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时间: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3篇(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3篇(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供大家参阅。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3篇(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1

  XX街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试 点 工 作 汇 报(2017年12月22日)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部署以来,在刘区长和农业局领导的的大力关心指导下,街道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专班、按照要求精心遴选了XX、XX、XX庄三个典型代表村积极开展试点工作。

  二、强化全程指导

  街道在组织试点参与部门和具体实施村外出考察、学习培训、宣传动员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全街道的工作方案及成员认定、清产核资两个指导意见,并本着“分阶段、扣环节、按程序、卡节点、尊事实、重民主、抓细节、见实效”的原则全程、严谨地跟踪指导三个村扎实开展试点工作。

  三、扎实推进改革试点

  改革工作以来,三个试点村的改革筹备动员会、领导小组成立大会、推选村民代表会、实施方案、清产核资和成员认定的两个办法、两个基准日、股权设置、资产折股量化及股权管理、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等的一系列会议和各类入户征求意见及决定的公示、公告工作都顺利进行完毕。

  在村集体成员认定工作中,XX村共确定31户,91人;孙圈村共确定144户,465人;XX庄村共确定 221户,732人。

  截止12月28日,三个村的股份经济合作社都已成立。XX村的理事长XX,成员XX;监事长XX,成员CC。XX村理事长SXX,成员陶XX;监事长XX,成员XX。XX庄村理事长XX,成员XXX;监事长XX,成员XX。

  下一步,街道将按照改革试点及迎接考核的相关工作扎实开展好一系列后续工作;着手试点工作档案资料的进一步整理、完善、建档,积极总结工作中的好的做法、经验,深入查找不足,为整个试点工作的总结验收做好准备。

  汇报不当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

  XX县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专项推进方案

  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能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收入,依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际,提出以下改革方案。

  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基本情况

  全县XX个行政村全部完成了清产核资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工作,均已挂牌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并在金融部门设立了对公账户。共核实农村集体资产总额亿元,完成界定村集体经济组织身份的成员83万人。

(二)存在问题

  1.全县XX个行政村均已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但是大部分合作社没有运营,组织架构形同虚设,没有发挥作用。

  2.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后,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低,效果不明显。

  二、改革目标

  建立产权关系明晰、组织机构健全、经营管理规范、收入分配合理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机制。到2022年6月份,打造新型股份合作模式试点村32个以上,每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全部实现分红。试点村土地流转面积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50%以上,全县清理空壳合作社1000家,清理空壳家庭农场200家。

  三、基本条件

  各乡镇(街道)至少选择2个以上村作为试点,优先在有一定产业基础、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交通便利、村两委班子强的村中选取,先试点,后推开,逐步探索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资源开发、资产运营等发展模式。

  四、改革模式

  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我县前期探索了土地入股分红、资源开发、资金入股、生产服务和资产运营等几种增加村集体经济的模式。

(一)土地入股分红模式。

该模式通过村集体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把农民土地入股到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户入股土地需成方连片,总面积不得低于全村耕地总面积的50%,由土地股份合作社统一流转给经营主体,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土地经营收益最大化。如我县XX镇XX村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把农户土地入股并块,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把入股土地统一规划,对外发包实行规模经营,经营主体每年先付保底租金500元,收益后,合作社、群众和经营主体按1:2:7比例分红。2019年群众入股土地1080亩,每亩土地保底收益500元、分红收益300元,村集体获得收益万元,按每亩40元对村民进行了二次分红。

(二)资源开发模式。

该模式由村集体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实施租赁、开发增收项目,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长。如我县XX镇XX村把位于XX区的集体土地930亩,通过招标形式对外出租,每年获得租赁收入万元,2019年为每位群众分红300元,共分红万元。

(三)资金入股模式。

该模式由村集体整合利用集体积累资金、财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通过入股、参股工业企业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金年收益率10%以上。如我县XX镇范场村,利用省级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将项目资金入股到乐器企业,村集体每年收益10万元,2019年拿出90%对全村经济组织成员进行分红,全村每人分红70元。

(四)土地托管模式。

该模式由村集体围绕本村产业,开展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户的中介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如XX镇XX村2019年通过和XX市XX种植专业合作社联结,将土地托管给合作社,合作社为村集体支付中介服务费每亩30元,村集体获得服务收入元。

(五)生产服务模式。

该模式是村集体创办多种形式的村级经营性服务实体,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农业机械、病虫害防治、技术咨询等服务,获取收益。如仪封镇胡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为农户提供耕种、收获等服务,村集体每年获得收入12万元。

(六)资产运营模式。

该模式由村集体在城镇商业区建设或购置商铺店面,通过物业租赁经营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如我县惠安街道杨山寨村通过“四议两公开”用村集体征地拆迁补偿款在县城购买3套商铺,每年收入租赁费用万元。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组织保障。

按照XX省农业农村厅《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办法(试行)》(X农发〔2020〕10号)规定,县农业农村局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全县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乡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做好各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具体指导和监督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

各乡镇(街道)要配备专职农经人员,负责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壮大集体经济的指导、监督、管理和日常工作;乡镇(街道)专职人员不少于2人。

(三)加快平台建设。

为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县级层面建设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交易中心;乡镇(街道)层面建立功能完备、人员合理、制度完善的分中心,面积不得少于60㎡;村级层面设置集体资产监督查询终端,便于全体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随时查询。乡镇(街道)、村集体资产的数量、交易、集体收入、支出都要纳入监管系统,接受各界监督。

(四)借鉴先进经验。

组织乡镇(街道)及试点村到外地参观考察学习,各试点村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探索土地自营、出租、股份合作等模式,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五)实行奖励机制。

一是安排清产核资经费100万元,XX个行政村每村拨付500元后,剩余资金万元全部用于试点村的奖励。二是对试点村优先安排项目,完善提升基础设施。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对集中流转的成方连片的合作社、家庭农场予以道路、机井、排水等基础设施配套,免费发放生物有机肥。

  六、几点要求

  一是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土地对外发包、资金资产的使用,要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由村集体组织成员确定,并留存好会议记录;

  二是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和村委会要实行账务分离,分账管理,统一纳入“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平台”,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由乡财政代管的原村财政账户继续由乡财政代管,主要接收上级财政投入为主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包括财政补助收入和其他收入。

  四是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账户要单独建账,所有资产收益、土地出租收入及经营性收入全部纳入账户管理(如廊道绿化、集体耕地流转收入,老学校、老村室出租收入及利用村集体项目增加的收入),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要建立健全财务收支预决算、开支审批、资金管理、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和内部控制等财务和会计制度。

  五是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收益分红要按照50—70%的比例进行分配,对土地征收、拆迁、扶持项目等资金不能进行分红。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3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甲木村宅乃村民小组:

  强化“四个一”措施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自2022年被确定为南丹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民小组级试点以来,南丹县八圩瑶族乡懂甲村宅乃村民小组加强领导统筹谋划,围绕做好“清资产、定成员、建组织、强监管”四个方面重点任务,加快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产权制度体系。截至2022年12月15日,在规定时间节点内基本完成了阶段性改革任务。共清理集体资产 万元,集体土地 亩,确认集体经济成员身份72人,依法成立了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

  一、抓组织领导,一盘棋统筹推进。

  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涉及面广、矛盾多、风险大的特点,宅乃屯坚持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保证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

(一)强化责任落实。在八圩瑶族乡政府和懂甲村“两委”的领导和指导下,成立了宅乃村民小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担任组长,宅乃村民小组长担任副组长,并邀请县、乡两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专家担任指导员,全程督促指导工作。同时,结合实际,制定职责明确、分工细化的实施方案,为工作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二)精心谋划工作。为确保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宅乃村民小组结合实际和发展规划,根据八圩瑶族乡和懂甲村下发的《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方案》《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指导意见》等文件,对应制定了宅乃村民小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一系列方案、办法,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抓宣传培训,一主题深度点击。

  坚持从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入手,全力抓好宣传引导,确保全组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强大合力。

(一)强化党员带头,提高思想认识。秉承“以党建促发展”的理念,调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具有党员身份的成员点位带动作用,让他们以点带面划出同心圆,积极正面宣传产改工作,形成“有阵地、有点位”的宣传氛围。

(二)强化业务培训,提高工作水平。邀请县、乡有关负责同志就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专题培训,使对参加本次组级试点工作的人员了解产权改革任务、意义、风险点和关键点,确保政策把握到位、环节掌握到位。此外,针对工作中成员身份确定难、清产核资数据填报复杂等问题,突出需求导向,开展专题培训。

(三)强化宣传引导,提高群众认知程度和参与度。为提高干部群众对产权制度改革的知晓率、参与度、认同感,通过平面式、立体式宣传相结合,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强大声势。一是平面宣传。制作并发放了宣传手册、宣传画册覆盖到每户。二是动态宣传。召开群众会议现场对群众解答产权改革政策。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使各层面进一步了解了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

  三、抓程序规范,一张图框定方法步骤

  统一工作程序和路径标准。按照县、乡、村出台的《改革工作指导规程》,宅乃村民小组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了工作程序,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统一发放到工作人员、村民代表人手一份,使大家知道每一工作环节该怎么做,进一步方便了基层、方便了群众。

  四、抓关键环节,一张网全面覆盖

  清产核资和身份确认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做好这两项工作,可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一)全面清产核资,摸清集体家底。严把工作程序,细化工作标准。按照制定的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按照“统一部署、稳步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以会计核算为基础,先账内、后账外,对各项资金、资产、资源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进行了全面清理、核对和查实,对权属不清存在争议的资产、资源,由村清产核资小组拟定处理意见,按规定程序厘清权属后进行登记,全面清理账户、债权债务、收费票据、固定资产及公有财产,并进行分类造册登记,建立资产管理台账,健全完善了农村资产资源管理相关制度。

(二)全面清查成员,明确边界权属。一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本着“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统筹考虑户籍关系、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对集体积累的贡献等因素,制定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办法》;二是围绕群众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关注度高,不理解、没吃透政策等问题,接待存疑群众,答疑解惑,阐述政策规定;三是用活确认标准,解决突出问题。针对身份确认中“外嫁女”“入赘男”等几类特殊人群提出质疑的情况,制定成员身份确认补充模板,对特殊人群进行了二次增补,有效解决了特殊人群的成员身份确认问题。

(三)全面量化股权,维护社员利益。根据确定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人员,将经营性资产和纳入改革范围内的资源性资产等其他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给他们吃上“定心丸”。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3篇(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