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讨

时间: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讨3篇 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讨3篇 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供借鉴。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讨3篇 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讨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得体会

  一、网络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虽然网络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巨大的作用,但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负面的影响,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很容易对大学生的传统道德规范形成强烈的冲击。从本质上来讲,网络实际上就是一个虚拟的社会,当前国内对网络的监管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而且缺乏实效性的监督管理机制,间接的为一些不道德的行为提供了一种庇护。这种虚拟性大大增加了网络的新奇性与刺激性,也深深吸引着好奇心强的同学们。在网络中人们可以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年龄、性别以及身份等。因此,也就造成很多的大学生对自己在网络上发表的言论及行为不加以约束,长期形成一种不服责任感的态度。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各种不道德的行为屡见不鲜,更为严重的是当前的网络犯罪现象已经露出了苗头。就国内外关于该问题的统计数据显示,超过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黑客”是青少年,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校大学生。

(二)网络很容易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动摇。网络的世界是一个自由意识的乐园,网络信息量又相当的庞大。人们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在网络上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传播,而我们又无法对它们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控制。由于网络技术起源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他们在网络领域中起主导地位。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渗透,不同意识形态的相互碰撞,大学生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接触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种政治观点。然而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大学时期正处于一个逐渐形成并趋于成熟的阶段,他们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面对一些西方霸权主义国家刻意传播的反社会主义信息时,如果不能正确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来进行判断分析,容易造成其思想混乱、对本土文化的抛弃与排斥,动摇大学生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三)网络容易引发大学生的心理障碍。网络对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和人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有导致其行为主体冷漠的倾向。由于网络使用的是人机对话方式,对方的言行举止都是主体自身虚拟出来的,而这种人们又很容易被这种陌生的、神秘的感觉所吸引,这样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机会大为减少,容易导致友情淡漠、疏远。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存在,必然会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容易使学生远离人群,不愿面对现实世界,使人产生孤独、压抑、焦虑,甚至消沉、自暴自弃、精神不振等情绪。

  二、高校借助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应该着重把握的几个关键点

  基于以上对当前实践中网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与不足分析,笔者认为在实践中应当重点把握如下几个关键点:(一)积极构建系统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网站系统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网站可以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良好的沟通平台,因此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网站的构建是很有必要也是很重要的,具体建议高校可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高校上下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要树立阵地意识和整体观念,要清醒认识到思想教育作为一块阵地,如果我们不积极、不抢先进行占领,那么别人很快就会占据这个地盘,基于此,高校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开辟和占领网络这块思想教育的新阵地,并通过此向学生传递党的最新方针政策、向学生传递新世纪的最强音,为此高校需要积极调动各方人力、物力来抓好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可组建一支由校领导、思想政治工作者、网络技术人员、两课老师为首的思想政治校园网工作团队;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栏目和内容设臵要与时俱进,要跟得上时代发展,同时契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能够以自身的思想性、趣味性等博取学生的关注和眼球,比如将教育类信息穿插放在学生关注度较高、比较喜爱的板块之中,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思考、分析和讨论,或者高校还可开设辅导员博客、世纪中国、大学生论坛等板块,让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内容更加丰富、更具可读性和知识性,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真正有所触动、有所启发、有所收获;最后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纯净及所发布信息的正面、健康性等,高校还需要组建一支专门的网络“清洁工”队伍,网络“清洁工”所承担的职责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要及时清除流入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里的“垃圾信息”,确保网站这片阵地的纯净;另一方面“清洁工”队伍要积极在网站内部宣传网络法规、网络道德等知识,以此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网站各项规章,进而获得全面、健康成长。

(二)借助网络化的环境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网络本身具有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优势,高校通过思想政治网络体系可以有效拓展思政工作思路和空间,可以切实增强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性和创造性,高校可先借助网络多样化的载体把有限的资源无限放大,可在思政教育网站上开辟BBS、校园QQ在线等,可在网站首页常年滚动播放办学育人思想、名言警句等,又或者在网站定期进行“改革开放成就展”、“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全国道德模范”等的图片展,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力争使学生在观看这些资源的过程中思想境界得到提升。

(三)根据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网络在传播信息方面的高速度是众所周知的,网络的这种高速传播特点一方面可使大学生可以能够在短时间内接触大量最新信息,另一方面却也给他们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使之面临各种诱惑,一旦自制力欠缺,就很容易受到负面影响,鉴于网络传播信息的显著双重性,高校要切实加强引导,努力增强思政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具体来讲就是及时更新网站思政信息,让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国内外最新思想政治动态,同时还要注重启迪明理、感悟内化,帮助学生深刻认识网络垃圾、暴力、色情信息的危害性,使之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够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增强自制力、提高思想境界。

  三、结语

  借助网络载体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掌控多方面因素、做好多层面工作,高校全体师生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去迎接未知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秉持乐观的态度、积极的行为力,就一定可以有效提升网络环境下思政工作的实效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讨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阵地建设和网络宣传思想工作,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充分运用新型传播手段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并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明确提出要求。我们要切实把网络舆论引导作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重中之重,推动广大高校师生成为网络空间清朗起来的一支重要力量,引导高校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端战略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就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表重要讲话、做出重要批示,深刻阐述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大意义、战略目标和重要举措,这是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网络建设和管理、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南。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载体、平台和巨大信息资源。如今,网络化生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常态,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也带来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可以说,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许多新情况新任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网”而生、因“网”而兴、因“网”而增。为此,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三大战略意义:

  一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贯彻国家战略的主动之举。我们认识到,青年学生历来都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争夺对象,谁抓住了青年学生,谁就把握了未来的主导权。近年来,敌对势力借助资本渗透、煽动传播、数据挖掘等手段,千方百计利用网络平台吸引学生,并以或明或暗的方式试图引导青年学生去政治认同甚至反政治认同,妄图在思想观念上误导学生、价值取向上左右学生、理想信念上动摇学生。为此,必须以直面挑战、主动而为的态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要着力建设好符合学生需求特点、兼具教育性和安全性的网络阵地。

  二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创新之举。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我们深刻认识到,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关键是要按照总书记关于“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的要求,着力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网络世界中建立“时时可得、处处可及”的情境空间,引导学生通过互动体验和共建共享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于血脉、彰显于言行。

  对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有可为,因为其能够发挥即时性、移动性、互动性等网络特点,可以紧密契合当代青年学生“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的生活状态。同时,又充分发挥其线上线下班级同构、学习生活资源同步、教师学生交流同行等独特优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为线上线下活动,落小为数以百计千计的应用功能、讨论议题和网络作品,从而最终落实为满满的网络正能量和昂扬的青春中国梦。

  三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服务学生成长的有力之举。成长成才是当代学生的核心关切。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对学生产生持久而深入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只有深层次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需求,才能使网络阵地的黏合力透过“眼球”直达“心灵”。为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汇聚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服务学生学习需求,通过整合精品文艺文化资源服务学生精神需求,通过拓宽丰富就业创业资源服务学生发展需求,通过提供日常便利资源服务学生生活需求。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兼具思想性和科学性

  近年来,全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经验启示我们,网络是我们做工作的重要舞台和载体,方法必须创新,更加注重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方式。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要符合学生需求,采用学生喜爱的方式,遵循教育规律和网络特点,青年学生就会欢迎,就能起到良好效果,从而引导青年学生自觉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主导性与网络传播规律的科学遵循性紧密结合起来,其中以下三方面尤为重要:

  一是始终立足思想引领,遵循“内容为王”的建设规律吸引学生。网络新媒体建设内容为王,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教育资源则是它的“王牌”所在。为此,必须充分发挥高校组织资源优势,抓住学生学习的刚性需求,最大程度汇聚课内外、校内外优质资源,并从优化学生体验出发,按照互联网等新媒体传播规律进行内容再造,用碎片化、互动化、交互性的方式来传播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长短课程、生动视频自然而然学习,同时把思想教育内容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融合在各类课程中。比如,我们可以把学生学习的需求在第一时间转化为触手可及的资源,将社会上的热点话题、事件进行互联网改造,成为网络平台上的学习素材;我们也可以把学生身边一票难求的优质大师资源转化成触手可及的网络教育资源,邀请知名学者专家在互动社区上开课,拓展学习的时空;我们还可以把学生身边的人气讲师转化成网络上可亲可近的学长学姐,以专栏、“微课程”等形式,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切入,将矛盾与困惑化解在交流与领悟之中。

  二是坚持以服务切入,通过依托渠道和资源优势,以网上网下深度协调来牢牢黏住学生。网络阵地要想成为“战场”必须先成为“市场”,成为学生喜欢、爱进的“市场”。

  比如,针对学生就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我们可以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拓宽丰富就业创业资源,服务学生发展需求,可以依托网络教育阵地,举办各类创意创业赛事,帮助学生建立创业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体系,通过借助网络教育阵地建设,与社会媒体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广泛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就业信息,逐步实现高校毕业生供给与人才市场需求的信息联通。

  又如,针对当前高校师生在学校管理上有着一站式贯通需求和个性化精细服务需求,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应不断完善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中心和云应用的综合互动平台,为学生提供校园一站式服务,将学校的学工、宣传、教务、后勤、图书等系统和互动社区实现双向对接,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黏合度和使用影响力。上海在实践探索中,针对不同学生群体提供购物、餐饮、二手物品交易、在线心理咨询、就业实习指导、奖助勤贷办理等校园贴心服务,着力实现校园生活服务全口径集成;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着力打造“校园智慧屋”项目,为师生提供快递自提、就医挂号、充值缴费、火车票代购、自助银行、勤工助学、场地预约、失物招领、就业实习等20多项智能服务,切实为师生生活学习提供便利。

  三是秉持共建共享,通过加强具有开放互动的技术平台建设,促进学生在自我建设中加强自我教育。高校师生富有创造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尤其要善于发现引导青年师生的新思想、新点子,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积极性、创造性,从而促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动活泼”的局面。

  对于学生群体,当代青年学生主体意识强烈,不喜欢被灌输说教,崇尚追求自我展现。针对这一特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秉承开放、共建、共享的理念,把学生作为建设主体,探索形成一套充分发挥大学生首创精神的创新驱动机制,使学生能自主开发各类网络应用功能、创造各种网络文化产品,把自己创造的各种教育资源拉入进来,从而形成强大的“教育物流网”,以此着力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创造各种符合自身接受意趣的网络文化教育产品。

  对于教师群体,我们可以通过新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和机制建设,努力打造辅导员和思政教师等教师群体的学习备课平台,探索开设辅导员博客和名师工作室等网络载体,积极引导专家学者,尤其是校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学术大师、教学名师、优秀导师参与到网络文化建设上来,使他们教书育人的领域从课堂拓展到网络空间。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强整合、合力支撑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合力工程,必须整合各种优质资源、各类优势力量合力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为此,按照《意见》部署,应当着力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

  一要着力培育典型项目,努力构建网络育人新机制。去年,教育部选择7所学校开展高校网络文化专项试点工作。试点以探索创新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机制为核心,推动培育一批网络名编名师、开办一批网络名站名栏、发表评选一批网络名篇名作,探索优秀网络文章纳入科研成果统计、列为职务(职称)评聘条件的办法,使之成为推动广大教师参与内容建设和网络引导的有力“指挥棒”。目前,高校已经涌现出很多富有特色的学生网络社团和创业项目,下一步应依托相关网络互动社区和主题网站,采用“学校组织、网络搭台、学生唱戏”的模式,形成更多更好的网络特色项目和品牌。

  二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主题教育,努力营造网络育人的浓厚氛围。近年来,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大力唱响主旋律,积极弘扬正能量,依托具有影响力的教育网络互动社区,组织开展网络关爱青少年活动、全国高校“我的中国梦”微电影摄影系列大赛等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充分发挥了网络“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下一步应继续抓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校园好声音网络大赛等系列活动,以学生喜爱、能黏住学生的方式,润物无声地做好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要统筹整合网络资源优势,形成网络育人工作合力。近期,国家部委专门联合印发文件,同步部署了加强主题教育网站和学生网络互动社区建设,明确要着力打造引领性强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生主题教育网站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生网络互动社区,形成一体两翼的工作格局,连同此前成立的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推动在资源聚合、力量整合和协同配合等方面发挥整体优势。相信在相关部门的有力支持下,在各地各校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下,一定会形成网络舆论生态新局面,取得网络育人新成效。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讨3

  占据网络阵地做好“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摘要: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网络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1月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意见和会议均指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90后的大学生身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这一代大学生接触网络的时间较早,网络正深深地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观念和政治取向等,了解和掌握90后学生的网络生活,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增强其教育效果的实效性、有利于增强与受教育者沟通的有效性、有利于拓展思政教育范围的广阔性,有利于实现思政教育的创新性。

  1、“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

  2008年以后,“90后”的学生陆续进入大学校园,成为高校中的主导力量。这一代人正处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其中大部分人物质生活条件良好,从小就备受家长的宠爱。另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的普及,这些人从很小就开始接触网络。大量的网络信息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网络等各种渠道接触的信息使得他们思想早熟,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自我意识较强,不容易被他人左右。这就形成了他们自信、个性、叛逆的心理特征。另外,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90后”大学生不因循守旧,崇尚创新精神、探索精神。身处网络时代背景下,他们对新事物、新理念的接受特别快,造就了他们心态开放、思维活跃、创造性强的特点。但是,这样一个群体普遍没有坎坷的人生遭遇,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一旦遇到挫折就觉得眼前一片黑暗,更容易走极端。“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渴望表现,表现欲望强烈。随着周围社会的国际化、多元化。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充塞着他们的眼球,街舞、轮滑、极限运动、嘻哈非主流音乐是他们所喜好的。他们能迅速接受并表演出来。“90后”大学生渴望独立,希望有自己的思维空间、生活空间和交际空间,但由于经济独立能力差,生活费经常超支,出现渴望独立却无法真正独立的现象。更为普遍的是“90后”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明显的欠缺,主要表现过于考虑自己的形象感受、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地苛求别人。对他人的言行挑剔、猜疑缺乏理解、尊重、同情;不懂宽容,不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固执、任性有时甚至偏激,渴望交朋友,却不主动或者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朋友,如何经营友谊[1]。

  2、“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现状

“90后”的大学生是名副其实的“网络一代”。现今,网络以其丰富的资源,吸引了无数的年轻好奇、喜欢探索的 “90后”大学生,他们非常的依赖网络。网络使得他们思想早熟,意识更加自主,视野更加开阔,在讨论问题时的观点较为深刻,他们对待互联网的态度是:网络更多的是一种获取知识的平台。而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把网络作为抒发情感、缓解压力、消磨

  时间的工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他们可以肆意的彰显个性和表达自我,通过各种手段发出声音、显示力量、争取地位、赢得尊重。也正因如此,网络使得部分“90后”出现了一些具有“叛逆”、“ 非主流”色彩的非理性行为。而在人际交往中这些学生则显得愈发局限,电话、短信、QQ成为他们进行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而传统的聚会联谊和信件交流等沟通方式则不被他们青睐。有些学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有时会因无人倾诉而觉得“莫名空虚”和“无助”,与家长的“代沟”也越来越严重,长期网络交流、交友的也导致部分人临场表达、表现能力降低。

  3、如何利用网络阵地做好“90后”大学生思政工作

“90后” 大学生有个性,应根据个人的性格特点因人施教,换位思考,采用他们喜欢的交流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比如利用他们熟悉的QQ、飞信、博客等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初步的接触,在彼此建立了一定信任的基础后,再进行面对面沟通。要发扬他们的爱国主义精 神,积极引导他们面对社会,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尽量多提供给他们接触社会的机会,使他们对国家、对社会有积极正面的认识,同时学校应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施行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意识,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以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互联网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占据网络阵地,提高“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与时俱进,创建专门网站,适应社会发展趋势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必须破除旧的观念,充分重视互联网这一重要阵地,积极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大力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工作。在网络和网站的建设方面,我国已经做了许多工作,但主要是政府建网站,新闻媒体建网站,教育科研机构建网站和个人建商业性网站,其立足点多半以政策宣传,新闻传播、科研交流和商业运作为主。可以说,现有的网站均较少考虑人们在精神生活中对思想修养、道德规范、人格升华、情操陶冶等方面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还是网站建设的盲点,因此,必须从社会公众利益出发,主动出击,加快网站建设,大力扩建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网站。

  建立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和特点的网站,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结合的立足点。建立集思想性、教育性、娱乐性、交互性为一体的、具有教育特色的网站系统,以鲜明的教育观点、丰富的信息资源吸引受教育者、说服受教育者、凝聚受教育者。

  2.创新思想,弘扬主导思想,占领网络阵地

  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建立高素质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网络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首先必须有一支政治素质好、思想品德端正、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他们可以随时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学校思想文化阵地,以便有效地防止网络中错误思想和信息的传播。我国上网的群

  体主要是青少年,但是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跟上来,其重要原因在于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的素质不够,这不是说理论上、学识上,而是从对新技术的接触和掌握上来看的,很多人只会一点简单的技术,更不用说制作网页、开发软件。因此,有两个方面的工作我们必须当作重点来抓,其一是对现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进行培训,使他们真正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其二是吸收一些在电脑技术上有特长的人加入到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中来,充分利用他们所掌握的技能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

  3.利用网络,悉心提供服务,营建新型教育关系

  集文字、图形、图像、三维动画及影视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无穷的乐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使受教育者变得轻松起来,使学习更愉快、更自主。互联网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具有交互性,它分为实时交互和非实时交互,实时交互又分两种,即人——机——人交互、人——机交互,前者指人们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的双向交流,受教育者可以在“网上论坛”或“在线指导”上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大家一起讨论,后者则是德育管理者或教育者针对某一专题预先设计好问题与答案,当受教育者访问该专题时,由机器提问或解答,实现人机对话。非实时交互,是指人们通过E-mail、万维网、电子公告板等来相互传递信息,由于这种交互的不可见性,更容易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民主交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能更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4.完善规章,宣传网络文明,加强自律教育

  在因特网变成现实之前,世界各国的人们想要了解国外的信息,几乎只能经由本国的大众传媒。而大众传媒通常都要对原始信息进行过滤。这样,一般公众所接受的关于国外的信息都是经过过滤的。进入网络社会后,各种信息赤裸裸地摆在网民面前,它能突破大众传媒的地域界限,覆盖全球。因此,网络在全世界开通后,地球上的风云变幻无所不知,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角落,哪怕是高度神秘的禁区,也会及时在网上找到相关资料。因为在网络技术条件下,正面、反面的报道都会呈现在群众面前,需要人们去分析、判断。这样,就会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引导人们去辨别真假、去伪存真。

  传统的传播学有一个理论叫“守门人理论”,意思是信息的输出要经过特定的过滤。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建立网络道德规范,建设文明网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是政府依法严格管理,要采取监控措施,对网络犯罪进行打击;二是网站的自律,加强管理和教育;三是网民增强文明意识,把他律和自律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和安全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感。

  5.社会支持,提供物质保障,鼓励探索创新

  从总体上来说,网络技术人员不一定具备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网络技术水平也较低。两者兼备的人才比较缺乏,要适应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必须坚持两手抓,提供网络培训、开发、研究和活动经费,一手抓网络技术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知识的培训,一手抓政工人员的电脑网络技术的培训,不断追求新知识、学习新技术,掌握新动态,确立新观念。社会为参与网络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提供学习经费、研究经费、设备经费等,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努力探索,形成合力,大胆创新,这套机制的建立和形成将有助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创新。

  参考文献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讨3篇 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