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迎国检自查报告

时间:

迎国检自查报告3篇(幼儿园迎检自查报告)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迎国检自查报告3篇(幼儿园迎检自查报告),供大家阅读。

迎国检自查报告3篇(幼儿园迎检自查报告)

迎国检自查报告1

  近年来,我校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两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强化管理、深挖内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两基”成果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明显提高,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实效,两基迎国检自查报告。根据高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高台县“两基”迎“国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高政办发

迎国检自查报告2

  元石乡两基迎国检自查报告

“两基”工作是我国实行科教兴国的重要战略之一,高标准、高质量地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是“两基”工作的首要目标和重要任务。为全面实现这一任务,推进素质教育,我乡始终坚持“两基”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将工作重点放在巩固、提高上,做到加强领导思想不放松、狠抓落实,使我乡“两基”成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提高。现本着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两基迎国检”工作进行认真细致的自查与复查。

  一、基本情况

  元石乡辖20个村委会6个社区156个村民小组,世居汉、回、彝、壮、苗等民族。2009年,全乡完成国民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第一产业亿元,同比增长%;第二产业亿元,同比增长%;第三产业亿元,同比增长%;完成财政总收入亿元,其中乡本级收入5200万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亿元,贷款余额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51元,同比增长%。辖区内现有乡直普通中学2所,成人技术学校1所,小学32所,教学点57个,乡直幼儿园1所,私立幼儿园16所;有教师1132人(含幼儿公办教师),其中,中学教师427人,小学教师705人;学生人,其中,中学生7474人,小学生人。全乡1999年顺利通过“两基”验收,2002年顺利通过“普实”验收,2005年顺利通过“无文盲乡乡”验收。

  二、自查达标情况

(一)普及程度 1、适龄儿童入学率

  小学阶段适龄儿童2007—2009年分别为、、人,入学率 3 年分别为%、%、%,2009学年末在校生总数 人。

  2、适龄少年入学率

  初中阶段适龄少年2007-2009年分别为:7011、7061、7565人,入学率3年分别为:%、%、%。2009学年末在校生总数7474人。、辍学率

  小学:2007—2009年分别辍学14、114、111人,辍学率分别为:%、%、%。初中:2007—2009年分别辍学46、117、60人,辍学率分别为:%、%、%。

  4、完成率

  初等教育完成率:2009年全乡共有十五周岁人口1950人,完成初等教育人数1920,初等教育完成率为%,十五周岁文盲率为0;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2009全乡共有

  十七周岁人口2007人,完成教育人数1996人,十七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

(二)师资水平

  2009学年小学共有专任教师665人,大专及以上学历学历665人,学历合格率为 100% ;正副校长均已经过校长岗位培训 , 持证上岗率 100%。初中共有专任教师348人,学历合格人数为348人,学历合格率为100%。

(三)教育质量

  毕业率:近三年小学毕业人数分别为2053、2094、2134 人,初中毕业人数分别为2338、2193、2256,毕业率均为100%。

  全乡各校均认真实施素质教育,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未设臵重点班,并取消了留级制度。

(四)办学条件

  全乡各类学校总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其中,校舍总面积万平方米,小学生均占地面积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平方米,中学生均占地面积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平方米,教学用房合格率100%,“六配套”合格率100%。所有中小学共有电脑620台,实现人机比例为33:1,所有中小学校都装备了卫星电视教学接收系统,建起了电教室,均能接收中国教育电视1、2台等近30个频道的节

  目。各校都配齐了完整的教学软件设备。初中和中心小学均能上互联网。

(五)扫盲程度

  近三年农村青壮年人数分别为:、、人,非文盲人口总数为:、、人,非文盲率分别为:%、%、%。近三年城乡居委会青壮年人数为:、、人,非文盲率均为100%。

  三、“两基”巩固提高的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两基迎国检”工作的高效实施。

  我乡始终将“两基”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地位并列入议事日程,成立了“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 , 各学校校长为成员,具体负责“两基迎国检”业务工作,每年年初、年末均召开“两基”工作会议,做到工作年初有计划、有安排,年末有检查、有总结。将“两基迎国检”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位。组织全体干部、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明确“两基”工作的历史意义和具体操作程序,使“两基”工作成为全乡、全校性活动,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二)改善办学条件、开展整脏治乱工作、努力优化育人环境。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实施了危房改造与网点调整相结合,加强学校危房改造。三年来共改造危房3万多平方米,目前全乡存在的万平方米危房均纳入财政预算,正逐步解决。二是采取“投、争、引、捐”的方式,即政府投入为主,争取上级驻村扶贫部门的扶助,吸引社会资助和村民自愿捐助。从2006年至今,全乡共投资近8000多万元,新建、改扩中小学校12所,其中,丹凤一中、丹凤二中共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完成了改扩建工程;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古城完小、文华完小、海晏民德小学;投资1000余万元,完成长桥、阿梅者、大堵、淑足、色从、米车、捏龙等地完小的改造工程。、抓校园氛围的营造

  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窗口,好的校容校貌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美化学生的心灵。

(1)绿化、美化校园,以优美的环境感染学生。各学校每年都投入资金用于校园绿化,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高度重视校园整脏治乱工作,狠抓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做到校园无脏、乱、差死角。为学生提供了生活、学习、发展的良好条件,创设了优美的学习环境。

(2)重视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各学校针对自身实际,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并根据此规划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以良好的文化氛围熏陶学生。充分发挥少先队大

  队部、团支部、工会作用,每月定期更换形式不同的学习内容,丰富全校师生的课余活动。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良好师德、教风,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思想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因此,各学校学校要求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学校要求教师一定要有崇高的师德和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教风,在各方面成为学生表率。、为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各学校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树师德、铸师魂、育新人”活动,要求教师做到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时事政治,了解国家大事,评选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活动,使全体教师提高了认识,自觉投入到学生思想教育的实践中,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用榜样的力量教育学生。“敬业乐教、爱生育才 ”已成为全乡教师自觉的行为。、抓业务能力提高。

  业务能力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各学校非常重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把每周固定的一天作为业务学习时间,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业务学习开展。根据“十一五”期间教师继续教育的要求,各校制定了教师培训计划,采取的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途径是:首先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和文化水平,;其次鼓励中青年教师在岗业余自

  修专业知识和技能,学校领导以身作则,积极参加学习。学校全体教师参加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课程改革工作通识培训、“ 一德三新”培训等,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培训,教师素质得到提高。

(四)以科研为契机,积极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推进课题研究进程、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实现我国 “科教兴国”宏伟目标的关键,各学校坚持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的教学宗旨,借素质教育东风,以科研为契机,抓住机遇,积极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五)加大 “两基迎国检”工作宣传力度、认真做好“两免一补 ”工作,努力控制辍学率。

  政府、学校加大力度面向全社会全面宣传“两基迎国检” 的重大意义,使人人清楚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是社会、家长和少年儿童应尽的义务。对全部入学儿童、少年实行学籍管理,组织有关人员定期对学校在校学生数和转出、转入学生情况进行调查,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效性。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合理配臵教育资源,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公益活动,杜绝乱收费现象发生,保障辖区内少年儿童按时完成义务教育,并使残疾儿童、流动人口儿童同等享受全面的义务教育。

  各学校认真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认真开展假期大家访活动,在家访活动中,教师们克服身体、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全情投入,家访中教师们向学生家长通报了孩子的在校表现,与学生家长共同探讨家庭教育方法,听取和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对家庭贫困学生等群体给予关爱和帮扶,对学生进行假期安全教育,进一步密切了家庭和学校的联系,争取到了家庭、社会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有效构建起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学生教育体系。

(六)积极开展扫盲农教工作,充分利用现代农村远程教育设备,认真开展农技培训。

  各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和乡农技站、村委会配合,运用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积极开展农技培训,三年累计培训农民近 1000 多人次。让广大农民的农技水平有了提高。通过培训,让许多的农民朋友走上了致富小康路。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各种配套硬件还不够完善,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在课程管理方面,对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管理也相对薄弱,相关的评价没有跟上。

  3、地处偏僻的学校,交通不便,师资力量相对很薄弱,教育教学质量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

  4、学校寄宿生增多,上学路程教远,加上留守学生增多,学生辍学的趋势越来越严重。除了学校教师做好思想工作外,改善学校住宿条件,更多地为孩子着想,让孩子有家的感觉,才能更多地减少辍学现象的发生。

  五、今后工作的思路、继续加强 “ 两基迎国检 ” 的工作力度 认真做好 “ 两基 ” 巩固提高工作,提高认识,制定规划,不断提高我乡 “ 两基 ” 工作的整体水平。、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上级部门指导下,大胆创新、深化改革,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建立教师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使大批人才可脱颖而出,为 “ 两基 ” 工作高效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 继续深化以教科研为契机,积极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抓住机遇、创出特色,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建文明和谐的学校。

迎国检自查报告3

  两基“迎国检”工作

  自查报告

  安定区称钩中心小学

  2011年5月27日

  两基“迎国检”工作自查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296平方米。现有教学班6个,专任教师17人,其中本科有7人;现有学生229人,其中男108人,女121人。教室6间,办公室24间。藏书6767册的图书室1间,多媒体教室1间,仪器室1间,留守儿童及心理咨询室1间,储藏室1间,自然学科教具配置比较齐全。

  二、各项指标达标情况

  1、扫盲情况:

  学校配备了兼职的扫盲教师,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三年来,脱盲人员的巩固率达到95%以上,50岁人口中非文盲人员达到89%以上,给脱盲的人员颁发了脱盲证。

  2、普九情况:

  我校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小学适龄儿童巩固率达到100%。

  7—12周岁儿童入学率87%。

  三、采取的措施和所做的工作

  在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学校把“两基迎国检”工

  作放在了学校工作的首要地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成立了相应的“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并做了专门的会议记录。对于近三年的普

  九、扫盲软材料又重新整理核对。做了宣传栏两个,宣传标语8条。粉刷了校墙、教师办公室和

  每间教室,更换了教室及教师办公室的玻璃。

  四、存在的问题

  1、学校资金较少,自然科学教具时间长,存放的实验用品不齐全。

  2、有少数学生转到外地上学,没有转学回执单。

  3、扫盲普九的软材料装档不规范。

  五、整改措施

  对于存在的问题,学校再次召开“迎国检”专题会,把本项工作纳入教师的考核中,再一次夯实责任,查漏补缺,把存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完成。

迎国检自查报告3篇(幼儿园迎检自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