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

时间: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11篇

  【前言】本文是热心会员“raohanzhan”收集的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11篇,以供参考。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 篇1

  泰戈尔曾说:" 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然不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爱的教育》这是一本小书又是一部巨著,是亚米契斯的著作,它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爱,怎样去辨认是非。

  《爱的教育》描述的是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所发生的故事。它是以日记形式表现出来的,在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里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在看《爱的教育》时常常被书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迹感动。" 扫烟窗的人" 、" 负伤的劳动者" 、" 感谢" 、" 告别" 等等和孩子有关的故事中,歌颂了儿童应该具备的纯真感情,同时书中也表露了从家庭学校到整个社会都在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培养塑造着儿童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爱是什么,爱就像氧气,充满在生活的周围,充满了人的内心。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对整个民族而言。

  《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的境况不一,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也有一些是生活在幸福中的。他们每个人从出身到性格都有不同之处,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父母的话和每月故事里,这一篇篇富有哲理的文章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也使我受益匪浅。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使知识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 爱" 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我们常把爱想的太华丽而忽略我们周围纯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的爱,朋友间互相体贴的爱……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但如果你能静下心来对之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 篇2

  《爱的教育》告诉我,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对祖国,对家乡,对同胞,对弱者,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都要给予爱和尊重。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动情,每一段里行间都洋溢着儿童们的纯真与情趣。

  《爱的教育》的精彩之处和在于,每一篇小故事都有一个或几个主人公,把每个故事拆出去也并不影响它的完整性,这尤其是照顾了读者,特别是我们学生的阅读心理和特点,使我们更容易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某个道理,使书中的人物更形象,性格特点更易于展现,其中让我印象深刻地是有一篇“可爱的老师”的日记,作者细心地勾勒出每位老师的形象,“性格柔和”的“修女”老师对孩子们“发大声和动怒是绝对没有的”,但孩子们对老师的训诫还是肃然起敬,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的王老师,还有另一位老师,则截然不同,她“用教鞭击桌用拍手来使他们镇静”,但并没有给孩子们带来恐惧,反而让孩子们依附着她的快乐,一幅幅画面,表明了孩子们对老师真挚的感情,更证明了老师对孩子们的关心和崇高的,无微不至的,这位老师倒像极了我的陈老师,还有一篇“家长”的日记让我印象深刻,它叙述着“学生的父母”他们是与学校教育息息相关的一群特殊的人,他们容貌不同,职业各异,但却都有着一颗“为孩子着想”之心,他们默默地接送孩子,关心着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他们把对自己孩子的.爱,迁移到孩子的同学和伙伴身上,他们因为同为父母,而变成“平等的友人”读着这样的描写,记叙“学生的父母”的日记,我的心也会随温暖起来,会被其中浓浓的亲情所感动,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进一步理解,领会天下父母心,把感动和感恩扛在自己的肩上。

  同学们,读了这本《爱的教育》我们懂得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成绩知商虽然重要,但品德更重要,这本书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读本,它可以让我们明确地感受到什么是我们应该学习,什么是我们不应该去做的,如此,我们才能更健康,更完善地体会出素质教育的魅力。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 篇3

  通过这几天生本教育理论研修班的学习,我们先聆听了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论”,立时让我耳目一新;又听了四节生本教育课,耳闻目睹“生本教育”的成果;接着又听了承德教育局副局长萧俊泉教授的《新课程背景下生本教育的管理与实践报告》,有茅塞顿开之感,下面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当前,素质教育的呼声铺天盖地,作为处在教育最前线的教师无不摩拳擦掌,纷纷投入到了教改的热潮之中。那么,教学改革将何去何从?呼声极高的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然而在以上的教育观中,老师的仍是排序在第一位的,学生为主体仍是排第二位的。诚然,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导,但教师如何“导”,导到何种程度?“导”在课堂教学中占多少比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怎样真正体现?我们的研究却重视不多。而郭思乐教授正是抓住了这些问题,站在教改的至高点上对生本教育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教育的本质就是要激扬生命。而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宗旨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相信学生,一切依靠学生。对待教育,如果我们能表现出教育的文明和气度,那学生一定能给我们带来一份惊喜,一份感动。”郭教授充满教育智慧的话语让大家心里豁然开朗。

  生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里表面上看不过是句序的颠倒,实则是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先“主导”后“主体”,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先“主体”后“主导”,学生则处于主动激活状态,他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智能,培养创造力,因而我们说教育无论怎么改,都不能忘记教育面对的是人,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师都认为孩子只是一个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教案以教师思路为主,以教师好教为原则,牵着儿童鼻子走,扼杀了儿童自主认识事物的积极性,因而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不高。也许有人会说:“是啊,我们知道儿童有认识能力,可就是他们不愿学习,怎么办呢!”其实,学习与吃饭一样,是人的天性,孩子们是爱学习的。我们都知道,小孩子一旦接触了外界,就会不断地提出问题,经常问一些为什么的问题;可是,经过几年、上十年的教育后,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不管知道不知道,再不愿意问为什么了,这是为什么?这难道不能引起我们的深思吗?我们仔细想想,就可以醒悟,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是儿童自己,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否则,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会做不对,做不好,做不了。”郭教授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路:一切为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以学定教。生本教育的方法是全面依靠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的学习处于最自然的状态。“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采取了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应该追求和推崇的。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需要提供给儿童适合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儿童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规律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所谓适合学生的教育,这就是生本教育。

  生本让我们激动,也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树立生本主义的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学、去探索、去研究、做有创新精神的人。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 篇4

  在来遵义市建文小学之前,对于我来说,实习是件神秘的事,它隔着一层面纱,每个实习生都有揭开它的冲动,我也不例外。

  时间流逝,岁月如梭。我们在建文小学为期三个月的教育实习生活已接近尾声了。我静下心来回味这既快又漫长的日子,感慨万千。以前我总以为当一名老师很容易,只要把书本上的知识有自己的语言讲授给学生听就行了。现在才发现这种想法真是幼稚可笑。在这次实习中,我体验到了为人师表的滋味,更深深体会到处于教育第一线的酸甜苦辣。尽管如此,但我收获很多。这对于我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来说是如此的重要。

  刚开始实习时,感觉很新鲜,毕竟做了十多年的学生,如今要在三个月之内走上讲台成为一名教师,真是有些不适应。按学校的安排第一个月先听课。严老师的课上得非常好,而且容易听懂,每次去听严老师上课,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童年时代,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经常忘了注意老师的方式方法。

  一个月的时间如同流水,瞬间就过去了。我知道要该我上场了。其实我很了解我自己,如果让我做点别的什么事,可能我会做得很好。但是在上课这方面,我的确存在着很大问题,有很多的缺点与不足,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还记得我第一次上课,很紧张、很害怕、也很担心。虽然在上课的前一天,严老师就已经教给我很多方法与技巧,也帮我分析了重难点,可当我站上讲台的那一刻,脑海里竟一片空白,就像得了失忆症,什么也不记得了。现在回想起来,连自己都不知道那堂课是怎么过完的?想想真的很悲哀啊!不过,课后严老师并没有说我什么。而是一直在鼓励我,还很耐心地帮我分析我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实习期间,严老师教会了我很多东西,让我毕生受用。我很庆幸自己能遇到一位这样优秀的老师。这是我的福气!也许是上天眷顾我!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很幸福!在这里,不仅仅是严老师,我还遇到了一群最最可爱的人,她们都对我非常好!在实习过程中一直是她们在照顾我、帮助我、关心我、鼓励我、支持我……我真心的感谢她们!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 篇5

  我想,很多孩子都和我一样,在被学习困扰时,不禁提出一个疑问:我为什么要学这个?或许有人会说,考试会考;也许有人说这说不定在今后的什么时候就会用到。学生如果这样来看待学习,他所学的依然将是僵化的、呆滞的知识,因为他找不到该知识在当下的意义,不知道如何去应用它,无法让它生动起来。

  以语文学科为例,语文是众多学科中最为实用的,它和我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路边的招牌是语文;阅读的书籍是语文;电视里的广告词是语文;春节时贴的对联是语文。语文培养我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听,是语言的信息的接收,别以为听人人都会,有的人说话引经据典,有的人说话一语双关,有的说话还有弦外之音,你都听懂吗?说,是语言信息的输出,别以为人人都会说话,说话也是一种艺术,要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就要学会说话,让不同的人都能正确理解你的意思。什么时候该慷慨激昂陈词,什么时候要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用词遣句、语速、声调、姿势都很重要。所以,我们不能仅仅给学生提供一大堆知识的碎片,而是要让他们对其应用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这揭示了教育另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让学生借助树木认识森林。怀特海认为,“教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这种对知识的运用,关键就于根除科目之间、知识之间毫无关联的状态,善于把各种知识综合起来运用,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了解某一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方位,以帮助学生借助树木来认识森林。怀特海强调,“零零碎碎的信息或知识对文化毫无帮助。”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都很强调良好的课堂纪律,以便将大量无活力的知识灌输到一班学生的脑子里去。但“如果只是一味地通过被动记忆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来塑造自己的精神生活的话,简直不可想象。人性不是这样,生活更不应该是这样。”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也是普遍联系的,而且有内在的结构和秩序。我们是因为教的方便,人为地将具有普遍联系的知识分割成一个个的课程,通过一个个知识点让学生一步步地去学习。但在教的过程中,教师自己必须要引导学生将某一具体的知识放到整个知识体系的大背景中去学习,让其明白知识对理解世界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希望通过教育,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其判断力,锻造其对复杂环境的掌控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特殊事例做出预见。但如果学生缺乏整体意识,不知道知识之间的内部结构和内在逻辑,不能够站在整个森林的生态系统上思考一棵树的生长,他是做不到这些的。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 篇6

  今天是实习的第二天,昨天过得浑浑噩噩的,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吃了一顿大大大餐,非常感慨guoqi的大方,非常惊叹guoqi的机构庞大,真的是养老一代又一代的孙子。然后就是找房子,找身份证,两位老姐姐都没有带,然后又回了一趟北京。晚上睡得很不好,经常咋醒,不过,现在很高兴的是,今天终于换一个酒店了,很高级的样子。

  今天可以说是收获很大的。首先,自己真的很喜欢这种有所作为的感觉,特别是听到领导说自己聪明的时候。然后,就是,学会了一点点很“黑暗”的东西---要看学会处理自己与领导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找到头,然后看头,不可以当着头的面给自己喜欢的人发自真心的夸赞,头才是我们的主角,什么时候都要给当时的头以最好的存在感。举个列子,姐姐开始吃饭的时候,忘了头的存在,老给自己喜欢的一个姐说她家乡的美食怎么怎么样好,姐姐怎么怎么样喜欢。虽然,姐姐是出于真心喜欢那个姐才与她套近乎的。后来才发现,自己做的有点过火了,没有发现头的存在。以至于后来的脸色不好看。

  然后,就是,永远不要以为领导让你做某事是真的要让你去做,也永远不要以为领导不让你做某事是真的不让你去做。换而言之,要根据当时的情形,加上自己的判断,做出当时最好的反应。举个列子,今天中午,领导都说不会点菜,推搪了很多遍以后,最后的任务落到了我的身上。姐姐当时就是缺一根筋,以姐姐平时的一贯一概不理的风格,是怎么也不会去点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姐姐当时就抽筋地去点了。哎!想想都后悔,吃饭哪里轮到自己一个实习生来点啊!

  不管怎么说,不做也做了,以后要学乖点,不可以再这样不分大小了!

  实习感触

  在九中已经有好几个月了,记得刚来时还是零下几度呢。时光飞逝,五月又开始了,温度也升到三十几度了

  看着这些顽皮的学生,一点点的面临毕业心里很不是平静,也许一个多月之后,就要和他们说再见了,说实话,真的也有点舍不得,虽然,有时候他们让我挺生气的,上课有些同学爱捣乱,爱说话......但是,下课的时候,他们一个个都挺可爱的,帮老师打水,帮老师到垃圾,见到你了,笑嘻嘻的,都挺好的,也非常懂事。

  有些同学不学习,真的希望他们在某一时刻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曾经,给他们讲过好多遍了,有的同学还是没有意识到,还是上课不好好听讲,下课玩不过他们都很聪明,好好学习,不至于现在考几分几分的。他们总认为自己长大啦什么都懂,可实际呢他们还属于未成年呢。也没少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希望他们能明白老师的苦心吧。

  在这短短的一个半月里,我希望能好好珍惜机会,珍惜与他们相处的日子,珍惜着一次次的课堂教学,努力提升自己,好好加油!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爱心。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 篇7

  为了改变现代家庭独生子女惟我独尊的心理状态,让孩子对周围给与自己关爱的人心存感激。星期五下午我们学校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特别邀请了北京专家来我校演讲,还有各位学生的家长也都在百忙之中参加了这个活动。通过爱祖国,爱老师,爱家长,亲情互动等环节,整个场面都在为之感动,有许多老师,家长和孩子都留下了感恩的眼泪。“感谢父母养育我,感谢老师照顾我,爸爸妈妈我爱你,一句句感恩的话,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在孩子们的心中流淌。

  人间万物皆有感恩之心。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人的乐章,那是落叶对滋养它的大树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描绘着一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有人说,感恩是鞋,穿上它,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健步如飞。而我觉得,感恩更像是生命中那一朵朵不谢的花。因为感恩,所以我们的生命变得五彩斑斓。

  感恩,让生活美丽;感恩,使人生精彩。学会感恩、善于感恩,将使我们的灵魂得到洗礼,心态得到调整,境界得到升华。感恩是一种幸福的智慧感悟,感恩是一种永恒的人生支柱。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成败。作为教书育人的我们来说,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呢?比较现实而有效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怀着感恩的心教书”,在教书育人的全过程贯穿感恩的灵魂。

  怀着感恩的心情教书,我们会更乐教、善教。我们不仅要教授学生科学知识,而且要教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回报社会的技能。陶醉于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欣赏着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的心情,将会象阳光一样灿烂;我们的人生,将永存于历史长河;我们的未来,将因学生的拓展而更加美好。

  一直以来,我深深地感谢家长的信任和支持!我清楚的知道,孩子是家长心灵的寄托,生命的延续,未来的希望。而今天,家长又把孩子送到我们身边,这也就是把希望交给了我们,把孩子的成长与未来托付给了我们,把自己的信任寄托给了我们,家长的关心、支持与信任就是我们的巨大动力。所以,我们不敢也不会懈怠,只会信心百倍地努力工作,把您的孩子当成祖国的花朵,用心血去浇灌、去呵护,把您的孩子培养教育得更加优秀,不辜负您对我们的希望和重托。愿我们的付出能使您们更加满意、放心。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 篇8

  成为一名老师,已经有接近两年的时间,既然选择教育的这条路,就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负责任的好老师,怎样才能算是一名好老师呢?优秀的教学成绩?评上中高级教师职称?我认为一名好老师,不能从教师的角度评判,而是要从能否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从能否促进学生的发展来评价。《教育的目的》这本书做了深刻的阐述。

  拿到这本书,映入眼帘的是封面上的几行字。“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这本书的重点在于智力的教育,反对灌输生硬的知识,反对没有火花的使人呆滞的思想。这条主线贯穿了整册书。

  在第一章教育的目的中讲到“呆滞的思想是指那些仅仅被大脑所接收,却没有经过实践或验证,不具有普适性的知识。”也就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能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这样一堆不能运用的知识,你觉得他能够储存在大脑里多久呢?一周,一个月,一年还是两年?很多同学出了考场就已经把这些知识忘掉了。那同学们在他们人生当中最宝贵的时间里花如此多的时间来学这些很快就忘掉的知识有什么用呢?

  本书当中还提到“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他们生动活泼起来”如何防止思想上的僵化呢?

  第一、不要同时教授太多科目。教授大量的科目却只是蜻蜓点水的教授,一点皮毛只会造成一些毫不相干的知识的被动接受。所以学校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接受能力来合理的安排科目。做到少而精,所学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

  第二、要教就一定要教的透彻。新学的每一点知识都要讲的清楚明白。教同学们学习知识背后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让同学们彻底的掌握,能够真正的运用到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对老师尤其是初中高中的老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老师必须要十分清楚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范围,不让学生记住一些不相关的,次要的知识。因为这牵扯到了速度和效率的问题。学生的中学阶段和高中阶段,都是有固定时间长度的。初中三年后面对中考,高中三年后面对高考,这是暂时没法改变的事。另一方面,老师又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启发同学们的创造性,不能让同学们的思想僵化,所以说教育的艺术绝非易事,克服教育的困难,特别是初级教育中的困难,值得最有天分的天才来为之努力。

  第三、每所学校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设置适合自己的课程。这一点在咱们国家暂时不太现实。因为全国绝大部分的同学是要面对中考和高考的。要想考上好的高中,好的大学就不得不面对考试所规定的科目。

  第四、根据智力发展的节奏和特征来安排教学。孩子年龄阶段不同,智力发展也不同,只有根据智力力发展的节奏和特征来安排最适合孩子的教学才会产生最大的功效。

  第五、有创造性的人。要想教导出思想不僵化有创造性的学生,就需要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老师,以及创造性思维的管理层和校长。

  最后,我想再说一遍“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也许这条路不是那么平坦,但是值得每一个教育人为了这个目标奋斗。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 篇9

  “懒妈”,这个词说的就是我。之所以有这个称谓,还得拜朋友所赐。怎么回事?原来是因为对于孩子的照顾,朋友们总觉得我太懒,怎么说呢?举一些小事情来说,或许大家就会知道为什么我会得到这样的一个称呼了。对了,还得说一下,我家宝贝儿今年5岁。

  比如说,家里的地面脏了,我是不会先动手的,我总是喊我家宝贝儿先打扫地面!饭前饭后的筷子勺子都是由小宝来拿。小脚自己洗,随后袜子冲洗干净。而朋友家的宝贝却谁也不做这样的事情,这些事情都由当妈妈的完成了。相比之下,我自然是懒得没法说了,不过即便是懒妈的称谓,我依然故我。因为懒妈有懒妈自己的教育心得体会。

  我的职业是一名幼师,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会接触到不同方式教育到的孩子。有一次一位同事从国外带回来一些教育孩子的资料。其中有一份就是关于放养模式和供养模式的教育对比。放养简单的说就是放手让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供养基本上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类型。看完之后,我心里不由得一震,这个供样模式和我们现在照顾孩子的模式有什么区别呢?它的后果不是培养了孩子相反的却是耽误了孩子,这个模式绝不是我想要的。而放养模式却是我喜欢的。于是从那一刻我便开始放养模式,鼓励孩子勤快一点,放手做他能做的事情,而我则懒惰一点,放手做一回甩手大掌柜!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对自己所采用的模式有了一份独特的教育心得体会,那就是孩子越来越自自立,越来越自信!这种模式我会继续采用,并且会不断的观察探索,为了孩子的成长我会继续当我的懒妈!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 篇10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的,有太多的教育家推崇爱的教育,因此老师们也积极将“爱”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然而作为教师,光有满腔的爱而缺乏耐心,我想那并不是真正的爱。

  说实话,我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位非常有耐心的老师,有时甚至可以说是缺乏耐心。今年是我工作的第三年,在这重要的一年里,我再一次接触到了一年级的小朋友。我很开心,因为我期待弥补过去对待一年级学生经验上不足的遗憾;我也很苦恼,因为和之前的班级相比,新一届的小朋友们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们有着十分鲜明的个性特点。每天,小朋友们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让我从耐心处理到应接不暇直至丧失耐心。幸运的是,在我身边总有前辈老师帮助我,指导我,鼓励我。

  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词语:“感统失调”,也叫作感觉统合失调,它是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是一种学习能力障碍。对于这一词语的认识和了解,我想我得感谢同办公室的王老师。王老师也是一位一年级班主任,在她的班里有这样一个小朋友:当其他同学已经快速、整齐地排好队时,他却仍是慢慢悠悠地踱出教室,手上还莫名地不知在玩着什么;当其他同学能够自觉地在作业本上画好计分线时,他却连计分线该画在哪儿还不知道,甚至在老师帮助放好直尺只需他画上一笔的情况下,他竟然偏离直尺,径直往别的地方画去……

  直到有一天,王老师回到办公室,对我们说:“这个孩子有感统失调,我好心疼他。”然后,王老师开始尝试与孩子的家长进行沟通,可家长们的态度却让她感到失落。面对家长如此消极而又有点抵触的情绪,王老师用一个真实、成功的事例最终说服了家长。原来,在王老师原来的班级中,也有这样一位感统失调的学生,然而由于发现的时间较晚,等到意识到的时候,孩子只能依靠药物来治疗了。面对孩子因为长期服药而体质愈差的情况,家长们曾一度想要放弃,但在老师的耐心劝导与陪伴下,孩子后来在初一摸底考试中取得了班级第二的好成绩,走上一条不一样的希望之路。王老师深知7岁是帮助孩子治疗感统失调的黄金时期,因此她在教学中对这个小朋友充满了耐心。

  当他又一次手舞足蹈地从教室里出来排队时,王老师鼓励他:“你今天能做到快速排队,真棒!王老师期待你下次能安静、整齐地排到队伍中,好吗?”直到他能做到排队快、静、齐。当他还是不会画计分线时,王老师就利用课余时间把他带到办公室,手把手地去教他,一遍又一遍,直到他不再有错误。

  王老师说过:“如果说自闭症的孩子是遗落在地上的星星,那么感统失调的孩子就是折翼的天使。”就在几天后,我偶然的发现我们班也有一个“小天使”。在小尹同学接连四天的迟到后,我忍不住把他堵在了教室门口,问他:“你知道你今天又迟到了吗?”结果却只换来了他漫不经心的`一句“我知道啊。”同一天,在我不知强调了多少遍课间安全问题后,他依然在玩危险游戏,于是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来问:“老师有没有说过课后不要玩危险游戏呢?”竟然换来了他同样的回答。我又问:“你是不是没听到老师说的话呀?”他回:“好像是的吧。”这时我才意识到似乎有那么点不大对劲。于是我赶紧联系家长,值得庆幸的是,尹妈妈每周坚持着让孩子接受注意力训练。对于家长这么重视孩子的问题,作为老师,我在第一时间就表示了支持与配合。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也试着去包容孩子的一些行为,耐心指导他的不足,另外,每天我都会和家长分享他的作业情况,对孩子和家长进行鼓励。随着家长与老师的耐心陪伴,小尹同学的表现越来越好,我相信他将来会变得更棒!

  耐心是教师必备的一种品质,我们不追求事业的辉煌,只需保有一颗平常心,用朴素的爱与耐心对待学生即可。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 篇11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于1886年写的一部儿童小说。作品描写了发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它以孩子的眼光、孩子的口吻,孩子的心灵来观察周围的世界,描写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书中的每一件事、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主人公十二岁的安利柯极富有同情心,喜欢帮助他人,是一个有上进心、不可多得的少年。他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身边的每个人、每件事。他看到的多数是别人的优点。这本书用一个

  生动的故事告诉人们:真正的教育都要建立在真挚的情感和爱的基础上。

  《爱的教育》吸引我的是那平凡而细腻的文笔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情感,书中那些平凡的人物:小石匠、卖炭人、父亲的老师、“我”的老师、铁匠的儿子、盲童等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首先,《爱的教育》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每个人的生命中。就如父母的爱,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记下每天发生的事是他们一家人最快乐的时刻。想到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不想让父母看见,怕父母指责自己有许多想法,不知道这是不是中国父母的悲哀?最简单的东西、事情最能体现亲人之间的情感,可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我作为教师,深感对学生的教育中,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是教育行为的方向。爱像人生旅途中的鲜花,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幸福,于是,就想继续不停地走下去,投入满腔的热情,不在乎旅途有多久。我们要告诉学生:“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相处,老师对学生的鼓励教导,父母对孩子关爱照顾,甚至萍水相逢的

  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为他人捐献骨髓,献血,捐助希望工程……爱的身影无处不在。

  其次,《爱的教育》里的每章每节,都把各种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

  《爱的教育》这本书,诉说了大量的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这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也使爱在一次次碰撞中升华。虽然,每个读爱的教育心得体会(2)孩子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都能体会到经历过的那些爱。爱之所以伟大,还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看完这本书之后,其中有几篇是我特喜欢的。例如,书中有一篇《高尚的行为》,内容是这样的:作者上课室时,看见三四个同学正在戏弄红头发的克洛西,他是一只胳膊残疾的小孩,他的母亲卖菜为生。有些同学捉弄他,还有人学他一只手挂在脖子上的样子。克洛西坐在座位上,脸色苍白,用求饶的眼光望着他们。那几个戏弄他的同学见他这样,越起劲了,弗兰谛还跳到凳上,扮着克洛西母亲挑菜担的样子来,学生们见了便哄堂大笑起来。这时克洛西气极了,从桌上抓起墨水瓶,向弗兰谛掷过去,但是弗兰谛闪在一边,默水瓶恰好打在正走进课堂的老师的身上。大家见了,都逃回自己的座位上去,老师变了脸色,厉声问:“这是谁干的?”没有人回答,老师提高了声音再问,这时,卡隆突然站起来,承认是自己干的,但老师说不是他。过了一会儿,老师说决不处罚扔墨水瓶的人。克洛西站了起来,哭着把事情的经过告诉老师。教师便叫那四个顽皮的学生站起来,教育他们要尊重同学和同学的家人,不嘲笑残疾孩子,这是一个优秀民族应有的表现。然后他走到卡隆面前,赞扬他的心灵是高尚的。卡隆还求老师饶恕那些顽皮的孩子。这个故事中,教师及时处理了这个不良事件,教育孩子要有同情心和民族自尊心,学会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就是一个很好的爱的教育的例子。想想如今我们的教育中,许多家长对老师说:“他要是不好好学习,你就狠狠教训他。”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打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吗?我们身为教师就更应该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孩子们,孩子的天性决定他们会在成长道路上犯很多错误,还会重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应该多包容孩子们无心犯的错,耐心的帮助纠正他们的错误,这样才会真正对他们的成长有益。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牢记的。

  《爱的教育》的确是为人父母,为人师长,一生必读的经典作品。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的那种深厚,浓郁的爱的力量,真是很伟大!读读这本书吧,它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教育目的的心得体会11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