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

时间: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汇编5篇】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 篇1

  公居小学王莲 在本学期里,我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认真批改作业、讲评作业,课后,对学生进行恰当辅导,广泛吸收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做到教学相长,顺利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

  作为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刚开学的二个星期里,我采用编儿歌、口令等形式,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情趣之中,让学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坐直到站立,从写字到读书拿书,从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到爱惜学习用品,都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讲和说,通过一学期来的培养,我班学生都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

  二、认真备课 在备课中,我既备教材备教法又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程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及课件,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三、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

  一年级作为学生走进学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筑高楼大厦一样,必须要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我主要在注重学生的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写字、读书、课外阅读等方面作了努力。

  (1)注重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 汉语拼音知识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能把这看似枯燥的知识学得生动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与年级里、科组里的老师经常交流,并向她们学习教学经验,以使自己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同时,在开学前一个半月教学拼音的时间里,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每天鼓励学生读课外书,并经常引导学生对已学拼音知识活学活用,通过学儿歌、“摘苹果”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抓好写字训练 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能让每一个学生写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愿。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对学生写字的要求。首先,要让学生写好字,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我更注重自己在课堂板书、给学生的留言等方面给学生做一个很好的示范。其次,我充分利用农远资源中的写字教程,引导学生学会读帖、描红,既从技能

  方面要求学生,又从习惯方面的要求学生。特别是习惯方面的要求,如怎样握笔,保持怎样的写字姿势,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这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甚至影响到用眼卫生和骨胳发育。因此,在抓好学生写好字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有良好的写字习惯。

  (3)抓好读书训练 如何让学生能从“阅读”变为“悦读”是一个关键。首先,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是最为重要的,在课堂上,我经常设立各种各样的读书比赛,小组读、男女读、抽生范读、教读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其次,我注重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引发学生能打开想象的翅膀,读出自己的感受出来。第三,注重自己的示范性。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模仿性较强,所以在教学生读课文之前,我都要特别注意这篇课文的字音、语速、语调、语感等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作出很好的示范。

  四、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经过一年的实验,最直接的体现是学生的变化。

  首先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了,对学习语文有了比较高的兴趣。这不仅体现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方式上,还体现在学生在课外学习上。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语文学习,把学习当作自己的需要。不仅学习了课内要求掌握的知识,还引进了许多课外资源,学习了许多课外的知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也让学生从中得到了许多实惠,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学会了如何自主学习。也应该加强联系。 总之,在这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始终坚持以新课程的标准实施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投身教研活动之中,提倡合作学习精神,引导学生从生活源泉中不断吸取发展思维和语言的养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结合中,开辟了课程学习的广阔天地。不过还应该说的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教学上的许多不足,众多的学生是可以接受新课程的教育方式的。一小部分学生由于年龄上的差异,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学习上就有点困难了,因而班级里就有了两个极端的现象。如一些学生只会说而不会写等,这都有待于进一步去提高。当然,今后我还会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新浪潮。使自己成为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 篇2

  这个论点应该是最近在美术兴趣小组的指导过程中想到的,结合4月24日的区美术教研活动我的想法更得到了支持。

  从何老师的那节《我们的小学生活》课堂教学来看,何老师通过让学生回忆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到让学生用线条尝试描绘,到不断通过欣赏范作提示学生逐渐改进作品,从而丰富画面,完成记忆深刻的一瞬间。这其实就是一个美术创作的指导过程,一点点深入、一步步改进,逐步完善作品。本课的亮点可能不在指导的过程,而是被最后绘本展示的集体效果掩盖了,不说何老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少了些具体而个人的有建设性的建议,就单纯地说这个过程是较正确的`,特别是这个过程恰恰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努力去做的,如果做好了,学生在过程中体会到的不仅仅是完成了一件作品,更体验了成功的整个过程。

  这一点在一两节美术课堂展示中是无法体现的,而这节课其实是个大的单元课,很多美术老师都尝试过用至少一个月的时间让学生单独或合作的形式完成一本绘本。这样才能保证绘本不单单只是形式,更有一幅幅充分丰富的画面。这就是个长期的过程。在美术教学中常常就需要这个过程。

  我想到了曾经上二年级《刮出过的画》时,一直就有一个难题。让孩子辛苦涂好的颜色,孩子终于可以刮了,可他们早已失去了耐性,一两下就刮完了!这让我很恼怒,怎么就一点耐心都没有呢!后来才发现,是他们不知道如果继续下去。于是我尝试挑选几幅不同问题的作品,先拍下原貌,然后帮他们点点修改,尽量保持二年级孩子天真童趣的一面,再把修改好的作品拍下来,将作品前后做成同一张画面,以便孩子比较。结果效果非常好,每个孩子都能说出哪些地方增加了,效果有什么不同,再将其它孩子的作品返还给他们,鼓励孩子继续修改,相互提出改进意见。孩子都喜欢这种方式帮助他们完成作品,因为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变“美”变丰富,他们体会到了意外的欣喜。

  在后来几个课题报告中也不难看到美术创造的渐进过程,特别是黄老师所说的蝴蝶效应的研究成果,一个个活动的的组织到个体创作到最后完美的展示都付出了学生和教师们辛勤的汗水。

  美术就是这样,将无声的纸笔变成有你我人生故事的画面,而在画面上创作的人是生动鲜活的,他们每个人都有机会体验到自己生活的过程和创作的过程,这是欣赏一幅完整作品的旁人永远无法体验到的最最珍贵的财富,这才是我们愿意无怨无悔付出的原因。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 篇3

  “传帮带”活动为加速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在学校举办的“传帮带”活动中,我与崔老师结为师徒,我们团结协作、亦师亦友、互学互助、共同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鼓励多学、多问,更新教育观念。

  我深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课改步伐,才能以全新的思想观点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因此,我将自己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与技巧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用一些现代教学思想影响,鼓励她多参加培训,多读书,阅读有关杂志来获取课改信息,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此时的我们既是师徒,又是同事,我们经常研究如何突破每单元的重难点,共同备课,我还把我的教学计划、复习安排与之交流。正所谓“教学相长”,在与她的交流中,也从他身上学到许多东西。

  二、鼓励多听、多上,提高教学水平。

  崔老师由于经验的原因,一堂课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可进一步雕琢的地方,因此,我鼓励她这学期至少上一节高质量的公开课。这个学期一开始崔老师参加了校公开课,我们一同确定讲授内容,共同研究该课的学习目标以及自学指导,在准备期间,我跟踪听课,听一节,评一节,一点一滴地指导她修改。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上的那节课中深受学生的喜爱,获得与会教师和领导的一致好评。课后,我们师徒共同切磋、研讨,作为师傅,我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见解、经验交给他,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他在课堂教学中的教法学法比以前更为丰富了,对课堂的`调控能力大大增强了。

  三、鼓励多思、多写,积累教学经验。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不仅要提高教学能力,平时还应注意反思、积累,朝科研型发展。我鼓励她努力发掘自身教学工作中的得意之处或反思经验教训,及时记录下来,做到每月总结,学期末时整理半年来的收获。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面对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我们永远需要学习,需要研究,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我们一定可以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 篇4

  教学完毕后,我问孩子:“这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几个孩子很快就举起了手,还有一些孩子在思考了一会儿后举起了手。“爷爷对小树这么好,小树也对爷爷好。我也要对我的妈妈好,帮忙妈妈干家务。”“别人对你好,你也要对别人好,不能做忘恩负义的人。”“我们要懂得回报爱,对身边的人好。”“我要对老师好,就像老师对我们好一样!”虽然孩子的这些回答受到了我引导的一些影响,但听着那些稚嫩的语言中充满了浓浓的爱意,突然间觉得心头都温暖起来,仿佛透过窗缝吹进来的寒风都变得柔和了(刚好冷空气来袭)。教参里的情感维度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懂得爱护树木,而我在备课时却融入了自我的想法:孩子们此刻对大人的爱往往觉得是理所当然的,而忽略了这份爱背后的珍贵价值。更无从去谈对父母的爱,对长辈的爱,对大众的爱了。所以,我在教完课文后,就引导孩子去体会:在冬天的时候,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到了夏天,小树就给爷爷撑开了绿色的小伞。如果你是小树,你想对爷爷说什么?如果你是爷爷,你想对小树说什么?让孩子在表达中,在朗读中去体会爱的真切含义,懂得付出和回报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发现孩子学会质疑了,“老师,‘热’为什么不是提手旁而是四点底?”孩子会思考,会提问了。没有比热烈的掌声更能表达我那时的欣喜和兴奋了!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 篇5

  一睹名师风采,走进名师课堂,现场观摩学习,聆听大师教诲,是每个普通老师的心愿。非常有幸,在十二月十七号、十八号两日,赴牡丹江进行为期两天的听课学习。会上,三位由全省市选拔推荐的优秀教师进行了精彩的展示,纯正的发音、流利的口语、娴熟的教学技巧、精致的板书、亲切的教态、良好的综合素质等,令人叹为观止。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让我领略到了名师的风采,学到了宝贵的教学经验。而后省教育界的专家进行了点评,然后还安排执教者、点评专家与观摩教师互动,现场答疑,活动会场气氛热烈,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让人受益匪浅。通过学习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了点云拨雾的作用。下面就谈谈我的感受体会:

  一、课堂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想每个教师都想把这点做好,只是在实行的时候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这就要求我们备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上课的老师能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每堂课的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激起了同学们对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尤其是来本市的赵老师的课,他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我们受益匪浅。另外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保持下去也很重要。他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要求清楚明确,难易适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在课堂上,只有学生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学生就会无从下手,太容易又不用没意义,这都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堂活动的形式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活动要为内容服务。

  新课程标准倡导通过表演、唱歌、游戏、竞赛和故事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初步用语文知识进行听、说、读和写的能力。任何活动的设计都应是围绕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设计的,而不是讲究形式。

  三、课堂活动的设计必须面向全体的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任务可参与。

  课程标准提出,课程活动的设计要面向全体的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能得到发展。但是每个学生在学习上所表现出的兴趣、天分和能力以及学习方法都是不同的,他们对学习的需求也是不同,在学习能力上的体现也不同。

  四、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突出真实化,生活化。

  课程标准提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尽量真实;并积极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因此,教师们尽量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撞击出学生灵感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发展。把活动的设计拉进了学生的生活中,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会持久。

  通过这次听课,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对自己的教学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课堂更完美?怎样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语文课?怎样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相信通过今后的不断努力,我们一定能拉近与这些优秀名师的距离,不断进步!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汇编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