认为重要的地方就圈圈画画,相对而言做记号的地方比较广一些。等到第二遍精读时,我就改用黑色水笔做记号,做记号的内容在第一次的基础上更精当一些。到重点复习记忆的时候就用红笔做记号。因此,翻开我曾阅读过的自考教材,常常会发现有些重点、关键之处就用上了三种颜色的标记,我自认为这样做记号一来能提醒自己的阅读进度,二来能加深印记,记忆效果比较好。

  3、精读教材,强化记忆。教材通读后就开始精读,精读的目的就是要理解、掌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弄清楚各章节的考试内容。精读时我会把教材与大纲对应着看,读完一个章节,思考一下章节后的习题,并在大纲上标上页码,便于查找。精读时我喜欢用黑色水笔进行批注,对第一次铅笔批注的内容进行筛选、精简,突出关键内容。比如第一章第二节中典型的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发展,一共分三个阶段:传统管理阶段;近代管理阶段;现代系统管理阶段。精读这部分内容时我首先记住重要的代表人物:泰勒、法约尔、韦伯、梅奥、西蒙、巴纳德、伯塔兰菲等,然后抓住最关键的词语理解这些代表人物管理思想的基本点(贡献)与局限性,比如泰勒的科学管理,我就记住“使管理成为一门科学”“把工人当成‘经济人’”;梅奥等人的人际关系学派,我就记住“工人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西蒙的决策理论学派,我抓住“有限理性”“满意解”等词语记忆,考试时抓住了关键词语,再加上临床发挥,那就万变不离其宗了。考前适当的强化记忆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会在关键的或难于记住的词句上用红笔进行批注,这样反复的批注能很好地帮助我们记忆。

  4、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我读书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喜欢把所看的内容与自己的工作,与自己周围的生活结合起来思考,这样学习起来也容易记住。例如学习第四章第二节“工作设计”这个内容时,我就联想到学校这个组织里就有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等不同专业的教师,这样的分工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但过于专业化分工也有缺陷,限制了教师学习、发展的机会。因此,倡导教师轮换交流(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扩大工作范围,丰富工作内容(学科之间交流听课),使用工作特色。这样一联系实际,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全记住了。

  再如学习第八章“管理者与领导者”时,我就把这个管理者、领导者看成是一所学校的校长,校长要管理好一所学校,也应该拥有这样的素质:具有战略思考的能力、充满激情、正直;校长领导学校的关键行为也应该是:构建愿景(学校中、长期规划)、识别关爱下属(了解教师的发展需求、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正确使用与提高下属的能力(用人机制、培养精英团队、提升工作效率)、服务于组织目标(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保持希望(学校精神、追求卓越)。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去理解,无论考简答题还是论述题都不会有问题了。除了考试能够过关外,我觉得更长远的收获就是能学以致用,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品味,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

  5、做模拟卷,弄清题型。建议考生在购买教材时也最好买上历年的试卷,考前一两个星期,自己试着做一做,一来了解考试的题型,二来评估一下自己在哪些地方还掌握得不够好,可以弥补。做模拟卷这个环节一定需要,因为有时本年度试卷中的题目与往年试卷中的题目类似,比如选择题或者填空题内容前后稍作变化而已,所以提醒考生在做模拟试卷时也要学会变化,学会换个角度去思考,这样可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6、轻松上阵,沉着应战。考生的心态很重要,平时发现有些考生因为过度紧张,或自我压力太大,虽然考前也花了不少时间,但往往在考试中失误了。所以考试当天,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充满自信走进考场。答题时尽量写具体些,特别是简答题或论述题,要点应逐一分开写,序号标出,这样便于阅卷老师看得清楚。一旦遇到自己不会的题目,请不要放弃,最好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上答案,说不定也能得上几分。另外,提醒考生不要过早交卷,有时间的话选择题之类的内容可以检查检查。总之,考生在考场上尽可能做到沉着、仔细,有分必争。

  考友们,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最后,我衷心地祝愿大家都能顺利过关,如愿以偿!

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精华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