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描写桃花源记改写作文

时间:

描写桃花源记改写作文(集锦9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描写桃花源记改写作文(集锦9篇),供大家参考。

描写桃花源记改写作文(集锦9篇)

描写桃花源记改写作文1

  春姑娘蹦蹦跳跳地来到我们身边,伴着春日的,青云山上印上了我的足迹,一路上都是春姑娘的身影,她抚摸过的木都长出了嫩芽,亲吻过的花朵都张开了笑脸,一切都是欣欣然的样子,我们一路欢声笑语。

  这时,滴滴答答的春从空中洒落下来,绵绵的好像的小喇叭,唤醒万物,迎接客人的到来。走着走着,漫山遍野的桃花映入眼中,一片片粉色的桃花,配上那墨一般的树干,迎着春雨轻轻地飞舞,真是一幅壮丽地水墨桃花画。此时,我不禁想到人面桃花相映红,不知人面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走近桃花林,枝头上盛开的.桃花像一位清丽脱俗的仙子,在翩翩起舞,游客们都争先恐后地和这些的仙子合影!咦!桃花仙子还藏了什么在心中?啊,原来孕育着一个个小小的桃子,这些小精灵正在接受春雨的滋润,迅速地,他们有的还在桃花仙子的怀中,有的已经脱离了庇护,傲立枝头,这真是丰年的瑞兆!

  终将过去,必将到来,春天带来了,带来了期待,期待着春光下我们的再次拥抱!

描写桃花源记改写作文2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河边,有一渔夫,正在辛勤地捕鱼,这位渔夫是谁呢?没错,是我。相信你们一定好奇,我是怎么过去的,这,还得从三天前说起。

  三天前,因与朋友有约在先,我急急忙忙整理好衣服,准备出门。刚迈开脚,我一下摔倒在地。原来是有一个东西绊了我一下。我拿起来一看,竟然是一个球。上面写着“请告诉我你想去的地方,我会立即把你传送过去。”“桃花源?嘁,这年头谁还信这种东西。”但突然,我眼前一黑。

  当我醒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一条渔船上了,并身着古装。我成了渔夫——我一不小心穿越到了晋朝。

  原来我捡到的那个球是真的,但是我当初不是说我要去桃花源吗?为什么给我送到了这里?

  一次,我乘船来到一个偏僻的地方。正当我捕鱼时,一阵狂风将我卷进了河里。睁开眼后,我发现我的周围满是桃树。桃香、鸟鸣、阳光融汇一体,揉碎在风中,沉淀于潺潺水声中,让人想要永远停留在这一刻。“这就是桃花源的入口吗?真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啊!”我感慨道。带着好奇,我继续往前走。树林的尽头有一座小山,山上有一个小洞,似乎闪着点点的光芒。我快步爬上山,蹑手蹑脚地走进洞里,不敢发出太大的声响。洞里十分狭窄,勉勉强强能通过一个人。走了约几十步,到了山洞尽头。出人意料的是,有一块巨石挡住我的去路。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我环顾四周,找来一些短竹筒铺在大石头下面。我成功移开了巨石。

  一束暖暖的阳光洒在我身上,我的眼前被一幅极好的画面所充斥:一群小孩急急忙忙地追着黄蝶;几位老人在石墩上快乐的谈笑;青年男女在田野里卖力地干活;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看来,这里就是桃花源了。

  他们见到我都十分惊讶:“虽然你和我们穿得差不多,但看样子你并不是本地人吧?”我如实回答了他们,当然隐瞒了我穿越的事。他们非常热情地招待了我。关于那块巨石,他们说是先祖封的,不想让外人进来,先祖说,只有拥有大智慧,心胸宽广的人才能打开它。我问他们是什么朝代的人,他们都说是为了避秦朝的战乱才躲到这里的。“果然,是桃花源没错了。”我嘀咕着。但是我要怎么回去啊,只能找找看有没有那个球了。我向村民打听,他们说在他们祭坛放着一个疑似我描述的东西,我可以去那看看。为了能回家,我要去试试。

  来到祭坛门口,一座巨大的石像立在门口,正当我准备进入的时候,祭坛门突然关闭了。“想要进去,就得先回答我的问题。”石像说着。“出题。”“地上有六枚硬币摆成的‘L’字,请你移动一枚硬币,使其横着数,竖着数都是四枚硬币。”“这是什么鬼问题啊,六个怎么摆?”我吐槽道。不行,我要冷静,一定有解决办法的,看来是道创新型思维题。我心想。有了,可以用四枚那一行的第四枚放在两行交界处,这样数不就是横着竖着四枚了吗?“轰!”门开了,我发现祭坛的正中央上空放着的就是一开始带我来的球。我快步冲上去,却发现,要想上去,没那么容易。

  祭坛就像是一个悬浮在空中的岛屿,与旁边的平台没有相连的地方,间隔又很远,跳是不可能的,看来只有另寻他路了。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突然发现墙上刻着一行字:什么东西可柔可刚,遇刚则刚,遇柔则柔。这是什么意思?提示?这世界上有这样的东西吗?我心想。“诶,是不是非牛顿流体。”话音刚落,伴随着一声巨响,数块石头从天而降,悬浮在平台和祭坛中间的虚空中,只有蓝色和红色两种。我踏上一块红石头,但这时我附近的红石头都离我远去,蓝石头靠近了我,我踏上一块蓝石头,却是相反的现象。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我默念道。看来还得规划一条路线。按照路线的指引,我成功拿到了球。

  看来可以回去了,真是有点不舍啊,不过我另一个世界还有人等着我呢。我跟桃花源里的村民告别后,就顺利回家了。

  回到家之后,我写下了这一次的奇妙经历,但有一点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他们的先祖会知道现在发明的词呢?莫非,他也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穿越回去的……

描写桃花源记改写作文3

  我生活在一个离你们十分遥远的年代东晋太元年间,在武陵郡靠打鱼为生。可是我这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却经历了一件绝不平凡的事情。

  还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在溪水中划着船。可是在不知不觉中,我就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只见两岸突然出现了一片茂盛的桃花林,长达几百步,枝头的桃花都绽开了笑脸。微风吹过,一阵淡粉色的花雨凌乱地飘落到了嫩绿的草地上,显得格外鲜艳。我不禁被这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地又划起了船,想要看看这桃林的尽头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连绵的粉色一层接着一层,又渐渐变淡了,在这溪水的源头,一座座高山连绵不断。我以为我的旅行就这样结束了,可正当我想调转船头时,突然发现了一束亮光从山中射出。我好奇极了,便索性下了船,向前一探究竟。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狭窄的洞,我便微侧着身子挤了进去。就这样走了几十步,前方突然明亮起来宽广平坦的土地、排列整齐的房屋、还有那肥沃的农田、清澈的池塘和郁郁葱葱的桑树竹林在田间的小路上,耕种劳作的男男女女穿着与桃源之外也没什么两样;鸡鸣狗叫之声也时时听到;老人和孩子们也都笑容满面、怡然自得。

  可他们见到我时,都十分吃惊,询问我的来历,我便一一作了解答。而我也对他们的身世十分好奇,经过他们的介绍,我才得知,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同县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并再也不出去了,所以与外界隔断了。他们询问我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我便把自己知道的事情详尽的告诉他们,他们也都感叹不已。我在他们的盛情款待中,又度过了快乐的几天,也是该离别的时候了。但他们却再三嘱咐我,千万不要将他们的住处告诉别人。

  就这样,我又划着船回去了,只不过这一次我又做了一些记号,因为我想,如果我告诉太守的话,一定会得到一笔不菲的收入。可是,当我带着太守再次来到这里时,那天所见的种种全部神秘的消失了。此后虽然还有一些人继续寻找,但都失败了。从此,这个神秘的世外桃源就再也没有被提起过

  自从南阳刘子冀寻找桃花源未果之后,许多人都认为桃花源不存在,不过是渔人想要出名的一个借口罢了。而且有些人还利用桃花学源来炒作,说桃花源是一个人间仙境,到那就能长生不老,并且借着这个噱头,推出“桃源三日游”,可是所有的旅游团都是收了钱就玩失踪术啦。

  可有一个商人就是不信邪,听说那里资源丰富,便想买下来开发,大赚一笔。于是,他几经周折,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找到了那世上唯一一个进入过桃花源的人——渔人。渔人见有人肯相信他,很是感动,加上还有钱赚,便决定全力帮助这个商人。这次,他们果真丙次找到了那个山洞。进去后,里面的风景用仙境来描述都是贬低了桃花源。在桃花源中,也确实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于是商人下定决心要买下这里。他找到村长商定,可是无论出多高的价钱,村长就是不卖。但在商人的软磨硬泡之下,村长实在受不了了,便请来了一位巫师。巫师一来就让商人躺下,只见他手一挥,商人就昏了过去。

  当商人醒来时,他发现桃花源已是囊中之物欣喜若狂,立马开采起来。仅仅一天,桃花源附近的花草虫鱼都死了,居民也都跑了。商人当然高兴了,因为他不用付拆迁费了。一个月之后,商人发了大财,光是点钞机都烧坏了好几台。正当商人坐在家中享受时,太阳突然袭击然暗淡无光,接着大地剧烈摇晃,接踵而来的是各种自然灾害,最后天崩地裂,桃花源不复存在了。但在商人临死之前,一个人一样的黑影用意念告诉他——桃花源是地球的心脏,桃花源毁了,地球就没了!

  商人尖叫着醒来,他发现自己躺在一片桃花林间。他意识到那是一场梦,一个无比真实的梦。而他也因此不敢再打桃花源的主意,从桃花源回来之后,他只字不提桃花源,此后,就真的无人问津桃花源了。

描写桃花源记改写作文4

  自从刘子骥病故以后,再也没有人听说过桃花源的消息。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发现桃花源的渔夫的子孙们在整理渔夫的遗物时,发现了一本书,书上写着“桃花源”三个字,打开书里面有着密密麻麻的字,时不时还掺杂几页图画。

  于是便勾起了子孙们的好奇心。第二天,子孙们整装待发,循着书中的记载,他们一步步寻找,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找到了那座山,也发现了那一个山洞,山的四周布满了桃树,树上结满了花朵。他们便摸黑走进了山洞,走了几十步,他们看见了光明。出了山洞便看到了真正的桃花源,和书中记载的一模一样,那里有山有水,屋舍俨然,但村民们却没有那么热情,子孙们询问了以后才知道,这几周下了暴雨,近几天刚刚停止。暴雨冲垮了良田,粮仓里也浸满了雨水,村民们都不知该如何是好。听到这里,子孙们决定帮助村民们。

  因为村子与世隔绝,所以村民的知识都特别少,科技发展的也十分缓慢。不过在子孙们的帮助下,他们很快就修好了粮仓和田地,并帮忙种下了仅存的一点钟子。没过几天种子就发出了嫩芽,所有人都十分高兴,民们很想热情款待一下子孙们,可是一点粮食也没有了,唯一的几头牲畜也让洪水给冲走了,为此村民们都很伤心。不过子孙们并不在乎,他们只是为了助人为乐,不要回报。村民们把自家里值钱的东西村送给了子孙们,在村民们的强迫下子孙们不得不收下,每个人的脸上都显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

  过了几天后,子孙们离开了。他们下定决心要帮助桃花源做一些改变。几年过去了,桃花源变成了举世闻名的美景,很多人都来到了这里,当地的官人还下令不要污染桃花源,否则就会受到惩罚。村民们也走出了桃花源,学习到了许多知识,桃花源也得到了重大的改变。从此,桃花源便成为了人们修身养性的绝佳场所,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常客”。

描写桃花源记改写作文5

  渔人走后,桃花源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村子里最年长的一位老翁却担心着一件事──渔人把桃花源里的事情告诉别人。于是,便与桃花源的其他人商议,老翁建议:选一人去跟踪渔人。

  众人赞同,便选出一位村里身体最强壮的年轻人。身体强壮到什么地步呢?据说他可以举起300斤的巨石,跑起来连风都追不上,这位年轻人从山中出来,立马看见了还没走多远的渔人。

  远远地,看见渔人回头往后看,年轻人立马躲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探出头来,发现渔人从怀中掏出一把小刀,一会儿用刀子在桃树干上刻一个箭头,一会儿在岸上摆上一块尖尖的石头或树枝。年轻人偷偷地跟着渔人的足迹走,一边把鱼人做的记号全部给涂掉了,把石头和树枝指向了其他方向。

  在年轻人跟踪渔人的时候,桃花源村也没闲着,村里的人几乎都来到了山洞前,商量着如何度过这一劫。只有两个人不在,一个是跟踪渔人的年轻人,另一个便是那老翁。

  本应该在村头主持的老翁却不见踪影。只见他绕过了几个巷子,度过了几条小溪,来到了一座祠堂前,这祠堂铺的是青砖,盖的是红瓦,顶梁的柱子一丈高,门口的两头石狮子栩栩如生,目光仿佛注视着来人。

  老翁大步走进祠堂,轻轻推开朱红的大门,上百个牌位出现在眼前。放置牌位的桌子上,有一个香炉,两只蜡烛的火焰明亮夺目,蜡烛前有一桶香柱,牌位前有三只道蒲。奇怪的是,在这偌大的祠堂里,香火飘渺之地,竟无一粒浮尘。

  老翁跪在其中的一个道蒲上,拜了三拜,熟练的取出三炷香,用烛火点燃了,插在香炉里便慢慢的离去,关上大门一片寂静。一个金色的大字“迷”突然出现在祠堂中央,片刻之后也消失了。祠堂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老翁做完这一切之后,那个年轻人也回来了。

  那个年轻人气喘吁吁地对大家说:“渔人带了好多人来到这里,手里拿着武器!”众人听了都惊恐不已,老翁走出来缓缓的说:“放心,他们再也找不到这里了。”

  渔人、太守和太守的人马来到这里,只见到迷雾缭绕,所见之处,竟不足一尺,深处有狼嚎,惧不敢前,一等无功而返,太守气极,渔人以欺诈之罪入狱。桃花源也平安无事。

描写桃花源记改写作文6

  渭南——一个来了就让人留恋的地方。

  这里美景如画,有长空栈道、冾川风景区、九华山、处女泉……在渭南三圣故里,还藏着一处独特的景点——桃花源。

  走进桃花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外观看起来类似于牌坊的大门。门前有两头石狮子,瞪着大眼珠,目光炯炯的注视着每一位游客。

  往前走大约两百米,我们走进了关中院子。院子里有一座亭子矗立在四合院中心。四周的墙上画着梅、兰、竹、菊,给人以朴素、淡雅之感。爸爸告诉我,它们被称为花中四君子。另一面墙画着一些古人的肖像,有孔子、孟子、老子……这些肖像惟妙惟肖、栩相如生,我仿佛听见见孔子在向学生讲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站在亭子里,桃花源的许多景色尽收眼底。一阵微风吹过,无比凉爽,舒服极了。

  一路欣赏着美景,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荷花池边。这里的荷花挨挨挤挤,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花蕊,有的花骨朵饱胀得马上就要裂开似的。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服,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服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舞动起了腰肢。风过了,我停止了跳舞。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最后,我们来到了酿酒厂,还没走到跟前,一股浓浓的酒味已经飘到我鼻子里,我都快被酒味醉倒了。这有很多推车,据说,这是古时候用的战车。它比一般的三轮车大好多倍,我站在车上,仿佛自己是一位勇士,拿着兵器,在和别人战斗。

  虽然这里的桃花源没有东晋的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那么美丽,那么幽静,但是,它却是那样古色古香,让人流连忘返。

  再会,三圣故里——桃花源!

描写桃花源记改写作文7

  “桃花源”落笔便有了一种仙意,陶公梦想中的桃花源,千百年来引无数人为之魂牵梦萦,寻寻觅觅。今年盛夏,贵州的青山碧水间,我竟然找到了心中的那个桃花源。

  初见·桃花源

  贵州高原,重山层云叠抱中的西江苗寨,在新中国成立了三十多年后,才为世人所知。好像被惊醒的睡美人一样,从此繁漪不绝,如深谷幽兰,开始怒放。初见第一眼,我便如同那个误入桃源的武陵人一样,被这儿吸引了。习惯了城市的车水马龙,繁华喧闹,到了这儿,心却静了下来。苗寨在群山中又被四座小山环合着,似保护在襁褓中的婴儿,不被外面尘世的喧闹所惊扰。山很美,谷很静。闭上眼还能听到山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谷中鸟儿飞入林中的扑翅声,空灵的鸟叫声。不得不说,让自己的村寨坐落于如此美好之地,苗家人是真会选位置。全寨约莫两百户,以谷底为中心成圆形分布,家家户户都是苗族最有特色的吊脚楼。房檐与普通房子相比大不相同,房檐呈平行四边形状,用青瓦铺就,房檐四角向上翘起,亦似美人纤指翘如兰花。有一条河从远方山涧而来,静静穿过苗寨,又拐了个弯向山那边流去了,不知所踪。深静的山坳,古朴的村落,转角的河道……只是初见,这颗心便被它吸引住了。

  流连·桃花源

  慢慢入寨中,便见到河边有两群在互相泼水的苗女。性情活泼,生得一口白白的银牙,五官端正,清新秀美。我的目光停留在一个女子的身上,她穿着毛蓝布衣裙,腰间围着钉满小银片的绿布围裙、领口和裙摆上用银线绣着极美的花。长发盘在头上,戴个苗族特有的苗银头饰,颈间也戴着挂满了流苏的银环。她和别的在嬉戏着的苗族女孩不同,她只静静地坐在那里,手拈一枝花,放在鼻下轻嗅,让我不觉想到了“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继续走着,又见几个女子谈笑着从我们身边跑过,银铃似的笑声和身上银饰碰撞发出的叮铛声交织在一起,和谐悦耳,相映成趣。

  越往里走,苗族风情更加浓郁。走在古街上见一户人家正在摆“长桌宴”。所谓“长桌宴”,就是几十个人围着几大张拼起来的长桌而坐,是苗家人用来招待客人的一种家宴。山肴野蔌,珍馐佳肴,杂然而前陈。苗家人好客,席间自然也少不了敬酒。不久便有几位苗女站起,端着酒,拿起酒坛,唱着欢乐的苗歌走到宾客面前,挨个敬酒,客人们虽不知其歌意,但也能感受到歌声里流露着对远到宾客的欢迎和热情。主客共饮,个个红光满面,喜笑颜开。

  苗家的吊脚楼,二楼倚窗的栅栏叫“美人靠“,是苗女们休息聊天做针线活的地方。靠在上面望着院外的白墙绿萝,石板清流,编织着这宅子里曾经的故事。清风徐徐,阳光照得树影冉冉,花影婆娑。那扇古旧的门,半开半合,咿呀作响,到处充满诗意的温柔。当年,是否有个柔艳如妖花的女子,推开这扇门,嫁了进来,成为了持家有道的端庄女主人,再暗自老去。她的故事是否融入了一个大家族流淌的历史中,又化作后人口中一段斑驳的追忆……阳光洒在面颊上,我不禁闭上双眼,啊!又是一个宁静的午后。

  不舍·桃花源

  再睁眼,已是日斜西山。当太阳的最后一缕金光藏进了云层,天色开始暗下来了,阴山,古楼,苗寨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夜晚降临,一束束灯光不知何时亮了起来。照着河湾上的风雨廊桥;映着河岸边的古楼;衬着寨口那棵枝繁叶茂的百年榕树,处处跳跃着光影。俨然如临幻境。不知何处似在举行篝火晚会,鼓声、芦笙、苗腔合唱的歌声,人群的欢呼声和掌声,随着凉凉夜风,顺着潺潺流水传向远方。街上的游人开始多了起来,有窃窃私语的游客,有牵手漫步的情侣,有追逐奔跑的孩童,都在尽情享受晚风拂面的惬意,领略这旖旎的光景?

  夜深了。我们踏着蜿蜒的石板路,回到位于半山腰的客栈,站在窗边的露台上,就能将苗寨的四分之三尽收眼里。深夜的苗寨静谧而祥和,山坡和山坳里的点点灯光还未熄灭,惊艳于那星星点点的灯光像黑暗苍穹下闪烁的星河,亦或是黑暗中闪耀发光的宝石散发出让人迷恋的气息。

  清晨醒来。初阳的朝霞漫撒在青山头,鸟儿开始鸣叫,寨子也快要苏醒过来?要离开了,心中有不舍。不知自己的离开,会不会像那武陵人再也寻不到如斯的桃花源了?

描写桃花源记改写作文8

  新春伊始,正月初二下午,慕名来到广南县坝美风景区。下车后,一家老小共七人,坐马车约二里路,然后登小船,一梢公划船,一船可乘四人,两船逆水而行,穿山洞,洞中水清如浒。来往运人出入小船擦肩而过,洞中有梢公手电照亮,虽不是看得十分清楚,但昏暗中能将周围看明白,岩洞天然形成,水宽不超过十米,水深难测,据划船梢公说,最浅处有一米左右,深处达十多米,水中有鱼,但不易捕获,周围岩石高低不平,有劲峭突出,也有缓坡,顶处有岩石如玉,柱子般伸下,坠落之势,离我们头顶有两米多,无忧。大约船行二里,前面亮光突现,到码头下船,沿石壁中小路拾级而上,眼前一村庄显现,再沿着石头路走约十多米,忽然开阔,只见方圆四里平川,河水从中间流过。平川中各种树木林立,桃花尤为多,只是不到开花时节,多数欲含苞待放,半山坡向阳处,隅尔有数棵桃树花开得不十分盛,却很是显眼。平川田园里油菜花最为多,一片片金黄色,十分可爱,河中有群鸭子,游来游去,悠然自乐,旁有十多个半大小孩,在河边沙滩上尽情戏水,欢乐可爱。转眼间,我们来到了山脚边的小村庄。

  村庄不算大,因现在是正月,这里“年味”较浓,炮竹声此起彼落。在昆明城里已经多年没有这种“年味”的体验了。所以,心情陡然放松,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与欢愉。因时间到了下晚,我们一行人就在小村的半坡上找了一个农家旅店住了下来,这里门前恰好有一小平台,可在这里吃饭、休息、玩乐,整个平川尽收眼底,位置极好。晚上,我们观看了下面场地上的营火晚会。

  夜幕降临,当人声散尽的时候,我上床就寝,不知不觉想起少年时读过的《桃花源记》,想着想着进入梦乡。睡梦中东晋之人陶渊明老先生邀我同游桃花源,正玩得高兴,忽然陶先生不知去向……

  一觉醒来,已是早晨八点多钟,天气不是十分睛朗,走到小平台上,一览全貌,空气清新,景色醉人,我信步走下山坡,顺着田间小路往前走,来到了一条人工修建的走廊,这里是平川中的小岛,其实是河水绕流而成的一小平滩。滩前是村庄,滩后是良田、菜园。周围是矗立的群山,峭壁林立,山顶有雾,仿佛白云缭绕,峭壁上的几个岩洞影影绰绰,洞口吐出的雾气时有时无,给这个小小的平川增添了几分神秘。此时此刻,就似置身于世外,什么都不愿想,留下的只有对自然景观的享受,感叹自然造物的鬼斧神功。

  在田间小路的两旁,是一棵棵含苞欲放的桃花树,树上结满了红白相间的花蕾,如若吐艳,是何等的壮美!可惜,此时来到这里,还不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心中有几分遗憾。偶尔遇上几个到田间做农活的人或是收菜为来客准备中餐美味的人,我与一老者聊聊,他说:没有开放前,这里进来的客人不多,全村人以种植业、捕鱼为生。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路两旁种有桃树,鸡呜狗叫之声相闻,夜不闭户也不会丢失东西,民风淳朴,尊老爱幼,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现在来游玩的人多了,特别是逢年过节十分热闹,很多人家就地取材,做点小生意。见过世面,而家景富裕的人家,开办起了“农家乐”(旅社),做起了“一条龙”服务的生意。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家家户户过得“更火红”了。看着这位老者那满面笑容,似春风吹过的样子,我又想起了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陶先生笔下所描绘的,不管其有无,却反映了他追求的理想,是一种与世隔绝的美好生活,当然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事隔两千多年的今天,这个处境似《桃花源记》中的小山村,老百姓是另有一翻天地和想往。

  我游玩在平川中的小岛滩上,河水清清,独有的小船就在河滩边,只因清晨凉意浓,无人有划船的兴趣,这里有小草坪,有小亭,栽着各种花木,有两种花木依然突出,桃树与玉兰树,玉兰花却盛开了不少,一朵朵洁白透亮,白得如玉,看得让人心也醉,我不觉在河边伸展手脚,锻炼起来,这真是一个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好地方。

  喧闹声又打破了山村的寂静,上午十点后,来这里游玩的很多人踏上了归途。我们从村前进入,返回时是从村尾出,从驻地大约走二百多米,就到了坐船的码头,乘坐与进来时一样的小船,载着我们穿同样的山洞河流,出了这个似“世外桃源”的村庄。回首而看,一切都淹没在群山峻岭之中。

  我此刻细细回味起来,坝美村隐藏在一个南北流向的“之”字型河谷中,出入该村均须穿过幽长的水洞、河谷两端的洞和中间的坝子,天然形成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自然地貌景观;是《桃花源记》中描述内容在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再现,于是写下了“新桃花源记”。

描写桃花源记改写作文9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你们听说过《桃花源记》吗?里面风景优美,人们与世隔绝,生活得无忧无虑、幸福美满,被后人称为“世外桃源”!而我要说的这个,也是一个美丽无比、宛如仙境的地方。

  星期六,爸爸妈妈带我去欣赏一个长满桃花的地方——桃林。初入桃林,脚下是绿油油的草地,散发着草的清香,穿过松软的草地就是桃林。我们走在桃树林中,桃树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那朵朵盛开的桃花,使我想起了《诗经·桃夭》里的那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或者吴融《桃花》里的那句“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突然刮起一阵小风,桃树林迎来了“哗哗”的响声,吸一口气,香气迷人。游客们都在这片林中拍照、嬉戏,脸上带着灿烂的笑,用“人面桃花相映红”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

  再走几步,我们来到了一个小池塘。哈!我惊奇地发现这里有许多小蝌蚪。它们在水里玩耍着,经常升到水面上,好像在和我打招呼。在这样清澈的、没有一点杂质的水中,那些小蝌蚪,仿佛也成了一群飞鸟,在无忧无虑地飞翔。它们时而向上盘旋,时而向下沉入水底,快速地游动。看它们焦急的样子,是不是在找妈妈呢?

  绕过小池塘,就来到一片金黄色的油菜地里,到处都是耀眼的金黄色,清香扑鼻。在油菜地的东边,有一片万紫千红的花园。迎春花小心翼翼地探出身子,吐出了淡黄色的花舌,随着春风送来淡淡的幽香。白玉兰、海棠、杜鹃都争先恐后地开满了枝头。真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看着这美丽的景色,躺在松软清香的草地上,我似乎忘了一切。晚风伴着桃花的香气吹到我脸上,像一双手抚摸着我的脸,看着在水里滑动的小蝌蚪,听不见那些嘈杂的声音,我的心也沉醉在这里,这幅如画般的美景,就这样印在了我的心上,擦也擦不去!我想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世外桃源吧!

描写桃花源记改写作文(集锦9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