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整理影像资料工作汇报

时间:

整理影像资料工作汇报共4篇(做好影像资料)

本文由吾小秘【www.wxiaomi.cn】会员分享,供您参阅。文内整理了4篇相关范文,平均每篇3939个字,阅读大概需要9分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整理影像资料工作汇报共4篇(做好影像资料),以供参考。

整理影像资料工作汇报共4篇(做好影像资料)

整理影像资料工作汇报共1

  工程影像资料管理制度

  根据公司对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情况的了解需要,项目部要求工程部对施工现场的上述方面的照片进行整理归档,要求指定部门专人负责收集整理、编辑、存档存档工作。对照片要求如下: 照片分类:

  1.安全方面做得比较好的、符合要求的。例如:现场设置的安全标语、安全设施、CI方面等,要求照片附有针对性的说明,具体包括:拍摄日期、该找照片是施工现场的哪个部位、比较规范或是比较差的具体是哪些内容。

  2.现场质量较好、亮点部位,包括钢筋方面、模板方面、砼方面、装饰方面、水电安装方面。要求照片附有针对性的说明,具体包括:拍摄日期、该找照片是施工现场的哪个部位、比较规范或是比较差的具体是哪些内容。

  3.现场的进度照片,分日期定时间、定地点、定角度拍摄,且每个月尽可能拍摄工地全景。要求具体说明拍照时该完成的施工,正在进行什么施工。

  3.隐蔽工程报验检查照片,按照报验要求进行拍照留底,专门归档,其他报验需要留存影像资料的按照要求进行存档。

  4.现场材料堆放整齐、规范的部位。例如:场地清洁的、标识清楚的堆场、仓库、临时堆码点。要求照片附有针对性的说明,具体包括:拍摄日期、该找照片是施工现场的哪个部位、比较规范或是比较差的具体是哪些内容。

  4.对上级领导来我项目的检查活动形成照片。

  5.其余项目部员工均可收集现场照片并按照日期保存,共同做好本工程影像资料的收集工作。 照片要求:

  1、检查类照片要人物突出,背景清晰,配文字解说;

  2、安全质量整改类照片不能有人像,反映问题实质;

  3、结构施工工序影像资料、隐蔽工程影响资料由工程部相应人员提供(钻孔桩-汤明真、箱梁—董栋、下部结构—王静洋),发送至办公室,由专人进行统一汇总,影像资料要求:照片清晰明了、下面备注说明(时间、部位、工序名称),每周两次(周一至周五),由专人及时督促提醒,由专人打印归档;

  4、安全文明类照片各部门配合,统一发送到安质部专人处汇总,影像资料要求同结构类影像资料,由专人及时督促提醒,由专人打印归档,并上传铁路系统。(基坑围护、钢筋场地、梁场、搅拌站、便道、围墙、土方堆放、条幅悬挂、标志标牌等);

  5、所有照片电子档最终归类到办公室台式机上,由专人、专人负责。

整理影像资料工作汇报共2

  医学影像物理学

  医学影像物理学复习资料

  1. 产生X射线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 电子源

  ○2 高速电子流 ○3 适当的靶物质 ○射线的量:单位时间内垂直于X射线束的单位面积上通过的光子数称为X射线的量。 X射线的质:又称线质,表示X射线的硬度,即X射线穿透物体的能力。与光子能量的大 小有关,光子的能量越大穿透能力越强,越不容易被物质吸收。X射线中的量决定于x射线中光子数。

  3.光电效应:入射光子与原子的内层电子作用时,将全部能量交给电子,获得能量的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光电子),而光子本身整个被原子吸收的过程称为光电效应。

  康普顿效应:当入射光子与原子的外层轨道电子(自由电子)相互作用时,光子的能量部分交给轨道电子,光子的频率改变后发生偏转以新的方向散射出去即散射光子,获得足够能量的轨道电子形成反冲电子,这个过程称为康普顿效应。

  电子对效应:当入射光子的能量>=时,在原子核场或原子的电子场作用下,X光子消失而变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称为电子对效应。

  光蜕变:能量在10MeV以上的X光子与物质作用时发生光蜕变。 4.人体哪些部位适合软X射线照射,哪些适合高千伏射线照射及原因

  软X射线适合女性乳房检查

  原因:软X射线与物质作用时,物质对X射线的吸收以光电效应为主,光电效应的发生概率与物质有效原子序数的4次方成正比,对于密度相差不大但有效原子序数存在微小差别的物质,因为光电效应发生的频率不同,对X射线的吸收衰减有明显差别,可在感光胶片上形成对比良好的X射线影像。

  高千伏射线主要用于密度差别较大的组织

  原因:对于120Kv以上的管电压产生较高能量的X射线,物质的吸收衰减以康普顿效应为主,由于康普顿效应发生的概率与原子序数无关,此时骨骼的影像密度与软组织及气体的影像密度相差不大,即使相互重叠也不致为骨影所遮盖,从而使软组织或骨骼的细小结构及含气官腔变得易于观察。

  板的组成成分级各部分的作用

  表面保护层:防止PSL物质在使用过程中收到损伤。它不能随外界的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并在非常薄的情况下能弯曲、耐磨损、透光率高。常用聚酯树脂类纤维造这种保护层。

  PSL物质层:将PSL物质混于多聚体溶液中,涂在基板上干燥而成。

  基板:基板的作用时保护PSL物质层免受外力的损伤。要求具有很好的平面性、适度的柔软性及机械强度,材料是聚酯树脂纤维胶膜,厚度在200—350um。

  背面保护层:防止使用过程中成像板之间的摩擦损伤,其材料与表面保护层相同。 血管造影减影方式:时间减影、能量减影(用于心血管造影检查)、混合减影。 7.能量减影条件:利用碘在33keV附近对X线衰减系数有明显的差异而进行。 8.灰度:使用黑色调表示物体,每个灰度对象都具有从白色到黑色的亮度值。

  灰度级:(Gray level):将连续变化的灰度值转化成一系列离散的整数灰度值,量化后的整数灰度值即为灰度级,又称为灰阶。

  直方图调整法:通过修改直方图,把灰度级的分布拉开,这相当于增加了图像的对比度,

  1 / 4

  医学影像物理学

  包括直方图均衡和直方图匹配。修改的目的是突出感兴趣的灰度范围,使图像的质量有所改善。

  图像锐化(锐化能加强图像轮廓,使图像看起来比较清晰) ? 高通滤波法:是用高通滤波转移函数来衰减傅里叶变换中的低频分量,但无损高频分量。

  ? 带通滤波:选择性增强某些特定空间频率,衰减其他成分。 ? 适当滤波:只增强某些空间频率,保持其他成分不变。

  ? 伪彩色显示:把黑白图像的各个灰度级按照线性和非线性函数映射成相应的色彩,提高人眼对图像的分辨能力。

  ? 代数运算:指两幅图像对应像素之间进行一对一灰度值的加、减、乘、除运算。可用于突出有用信息,抑制或消除无用信息,如DSA。

  反锐化掩模:这是一种边缘增强技术。目的是升高高频成分,低频成分不受影响。 (数字化x射线摄影)和CR(计算机x射线摄影)的不足

  CR不足:1.时间分辨力差,不能满足动态器官和结构的显示。

  2.与X射线检查的增感胶片系统比较,CR系统的空间分辨力还稍显不足。

  DR不足:空间分辨力低于CR。

  传统CT机的不足:?X射线管不能进行连续的扫描,延缓了完成全部工作的时间

  ?存在接受扫描的断层间的间隔

  10.窗口技术:指CT机放大或增强某段范围内灰度的技术。

  窗宽=CTmax-CTmin 窗位=(CTmax+CTmin)/2 窄窗宽显示CT范围小,每级灰阶代表的CT值跨度小,对组织或结构在密度差异之间显示的黑白对比度大,这有利于对低密度组织或结构的显示。

  宽窗宽的每级灰阶代表的CT值跨度大,对组织或结构在密度差异之间显示的黑白对比度小,适用于密度差别大的组织或结构。

  11.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均为表征磁场性质(即磁场强弱和方向)的两个物理量。 12.对磁共振而言,实现像素与体素对应的手段是施加三个维度上的梯度磁场。 13.核磁共振谱(MRS)分析的意义

  从病理、生理发展进程上看,细胞能量代谢的变化在组织学结构改变之前发生,或者说MRS出现异常要遭遇MRI的图像上的异常表现。

  核磁共振谱:某种自旋核的共振频率及其MR吸收信号强度变化的曲线,其横坐标表 示共振频率,纵坐标表示MR吸收信号强度。

  空间:抽象的频率空间,是一个以空间频率为坐标轴的空间坐标系所对应的空间。 K空间的空间频率分布是中心频率为零,距中心频率越远,频率越高。

  15.旋进:也称进动,描述的是具有角动量的物体或体系在外力矩作用下,其角动量发生改变的现象。角动量的改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小改变,二是方向改变。旋进是角动量方向发生连续改变的现象。

  16.预饱和技术:预饱和技术是针对流入性增强的反效应而设计的。预饱和技术可以选择性的在图像上除掉动脉或静脉血流的MR信号。 17.半衰期及其成像特点。

  物理半衰期(physical half life)符号T1/2,在单一的放射性核素衰变过程中,放射性活度降至原有值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成为物理半衰期,简称半衰期(T1/2)。

  生物半衰期(biological half life)符号 Th,生物半衰期是指进入生物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由于生物代谢过程从体内排出到原来放射性活度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

  有效半衰期:符号Te,进入生物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由于放射性衰变及生物代谢的共

  2 / 4

  医学影像物理学

  同作用,该放射性核素的活度减少到一半所需的时间成为有效半衰期。

  成像特点:1.由于引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的数量很少,生物半衰期极短,在体外尽信的放射性检验灵敏度很高,所以核医学影响技术方便且安全。

  2.核医学影像是一种功能显像清晰度主要由脏器或组织的功能状态决定,起成像取决于脏器或组织的血流,细胞功能,细胞数量,代谢活性的排泄引流情况等因素,而不是组织密度的变化。

  3.与其他影像的比较 CT,MR,以及超声显像主要显示脏器或组织解剖学形态变化。而核医学影像含有丰富的人体内部功能性信息,因此,核医学影像以功能性显像为主。 18.γ照相机和ECT原理

  γ照相机的探测器(探头)固定不动,在整个视野上对体内发出的γ射线都是敏感的,所以是一次性成像。检测器所得数据要输入计算机,γ照相可以对图像作后处理。能把形态学和功能性信息显示结合起来。

  ECT的射线源在人体内部,即放射性药物引入人体后,药物释放出伽马射线,ECT的本质是由在体外测量发自体内的γ射线技术来确定在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的活度。 19.γ射线能谱及其临床意义

  每一种放射性核素都有自己特有的辐射能谱,正如每一种元素都有自己的发射和吸收光谱一样,测出γ射线的能谱来鉴定和分析放射性同位素。

  意义:1测定某种放射性同位素的特定能量γ射线的计数率 2检定放射性同位素或放射性药物 符合探测原理

  湮灭辐射发生的位置限于这两个探头的有效视野内,凡在此视野外或在此视野内发生的湮灭辐射,所产生的两个γ光子不能同时进入两个探头者,都不能形成符合信号。因而不能被记录,此即符合检测原理。 21.超声波的分类

  (1)按振动方式分:横波和纵波。在固体中声振动可以以纵波形式传播,可以以横波形式传播。在气体和液体中,由于介质没有切变弹性,声波只能以纵波的形式传播。 (2)按频率高低分;低频超声();中频(常规用,3-10MHz);高频超声(12-20MHz); 超高频超声(大于20MHz)

  (3)按发射方式分:连续波与脉冲波。 22.血流速度大小的提取方法 (1)过零检测法 (2)平均频率解调 (2)频谱分析方法

  23.超声多普勒彩超的基本工作过程由以下三个步骤组成: (1)发射固定频率的脉冲/连续式超声波 (2)提取频率已变的回声

  (3)将回声频率与发射波频率f相比,获得 多普勒频移fD,取正负值。

  24.能量损失包括碰撞损失和辐射损失,碰撞损失只涉及原子的外层电子,辐射损失只涉及原子的内层电子和原子核。

  25.平滑:目的在于减弱图像中的噪声,平滑抑制了噪声高频成分,同时也会使图像变得模糊,空间域平滑的基本方法是求像素灰度均值或中值,频域平滑主要是低通滤波。 方法:邻域平均法、选择平均法、中值滤波法、多图像平均法、频域低通滤波法。

  26.对比度增强:是图像增强技术中比较简单又重要的一种方法,是逐点修改输入图像中每个像素的灰度,图像中个像素的位置不变,是输入与输出图像间一对一的运算,它主要用

  3 / 4

  医学影像物理学

  来改变图像的灰度范围。

  4 / 4

整理影像资料工作汇报共3

  13级全科2班影像学内部资料

  影像学整理

  第一章

  绪论 1.医学影像学:是应用医学成像技术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和医学成像技术引导下应用介入器材对人体疾病进行微创性诊断及治疗的医学学科,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德国伦琴发现X线

  3.数字化X线成像的优点:(具体可结合书本P6) (1)摄片条件的宽容范围大; (2)提高了图像质量

  (3)具有测量,边缘锐化,减影等多种图像处理功能

  (4)图像信息可摄成照片,也可以由光盘储存也可输入PACS中。 线成像缺点:(没找到,自己看书)

  (1)肝肾功能严重受损,甲状腺功能亢进,恶病质,婴幼儿,高龄者和体质过敏者,应禁用或慎用

  (2)孕妇,小儿,早孕者当属禁忌 成像的主要优势:

  (1)密度分辨力高

  相当于传统X线成像的10-20倍

  (2)可行密度量化分析

  人体各组织结构及病变的CT值范围-1000~+1000HU (3)组织结构影像无重叠 (4)可行多种图像后处理 成像的局限性

  (1)常不能整体显示器官结构和病变 (2)多幅图像不利于快速观察 (3)受到部分容积效应影响 (4)较高的X线辐射剂量 成像的主要优势

  (1)组织分辨力高,这是MRI的突出优点 (2)直接进行水成像 (3)直接进行血管成像

  (4)在体分析组织和病变代谢物的生化成分

  (5)能够进行fMRI检查

  DWI

  DTI

  PWI MRI成像的局限性

  (1)通常不能整体显示器官结构和病变 (2)多序列、多幅图像不利于快速观察 (3).受部分容积效应影响 (4)检查时间相对较长 (5).易发生不同类型伪影 (6).识别钙化有限度

  * 呼吸系统,骨骼系统一般首选X线

  循环系统一般首选超声,金标准是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 是一种科技含量高,实际应用价值极大的复杂系统,其将数字化成像设备、高速计算机网络、海量存储设备和具备后处理功能的影像诊断工作站结合起来,完成对医学影像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后处理及显示等功能,使得图像资料得以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

  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13级全科2班影像学内部资料

  检查是颅内各种疾病的首选和主要影像检查技术,如:颅脑外伤

  检查:超急性/急性脑梗死首选,是MRI中的DWI(扩散加权成像)序列 3.脑血管疾病 (问答,必考):

  (1)出血:a.急性血肿:T1WI和T2WI呈等或稍低信号,不易发现

  b.亚急性血肿:T1WI和T2WI血肿周围信号增高并向中心部位推进

  c.慢性血肿:T1WI和T2WI均称高信号,周围可出现含铁血黄素沉积形成的低信号环

  d..囊变期期: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周围低信号环更加明显 (2)梗死:a.急性脑梗死早期(超急性期脑梗死)在T1WI和T2WI上信号多正常

  b.急性期和慢性期脑水肿,坏死和囊变,呈长T1和长T2异常信号 4脑肿瘤:星形细胞瘤

  CT表现:病变多位于白质。I级肿瘤:平扫,通常呈低密度灶,边界清楚,占位效应轻;增强检查,无或轻度强化;II---IV级肿瘤:平扫,多呈高,低或混杂密度的肿块,可有斑点状钙化和瘤内出血。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占位效应和瘤周水肿明显,增强检查,多呈不规则花环样强化或附壁结节强化,有的呈不均匀强化,也可表现无明显强化。 5.垂体瘤:8mm10mm为大腺瘤,正常小于等于8mm 6.乔小脑角区好发的肿瘤有哪些?(选择)

  (1)听神经瘤(2)脑膜瘤(3)胆脂瘤(4)三叉神经瘤

  7.颅咽管瘤:CT表现:(与书本不太一样,自己结合书本P50,再看看)

  CT 表现为鞍上圆形或类圆形肿块,以囊性和部分囊性为多,呈低、等、高或混杂密度,大多数病例在实体部位与囊壁可出现钙化,可呈囊壁壳状钙化或实体肿瘤内点状、不规则形钙化;增强扫描:2/3 的病人有强化,囊性者呈环状或多环状囊壁强化,实性部分呈均匀或不均匀的强化。若室间孔阻塞则会出现脑积水。 8.出血性脑梗死常发生在缺血性脑梗死一周后。

  在1H-MRS上显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含量减低,肌醇(MI)含量升高 第三章

  头颈部

  1.鉴别诊断:眼部炎性假瘤和Graves病

  眼部炎性假瘤:肌炎型显示眼外肌增粗,典型表现为肌腹和肌腱同时增粗,以上直肌和内直肌

  Graves病:常累及多条眼外肌,肌腹受累明显 2.视神经鞘膜瘤:轨道征

  3.海绵状血管瘤:是成人眶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4.(1)前组鼻窦:额窦,前组筛窦,上颌窦,开口于终鼻道

  (2)后组鼻窦:后组筛窦,蝶窦,开口于上鼻道 5.鼻窦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内翻性乳头状瘤 6.鼻咽癌CT表现:

  为鼻咽癌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1)平扫,表现病侧咽隐窝变浅,消失,隆起,咽顶、后、侧壁肿块突向鼻咽腔;同时常可见颈深部淋巴结肿大(2)增强检查,并辩称不均匀明显强化,随肿瘤的进展,可向不同方向延伸、侵犯:

  A.向前突向后鼻孔,侵犯翼腭窝,破坏蝶骨翼板以及上颌窦、筛窦后壁进入眶内 B.向后侵犯头长肌,枕骨斜坡,环椎前弓侧块,破坏舌下神经管

  C.向外侵犯咽鼓管圆枕,腭帆张肌,翼內肌,翼外肌,累及颞下窝,颈动脉鞘,茎突 D.向上破坏颅底并经卵圆孔,破裂空进入颅累及海绵窦 E.向下侵犯口咽,喉等

  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13级全科2班影像学内部资料

  7.颈动脉体瘤:CT:颈内、外动脉分叉角度增大

  MRI:出现椒盐征

  第四章

  呼吸系统

  (消化,呼吸,循环系统易出大题) 1.肺部的分叶和分段(不再一一罗列,自己看书P99)

  2.阻塞性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过度充气、异常扩大,可伴有不可逆性肺泡壁的破坏,分为弥漫性和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常见病因:慢支,支气管哮喘。

  3支气管气象(空气支气管征):当肺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常形成对比,在实变区中可见含气的气管分支影,称~ 4.(1)后壁空洞的洞壁厚度≥3mm,薄壁空洞的洞壁厚度<3mm, (2)直径≤3cm为结节,>3cm为肿块 5.支气管扩张症:

  最常用的影像方法,特别是薄层高分辨力重组CT 特有的征象:轨道征;印戒征;念珠状;指状征 6.大叶性肺炎:(问答)

  (1)充血期:病变呈磨玻璃样密度影,边缘模糊,病变区血管仍隐约可见 (2)红色和灰色肝变期:可见沿大叶或肺段分布的致密实变影,内有“空气支气管征”

  (3)消散期:随病变的吸收,实变影密度减低,呈散在、大小不等的斑片状影,最后可完全吸收。 7.结核病分类标准:

  (1)原发性肺结结核,I型:原发综合征,胸内淋巴结结核

  (2)血型播散性肺结核,II型:急性血型播散性肺结核,亚急性、慢性血型播散性肺结核

  (3)继发性肺结核,III型:浸润性肺结核,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4)结核性胸膜炎,IV型:结核性干性胸膜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脓胸

  (5)其他肺外结核,V型

  8.中央型肺泡癌(这部分内容自己对着书看一下P126) 9.周围型肺泡癌

  X线:可见细毛刺及胸膜凹陷征,可形成后壁偏心空洞,肿块内钙化很少见 CT:肿块呈短暂性较明显的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10.试述纵隔分区并说出个区内常见的肿瘤(不再一一罗列,自己看书P100分区,P129常见肿瘤)

  第五章 循环系统 1.心胸比:心胸比率是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最大横径之比,正常人心胸比率≤ 2.循环系统首选检查方法:超声或核磁 3.二尖瓣狭窄X线表现:

  肺淤血,心影呈二尖瓣型,肺动脉段突出,左房及右室增大 4.房间隔缺损:X线表现(具体书本P149) (1)右房右室增大 (2)肺充血

  (3)肺动脉较突出,肺门舞蹈

  5.室间隔缺损:X线表现?(没找到,自己看书)

  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13级全科2班影像学内部资料

  6.法洛四联症基本畸形包括:

  (1)肺动脉、肺动脉瓣或(和)瓣下狭窄 (2)室间隔缺损 (3)主动脉骑跨 (4)右室肥厚

  7.判断肺门动脉扩张的标准为右下肺动脉主干直径在成人需超过,在儿童需超过胸锁关节水平,气管横径(选择)

  8.肺门舞蹈:肺门异常,双侧肺门增大,见于肺充血和肺淤血。透视下前者常见搏动增强(称为肺门舞蹈),血管边缘清楚,后者无搏动增强,血管边缘模糊。

  第六章 消化系统与腹膜腔

  1.胃的分型:(1)牛角型(2)钩形(3)长型(4)瀑布型 2.充盈缺损:是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向内凹陷的表现,为腔壁局限性肿块向腔内突出,造成局部钡剂不能充盈所致。恶性肿瘤造成的充盈缺损呈不规则;而息肉造成的充盈缺损境界光滑,规整。 2.龛影: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外突的影像,为消化性溃疡及肿瘤坏死性溃疡形成的腔壁凹陷,使钡剂充填滞留其内所致。轴位观溃疡呈火山口状。 3.憩室:表现为向壁外的囊袋膨出,有正常黏膜通入,与龛影不同。

  4.服用钡剂后:4-6h胃排空,2小时内可达盲肠,超过6小时为通过缓慢,超过9小时小肠内钡剂尚未排空为排空延迟。 5.鉴别诊断:(X线)

  食管癌:(1)粘膜皱襞破坏;(2)官腔狭窄,管壁僵硬(3)腔内充盈缺损:(4)不规则的龛影;(5)受累段食管局限性僵硬 食管静脉曲张:

  轻度: 食管下段黏膜皱壁轻度增粗.迂曲

  中度: 食管中下段黏膜皱壁增粗.迂曲;呈蚯蚓状改变.重度: 全程黏膜明显增粗,串珠状.息肉状充盈缺损;管腔张力下降.扩张,蠕动减弱. 良性溃疡 溃疡型胃癌 龛影形状 类圆形 ,边缘整齐 不规则,有尖角 龛影位置 腔外龛影 腔内龛影

  龛影口部 粘膜线、线圈征、狭颈征 指压迹、环堤、裂隙征

  周围粘膜 纠集的粘膜均匀,直达龛口 粘膜中断、融合、变尖或呈杵状 附近胃壁 柔软,有蠕动波 僵直、陡峭,蠕动消失 6.肝血管瘤(都要知道,自己看书)

  肝良性肿瘤,约占良性肿瘤84%;女>男4-5倍;90%单发;>5cm称巨大血管瘤;(海绵、硬化性、血管内皮、毛细血管瘤)

  a.病理:许多扩张、扭曲异常血窦组成;内衬单层血管内皮细胞;血窦内纤维组织不完全间隔—海绵状结构。

  平扫:均匀低密度,边缘较清晰,占位征象不明显。

  增强扫描(典型):动脉期呈明显边缘性小灶性强化;延迟期病灶逐渐向心性充填,和周围肝脏呈等密度。(早出晚归、农村包围城市)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TE时间延长—灯泡征 增强扫描同CT。 超 强回声 裂开征 血管贯通征 线 抱球征

  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13级全科2班影像学内部资料

  6.肝癌(都要知道,自己看书):

  a.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占原发肝癌90%;三步曲(乙肝-肝硬化-肝CA) b.常有乙肝、丙肝、肝硬化基础 c.甲胎蛋白升高具重要的临床意义 d.肿瘤大小不一,可单发或多发 e.常引起门脉癌栓

  病理:

  1、巨快型>=5cm

  2、结节型

  3、弥漫型

  增扫:动脉期强化,肿瘤呈高密度;门脉期强化弱,肿瘤呈低密度(快进快出),此为肝癌典型的强化特征。 门静脉、下腔静脉、胆管ca 栓,肝门、后腹膜远处转移

  75%肝动脉供血 25%门脉供血 MRI

  1、T1WI稍低、等信号

  2、T2WI稍高信号

  3、增强扫描同CT B超

  均匀或不均匀弱、强、混杂回声 X线

  肿瘤染色、动静脉瘘 7.胆系先天性发育异常:

  I型最多见,为胆总管呈囊性或梭形扩张,常称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II型为胆总管单发性憩室,可与胆总管相通或不通 III型为胆总管十二指肠壁内段囊性扩张

  IV型为肝内、外胆管多发囊状扩张,或肝外胆管多发囊状扩张 V型为多发肝内胆管囊内扩张,也称Caroli病 8.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自己看书P201) 9.肠梗阻(特殊征象) A.假肿瘤征-完全性绞窄性 B.咖啡豆征-不完全性

  C.多个小跨度卷曲肠袢:C,8,花瓣,香蕉形 D.长液面征 E.空回肠换位

  第七章 泌尿生殖系统与腹膜后

  名词解释

  1 肾自截:肾结核晚期,出现钙盐沉积,发生局部钙化,甚至全肾钙化称为肾自截 简答题

  2.肾透明细胞癌CT影像表现?

  A.平扫:肾实质内肿块,较大突出肾外。

  B.增强:皮质期:明显不均匀强化。肿瘤中央可有坏死区。实质期和排泄期:肿瘤实质成分呈较低密度。

  C肿瘤向外侵犯,肾周筋膜增厚;肾静脉瘤栓,可见血管内充盈缺损;可伴有肾门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D其他类型相对乏血供肿瘤增强扫描:各期均有强化,但程度较低。

  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13级全科2班影像学内部资料

  3.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主要的病变区域位于哪个部位?

  前列腺增生:老年人,发生于移行带

  前列腺癌:来自周围带

  4.前列腺癌MRI表现:T2WI典型表现为正常较高信号的周围带内出现低信号病灶,边界清晰。

  5.节育环的正常位置

  正常位置的节育环一般在耻骨联合上2~6cm ,中线两侧3cm范围内。

  6.宫颈癌(子宫内膜癌),CT与MRI检查:早期宫颈增大,或形成软组织肿块。呈不均匀低密度或长T2影。并中断了邻近正常的低信号联合带。

  第八章 乳腺 1.良恶性钙化鉴别:

  良性 恶性

  部位 肿块/浸润区内 肿块/浸润区内\\\\外或内外均有 密度 较致密 致密或较淡 大小 粗大或粗大为主掺 呈均匀一致微小钙化或微小

  杂少微小钙化 钙化为主掺杂少许粗大钙化 形态 圆形,环形杆状或不规 呈泥沙样,细线状,小分枝状

  则形成融合成火树状 短杆状,针尖状或不规则形

  数目 少 多 分布 在一局限性区域内融 密集成簇分布或沿导管

  合成团或在一大范围内 分布(单位面积内>5枚) 散在 2乳腺MRI:

  渐增型曲线多提示良性病变;流出型曲线常提示恶性病变;平台型曲线可为恶性也可为良性病变。

  第九章 骨关节与软组织

  线检查:检查方法简便、费用较低,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检查:密度分辨力高、无影像重叠,显示骨和软组织改变明显优于X线平片,显示细微的骨松质和骨皮质破坏。

  检查:MRI有良好的组织分辨力且可任意方位成像,但MRI对确定骨和软组织内的钙化和软化不敏感。

  4.骨分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5.骨化的两种形式:

  ①膜化骨:包括颅盖骨和面骨

  ②软骨内化骨:包括躯干骨、四肢骨、颅底骨与筛骨

  6.小儿骨:长骨一般有3个骨化中心。一个在骨干,为原始骨化中心。另外两个在两端,为继发骨化中心

  7.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骺与干骺端骨性融合的时间及其形态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来表示即骨龄。

  8.骨质疏松(名解):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含量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两者比例仍正常。

  9.骨质软化: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

  X线平片: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糊

  10.骨质破坏: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破坏原因可由病变组织本身或由其引起的破骨细胞活动增强所致。

  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13级全科2班影像学内部资料

  11.Codman三角:病变刺激骨膜形成骨膜新生骨后病变又进一步发展,已经形成的骨膜新生骨被破坏,破坏区两侧的残留骨膜新生骨与骨皮质间呈三角形改变,称为骨膜三角或Codman三角。

  12.骨折患者一般行X线平片检查

  横行骨折为稳定性骨折

  13.骺离骨折:儿童长骨可以发生骨骺骨折。X线上骺软骨不显影,骨骺损伤导致骨骺移位后表现为骨骺与干骺端的距离增加,称为骺离骨折。

  14.青枝骨折:在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而看不见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折、凹陷或隆突

  15.骨折病理表现:断端、骨髓腔、骨膜下形成血肿

  纤维性骨痂(2-3d) 骨性骨痂

  16.骨折的常见并发症: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骨折畸形愈合;骨质疏松;骨感染;骨缺血坏死;关节强直;关节退行性变;骨化性肌炎 17.骨挫伤:MRI检查,骨挫伤区有确切表现

  骨折:为桡骨远端3cm以内的横行或粉碎性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可伴尺骨茎突骨折

  19.脊柱骨折:CT检查的重点观察有无骨折片突入椎管以及骨折移位对脊髓的压迫情况 20.膝关节半月板撕裂:MRI是诊断半月板撕裂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1.化脓性骨髓炎: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经血行感染最多

  急性,病理改变:大片骨质坏死

  早期(2周内)X线和CT表现为软组织肿胀,皮下脂肪层模糊骨无任何改变 22.慢性硬性骨髓炎:又称Carre骨髓炎 23.慢性骨脓肿又称Brodie骨脓肿

  24.骨结核属于结核病第5型即肺外结核,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

  25.长骨干骺端与骨骺结核:长骨干骺端与骨骺骨质破坏,常穿越骺板线;有“砂粒样”小死骨;邻近骨骨质疏松明显;侵犯邻近关节,形成骨型关节结核

  26.骨气鼓征:儿童掌、指骨结核,囊性破坏,骨质疏松,骨干膨胀,皮质变薄,骨膜新生骨较明显

  27.脊椎结核分型:中央型、边缘型和韧带下型

  28.脊椎结核X线表现:①骨质破坏,有小死骨,典型者呈“砂粒样”②椎间隙变窄,相邻破坏的椎体相互融合③后突畸形④冷脓肿

  29.良、恶性骨肿瘤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良性 恶性 生长速度 缓慢 迅速 生长方式 膨胀性 浸润性 骨质破坏边缘 清楚,常有周围硬化带 不清楚

  骨皮质改变 变化,膨胀,但多完整 虫蚀状破坏,缺损,中断 骨膜反应 少有 常见,破坏并产生Codman三角 肿瘤骨 无 常见,针状,放射状等 软组织肿块 少有,边界清楚 常见,边界不清 远隔器官转移 无 常见

  30.骨髓瘤特别征象:患者血清球蛋白增高病尿中可查出Bence-Jones蛋白 31.骨巨细胞瘤:好发于四肢长骨骨端

  X线:(1)常位于骨端,为偏侧性、膨胀性骨质破坏,与正常骨交界清楚但不锐利(2)多数病例骨质破坏区可有数量不等、纤细的骨嵴,无钙化或骨化影(3)

  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13级全科2班影像学内部资料

  邻近无无反应性骨膜增生

  骨性包壳不完全,出现肿块,肿瘤生长活跃,肿瘤边缘出现筛孔状或虫蚀性骨破坏,骨嵴残缺紊乱

  32.骨囊肿:好发于青少年,多发生于长骨干骺端

  X线:(1)长骨干骺端或骨干内卵圆形或圆形,边界清楚的透明区,多为单房

  (2)膨胀性破坏 CT:增强扫描,囊内无强化

  33.原发性恶性骨肿瘤: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以干骺端为好发部位

  X线:(1)成骨型骨肉瘤(2)溶骨型骨肉瘤(3)混合型骨肉瘤(最多见) 34.转移性骨肿瘤:是恶性骨肿瘤中最常见者

  35.代谢性骨病:佝偻病,临时钙化带模糊、干骺端杯口样改变、骺骨化延迟,串珠肋、X形腿、O形腿 骨质软化症,骨骼弯曲变形

  36.内分泌性骨病:成人 肢端肥大症和巨人症

  37.关节退行性病变:X线:关节间隙狭窄,骨质囊变,形成明显的骨赘

  38.寰枢关节脱位:成人超过2mm应怀疑脱位,超过则肯定有脱位,儿童超过4mm应怀疑脱位,超过则肯定有脱位 39.化脓性关节炎与关节结核的鉴别诊断

  化脓性关节炎 关节结核

  病程 起病急、病程短 起病慢、病程长 X线表现 关节负重面破坏 关节边缘破坏

  关节骨性强直 关节纤维强直

  骨质增生硬化 骨质疏松

  关节间隙狭窄出现早 出现晚 40.类风湿性关节炎:

  X线:骨关节改变大多出现在3个月以后,骨质侵蚀多见于边缘部,也可累及邻近骨皮质,以小关节,特别是手或足部关节最为常见。

  41.强直性脊柱炎:是血清阴性脊椎关节病(SPA中最常见的一种)。凡是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而HLA-B27增高的关节炎性病变。

  大多数呈上行性侵犯脊椎,实验室检查,血清类风湿因子常呈阴性,但多数患者HLA-B27阳性

  X线:主要表现:骶髂关节是最先发病的部位

  第十章 儿科影像诊断学

  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13级全科2班影像学内部资料

  第十一章

  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是在放射诊断学设备(DSA、CT机、MRI、B超等影像设备引导下,利用经皮肤穿刺或人体自然孔道的途径,引入导管、导丝、球囊、支架、引流管等相关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微创诊断或治疗的新型学科。

  (选择)血管内介入:1.血管造影术2.血管成形术3.血管内支架植入术4.经导管血管栓塞及封堵术5.经导管动脉药物灌注术6.经导管溶栓

  非血管介入:1.经皮穿刺引流术2.球囊扩张成形术(气管、食管、胆道、十二指肠)3.支架植入术4.肿瘤消融术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6.椎体成形术7.活检术

  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整理影像资料工作汇报共4

  项目部影像资料拍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取景方法

  为说明拍摄对象,有时需用数张相关的照片来表现。工程影像资料基本上都不能再补拍,每次拍摄均需认真对待。

  1)全景:一眼即能看清现场整体的进行状况。

  2)局部:表现工程局部实施状况的影像,该点所处位置应能分辨清楚。

  3)利用黑板的方法:黑板是用来对照片作补充说明,因此应在拍摄时注意,使拍出来的照片上黑板上的字能分辨清楚,取景时应注意黑板不要过大或过小;黑板一般应面向拍摄器材,但当室外黑板反射光线较强时,应变换黑板角度;使用闪光灯时,若黑板垂直正对镜头,可能会造成反光太强,应将黑板斜放。

  4)加设卷尺:为正确判断被拍摄对象的大小,特别是拍摄局部时,为正确表示被拍摄对象的大小、长短、粗细、形状,有必要加设卷尺。

  2、闪光灯的利用

  一般采用闪光灯即使在黑暗的室内也能将照片拍摄清楚。闪光灯也能有效清除被拍摄对象的阴影,而且,即使在室外光线充足时,为了拍摄清楚,也要灵活运用闪光灯。

  3、项目部要求技术部、施工部、质检部、安全部、综合部、动力部每周对施工现场的上述方面拍摄10张以上照片,拍摄时应适当多拍几张,选择较清晰,能准确反映现状的影像保存。各部门指定专人兼职负责收集整理、编辑工作,并于每周五将整理完备的照片、视频提交技术部存档。

   施工影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工程影像资料作为记录施工过程的重要媒体,既为施工、监理、建设单位提供反映工作状况和工工作质量的重要资料,也为在工程签认、计量和变更时提供重要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施工影像资料包括反映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照片、录像等,承担着记录建设项目从原始状态到工程完工全过程、全方面管理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项目部应注意收集和整理影像资料。

  一、影像资料的建立

  1、针对项目的特点,分类建立影像资料。

  影像资料可以分为:a记录工程经过;b确认使用材料;c确认质量管理状况;d作为维修时的资料;e作为解决问题时的资料和证据。

  2、明确拍摄目的和放映的内容。比如拍摄地基和基础工程的影像资料的目的是为标识基坑开挖方法、基底土质情况、基础结构施工方法和质量情况,内容应包括基坑开挖使用设备、基坑边坡坡度、基坑降排水情况、地基土质情况、基础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基础结构的外观、基坑回填施工前后情况等。

  3、取景方法:全景拍摄适合描述整体概况,原始状态、模板支架支撑、管道铺设后的全景、竣工时全貌等;局部拍摄适合描述细部或个体情况,比如基坑开挖尺寸、节点钢筋布置、预埋构件、或者突出反应个体情况等;加设卷尺(塔尺)拍摄主要用于为正确表示被拍摄对象的形状、尺寸时,采用卷尺附加拍摄,比如管径、钢筋直径、钢筋网间距、路基路面摊铺厚度、宽度、管道回填厚度,结构平面尺寸等。

  二、影像资料的特性

  1、具有直观性和及时性:能展示的进度、质量、工程缺陷的整改以及安全文明情况等一目了然,使业主、施工、监理都能够直观、及时地掌握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状态。

  2、长期保存、简易操作:影像资料一般都以刻录光盘、电子照片等文件格式保存,操作简单,便于长期保存。

  3、对比性和可追溯性:用于工程缺陷整改、质量和安全事故的调查。通过影像资料可以将整改前后、事故发生前后过程进行对比和追溯,从而确认整改效果和事故原因。

  4、作为项目管理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比如在上报的变更、索赔或者监理的指令、巡查记录等如能对所述事项进行详细描述并附有影像资料或照片,其反映的内容更具有真实性、权威性。当与业主发生有关索赔、反索赔争议时,影像资料就可成为最有力的证据。

  三、影像资料的分类和拍摄要求

  1、原始状态:主要反映原始地形地貌;原有建筑、障碍的位置、形状;沿线河塘位置、走向、河面河底标高和护坡类型;地上地下管线布置、走向;原有周边道路状况等。

  此部分拍摄时,应当有全景与细部照片相结合,必要时可以拍摄视频,并标注相应的内容解释。

  2、隐蔽工程:只要反映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时地基土质情况,以及地基处理前后的状况。

  拍摄时应记录相应的初始状态,施工过程状态和完工状态。

  3、材料和机械设备:主要反映图源、石灰、砂石料、沥青、钢材钢筋、管材等原材料;二灰土、混凝土、基层混合料、面层混合料等拌合后的粒径、配比情况;装载机、挖机、摊铺机、压路机等设备的型号、数量。

  拍摄照片应包含各类材料、机械等,且应配有相应的完整的材料注释标牌、文明施工牌、安全防护牌,并且安全防护措施必须到位。

  4、施工过程:主要反映工程施工各环节、各工序施工过程中的人员、机械配置情况;主要施工方法;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案等,尤其要重视影响工程造价、进度、质量、安全隐患的因素。

  此部分是影像资料的重点,拍摄时要求施工人员、劳务班组人员等必须整齐穿戴安全帽(帽带必须扣牢),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最终结果。施工工作区域内的安全防护措施必须到位。

  5、施工质量、安全控制:主要反映质量和安全问题整改前后的情况,重点是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情况以及安全隐患的控制情况。

  拍摄此部分内容时,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必须完整的反应施工内容的各状态照片。

  6、企业文化展示宣传:主要是企业文化理念、企业行为文化、企业视觉文化。包括质量理念、成本理念、品牌理念、创新理念、人本理念、企业精神、宗旨。

  文明施工内容的拍摄必须包括:整洁的工程临时用房视频录像(包括项目部各办公室、民工宿舍、食堂、民工学校、会议室等)、旗帜旗台、大门及维护设施、各类标牌等。

整理影像资料工作汇报共4篇(做好影像资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