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

时间: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9篇)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 篇1

  放假了,都忘了今天星期几,但是小语老师寄书的事一直没忘,今天下午,终于去学校取来了它──《亲爱的汉修先生》。本来是打算买给儿子看的,忍不住好奇,一口气看完了它。没想到这本儿童文学书竟然打动了我,让我无声的流泪。

  文中的男孩鲍雷伊父母离异,他一直以为是自己的过错,有一天,因为爸爸一直答应给他打电话而一直没打,他生气了,就主动给爸爸打电话,结果在电话里听到那个比萨男孩要他爸爸带他去吃比萨饼,“我的肠胃突然一阵痉挛”。看到这里,不知道为什么,心里一阵莫名的心酸。我想,小男孩痉挛的是肠胃,而我痉挛的,应该是心吧,为一颗渴望关注和爱的心灵被冷落而心酸,而痉挛。

  后来又看到鲍雷伊跟妈妈的对话,美国孩子能跟父母这样平等的对话,在这里得到了证实。

  小男孩问妈妈的问题:“你当初为什么要嫁给爸爸?”“那你为什么又不爱他了?”“妈妈,你现在还爱爸爸吗?”

  其实,这些问题,我想很多遭遇父母离异的中国孩子肯定也遇到过,只是他们没有鲍雷伊这样幸运,能从妈妈的嘴里得到答案:“或许我长大了,而你爸爸还没有。”,并且从妈妈身上获得生活的勇气:“我每次望着海浪,就会觉得不管事情看起来有多糟,人生还是可以走下去的。”美国父母没有用一句“小孩子懂得什么”来搪塞孩子,这应该值得每一位中国父母学习,学会跟孩子平等对话,并且是心灵的对话。千万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

  文中的鲍雷伊选择了倾诉的方式来写日记,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也是本书让我印象深的地方。“亲爱的汉修先生”(跟作家的书信交流)“亲爱的‘假’汉修先生”(日记),真有意思。一颗孤独寂寞的心灵,是需要另一颗心灵来抚慰的,小鲍雷伊幸运地遇到了汉修先生,一个引导他写日记,引领他成长的作家。可是,在生活中,有多少颗寂寞的心灵找不到可以交流的地方,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

  感觉很久没有写东西的欲望了,看过了,记下了,转瞬又忘了。今天,这种忧伤的情绪一直环绕着我,所以记下了这些没什么价值的文字。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晚上儿子也很快看完了这本书,问他有什么感受,他说鲍雷伊的日记写得好(亏他看这么快,记住了主人公的名字),写的很朴素(我想,可能是想说朴实,说不出来,就用了“朴素”吧。)

  同一本书,不同的人读,感受肯定不一样。儿子读不出跟我同样的忧伤,我也不愿意把自己的感受强加在他身上,他能感受到“朴素”就已经很值得鼓励了。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 篇2

  暑假里,我有幸跟我的女儿一起读了一本好书——《亲爱的.汉修先生》,不禁为这本书作者的匠心独具所深深吸引。书中描写了鲍雷伊与汉修先生的的书信来往,看的出他的成长历程是充满着爱与痛的,而我对书中的鲍雷伊的妈妈尤其敬佩,这是一位有原则、有爱心、坚强勇敢的妈妈,她的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让我深受启发。

  鲍雷伊在收到汉修先生的回信要求他回答10个问题的时候,妈妈是这样教育他的:人不能一辈子光会期待别人帮你做每件事,也应该为别人做些事情。是妈妈的适时教育,让雷伊开始写信,最终能熟练的掌握写作技巧,并有了成为一名作家的梦想。我觉得她做的太对了,父母就是要坚持原则,该孩子去做的就一定得让他自己去做,甚至可以用将电视弄坏这样的方法来控制孩子,如果一味的迁就孩子,只会毁了孩子的未来。

  书中雷伊的妈妈是一个离异的母亲,自己打工养育儿子,工作虽然很忙但她仍然在业余时间去学习护士知识,以便可以帮忙别人,是她教育了雷伊要有爱,即使父母离婚也不要去怨恨,因此雷伊变得宽容,在自己的午餐被多次偷吃后仍能原谅那个偷盗者,并理解了自己的父母。做到这一点真是太不容易了,现在多少孩子都是父母离异的受害者,如果他们的父母能看到这本书,那些孩子们就会变得幸福。

  雷伊的妈妈不仅心中充满爱,而且还经常告诉雷伊要坚强,她说:“我每次望着海浪,都会觉得不管事情看起来有多糟,人生还是可以走下去的。”正是妈妈的坚强让雷伊也变的坚强,所以当他的作文没有获得期待中的大奖时,他并未气馁,他知道人没有一帆风顺的。读到这里,我觉得父母的言传身教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个坚强的母亲,自然就有一个坚强的孩子,所以我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将好的一面展现给孩子,给孩子以好的榜样。

  雷伊的家里虽然只有妈妈和他两个人,但是妈妈给他了充足的爱和尊重,记得他的妈妈跟他认真的讨论了父母离婚的原因并分析了他们为什么不能复合,让雷伊充分理解了父母的想法,接受了现实,变得开朗、活泼起来。可以看出给孩子平等和尊重,对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我也要坚持这么做。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这真是一本好书,希望我的女儿也能从此书中学到一些道理。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 篇3

《亲爱的汉修先生》是来自美国的一个叫贝芙莉·克莱瑞的人写的,我很喜欢,因为它教会了我怎样写作。

  这本书主要讲:鲍雷伊二年级买了一本书,他很喜欢书的作者汉秀先生,所以写信给它。到了六年级,他几乎每天都给汉修先生写信,在信中,鲍雷伊就说出了他所有经历的事,以及多年来内心的感受和孤独。通过和汉秀先生的书信来往,他学会了怎样面对生活,同时也更加坚定成为了一个作家。这本书还可以教会我写信,之所以这本书比作文书好,是因为它不仅能让我学到写作,还能感觉到风趣的语言。

  自从读完了《亲爱的汉修先生》,我非常喜欢汉修先生给鲍雷伊出的问题,还记得是:1、你是谁?2、你长成什么样子?3、你的家庭是什么样子?4、你住在哪里?5、你有宠物吗?6、你喜欢上学吗?7、谁是你的朋友?8、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9、你有什么烦恼?10、你有什么愿望?这些问题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明原因。可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说“烂问题”可能是不想回答吧!

《亲爱的汉修先生》胜过所有的作文书,我一定要多读几遍。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 篇4

  现在我读二年级了,妈妈叫我每天写作文,我常常不知道该写什么,因此真的感觉好烦、好枯燥。正在这时,妈妈向我推荐了由贝芙莉·克莱瑞写的《亲爱的汉修先生》,我满怀期待地读起这本书来,希望它能把我从枯燥救出来。

《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男孩——鲍雷伊的写作成长经历:先第一次写信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而且还有错别字。后来,文章越写越长,从感觉没事好写,到不太讨厌写信,再到喜欢上写作,真是太神奇了。尽管他在写信时,语言很通俗,像聊天讲话一样,但展示出了鲍雷伊的真实想法。到最后,他写了一篇题目是《卡车上的一天》的文章,居然还获得年度小作家征文比赛荣誉入围奖。

  读完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淡淡的忧伤。鲍雷伊的爸爸和妈妈最终没有在一起,让我感觉很遗憾。妈妈既要工作,又要管这个家,很辛苦。对鲍雷伊来说,父亲的关爱是那么少,只是停留在小时候的记忆中,点点记忆在他印象中是那么深刻、那么难忘。我感觉有点心酸,多么希望他能像我一样有一个完整而又温馨的家,有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读完这本书,更让我觉得凡事贵在坚持。书中的鲍雷伊几年如一日,天天坚持写,终于有所收获。我想,俗话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其实写文章并不这么可怕,只要天天坚持,写出周围发生的真实事件,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就行了。我也要学会坚持!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 篇5

  亲爱的汉修先生主要描述了一位名叫鲍雷伊的小学生在小学二年级时读了一本课外读物,他很喜欢那本书的作者汉修先生,便写信同他联系。到了六年级,为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他跟汉修先生联系的更加密切了。在信中,雷伊说出了他父母离婚的事情,自己转学后的不适应以及他内心的孤独。通过和汉修先生的书信往来,雷伊不但学会了应该如何面对生活,理解了父母无法共处的原因,体会到了父母对他的关爱,而且还练就了一手好文笔— —一篇描写他和爸爸坐卡车出游的文章是他获得了小作家的荣誉入围奖,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要成为名作家的决心。

  我最喜欢鲍雷伊,因为他不骄傲自大、又能理解别人、能大胆的与大人取得联系,我讨厌比尔,他不能正确的`称呼别人,又不能与家庭好好的过日子,偏偏要去跑货运,真讨厌。

  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经典,更是我发现人生道路中的一盏灯,阅读它,启迪人生。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 篇6

  暑假里汤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本获得过国际大奖的小说——《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讲述了小主人公鲍雷伊通过和作家汉修先生的长期通信,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学会了更好的生活的故事。

  一开始,生活在单身家庭的鲍雷伊喜欢上了汉修先生写的有趣的书,就写信和他联系。可是,鲍雷伊不太会写作,只能连续写一份又一份的.信来引起汉修先生的注意。汉修先生为了锻炼他的表达能力,要求鲍雷伊回答他提出的问题。鲍雷伊开始不理解,但是在妈妈催促下,还是写信回答了。就这样,在一来一往的信件里,鲍雷伊学会讲述自己的愿望,描述自己的生活,提出自己的困惑。他的表达能力慢慢地提高了,甚至在学校的作文比赛中凭借《卡车上的一天》获了奖。

  我读完这本书,心里暗暗为鲍雷伊高兴,虽然他在困境中成长,可他得到了周围许多人的爱和帮助,他将来一定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同时,我也在这本书里找到了写作的秘笈,那就是要不断的练习,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表达自己真实的感情,这样才能写出最好的作文。我也要向鲍伊雷一样,多写多练,写自己的事,写出自己获奖的作文。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 篇7

  今天,我花了一天的时间把《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给读完了,听了书名,你一定以为写作的人是汉修先生吧。哈哈!你上当了,其实跟我一样,我刚开始也是这样的认为的,但读完后才明白不是。

  其实里面讲的是一个小男孩鲍雷伊,在给汉修先生写信的时候,诉说了自己的困难,让汉修先生帮他——如何写日记?也许在这本书里最谦虚的就是汉修先生了,他很友好,我感觉他并没有用大作家的口吻在回信,而是像在跟朋友写信一样,不仅没有给雷伊难理解的回答,并且也没有不给他回答,而是写下了他自己真实、真切和真正的体会和方法,还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使雷伊从不会、不喜欢写日记到会写、喜欢写和获得荣誉入围奖,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汉修先生的那封回信,和那个先用写信方式写日记的方法。他把自己当做是当做雷伊的一个朋友,一个对他很忠实的朋友,一个愿意对他说出心里话的朋友。

  对于雷伊,我觉得他很坦实,没有一点顾忌,在写作的时好像他很随意,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甚至把自己的小秘密也写了出来,而写日记就需要这样的坦诚。他通过日记写了他从怨恨到宽容,从不解到了解,从无知到理解,这与他的乐观和心理素质是分不开的,我从他身上想到杨红樱写的书里的一些人,在大城市里,很多孩子和我们同龄,但他们大多是单亲家庭,可他们却很乐观,我非常同情他们,但也非常钦佩他们,雷伊也一样,他也了解了父母,同时也理解了他的妈妈的难处,不再怨妈妈,而是尊重他们的选择。

  读完这本书,我想这本书不仅仅教我们如何写好日记,还教会了我们宽容理解和尊重以及谦虚。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 篇8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亲爱的汉修先生》。

  这本书主要是通过书信的形式描写了小主人公雷伊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无意中读到一本书,而他很喜欢那本书的作者汉修先生,这样便开始了和汉修先生的联系。在多年同汉修先生的`书信来往中,雷伊吐露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也从汉修先生那里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活,理解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而且还练就了一手好文笔,写出了他和爸爸坐卡车出游的文章并获奖,让他坚定了要成为一名作家的决心。

  我又爱这本书的什么呢?雷伊的坚持,汉修先生的理解和爱护,还有就是人和人之间要互相沟通才不会有那么多的误解。真觉得这是一本好书!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 篇9

《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曾经在1981年的时候获得过“纽伯瑞儿童文学奖”。

  这本书主要讲述主人公鲍雷伊在二年级时读到《狗儿快乐秘诀》而喜欢上汉修先生,开始以书信方式与他来往。从开始的兴奋到了厌烦期,后来因为听从汉修先生的意见写日记,写作水平慢慢地提高,并体会到了父母无法共处的原因。他慢慢地坚定自己成为作家的决心。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主人公鲍雷伊。因为他的脑袋非常的灵活,当他的午餐被偷走的时候,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一个劲地去抱怨,而是运用灵活的大脑,去书店查阅资料和亲手实践完成了“防盗报警器”。虽然,最后没有成功捉住“午餐贼”,但却得到了别人的认可。

  接着是分析凯蒂阿姨。她对自己的员工十分热情,她时常拿出自己饭店里的东西给鲍雷伊当午饭吃。正因为如此,鲍雷伊的午餐才会被偷走吧!不过,现在像凯蒂阿姨这样的老板变得很少了,现在的老板不停地想给员工减工资。单是这点,我就尊敬凯蒂阿姨。

  其中一件事我最受触动。当鲍雷伊给他爸爸打电话时,忽然听到一个男孩的声音,而且他爸爸还要带那个男孩去吃比萨的时候,十分的伤心。他觉得他爸爸已经快要是别人的爸爸时一定是悲痛交加的!我如果是鲍雷伊,也一定会觉得伤心。

  想一想鲍雷伊,我觉得世界上一定会有很多人想制造“防盗报警器”却只是说一说,或想一想,并没有像鲍雷伊一样去实践去尝试,比起鲍雷伊我觉得自己真的是自愧不如啊!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我应该向鲍雷伊学习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品质。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9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