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2022博物馆经典日记

时间:

2022博物馆经典日记4篇(历史博物馆的日记)

本文由吾小秘【www.wxiaomi.cn】会员分享,供您参阅。文内整理了4篇相关范文,平均每篇669个字,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2022博物馆经典日记4篇(历史博物馆的日记),供大家参考。

2022博物馆经典日记4篇(历史博物馆的日记)

2022博物馆经典日记1

  今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妈妈们带着我们几个到了普陀博物馆去参观。那是一个十分偏僻有窄小的地方,而且外面的造型非常老式,让人感觉有点茫然。可是当你跨进大门就会让你大吃一惊,好像来到了渔民的皇宫一样。这是一幢二层中国古式的仿造建筑,栏杆上精雕细刻,房子前的空旷地都是用石板铺成。在里面让我们回味了前的沈家门渔村风貌,渔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里面收藏了渔民老前辈们用过的最古老的各种船,有大捕船,双拖船等……好像只要我们一眨眼,就能回到过去,看到渔民们使用各种各样的捕鱼工具,如箩筐,鱼叉等…在透明的玻璃柜中,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做成的人物、景色。在一旁的墙壁,还有一首有意义的打鱼词:“吃吃雨淘饭,困困湿舱板,裤脚缚草绳,风沙当背心。冬打天暴夏张网,秋柯大捕无没空,柯得鱼虾满舱板,剩下只有一竹篮。篙子一甩,上岸讨饭”。把过去的人捕鱼的辛苦和沈家门渔港做得有声有色。

  来到第二层,走进了大厅就是四德堂,迎面的八仙桌上放着猪头和鸡鸭鱼肉等供品,妈妈告诉这是我们舟山人的习俗,每逢过年时都要祭祀菩萨。在旁边还有龙椅,龙櫈,和古老的电话机,真是庄严气派。往里走去,里面还有古代人用的煤油灯,古代人穿的衣服、生活用品、取暖的暖炉等。在墙壁上还有清代名人留下名句。

  参观完了这些珍贵的物品,我的脑海里印出古时候的老百姓怎样生活,渔民们怎样捕生。虽然历史在前进,但我们一定要永远记住古人的辛勤付出!

2022博物馆经典日记2

  今天我们游览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懂得了许多知识。

  跟着讲解员,我们看到了周、汉、南北朝、唐这几个朝代的工艺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青瓷刻画提梁倒灌壶了。它外形精美,壶身刻有祥云,最口十分特别,是一只年幼的小狮子,趴在上面,展现了我国古代工艺品的卓越。但是,最让我震惊的不是这个,而是它的内部构造:梅花形注水口设于壶底中央,壶内有漏柱与水相隔,注水时将壶倒置,待盛满后将壶方正,滴水不漏,造型大气,设计独特,我非常的喜欢呢!

  但当我走到下一个个展厅时,才发现这个壶并不是最珍贵的。

  1970年,在河家村的一个施工地无意之中找到了两个罐子,待专家打开罐子一看,里面装着数千件工艺品之类的东西,被称为大唐遗宝。

  大家会想,两个罐子怎么能装的下那么多东西,一会儿我来给你揭晓。

  首先是玉带,在罐子中发现了数十条玉带,玉带的名字由玉的样子来取,如狮面纹,洁白玉之类。随后,我们看到了两个灵巧的小杯子,全身纯金,一只杯身雕着鲜花,一只瓶底雕着凤凰,七面玲珑,栩栩如生。再往前走,我们看见了一个镇馆之宝,那就是兽首玛瑙杯。这个酒杯用上等玛瑙制成,流光溢彩,形状奇特,前面是个牛头,牛鼻牛眼出神入化,牛嘴一个金牛套套住,像个号角,酒从号角口灌入,然后将金牛套拧开就能喝了。让我不的不佩服古人的奇思妙想的设计构思。后面我们还看到了使用微雕的赤金龙,罐子中最为精美的鹦鹉纹提梁银壶等等许多珍宝。哦,对了,为什么能装的下一千多件物品呢?那就是物中物,大罐里面有小罐,小罐里面还有宝,知道了吗?

  陕西历史博物馆真是一个我们学习的好地方啊!

2022博物馆经典日记3

  四月一日星期四是我们户外教学的日子。早上七点半就有许多人到学校期待着校外教学,老师说:”八点二十五分出发。”眼看,时间就要到了,去户外教 学之前,老师给我们看了有关于陶瓷博物馆的介绍影片,让我更进一步了解陶瓷博物馆。每次要去户外教学时,老师一定会叫我们带水壶、轻便雨衣、小塑胶袋和少许的零食、钱,为了将一路上的风景和老街的建筑特色写下来,所以老师教我们带着纸和笔。

  到了之后,我看到了许多人潮,所以我更加的兴奋。我跟着同学去盖了一个纪念章让学习单的内容更丰富,我还看到好多美丽、简单又漂亮的大师级陶艺作品,我看了好想跟他们学习陶艺,成为厉害的陶艺顶尖高手。影片欣赏完后,我们也去了一个可以玩沙子又可以玩水的地方休息一下,看到同学玩得好开心,不过带队的老师不准我们玩沙子,我用看的就感到非常的开心、快乐。

  去了陶瓷博物馆,我还去了老街,有的人去做手拉坏和马赛克拼贴,我则是悠闲的逛逛老街,看看那里的建筑特色。我买了两个有趣的笛子,它的是狗的造型,我本来想买小猪造型的,但是我又被另一只狗造型的吸引。商店的物品有些贵到吓死人,例如:紫水晶,小小的一个十五元起跳,价钱真是高啊!

  我觉得这是最好玩的一次户外教学,不仅能学到许多有关于陶瓷的知识,还能欣赏到一件件漂亮的陶艺作品,真是漂亮极了!!这次的户外教学真是好玩!

2022博物馆经典日记4

  那是去年阳春三月里的一天,我同父母一同驱车来到向往已久的甲骨文的故乡——安阳,带着敬畏的心情走进了世界上唯一的文字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深深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洗礼。

  从远处看去,中国文字博物馆就像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正门口各立一只造型奇特而夸张的凤鸟,广场中央矗立着以甲骨文“字”来设计的字坊,真是匠心独具。从字坊通向主题馆的道路两旁是有二十八片青铜甲骨组成的碑林,形态各异,有的像云朵,有的像花瓶,有的像贝壳……

  通过安检来到一楼的“一片甲骨惊天下”展厅,我不由地惊呆了,一排排展台和大厅四周的墙壁上布满了刻着甲骨文的甲骨、卜骨,这些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见证了中华大地悠久的历史和璀灿的文明,述说着中国文字的源远流长。二楼里面是大量造型古朴、庄重肃穆的青铜器,足以让今人汗颜的艺术水准诠释着古人的智慧。值得一提的是,三楼展厅陈列着故宫收藏的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等名家真迹,平日里仅仅被我们当作工具的文字,在大师笔下字字珠玑。

“哦,原来‘吃’字的甲骨文是这个意思啊。”在博物馆里,你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感叹并发出会心一笑。

  最让我心仪的既不是甲骨文残片,也不是镇馆之宝的司母戊方鼎,更不是梦幻般的4d影院,而是多媒体厅里那些互动性的游戏,电子翻书、看形状猜偏旁、看形状猜成语等等令我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人气最旺的是打字比赛,四台连在一起的电脑屏幕上同时显示一篇同样的短文,最先录完者获胜,游人们在欢笑声中顿感身心愉悦。

  走进文字博物馆,就如同走进一条浩瀚的历史长廊,走进一座博大厚重的文化宝库。出了文字博物馆,大家纷纷感叹没见过的字太多,不认识的字太多,生活中常用的几千字,放到文字博物馆里可以说是沧海一粟。

  离馆时已近黄昏,暮色中那座标志性的字坊被灯光照得格外醒目,好似一位伟岸的巨人从历史的深处缓缓走来……

2022博物馆经典日记4篇(历史博物馆的日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