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心得体会共6篇(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本文由吾小秘【www.wxiaomi.cn】会员分享,供您参阅。文内整理了6篇相关范文,平均每篇3299个字,阅读大概需要8分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心得体会共6篇(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供大家品鉴。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心得体会共6篇(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心得体会共1

  合理创设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心得体会

  荆溪港头小学 徐海斌

  通过看林碧珍老师的《新课程标准例释》,我总结出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验。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引发他们兴趣的学习情境。当然在情境设置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情境设置的一些要点。

  首先,必须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必须目的明确,要为教学服务。如果是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就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而且要非常具体,要有新意和启发性。这样学生能理解问题的含义,才有可能来探索、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创设的情境要真正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是做秀,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

   其次,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做为老师,在做课程设计之前,必须充分的了解学生。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尽量让他们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情感上的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

  下面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教学情境之特点,我觉得非常适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

  一、创设的情景要充满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之最重要的动力,没有兴趣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所以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二、创设的情景要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应寓于生活实际,且运用于生活实际: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

  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并体会学习数学是大有用处的。

  三、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该是开放的、富有探索性的

   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

   总之,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增进学生的交往,体验情感,提高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心得体会共2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已经把估算教学列入到小学数学教材中,美国教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全体学生应学会在计算时进行估算,养成对数值做判断的习惯。在我国,教育部2011年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便明确指出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养成,对于提高他们的观察、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目前我们对估算能力的认识,尤其是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的问题还缺少系统、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一)现实的需要。在以往数学教材中,估算内容少、散,又为选学内容,使得估算不足以引起教师的重视,总认为数学要求的就是精确性和严谨性, 小学生学习数学只要学会精确的计算就行了。实际上, 估算教学在小学阶段出现,有它的现实意义与现实背景。首先,从人的运算年龄特征与起源来看,估计相对于早于精确。从运算的认知过程与结果上看,估算具有直觉化、跳跃化与内隐化的特点,它相对于精确计算那种程序化、精确化与外部化的特点来说,要简单、开放的多。其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在买东西、等人等场合中不自觉地进行估算。估算已成为解决生活问题的一项技能。再次,估算教学中还渗透了一些思维训练,估算的思想中有着简算的思维含量,它的教学对于以后大数量之间的简便计算有着很大的技能迁移。 可见,估算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二)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加强估算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课程标准》对估算的要求提出了明确的落实点,规定了估算的教学内容和估算意识、技能培养的要求。在第

  一、二学段的“数与代数”中共有45条具体目标,其中有关估算的目标有5条,如第一学段中,提出:“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第一学段的教学建议指出:“在本学段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第二学段中提出是:“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能根据给出有关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的数值估计另一个数值。”这些目标的实施,将使估算教学落到实处。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开展新课程“估算教学” 实施策略和如何评价估算结果,提高估算教学有效性,寻求“估算教学”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的过程中,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对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教师专业化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估算应用意识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农业、商业、军事等方面处处都有计算问题,也处处都离不开估算。具体而言,估算的功效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尤为明显:

  1、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整体感;

  2、有助于增强学生行为的计划性;

  3、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数感;

  4、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

  5、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 建模的意识;

  6、有助于学生养成对计算结果的检验意识。

  (五)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2003年我校进行新课程教学,估算教学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从两方面来说: 一是教师对估算的认识。

  1、教师对估算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估算是在无法或不必做精确计算时,对算式计算结果的粗略估计。估算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使估计值尽量接近准确值,估算分“好”的估算和“不好”的估算,估计值越接近准确值的估算越是“好”的估算。但教师为了学生在考试时不出错便做统一要求,比如要求学生把三位数估成整百数进行估算。估算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检验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但需要强调的是,估算并不能代替验算,估算只能检查出明显的错误。

  2、教师对估算策略缺乏全面了解。有研究表明,估算一般经历三个过程:“重新表述”、“转换”和“补偿”。而我们的估算教学一般停留在“重新表述”和“转换”两个过程,虽然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提及“估大”、“估小”的问题,但只是要求学生能判断一个估算答案是“估大”还是“估小”了,而没有根据“估大”、“估小”的情况对估计答案进行“调整”或“补偿”。

  3、对估算结果的评价缺乏评判标准。教师认为只要和准确答案接近的得数都算对,差的太远就算错。至于如何判断一个估算答案是“接近”准确值还是与准确值“差的太远”就凭主观认识。关于“标准答案是否合理”的讨论,教师们见仁见智,但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 二是从学生学习的状况。

  1、缺乏估算意识。大部分学生知道怎么进行估算,也就是说,对提出估算要求的题目,大部分学生知道要取运算项目的估计数进行计算。但如果没提出明确的估算要求,即使运用估算容易解决的问题,学生还是习惯于精确计算。

  2、小学生思维发展缓慢。有些估算要求超出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估算教学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的相关理论。

  (二)估算教学的数学理论。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和内容。

  预期目标:

  (一)加强估算教学,实现估算教学的总体目标,经过不断的实践与反思,感悟出提高学生估算能力的几点策略及评价方法等。

  (二)使学生掌握估算方法,能够参与算理,算法的探讨过程,正确熟练地进行估算,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能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数量或算式结果迅速作出大概的推断或估计,既可以考查计算是否正确,又可以用于检验或作出决定。意识到估算是计算能力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使他们尽早适应生活实际的需要。

  研究内容:

  (一)估算意识的培养研究。

  1、日常生活中的估算。

  2、大数目的粗略估算。

  3、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数量的简单推算。

  (二)估算能力的培养研究。

  1、在口算训练中;

  2、在计算教学中;

  3、在概念教学中;

  4、在综合应用教学中。

  (三)估算策略的培养研究。

  1、预测策略

  2、调整策略;

  3、优化策略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及步骤。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对现有有关估算的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对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及教学用书进行研读。

  (二)课堂观察。深入“计算课”及“估算课”的课堂进行观察,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师及学生的行为。

  (三)访谈。针对在文献分析及课堂观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教师进行深入的交谈。

  (四)问卷调查。设置问题,针对性开展调查,以便收集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研究步骤:从2008年1月申请课题至2010年12月,整个课题的研究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年3月~2008年9月)。 提出课题申请,设计课题实验方案,确定实验班级,制订实验计划。

  第二阶段:实验研究探索阶段(2008年9月~2009年9月)。 学习估算教学有关理论,在实验班级内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通过问卷、测试等形式调查了解估算教学的现状,分析学生对估算的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课堂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学生体会到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理解估算的本质特征,探索估算的策略和方法,适时对学生的估算进行评价,让学生科学有效地感悟自己估算的价值。

  第三阶段:二次反思,修正调整阶段(2009年9月~2010年9月)。在第二阶段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调查教师、学生总结实际过程中,教师对估算教学的认识和理解,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学生对估算的认识、估算方法和策略的掌握等,调整修正实验过程方案,进行二次实验验证,形成估算教学模式。

  第四阶段:结题总结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2月)。写出结题报告,形成系统实验材料,完成论文、实验报告、课堂教学等研究成果。

  五、课题实施的组织保证。 本课题实验校为烈山区第一实验小学。学校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学生2000余人,140多名教师。并于2003年进入国家第一轮新课程改革,在教科研方面有一支比较成熟的教科研队伍。该校学校领导年富力强,事业心强,教科研经验丰富。教师积极肯干,善于钻研,教学理念新,具有良好的教科研氛围。该校资金雄厚,具有较为先进的办学条件,校园网、多媒体教师、多功能教室等为实验课题提供了物质保证。课题组成员谢方省是烈山区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兼区数学研究员,从事教育教学活动20多年,有较高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强,能够全身心投入课题研究。课题组的其他成员都是该校的领导或骨干教师,他们在全区乃至全市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中沈士峰、宋艳两位老师

  都是淮北市第四届教坛新星,课题研究可以依托他们的课堂进行探索和发现。课题组负责人郜洪军同志是烈山区教育局教研室数学教研员,在淮北市小学数学教研方面享有较高的声誉,对新课程改革和新的教学理念有着深刻的认识,参与本课题的策划与指导。

  六、预期课题成果形式。 教师研究探索的教学论文、教育心得、案例分析或教学叙事等。 撰写的课题研究报告。 各类测试的成绩,与其他班级比较。 上研讨课,请专家指导提高。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心得体会共3

  情境图在“估算”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李春燕

  一、出示情境图,探究方法,尝试估算。

  师:星期天,妈妈带100元钱去买下列生活用品。(板书:100元)

  师:这是妈妈要买的28元的热水瓶,这是妈妈要买的43元的烧水壶,这是妈妈要买的24元的水杯。(贴出相应情境图图片及价格)

  师:妈妈带的钱够吗?请小朋友想一想:要判断妈妈买这三种东西带的钱够不够,需要精确计算吗? 生:不需要。

  师:请你帮妈妈估算一下,带100元钱够吗? 生:学生积极思考。

  师:你是怎样估算的?把你的方法给组里的伙伴们说一说。 (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估算方法跟大家交流交流。

  生1:我是这样算的:热水瓶28元大约是30元,烧水壶43元大约是40元,水杯24元大约是20元,30+40+20=90,所以100元钱够了。

  生2:我是从100元中减去30元等于70元,70元减去40元等于30元,30元减去24元还剩6元,所以够了。

  生3:我是从100元中减去28元等于72元,72元减去43元等于29元,29元减去24元等于5元,所以带100元够了。 ……

  二、【感悟与评析】

  通过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通过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相互启迪、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这句话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的,也说明了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教科书上情境图让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正如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会关心什么、经历了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在生活中想要发现些什么。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学得积极主动,才会学得兴趣盎然。而情境图的创设与利用恰好体现了这一点。 (2)估算源于生活。

  “估算”的内容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对量的描述,很多时候只要算出一个与精确数比较接近的近似数就可以了。这堂课的教学,让学生把自己的经历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与情境图结合起来,因此培养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各不相同,不同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运用也各不相同,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学情境图营造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集体氛围,充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只要符合科学性,教师都应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使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信我们对教学情境图的不断的剖析与思考,对课堂教学会有更好的激励、引导作用。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心得体会共4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加强日算、重视估算”并I I_对估算的要求提出了明确的落实点.仅在第、二学段中.有关估算的目标就有6条。估算从原来大纲中作为“选学内容”发展到现在课程标准中重要的必学内容.其意义己得到重视。

  、估算与问题解决相结介.感悟估算的意义

  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用于解决 生活中的些问题。单纯地用算式进行种机械训练.难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1.结合具体情境,选择计算策略。

  在教学估算时.要把它置于问题解决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分析问题.选择介适的策略解决问题。在问题 解决过程中.自觉地把计算和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 来。理解为什么要计算.什么时候要用到估算.将估算 作为解题的个组成部分。笔者借下图来阐明观点。

  比如,在教学加法估算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

  聪聪一家去吃饭,点菜的菜单如下:葱油蝙鱼18 元;青菜粉摊煲9元;千张肉摊12元;盐水河虾28 元。大约需要多少钱? 对于以上情境.学生有定的生活经验.也理解只 需要大致算下要多少钱.币'J况情境中有4个数量.学 生小能很快得到精算的结果.就会运用估算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学段教学估算.还要结合具

  体情境理解“大约、大概、差小多’,等词语的意思.这有助 于学生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例如理解“大约’,.有这样 的教学片段:

  师:明明家到学校大约是50米.“大约50米”是什 么意思?

  生:接近50米.叫以超过点儿.也叫以小到50 米。

  师:叫能是多少米呢?

   师:uJ能是70米吗? 生:小能是70米.相差太多了。

  2.提供信息数据的不确定性,使学生体会估算思想。 在初次教学估算时.叫以设计个或几个小确定的

  量.使得学生无法进行精算.从而体会估算的思想。例如 教学“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 uJ以这样创设问题情境: 聪聪过生日想买下而两件生日礼物,

  在这个情境中,遥控汽车价签上的个位数字看小清 了,学生小能顺利计算,于是试图思考另外的策略。果 然,陆续有学生的思维转向估算:汽车的价格是}o多 元,就算把它看成40元,40+58=98(元),妈妈给的100 元也够了。

  二、倡导估算方法多样化形成估算技能

  1.掌握估算的一般策略。

  虽然估算的方法灵活多样.答案也并非惟.但估 算并非是无章叫循.叫以总结般策略。第是数据 的简化.简化的目的是使数据计算变得较为容易。比 如将192+201简化为200+200:又如把

  十十转换为4X3。第二对所得出的结果 进行调整.山于前而实行的“简化’,都会使结果变大或 变小.囚此要作出调整.使运算结果比较准确。在具体 估算过程中.又有以下具体的估算方法。

  (1)i整估算。该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是运用最广 泛的.也是数学学习中基本的估算方法.即把数量看 成比较接近的整数或整}整百整千数丙计算。

  (2)依据生活经验估算。例如.件工作.甲独做4 小时完成.乙独做5小时完成.甲乙介做几小时完成? 根据经验叫知.两人介做需要的时间定比人独做 要少些。如果有学生算出:4十5=9(时).说明定是

  错误的。又如在计算介格率、成活率和出勤率等问题 时.计算出的结果如超出100%也肯定是错的。

  (3)根据运算性质估算。例如:715十265-282=798.根据“减去的数比加上的数大.其结果应比原数小”叫判 断798是错误的。

  (4)根据位数估算。例如:4992=24=28.除数是两 位数的除法.被除数前两位49比除数24大.叫以商 2.说明商的最高位在百位上.应该是个二位数.于 是uJ判断商“28”是错的。

  (5)根据尾数估算。例如:1235-485-208=558.只 需算下个位:5-5==2.叫以知道得数558是

  错的。

  2.鼓励估算方法多样化,重视交流、解释估算过程。

  山于学生对于相关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 思维方式、水“I'-小同.在估算中方法会多种多样。教师 要积极鼓励学生估算方法多样化应让学生允分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他人的算法.使学生体会到解决 同个问题叫以有小同的方法.促进学生进行比较和 优化。

  例如:“百以内加、减法估算”。

  聪聪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海洋馆(用图片呈现一 家三日,聪聪是小朋友),售票处写着:

  方法一把成人票看成40元,40+40=80(元) 80+17=97(元),100元够了。

  方法二:把成人票看成30元,儿童票看成20元。 30+30+20=80(元),100元够了。

  方法三:把成人票看成40元,儿童票看成20元。 40+40+20=100(元),100元够了。

  方法四:把34元看成35元,35+35=70(元), 70+17=87(元),100元够了。

  方法五:100元钱买两张成人票后大约还剩30元, 足够买一张儿童票了。

  方法、

  二、

  三、四都是用“连加”的策略进行估算,但 对具体的数据有小同的处理,方法

  二、三把三个数据都 简化;方法一只把其中一个数据简化。并且还发现同一 个数据可以看成小同的数,如把“34 "可以看做30或35 或40。方法五用的是先加后减再比的策略,先估出两张 成人票大约要70元,再u算100-70=30,最后比较30 大于17,判断loo元钱够了。

  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思 想得到交流,思维得以碰撞,能力得以提高。

  3.采取有效合理的估算评价策略。

  在估算的评价中要注意三点。一是正确评价估算结 果。在课堂中经常会听到“比一比谁估得最准’"` X X同 学最能十,估算结果最接近准确值”等类似的评价。这样 的引导评价只关注了估算结果的精确度。笔者认为估算 结果是多样的,小是离精确值越接近就越好,而要关注 估算结果是否介情介理。二是重视估算方法的交流与评 价。在估算教学中让学生交流估算方法尤其重要,只要 切介估算的目的或解决问题的需要就是好方法。囚此小 同的情境会选择小同的估算方法,有时把两个或几个数 同时估大比较介理,如估计到饭店吃饭或购物需要多少 钱。有时把两个数同时估小也能解决问题,如判断 437+328的和是否大于700,只要把两个数都忽略尾数 为400+300即可判断。三是对“四舍五入”法的思考。 基于上而两点认识,笔者有一个小成熟之见:“四舍五 入”法小宜过早进入估算教学。在第一学段的估算教

  学中,小要严格遵循“四舍五入”法,而应让学生根据问 题的需要,运用生活经验,灵活选择估算方法。

  三、将估算浸润于整个教学过程,逐步内化为算法 策略

  估算的重要地位从教材的编写中可见一斑,以和 数学教材中估算内容少、散,而且是选学内容,在新教 材中却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进行编排。为此笔者专门对 人教版实验教材中关于估计内容的编排作了简单统 计(

  见

  下

  表

  )

  。

  但是,如果仅仅依赖教材中编排的估算内容,还是 小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并使之养成估算的

  习惯。估算习惯的养成,并非一鼠而就,而是需要教师 长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和训练的。

  1.把估算目标融入计算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估算教学素材,把握教学契 机,让估算教学纵向贯穿每一个年段,横向蕴涵于数 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和概率等内容领域的具体教 学中。长此以和学生就会从惟一的计算策略—精算

  中“走”出来,去灵活、合理地选择算法。笔者曾经执教 过“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进位)”,按照教材(人教 版)编排,第一次正式的估算教学应在加、减法笔算的 后而,但笔者认为还是需要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创设情境.呈现计算背景

  情境:二年级四个班小朋友去参观自然博物馆.学 校只租到了两辆车。怎么办?(注:四个班学生人数分别 是:二(1)班42人二二(2)班36人二二(3)班25人二二 (4)班28人。)

  学生很快提出方案:两个班学生介乘辆车。

  (二)思考:哪两个班介乘辆车?

  具体方法有:

  (1)二(1)和二(2):42+360

  二(3)和二(4):25+28。

  (2)二(1)和二(3):42+25。

  二(2)和二(4):36+28。

  (3)二(2)和二(3):36+25。

  二(1)和二(4):42+28。

  (此刻学生的注意力落在如T}」搭配上.忽视搭配结 果的叫行性。)

  提问:这二种方法都叫以吗?

  部分学生提出.囚为“限乘70人’,.第种方法小叫 以。

  教师让学生阐述理山。

  生:40人加30人是70人.42十36就定超过了70 人。(大家认同。)

  师:能小能让二个班的小朋友介乘辆车?

  生:把少的二个班人数相加是36十25十28.只算 30十20十20就等于70.说明二个班人数也定超过70 人。

  上而的案例是在探究笔算方法前.先鼓励学生估 算。通过课堂实践.笔者认为:这个教学契机有利于学生 感受估算的必要性.囚为大部分学生对两位数加减两位 数的计算还小是很熟练.这样就更倾向于选择估算。囚 而笔者有点建议:能否把估算教学编排在笔算教学前 而.提前到年级下)DJ-教学?囚为学生在年级下)DJ-就 具备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估算所需要的基础知识:百 以内数的认识和整}数加减整}数。

  2.利用估算提高精算质量,形成自我监控的学习品 质。

  笔算、估算都是计算方法.如果在解决问题中能有 机结介,无疑会提高解题的速度及止确率。这点,德国 的数学教学值得我们借鉴.德国教材给出的应用题的 解题步骤是:①仔细地读题:②在重要词后而的数下 而u线:Ou出草图:④写出解题计划:⑤估算:⑥精确 计算:⑦比较估算和精确计算的结果:.}=读遍题目 的问题.做出答案。明确地把估算作为解决问题的 个步骤.突出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其实在计算 中也叫以把估算和精算有机结介.促进精算的止确率。 但其中必然要经历被动估算到自主估算的过程.教师 在设计计算练习时.就要考虑让学生在精算前运用估 算对结果进行预测.计算后要求学生运用估算对结果 进行验证。例如.教师叫以这样设计练习:

  先估算.把结果填在()里.丙列竖式计算。

  ()()

  510+290= 870-390=

  又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叫以这样设计:

  先确定乘积的范围.丙列竖式计算。

  ()一()

  火=

  学生是这样确定范围的:(1)囚数是带小数.根据“个数乘带小数.积定比这个数大”的规律.估 算出积定大于; (2)囚数比较接近哪个整数.积 就比较接近这两个整数的乘积。该题囚数小于 小于2.积必定小于11 X 2=22。囚此通过估 算. X I`}J乘积在和22之l:l。

  3.精心设计估算练习,让学生自}选择计算策略。

  计算能力应具有止确、迅速、介理、灵活四个品质。 所谓介理就是策略简捷叫行.有理有据:所谓灵活就是 能自如地应用多种方法或选择种方便的方法进行 运算。囚而能否把估算逐步内化为算法策略.也是衡 量计算能力的个重要标志。

  (1)练习要有选择算法的空间。教师在设计计算练

  习时,需要有一些规定算法的练习以巩固技能,诸如“估 算下而各题’,’’小计算,比较算式大小”等等。还需要设计 一些让学生自主选择算法的练习。例如:走迷宫,规则是 “朝得数大的方向走,看谁先走到终点”(见下图)。

  在每一个路日,学生可以选择笔算、估算、根据除数特点、简便计算或运用计算器计算等方法,在比较中感受 某种方法的优越性,使学生形成估算意识和提高估 算技能。

  (2)设计相关的综介实践活动。综介实践活动有利 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介作交 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 介性的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估算在生活 中的运用比较广泛,更应让学生运用估算对日常生活中 的一些事情进行预先估计、策划,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估 算水平。为此可以设计如下活动:

  ①在你和家人到饭店吃饭时,参与核对菜名和相应 的价格,并估算总价,最后与服务台提供的单子比较估 算的精确度。建议写成数学日记和同学交流;

  ②学校组织春游,参与设计消费方案;

  ③做“家庭财务总监”,统计家庭一个月的收入与支 出情况;

  ④估计家庭书架的图书或学校图书室藏书量;

  ⑤如果一位同学一天节约一粒米,全校同学一年大 约可以节约多少米;

  ⑥估计某份报纸版而的字数。

  估算能力和和表现出较强的自觉化、跳跃化与内隐 化特点,因而估算能力的培养并非轻松之事。除了以上 教学策略,还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数学知识,有较好的心 理基础(扩大视觉广度、建立整体运算的表象等等)。我

  们期望“基于估算的计

  :算策略”能成为学生自

  觉而明智的一种选择。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心得体会共5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的过程、思维的过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到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下面给大家分享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欢迎借鉴!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

  对于中低年级儿童数学教学,主要任务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创造思维较强的学科。对与刚从幼儿园毕业的一年级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并打好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我这几年来一直是担任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这几年的实践与尝试,也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首先,我觉得要培养中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非常重要。在课堂上,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我在每节课上都尽可能的去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地,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一、故事导学,诱发兴趣

  由于中低年级的学生具有喜新、好奇,学习目的性、自觉性和注意力稳定性差,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等特点,因此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情节,诱发学习兴趣。如,在教“认识时间”这一课时,我在课的引入部分就加入了一个谜语:“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这是什么?”由于是谜语,所以满足了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争先恐后地要回答,课堂上的气氛很活跃。

  二、联系生活,增添兴趣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必须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贴近生活。“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我在教学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候设计了这样一个数学游戏:小猫钓鱼,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整理加法表,发现运算规律。准备的教具有:鱼(写满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算式)鱼篓(算式得数)小猫头饰、池塘(情境)表格(整理算式)先让孩子们从池塘里把自己算出来的算式(鱼)送到鱼篓里,再让他们分组验证各个鱼篓的鱼是否符合要求。最后把所有的算式根据规律排入表格自己整理出20以内进位加法表,说一说自己发现的规律,整节课,孩子们是学习的主角,他们兴高采烈得参与游戏,参与学习,在游戏中积极地进行计算,不自觉地进行整理,非常有兴趣地交流计算规律,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本来枯燥的计算整理复习。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2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在小学数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下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教学情境,我觉得非常适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5、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二、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4、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三、创设开放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

  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3

  作为一名新的普通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培训以及学习我深刻的感受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艺术化和多样化,也在不同方面显示出了我的不足,许多教学经验值得我去借鉴学习,也让我明白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学习积累的过程,下面我将我的认识和教学心得,做以下几方面概括。

  首先是培训心得。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的核心,在新的形势理念指导下,引发了对课程目标、教材编写、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以及教育评价等多方位的改革。

  1、重心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接受的过程,更主要是课程创造与开发的过程。在传统的教学中,课程与教学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新课中,课程与教学是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融合的关系。在传统教学中是以教为核心,学生围绕教师转,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而新课程则强调教与学的关系应转化,要求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要诚心诚意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2、重新更新新的教学目标。

  在传统教学中,是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基本技能是否熟练、解决书本中的问题是否强为教学目标。而新课程中,数学课程的目标不只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它包括在启迪思维、解决问题、情感态度,更多体现学生的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3、重新领会新旧教材的编写。

  旧教材围绕例题、习题转。课程内容突出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在结构上,课程类型单一,各具体科目比重失衡。而新课程在教材编写上,努力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致力于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方式,强调体现教材的人文精神。教材以数学活动形式安排。提供了大量的操作、观察、实验等活动形式,加强了学生与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在习题中编排了“数学常识”、“数学故事”、“环保”等方面内容,体现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

  4、重新选择新的教学方式。

  在旧的课程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以被动接受为主,而对学生的能力、态度、习惯方式的培养不够重视。新课程中,强调通过情境等手段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提示,通过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讨论来解决数学问题,得出有关结论。在整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开发了学生的智力,鼓励算法多样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性使用教材,以此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5、重新构建教育评价体系。

  在旧的课程中,教师的评价是主要的。而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是否能解决书本中的问题。在新课程中,评价主体多样性。主要体现了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评价。评价方法也是多样性,有课堂内评价、课外作业评价、学生学习数学历程等。

  其次,教学体会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为了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国民,用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思路来重心构建新的课堂,力求让数学课堂焕发出蓬勃生机。

  1、创造具体情境,力求课堂生动活泼。

  学生是什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填充知识的“容器”,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存在差异的、具有个性的、需要理解和尊重的人。而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如何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学生发现的数学问题自己提,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并在解决问题中发现规律。让学生在玩、说、练、议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从而体现学生的价值观。例如,在教学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演算,再经过交流合作,深入探究,得出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规律,最后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意识。体现了学生的价值观,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课堂充满了生动有趣的活力。

  2、让数学课堂走进现实生活。

  在小学阶段,孩子的形象思维还比较完善,抽象思维与成人相比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学生的学习应该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出发。在具体形象中感知学生真正掌握了数学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为实际生活服务。正因如此,我努力创设条件,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教一年级学生认识等号的意义,可联系我们小时候玩平衡木,当两边一样重时,我们可以用算式把它表示出来,而连接这个算式的数学符号用“二”表示。又如认识自然数0、1、2、3、4、、、可以联系平时列队,这个队有多少人用几表示,这个人站第几用几表示。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已有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联系新旧教材,吸取精华,抛弃糟粕。

  学生在六年的学习阶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否扎实,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忽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更主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为今后学好数学这门学科打下坚实基础。

  时代在变革、在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有要改革、发展。在教育这一广阔天地里,我们应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培养21世纪的优秀人才而努力。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4

  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力求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必须认真学好数学。

  (一)寻求知识背景激起学生内需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算理、法则等都可通过追根寻源找到其知识背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知识向前延伸,寻求它的源头,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何处产生,为什么会产生。在此基础上再来教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利用生活原型帮助学生建构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许多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佷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只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进行教学,就能变抽象为形象,学生的学习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怕学为乐学。

  (三)用于现实生活领略数学风采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从哪里来,更要让学生知道往何处去,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顺利地解决“怎样去”的问题,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心得体会共6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策略--学习心得

  大通路小学 陈华芳

  这个暑假,学校组织了校本培训,学习了《上好课:问题与对策》小学数学。通过学习对于其中关于“估算,怎样好?”这个问题的探讨感受颇深,对于其意义已得到重视,。通过这次学习,我得到以下几点心得:

  一、估算与问题解决相结合,感悟估算的意义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用于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单纯地用算式进行一种机械训练,难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一)结合具体情境,选择计算策略在教学估算时,要把它置于问题解决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自觉地把计算和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理解为什么要计算,什么时候要用到估算,将估算作为解题的一个组成部分。

  比如,在教学加法估算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聪聪一家去吃饭,点菜的菜单如下:葱油鳊鱼18元;青菜粉丝煲9元;千张肉丝12元;盐水河虾28元。大约需要多少钱?对于以上情境,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也理解只需要大致算一下要多少钱,何况情境中有4个数量,学生不能很快得到精算的结果,就会运用估算策略。

  (二)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学段教学估算,还要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大约、大概、差不多”等词语的意思,这有助于学生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例如理解“大约”,有这样的教学片段: 师:明明家到学校大约是50米,“大约50米”是什么意思? 生:接近50米,可以超过一点,也可以不到50米。 师:可能是多少米呢?

  生:

  48、

  49、50、

  51、

  52、53等等。 师:可能是70米吗?

  生:不能是70米,相差太多了。

  二、倡导估算方法多样化,形成估算技能

  (一)掌握估算的一般策略

  虽然估算的方法灵活多样,答案也并非唯一,但估算并非是无章可循,可以总结一般策略。 1.凑整估算。该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是运用最广泛的,也是数学学习中基本的估算方法,即把数量看成比较接近的整数或整十整百整千数再计算。

  2.依据生活经验估算。例如,一件工作,甲独做4小时完成,乙独做5小时完成,甲乙合做几小时完成?根据经验可知,两人合做需要的时间一定比一人独做要少一些。如果有学生算出:4+5=9(时),说明一定是错误的。又如在计算合格率、成活率和出勤率等问题时,计算出的结果如超出100%也肯定是错的。

  3.根据运算性质估算。例如:715+265-282=798,根据“减去的数比加上的数大,其结果应比原数小”,可判断798是错误的。

  4.根据位数估算。例如:4 992÷24=28,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被除数前两位49比除数24大,可以商2,说明商的最高位在百位上,应该是一个三位数,于是可判断商“28”是错的。 5.根据尾数估算。例如:1 235-485-208=558,只需算一下个位:5-5=0,10-8=2,可以知道得数558是错的。

  (二)鼓励估算方法多样化,重视交流、解释估算过程

  由于学生对于相关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思维方式、水平不同,在估算中方法会多种多样。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估算方法多样化,应让学生充分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他人的算法,使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促进学生进行比较和优化。 例如:“百以内加、减法估算”。

  聪聪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海洋馆(用图片呈现一家三口,聪聪是小朋友),售票处写着: 成个人票每张34元 ,儿童票没长17元

  方法一:把成人票看成40元,40+40=80(元)80+17=97(元),100元够了。 方法二:把成人票看成30元,儿童票看成20元。30+30+20=80(元),100元够了。 方法三:把成人票看成40元,儿童票看成20元。40+40+20=100(元),100元够了。 方法四:把34元看成35元,35+35=70(元),70+17=87(元),100元够了。 方法五:100元钱买两张成人票后大约还剩30元,足够买一张儿童票了。

  可以说,这几种方法都能得出结果.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思想得到交流,思维得以碰撞,能力得以提高。

  (三)采取有效合理的估算评价策略 在估算的评价中要注意三点,

  一是正确评价估算结果。估算结果是多样的,不是离精确值越接近就越好,而要关注估算结果是否合情合理。

  二是重视估算方法的交流与评价。在估算教学中让学生交流估算方法尤其重要,只要切合估算的目的或解决问题的需要就是好方法。在较低年级的估算教学中,不要严格遵循“四舍五入”法,而应让学生根据问题的需要,运用生活经验,灵活选择估算方法。

  三、将估算浸润于整个教学过程,逐步内化为算法策略

  估算的重要地位从教材的编写中可见一斑,以往数学教材中估算内容少、散,而且是选学内容,在新教材中却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进行编排。

  但是,如果仅仅依赖教材中编排的估算内容,还是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并使之养成估算的习惯。估算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我们长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和训练的。 (一)把估算目标融入计算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估算教学素材,把握教学契机,让估算教学纵向贯穿每一个年段,横向蕴涵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和概率等内容领域的具体教学中。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从唯一的计算策略──精算中“走”出来,去灵活、合理地选择算法。 1 创设情境,呈现计算背景

  在探究笔算方法前,先鼓励学生估算。通过课堂实践,笔者认为:这个教学契机有利于学生感受估算的必要性,因为大部分学生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还不是很熟练,这样就更倾向于选择估算。因而笔者有一点建议:能否把估算教学编排在笔算教学前面,提前到一年级下册教学?因为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就具备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估算所需要的基础知识:百以内数的认识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 利用估算提高精算质量,形成自我监控的学习品质

  笔算、估算都是计算方法,如果在解决问题中能有机结合,无疑会提高解题的速度及正确率。明确

  地把估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步骤,突出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其实在计算中也可以把估算和精算有机结合,促进精算的正确率。但其中必然要经历被动估算到自主估算的过程,我们在设计计算练习时,就要考虑让学生在精算前运用估算对结果进行预测,计算后要求学生运用估算对结果进行验证。

  (二)精心设计估算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计算策略

  计算能力应具有正确、迅速、合理、灵活四个品质。因而能否把估算逐步内化为算法策略,也是衡量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1.练习要有选择算法的空间。教师在设计计算练习时,需要有一些规定算法的练习以巩固技能,诸如“估算下面各题”“不计算,比较算式大小”等等。还需要设计一些让学生自主选择算法的练习。 2.设计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 可以设计如下活动:

  (1)在你和家人到饭店吃饭时,参与核对菜名和相应的价格,并估算总价,最后与服务台提供的单子比较估算的精确度。建议写成数学日记和同学交流。 (2)学校组织春游,参与设计消费方案

  (3)做“家庭财务总监”,统计家庭一个月的收入与支出情况。 (4)估计家庭书架的图书或学校图书室藏书量。

  (5)如果一位同学一天节约一粒米,全校同学一年大约可以节约多少米? (6)估计某份报纸版面的字数。

  估算能力的培养并非轻松之事。除了以上教学策略,还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数学知识,有较好的心理基础(扩大视觉广度、建立整体运算的表象等等)。我们期望“基于估算的计算策略”能成为学生自觉而明智的一种选择。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心得体会共6篇(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