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吉河坝村创建生态村汇报材料

时间:

吉河坝村创建生态村汇报材料3篇(市生态文明村建设情况汇报)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吉河坝村创建生态村汇报材料3篇(市生态文明村建设情况汇报),以供参考。

吉河坝村创建生态村汇报材料3篇(市生态文明村建设情况汇报)

吉河坝村创建生态村汇报材料1

  XXX村村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情况汇报

  XXX村党支部 XXX村民委员会(2012年3月15日)

  各位领导:

  首先,热烈欢迎省级生态村检查组各位领导莅临XX检查指导工作。这里我代表村两委向各位领导汇报三个方面工作。

  一、基本情况

  XXX村位于XXX镇东北部,距集镇公里,距三明市区69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07亩,林地面积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万亩),森林覆盖率达%。下辖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157户587人,近年来全村涌现出博士2人、硕士8人、中专以上学历102人;正处级干部3人,副处级1人,正科级3人,副科级5人,党员32名,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村、人才村。2006年列为县级新农村示范村,2010年列为市级新农村推进村。2010年全村农业总产值达702万元,人均收入达6882元。

  二、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情况

  近年来,XXX村按照“富裕XX、魅力XX、和谐XX”的发展定位,立足村情、把握特色,深入开展省级生态村创建工作。通过创建,全村社会治安和谐稳定,村容村貌日益优美,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环境面貌不断改进。

  1、突出建章立制,创建合力不断夯实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次创建工作,成立了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指导小组,把生态村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村委会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创建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为正副组长,两委委员为成员的创建生态村工作领导小组。二是责任机制到位。结合我村实际制定了《XXX镇XXX村创建省级生态村实施方案》、《XXX村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同时把方案中的具体要求和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村两委、党员各责任人上,落实工作责任和限时责任,使整个创建工作有条不紊。三是宣传发动到位。召开了全村党员、组长、村民代表会议,由领导小组进行宣传发动,同时通过村宣传橱窗、黑板报、张挂横幅、宣传标语等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活动,精心策划组织开展了“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等活动,共悬挂横幅7条,张贴标语20多张,发宣传材料500多份,制作环保图片12张,使创建这项工作家喻户晓,强化了村民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的意识,提高了群众主动参与、配合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为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2、突出生态特色,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XXX村在生态村建设的进程中紧紧围绕生态优势下工夫,持续发展特色生态产业。一是大力发展高效毛竹林。采取垦复扩鞭、全面深翻、配方施肥、稻草覆盖和喷灌建池等技术改造措施,建立了高产、优质、高效的竹林1600多亩,年产毛竹10万多根。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通过品种调整,大力发展水稻、烟草和中药材等,实行无公害管理,同时结合国家政策对种植户进行种子补贴、种粮大户奖励。目前,全村种植优质水稻1800余亩,烟叶180亩,红豆杉、厚朴等中药材基地600亩,培植食用菌万袋,全村一年增加收入5万多元。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抓手来实施。建成了庭院式生态经济模式,即猪(羊)-沼-果(菜、鱼)模式,沼气用于生活用能,沼液、沼渣用作化肥,即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增加收入。针对烟叶等种植所产生的农膜,村两委提出“谁种植谁清理”,由种植户进行收集,采用废旧农膜湿法造粒工艺,即废旧农膜→破碎→清洗→脱水→熔融造粒,不仅实现了资源再生,而且解决了白色污染的问题。近年来,针对全村的秸秆堆烧现象,村两委提出了秸秆粉碎还田、过腹还田及用于食用菌等等措施来解决秸秆堆烧的现象。目前,全村农膜回收率10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面积比例达到%;农药、化肥平均施用量分别为/公顷、/公顷,均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上升。

  3、突出规划设计,生态环境不断提升

  以村容村貌建设为重点,科学合理规划村居布局,提升村居生态文明。一是合理规划优功能。完善《XXX镇XXX村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具体规划了生态林区、生活居住区、生态休闲区等三大功能区及主要配套建设项目。近年来,XXX村不等不靠,沿贯穿村庄的小溪修建河堤650米,水泥桥5座,栅栏200多米,把原来一个道路颠簸、村庄破旧、溪流四溢的XX逐步变成一个村道畅通、洋楼临池而立、溪水清清的美丽家园,形成了“小桥流水式”生态村庄布局。二是整治环境增“靓”点。坚持“人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人”的理念,深入开展“三清六改”和“家园清洁行动”等活动,引导农户开展清理垃圾、污泥、路沟,整治房前屋后、室内卫生,拆除乱搭乱建,改造 空心房,推广农村沼气建设,做好农膜回收,逐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投资20余万元配备了垃圾桶10个,建垃圾池6个,规划建设小型垃圾中转转运站,日处理垃圾达吨;投资11万元新建沼气池26口,共建沼气池52口;改造河堤220米,改沟13条,清理猪圈、牛栏、谷仓等30余间,改厨改厕52户。积极开展农村“四旁”绿化,引进桂花、香樟等珍贵树木800多棵种植在四旁绿化村道、河道。同时针对污水问题,我村采用生物膜技术,通过形成生物膜来吸附、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目的。通过整治,全村饮用水合格率100%,户用卫生厕普及率100%,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无害化处理100%,生活污水处理率%;村域内无工业企业污染,清洁能源普及率达93%。三是夯实基础增实效。从群众最关系、最直接、最受益的事办起,先后完成资金投入985万元,实施了自来水厂建设、有线电视光纤联网、卫生公厕建设、篮球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实施省级旧宅基地复垦和土地平整项目为契机,投资300万元,实施退宅还田30亩;投资372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270亩;完成烟田建设180亩和通户水泥路面硬化500米,安装路灯14盏,新建自来水池3个及配套管网公里,增添老人活动室与农家书屋。

  三、主要成效及下阶段打算

  各位领导,开展创建“省级生态村”以来,我村生态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生态意识明显提高。创建中,村班子带头,全体群众参与,村民对创建生态村活动逐渐从认识到理解,从支持到参与,村民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村场环境的自觉性大大加强,初步形成了人人讲卫生、讲公益、讲文明的社会风气。二是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遏止,乱倒垃圾等随意破坏生态环境现象大大减少,农田土壤有机质 含量逐年上升,初步形成资源合理利用和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三是居住环境优化美化。通过一系列的整治,XXX村绿化普及率83.7%,现在村容村貌整洁、村民安居乐业、产业结构合理、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下阶段,我们将按照上级环保部门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力度,改进方法,增强责任,抓好生态村的巩固提升工作,使生态村创建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吉河坝村创建生态村汇报材料2

  XX村创建市级生态村汇报材料

  XX村是一个由村庄向城镇过渡的村,村务重心主要围绕镇政府征地拆迁和外来民工的管理开展工作。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如滥搭滥建、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生活垃圾量增加等诸多问题,为此,我村在镇有关部门的领导下,为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建设,充分依靠党员群众支持,扎实开展了市级生态村的创建工作。

  一、主要做法

  回顾过去,结合市级生态村创建指标,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村按照创建工作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制订了详细创建方案,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切实保证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1、我村建立有力的领导机制,成立以村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系统负责,落实到人,严格考核,重点督促。制定了创建生态村建设计划和因地制宜的制度。

  2、我村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组长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大力宣传生态村的创建工作。防止和杜绝发生污染事故和破坏生态事件,严格控制捕杀、贩卖、食用国家保护野生动植物现象。

  3、道路硬化:硬化道路总长XX公里。其中,通村组公路XX公里,宽3米,厚度15公分;通村达户道路XX公里,宽度米,厚度10公分。道路建设总投入资金XX万元,其中2009年投资XX万

  元。

  4、环境洁化:2006年以来总投入XX万元,其中2009年投入XX万元重建2个垃圾中转站,新增8个垃圾箱、40只垃圾桶,通过招投标由洪合大宝保洁点对全村卫生进行长效保洁,农村改厕500只,建设生活污水处理池,对全村环境卫生进行突击清理,主要清理河岸两边、主要道路、户前户后。

  5、河道净化:投入资金XX万元,对长度为公里的马家桥港、褚家浜、于打子桥、东瓜浜、倪家桥港、九曲港、跨街亭、铁钉浜、顾家浜、王西浜的河道进行清理疏浚工作,共计疏浚土方万立方,拦污栅13处,补偿2年亩的淤泥堆放青苗,对疏浚河道保洁,建立保洁制度,确保河道整洁。

  6、民居美化:花费XX万元进行居民美化工程,拆除危旧房屋2500平米,粉刷沿路的居民外墙、围墙,整治范围清理垃圾渠道,在主干道安装路灯XX只。

  7、村庄绿化:几年来我村投入资金XX万元在全村范围内进行绿化15公里,种植湿地松6公里,其中白杨600株,杜英300株,黄芽2855株,银杏625株,雪松44株,白玉兰45株水杉4568株等,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36%。

  8、生活污水处理:新王新村总体规划435户。现一期入住194户,建造生活污水净化池,容量为150立方米, 二期集镇农民新区安置,生活污水进入城市管网处理,入住 241户,共计435户,农户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总投入资金XX元。

  二、工作成效

  通过生态村建设,实现了环境与社会双赢,社会各项事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取得了显著成效。

  1、村居生态环境在村庄环境整治基础上有了新的飞跃和提升。通过生态村建设,基础环境建设、环境空气、水质量均达到或超过了考核指标。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的实施,更是保证了农村村庄环境建设的持续性和长效性。

  2、生态文明意识明显增强,村民和基层骨干对生态环保工作的认识和重视有了明显改变。在创建过程中,班子带头,全民动手,在新王桥村,群众经常讲的是环境保护,干部经常说的是生态建设,呈现出一股齐心协力奔小康的建设氛围。

  3、环境基础设施完善,2010年我村将修筑马家桥河道800米的碎石块河岸。

  4、通过村级简报、村广播、宣传栏、村民组长会议、上门宣传等途径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不断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参与保护生态、爱护生态、创建生态的每项活动

  在村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村的生态环境建设正和新农村建设一起稳健发展,并在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方面显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0年我村将充分利用创建生态村的契机,结合新农村小区的建设,进一步加大环境投入和环境保护教育力度,做好环境长效管理工作,争取实现以点带面,推动全村范围内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环

  境效益的提高,助力我村新农村建设再上一个台阶。

吉河坝村创建生态村汇报材料3

  三塘村创建省级生态村汇报材料

  三塘村地处古桑乡东部,坐落于县经济开发区和凹土科技园内,现有人口628户,2624人,7个村民联组,目前有3个党支部,党员64人,耕地面积4400亩,201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共计1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760元。近年来,我村在古桑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党总支一班人,团结战斗,以提高农民素质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个文明一起抓,积极带领全村广大群众,艰苦创业,引导农民面向市场,依靠科技,调整种植,养殖业结构,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户,文明家庭活动,加强科学知识,法规法制和思想道德教育,以实际情况为依据,综合配套,合理布局,遵循高标准,高效率的战略要求,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及生活环境品质,提出了各项创建计划,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大力发展和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三塘村党总支一班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生态建设工作,发展经济创业致富,将我村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生态村和文明示范村。三塘村先后获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农家书屋法制示范点、淮安市卫生村、盱眙县综合实力十强村等荣誉。

  通过开展生态村创建工作,积极实施“六清六建”、“三清一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我村的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村庄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促进了环境、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循环,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相统一,从而推动了全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措施制度落实到位

  为了进一步做好生态村创建工作,村党总支、村委会首先成立了创建省生态村领导小组,村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两委主任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形成强有力的创建组织机构,具体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并严格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建立创建奖惩制度,充分调动了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对村干部进行政治思想、科学文化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教育,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其次是制定了创建生态村工作制度、工作计划、实施方案等,根据本村的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状况,制定了《三塘村生态建设规划》、《三塘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和《三塘村2010—2011年省级生态村工作计划》,按照村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开展创建工作。

  二、加强宣传,提高全村农民精神文明与生态环保意识 三塘村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各项政策规定,通过定期开动员会、现场会、报告会等“三会”,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材料等形式进行宣传报道,积极向村民宣传科学种植、环境保护及创建生态村的意义,使村民的环保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积极投入到生态村创建中。聘请县农业、养殖、蔬菜农艺师给村民定期讲课,通过宣传培训,村民都能掌握1-2门科学致富技术,村民环保意识增强了,全部实施科学种植、养殖,村庄生态良好,环境整洁优美。

  三、发挥优势,提升创建内涵 我村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抢抓机遇加快经济发展,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使得我村五保户、特困户的生活更加有了保障,民政救济物品、资金的发放公开化、透明度高、深受村民信赖。同时,村两委还从村集体经济中给他们酌情补助,让他们享受集体的温暖,为全村村民每人支付100元参加新农保,为全村村民交齐合作医疗,从村集体经济中支出2万元补助病灾户、特困户,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三塘村立足区位优势,科学发展,多渠道引资开发,大力发展工业项目,在乡工业集中区投资520万元新建8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可增加村集体年租金40万元。

  四、生态村创建实施工程

(一)积极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1、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加强街道、厕所、垃圾、生活污水管理。我村积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先后投入400多万元,按照“五室两超市一广场”的要求,新建起一栋五层楼的村综合服务中心建筑面积2900平方米,包括农民技术培训中心、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篮球场、健身房、党员活动室、广播宣传等,并购置了电脑、电视机、DVD等电教设备和一大批农村实用致富书籍及健身器材。

  为切合环境保护理念我村投入资金14万元购置安装了32盏完全利用风能和太阳能为发电方式的环保路灯,此举不仅美化、亮化了村民的生活环境,还能有效降低能耗节省开支,成为村民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惠民工程。

  今年,全村新修建水泥路4000米,改造自来水管道4600米,结合“一池三改”建设卫生厕所4座,配套化粪池建设卫生厕所4座,投入25万元在村综合服务中心旁修建污水处理设施,建立街道、厕所、垃圾、生活污水长效管理机制。

  2、村庄绿化成绩显著。村庄总面积为560亩,村庄绿化面积为平方公里,其中,街道绿化面积为亩,绿化广场面积为50亩,庭院绿化面积为77亩,村庄绿化率达36%。

  3、建设洁净水源工程。为使村民喝上洁净健康的饮用水,村委会投资75万元铺设了自来水管道入户。目前,全村628户,安装自来水户数为628户,自来水入户率为100%。

  4、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利用工程。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广太阳能、电能、液化气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工作。目前,三塘村总户数为628户,其中以使用太阳能为主用户为628户,使用电能为主的用户为628户,以使用液化气为主的用户为628户,合计使用清洁能源用户为628户,清洁能源使用普及率为100%。

  5、投资15万元,清理了三塘村的河道,共计清淤立方米,使水体保持流动、清洁。

  6、村庄实行统一规划,编排发展计划目标,让村民达到上学有学校、做工有工厂、居住有楼房、看病有保险、锻炼、有场所为一体的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生态环境整治和生态经济建设成效显著 几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带领全村村民对所有的中、低产田进行改造,共改造土地100多亩。投资100万元,建灌溉渠1000米,改造灌溉渠1300米,建桥2座;村庄及周边道路新上土多方;重修或改造下水道3200米;村庄建设花坛103个,营造花园式人居环境。通过街道硬化、安装路灯、绿化美化工程、改水改厕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成,极大的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通过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使村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被群众所接受,树立起了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文明向上的村风。通过近年来的环境建设,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生活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产业结构合理、布局规范。

  在创建文明生态村建设过程中,干群之间的关系融洽了,村民之间的关系更加友善了,全体村民的道德观念和文明风范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我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营造了良好氛围,为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古桑乡三塘村党总支委员会 古桑乡三塘村村民委员会 二○一二年三月十五日

吉河坝村创建生态村汇报材料3篇(市生态文明村建设情况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