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改变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学习论文

时间:

改变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学习论文共14篇(新课改学生学习方式探究论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改变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学习论文共14篇(新课改学生学习方式探究论文),供大家赏析。

改变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学习论文共14篇(新课改学生学习方式探究论文)

改变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学习论文共1

  改变学习方式 促进思维发展

葫芦岛市龙港区完全中学??蔡淑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建构崭新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要改变学习方式,倡导创设主动探索空间,培养自主探究能力,成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以往的课程大多数学生都是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学服从教,教服从考,使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压抑了学生兴趣,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新课程改革为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相应的思想方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操作平台,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是为学服务的,“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教师如何采用最佳的途径和方式启动学生智能,让学生自己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获取知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真正改变学习方式,促进思维发展,深化课程改革,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心里学家认为: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培养思维和提高能力的内在动力。在诸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处于一种特殊的位置,具有特别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感情,培养意志;兴趣可以唤起某种契机,改变态度。呆板的,单一的学习方式,容易使学生思维疲劳,久而久之,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心理学家一直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的非智力因素。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入,使问题体现时代要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乐学”。分步设置问题情境,分化难点让学生“易学”。开放设置问题情境,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活学”。 教会学生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寓学习于活动中,增强学习的兴趣。

  例如开放设置问题情境。数学教学中的开放性问题能够引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开放性与创造性思维。而且,重要的一点是,开放性问题有助于学生学习态度与情感的培养,即开放性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探索真理的勇气;敢于改造、敢于发现,不墨守成规,不固守己见。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与交流协作能力。

  例如对于《二次函数》一章中有一题:已知:二次函数y=ax+bx+c图象过点A(0,a),B(1,-2),且最值为-3求证:这个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2.

  这是一道常见的代数证明题。现改变问题情境:若矩形框中的条件被墨水污染无法辨认,问:(1)根据现有信息,你能否求出题目中二次函数解析式?若能,写出求解过程;若不能,说明理由。(2)请你根据已有信息,在原题的横线内,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把原题补充完整。

  本题是一道补充已知条件的开放型题,别致新颖,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相互协作、互相补充,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尝试探索中,发展了思维的发散性和有序性。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思维浓度。

  我们知道,认识起源于动作,思维则是内化的动作。强化学生“动作”的活动是主客体的桥梁,是认知发展最直接的源泉。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智力操作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而且还拓宽了他们的思路,激发了他们更大的求知欲望。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通过自我活动来实现的,由外化到内化再到外化,达到知识的升华。

  例如:八年级上册 1.1探索勾股定理这节课,我们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我拿出两个不同的正方形连在一起的“L”形纸片,现在请同学们剪两刀,再将所得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学生动手操作,几分钟后学生剪纸失败,停了下来,期待着帮助,这时教者告诉大家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学好本节课:“勾股定理”。为了让学生经历教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激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强化应用意识,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自主探索,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教学”与教学的美,提高了学习兴趣,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

  二、“动”中探索,培养能力

  新《数学课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开拓学生思维能力,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问题解决是创新的土壤,创新总是在问题解决中发展起来的。因此,课堂教学应该是向学生展示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与应用过程,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景,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增加学生分组活动,而教师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让学生养成自己学习,自己研究,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诱发学生自主探究数学奥秘的欲望,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如数学七年级上册《4.2比较线段的长短》这节课,为了探索比较两线段长短的方法,我设计了这样探索空间。

  探究活动一:已知线段a,求作一条线段AB,使它等于a

  学生甲:度量法??学生乙:圆规截取法??学生丙:画圆法

  教者直接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想办法,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让全体同学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尤其是作圆,想象力更丰富,由静到动,蕴含着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探究活动二埋下了伏笔。

  探究活动二:如何比较线段AB和CD的大小?

  让学生自由成组,进行探索,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探索空间和创造性的思维情境,激发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创新,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讨论结束,各小组派代表汇报研究成果。学生甲:圆规截取法???学生乙:度量法学生丙:同心圆法?????学生丁:半圆法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借助语言可使动作思维内化为智力活动,各组代表边操作边描述,唤起了学生对探索过程的回忆,既是对研究成果的汇报,又是对研究方法的梳理,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坚定了继续研究、探索的信心,尤其是后两名同学想象力更丰富,有创新精神,方法独特。针对学生解答问题时出现的缺陷,教师不是包办代替,而是让学生自我评价或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达到人人参与教学活动,人人都有收获的良好氛围.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和联系。”在课改实验中,我们要重视这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发展空间,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这样,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挥,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千方百计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数学。

  三、钻研教材,提出问题

  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肯尼思?H?胡佛也说:“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然而长期以来,中学数学教学过分重视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遵循着教师给题学生解题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容易造成学生缺乏自信与主见,不利于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学生思维的“泵”,如果一个问题提得深,提得尖锐,那么必然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学习时必然会注意分析,从而学得深、学得透。同时让学生提出问题也培养了学生严密思维的品质和勤于思考的习惯。提出问题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提的问题,多数是学生直接观察和实际生活中启发提出来的。这样,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学生能够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得到发展。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从素质教育的深层要求来看,让学生“提出问题”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加工者。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提供信息是必要的,但是掌握这些信息本身并不是学习的目的,学习应该超越所给的信息。学习的目的是要掌握学科的结构,而不是现成的正确答案。可见,让学生“提出问题”这一环节运行得是否成功,实质上反映了素质教育的深层要求是否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了体现。具体来说,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如图已知;△ABC, △DCE,△FEC,是三个全等的角形,底边BC,CE,EG,在同一直线上,且AB= ,BC=1,连接BF,分别交AC,DC,DE,于点P,Q,R,观察图形,请你提出一个与点P相关的问题,并进行解答。???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给学生更多的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创造中感受成功的体验,在成功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创造性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及时评价,促进发展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的中心已经由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所以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由获取知识多少的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以评价激励学生,关注学生如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自我认识,学会欣赏他人,建立自信,使评价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 在评价态度上,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和谐的课堂氛围,倾听学生的发言,允学生质疑辩解,肯定学习结果等这些现象是外显的,它渗透着教师民主的思想,平等的态度,是尊重学生的表现。如:通过观察,可以看出学生是否在思考、在操作,倾听学生发言,可以捕捉思考的程度,不论是学生显性的学习结果,还是隐性的积极学习态度都是学生劳动的成果理应受到尊重。

  在评价的内容上,既要肯定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鼓励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是学生情感与态度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教学中过多鼓励的是有正确答案且表现突出的学生,而较少鼓励甚至批评同样付出努力却得到错误答案,或得不出答案的学生,所以当老师用“同学们都认真思考了问题,老师感到很高兴”、“重要的不是对错,而是同学们都认真思考了问题,老师感到很高兴”、“没有做对的同学不要灰心,只要保持像今天这样努力学习的积极性,总有做对的时候。”用这样的评价语言时,学生怎能不受到鼓舞,不产生学下去的愿望呢?

  在评价的视角上,要站在学生的高度上,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使学生不会感到学习目标是不可攀的。课堂上,经常让学生大声发言,表达自己的解法或评价他人的做法,让每个学生都充满自信,这样学生就不会唯唯诺诺不敢发言,相反,会有信心向前发展。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的时候,抓住闪光点进行评价,增强其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其最大限度的发展。

  总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只要我们深入学习更新观念“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核心理念指导教学,力求达到“情意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谈,思维活跃流通的意境,努力使自己成为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学生必定会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造者 ,从而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思维发展。

改变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学习论文共2

  最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本人在教改实验中,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觉得数学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计算、数字,从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

  二、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但数学应用意识的失落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课堂上不讲数学的实际来源和具体应用,“掐头去尾烧中段”的现象还是比比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如果数学教学仍旧视而不见,不管实际应用,恐怕就太不合时宜了。

  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只会解答某一种类型的应用题、概念题等,却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圆的认识”后,我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画圆。有的学生想到两个人用一根长绳画一个圆,有的想到一排人转一圈画一个圆,也有的想到全班人围一个圈,沿这个圈画出一个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解决“为何现实生活中车轮都做成圆的,而车轴都装在圆心上”这个实际问题。再比如教学“统计”时,让学生统计教室内各种清扫用具的数量、统计学校各年级各班学生人数及男女生人数等,在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学会了劳动、调查等,真可谓一举多得。经常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三、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

[1]?[2]

改变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学习论文共3

  1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改变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相对来说灵活性比较强,在课改实现素质教育的转型过程中,探讨学习方法和模式成为一种趋势和教育改革的重点。

  异质就近组合

  异质就近组合就是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4人左右。这种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不需将学生分出层次,可减少学生在相互交流中的心理障碍,且课堂上无需重新调整座次,操作比较简便。这种“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组合,也便于开展小组间的合作学习竞赛,对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更为适宜。

  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自主学习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和分组议论。一般情况下,小组学习活动是随机的、松散的,而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则是在共同学习目标下进行的有一定聚合力的自主的学习活动。因此,为达到合作学习的预期效果,使合作学习小组成为学习的共同体,教师在班级开展合作学习前,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合作学习的知识辅导和技能训练。开始实施时,教师还要与学习小组一起制定合理的、共同的合作目标,安排恰当的、明确的合作任务。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可由学生采用轮换制产生,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锻炼的机会。

  任务驱动组合

  任务驱动组合是指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按兴趣、爱好自主进行的合作学习组合。任务驱动组合学习一般以2~6人为一组。这类组合一般是同质组合,小组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小组成员在共同的学习目标驱动下开展学习活动。

  任务驱动组合学习的目标可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自主设定,允许各小组确立的学习任务难度有所差异,小组学习的时间可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师还可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开展任务研究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这种以任务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制定了柔性学习目标,营造了开放的学习环境,较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主动发展的教学原则。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小组成员共同研究,师生一道探讨,形成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

  2语文课堂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提供实践空间,巩固学习成果

“授人以渔。”《新课程》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也是“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我认为,这个“实践”应该包括阅读实践和生活实践。阅读实践就是引导学生获取间接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而生活实践,简单一点说,就是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语文课标实验教材》就体现了要引导学生亲自实践的开放性教学的特点。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实践的空间。在教学《荷花》一课时,在引导学生领悟了“满池荷花翩翩起舞,我与荷花物我相融”的美好情境后,学生兴趣盎然,我适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美丽荷花的喜爱。有的同学画了一幅画,有的同学作了一首诗,有的同学来个即兴表演……形式多样,都充分表达了对荷花的喜爱,整堂课气氛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疑导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古人言:“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质疑是学生主动探究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只有在平时的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问题,才能在学习上真正地“动”起来。 如在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时,我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运用“以疑导学”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经历“无疑―生疑―质疑―释疑”的学习过程,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和谐统一。

  在上课伊始,我就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于是学生提出疑问: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宋庆龄故居值得写的东西很多,为什么作者要单单描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呢?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我没有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问:“这些问题提出来了,靠谁来解决呢?”有的学生会回答靠老师。我明确地告诉学生:光靠老师是不行的,老师相信你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自己读书思考去弄懂它。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急切地要求阅读课文来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对于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以集体的智慧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自己解决了问题,从而完成了“无疑―生疑―质疑―释疑”的学习过程,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一过程 让学生在自己提问中解决问题,老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帮手,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他们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3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1.制订分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目标调节并控制着课堂教学的进行。因此,实行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的前提就是分层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师在教学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的内容,并了解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准备教学方案时,要根据学生层次上的差异制订相应的分层教学目标,使学生都能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甚至可以超额完成教学目标。比如,在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可以将较差的这组的教学目标制订为对生字和生词的了解。对于优的这组,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了解课文的具体内容,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这种分层教学目标,不但能对不同差异的学生同时进行有效的教学,也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还能避免因教学目标不适合所有学生而造成的困扰,进而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分层备课

  分层备课对分层教学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准备教材的教学方案,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仔细研究。全面考虑怎样应付课堂的突发状况,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思维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全面综合地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将不同程度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的互动中来,进而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的同时不能让学生盲目地跟着教学思路的方向走,还要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互动教学

  大多数教师都能认识到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对详细的教学方式却不是很了解。分层教学不单单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理念。但不论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之后才能进行分层教学工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实现学生间的取长补短,进而实现共同提高。所以,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样不但能促进不同程度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且能使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实现互动教学模式,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进行。

  4营造语文课堂良好氛围

  教师的教学态度是指教师在讲课时情绪的外在体现。如,教学中的情绪、体态、神态等,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种辅助性教学语言。小学生不仅会在教师的讲课中由教师的语言而“察其容”,也会通过教师的教学态度而“观其色”。教师的教学态度在无形中便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消极的教学态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成为阻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只有教师以积极的教学态度促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时,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小学生来说有着先入为主的主导作用。当上课铃响起,教师步入教室的那一刻,教师的教学态度便开始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绪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热情洋溢的、启发式的、民主的教学态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则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所以,教师要以亲和的、自然的、热情的教学态度面对小学生们,适时调整好自身的教学心态,塑造积极的精神面貌。

  在教学中,教师应具体做到:1.微笑的上课形式。微笑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微笑面对小学生,可以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的形象。如果教师表情严肃,经常板着自己的面孔,课堂上会使得学生感到紧张、压抑、畏惧,课堂氛围也会生硬、冷漠、沉寂。2.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明代教育大家王阳明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这就说明,教师教学中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观察学生,而是要以公平、平等的态度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优势、长处,通过学生自身的表现,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欣赏。教师不要经常批评学生,应当较多的激励、鼓励他们,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

改变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学习论文共4

  反思性学习方式论文

  一、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1.强化反思结果,提高反思热情

  要想让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首先需要让学生树立反思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留出时间来强化反思的结果,对于学生在反思中发现的疑问要集中进行解答,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在反思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大胆地提出来,对于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反思问题要重点进行讲解。例如:在学习完我国的税收法和征税的意义方面的知识后,学生通过反思可能会提出一些疑问:“税收的主体是谁?为什么要税收?”等一系列的反思问题,教师可以针对这些反思提问,给学生进行解答,“税收的主体是国家,税收是为了实现国家的职能,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所以缴纳税款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对于违反税法的人要依法制裁,抵制这种违法行为。”通过对学生反思结果的强化,可以加强学生对国家税收性质和目的的了解,同时还能够根据学生的提问,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要和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对于有价值的反思结果,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从反思中获得新的知识,同时得到鼓励,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反思热情,增强反思意识。

  2.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反思思维

  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会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在交流中扩展知识,反思效果会更加明显。例如:教师可以将班级划分为几个小组,让小组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听课,在教学结束后,留出时间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反思总结,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交流、讨论,结合组内成员的想法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重点讨论,小组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反思思维,让每个学生都开动脑筋,对于最终总结的反思疑难问题,可以在小组内先展开讨论,也可以和其他小组之间进行疑问交换,尝试解决对方的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共同进步,激活学生的反思思维。

  3.增加师生互动,树立反思意识

  教学中少不了师生互动的环节,教学其实也是学生和教师之间互相学习的过程,教与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来完成教学任务的学习。在互动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想法,对于学生的想法不论正确还是错误都要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反思探究的方式来学习,让师生之间形成信息交流,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反思意识。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反思方法

  1.培养学生形成记录政治反思日记的习惯

  要想让学生能够掌握反思性的学习方式,除了树立反思意识之外,还需要学会正确的反思方法,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反思效果。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在反思学习中要掌握好学习方法,通过自身的总结归纳,发现问题,进行反思,从学过的知识中发掘新的知识,掌握政治学习的主动权。采用记录政治学习日记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反思,日记不仅可以记录当天的心情,还可以将日记这种形式引入到政治学习当中来,学生通过记日记将一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反思。例如:学生可以在日记上记录当天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遇到的疑难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是没有想通的、今天学到的知识和以前学习到的知识有没有相关联的地方等。通过这样的政治反思日记能够对当天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反思,能提高政治学习的能力。

  2.增强学生的反思自信心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是需要得到认可和肯定的,这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于问题的理解不同的学生也会有差异,这是和学生的个人能力相关的。在反思性学习的过程中,当学生通过反思取得进步的时候,教师就要及时进行表扬,让学生在肯定中获得自信,取得更大的进步,对于反思能力差的学生要经常鼓励,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促进共同进步。

  3.开展政治学习自我评价

  反思最重要的就是学生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在学习过程中开展自我评价能够让学生对自己进行剖析,对自己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之处有正确的认识。教师可以经常让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让学生对自己一段时间的表现有正确的认识,通过自我评价帮助学生不断超越自我,弥补学习中存在的漏洞,取得政治学习上的更大进步。

  三、总结

  总之,反思性学习在政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产生正确的认知,形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更系统地掌握知识。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激活学生的反思思维,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反思,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反思方法,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提高政治学习的能力。

改变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学习论文共5

  1.用智能手机进行课堂录音与记录

  无论你是走读还是住校,你可能会花很多时间在课堂穿梭之间。 如果你记录笔记并对教授的讲解进行录音(当然是在得到允许的前提下),然后你可以校园中乘坐通勤车或是漫步期间听录音,这样你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增加你花在学习上的时间。 大多数智能手机都具有录音功能,当然你也可以在商店或网上购买一个经济实惠的录音机。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你的复习效率,你可以试着对录音(文件)进行整理归类。制定一个具体的听录音计划。 有些学生喜欢照抄照搬课堂笔记,而其他学生则喜欢用自己的话来做记课堂笔记。无论你选择什么方法,在进入下一堂课之前你要记得对这些笔记以及/或者录音进行回顾。

  2.手写笔记,而不是打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可能你的打字速度比手写要快,但发表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表明,手写笔记的学生能够习得与记忆更多的知识。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做课堂笔记的学生(用笔记本电脑打字与手写记笔记的学生人数参半),然后对他们的记忆力、对材料和内容的理解能力、概况全文的能力进行测试。 研究表明使用笔记本电脑记笔记的学生能够记录更多的笔记,但是用手写记笔记的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概念、更容易运用与消化笔记。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当学生手写笔记时,他们无法写下老师说的每一个字。 因此,他们在誊写的同时必须主动总结课程内容。 这个过程对于使用笔记本电脑记笔记的学生而言可能无法经常得到,它属于另一层次的“学习”过程。

  如果你因为其他原因选择用电脑记录,应该使用12号大小的Arial或Times New Roman字体。 威奇托州立大学软件可用性研究实验室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当字体为12号大小的Arial或Times New Roman字体时,人脑的阅读速度可以达到最快。

  3.使用限制运行程序或访问网页的软件Cold Turkey 以及Self Control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避免使用社交媒体和其他让人分心的网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如果你也是一样,那么你可以考虑使用限制运行程序或访问网页的软件Cold Turkey或Self Control。 这些应用程序能够根据你的设置在某段时间内暂时限制访问特定网页。有了Cold Turkey和Self Control软件,你就可以不用时刻想要知道你的Facebook or Twitter上面又发生了什么新奇的事。

改变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学习论文共6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合格党员”是党的战斗力、凝聚力的力量来源,“做合格党员”关键是将党的宗旨、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忘初心,慎终如始。

  古语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每一位共产党员都曾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宣誓,忠诚于党和人民,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汗水,以一颗不变的赤子之心,践行着入党时的铮铮誓言。身处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每一位普通的共产党人都应不忘初心,坚持人民公仆本色,为实现中国梦携手前进。

  不忘初心,需要坚定理想信念。习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之根本,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基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加强党章学习,准确把握新思想、新理念,以知促行,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政治方向,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打造“金刚不坏之身”。

  不忘初心,需要严守党的纪律。“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严守党的纪律是做合格党员的基本底线。党章党规是共产党员的行动指南,要树立党章党规的权威性,形成纪律高压线,并认真学习领会党章及新修订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守纪律红线,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不忘初心,需要树立良好道德品行。一名合格的党员,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尚的道德品行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过之而后天下平”,借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东风”,提高党员道德品行素养,加强党性修养,从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社会文明新风尚。

改变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学习论文共7

  熊德红??赣州市嵯峨寺小学

  摘要: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通过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进行体验性、观察性学习;人机交互,进行实践性、研究性学习、挖掘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利用网络,进行协作性学习来树立起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应用观。

改变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学习论文共8

改变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学习论文共9

  改变学习方式 培养自学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的那种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基础上的学习方式忽略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校园生活的质量,关系到年轻一代能拥有什么样的未来,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强弱。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此我们今天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要使学生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就必须使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而这方面我校成立了课题组专门研究,现在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下面我就我校在改革学习方式,培养自学能力方面研究所取得的经验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自学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任何知识,首先应该对它有足够的兴趣,才能有要学习的欲望,那样才会事半功倍,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使学生乐于自学。这就要求教师善于结合知识的特点,运用启发性语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自觉主动自学的倾向。

  1、设置知识悬念,吸引学生参与。

  教学前要设置知识“悬念”。“悬念”指学生对面临的问题或现象,感到困惑未知而产生急待求知的思想状态。要吸引学生主动自学,教师就要针对教材内容,设置让学生渴望求知的气氛,激发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望,从而产生主动探究的内驱力,即自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圆柱体体积时,课的一开始,教师可拿出两个底面大小不等,高长短不一,体积大小难辩的圆柱体学具A、B,让学生比较它们体积大小,学生各抒己见,争的面红耳赤,各不相让。此时,教师可启发学生说“物体轻重需要称一称,圆柱体积大小,需要量一量,算一算,你们只有通过计算比较出它们体积大小,才是准确的?”此刻学生求知兴趣达到了高潮,从而主动的去自学。

  2、创设“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参与。

  所谓“认知冲突”,是指学生原有经验与当前面对的现实形成了矛盾。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了“认知冲突”时,就会产生“为什么”、“怎么办”的疑问,而学生的思维只有在“为什么”的情境中才会启动,在“怎么办”的情境中才会进一步深入。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过程中,在数方格方法得出后,出示格数相等而格子大小不等的两个长方形比较大小。用以往经验两个图形面积应相等,而实际上它的面积明显不等,产生了矛盾,头脑中产生了“为什么”的疑问,从而让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促使学生参与。

  3、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身临其境”。

  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运用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件,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事例相联系,使整个教学活动生动精辟,营造一个活跃学生思维的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迫切地想学“生活中的数学”“有用的数学”。例如,教学“减法运算性质:a-b-c=a-(b+c)”时,我们可设置学生当售货员卖文具情境,让学生根据下面题目要求进行“买卖”活动:“小明到学校小卖部买一枝铅笔和一本数学练习本。一支铅笔价钱1角8分,一本数学练习本价钱4角2分,小明付了1元钱,找回多少钱?”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在买卖过程中如何“找退”的?这样让学生在探究减法运算性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涨的兴趣,从而取得较好的自学效果。

  二、自学技能的培养

“学会求知技能”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放手让学生自学,并不是放任学生,还应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技能,使学生会听、会看、会想、会说、会做。要使学生真正做到这“五会”,我们必须进行开放式教学。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以“改变学习方式,培养自学能力”为宗旨,以学生“自学质疑解疑”为核心,实施开放式课堂。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导入激趣

  课的开始,老师根据新知识的特点,确定怎样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自学的倾向,从而保证自学的实效性。教学实践证明:学习兴趣是支持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巨大动力。我们要根据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等特点,尽量将课堂教学设计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从而“会学”。

  例如,教学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时,一上课老师就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出“101乘以任意一个两位数求积”来考老师。同学出题老师不加思考,脱口而出。同学们惊奇了,求知欲被充分激发了,从而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自学技能的培养提供了可能。

  2、自学交流

  首先,让学生自己看书、理解教材,教师指导自学方法:划重点,标疑问。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让学生看书思考,不仅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也培养学生了学生自学的技能。其次进行组内交流,组内交流包括互相交流划出重点、互相质疑、解疑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每个都要交流发言,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带动学困生,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学会了合作学习,从而使学生的自学技能有所提高。再次进行组间交流,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板书到黑板上然后按课本内容先后标上序号,进行交流解疑。从而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并加强对教材知识体系的认知。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使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长期以来,受旧的教学传统观念的束缚,“师讲生听”形成的固定模式致使学生产生了各种心理障碍,在课堂上无法形成提问题的气氛。教师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意志和自制能力,努力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和独立发现的能力,使他们在课堂上敢于质疑、主动提问,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为活跃状态,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技能。

  3、巩固练习

  学生质疑解疑过程中,可以适时地穿插一些不同形式的练习,以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理解。同时,有些问题怎么解释也搞不清楚,可举例让学生体会并悟出其中“奥妙”,从而巩固了自学效果。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都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练习才能巩固运用,发展提高。练习时要有目的、有步骤,在保证练习时间的同时还要注意练习的方式,注意视听做结合,并给学生留有必要的思考时间。另外,练习中还要随时注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发现有缺陷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

  4、小结检测

  经历前面几个阶段之后,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和认知,这时再回头细读教材,能使学生对知识进一步内化。交流质疑应该有个结果,学会归纳总结是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标志之一,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把各种意见综合整理,得出结论,使大家形成共识。然后进行课堂检测,对本堂课知识一次系统测验,又是对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查,以便及时反馈补救。同时也检测了学生的自学效果,反映出他们的自学技能掌握情况。

  课堂结构开放是外在形式的开放,我们也注重本质的开放,使课堂教学的特征上具有全体性、民主性、动态性、创造性、合作性等,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但结构上开放而且特征上开放,从而更好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技能。

  三、自学习惯的培养

  自学习惯的培养,主要是独立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们始终注重独立自学习惯的培养,除课堂教学之外,我们还在课后布置学生确定小课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的习惯。

  长期以来,学生课后作业多数是书面习题和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如观察、制作、实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不利于学生学会学习技能,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而小课题这一形式的出现,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革。学生进行了小课题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要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具备进行探索的余地和思考的空间。

  第二,学生进行小课题的学习是一种研究性学习,过程非常重要。学生经历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能培养独立研究学习的习惯。

  第三,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教师起引导的作用,对小课题的评估不要看结果,而是注重过程。

  第四,小课题研究可以延续几周或者几个月,作为课外的延伸,使学生在生活中处处培养自己的自学习惯。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我校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课后留有小课题,由以前的单方面发展转变到多方面发展的教学模式。

改变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学习论文共10

  1.首先,状态最重要。

  这是我一直信奉的,所以保持一个好的高效的学习状态很重要,端午节让我们很多人有了一个放松的机会,我也不例外,周五周六周日三天放纵,端午节后的假期就要完全把心收回来,调整好一个学习的状态。

  方法:1.让自己的走路比平时快30%,时间飞逝,热情不觉(郁闷时很有效)

  2.学习之前,把该吃的、该喝的、该拉的等等全部做完,手机尽量静音放在书包里,不要在学习过程中因做各种各样的事情而打破自己的学习状态。此外,不要在学习的时候听音乐。

  3.保证6-7小时的晚间睡眠时间和30分钟-1小时的午休时间

  2.其次,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表。

  这样,你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进度有个整体的把握,知道自己什么时间该干什么。时间表制定要科学,因为不同时间学习不同的科目是有着内在的规律的,这点可以让你在2个星期完成别人3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可以完成的事情。

  这次,期末考试和四级和六级重叠,所以,我们在复习期末的时候同时也要复习四级和六级。但我们要清楚,对于现在,期末考试更重要,四六级以后都有机会,对于要考雅思或是托福的人更是完全不用在乎,只要过了就可以。但并不是就说要放弃英语四六级,只不过只在上面投入有限的时间。

  3.再次,整合资料。

  这一点,对于把希望放在最后两周的人来说犹未重要。但整合资料是要有技巧的,这也就涉及到了一个人的情商。每个人都会多多少少有些资料,这个时候,找你觉得信赖的朋友,然后把你的资料给他复印,或者问他是否需要。他拿到了你的资料,相信了你,过不了多久,他也许就和你联系,他把他新得到的资料分享给了你。就这样的工作,不断扩大至不同范围圈的人。

改变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学习论文共11

  改变学习方式开启思维门扉

  学习方式的有效实施是促进教学的.重要手段,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总结、调整,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作 者:王凤霞 ?作者单位:济南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济南,250101?刊 名:科技资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35)?分类号:G622?关键词:学习方式 ??真情互动 ?

改变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学习论文共12

  学习形式的类别

  除了全日制,还有非全日制,比如远程教育,自考等。目前我们国家认可的'、在学信网可查的学历有5种:全日制统招,成人高考,远程教育,自考,国家开发大学。

  不同学习形式的简介

  全日制统招即普通高等学历,需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学制专科3年,本科4-5年;成人高考学历又分为夜大、业余、函授,需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学制大多为2.5年;远程教育学历即网络教育,入学考试教务系统可全程托管,学习时间自由,学制2.5年。第一种含金量最高,企业认可度最高,其余四种国家认可度差不多。

改变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学习论文共13

  改变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学习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在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有效的学习策略,已成为广大生物学教师的共识。近年来,我们学习和借鉴有关探究学习的理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反复尝试和运用探究教学方式,从而对探究学习目标、探究活动要素、探究学习模式,以及探究学习和教学模式的制约性等方面,有些许的认识与老师们交流如下。?

  1.探究学习的目标

  中学生物学是一门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的科学课程,是科学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重要学科之一。所谓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学习者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必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领悟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但长期以来,在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存在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忽视、学习主动性被压抑,因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探究学习则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

  培根(F.Bacon)是探究学习的理论先驱之一,他在16的著作中提出了把科学主要看做是“探究程序或方法”的观念。此后,许多学者认为探究是儿童的本能之一,在组织儿童学习的活动中,首先要注意激发和维持儿童的`探究兴趣,促使他们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亲自参与探究活动,在儿童探究学习过程中,通过适当的训练方法教给他们进行科学探究的程序、策略和技能,掌握科学家用于组织知识、形成原理的方式,而且改进和丰富他们的探究性思维等。这样,探究学习的理论就逐渐的形成并应运而生。?

  1965年由美国科学基金会设立的生物学课程研究所(简称为BSCS)编写、施瓦布(J.Schwab)审订的《生物学教师手册》出版,其中首次提出“诱发探究”的概念,从此将探究作为现代教学的一种学习和教学模式。BSCS指出,“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实质上是要按照提出科学结论和检验科学结论的结构方式去揭示科学结论。这就意味着要把所提出的观念和所进行的实验告诉学生,不仅要说明由此得出的资料,而且要阐明由这些资料转化形成的科学解释。”施瓦布认为,诱发探究策略有多种结构形式,基本上划分为4个阶段:(1)使学生接触问题情境;(2)帮助学生认识情境材料中包含的某个概念或方法上的问题;(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4)诱发学生设计实验、收集和组织资料、形成结论。BSCS提出的高中生物学探究教学技术有:(1)对问题的本质作尝试性说明的论述;(2)“探究叙述”生物学的主要发展过程;(3)用创设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参加实验探究;(4)实验教学计划是分组设计的,每组学生模拟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探究生物学问题;(5)促使学生参与推理的活动,这种推理与生物科学的前沿课题或方法论等问题有关。由此可见,探究学习的目标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而且更加注重探究过程和处理信息的科学方法,并致力于培养他们探究、合作的科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总之,探究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获得科学观念、掌握科学本领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

[1]?[2]?[3]?[4]

改变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学习论文共14

  俗话说技多不压身,学吧中总能找到你需要的东西,只要努力总有收获,

  学习改变生活

备考资料

  学无止境,尤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改变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学习论文共14篇(新课改学生学习方式探究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