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小学语文教案优选

时间:

小学语文教案优选(最新7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小学语文教案优选(最新7篇),以供参阅。

小学语文教案优选(最新7篇)

小学语文教案优选1

  【教学目标】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

  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教学课时】

  2~3节。

  第一节

  〖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

  (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1、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2、谙、暗:区别音、形、意。

  四、分组学习

  1、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读、背三首诗。

  第二、三节

  〖教学目标

  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

  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1、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鸟:多、高飞无影

  云:少(孤) 慢慢飘走(闲)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闲、 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3、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4、指导背诵《独坐敬亭山》。

  二、吟诵、理解《望洞庭》

  1、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

  ⑴ 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

  ⑵ 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

  2、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

  3、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

  ⑴ 二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

  ⑵ 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指导背诵《望洞庭》。

  三、吟读、理解《忆江南》

  1、释题:

  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

  2、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

  旧:过去。

  胜:超过。

  3、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

  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 (比较、比喻)

  4、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

  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____________?

  5、指导背诵《忆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参考篇目:

  《鹿砦》、《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五、作业

  1、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2、选画一首古诗所表现的画面。

小学语文教案优选2

  学习目标

  1、领会作者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学习作者从小故事中挖掘出新道理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领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难点:培养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金克木(1912年8月一20xx年8月),祖籍安徽寿县。历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教授。他是我国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大家,学贯东西,通晓多国语言,对东西方文化很多领域有广泛研究,是著名的诗文、学者。

  2、作者对哪两个流传的故事提出质疑?请概括这两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

  二、合作交流

  作者认为牛顿家世并非贫寒,养猫之事有仆人照看,何劳他费神。

  作者认为晏子出使并非一个人徒步,根本显不出其身高来,再者城墙不是纸糊的,特为晏子开一个小门谈何容易。

  由此看来作者敢于打破常人的( ),有新的发现,新的思考。

  作者不论其真假,从流传的故事中挖掘出了什么新的道理。

  在第一个故事中,作者认为人们笑话牛顿认死理、不灵活,只是从人的方面考虑问题,一洞两用,省时省力。而却没有从猫的角度考虑问题,对猫来说,两个洞更方便。作者在这里以猫喻人,隐喻要有人本思想,要关心弱势群体。

  在第二个故事中,人们通常会认为晏子说的对。而作者以常人家里有中门和侧门之分,孔庙门的大小开否一直是和进出的人的名位身份有关的,得出楚国是以等级观念看待门的大小,而晏子则是以实际需要出发,大国开大门这样一人全新的解释。

  这篇课文看似拉拉杂杂,由大小猫洞谈到大小城门,再到文庙的大门及“状元桥”,作者究竟要告诉读者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人人皆知的故事,人人都可认可的道理,人人都觉得不可能再有其他的答案,而作者都看到了,悟到了,作者想通过对两个故事的分析告诉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不以仅以人的主观或只从一个角度出发,世间万物都是错综复杂的,不能简单处理,主观臆断。

  三、成果展示

  四、品味本文的语言特点

  叙事议论融为一体,语言犀利,论证严密,联想丰富,内容丰富,但短小精悍,富有哲理。

  五、当堂训练

  一、基础驿站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泮宫(pàn) 晏婴(yàn) 爵士(jüé)

  B.仆役(bú) 玲珑(líng) 效率(lǜ)

  C.祭孔(jì) 称心(chèn) 状元(zhuàng)

  D.宰相(zǎi) 尊重(zhūn) 大殿(diàn)

  2.下列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伸张正义 寻根究底 不计其数 闭门造车

  B.出死入生 同舟共济 真假难辩 崭露头角

  C.长篇大论 为民请命 投机取巧 平淡无奇

  D.匹夫有责 无独有偶 前呼后拥 各霸一方

  3.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代表齐国出访自然有一些随从组成外交使团,骑马乘车,前呼后拥,晏子决不能一个人徒步走来。

  前呼后拥:

  徒步:

  (2)话说当年齐国宰相晏婴名满天下。

  名满天下:

  4.本文从 的故事,联想到晏子使楚的故事,从城门联想到 ,从 联想到文庙的桥,从文庙的门和桥联想到 ,思路流畅,结构清晰。

  二、综合园地

  5.判断下列各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1)三百年前,他养猫总有仆人照看吧,何劳他亲身看管? ( )

  (2)大猫:这是我的洞,允许你用,要以我为主。

  小猫口头称是,心中不服。( )

  (3)不论真假,这故事里有没有什么道理可谈?

  楚人:门是供人走的。大人都大门,小人走小门。门以人为准。

  晏子:门是国家的城门。大国的.城大,城门也大。小国的城小,门也小。门以国为准。 ( )

  6.下列问句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不论真假,这故事里有没有什么道理可谈?

  B.我来到楚国该进什么门?

  C.若是各有一洞呢?

  D.他养猫总有仆人照看吧,何劳他亲身看管?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美妙的旋律中,大屏幕上一一闪现出世博会159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电灯、磁悬浮列车、航天器……这一刻,“一切源于世博会”的理念得以彰显。

  B.走进语言现场,应该开口说,主动发言、敏捷应对;应该用心听,在倾听中迅速捕捉有效信息、在倾听中准确把握声音内容。

  C.文章要做到观点鲜明,必须对所论及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弄清楚问题涉及哪些因素?关键在哪里?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这个问题的?

  D.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

  8.怀疑处处有学问,你能对一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提出自己的思考吗?(要有见地,有深度)

小学语文教案优选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1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个岛,初步认识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爱鸟护鸟。

  【教学重难点、关键】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你们很喜欢了鸟儿吧!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一个到处是鸟的小岛。

  2.板书课题。复习“岛”,生齐书空。

  3.齐读课题。

  4.二、初读。

  1.看图听课文录音,初步感受鸟岛的景象。

  2.自渎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并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

  Pijiezhuchaoyu

  4.(出示)海西皮解冻筑巢安家养育

  miyushenshilei

  密密麻麻玉白色伸手拾到人类

  (1)自渎词语。

  (2)正音。

  “筑、巢、伸、拾”:都是翘舌音。

  “育、玉”:都是整体认读音节,韵母是U。

  “类”是边音。

  (3)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5.生字带入课文中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齐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密”与“蜜”:自学课后笔顺表,自己描红。

  2.指导写字。

  “育”:上宽下窄。

  “类”:上窄下宽。

  “挨、伸、玩、拾”:左窄右宽。

  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

  Shenshouluxurenleiyangyu

  ()()()()

  niaodaojiedongzhuchaoanjia

  ()()()()

  二.选字填空。

  密蜜

  ()蜂()林()码甜()秘()()()麻麻

  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最”造句。

  3.积累词汇,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4.图文对照,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爱鸟、护鸟。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听写:密密麻麻、建筑、人类、伸手、养育。

  二.新授。

  1.教学第1自然段。

  (1)指读第1自然段。

  (2)你读动了什么?

  (3)“闻名中外”可以换什么词?(中外闻名、世界有名——)

  (4)用赞叹的语气读第1自然段。

  2.教学第2自然段。

  (1)自己轻读第2自然段。

  (2)这个自然,《18、鸟岛》

小学语文教案优选4

  教学目标

  1、认识“翻、浇”等8个生字。会写“拉、把”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收获。

  3、愿意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头饰

  教学思路

  1、主体参与合作互动设想:

  2、情境激发学习课文的欲望,从识词、识字开始,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创设学习情境

  1、导入:收获的季节又来到了,热情好客的小动物们邀请大家去做客,它们是谁呢?(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设疑激趣。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生词

  1、自由小声的朗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特别是生字的字音。

  2、同桌相互帮助在课文中圈点出要求会认的生字生词,并读一读。

  3、四人小组开展读词读字的'活动,为竞赛作准备。

  4、学生做小老师领读词语,学生跟读、帮助读准词语的音。

  翻松 浇水 施肥 饿了 这时候 挑着 一担

  5、从词语中找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6、分组读、男女生互读、竞赛读、齐读。

  7、做生字游戏。老师抽读卡片。学生抽读卡片。玩识字抢答的竞赛。

  8、去掉拼音识记生字。

  三、再读课文,读通读顺

  1、四人小组开展读书活动,人人参与,主动读书。

  2、开火车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四、朗读感悟前三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看看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说。练读。齐读。

  第二、三自然段:

  1、小白兔和小灰兔说的话谁想读一读呢?你想读那一句就读哪一句。

  2、教师指导朗读,结合体验读出感谢和请求的语气。

  3、同桌练读;比赛朗读。

  5、分角色朗读,师生配合读,齐读。

  五、好词好句练说话。交流记字的方法

  六、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发现规律。

  2、指导写“拉”。先观察“拉”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教师范写。

  3、学生临摹。

  4、师生评讲。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学习了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3、指名朗读一、二、三自然段。

  二、朗读感悟四、五自然段

  1、 四人小组练读第四自然段,读好“把”字句。

  2、指名读四五自然段,教师相机指导。

  3、 、鼓励学生用“把”字说话。

  4、用自己的话说说小白兔是怎样种菜的。

  5、分组读第四五自然段。指导读好“常常、很快”等词语。

  6、说话比赛:用一句话说说这两段的意思。

  三、自读感悟第六~九自然段

  1、读课文思考:小灰兔看到了小白兔为什么觉得非常奇怪呢?

  2、 思维训练: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3、分小组展开讨论。

  4、分角色朗读。

  四、语言训练,深化主题

  1、填空练习:“只有爱劳动,才__________。”““只有爱学习,才_________。”

  2、带头饰表演课文内容。

  五、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绞丝旁的书写。

  2、教师范写。

  3、学生临摹。

  4、学生评议。

小学语文教案优选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给老师以掌声,给听课老师掌声,以表示欢迎,出示课题《掌声》,齐读课题。

  2、正是同学们的掌声,使一个女孩改变了,这个不幸却又幸运的女孩是谁?(英子)

  二、文本对话,感受掌声魅力

  1、请轻读掌声前的部分,画出有关句子和词语,并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英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抓住重点词句)

  (1)、她很文静……最后一个离开

  (2)、英子立刻把头低下

  (3)、英子犹豫……

  2、换位思考:假如你是英子,此时你心理会怎么想?

  3、你们心目中的英子应该是什么样的?课文怎么写?

  4、是什么力量让英子有了这么大的`改变?边读边找出课文中描写掌声的句子。

  5、采访同学们,你为什么给英子送去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6、英子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鞠了一躬,此时她一摇一晃走下讲台,这与刚才走上讲台感觉一样吗?如果你是英子,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如果没有__________ ,我就_________ 。

  因为______________ ,所以_________ 。

  三、总结升华

  四、课外延伸

  1、上中学后,英子来信了,快来读读,从信中你知道了什么?

  2、给英子回信

  3、老师赠言

  五、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爱的名言

  2、有感情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优选6

  教学目标

  1、学会独立分析字的笔画,正确书写巾、衣、本、牙四个字。

  2、听故事,讨论怎样才能见到雪孩子。

  3、初步体会会意字的特点。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语文天地中的学写字的练习

  1、独立说说巾、衣、本、牙四字的笔顺并书空。

  2、玩一玩我说你写的游戏。学生说一个字,例如:以,找另一个同学书空笔顺。

  3、写字。看谁写得又准确又漂亮。

  二、字形小魔术

  1、 出示木字,抽生读一读,书空写。

  2、 你能给木字加一笔变成另一个字吗?开动脑筋想一想。(本、术、禾)

  3、 出示力,请你变魔术,加两笔后让它变成另一个字。(办、为)

  4、 出示巴字,请你给它加偏旁,看能变成哪些字?(把、吧)

  5、 你还能给哪些字变魔术?互相说一说。

  三、读一读,继续往下说词语。

  1、 出示词语:青蛙、刺猬、熊、蛇,你觉得这些词语表示的是什么?(动物类)你还能说出哪些动物名称来?

  2、 第二类:黄色、红色、绿色,是表示颜色的,请说说表示颜色的词。

  3、 第三类:围巾、棉衣、手套,是表示衣物的,请说说表示衣物的词。

  4、 你还能说出哪些词是一类的?

  四、照样子说一说

  1、 例句:冬天的本领真大呀!

  2、 句式:谁真怎么样?

  3、 请依照这种句式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 读一读《九九歌》

  1、 自由朗读,看你从中能读懂点什么?

  2、 你知道这首儿歌讲的什么意思吗?

  3、 教师介绍有关节气的知识。领学生揣摩儿歌的意思。

  4、 读一读,争取能背诵。课后背给爸爸妈妈听。

  二听雪孩子的故事。说一说,怎么才能见到雪孩子?

  1、听老师读两遍故事,可让学生提一些关于内容的小问题,检查学生是否听懂了。

  2、分组说一说,怎么才能再见到雪孩子?老师不要讲太多的'自然常识,让学生问、学生答。

  3、试着把故事接着讲下去。第二年冬天,又下雪了

  三语文天地的学法指导:初步体会会意字的特点

  1、想一想,你从这些字中发现了什么?

  2、收集这样的字,写在本子上,再和伙伴们交流这些字的特点。

小学语文教案优选7

  教学目标:

  1、 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并积累 “令人神往”、“白雪皑皑”、“旅游胜地”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能看清型近字字形,并组词;能摘录文中一、二句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能向周围同学推荐。

  4、知道瑞士的日内瓦是一个旅游胜地,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舞台。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和平的情感。

  5、 能介绍一个自己了解的旅游景点。

  重点难点:

  1、理解“旅游胜地”、“白雪皑皑”等词语的意思。

  2、会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找近意词,看课后注释等方法理解词语。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出去旅游过吗?到过什么地方呢?( 生交流。)

  2、今天这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到世界旅游胜地——瑞士的日内瓦去旅游一番。

  3、出示课题:23、令人神往的日内瓦( 指名读课题、齐读 )

  4、质疑:读了课题,你在想什么?在“令人神往”这个词语上打“?”

  二、整体感知

  1、为什么说日内瓦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带着这一问题听老师读课文

  2、听了老师的介绍后,你们想去这个地方吗?那就请你们读读课文,亲自去感受一番。读时,请大家做到:( 出示要求 )

  (1)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圈划不理解的词语,想想准备用什么方法去理解?

  3、学习生词

  (1)出示生字新词。( 齐读 )

  (2)重点指导“皑”的字型,书空“皑”的右下部分。 3)考考你眼力:请看清字型,然后组成词语。

  瑞( ) 纳( ) 椅( ) 撞( ) 端( ) 呐( ) 绮( ) 幢( ) 4)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板书这些词语:

  令人神往 白雪皑皑 旅游胜地

  师:这些词语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呢?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再寻求方法来解决。

  三、 朗读感受

  1、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令人神往的日内瓦,好吗?

  2、 日内瓦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节(重点读好“碧水青山”、“风光绮丽” )。

  3、师:是啊,日内瓦碧水青山、风光绮丽,一个多么令游人神往的地方

  啊!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听着老师介绍,一边脑海里显现出这样的画面。( 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读第2节 )

  4、师:你看到了吗?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5、课文是怎样用优美的语言来介绍这些景物的?小组读读第2节,然后选取一二句你喜欢的句子再读一读,写一写,再向周围的同学推荐。(完成课后练习二)

  6、交流,根据学生推荐或教师自荐的句子指导朗读。

  (1)沿着罗纳河走到日内瓦东部,,,,犹如翡翠铺成。(自由读、个别读等)

  其中渗理解词语的方法:请学生联系课题,读读这句句子,知道“令人神往”的意思就是“令人向往”从而得出可以联系上下文找一个近意词来理解的方法。

  (2)湖的南岸,白雪皑皑的山峰,沿湖公园密布,一幢幢造型奇特的别墅掩映其间。 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出示有关媒体或图片,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白雪皑皑”,然后查字典理解“皑”字的意思,最后请学生想象并表达“白雪皑皑的.山峰”是怎样的景象?从而得出理解词语的方法:查阅工具书或结合实物。

  (3)湖中有一座高达130米的人工喷泉,,,,人们就会把它抱进怀里,送到医院。(个别读,齐读) 师:你从哪些描写中,能看出“和平”、“幸福”?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节,边读边圈划有关词句)

  ①学生交流。

  ②师小结:日内瓦人民热爱人民,保护自然,大自然也给他们带来了和平的环境,幸福的生活,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就是“和平幸福”。

  7、师:学到这里,我们的旅程也该结束了,离开这么美的地方,我真有点儿恋恋不舍,你们呢?让我们再浏览一回那里的优美风光。(齐读第一节,引读第二节)

  罗纳河是一条贯穿全境的河流,它把市区一分为二,,,,沿着罗纳河走到日内瓦东北郊,,,, ,,,,湖的南岸,,,,湖中,,,,

  8、练习说话:用一两句话说说你对日内瓦的感受。(同时理解“旅游胜地”的意思。

  9、齐读课文第三节,然后完成填空练习。日内瓦是( ),还是( )。 日内瓦既是( ),又是( )。

小学语文教案优选(最新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