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少先队组织

时间:

少先队组织3篇 队员在少先队组织中有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少先队组织3篇 队员在少先队组织中有,供大家赏析。

少先队组织3篇 队员在少先队组织中有

少先队组织1

  规范少先队组织档案是少先队组织的重要内容,为使队的档案工作更加健全、规范,档案一定要分类进行整理、鉴定与保管。

  少先队档案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文件资料类。这是组成少先队档案必不可少的材料。文件资料主要包括上级来文、少先队计划总结、少先队工作简报、少先队工作请示及报告等。2·组织建设类。组织建设是少先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建设类档案作为能反映少先队组建工作的资料,主要包括辅导员、队员的管理以及少先队日常事务管理中所形成的材料。如大、中队委员情况一览表,大中队辅导员、校外志愿辅导员情况一览表。少先队会议记录表,各类评优登记表等。3·教育活动类。包括活动方案、活动倡议、活动纪实、活动新闻报道等。4·阵地建设类。少先队阵地是少先队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物质依托,做好阵地建设的文书撰写和资料档案收集、管理、归类、存放是辅导员指导队员开展阵地建设的可靠依据。其档案主要包括各类阵地,如队室、鼓号、黑板报、橱窗、红领巾种植园、少年科学院、手拉手地球村、中队角、广播站、争章园地、小队手册、小队之家等等。5·科研管理类。少先队科研是少先队教育的先导,少先队要走“科研兴队”之路。科研类档案主要包括调查问卷及报告、科研实验方案、课题中期汇报及结题、工作论文等。

少先队组织2

  小学少先队组织机构名单

  大队辅导员:1名

  大队部长名单(共10人)

  大队长: 1名三道杠

  副大队长:2名 三道杠

  组织部长:1名 两道杠

  宣传部长:1名 两道杠

  学习部长:1名两道杠

  劳动部长:1名两道杠

  文娱部长:1名 两道杠

  体育部长;1名 两道杠

  旗手: 1名 两道杠

  下属中队队长(每年级一个中队)

  一中队辅导员:中队长:两道杠副中队长:两道杠 二中队辅导员:中队长:两道杠副中队长:两道杠 三中队辅导员:中队长:两道杠副中队长:两道杠 四中队辅导员:中队长:两道杠副中队长:两道杠 五中队辅导员:中队长:两道杠副中队长:两道杠 六中队辅导员:中队长:两道杠副中队长:两道杠

  下属小队队长

  每班可根据情况设置若干小队队长一道杠

  注:

  大队辅导员由党组织委托任命。大队、中队由各少先队员报名竞选,报请大队、中队辅导员批准。小队长由班级民主投票选举产生。组织部、宣传部、学习部、劳动部、文娱部、体育部各部部长由中队长兼任。

  5.护旗手四人,每周从各中队中选优秀少先队员担任。

  组织机构职责

  大队委员会是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最高领导机构,根据工作的需要设大队长、副大队长、旗手和劳动、文娱、体育、组织、宣传等委员。大队委员会负责制定大队工作计划,组织大队活动,主办大队的各种活动,讨论研究全大队的工作,领导各中队的工作。具体分工如下:

⒈大队长

⑴召开并主持大队委员会、中队长联席会,研究、讨论、布置工作,交流工作经验。

⑵根据大队委员会讨论的意见,协助辅导员制定出大队的工作计划。⑶主持大队活动;召开全体队员会议。

⑷检查队委会决议的执行情况,帮助并检查各委员(各职能部)及各中小队工作。

⒉副大队长

⑴.协助、配合大队长进行工作。

⑵.负责整理、保管大队委员会的文件和资料。

⑶.负责组织值日中队工作,并配合进行“文明班级”的评选。

⒊大队旗手

⑴.大队集会时负责出旗和退旗,大队列队行进时,负责执旗。

⑵.主持少先队升旗仪式。

⑶.主管大队“光荣册”、“少先队荣誉室”和“队室”。

⑷.保管队旗,管理各中队领用与归还队旗的工作。

⑸.负责训练中队旗手和护旗队员,与文娱委员配合,主持鼓号队的组织培训工作。

⒋大队组织委员

⑴.负责学习队章的工作,在全体队员中普及少先队基本知识。

⑵.负责少先队组织发展工作,超龄队员的离队工作。

⑶.负责接转队员组织关系,管理队员登记表,填写少先队组织情况统计表,按时上报。

⑷.负责大队对中队、小队集体和队员进行奖励和处分和具体工作。⑸.保管大队“光荣册”,记好“队的工作日记”。

⒌大队学习委员

⑴.负责组织大队科技和各种知识性竞赛活动;抓好科技、知识、兴趣小组的工作。

⑵.关心和了解各中队学习情况,帮助中队围绕学习,组织开展活动;组织各中队学习委员观摩学习、交流经验。

⑶.负责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管理大队图书、报刊,并负责向全大队推荐好书和报刊,做好订阅报刊的工作。

⒍大队宣传委员

⑴.组织管理大队广播、壁报、黑板报小组,定期广播和出板报、壁报。⑵.负责队室、墙报、橱窗等宣传阵地的布置工作。

⑶.培训中队宣传积极分子,组织“小记者团”,检查、督促各中队宣传工作的开展。

⑷.负责宣传国内外的大事,宣传少先队里的好人好事等。

⒎大队文娱委员

⑴.组织大队的文化娱乐活动。

⑵.向中队推荐介绍好的歌曲舞蹈。

⑶.培训文娱骨干,领导文艺小组和红领巾合唱团。

⑷.与旗手配合,组织培训鼓乐队,负责保管鼓号和文娱用品。

⑸.协助学校组织好节日庆祝和文艺汇演等活动。

⒏大队体育委员

⑴.组织大队的体育游戏和体育活动;发动队员参加体育锻炼。

⑵.培训体育骨干,组织领导体育兴趣小组和各种球队的活动。

⑶.协助学校,开好各种形式的运动会和体育竞赛活动。

⒐大队劳动委员

⑴.组织大队的种植、饲养、工艺制作活动。

⑵.负责大队的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组织工作。

⑶.负责宣传和推动美化校园工作,以及进行自我服务等劳动。

⑷.管理大队的卫生工作,负责各中队的卫生检查评比。

  大队长竞选方案

  少先队组织是学校少先队员参与活动的阵地,展示才智的舞台,是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摇篮。为了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育人功能,我校少先队大队部大队委设大队长、副大队长各两名,设立组织部、宣传部、文娱部、学习部、、生活部和体育部六个部,设部长、副部长各五人,下设干事若干人。由学校大队部组织,从广大少先队员中通过竞聘制度,择优选拔优秀队员担任。使队员们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强化队员们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成立学校大队干部竞聘领导小组

  成立由校长、党支部书记、副校长、工会主席、教导主任、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现任少先队大队干部为成员的竞聘领导小组,负责大队干部选拔工作。

  二、竞聘范围及条件

  1、学校三、四、五年级少先队员。

  2、勤奋好学,成绩优秀,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3、团结同学,热心为同学服务,积极参加学校及班级各项活动,成绩突出。有担任学生干部的经验,有一定的组织活动能力。

  4、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以身作则,能在同学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5、能处理好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按时并有创造性地完成大队部布置的各项工作。

  三、竞聘时间

  每年9月

  四、竞聘方法及程序

  少先队大队委的竞聘工作,要充分发挥少先队员自主管理的作用,公开竞争,择优录用。

  1、各中队根据竞聘要求,由中队辅导员在班级内初选推荐同学参加学校大队部的竞聘。

  2、参加竞聘的队员要根据本竞选细则,在班主任指导下精心准备好竞选演讲材料,进行演讲。

  3、参加队员通过演讲、答辩两个程序,由学校大队干部竞聘小组组织评委进行投票,学校大队部根据分数依名次高低选聘录用

少先队组织3

  少先队组织

  一、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1950年12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甘谷县委员会在城关区高级小学(即东街小学)组建中国少年儿童队组织。学校建立大队委员会,聘请青年教师骆文定为大队辅导员。大队委员会设大队长、副大队长各名,大队委员3名(组织委员、生活委员、文体委员各一名)。每个教学班建一个中队,中队辅导员由团县委发给聘请书,一般由班主任担任。中队委员会的干部组织与大队委员基本一致,设中队长、副中队长各1名,中队委员3名;各中队分建3至4个小队,小队设小队长、副小队长各1名。大、中、小队各级干部都由队员民主选举产生。大、中、小队各授队旗一面,用红色布料缝制。各级式样、视格有区别。大队旗和中队旗中间有由金黄色的五角星和火炬组成的队徽图案。

  各大、中、小队干部的标志是用一块白布缝制的臂章,长约8厘米,宽约6厘米,按各级干部的区别,臂章中间分别缝制12道红色横杠。

  少年儿童队队员的标志是红领中。

  1951年,甘谷中学、柳湖小学、西关小学相继建立少年儿童队.1952年,全县城乡各完全小学和规模较大的初小,都建立了少儿队大队部。当时按照(中国少年儿童队队章》的规

  定,入队程序是先由学生本人写出入队申请书,经中队委员会讨论通过,报大队委员会批准,然后在节日的庆祝活动和大队性的活动时,举行入队仪式。新队员佩戴好红领中,由辅导员带领宣誓后,即为队员。入队的要求较高,学习、纪律差的学生,经大家的帮助,有显著进步者,才能被批准入队。是年,城区各小学少年儿童队员占学生总人数的50%60%。

  1953年6月,团中央決定中国少年儿童队改称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队旗、队徽未改变,大队、中队的干部组织和干部标志均依原样。《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对吸收学生人队的条件规定为:“7-14岁的少年儿童,愿意遵守队章,提出人队申请,经中队委员会批准,就可成为少先队员。”

  1954年,团县委书记杜景琨在传达全国少儿工作会议精神时,要求全县各类小学加快建立少先队组织,发展队员。到1955年,全县50余所学校建立了少先队组织,共有队员5000余名。

  1965年,全县共有少先队员名,占小学生总数的98%。

  1968年,各小学的少先队被“红小兵”组织代替。1978年8月,共青团甘谷县委转发团省委《关于恢复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名称的决定》,各小学的“红小兵”组织被取消,红小兵改称少先队员,不再举行人队程序。

  八十年代以来,各小学每年吸收一批新少先队员,一般都在“六ー”节活动时举行新队员人队仪式。1985年,全县小学少先队员总计名,占小学生总数的76.1%。

  1986年11月,中共甘谷县委决定成立“中国少年先锋队甘谷县工作委员会”,具体领导全县少先队工作。县少工委主任为谢喜民,副主任颉建文兼全县少先队总辅导员。截至1989年,全县有少先队员名,占小学生总数的%。

  九十年代以来,少工委对少先队组织的建设尤为重视,1990年12月,柳湖小学被命名为“全省百所体育重点小学”,少先大队被省少工委命名为“红领巾之家”。1996年,全县少先队员达到名,1999年全县少先队员有名。

  二、少先队组织机构

  甘谷县各小学都设立少先队组织,其机构主要由大队部辅导员、中队辅导员、大队长、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文体委员、学习委员、卫生委员组成,其中以每个班级为一个中队,班主任为中对辅导员。

  三、少先队的活动

  五十年代;团县委和县文教科曾于1951年和1957年暑假期间联合举办“红领巾夏令营”,每次有200余名少先队员和辅导员参加。夏令营通过时事报告会、大合唱、集体舞等活动形式向队员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品德教育。1955年“六一”节,城区各小学少先队参加在西校场

  举行的游行大检阅。1958年“六一”节团县委在西校场主持召开庆祝大会,并举办了少年运动会,全县有45所中小学的330名少年运动员参加了田径、球类等项目的比赛。为配合当时国家形势,少先队在宣传国家的法律、法令和爱国卫生运动中,排演了许多文娱节目。

  1963年后,少先队的活动以“学雷锋,做好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为主要内容,教育少年儿童助人为乐,争做好事,以培养大公无私、艰苦朴素的优秀品德。

  八十年代初,城区各小学少先队在“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中以“学雷锋、树新风”为口号,积极行动,走出校门,为改变街道和其它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面貌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83年,全县少先队员为植树造林绿化家乡,采集树种5万余斤。1985年,全县少先队员收集废钢铁数万斤。

  除了全县性的活动外,各校少先队的大队、中队也不定期地举行各类活动。大队活动有文娱节目表演会、歌咏比赛、报告会等,城区学校一般在没有全县性庆祝活动时,于“六一”节、国庆节或元旦节举行。活动按规定的议程开头有出旗、唱队歌,呼号等活动,结尾有吹号、退旗等仪式。

  2000年来,学校少先队组织蓬勃发展,大量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成了学校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的培养、日常检查等工作。

  中队活动在中队辅导员的指导下,由中队委员会组织举

  行。内容有故事会、朗诵会、野游、野炊或野餐等。这些活动集娱乐、学习、教育于一身,既活跃了校园生活,锻炼了学生的生活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热爱集体、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质。

少先队组织3篇 队员在少先队组织中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