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中国酒经论文

时间:

中国酒经论文3篇(论中国酒文化论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中国酒经论文3篇(论中国酒文化论文),供大家阅读。

中国酒经论文3篇(论中国酒文化论文)

中国酒经论文1

  严打“酒后驾驶”,势不容缓

  2011年5月9日晚22时许,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因酒后驾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四车连撞,警方的血检结果显示,其血液中酒精含量已达醉驾标准三倍,后被判拘役6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

  近几年,因酒后驾驶发生的惨案屡见不鲜,场面更是触目惊心,非常严重地危害了社会公共安全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酒后驾驶是危险的。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在中国,每年由于酒后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势不容缓,酒后驾驶必须要严禁,必须要严打。

  为什么说酒后驾驶危险,要严禁严打呢?从生理学角度分析来看,有以下几点:

  一、酒后驾驶,人的手和脚的触觉会比平常降低,敏感度减弱,这导致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以及方向盘的转控方向,事故往往出其不意发生;

  二、视觉容易产生模糊,观察不易集中,甚至对颜色辨别也会有所下降,把红灯看成绿灯,造成事故发生;

  三、饮酒后,因酒精麻醉作用,人容易产生疲劳,尤其是午后和晚上,特别会产生困意,一不留神,事故不可避免,后果不堪设想;

  四、饮酒后人的情绪是很亢奋的,不听任何劝说,高估自己的驾驶技术,对自己的能力充分自信,麻痹大意,也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有数据显示,40%的酒后驾车者“过高地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他们多认为自己酒量大,开车技术过硬,喝些酒不算什么,甚至想酒后驾车来“炫耀”自己的技术,结果险象环生。

  种种原因表明,酒后驾驶是非常危险的。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抱着侥幸、大意、轻视、随便的心态驾驶,否则害人害己。

  道理很明显,可是为什么还有些人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开玩笑呢?我想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

  一、驾驶人对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仍然淡薄。调查显示,40%的酒后驾车生还者自我反省交代“安全意识不强”;

  二、某些人利用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关系网“走后门”。如果被抓到了,就叫人去“摆平”,若无其事,自我得意; 三、一些有钱人认为家里有钱,就算被罚款扣车也不怕,心想反正我家的钱多的是,完全不在乎被罚;

  四、依旧有部分人喝酒前就抱定自己的酒量大,驾车技术好,经验老到,不可能出事,也不会被警 抓到,无所谓;

  五、也有些人对酒后驾驶的理解模糊不清,甚至主观以为喝酒休息一小时两小时,或者喝点茶冲淡就测不到酒精度数了。

  六、酒后驾车大多是在晚上发生。有些人愚蠢地认为执勤警察都下班了,不会那么容易被查被罚。

  这些原因都成为了酒后驾驶屡见不鲜,屡禁不止的“背景”。酒后驾驶能不严打吗?事故惨案不仅让人痛心难过,同时我们更有一种急欲解决的迫切。绝对不能让酒后驾驶“横行霸道”“耀武扬威”,成为危害我们老百姓的“妖魔鬼怪。”

  酒后驾驶的问题,我们不可能去禁酒,酒也是我们多年的传统文化之一,但是我们可以提倡文明有度、和谐安康的酒文化。酒后驾驶不在酒,而在于“人”和“人之间”。只有每一个人,每一位交通驾驶者提高酒后驾驶危险的意识,遵纪守法,互相监督,自觉践行,酒后驾驶才能防患未然。

  同时,治理酒后驾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客观上,中国法律严惩力度不明显,过于轻微,容易让人简单应付。同时,在交通安全的教育宣传上,过于追求大、空、泛。另外,部分执法人员出现有不执法或者马虎执法现象,更甚者,做了金钱的傀儡。主观上,当事人的掉以轻心、麻痹大意是主要原因。他们多存在侥幸心理,也有人钻法律漏洞。部分有权有势的人也是嚣张至极,唯他人性命而不顾,肆意猖狂。正因为如此,治理酒后驾驶的问题更需要大家联合起来监督协管,遏制如此不文明、不遵法、不道德的气焰,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对于不知悔改的人,我们要进行严肃处理,不能让他们无法无天,破坏道路交通的秩序,危害他人的生命健康。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议:

  一、2010年8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将首次审议刑法修正案

(八)草案,醉酒驾驶或被判刑。这个消息一出,老百姓都高兴地拍双手支持。所以,希望我们的政府部门要不断地加大力度制定、落实酒后驾驶违反交通安全的惩罚规定,让酒后驾驶的人“真正”害怕,以后不敢违法;

  二、要加强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但只靠一个交警部门是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的,还需要通过广大人民的参与,形成良好的教育监督氛围;也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的公益广告宣传,广泛鼓励广告创作,一定能降低酒后驾驶事故频率。交通环境是服务大家的,每个人都应该做贡献。

  三、交警部门也要加强查处力度,执法过程不能手软。同时,注重加大路面设施的管理力度,利用高科技手段监测监管驾车人员,不能让一些人逍遥自在;

  四、我们身边的朋友亲戚,都会有喝完酒就驾车的情况,我们应该建议劝告并尽可能阻止他。这也是我们应该履行的监督义务。甚至,我们可以打电话举报这些酒后驾驶的行为。

  每个人都有生命,珍惜他人的生命,就是珍惜自己生命。我们不能再让酒后驾驶引发严重交通事故了。势不容缓,酒后驾驶必须要严禁,必须要严打。

  二(6)班

  吴琳薇

中国酒经论文2

  浅谈中国酒文化

  摘要

  在中国,酿酒已经有了很悠久的历史。自酒出现后,便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从文化意义上来说,酒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体。一方面,酒是物质的饮料,另一方面,酒承载了中国精神的心理诉求。丰富多彩的中国酒文化包含有哲学、诗文、科技、艺术等方面的道理,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以酒为中心,论述其在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影响,突显酒的重要性,最后给出合理饮酒的建议。

  关键字:酒 文化 酒的特色 酒的影响

  正文

  一、中国酒文化简介

(一)酒的概念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像冰;它缠绵如梦影,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二)中国酒精精神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二、酒与诗

  酒与诗的关系源远流长,以至于翻阅中国诗歌史的章章节节,随时都能闻到扑鼻的酒香。“酒里诗中三十年,纵横唐突世喧喧。”诗酒一家,构筑古典诗词文化。

  酒在诗歌中,往往表现为两种主要功能——追求快乐和消除忧愁。李白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便是李白借酒与明月清影共饮,想用一醉来忘却自己心中的忧愁苦闷和孤独寂寞。现代诗人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说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其他如晚唐诗人罗隐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范仲淹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都属此类。当文人们夙夜忧叹,举杯邀月的时候,愁绪便借着凄清的月光幽幽地流淌在血液中,又借着酒醉人心,灵感就飘然而至。于是,那些漾满了感情的诗词就呈现在眼前。酒,一度是忧国忧民忧自己的文人们的寄托。酒,还可以让人远离尘世的浮华,平复心头的郁积,回到不要名利、只留真情的实实在在的自我。

(一)酒能壮胆

  唐人王翰是一个“豪荡不羁”的人,他喜与才士豪侠饮乐游畋,伐鼓穷欢。至于他在《凉州词》中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虽是说边塞军营中的豪饮场面,恐怕也是为了给士兵们壮胆,让他们在战斗中更加神勇。在很多古装片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英雄们豪饮干杯的情景。将士们在出征前总是要干上几杯,壮壮气势才能杀敌时势如破竹。

(二)酒能助兴

  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杜甫,是一个连自己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却还一心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人。按理说,他应该是一个满腹忧愁的人,却也有过饮酒助兴的经历:“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或许是明府大人来做客,他太过于感动了。杜牧《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在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中,酒旗的飘舞不仅给人以动感,使江南春色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而且它仿佛在挑逗、引诱着游赏山水的人们,在饱览这如画的风景时不要忘记饮酒助兴。在饭桌上,人们总要喝点酒,这似乎也是为了助兴。人们边喝酒,边畅谈各种乐事,让交谈的气氛变得活跃。

(三)酒能伤情

  离别从古至今一直是最为伤情之事。这个时候便需要酒来慰藉自己,以洗去感伤之情。李叔同的《送别》写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至于写离情别绪的绝唱,那就属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不仅仅将依依不舍的伤感吐露出来,更是表出心中千种辛酸,万般离痛。想以醉酒来忘记这离别之痛,然而醒来之时却是杨柳岸堤、晓风残月。

  举杯把盏之际,一首首精美的诗,裹着酒香,从肺腑中涌出,并从而交汇成中国古代诗酒文化的美妙乐章。酒把诗词带入一个新的领域,酒引领了寄托于诗词中的情绪:让喜者更喜,悲者更悲,让读者的心因酒的寓意起伏。当我们读懂了诗词中的“酒”时,就读懂了这篇诗词的灵魂,也读懂了这些诗词大家本人。

  三、酒与绘画

  从古至今,文人骚客总是离不开酒,诗坛书苑如此,那些在画界占尽风流的名家们更是“雅好山泽嗜杯酒”。他们或以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或花前酌酒对月高歌,往往就是在“醉时吐出胸中墨”。酒酣之后,他们“解衣盘薄须肩掀”,从而使“破祖秃颖放光彩”,酒成了他们创作时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酒可品可饮,可歌可颂,亦可入画图中。纵观历代中国画杰出作品,有不少有关酒文化的题材,可以说,绘画和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之间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唐朝画家与酒的渊源

  吴道子名道玄,画道释人物有“吴带当风”之妙,被称之为“吴家样”。唐明皇命他画嘉陵江三百里山水的风景,他能一日而就。《历代名画记》中说他“每欲挥毫,必须酣饮”,画嘉陵江山水的疾速,表明了他思绪活跃的程度,这就是酒剌激的结果。吴道子在学画之前先学书于草圣张旭,其豪饮之习大概也与乃师不无关系。郑虔与李白、杜甫是诗酒友,诗书画无一不能,曾向玄宗进献诗篇及书画,玄宗御笔亲题“郑虔三绝”。又如王

  洽,以善画泼墨山水被人称之为王墨,其人疯颠酒狂,放纵江湖之间,每欲画必先饮到醺酣之际,先以墨泼洒在绢素之上,墨色或淡或浓,随其自然形状,为山为石,为云为烟,变化万千,非一般画工所能企及。

(二)宋朝画家与酒的渊源

  五代时期的励归真,被人们称之为异人,其乡里籍贯不为人所知。平时身穿一袭布裹,入酒肆如同出入自己的家门。有人问他为什么如此好喝酒,励归真回答:我衣裳单薄,所以爱酒,以酒御寒,用我的画偿还酒钱,除此之外,我别无所长。励归真嗜酒却不疯颠狂妄,难得如此自谦。其实励归真善画牛虎鹰雀,造型能力极强,他笔下的一鸟一兽,都非常生动传神。传说南昌果信观的塑像是唐明皇时期所作,常有鸟雀栖止,人们常为鸟粪污秽塑像而犯愁。励归真知道后,在墙壁上画了一支鹊子,从此雀鸽绝迹,塑像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宋代的苏轼是一位集诗人、书画家于一身的艺术大师,尤其是他的绘画作品往往是乘酒醉发兴而作。黄山谷题苏轼竹石诗说:“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他还说:苏东坡“恢诡诵怪,滑稽于秋毫之颖,尤以酒为神,故其筋次滴沥,醉余频呻,取诸造化以炉钟,尽用文章之斧斤。”看来,酒对苏东坡的艺术创作起着巨大的作用,连他自己也承认,“枯肠得酒芒角出,肺肝搓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留,写向君家雪色壁。”苏东坡酒后所画的正是其胸中蟠郁和心灵的写照。

(三)元朝画家与酒的渊源

  元朝画家中喜欢饮酒的人很多,著名的元四家(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璜)中就有三人善饮。倪璜(1301一1374年)字元镇,号云林。元末社会动荡不安,倪璜卖去田庐,散尽家资,浪迹于五湖三柳间,寄居村舍、寺观,人称之为“倪迂”。倪璜善画山水,提出“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的主张,对明清文人画影响极大。倪攒一生隐居不仕,常与友人诗酒留连。“云林遁世士,诗酒日陶惰”,“露浮磐叶熟春酒,水落桃花炊鲸鱼”,“且须快意饮美酒,醉拂石坛秋月明”,自“百壶千日酝,双桨五湖船”,这些诗句就是倪攒避俗就隐生活的写照。吴镇(1280一1354年)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善画山水、竹石,为人抗简孤洁,以卖卡蕾画J为生。作画多在酒后挥洒,但云林称赞他和他的作品时说:“道人家住梅花村,窗下松自要满石尊。醉后挥毫写山色,岚军云气淡无痕。”王蒙(1308一1385年)字叔明,号黄鹤山樵,元末隐居杭县黄鹤山,“结巢读书长醉眼”。善画山水,酒酣之后往往“醉抽秃笔扫秋光,割截匡山云一幅”。王蒙的画名于时,饮酒也颇出名,向他索画,往往许他以美酒佳酿,袁凯《海吏诗集》中的一首诗,就向王蒙提出,“王郎王郎莫爱情,我买私酒润君笔”。

  元初的著名画家高克恭(1248一1310年)是维吾然族史字酬,号府山老人。首至用部向书。他就带画山水、竹石,又能饮酒,“我识房山紫篝曼,雅好山泽嗜杯酒”。他的画学米氏父子,但不肯轻易动笔,遇有好友在前或酒酣兴发之际,信手挥毫,被誉为元代山水画第一高手。虞集《道园学古录》中说:“不见湖州(文同)三百年,高公尚书生古燕,西湖醉归写古木,吴兴(赵孟俯)为补幽重册。国朝名笔谁第一,尚书醉后妙无敌。”这首诗告诉我们高克恭酒后作画精妙绝伦,无可匹敌。

  还有一位叫郭界的书画家,和元朝最著名的书画家赵孟瓶、鲜于枢过从甚密。他的书法受赵孟顺影响。俞希鲁撰写的《郭天锡文集序》中说,郭异“身长八尺余,美须髦,善辩论,通国语,惆侥略边幅,堂堂然伟丈夫也”。郭界的酒量更是大得惊人,“有鲸吸之量”,醉后信笔挥洒,墨神淋漓,尺嫌片楠,得之者如获至宝。郭异还善画,杨铁崖在他

  画的一幅《春山图》上题了一首诗,写道:“不见朱方老郭髦,大江秋色满疏帘。醉倾一斗金壶汁,貌得江心两玉尖。”这首诗把郭异其人其画及醉态都形象地为我们钩画出来了。

  四、酒与民俗

  酒在我国民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俗话所说的百里之会,非酒不行、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婚、无酒不成节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亲友来了,以酒敬客,以酒叙旧,以酒增情;逢年过节或遇到婚丧喜庆,以酒为礼,以酒行仪,以酒助兴。可以说酒是我国无处不有、无处不用、无处不盛的一种最普遍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因为这样,有人把酒形象的称之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社会文化和文明较快发展与进步的一种酵母。

(一)酒与春节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悠久、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春节,俗称过年。汉武帝时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在这一盛大节日中,各地有众多习俗,饮酒是其中最为重要的。

  早在西周时期,人们为庆祝一年的丰收和新一年的到来,就捧上美酒,抬着羔羊,聚在一起,高举牛角杯,同声祝贺。从此,这种聚会便为春节这一盛大节日开了先河。到了汉代,“年”作为重大节日逐渐定型。到了这一天,家人放过爆竹后欢聚一堂饮椒柏酒,而且是让年龄最小的先饮。在东汉时期,初一黎明,各级官吏都要到朝廷给皇帝行贺年之礼,皇帝也兴致勃勃地接受群臣的朝贺,名曰“正朝”。汉制规定,群臣入宫朝拜需根据品位的高低带不同的礼品,皇帝也要设宴款待群臣。经学家戴凭官侍中时参加一次御宴,皇帝为考察大臣们的学问,特令大家互以经史考辩诘难,释义不通者让座给通者,戴凭连连获胜,连坐五十余席,一时传为佳话。这种朝贺之风往后愈演愈烈,曹植在诗中描写曹魏时期的盛况说:

“初岁元祚,吉日惟良。乃为佳会,宴此高堂,尊卑列叙,典而有章。衣裳鲜活,敝敝玄黄,清酤盈爵,中坐腾光。珍膳杂沓,充溢圆方。笙碧既设,筝瑟俱张。悲歌厉响,咀爵清商。俯视文轩,仰瞻华梁。愿保慈喜,千载为常。欢笑为娱,乐哉未央!皇家荣贵,寿考无疆。”

(二)酒与清明节

  清明节早在古代春秋时期已经产生,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阳历四月五日前后。从殷商至汉初时期二十四个节气已全部制定完成。它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太阳到达黄经15度,即为清明节。

  清明节,因为时处春和景明之时,枝绿草青,万物欣欣向荣,有祭墓和踏青的习俗。无论祭墓、踏青,均少不得酒。明人刘侗《五杂组》记:“南人借祭墓为踏青游戏之具,纸钱未灰,舄履相错,日墓,幡间主客无不颓然醉倒。”

  这个节日里饮酒是不受限制的。古人在清明时节饮酒并留下大量诗作,唐代白居易写道:

  何处难忘酒,朱门美少年。

  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

  杜牧在《清明》一诗中写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饮酒有两种原因,一是寒食节期间,不能生火吃热食,只能吃凉食,饮酒可以增加热量;二是借酒来舒缓祭墓之后人们的悲痛心情。

  五、酒与养生

  人类最初的饮酒行为虽然还不能够称之为饮酒养生,但却与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学者一般认为,最初的酒是人类采集的野生水果在剩余的时候,得到适宜条件,自然发酵而成。由于许多野生水果是具有药用价值的,所以最初的酒可以称得上是天然的“药酒”,它自然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保护和促进作用。当然,这时人类虽然从饮酒得到了养生的好处,但他们可能并没有明确的养生目的。如今,人们饮酒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饮量适度

  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古今关于饮酒害利之所以有较多的争议,问题的关键即在于饮量的多少。少饮有益,多饮有害。宋代邵雍诗日:“人不善饮酒,唯喜饮之多;人或善饮酒,难喜饮之和。饮多成酪酊,酪酊身遂疴;饮和成醺酣,醺酣颜遂酡。”这里的“和”即是适度。无太过,亦无不及。太过伤损身体,不及等于无饮,起不到养生作用。

(二)饮酒时间

  一般认为,酒不可夜饮。《本草纲目》有载:人知戒早饮,而不知夜饮更甚。既醉且饱,睡而就枕,热拥伤心伤目。夜气收敛,酒以发之,乱其清明,劳其脾胃,停湿生疮,动火助欲,因而致病者多矣。由些可见,之所以戒夜饮,主要因为夜气收敛,一方面所饮之酒不能发散,热壅于里,有伤心伤目之弊;另一方面酒本为发散走窜之物,又扰乱夜间人气的收敛和平静,伤人之和。此外,在关于饮酒的节令问题上,也存在两种不同看法。一些人从季节温度高低而论,认为冬季严寒,宜于饮酒,以温阳散寒。

(三)饮酒温度

  在这个问题上,一些人主张冷饮,而也有一些人主张温饮。主张冷饮的人认为,酒性本热,如果热饮,其热更甚,易于损胃。如果冷饮,则以冷制热,无过热之害。元代医学家朱震亨说:酒“理直冷饮,有三益焉。过于肺入于胃,然后微温,肺先得温中之寒,可以补气;次得寒中之温,可以养胃。冷酒行迟,传化以渐,人不得恣饮也。”但清人徐文弼则提倡温饮,他说酒“最宜温服”,“热饮伤肺”、“冷饮伤脾”。比较折中的观点是酒虽可温饮,但不要热饮。至于冷饮温饮何者适宜,这可随个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对待。

  结论

  在中国,酒由来已久。酒对中国的文化造成了深刻的影响。酒虽有它的益处,但也不可多喝。适度饮酒才是对待酒的正确态度。酒文化贯穿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了解酒的益处并很好的运用它,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中国酒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国酒文化概论》徐兴海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中国酒文化网:

中国酒文化与诗词文献综述

  中国酒文化与诗词

【摘要】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中国制酒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约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酒文化是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芳香独特,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饮酒吟诵,借酒明志,留下佳作无数;酒也给了多少英雄豪杰不凡的壮举,赐予文化浓厚的生活气息,曹操煮酒论英雄,李白举杯邀明月,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苏东坡把酒问青天,李清照浓睡不消残酒------历史与文化给了酒全新的诠释,酒文化源源流长,根深叶茂。

【关键词】中国酒文化;文学艺术;诗词

  引言

  生活的真谛在于人类对物质与精神的不断索求,有酒的地方就有酒文化,地域风光,人文景观,民情风俗,劳动追求皆为酒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源于生活又飘有酒香的精彩酒文化层出不穷。

  1.中国诗酒文化的历史

  中国诗酒文化的起源

  酒与诗结缘并不是偶然的,它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劳动和生活。在大约集成于公元前6世纪中叶、反映前后约500年诗歌创作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许多篇章是咏酒或借酒抒情的。“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表现了思妇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她想象丈夫为了不想家,也正在用酒宽慰自己。“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醻逸逸”,描绘了古代举行射礼时,主客相互不断敬酒的景况。“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反映了主人以酒殷勤待客的热情。“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则又绘画出劳动闲暇时歌舞饮酒的生动场面。整部《诗经》有不少像这样结合酒来描写劳动、爱情和生活的、哙炙人口的篇章,不胜枚举,说明酒与诗结缘的历史是多么悠久。中国诗酒文化的发展

  经历了汉代诗歌低谷后,魏晋酒诗再次崛起。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和名诗人辈出。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诗人,他虽然下过禁酒令,但他自己就很能喝酒,诗歌中涉及到酒的也不少。“对酒对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此诗洋溢着高昂的情绪表达了他慨叹人生,寄情于酒、于诗的心境。建安三曹,无一不喜欢饮酒作诗,曹丕在《与吴质书》中,就说自巳是“出则连舆,止则接席……酒酣耳热,仰而赋诗”,他的《秋胡行》;“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佳肴不尚,旨酒停杯”,表达了他盼望的“佳人”未到,不能举杯尽欢的急切心情。曹植也有“置酒高堂上,亲友从我游”,“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的诗句。在两晋南北朝诗人中,东晋诗人陶渊明成就最为突出。他写有大量的酒诗赞颂隐居生活。如“亲戚共一处,子

  孙还相保。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他曾在《五柳先生传》中自我介绍说:“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各情去留”。他早年作过祭酒、县令等小官,后因不堪“心为形役”而辞官归隐,终生不仕。他生活一直很贫困,但即便断炊,也少不了酒,友人周济他的钱,也拿去买酒喝,就连他的诗作也“篇篇有酒”。中国诗酒文化的高潮 诗人与酒

  诗人多爱饮酒,这也是自古以来不争的事实。唐代是中国诗歌繁盛的年代,诗人多,嗜酒者也多。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海量、贺知章、王之涣、元稹等个个喜欢,且都饮酒而诗兴大发,创作出不朽之作。杜甫在他著名的《饮中八仙歌》中描绘唐代被称为“诗仙”的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于是,李白便又多了一个“酒仙”的美号。“酒仙”的美号对于李白可说是与他“诗仙”的美号一样名副其实!他自己也说他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把诗中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与诗的神奇无比的艺术魅力,都与酒兴的酣畅联系了起来。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洋溢着热爱祖国人民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他曾写下著名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蕴含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表现了他的喜怒哀乐与祖国的盛衰兴亡是紧密呼应的。当社会**初步平定时,消息一传来,他就“白日放歌须纵酒”,狂喜得热泪盈眶了。饮酒就是他那热爱祖国人民崇高精神的一种恰当的表达方式。晚于李杜的白居易是个醉吟先生,由于家道富裕,他喝酒比李白杜甫容易多了,而且喝得多是美酒,“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喝酒注重劳逸结合,认为可以用一天的醉酒解除九天的疲劳。诗是美的,酒是美的,诗酒交融产生的酒诗则更美。词人与酒

  酒多能帮助人们抒发情感。苏轼酒量不大却极喜饮酒,常通过饮酒,来抒发他胸中的浩然之气,“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追求那“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的豪放生活,其言其情,不仅令千古名篇“赤壁二赋”增色添趣,相映成章,亦成为文坛乃至酒坛不衰的佳话,更是古往今来的无数饮者感叹唏嘘不止。南宋的伟大爱国诗人陆游,受到家庭、环境和惨痛经历的影响,自幼即富有忧国忧民思想,写下了不少爱国诗歌。其中酒也是他抒发情怀的一个重要手段。他幻想“起倾斗酒歌出塞,弹压胸中十万兵”。他时刻不忘对敌作战,并憧憬胜利,吟出了“更呼斗酒作长歌,要谴天山健儿唱”的名句。他有博大的胸怀、宏伟的气魄;而这些也常寄寓在他对酒的描写之中。“我饮江楼上,阑干四面空。手把白玉船,身游水晶宫,方我吸酒时,江山入胸中。天为碧罗幕,月作白玉钩,织女织庆云,裁成五色裘。披裘对酒难为客,长揖北辰相献酬。”这些抒发豪情壮志的诗歌都没有离开饮酒。文人们还亲自酿酒,以此表现高雅的情操。苏东坡守定州时,于曲阳得松膏酿酒,曾作《中山松醪赋》,记叙了他酿制松醪的经过,“取通明于盘错,出肪泽于煎熬;与黍麦而皆熟,沸春声之嘈嘈”;同时,他又以诗人的富有情感的笔触,赞美了他所酿制的松醪是“味甘余之小苦,叹幽姿之独高;知甘酸之易坏,笑凉州之葡萄”。李清照是中国古代女诗人的魁首,而其爱酒之深,亦可与李白、苏轼等同列。在李清照笔下,酒与她的诗词一样,随着她人生经历的跌宕起伏而变化,显得多姿多彩。李清照的词被人吟唱最多的就是那首《声声慢》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杯两盏淡

  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靖康之乱,诗人仓皇南渡,国破继之以家之,爱人赵明诚病逝,清照流离失所,老来无依。在饱经了人生的炎凉风霜后,李清照已不再是当年闺中抒情的少女,此时的酒,已满是凄凉之意。另一首同样有名的是《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其人其情其酒其词可知。诗酒结合如此之巧妙,情趣盎然,一直传为佳话。

  2.中国诗酒文化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酒与诗歌的结合,从历史上就反映出我国少数民族酒文化的状况。侑永和的《土番竹枝词》咏道:“谁道番姬巧解囊,自将生米嚼成浆。竹筒为瓮床头挂,客至开筒劝客尝。”词作于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生动地记叙了台湾高山族妇女嚼酒的情景,较全面地反映了嚼酒在物质、技艺和习俗等各个方面的文化特质,同时还告诉我们,这一酒文化现象早在17世纪就有了。至今,我国少数民族仍有大量酒歌流传。酒歌,其实就是酒与诗歌的结合。少数民族见于文字的诗歌不及汉族,而其口头的诗歌则远胜于汉族。“秋后重阳酿窖酒,热天饭菜配酸汤。客来邻舍皆陪伴,还带酒肉敬客尝。”这是描写从江壮族饮食的一首流传于民间的口头诗歌,生动地反映了壮族人民的饮食文化的面貌特征。诗中说的重阳窖酒在本地区是颇有名的,人们称之为壮家老窖酒。诗酒结合,还产生大量酒令。在我国酒文化中,酒令最富特色,是酒与诗词歌赋相结合的精神文化产品。它出现于诗歌繁荣的唐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酒令中有一种专门的诗令,或要求根据诗的一定格律和韵脚,或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首诗或一句诗,以行酒令。有时还“刻烛限诗成”,若过时限,或诗作不符合韵脚格律要求,都要罚酒。

  3.中国诗酒文化与现代的联系

  当代,中国人民革命的领袖毛泽东为了怀念和哀悼他已故战友和亲人,也在词中以酒抒情。他于1957年5月11日手书《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一首:“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宵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词以游仙的题材,写出了词人当接到老友李淑一女士的信和她在1933年怀念丈夫柳直荀的《菩萨蛮》词时,思绪如云涌的真实。词人此时不一定饮酒,但却以酒为题材,写出了伟大的情感主题、不朽的篇章。词人运用神话人物吴刚和嫦娥向革命烈士捧献桂花美酒并歌舞迎接的幻想情节,充分表达了词人缅怀革命烈士、自己的妻子杨开慧的深情。桂花酒是词人幻想出来的上天仙酒,而与神话中月宫里的桂树相联系,好像真是月宫中的吴刚亲手酿制,使仙人们迎接人间英雄的真挚感情,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参考文献

  1.周景勤.文化营销——酒文化面面观[J].出版参考 , 2006,(32)2.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读中西方酒文化 万晓艳 甘肃科技纵横 2009/03 3.酒仙气质与酒神精神——中西方酒文化比较 巩玉丽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2 4.周国平尼采美学文选 [M] 三联书店,1996 5.露斯〃本尼迪克特 文化模式 [M] 华夏出版社,1987 6.清孙希旦 礼记集解[M]中华书局,1989 7.鲁迅.鲁迅全集卷三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徐连达.唐朝文化史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中国古代的士人生活,孙立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魏晋士人人格精神一《世说新语》的士人精神史研究,宁稼雨[M].天津:南

  开大学出版社,2003,阮籍与嵇康,徐公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阮籍评传,韩传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汉晋之际道家思想研究,马良怀[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葛景春.诗酒风流-试论酒与酒文化对唐诗的影响[ 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27(2):张宗福.论杜甫诗歌的酒文化内涵[ J].杜甫研究学刊,2007(4):王玉成, 邢慧斌.唐代诗酒文化特征及形成原因初探[ 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3):魏景波.唐代长安与文学[ D].上海:复旦大学, 萧家成.升华的魅力-中华民族酒文化[ 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7.

中国酒经论文3

  黄酒类

  Yellow Wine 8年香雕绍兴酒 :Xiangdiao Shaoxing Medium Sweet(8 Years)陈年彩坛花雕 :Caitan Huadiao Medium Sweet 5年香雕绍兴酒 :Xiangdiao Shaoxing(5 Years)Medium Sweet 绍兴花雕10年 :Shaoxing Huadiao(10 Years)Medium Sweet 绍兴花雕20年 :Shaoxing Huadiao(20 Years)Medium Sweet 绍兴花雕及清酒 :Shaoxing Huadiao and Sake Medium Sweet 三十年花雕 :Huadiao Shaoxing(30 Years)Medium Sweet 绍兴加饭 :Shaoxing Jiafan Medium Dry 女儿红12年 :Nu'er Hong(12 Years)女儿红18年 :Nu'er Hong(18 Years)古越龙山 :Guyue Longshan 青瓷五年 :Qingci Huadiao(5 Years)Medium Sweet 白酒类

  Liquor 北京醇 :Beijing Chun 二锅头 :Erguotou(Superior 500ml 56°)精装二锅头 52度 :Red Star Erguotou(500ml 52°)古钟二锅头 :Guzhong Erguotou(500ml 46°)蓝花珍品二锅头 :Lanhua Zhenpin Erguotou 红星珍品二锅头(500毫升52度):Red Star Zhenpin Erguotou(500ml 52°)牛栏山经典二锅头(500毫升52度):Niulanshan Jingdian Erguotou(500ml 52°)青瓷珍品二锅头 :Qingci Zhengpin Erguotou(500ml 46°)京酒 38度 :Jing Jiu(500ml 38°)三品京酒(500毫升38度):Sanpin Jing Jiu(500ml 38°)三品京酒(500毫升52度):Sanpin Jing Jiu(500ml 52°)酒鬼 38度 :Jiu Gui(500ml 38°)酒鬼 52度 :Jiu Gui(500ml 52°)

  小酒鬼(250ml):Xiao Jiu Gui(250ml 38°)

  国酿(贵州茅台系列):Guo Niang(Moutai Liquor Series)茅台 38度 :Moutai(500ml 38°)茅台 53度 :Moutai(500ml 53°)茅台(三十年):Moutai(30 years)茅台(十五年):Moutai(15 years)贵州醇 :Guizhou Chun 国窖 38度 :Guo Jiao(500ml 38°)国窖 52度 :Guo Jiao(500ml 52°)国窖1573 :Guo Jiao 1573(The First Cellar in China)泸州老窖 38度 :Luzhou Lao Jiao(38°)泸州老窖 52度 :Luzhou Lao Jiao(52°)

  康雍乾御冠酒(400毫升50度):Kang Yong Qian Imperial Crown(400ml 50°)康雍乾御酒(450毫升50度):Kang Yong Qian(450ml 50°)剑南春 38度 :Jiannanchun(38°)剑南春 52度 :Jiannanchun(52°)蒙古王 44度 :Mongolian King(44°)

  三星金六福(高、低):Jinliufu Three-Star(High/Low)

  三星金六福(三两):Jinliufu(150ml)

  五星金六福(高、低):Jinliufu Five-Star(High, Low)

  金六福(五星)52度 :Jinliufu(Five-Star)(52°)

  水井坊 39度 :Shuijingfang(39°)

  水井坊 52度 :Shuijingfang(52°)

  水井坊 53度 :Shuijingfang(53°)

  五粮液 39度 :Wuliangye(39°)

  五粮液 52度 :Wuliangye(52°)

  五粮液一帆风顺 52度 :Wuliangye Liquor Yi Fan Feng Shun(52°)--Symbolizing Plain Sailing

  小糊涂仙 52度 :Xiaohutuxian(52°)

  小角楼 :Xiaojiaolou

  啤酒

  Beer

  青岛啤酒 :Tsing Tao Beer

  青岛扎啤/青岛生啤 :Tsing Tao Draught

  燕京啤酒 :Yanjing Beer

  燕京生啤 升 :Yanjing Draught()

  燕京无醇啤酒 :Yanjing Alcohol-Free

  燕京扎啤 :Yanjing Draught

  雪花啤酒 :Snow Beer

  北京生啤 :Beijing Draught Beer

  哈尔滨啤酒 :Harbin Beer

  百威啤酒 :Budweiser

  嘉士伯啤酒 :Carlsberg

  喜力 :Heineken

  朝日啤酒 :Asahi Beer

  老虎啤酒 :Tiger

  蓝带啤酒 :Blue Ribbon

  葡萄酒

  Wine

  92年长城干红葡萄酒 :Great Wall Red Wine(Year 1992)

  92年张裕卡斯特干红 :Changyu Castel(Year 1992)

  95年张裕卡斯特干红 :Changyu Castel(Year 1995)

  张裕解百纳干红葡萄酒 :Changyu Cavernet

  张裕香槟 :Changyu Sparkling Cider

  长城1995(长城红葡萄酒,中国):Great Wall Cabernet Sauvignon(Year 1995)

  长城2002(长城红葡萄酒,中国):Great Wall Cabernet Sauvignon(Year 2002)

  长城A区(长城红葡萄酒,中国):Great Wall Cabernet Sauvignon

  华夏95年长城 :Great Wall Vintage Red Wine(Year 1995)

  华夏长城赤霞珠 :Great Wall Cabernet Sauvignon Red Wine

  华夏长城葡萄园A区 :Great Wall Region A Red Wine

  华夏长城莎当妮 :Great Wall Chardonnay White Wine

  华夏长城特选 :Great Wall Selection Red Wine

  沙城长城干红三星 :Great Wall Dry Red(Three-Star)

  沙城长城干红四星 :Great Wall Dry Red(Four-Star)沙城长城干红五星 :Great Wall Dry Red(Five-Star)沙城长城干红一星 :Great Wall Dry Red(One-Star)雷司令(龙徽,中国):Dragon Seal Riesling 龙徽赤霞珠 :Dragon Seal Cabernet Sauvignon Red Wine 龙徽干白 :Dragon Seal Dry White 龙徽干白葡萄酒 :Dragon Seal Dry White 龙徽干红葡萄酒 :Dragon Seal Dry Red 龙徽怀来珍藏 :Dragon Seal Huailai Reserve 龙徽怀来珍藏干红葡萄酒 :Dragon Seal Huailai Dry Red Reserve 龙徽汽酒 :Dragon Seal Sparkling Wine 龙徽莎当妮 :Dragon Seal Chardonnay White Wine 龙徽庄园 :Dragon Seal Cru de Red Wine 龙徽庄园干红葡萄酒 :Dragon Seal Cru de Dry Red 西夏王冰白 :Xixia King Ice Wine 西夏王干红 :Xixia King Dry Red 西夏王世纪 :Xixia King Red Wine 总统特选南澳设拉子干红 :President's Selection Shiraz Dry Red 总统特选南澳莎当妮干白 :President's Selection Chardonnay Dry White 王朝干红 :Dynasty Dry Red 王朝干白 :Dynasty Dry White

中国酒经论文3篇(论中国酒文化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