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山西晋中导游词

时间:

山西晋中导游词优秀14篇

山西晋中导游词 篇1

  太原作为山西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和交通枢纽。太原市位于山西中部,辖3县1市6区,总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16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80万,其中市区人口160多万。太原东、西、北三面环山,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由北而南穿城流过,把市区劈为两半。而5座风格迥异的大桥又将东西两岸紧紧连在一起。市内高楼商厦比肩耸立,绿地公园散落有致,草坪树带随街延伸,尽显壮观的现代都市气派。顺便告诉大家,太原的街道极为规范,凡南北走向皆称路,如建设路、五一路、并州路、解放路、平阳路、新建路、桃园路、滨河路;凡东西走向均叫街,如迎泽大街、府东府西街、双塔东西街、胜利街、西矿街、学府街。使行人倍感方便,断无迷失方向之忧。城周四郊,绿野平畴河渠交错,地肥水美物产丰饶。清徐葡萄、晋祠大米、老陈醋都是四海享誉的名产。晋祠、天龙山、崛围咽山等景观雄奇壮丽,各具风采。因此,古来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

  太原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古城。传说太原这块地方属于尧帝的子孙所受封的唐国,所以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姬虞于唐,便称唐叔虞。到唐叔虞的儿子这一代,改国号为晋。但当时晋国的中心在今天的晋南冀城一带,直到公元前6世纪初晋国的势力才扩展到太原一带。太原古称晋阳,奠基于春秋末期。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初,晋国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和尹择在晋水之北筑城,取名晋阳,其位置约当今天太原市晋源镇的古城营村。赵氏家族以晋阳为据点积蓄势力,奠定霸业。

  公元前453年,掌握晋国大权的智伯联合韩、魏攻打赵襄子。赵凭借晋阳高城深池固守,使智氏难以得手。智伯急中生智,发现晋水从龙山那边流来绕城而过,便想出水攻之计,遂掘渠引晋水欲灌晋阳,这便是晋桐智伯渠的来历。赵襄子用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里应外合,共灭智氏,瓜分其地。至此,晋国之地悉为赵、韩、魏三卿所占,史称“三家分晋”,因有“三晋”之说。到公元前4XX年,周天子正式承认赵、韩、魏三者的诸侯国地位,成为战国七雄中的三强,而赵国的都城就是晋阳。晋阳作为赵国首都历17年,公元前386年赵迁都河北邯郸。但赵氏在晋阳的基业已逾百年。

  战国后期,秦国屡败赵国,随之在晋阳一带置太原郡,治所设在晋阳。需要说明的是,太原本义为广阔的平原,战国之前泛指汾河流域的平原地带,秦置太原郡之后,太原作为行政名称固定下来。从此,太原即指古之晋阳,晋阳亦指今之太原,二者通用。

  汉朝太原为北方重镇,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XX年)在晋阳置并州刺使部,统领太原、上党等六郡。从此太原又称并州。并州之名可能源于太原位于东西两道山脉之间,两山平行谓之并。

  西晋末年,并州刺使刘琨为了防御匈奴的侵袭,扩筑晋阳城,使之成为城墙高13米,周长14公里的大城市。东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大乱,太原先后被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交替攻占。直到公元396年,北魏40万大军攻人晋阳,复置太原郡,古城才得到较长时间的休养生息,并且成为北魏南下河南、东出河北的重要基地。

  北魏权臣高欢于532年在太原设大丞相府,并营造了规模宏大的晋阳宫,太原被称为“别都”。高欢之子高洋取代北魏建北齐后,虽定都于邮城(河北临漳),但对其发迹之地太原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在27年间建起大明宫,兴修12院,其辉煌壮丽程度远远超过首都邮城。高洋还在太原西山凿佛龛、雕佛像、建佛寺,在晋水源头修鱼沼飞梁。太原面貌为之一新。

  太原的黄金时代是隋唐两朝。隋场帝杨广在即位前被封晋王,视太原为“发样之地”,称帝后在太原大兴土木。先在北齐晋阳宫外筑起高13米、周公里的新城,后又在新城西边筑起高13米、周4公里的仓城,接着又建造了第二座晋阳宫。在此同时,隋场帝还征调数十万民工开山筑路,修成由太原到京师长安和宁武管涔山避暑行辕汾阳宫的两条驰道,太原的交通更加方便。

  隋朝短暂,很快被唐朝取代。而兴唐的李渊父子便是从太原开基立业的。唐高祖李渊曾长期任隋朝的山西河东抚尉使、太原留守等职。唐太宗李世民的青年时期也是在太原度过,被人称为“太原公子”。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李渊父子于公元617年誓师晋阳,当年11月便攻人长安,建立唐王朝。太原这段特殊历史使它拥有仅次于长安的重要地位。先被定为“北都”,后又改名“北京”,最后又恢复为“北都”。太原城也随之大大扩展。据新旧《唐书》记载,唐代晋阳已经成为横跨汾河两岸、由三座城池联接组成的大都市。西城在汾水西岸,也称府城或州城,高13米,周长21公里,内里包括宫城、大明城、新城、仓城四座小城,把北齐和隋代的宫殿全部囊括进来。东城在汾河东岸,为贞观名臣李副主持修筑。因东城内井水苦涩,难以饮用,又修筑了引水工程“晋渠”,将晋水从西城外架槽引入东城。东西两城之间,跨汾河又有一座“跨水联谍”的中城,把东西两城连为一体,故又称“连城”,是则天武后时并州长史崔神庆主持兴建。晋阳三城,虽各有城池,又浑然一体,共有城门24道,进退攻守彼此呼应,互为依托,风格独特。

  唐末五代天下由治而乱,名城晋阳也几易其主。先是后唐的“西京”,随后继为后晋、后汉、北汉的“国都”,这里的动静治乱直接影响到北国与中原。从北齐高洋父子,隋朝杨广,唐朝李渊父子,到五代三主(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塘、后汉刘知远)及北汉的刘祟,这一个个所谓“真龙天子”都是从太原起家夺取天下。太原可以说是藏“龙”卧“虎”之地,故又有“龙城”之称。

  晋阳城易守难攻。宋王朝建立已数十年,但晋阳仍在北汉刘氏手中,直到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第二代天子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围城攻打近半年,北汉主刘继元出城投降,宋朝才算攻取晋阳。宋太宗一则仇视晋阳军民的顽强抵抗,二则惧怕别人再踞晋阳成“龙”,便下令焚毁晋阳城,并引汾水、晋水淹灌废墟,进而使历时1400多年的晋阳古城毁于水火。流离失所的城中百姓纷纷外迁,其中不少人移居汾河东岸的唐明镇。

  太原毕竟是北方战略要地,毁掉旧城之后必须再建新城。公元982年,焚灌晋阳后不到三年,宋朝大将潘美便奉旨扩展唐明镇,筑起周围10多里的土城,这便是现在太原城区雏型,太原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宋朝统治者避讳“晋阳”、“太原”旧名,便在这座扩大后的土城设置了阳曲县,从此太原又有“阳曲”之称。需要说明的是,赵光义为斩断“龙脉”,杜绝太原再出真龙天子与其争夺江山,就把太原的街道大都设计成“丁”字形,取“钉”之谐音,以钉死龙脉。如今太原仍有一些丁字街口。新建的太原发展很快,到宋代中期,太原又成为一座商贸发达、风光秀丽的北方名城,被誉为“锦绣太原城”。

  宋朝后期及金元两代,北方又是乱世,太原城又遭战火之劫。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漳的北伐军进入太原时,这里已是一座人烟罕见的空城了。洪武三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朱元漳封他的三儿子朱棡为晋王,坐镇全国九边重镇之首的太原,经略北边防务。朱棡命永平侯谢成扩建城池,谢成在宋城基础上向东南北三面扩展,建成周12公里、高12米的砖城,城上建4座角楼、8座门楼、92座敌楼。至今太原许多地名仍沿用当时城门名,如大南门、小东门、大北门、旱西门等。清代以太原为山西省会。民国时期始设太原市(1927年)。到1949年解放前夕,太原城区面积为30平方公里,人口20余万。解放后近半个世纪,太原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拥有160万市民的大都市,而且是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太原作为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历史上名家辈出。春秋时代有著名建筑家董安于,行侠好义的豫让;魏晋时期有史学家王沈、王助,文学家孙绰;唐代有著名诗人王之涣、王翰、王昌龄、白居易;宋代有书画家米芾;金代名诗人李汾,元代戏曲家乔吉,明代文学家罗贯中,清代著名学者傅青主、阎若琚等,均对中华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贡献。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太原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保存至今的如晋祠古建筑群,天龙山及龙山石窟雕像,祟善寺、双塔寺、净因寺、多福寺、文庙、纯阳宫等,均具有很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理想的旅游场景。

山西晋中导游词 篇2

  各位游客朋友们,今天我们旅游的目的地是乌金山。乌金山属太行山西缘山脉,位于榆次以北17公里,太原以东22公里处。由乌金山(又名龙王山)、大洪山、紫金山、中林山等25座山脉和明珠湖组成。总面积万亩,森林面积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乌金山自然风光绮丽独特,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层林覆盖,郁郁葱葱,实为黄土高原不可多得的绿色明珠。乌金山四季景色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明万历年间重修水晶院的`碑记上说:乌金山“春萝摆月,孤猿群鹿,因芬芳而踪迹于百卉林中;夏鲜飘风,山鸡野雉,呈馨郁而翱集于万花丛里;秋则黄花被径而红叶妆林;冬则六花霁晓而孤根暖津”。乌金山如此美不胜收,不能不令人神往。乌金山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9公里,从东向西依次为要罗山、紫金山、大洪山、乌金山、中林山五大支脉,均为罕山向南的延伸,由大小25座山组成。这里森林茂密,植被丰富,且保护完好。千顷碧绿之中生长着各类奇树异草。山上乔木灌木及其他植物种类多达330余种,形成了浩瀚壮观的天然油松、侧柏、白皮松混交和天然山杏、山桃与油松混交的风景林带。

山西晋中导游词 篇3

  华山西岳坐落在陕西省华阴市,南瞰黄河,北牵秦岭,因“远而望之若花状”,故有其名。又由于其西临少西岳,故又有太西岳之称。

  西岳之上,偶峰峻岭、幽谷险叙、灵泉今洞、趣石秀木、祠庙宫观,制作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开地十全十美、卓然天成。东、西、北、南、中,五峰卓绝,各具特色:东峰居高临险,视野合阔,朝阳观日,别有风情;西峰状似莲花,陡峭巍峨,阳刚挺拔,名胜寡多;北峰傲然绝顶,近天咫尺,高峻雄伟,气势专大;南峰四面悬绝,树木葱郁,巍然独秀,有若云台;中峰虽小,可是林木葱茏,环境清幽,传说颇为歉富,值得细细品味。此外,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在地位上呈三峰鼎峙,“势飞利剑云外,影倒黄河里”,被人誉为“天外三峰”。

  西岳向以险要而闻名于世界,其之陡险位居五岳之首。常言叙:“自今西岳一条路”。一路行过,必经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入地梯、苍龙岭等绝险要叙,1949年,百姓解放军冲破西岳天险,智取西岳守敌,如古天险如故,人们可镇定饱览。

  峻岭、怪石、云海、鸣泉、飞瀑、奇迹遍布西岳,其间更没有累腾空架设的长空栈叙与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这二处绝世天险,另有千尺幢、百尺峡、苍龙岭、老君犁沟、入地梯等多个绝险狭隘,令人无没有感慨大制作的鬼斧神工。正所谓“无限体面在险峰”,西岳公然美没有胜发,体面幽静,山谷青翠,鸟语花香,流泉垂挂,景色在五岳傍边独树一帜,令民气旷神怡。

  登临西岳,小视世界,云行足间,融身口于制作傍边,方感西岳之专大,叹万物之精妙。就在这西岳之上,相传南宋合国之君赵匡胤曾与陈抟老祖对弈,结果将整座西岳输予了他,可是百年来后,后世的各位游工资西岳的险要美景所深深折服,没有经意间却将醉迷美景的口输予了整座西岳。

山西晋中导游词 篇4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泰山。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王婕伊,大家可以称呼我“小王”。今天由我来为大家介绍泰山的自然风光,希望我们能一起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大家都知道,泰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曾经有许多文人墨客在此游玩题诗,留下了不少经典诗文,比如杜甫的《望月》、李白的《泰山吟》、曹植的《飞龙篇》等。泰山还是人们熟知的“五岳”之首。虽然泰山实际海拔并不高,只有1545米,在“五岳”里仅次于华山、恒山,但它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是其它几座山所不能媲美的,因此以“五岳独尊”的盛名称誉古今。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桃花峪。桃花峪位于泰山西麓,景色秀美神奇。每年春天桃花盛开的时候,这里就成了花的海洋。红的像火,粉的像霞,颜色绚丽多彩。在这里听不到喧嚣的人语,只能听到潺潺的溪声和婉转的鸟鸣,水丰草美,花繁树茂,可谓“世外桃源”。选择从这里登山可以充分感受到人在水中游的乐趣。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穿过了桃花峪,来到了日观峰。这里是泰山观日出的最佳地。每东方出现鱼肚白的.时候,云海滔天,几座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发出耀眼的光芒,把周边的云都镀上了一层金粉。与日观峰东西对望的是月观峰是。如果你晚上来登月观峰,还能看到如痴如醉的夜景,也别有一番风趣。

  各位游客,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样雄伟壮观的大山很值得大家慢慢游览,细细品味。接下来是自由观赏时间,请大家注意脚下安全,不要乱丢垃圾,不要在山石上刻字,做一个文明游客。我们两小时后在山脚售票处集合,坐大巴奔赴本次旅行的下一站。谢谢大家!

山西晋中导游词 篇5

  今天,爸爸和妈妈和我去历山旅游。一路上,我就像只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左看看,一片碧绿,右看看,还是一片碧绿,这边的风景真是太美了!为了能更接近大自然,我悄悄地爬出了天窗,不料,被妈妈一把抓了回来,因为两旁的绿色已经伸到了我们车子的天窗,一不小心就会把我的脑袋刮掉,虽然我有些不服,但是还是以安全为重,只能乖乖地回到了车里。

  顺着蜿蜒的山路缓缓而上,我终于看到了“舜王坪”三个字,爸爸告诉我们:马上就到了,我马上雀跃起来。下了车,我们迫不及待地踏上了登山的路。本以为天气会是暖洋洋的,恰恰相反,却是冷嗖嗖的,这可苦了穿裙子的妈妈,只好加上爸爸的.短裤御寒,虽然回头率很高,可是还是挺暖和的。一贯注意形象的妈妈也只好这样子了。一路上,遍地的花儿竞相开放,游人不时停下来观赏拍照。终于到达山顶了,抬起头,一片片白云从眼前飘过,仿佛一伸手就能摘到。天是那么蓝,云是那么白,真是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从山顶向下放眼望去,更是一望无垠的草甸区,仿佛人间仙境一般。

  下山的路上,我们还轮流玩了“两人三足”游戏,并拍下了一组珍贵的留念。接下来我们又去了女英峡。这是一个峡谷类景观。一路上,我们追逐着潺潺的流水;挑选着漂亮的五彩石;捕捉着机灵的小鱼??最让我不舍的是:我和妈妈同时看上了一块形似娃娃鱼的五彩石。大约有二三百斤重,只好和它拍照留念,把记忆带走,把小鱼石留在河里,继续陪所有的游客。最让我震撼的一个景观——浮雕画廊,足足有二百米长五十米宽。上面一块块突出的形状像千军万马,又似万马奔腾,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啊!

  旅程结束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神奇的历山。

山西晋中导游词 篇6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欢迎大家前来参观荆州古城!我叫黄诗棋,很高兴能成为大家的导游,希望我的服务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说到荆州,你们一定会想到三国演义吧,那里面有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多次提到荆州,如刘备借荆州,吕蒙袭荆州,关羽失荆州等等。荆州一直以来都是行军打仗的必争之地,千百年来,到荆州古城来探寻三国历史烟云的人们络绎不绝。

  现在大家眼前的这条几十米宽的河流,就是护城河,在打仗时它是抵御敌人攻城的一道天然屏障。荆州古城一共有六道门,分别是东门,小东门,北门,小北门,西门和南门,每座城门均设有“双保险”,前后两道门,两门之间均设有瓮城,可致攻城之敌于死地,有如“瓮中捉鳖”.六座城门原都建有城楼,现在只有东门和北门有城楼,因此,我们游览古城风采的最好去处就是东门和北门。东门又称“寅宾门”,它是迎接来使和宾客的地方,所以城门最壮观,瓮城也是最大的。北门又称“拱极门”,是古代通往中原和京城的栈道出口,人们在这里送亲友远行,祝福平安。

  说了这么多,大家对荆州古城一定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大家请跟着我,一起走进荆州,更深入的了解荆州古城吧!

山西晋中导游词 篇7

  各位游客,你们好,我是你们本次旅程的导游,接下来将由我带领你们参观历山自然风景区。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下川村,即历山风景区的所在地。接下来我们将参观舜王坪、斩龙台、皇姑幔、白云洞等景点。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今天参观的第一个景点---舜王坪,它海拔高达2358米,是历山第一高峰,站在其顶部俯视整个风景区,便可将这大自然赐给历山的美景尽收眼底。再往前走,便可看到一座颇具古典建筑色彩的寺庙,它就是“舜王庙”,传说是中国古代帝王舜修建的,以供旧时迎神祭祀之用。继续向西北走,便到了斩龙台。它是一块戏台似的巨大平台,相传古时舜耕历山时,有一年旱灾爆发,舜便下令小龙降雨,而小龙违背命令,下起暴雨,引起大洪,舜王一怒之下,将小龙在此斩首。故此地称为“斩龙台”。之后,我们要去的景点是皇姑幔。它是历山第二高峰,因时常云雾弥漫而得名,这儿有许多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瀑布、山谷、怪树等景观。等到这里祥云缭绕之时,便恰似人间仙境。众所周知,历山有许多溶洞,而这其中最出名的便非白云洞莫属了,这也是我们今天参观的最后一个景点。白云洞是我国北方第一个天然大溶洞,洞中有许多形态各异的.钟乳石,有的像迎客门童,有的像江南小亭,有的像巍挺的松树,组成了一副美妙绝伦的雕塑图,也令我们不禁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已经带领大家一一浏览了历山自然风景区的四个景点,感谢大家的积极配合,祝大家接下来的旅途愉快,再见!

山西晋中导游词 篇8

 亲爱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

  长平关帝庙--解州古称解梁,是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位于运城市西南15公里的解州镇,镇西有全国现存最大的关帝庙,俗称解州关帝庙,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四十一年(1072)大火之后,历时十载而重建的。庙以东西向街道为界,分南北两大部分,总占地面积约余平方米。街南称结义园,街北是正庙,座北朝南,仿宫殿式布局,占地面积平方米,横线上分中、东、西三院,中院是主体,关帝庙殿阁嵯峨,气势雄伟;屋宇高低参差,前后有序;牌楼高高耸立,斗拱密密排列,建筑间既自成格局,又和谐统一,布局十分得体。庭院间古柏参天,藤萝满树,草坪如毡,花香迷人,使磅礴的关帝庙氤氲着浓烈的生活气息。

  从义勇门或忠武门入前庭,穿过“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端门,东西钟鼓楼巍巍耸立,迎面三座高大的单檐歇山顶庙门,中门是专供帝王进出的门,叫“雉门”,东面的“文经门”是文职官员行走的,西侧的是“武纬门”,是甲胄之士通行的。雉门门楼上嵌竖匾,书金字“关帝庙”三字。雉门后部的台阶上是戏台,铺上台板即可演戏,是一座双昂卷棚歇山顶建筑,下是横匾“全部春秋”,与上、下场门的“演古”、“证今”相映成趣。穿过午门,经“山海钟灵”坊、御书楼,便是关帝庙主体建筑崇宁殿。

  北宋崇宁三年(1104),徽宗赵佶封关羽为“崇宁真君”,故名崇宁殿。殿前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配以石华表一对,焚表塔两座,铁旗杆一双,月台宽敞,勾栏曲折,使人顿生敬佩之感。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式琉璃殿顶,檐下施双昂五踩斗拱,额枋雕刻富丽。殿周回廊置雕龙石柱26根,皤龙姿态各异,个个须眉毕张,活灵活现。下施栏杆石柱52根。砌栏板50块,刻浮雕200方,蔚为壮观。大殿明间悬横匾“神勇”二字,清乾隆帝手书。檐下有“万世人极”匾,是咸丰皇帝所写。下列青龙偃月刀三把,重300斤,殿内木雕神龛玲珑精巧,内塑帝王装关羽坐像,勇猛刚毅,神态端庄肃穆。龛外雕梁画栋,仪仗倚列,木雕云龙金柱,自下盘绕至顶,狰狞怒目,两首相交,以示关羽的英雄气概。龛上有康熙手书“义炳乾坤”横匾一方,更增崇宁殿庄严肃穆的气氛。

  穿崇宁殿而出,入后宫南门,就进入寝宫,过花圃,有“气肃千秋”坊,是中轴线上最

  高大的.木牌坊。东侧有印楼,里边放着“汉寿亭侯”玉印模型,西侧是刀楼,里面列青龙偃月刀模型。双楼对峙,系方形三层的十字歇山顶建筑。院里植有翠竹一片,风动影摇,珊珊可爱。后宫后部,是关帝庙扛鼎之作的春秋楼,掩映在参天古树和名花异卉之间,巍然屹立,

  大气磅礴。楼内有关羽读《春秋》像,故名。《春秋》又名《麟经》,故又名麟经阁。创建于明万历年间,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九年(187o)重修的。宽七间,进深六间,二层三檐歇山式建筑,高33米。上下两层皆施回廊,四周勾栏相依,可供凭栏远眺。

  关帝庙除古建筑外,还有琉璃影壁、石头牌坊、万斤铜钟、铁铸香炉、石雕饰品、木刻器具以及各代石刻23块,各朝题诗题匾60余幅,还有其他的零散文物,都是值得一观的艺术精品。

  关帝庙,自古就是游览胜地,又是全国最大的祭扫关帝的场所,游人信士络绎不绝,香火旺盛。如今经过多次修葺、彩绘,关帝庙更加壮丽辉煌。关帝庙春秋楼楹联青灯观青史,着眼在春秋二字;

  赤面表赤心,满腔存汉鼎三分。

  圣德服中外,大节共山河不变;

  英名振古今,精忠同日月常明。

  北斗在当头,帘箔开时尖挂斗;

山西晋中导游词 篇9

  各位游客,你们好,我是你们本次旅程的导游,接下来将由我带领你们参观历山自然风景区。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下川村,即历山风景区的所在地。接下来我们将参观舜王坪、斩龙台、皇姑幔、白云洞等景点。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今天参观的第一个景点---舜王坪,它海拔高达2358米,是历山第一高峰,站在其顶部俯视整个风景区,便可将这大自然赐给历山的美景尽收眼底。再往前走,便可看到一座颇具古典建筑色彩的寺庙,它就是“舜王庙”,传说是中国古代帝王舜修建的,以供旧时迎神祭祀之用。继续向西北走,便到了斩龙台。它是一块戏台似的巨大平台,相传古时舜耕历山时,有一年旱灾爆发,舜便下令小龙降雨,而小龙违背命令,下起暴雨,引起大洪,舜王一怒之下,将小龙在此斩首。故此地称为“斩龙台”。之后,我们要去的景点是皇姑幔。它是历山第二高峰,因时常云雾弥漫而得名,这儿有许多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瀑布、山谷、怪树等景观。等到这里祥云缭绕之时,便恰似人间仙境。众所周知,历山有许多溶洞,而这其中最出名的便非白云洞莫属了,这也是我们今天参观的最后一个景点。白云洞是我国北方第一个天然大溶洞,洞中有许多形态各异的钟乳石,有的像迎客门童,有的像江南小亭,有的像巍挺的松树,组成了一副美妙绝伦的雕塑图,也令我们不禁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已经带领大家一一浏览了历山自然风景区的四个景点,感谢大家的积极配合,祝大家接下来的旅途愉快,再见!

山西晋中导游词 篇10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代县。雁门关在城西北大约40华里的地方,又名“西陉关”。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 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 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 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楼与李牧祠, 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

  傅山先生所书的“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对联也已化为灰烬了。但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仍写出了雄关的豪迈气势:“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流传至今。

  起源:

  雁门关的军事地位人人皆知,但真正熟悉其历史的也不多见。在我的心目中,它既崇高又神秘。那名人字偃,沧州青池人,公元前1019年因镇守朔北、雁门有功,深得周成王宠信,遂赐幸为姓,封于沧州。

山西晋中导游词 篇11

  太原是我长大的地方。要我来评价的话,那一定是“灯火通明中透出宁静,来去匆匆中现着悠闲。”

  我家旁边有两个早餐摊和几个便利店。早上六点二十多的时候,卖饼子的摊就已经支起来了。人并不很多。出租车司机会去买几个饼子,然后坐在车里,开着车门,放着广播,慢悠悠地吃着饼子,遇到认识的人还会笑着问候上几句。

  这个点已经有出门遛狗的人了,狗脖子上的铃铛发出清脆的“叮叮”声,听着很是舒服。

  时间往后一点儿,早餐摊就支起来了。我喜欢吃摊子上的丸子汤,不管是什么季节,只要喝上一碗热腾腾的一碗汤就会觉得活力满满。茶叶蛋也不错!那味道我形容不出来,但是和丸子汤配在一起简直绝美!

  便利店也会买早餐,大都买的是包子。那些包子我没有吃过,但看上去应该味道不错。比起包子我更喜欢面包,我最喜欢一种铺着一层厚厚的蓝莓酱的`吐司面包,不仅味道甜甜的,而且还冰冰凉凉的,使常温且没有味道的吐司面包变得又甜又好吃。我也不知是我口味独特还是别的什么,那个面包我总不见人买,那些去便利店里买早餐的上班族连看都不看一眼。

  离家稍微远一点的地方有个狗市。我常常到那里转悠。早上人少的时候,狗叫声会贯穿一整条街

  天晚了,小巷里的小卖部亮着灯,门前打牌的人安静的只能听见牌与桌子摩擦的声音,偶尔会有几辆摩托车呼啸而过,在那一瞬间被打破了的宁静很快又安静了下来。店主家里养的狗慵懒的趴在地上要孩子们摸。所有人都在享受着太原夜晚独有的宁静。

  太原是我生活的地方,我所留意的从来不是终日繁华的街市,它吸引我的一直是人们看似忙乱,但总能慢下来的感觉。

山西晋中导游词 篇12

  李家大院景区位于山西运城市区以北38公里处的万荣县闫景村。走进李家大院,错落有致、古香古色的汉族传统民居,青砖高墙、棹楔鸱吻的巷陌老街,砖木石雕、字画、碑帖等遍布景区。

  景区布局

  李家大院创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二百年,原有院落20组,现存院落11组,另有祠堂、花园等。景区占地面积近1000余亩,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由古建区、仿古区、新建区、服务区、农业生态园五大部分组成。

  整体构造

  主体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四合院,同时又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南北两大建筑特色。古院落群布列有序,层次分明;体量宏阔,用材肥硕;结构严谨,通风透光。

  院落特色

  传统的四合院藏风聚气,精致的大宅门接地通天。李家大院建筑的砖雕、石雕、木雕及铁艺等饰品有晋南地区汉族民间多子多福、三星高照、五福临门、松鹤延年、耕读传家等吉祥含义,体现出晋南的汉族民俗、民风和文化特点。因西院院主李道行(李子用)曾留学英国,并娶英国女子麦克蒂伦为妻,部分院落为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从而又呈现出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艺术特点,为汉族地方特色民居中的独例。

山西晋中导游词 篇13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张智盈,欢迎来到佛教旅游圣地五台山。

  现在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五台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它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而且五座山峰的顶端平坦宽阔,好像是土砌的平台,故而称作“五台山”。又称清凉山,是个避暑的好去处,所以,最适合在酷热难耐的夏天来玩哦!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五台山别具一格的景点——黛螺顶。大家抬头看一下,要想到达黛螺顶,我们必须要先攀登面前的这条“大智路”,它有1080级台阶,一定要耐住性子,亲自攀上这1080级台阶,据说登了之后,可以消除1080种烦恼呢!快点加油攀爬吧,不过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恭喜大家成功登顶,来,这里叫做望景亭,从此向下俯视,是不是很像一个倒扣的大海螺呢?所以黛螺顶又叫“大螺顶”了。

  咱们再往里面走,最值得一看的就是这里的主殿——五方文殊殿,它宽16。5米,深11米,殿内供奉着五座文殊铜像,每座高约2米。我们一进入这个大殿就会感觉到它的庄严肃穆。咱们仔细来看,每一座法像都神态各异,金光夺目,庄严祥和,把文殊菩萨的聪慧、大度等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还有背面的碑记是值得一提的,那可是当年乾隆皇帝的亲笔题诗,字态饱满,刚劲有力,不愧为书法大家呀!

  接下来,就请大家自由参观,拍照留念,有心的人可以去拜拜文殊菩萨,他可是有求必应的哦!要注意,在这里有一个小小的规矩,就是进殿时,不要踩踏门槛。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开心、愉快!

山西晋中导游词 篇14

  各位游客朋友们,今天我们旅游的目的地是乌金山。乌金山属太行山西缘山脉,位于榆次以北17公里,太原以东22公里处。由乌金山(又名龙王山)、大洪山、紫金山、中林山等25座山脉和明珠湖组成。总面积万亩,森林面积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乌金山自然风光绮丽独特,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层林覆盖,郁郁葱葱,实为黄土高原不可多得的绿色明珠。乌金山四季景色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明万历年间重修水晶院的碑记上说:乌金山“春萝摆月,孤猿群鹿,因芬芳而踪迹于百卉林中;夏鲜飘风,山鸡野雉,呈馨郁而翱集于万花丛里;秋则黄花被径而红叶妆林;冬则六花霁晓而孤根暖津”。乌金山如此美不胜收,不能不令人神往。乌金山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9公里,从东向西依次为要罗山、紫金山、大洪山、乌金山、中林山五大支脉,均为罕山向南的延伸,由大小25座山组成。这里森林茂密,植被丰富,且保护完好。千顷碧绿之中生长着各类奇树异草。山上乔木灌木及其他植物种类多达330余种,形成了浩瀚壮观的天然油松、侧柏、白皮松混交和天然山杏、山桃与油松混交的风景林带。

山西晋中导游词优秀14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