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大全]

时间: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大全]3篇 哪些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意象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大全]3篇 哪些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意象,供大家参阅。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大全]3篇 哪些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大全]1

  古典诗歌常用意象集锦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尽管对诗歌中的意象不应做机械理解,但的确有些意象经过人们的反复使用,逐渐形成了一种普通认同的具有某种含意的文化符号。熟知常见意象及其含意,对鉴赏古代诗歌将大有裨益。

  1、山川风物类

“青山”意象。①“青山”在古典诗歌中具有深隐旷达、雄浑沉稳、亘古不改的特色,因而备受文人喜欢:它是诗人们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如“青山一道同云雨,隔水青山似两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②“青山”是故乡的象征,故乡山脉轮廓是游子心中最清晰的印痕。如“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谢胱《游东田》);“无穷芳草色,何处故山青”(齐己《送休师归长沙宁觐》)。③“青山”是历史与永恒的象征。如“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杨慎《临江仙》)。“月”意象。①对月思亲思乡,引发离愁别绪。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②望月思故国,表现亡国之痛。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③抒发盛衰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如“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④花好月圆,团圆喜庆。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冰雪”“冰心”意象。比喻心志忠贞、品格高尚、心性高洁。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水”意象。①绵绵愁思,离愁别恨。如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②时光流逝。如“滚滚长江东逝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

“关山”意象。①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如高适《塞上听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②历史存在。如“关河梦断”“关山度若飞”“秦时明月汉时关”等。

“清风明月白云”意象。①望云思友,见月怀人。如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②随遇而安、自由自在、归隐山林。这种思想常用白云、青山、苍天、空山等意象组成的悠远、清静、平淡的意境来表现。如“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王维《送别》)。③沉醉田园,恬淡洒脱。如“明月别枝惊鹊”等。

“斜阳云烟清霜”意象。①沉郁思古幽情。如“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②惆怅凄苦悲凉情绪。如“暮霭沉沉楚天阔”。“太阳”意象。希望,活力,时光流逝。

“夕阳”意象。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细雨”意象。表现生机、活力或缠绵的友情、爱情,潜移默化的教化。

“露”意象。比喻人生短促、生命易逝。“雪”意象。象征纯洁、高洁或环境的恶劣。“霜”意象。人生无常易老,前路坎坷。“春风”意象。希望,旷达,欢娱,得意。“西风”意象。落寞,惆怅,思归,衰败。“浮云”意象。游子漂泊,飘零。“捣衣砧”意象。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2、植物类

“梅花”意象。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因此梅花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兰花”意象。兰花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蕴涵着追求淡泊的精神,象征君子隐士。如:唐代李白《兰花诗》:“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歌。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明代徐渭的《兰》:“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这首诗写出了春兰的美,兰以幽香取胜,比春光中的“千红”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竹子”意象。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蕴涵着正直谦虚、坚贞高洁的品质,象征着隐士君子。张九龄的咏竹诗《和黄门卢侍御咏竹》:“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赞美竹的气节与虚心。苏轼《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通俗但入木三分,可谓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志了。“菊花”意象。菊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蕴涵着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的精神,象征隐士君子。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

“草”意象。“一年一度春草绿”,草随时序而流转,易触动久别的忧思;在空间的分布上,碧草连天,易将人的思念引向远方,遥无涯际。唐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落花”意象。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落花”“流水”一去不返,常引起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用水与时间的流逝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多用在惜春词中,惜春词多是一曲曲飘逸着缕缕幽怨的生命悲歌,写作者从暮春时节残红飘零的景象中感悟到人生苦短,韶华易逝,青春难再。比如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杨柳、杨花”等意象。“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故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比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表现李白的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松柏”意象。“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生长环境恶劣、经寒不衰、枝干坚劲,具有一种凛然正气。在文人笔下,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刘禹锡“后来富贵已零落,岁寒松柏犹依然”。杜甫的《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梧桐”意象。中国古代文人有“悲秋”的情结,四季之中,秋天万物凋零,最易触发人们的悲凉情绪,而梧桐树,是典型的落叶乔木,秋天到来,往往梧桐树叶先行凋落,所谓“一叶落而知秋”。比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芭蕉”意象。代指离情别绪。如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葛胜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等。

“莲”意象。“莲”与“怜”音同,古诗常用“莲”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也是利用谐音双关,写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的敏锐感觉。牡丹意象。富贵,美好。丁香意象。愁思或爱恋情结。枯藤意象。萧瑟,荒凉。梅子意象。成熟,少女怀春。

  花落意象。表现失意、人生挫折或惜春之意,感伤。花开意象。象征希望,人生的美好。桑梓意象。家乡,表现怀乡之情。红叶意象。代称传情之物,借指以诗传情。禾黍意象。黍离之悲,对昔盛今衰的感叹。黄粱意象。表现虚幻的事或欲望的破灭。

  红豆意象。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3、动物类

“蝉”意象。①品行高洁清高。如骆宾王《咏蝉》“无人信高洁”;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两首诗都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②孤独无助,孤苦无告。如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等。

“杜鹃”意象。①孤独悲苦。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杜鹃啼血猿哀鸣”;②乡思乡愁。如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鸿雁”意象。也叫“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是书信、音讯的代称。如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等。

“乌鸦”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衰败荒凉”之意。如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蟋蟀”意象。又名“促织”,在古典诗歌中有“怀念征人”之意。如“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古诗十九首》);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猿啼”意象。在诗歌中往往表现为一种悲伤凄凉的情感。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等都是借助猿啼表达伤感情绪的典例。

“鹧鸪鸟”意象。①游子思乡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②“鹧鸪”还象征历史盛衰沧桑变迁。如“古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燕”意象。①燕子因常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写酒醒后凄寂惆怅以及浓重的相思之情;②世事变迁的寄托。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坦露了诗人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鸳鸯意象。比喻夫妻,表现夫妻情深。

  鹰意象。表现刚劲、自由或大志,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沙鸥意象。人生的飘零或伤感愁怀。

  青鸟意象。指代情人的使者。

  4、器物类

  玉:高洁地重游脱俗; 珍珠:美丽无瑕

  簪缨;冠:官位名望; 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西楼小楼:闺怨之情; 丝竹:音乐; 汗青:史册; 须眉:男子; 巾帼:妇女; 桑梓:故乡; 轩辕:祖国; 三尺:法律; 寸管:笔; 青鸟:信使;

  船:兰舟、征帆去棹(往往比喻孤舟)、樯撸(借代大船、战船)。吴钩:泛指宝刀、利剑。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浮萍、飞蓬、孤雁等,“船”:表现“漂泊”之感

  5、颜色类

  白:纯洁无暇;丧事;

  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希望活力和平。蓝:高雅忧郁; 黄:温暖平和; 紫:高贵神秘;

  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对死者的怀念;命途的多舛。

  6、关于人的品质、行为活动的。英雄:追慕。自愧自叹 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

  六朝旧事、南朝旧梦:表示往日富贵繁华的生活。击楫:谓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娥眉(蛾眉):美女; 峨眉:高尚的德行; 青青子矜:有才能的人。

  碧血: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后来也用户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

  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山林”和“宫阙”:表现诗人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7、地点:

  古迹:怀旧明志

  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

  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扑美好安逸宁静; 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 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 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 凭栏:思念故国、故乡、亲人。

  南山:代表隐居的地方桃源,代表着一个理想的乐土武陵人代表隐居的人; 柳营:指军营。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8、其他类

  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破晓:初现希望; 深夜:愁思怀旧;

  雪:琼玉、碎玉、冰花; 信:鸿雁、尺牍、尺素; 亡国:后庭花。

  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 浮生:表示短暂虚幻的人生。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此外“月”还有以下意象

①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②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③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9、古诗中的节令

①人日。正月初七日。在古诗中,诗人在人日大多表达思家、想友的感情。例如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中“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②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日。古代在元宵日张灯结彩,所以元宵又称为灯节。如辛弃疾在《青玉案》中是这样描写元宵景色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③社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分前后,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这是春社;而立秋后第五戊日,称秋社。古人多借这个节日集会竞技,开展对他们来说十分难得的娱乐活动。④寒食。清明前二日,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大致在当春二月,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因介之推抱树就焚致死,故定于此日禁火吃冷食。寒食节禁火三日,换新火种。例如唐代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官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⑤清明。三月的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坟的日子。例如脍炙人口的《清明》。⑥上巳(阴历三月三日),此日人们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后来演变为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如杜甫《丽人行》中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⑦端午。五月初五日,屈原投江,后来人们就在此日龙舟竞渡,以纪念屈原。

⑧七夕。七月初七,传说在这一天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在古诗中多借七夕表达爱情。如林杰《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⑨中秋。八月十五日。此日月色最好,是阖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⑩重阳。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习俗。如杜甫《九日》中所写: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11冬至。是节气中的起点,相当于一日中的子时,是古人认为的阴极阳生之时。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2除夕。一年中最后一天晚上。“除”意为除旧布新。在有些古诗中,并没有明显的节令名字,我们应该首先抓住诗歌中的细节,看看作者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物候,诗中记了哪些景物、哪些事情,再结合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推究诗歌中反映的节令。

  诗歌意境常用术语

  1. 2. 胧 3. 4. 5. 雄浑壮丽、空阔苍凉、高远辽阔、雄伟壮阔

  幽清明静、和谐静谧、恬静自然、虚幻缥缈、安谧闲静、幽静深寂、恬静优美、朦凄清黯淡、萧条惨淡、孤独凄凉、孤寂冷清、萧瑟凄凉、荒凉冷寂、肃穆 淳朴自然、生机勃勃、明净绚丽、清新明快、恬淡闲适、清新明丽 雄奇瑰丽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大全]2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

  啥是意象?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忽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意象和意境

  意象: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的融合。

  意象是局部的、具体的。

  意境: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意境是整体的、空灵的。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思乡、羁旅诗、闺怨诗 边塞诗、怀古诗 山水田园诗

  悲慨、凄清 雄浑、苍凉 恬淡、典雅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荣格如是说

  原始意象即原型——无论是神怪,是人,还是一个过程——都总是在历史过程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形象。这类意象赋予我们祖先无数典型经验以形式。因此我们可以说,它们是许许多多同类经验在心理上留下的痕迹。

  一.送别场所及相关意象 1.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送别的场所。

  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屈原《九歌 · 河伯》 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江淹《别赋》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

  一.送别场所及相关意象 2.长亭

  秦制三十里一传,十里一亭,故又在驿站路上大约每十里设一亭,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后来也成为人们郊游驻足和分别相送之地。特别是经过文人的诗词吟咏,十里长亭逐渐演变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李叔同《送别》 一.送别场所及相关意象 3.灞上

  长安东南三十里处,原有一条灞水,汉文帝葬于此,遂称灞陵。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送别亲友常分手于此。因此,灞上、灞陵、灞水等,在唐诗里经常是和离别联系在一起的。这些词本身就带有离别的色彩。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李白《灞陵行送别》 一.送别场所及相关意象 4.阳关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渭城”、“阳关”。一.送别场所及相关意象 4.阳关

  一.送别场所及相关意象 4.柳岸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后来就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一.送别场所及相关意象 5.劳歌

  史料记载,南京城南有一个劳劳亭,是著名的送别之地。在古汉语中,劳劳表示非常忧伤。我国成语中,就有“劳燕分飞”之说。劳劳亭的由来,是借用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举手长劳劳,两情同依依”的诗句之意。“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劳歌徒欲奏,赠别竟无言。

——骆宾王《送吴七游蜀》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 二.植物类意象 1.芳草

  在古典诗歌中,往往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二.植物类意象 2.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李清照《添字丑奴儿·芭蕉》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吴文英《唐多令·惜别》44 二.植物类意象 2.梧桐

  唐诗中最先起用“梧桐”意象的,恐怕当算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梧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居于梧桐之上,此诗以梧桐树干的高挺清拔声响远播,暗指诗人志趣的高洁。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 梧桐前着一“疏”字,更显梧桐树孤高独立,东坡先生卓尔不群的品性由此可见一斑。

  二.植物类意象 2.梧桐

  桐木也可指品行高洁。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孟郊《秋怀》

  桐木是制琴的美材,峥嵘的桐木制成的美琴却弃置不被用,借此寄托了诗人苦吟一生而穷困一生的失意的悲哀。

  桐花也能对超凡的才能起衬托作用。李商隐在表现韩冬郎青出于蓝而青于蓝的才能时写道: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传说中凤凰喜栖于桐花遍野的丹山,所以桐花便成了俊才的生活背景。

  二.植物类意象 2.梧桐

  时至初秋,梧桐落叶最早。因此诗人常有梧桐叶落而天下知秋的怀想。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晏殊《清平乐》 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

——耿玉真《菩萨蛮》

  萧索之秋梧桐叶落,人去京师,闺中人怎不怅然失望?柳永《玉蝴蝶》中有“梧叶飘黄,谴情伤”之句,渲染出秋的萧疏、清幽和衰飒。把梧桐与秋联系得最好的是李煜的《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秋的味,秋的落寞以及无穷的艺术美尽情显现。二.植物类意象 2.梧桐

  傍晚时分,落叶飘零,希冀飘零,心绪零落,最易想念未归之人,所以诗人常将梧桐和秋雨、秋声联系起来表达哀情。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晏殊《踏莎行》 以梧桐表闺怨的集大成者应是李清照: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意象不断叠加,意境逐步沉郁,写景议论自然交融。二.植物类意象 3.松柏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松柏生长环境恶劣,经寒不衰,枝干坚劲,具有一种凛然正气。在文人笔下,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李白《古风三十二首》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二.植物类意象 4.菊花

  菊花也称黄花。史正志《菊谱》:“菊草本也,以黄为正,所以概称黄花。” 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

①隐士的象征:从被陶潜垂青之后,菊花就成了“花之隐者”。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陶渊明《和郭主簿》 ②斗士的象征:这自然要找黄巢算账了。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咏菊》 二.植物类意象 4.菊花

③伤感的象征。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④高洁品格的象征。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二.植物类意象 5.莲花

①君子之花。

  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 ②佳人之花。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二.植物类意象 5.莲花

③爱情之花。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南朝乐府《西洲曲》 ④怀旧之花。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三.动物类意象 1.杜鹃

  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宇、望帝。望帝传说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

  杜鹃啼叫声象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引起人们的“乡愁乡思”。后来多用“杜鹃”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文天祥《金陵驿》 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

——辛弃疾《定**》 三.动物类意象 2.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现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古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柳有暮鸦。

——李商隐《隋宫》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秦观《满庭芳》 三.动物类意象 3.蝉

①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在狱咏蝉》 三.动物类意象 3.蝉

②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因此,与蝉在诗中所代表高洁不同,寒蝉通常表达悲戚之情,用于离别的感伤。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三.动物类意象 4.猿啼

  常被诗人在诗词中引用,抒发诗人悲伤的情感。

  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一百许里,山水纡曲,林木高茂。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行者闻之,莫不怀土。故渔者歌云。

——袁山松《宜都山川记》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三峡》 三.动物类意象 5.鹧鸪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后多用来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

——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三.动物类意象 6.鸿雁

①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欧阳修《戏答元稹》 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赵嘏《长安秋望》

  三.动物类意象 6.鸿雁

②大雁、青鸟:《汉书·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说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红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浣溪沙》

  补充:喻指书信的其他意象 ①青鸾:《山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②尺素、双鲤: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尺素”和“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秦观《踏莎行》 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四.器乐类意象

  羌笛、胡笳: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渔家傲》

  何处吹笳薄暮天,寒垣高鸟没狼烟。

——杜牧《边上闻笳三首》 五.自然类意象 1.云

①用云表达一种欣赏自然的情趣。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

  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

——王维《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五.自然类意象 1.云

②用云表达一种或超脱、或孤傲、或坦荡、或宁静的情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 天平山下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白居易《白云泉》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陶渊明《咏贫士》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柳宗元《渔翁》 五.自然类意象 1.云

③云连绵不绝,云是思念。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杜甫《恨别》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刘长卿《请仙怨》 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辞。飘飘不可寄,徙倚徒相思。人离皆复会,君独无返期。

——徐干《室思》 五.自然类意象 1.云

④云漂浮不定,常喻指游子、孤客。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五.自然类意象 1.云

⑤云象征时间的流逝。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诗》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 五.自然类意象 1.云

⑥云高远而美好,常喻指理想或理想的地方、境界。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⑦云形状不定,变化莫测,常喻指世事人事的变幻无常与虚空。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王维《酌酒与裴迪》

  五.自然类意象 1.云

⑧云是恶势力和奸佞小人的象征。早在西汉时,人们就曾把浮云遮蔽 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 离间,让皇帝受到 蒙蔽。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⑨其他。如爱情(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美丽而薄命的女子(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等。五.自然类意象 2.月

①抒发思乡怀远之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人们以月圆比喻人的团圆,以月缺比喻人的离别。

②表现美好的、纯洁无暇的感情(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③对人生短暂的悲伤,抒发愁苦之情(曹丕“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④展示广阔情怀(杜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大全]3

  古典诗歌常用意象集锦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尽管对诗歌中的意象不应做机械理解,但的确有些意象经过人们的反复使用,逐渐形成了一种普通认同的具有某种含意的文化符号。熟知常见意象及其含意,对鉴赏古代诗歌将大有裨益。

  1、山川风物类

“青山”①“青山”在古典诗歌中具有深隐旷达、雄浑沉稳、亘古不改的特色,因而备受文人喜欢,它是诗人们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如“青山一道同云雨,隔水青山似两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②“青山”是故乡的象征,故乡山脉轮廓是游子心中最清晰的印痕。如“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谢胱《游东田》);“无穷芳草色,何处故山青”(齐己《送休师归长沙宁觐》)。③“青山”是历史与永恒的象征。如“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杨慎《临江仙》)。

“月”①对月思亲思乡,引发离愁别绪。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②望月思故国,表现亡国之痛。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③抒发盛衰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如“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④花好月圆,团圆喜庆。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冰雪”“冰心”比喻心志忠贞、品格高尚、心性高洁。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水”①绵绵愁思,离愁别恨。如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②时光流逝。如“滚滚长江东逝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

“关山”①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如高适《塞上听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②历史存在。如“关河梦断”“关山度若飞”“秦时明月汉时关”等。

“清风明月白云”①望云思友,见月怀人。如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②随遇而安、自由自在、归隐山林。这种思想常用白云、青山、苍天、空山等意象组成的悠远、清静、平淡的意境来表现。如“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王维《送别》)。③沉醉田园,恬淡洒脱。如“明月别枝惊鹊”等。

“斜阳云烟清霜”①沉郁思古幽情。如“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②惆怅凄苦悲凉情绪。如“暮霭沉沉楚天阔”。“太阳”希望,活力,时光流逝。

“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细雨”表现生机、活力或缠绵的友情、爱情,潜移默化的教化。“露”比喻人生短促、生命易逝。“雪”象征纯洁、高洁或环境的恶劣。“霜”人生无常易老,前路坎坷。“春风”希望,旷达,欢娱,得意。“西风”落寞,惆怅,思归,衰败。“浮云”游子漂泊,飘零。“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2、植物类

“梅花”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因此梅花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兰花”兰花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蕴涵着追求淡泊的精神,象征君子隐士。如:唐代李白《兰花诗》:“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歌。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明代徐渭的《兰》:“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这首诗写出了春兰的美,兰以幽香取胜,比春光中的“千红”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竹子”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蕴涵着正直谦虚、坚贞高洁的品质,象征着隐士君子。张九龄的咏竹诗《和黄门卢侍御咏竹》:“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赞美竹的气节与虚心。苏轼《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通俗但入木三分,可谓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志了。

“菊花”菊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蕴涵着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的精神,象征隐士君子。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

“草”“一年一度春草绿”,草随时序而流转,易触动久别的忧思;在空间的分布上,碧草连天,易将人的思念引向远方,遥无涯际。唐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落花”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落花”“流水”一去不返,常引起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用水与时间的流逝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多用在惜春词中,惜春词多是一曲曲飘逸着缕缕幽怨的生命悲歌,写作者从暮春时节残红飘零的景象中感悟到人生苦短,韶华易逝,青春难再。比如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杨柳、杨花”“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故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比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表现李白的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松柏”“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生长环境恶劣、经寒不衰、枝干坚劲,具有一种凛然正气。在文人笔下,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刘禹锡“后来富贵已零落,岁寒松柏犹依然”。杜甫的《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梧桐”中国古代文人有“悲秋”的情结,四季之中,秋天万物凋零,最易触发人们的悲凉情绪,而梧桐树,是典型的落叶乔木,秋天到来,往往梧桐树叶先行凋落,所谓“一叶落而知秋”。比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芭蕉”代指离情别绪。如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葛胜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等。

“莲”“莲”与“怜”音同,古诗常用“莲”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也是利用谐音双关,写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的敏锐感觉。

  牡丹:富贵,美好。丁香:愁思或爱恋情结。枯藤:萧瑟,荒凉。梅子:成熟,少女怀春。

  花落:表现失意、人生挫折或惜春之意,感伤。花开:象征希望,人生的美好。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借指以诗传情。禾黍:黍离之悲,对昔盛今衰的感叹。黄粱:表现虚幻的事或欲望的破灭。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3、动物类 “蝉”:①品行高洁清高。如骆宾王《咏蝉》“无人信高洁”;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两首诗都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②孤独无助,孤苦无告。如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等。

“杜鹃”:①孤独悲苦。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杜鹃啼血猿哀鸣”;②乡思乡愁。如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鸿雁”:也叫“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是书信、音讯的代称。如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等。

“乌鸦”: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衰败荒凉”之意。如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蟋蟀”:又名“促织”,在古典诗歌中有“怀念征人”之意。如“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古诗十九首》);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猿啼”:在诗歌中往往表现为一种悲伤凄凉的情感。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等都是借助猿啼表达伤感情绪的典例。

“鹧鸪鸟”:①游子思乡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②“鹧鸪”还象征历史盛衰沧桑变迁。如“古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燕”:①燕子因常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写酒醒后凄寂惆怅以及浓重的相思之情;②世事变迁的寄托。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坦露了诗人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鸳鸯:比喻夫妻,表现夫妻情深。

  鹰:表现刚劲、自由或大志,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沙鸥:人生的飘零或伤感愁怀。青鸟:指代情人的使者。

  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分类

  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如杜甫《春望》中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一片萧条的景象,而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形象。

  2、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如屈原《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再现了一位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服,执著地追求真理的形象。

  3、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如苏轼《定**》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

  4、转战沙场、舍身保国的形象。如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我们仿佛看到一位亘古如新、千载不变的雄伟战士,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5、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我们看到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的形象。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她身上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6、孤傲高洁、坚持操守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7、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8、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大志落空,奋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年华不再,衰鬓先斑!一位悲怆、郁愤的不遇之士形象栩栩如生。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9、慷慨愤世、矢志报国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10、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1、反对征伐、同情疾苦的形象。杜甫的《石壕吏》、《兵车行》则是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的情感。

  12、重情重义、儿女情长的形象。如杜牧《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将有情人别离时独特的表情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诗中两位依依惜别的多情人形象缠绵深挚,别有一番风神韵致。

  13、辛苦劳作、纯朴善良的形象。如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一个年迈而善良的卖炭翁的肖像,劳动之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这样一个最下层的劳动者多么生动、感人,令人扼腕悲叹。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常用词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友)、忆友怀旧、别恨离愁、相知相思、儿女情长、坚贞爱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登高览胜、寄情山水、热爱自然等。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大全]3篇 哪些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意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