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苏东坡传1000字读后感

时间:

苏东坡传1000字读后感5篇

苏东坡传1000字读后感 篇1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只需静静地摩挲一下中国文化,眼前就会出现一个理想文人的形象。他左手诗词、右手书画,潇洒从容地漫步在文化长廊里,信手拈来,都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谈资,他就是苏东坡。

  潇洒,这是我拜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之后最强烈的感受,苏东坡的一生将这两个字演绎得淋漓尽致,无以复加。

  苏东坡的潇洒首先表现在思想的率性上。无疑他是一位巨儒,又时常与和尚们谈经论佛,也曾潜心于瑜伽与炼丹。可以说从没有哪一种思想派别在他身上达到统治地位,他用儒家的生活哲学处世,又从佛学中体会到生命只是一种表相,进而追求灵魂的永恒,同时还用道家的信念将生命简化。苏东坡游刃有余于各家学派,是一种思想上的“逍遥游”,令人歆慕。这种心态使他可以随时达到“忘我”的境界:在猎场上他“左牵黄,右擎苍”而望“千骑卷平冈”,在赤壁他凭吊千年前周郎的“雄姿英发”;他一方面与歌妓共览夕阳“斜照江天一抹红”,另一方面又痴情地怀念亡妻而“唯有泪千行”;他不似那一班搔首弄姿的小文人,花开花谢也总能惹得他们潸然泪下,但他又确实怀着悲天悯人的人道情怀,兴修水利、赈济灾民,造福一方。这些例子不胜枚举,而它们只不过是苏东坡的躯壳,那行云流水、天马行空的自由思想,才是苏东坡倾注其中的情感与灵魂,才是千百年来将人们深深感动、被人们真心崇拜的精神内核。

  林语堂先生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我想,这也正是苏东坡的人格魅力之所在。苏东坡遭遇了失意文人无一幸免的贬谪,他在被贬之初就告诫自己:人要“一蓑烟雨任平生”,小人的诬陷、皇帝的误解,在他眼里都“也无风雨也无晴”,可以说是有“慷慨”而无“悲歌”,越是逆境反而越显豁达。相比之下,李白太狂妄,杜甫太沉郁,温庭筠太轻佻,李后主太凄洌,而苏轼的乐观与忧郁却相得益彰,表现出一种历尽悲欢、洗尽铅华后的从容。体验了人生大起大落之后的苏轼,迎来了凤凰涅盘般的脱胎换骨。我相信,他也经历过精神上痛苦的挣扎,但是,作为一位融儒道佛于一身的思想家,苏东坡经过深刻的自省,终于杀出了一条血路,浴火重生带来的是人生道路上更加洒脱自信的步伐。

  一个可以着意挥洒真我性情的人,一个可以在世人面前谈笑风生的人,在他身上一定可以找到这样两种素质:天真与单纯。从苏东坡先后与王安石及司马光集团反目来看,他竟然简单地把政治斗争套用到“有是非之辩,无名利之争”的理想境界中去,可见其天真到了何种地步。他就像在进行一场一个人的战争,为了理想、为了清新的空气、为了在这个污浊的世界中保留些许单纯而战!同荆轲一样挥舞着单刀,刺向整个王朝!

  在林语堂先生的笔下,在苏东坡的身上,潇洒被诠释成一种释然的心态,一种趋近完美的生活方式,一种没有圆滑的成熟,一种充满智慧的率性,一种与自然缔结的盟约,一种用天性写就的浪漫。

苏东坡传1000字读后感 篇2

  据说这本苏东坡传是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然而读起来并不像编年体的人物传记,评论和文学性的描述更多些,仿佛是远观了苏东坡。也许是因为原著是英文版,最初是给外国人看的缘故吧。但总体来说,特别是进入书的后半部分,会渐进佳境,令读者沉迷,你会发现,此书不逊色任何一部传记。因为林语堂也是苏迷,文者相隔千年,亦同声相求吧。

  苏东坡是世界上凤毛麟角的天才,诗书画文词样样精绝。文是唐宋八大家,书法是宋四家,亦是文人画的先驱。他的豪放词,被世人形容是关西大汉,弹铜琵琶,执铁棹板,歌大江东去。

  然而细细了读苏东坡,他绝不止是这些巨大光环之下的大圣贤。他的灵魂和他的才气一样令人万分景仰,又万分的望尘莫及。读他的《东坡志林》,你屡屡会被逗的捧腹大笑,直呼妙极。他不仅会讲段子,他会酿酒,会制墨,会烹饪,会瑜伽,会炼丹,会医术。他无所不会。

  当你细细了读苏东坡,他不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他也有“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的感叹,有“春色三分,两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伤怀,也有“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的凄苦。他是除去圣人外衣的凡人。

  词与诗以及写诗词的人,均可以一读再读,一品再品。苏轼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对于景仰他的读者来说,又何尝不是呢?

苏东坡传1000字读后感 篇3

  在每一个中国人心里,都渴望有一个苏东坡陪着自己。

  余光中说:“如果要去旅行,我不要跟李白一起,他不负责任,没有现实感;杜甫太苦哈哈了,恐怕太严肃;可苏东坡就可以做很好的朋友,他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妙哉斯言!苏东坡就是这样,他会在你受挫时鼓励你:“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感到孤独时,安慰你:“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当你感叹人间不值得时,他会端上一碗东坡粥,笑眯眯地告诉你:“人间有味是清欢”。

  他不像李白神仙飘逸,也不似杜甫忧心为国,他就像每一个普通的我们,有做人的烦恼和痛苦,但他却能笑对人生,从旷观中获得解脱。千百年过去,天才诗人不计其数,唯有苏东坡,中国人提起便会温柔一笑,说我也想像他一样活着。

  林语堂先生笔下的苏东坡横空出世、天才洋溢,他说苏东坡是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有他陪伴,再难的生活都能过得乐呵呵。他是一个政治家,一个大文豪,一个月夜徘徊者……而这并不足以道出他的全部。苏东坡一生坎坷,纵然历“乌台诗案”,宦海沉浮,然直面挫折,化解苦痛,“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是何等洒脱!“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何等坦然。

  童年、青年与壮年的苏东坡风华正茂,心有笃守,老练正当时的他才华横溢,大展宏图,贬谪流放岁月中,他亦然笑对人生。

  半世颠沛流离,一生诗情画意的苏东坡,拥有那令人心驰神往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情,充满了哲蕴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深思。昂然挺立,捋须而笑,他的心灵完全向自然敞开,承受灵性的.诱惑,以心灵的真实来体验生命的过程。他至情至性,一生交友无数,知己遍天下;他热爱生活,仅在美食方面,就有轶事、传说数桩。他自己研究烹饪之法,更是留下了“东坡肉”流芳后世。

  东坡先生生性豁达,喜好交游,常人也有机会和他举杯共饮,寻幽探胜,当他在月夜孤舟上发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慨叹时,孰能不神往?林语堂评价苏东坡说:“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正是因为苏东坡人格中那豁达乐观的一面,他的诗词奔放灵动,豪放不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背后,是诗人广袤千里的豁达胸襟。

  历经颠沛流离的苏东坡,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以超凡的智慧在出世与入世的钢丝上行走得游刃有余。他是至情至性之人,对亲人、爱人、友人的厚重感情浩浩汤汤,充盈在胸,随意喷涌即是锦绣文章。诗,是东坡的热爱,是他失意时的盔甲,也是我们触及其内心世界的最佳入口。

  苏东坡一生的悲欢洒脱,是从苦闷中走向旷达自在、从现实接二连三的无情打击中走向意志坚强与生命韧性的表现。在黄州,苏东坡虽能找到不少快乐,可痛苦不曾远去。人生苦短,想做的.、想要的有太多。当这一切受到现实阻拦,自身却无力解决时,焦虑、迷茫逐渐侵蚀内心。他身处贫困黯然中,却能将生活过的意趣盎然、自在洒脱,苏东坡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却是最淋漓尽致的一个。

  走向苏东坡内心深处的精神,抚慰内心。他不断给予我们前行力量、具有提升人生格局的智慧。他用一生传奇告诉我们,必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不快,暂且抓紧时机,“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繁忙的生活,有苏东坡陪伴身边,相信人生再难熬的坎坷,我都能坦然面对,内心不再孤单。

苏东坡传1000字读后感 篇4

  今年的6月,只看了一本书,就是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这本书,在各平台听说过很多次,也早早入手了,最近才打开读完。

  这本书是林语堂先生在1944年写的,被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传记之一。但对我来说,读起来比较费劲,文中经常出现的不认识的字、穿插的小古文,都需停下来百度一下才能解惑。

  我的历史知识非常的欠缺,之前对苏东坡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课本所学的那些诗词中。再加上自己阅历不够,读完整本书并没有多大的震撼。

  可能是习惯了看通俗的人物传记,这本书看完,只对苏轼的人生大轨迹有所了解,很多的人生线路还是不太清晰明了。总感觉书中描写的历史背景太多,重要事件中过于强调了苏轼当时的历史环境,而有关苏轼的内容相对少点。

  所以,读完此书,对苏轼这个伟大的历史人物,我还是很模糊。可能这么伟大的一个天才诗人,不只是一本书就能简单读懂的吧。

  所以,用时一个月读完《苏东坡传》,我也只能说略懂苏轼。

  我所略懂的苏轼是一个小康家庭走出来的天才,他成为一名伟大的历史人物,与他优渥的家庭条件、向上治学的家庭熏陶不无关系。

  “苏家总算是个小康之家,自己有田产,也许比一般中产之家还较为富有。家中至少有两个使女,并且家里还能给苏东坡和他之前的姐姐各雇佣一个奶妈。等弟弟辙生下时,家中还能再雇一个奶妈,按照中国的习惯,要一直跟他们照顾到成年的孩子过活一辈子。”

  最羡慕的是“他祖父衣食无忧,优哉游哉,时常携酒一樽,与亲友在草地上席地而坐,饮酒谈笑,以谴时光。大家饮酒高歌,令规矩拘谨的农人都大为吃惊。”

  这是怎样一幅自由自在、令人向往的画面,苏轼的乐天派性格也许有他祖父的一部分遗传。

  他二十岁就中了进士,从此以全国第一流的学者知名于天下。如果说一个人的成功,可以凭借一代人的努力获得的话,那成为一代大家,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我所略懂的苏轼,是一个满怀仁爱之心的善人。

  “在徐州时,苏东坡因为治河成功,名气甚大,受人欢迎,也因为他十分关心囚犯的健康和福利,这是当时为太守者绝无仅有的。他亲身视察监狱,并指定医生为囚犯治病。当时有一条法律,凡太守鞭打犯人致死者,太守受罚,但是苏东坡指出,犯人因病致死或照顾不善而死,则无人过问。因为犯人并非别人,也是一般的老百姓,因此犯人家属对苏东坡非常感激。”

  “苏东坡自己成立一个救儿会,请新昌慈悲为人正直的邻居读书人古某担任会长。苏东坡说,如果一年能救一百个婴儿,该是心头一件大喜事。他自行每年捐出十缗钱。他行的才是上乘的佛教教义。”

  有些小事,很容易做,只要人想到去做,但是只有苏东坡肯去做。

  苏轼为什么经历了磨难依然有快乐起来的强大能力,因为他有一颗善良、仁爱、质朴的心。

  我所略懂的苏轼,是一个寄情山水间、喜欢大自然的人。

  他总是尽量的逃向大自然,欣赏自然之美。在杭州,他的第二故乡,自然之美绝佳之处,他写下了《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西湖的诗情画意,非苏东坡的诗思不足以极其妙;苏东坡的诗思,非遇西湖的诗情画意不足尽其才。

  大自然有很神奇的魔力,她可以治愈你所有的悲伤。人生困惑,可以通过读史、读哲学类的书籍让人豁然省悟,不再迷茫,但真正能让你快乐起来、热爱生活的只有大自然。

  苏轼一生的人生轨迹,遍布了祖国大半的土地。他领略了众多的山河之美,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的人,很难不豁达、不乐观。

  我所略懂的`苏轼,是一个低头沉湎于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走亲访友交朋友的普通人。

  苏东坡自己善于做菜,也乐意自己做菜吃。东坡肉、东坡汤,烤生蚝等等,每次被贬到蛮夷之地,他总能用当地的食材创造出美味的佳肴,让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苏东坡是一个有才华的人,无论他走到哪里,朋友都很多。但他也是一个真诚的人,所以他的朋友中除了一众名人外,还有田间农夫、隔壁邻居。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在我眼中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

  我所略懂的苏轼,他不是完全天生的达观派,是经历各种磨难后,努力融入生活、热爱生活,从生活中的小细节寻求生活乐趣的人。

  我们现在所说的“打不死你的,终将让你强大”也正是苏轼精神的现代体现。

  我所略懂的苏轼,他不愧为诗文大家,动起笔来,如他所说“如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文学权威欧阳修曾说:“读苏东坡来信,不知为何,我竟喜极汗下。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

  苏东坡在妻死后的第xx周年,写了两首词以寄情思: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在密州时,想起不能见面的弟弟,他写出了公认最好的中秋词。批评家说这首词写出之后,其他以中秋为题的词都可弃之不足惜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伟大,我实在总结不了,还是借用作者的总结吧。

  “苏东坡这位天众大才,所给予这个世界者多,而所取自这个世界者少,他不管身在何处,总是把稍纵即逝的诗的感受,赋予不朽的艺术形式,而使之常留人间。在这方面,他丰裕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苏东坡传1000字读后感 篇5

  第十八章《浪迹天涯》:这一章讲述了苏轼在从黄州迁出后,一年零八个月的迁徙生活,用苏轼自己的话说,犹如“小儿迁徙避学”。文章记录的不过是东坡生活中的一些烟火琐事,却折射出了他的政治抱负、人生理想、创作风格、生活态度等等。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居高临下,清高放诞的士大夫只是一个奔波于柴米油盐间的凡人。与此同时,我们也从他日常生活与人交往中看出了他的处世态度,看到了他可亲可敬的一面,更从他与王安石的话谈中看出了他身为知识分子的那一份耿介。

  甚喜美言,恭录如下:

  归去来兮,君归何处,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着,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这是苏轼生活情味的真实流露。

苏东坡传1000字读后感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