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有关舞蹈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

【推】有关舞蹈教学工作计划(集锦5篇)

  制定工作计划的好处太多了,相信大家都了解吧,提前制定工作计划会让我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你知道怎么制定吗?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推】有关舞蹈教学工作计划(集锦5篇),欢迎参阅。

【推】有关舞蹈教学工作计划(集锦5篇)

有关舞蹈教学工作计划1

  为培养孩子具有优美的体态,并逐渐形成高雅的气质,为加强少儿自身素质培养和艺术潜力的挖掘,在教学中我们采用“融合式教学”,把教学趣味的、规格的、专业的、融合在一起。初学舞蹈时,孩子们因为年龄尚小,往往学了一会就会到厌烦。针对这一问题,老师以“兴趣式教学”为基础,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前提下,让孩子们易于吸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我们引导少儿通过想象,创造用肢体动作将模仿的事物表现出来,如:大海的波浪、风中的杨柳、各种人物、各种动物。舞蹈老师不光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艺、强健体魄的,同时还培养了她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全方位的、完整的.培养了孩子们健全、完美的品格。家长们一起为少儿的未来着想,鼓励她们发表自己的思考方法,独立见解、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我们的教学理念是变被动的练功转化为主动的练舞,让孩子们热爱舞蹈,达到心与灵、肢体与神韵的完美结合。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舞蹈素养,提高综合性艺术素质。

  2、教学任务: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快乐、优美地表演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常识,强调学生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中健康成长。

  二、具体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使学生身体各部位有一定的灵活与协调能力。

  2.跳舞时与音乐协调一致。

  3.对事物的动态和舞蹈动作有模仿兴趣,乐于参与自娱性的儿童集体活动。

  4.初步理解舞蹈表情,知道舞蹈与音乐的姐妹关系。

  5.在舞蹈中与他人合作。

  x.欣赏舞蹈,能有体态反应,掌握舞蹈风格。

  三、以舞带功的形式让孩子逐步掌握舞蹈的要领和要求

  1. 动作基本准确到位,配合协调,身体各部位可以灵活运用。

  2. 跳舞时能情绪投入准确表演掌握不同舞蹈风格。

  3.乐于通过舞蹈表达自己情感。

  4.集体配合协调默契队形整齐准确

  (1)意识到在生活中注意自己体态语言行为美

  (2)观赏舞蹈表演,简单了解欣赏舞蹈的文化背景。

  四、教学内容

  第一教学单元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身体姿态,掌握幼儿舞蹈的基本舞步。动作有一定的力度和节奏感,舞蹈动作协调。

  Ⅱ、教学内容:

  一、理论课

  1、掌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舞蹈发展的相关知识。

  2、了解舞台平面、空间、方位,懂得常用舞蹈术语,学会识别舞蹈图谱

  二、舞蹈的基本训练

  1、学习舞蹈基本手位、脚位。手形、脚位、手位、脚形。

  2、进行不同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腰的训练、,走跑跳训练,基本舞步训练,组合训练。

  三、教学进度

  片段舞训练(总共四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周)基本动作练习

  第二课时 (第三周)完成“准备段,第一舞段”

  第三课时(第五周)完成“第二舞段,间奏部分”

  第四课时(第七周)综合训练,动作提高

  片段舞训练(总共四课时)

  第一课时(第九周)完成“准备舞段”教学

  第二课时 (第十一周)完成“第一舞段,第二舞段”教学

  第三课时(第十三周)完成“间奏段,第三舞段”教学

  第四课时(第十五周)完成“第四舞段,综合表演”教学

  第十七、十八周 欣赏课成品舞表演 汇报

  注:每个学期让孩子学会并掌握一个舞曲,能独立随音乐跳舞。每个舞种根据孩子本身的掌握情形而定。

有关舞蹈教学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1、紧紧抓住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从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高度,着力构建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艺术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建立起坚实丰厚的生产点。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意识,促进孩子健康而有特色地成长。

  二、活动目的:

  1、使学生正确的掌握舞蹈的基本要领,知道基本的手位,脚位。

  2、对队员们要求基功达到下叉,下腰。软度不好的同学可延长时间。

  3、对个别素质好的队员在技巧方面可加深一些,同时学一些简单的儿童舞蹈。

  三、培养目标:

  1、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技术,养成良好的姿态。

  2、学习成套的舞蹈基本动作,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灵敏性。

  3、发展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四、活动特色:

  1、把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开设形体活动小组。

  2、由培养特长向启发创造延伸。着眼培养学生挑战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

  3、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自信。课堂学习活动中一些基础教育,能力较弱的学生,在艺术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机会,改变了孩子被动的心态,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功欲。

  4、让活动成功孩子享受生命的时空。我们的艺术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一双双高举的双手,一张张自信的笑脸,有如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充满着蓬勃的生机。

  五 、 主要措施:(拟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分解法、完整法、对比法、预防预纠正错误法、练习法等:

  2、教学手段:影象教学、个别指导、、分组教学等

  六、活动内容安排:

  1、第一月教会学生正确地掌握舞蹈的基本要领,知道基本的手位,脚位。

  2、第二个月要求全体队员都能在辅导员的训练下基功达到下叉,对个别软度不好的队员可加深练习,训练有基本手位,脚位,一位的擦地,蹲,丁字位的前擦地,旁擦地,腰部的训练、腿部的训练的撩腿、弹腿、踢腿。同时学习舞蹈《快乐成长》 ,为六一活动进行排练。

  3、第三个月要求队员在能够下叉的基础上再加深一步下腰。同时学习舞蹈《快乐成长》

  4、第四个月训练内容,对个别好的队员进行个人素质的提高,技巧方向可加深一些。例如:虎跳、前后桥、抢脸,检查所学舞蹈。

  七、活动规划。每次活动前点名,活动中学生积极性高涨,活动后有记载,有成果积累。

有关舞蹈教学工作计划3

  一、班级特点分析

  少儿舞蹈班招收的都是5-10岁左右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主要也是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身体各个部分软开度训练,学习舞蹈节奏、舞步组合,节拍练习及舞蹈小节目,以学生动作协调能力为训练重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气质,提高艺术修养,增加学生对舞蹈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

  针对此年龄层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编排和教授这门课程,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中简单的站位,舞姿,动律动作及小的舞蹈组合训练,让学生更充分、正确的活动运用自己的身体,让学生在学完这节课程以后,在柔韧性,模仿能力和表现力都有所提高,也更喜欢这门课程。

  三、教学内容

  1) 课前热身游戏

  2) 芭蕾舞(民族舞)基本功训练

  3) 音乐舞蹈小组合共6个,2个完整的舞蹈片段,这是教学的重点。

  组合练习分为:头部练习,腿部练习,腰部练习,波浪手,摆臂

  舞蹈片段分为:民族舞一个,。流行舞爵士舞一个。

  四、教学效果

  1、软开度达到一定的标准(横,竖叉 下腰 压腿 )完成。

  2、模仿能力(能够很快很形象的模仿老师的.动作)。

  3、表现力(跳舞蹈小组合要有一定的表情,自信)。

  五、教学手段

  1、有计划的制定出每节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

  2、每次教授新课由老师表演师范导入教授新课内容。

  3、有步骤的教授课程内容。如:压腿练习(10分钟)

  步骤:

  1、教授正确的把上压腿方法;

  2、教师正确示范,口数节拍;

  3、口数节拍,教授学生压腿练习;

  4、口数节拍,学生单独完成;

  5、配合音乐,完成组合。

  六、教学计划

  根据每期课时,分为四大阶段进行训练。

  1、通过有针对性,有趣味性的地面活动组合,由头到脚的引导学生们活动开身上的每一个关节,每一寸肌肉,进行单一舞蹈动作的训练。

  2、由单一的动作练习过度到音乐组合中,主要通过单一的动作讲解,示范和反复练习完成,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这个阶段是最为重要的训练阶段,在以前课程的基础上,大量加大组合的训练,同时还要不断巩固复习基础课程练习,并且加入舞蹈小舞段的练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舞蹈表现力。

  全面的复习本学期学习的课程内容。

  附:

  教学大纲

  一:1、介绍:掌、扩指、摊手、转腕、上翘指。2、正步位,小八字位,大八字位

  二:1、手背位置、手背动作。双手位

  三:1、勾蹦脚,伸坐,双跪坐,交叉盘坐,仰卧,蹦跳步。

  四:1、波浪。2、擦玻璃 3、弯腰、转腰、前压腿,旁压腿。

  五:1、头位置,动作,摆肩。2、平踏步,横移步,自然走

  六:1、爬青蛙,热身,提腕,压腕,推指,绕腕,立掌折腕

  七:1、把上弯腰。含胸,展胸 2、自编舞蹈

  八:1、把上基本训练2、走步和敬礼,

  九:1、手位和前旁大踢腿

  十:1、压腿,半蹲,踮脚,蛙跳走2、游戏:小火车.

  十一:1、提腰,松腰.2小鸟飞.

  十二:1、推指,绕腕,吸腿走,碎步2、半蹲,踮脚,蛙跳走

  十三:1。前30训练,后30分钟汇报节目

  备注:节目单要清楚,每节都要考勤;节目单,考勤表及时交给单位。

  教学需求

  地面固定舞蹈把杆固定式舞蹈把杆

  壁挂式舞蹈房把杆固定式舞蹈把杆

  把杆材质—水曲柳木,原木色直径51MM左右,内有2.2CM直径弹簧钢贯穿 价格:2米(含支架)350

  3米(含支架)390

  4米(含支架)430

  舞蹈鞋 软底 练功鞋

  价格:10元/双

  颜色:肉色,粉色,红色,白色,黑色

有关舞蹈教学工作计划4

  一、指导思想

  为提高学生的舞蹈方面的素养,培养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形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乐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舞蹈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活动目标

  1、掌握扎实的基本功。

  2、培养学生的舞蹈素养,提高审美能力。

  三、活动措施

  1、报名工作由各班主任发动乡村少年宫舞蹈小组宣传工作,让学生自由报名,让具有舞蹈爱好的学生作为学员。

  2、管理工作为能更好地完成舞蹈兴趣活动的学习目标,老师必须做到耐心辅导,全面关心爱护学生。

  四、活动安排

  进行形体及基本功训练。

  三月份:

  1、吸收新队员,并确定适合人选。

  2、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手臂的意识组合。

  3、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脚的意识训练

  组合:大腿、小腿、膝盖、脚背。

  四月份:

  1、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肩和胸腰的开度练习。

  2、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跳跃意识组合。

  五月份:

  1、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腿及脊椎的规范意识组合。

  2、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上体活动练习、下旁腰练习、

  六月份:

  1、复习小组合。

  2、脚的意识及规范组合。

  七月份:

  1、基本脚型:勾脚、绷脚、勾绷脚。

  2、脚的灵活性与节奏配合。

  3、基本脚位:正步、丁字步、小八字步、大八字步、踏步

  九月份:基本功的练习

  1、竖叉和横叉的练习

  2、腰部的练习

  3、肩部的练习

  4、脚的练习

  5、胯部的练习

  十月份:舞蹈的学习

  十一月份:舞蹈的学习

  十二月份:蒙古舞蹈的舞蹈组合

  一月份:汉族舞蹈的学习

有关舞蹈教学工作计划5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学生透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舞蹈素养,提高综合性艺术素质。

  2、教学任务:

  学生透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快乐、优美地表演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常识,强调学生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中健康成长。

  二、具体教学目标

  1、透过训练使学生身体各部位有必须的灵活与协调潜力。

  2、跳舞时与音乐协调一致。

  3、对事物的'动态和舞蹈动作有模仿兴趣,乐于参与自娱性的儿童群众活动。

  4、初步理解舞蹈表情,明白舞蹈与音乐的姐妹关系。

  5、在舞蹈中与他人合作。

  6、欣赏舞蹈,能有体态反应,掌握舞蹈风格。

  三、以舞带功的形式让孩子逐步掌握舞蹈的要领和要求

  1、动作基本准确到位,配合协调,身体各部位能够灵活运用。

  2、跳舞时能情绪投入准确表演掌握不一样舞蹈风格。

  3、乐于透过舞蹈表达自我情感。

  4、群众配合协调默契队形整齐准确

  (1)意识到在生活中注意自我体态语言行为美

  (2)观赏舞蹈表演,简单了解欣赏舞蹈的文化背景。

  四、教学资料

  第一教学单元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透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身体姿态,掌握幼儿舞蹈的基本舞步。动作有必须的力度和节奏感,舞蹈动作协调。

  Ⅱ、教学资料:

  一、理论课

  1、掌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舞蹈发展的相关知识。

  2、了解舞台平面、空间、方位,懂得常用舞蹈术语,学会识别舞蹈图谱

  二、舞蹈的基本训练

  1、学习舞蹈基本手位、脚位。手形、脚位、手位、脚形。

  2、进行不一样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腰的训练、,走跑跳训练,基本舞步训练,组合训练。

  三、教学进度

  片段舞训练

  (总共四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周)基本动作练习

  第二课时

  (第三周)完成“准备段,第一舞段”

  第三课时

  (第五周)完成“第二舞段,间奏部分”

  第四课时

  (第七周)综合训练,动作提高

  片段舞训练

  (总共四课时)

  第一课时

  (第九周)完成“准备舞段”教学

  第二课时

  (第十一周)完成“第一舞段,第二舞段”教学

  第三课时

  (第十三周)完成“间奏段,第三舞段”教学

  第四课时

  (第十五周)完成“第四舞段,综合表演”教学

  第十七、十八周欣赏课成品舞表演汇报

  注:

  每个学期让孩子学会并掌握一个舞曲,能独立随音乐跳舞。每个舞种根据孩子本身的掌握情形而定。

【推】有关舞蹈教学工作计划(集锦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