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旷世奇才――诸葛亮

时间:

旷世奇才――诸葛亮(汇总12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旷世奇才――诸葛亮(汇总12篇),供大家阅读。

旷世奇才――诸葛亮(汇总12篇)

旷世奇才――诸葛亮1

  我最敬佩的就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他初出茅庐就散发出军事家的风彩,他面对危险镇定自若!

  我曾经读过许多有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其中令我最敬佩的就是他在平阳时开门退敌的故事。

  诸葛亮在平阳时,派遣魏延整合大军向东进发,自己只留万余人守住平阳。此时,司马懿带领20万大军要和诸葛亮作战。派出的军探回报司马懿说:“诸葛亮城里面的兵力很少,火力量很小,我们大军进攻肯定可以取胜。”

  诸葛亮也知道司马懿大军即将来到,怕他逼自己一战。因此想要赶往与魏延的部队会合。但由于距离遥远,看来一定赶不到,将师士兵都非常惊恐,一时间人心惶惶,不知如何才好。

  一天,诸葛亮的神色态度完全如平常一般从容自在,命令军中将军旗战鼓收拾一边,不可随便出城,又命令将城门大开,四处打扫干净。然后自己坐在城门之上,面带微笑,悠然抚琴,没有丝毫的慌乱,身边只有两个小童陪伴。

  司马懿已经率领大军到达城下,看到此番情形,一时间竟然不敢攻打,他一向认为诸葛亮为谨慎,现在突然展现兵力弱小,疑心有伏兵,于是率部众往北到山间去。

  第二天吃饭时刻,诸葛亮与参谋佐使拍手大笑说:“司马懿一定认为我素来胆小,此次大开城门,可能城里有重兵埋伏,于是就沿山路而去了。”

  军探回报,情况果然如诸葛亮所说的。后来魏延率领部队与诸葛亮会合,情况好转。司马懿后来知道了,但已经失去了这大好时机,懊悔不已。

  通过这个故事,我懂得了许多道理,但我更明白了诸葛亮是个有才华,有勇有谋的人。“草船借箭”“空城计”“三气周瑜”“巧摆八阵图”等一个个传奇故事,让他更具有传奇色彩。我不得不说,我敬佩诸葛亮!

旷世奇才――诸葛亮2

  相信大家看到这个题目一定会心生疑问,诸葛亮?不是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军师吗?他怎么会到你家呢?难道他穿越到你家了吗?唉!先把你心中的疑问放一放,听我细细跟你道来!

  “老妈!我语文书你知道在哪儿吗?”晚上写完作业收拾书包时,我一如既往地询问妈妈我的学习物品的具体位置,“语文书吗?在你书桌的最上面?”我站起来,向书桌上方一看,“啊!真的在这里!咦?我的笔竟然也在这里!”面对意外的收获,我有些喜出望外。由于我这个宝贝“诸葛亮”,使得我节省了很多找东西的时间,不信,你接着往下看!

  周日下午,我正在写作业,老爸突然推门而入,问我:“儿子,你见我的外套在哪了吗?”我漫不经心地回答:”不知道,你问我妈去。“说完,我又埋下头写起作业来。“唉,我橡皮去哪儿了?妈!你见我橡皮去哪儿了吗?”我等了一会儿,却没有如约听到妈妈的回答,我走出书房,看到了正在客厅忙碌的老爸,便问:“爸,你在干什么呢?”“我?在找我外套呢!”“我妈呢?”“她有事出去了。”“那你见我橡皮了吗?”“没有啊!你现在没事帮我找找外套吧!”“我现在都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哪还有闲功夫帮你找外套啊!”说完,我便也加入了“找东西”的大军了。

  转眼间半个小时过去了,我和老爸却一点收获也没有,不禁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正当我和老爸“走投无路”时,熟悉的开门声响起。不出我所料,5分钟后我和老爸都找到了我们想要的东西。望着老妈那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我们父子俩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怎么样?我家的“诸葛亮”是不是名不虚传啊?

旷世奇才――诸葛亮3

  “人心齐,泰山移。独脚难行,孤掌难鸣。水涨船高,柴多火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语文书上的《古今贤文·合作篇》你一定很熟悉吧?这里面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隆重推出本故事的主角之一:诸葛亮,这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是人们心目中智慧的.化身。有一天,诸葛亮到东吴作客,为孙权设计了一尊报恩寺塔。其实,这是诸葛亮要掂掂东吴的份量,看看东吴有没有能人造塔。那宝塔要求可高啦,单是顶上的铜葫芦,就有五丈高,四千多斤重!

  孙权寻到了一些手艺高明的冶匠,可是他们为难地说:“浇铸有把握,但没这么大的铜葫芦模子,我们、我们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孙权派手下访遍四方,却没找到这么个高人。他在城门上贴起了招贤榜。时隔一月,仍然没有一点儿下文。孙权急得茶饭不思,面黄肌瘦。而诸葛亮呢,每天在招贤榜下踱着方步,摇着鹅毛扇子,满脸得意。

  接着出场的是本故事的另外几个主人公。说来真要让人笑话,他们是在那城门口摆摊子的三个皮匠!这三位衣衫破旧,面目丑陋,而且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大家都称他们是“丑皮匠”、“臭皮匠”。他们看不懂招贤榜,还是从众人的议论中才得知诸葛亮在寻东吴人的开心。他们也替君主着急啊,干脆连生意都不接了,时时刻刻凑在一起商议,嘿,还真的想出了妙招!他们足足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用剪鞋样的笨办法,终于剪出个葫芦的样子。然后用牛皮开料,硬是一锥子、一锥子地缝成了大葫芦模型!做完模子时,三个人都累得直不起腰了。

  有了大葫芦模子,冶匠们的好手艺就有了用武之地。他们将皮葫芦埋在砂里浇进铜水,铸出的铜葫芦一举成功!人们赞叹地说:“多亏了三个臭皮匠啊!”诸葛亮得到铜葫芦浇好的消息,心中也暗暗称奇。他立即向孙权告辞,从此再也不敢小看东吴了。

  哈,臭皮匠VS诸葛亮,臭皮匠赢了!“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说法,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旷世奇才――诸葛亮4

  诸葛亮上至天文,下知地理;诸葛亮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草船借箭”“火烧连船”“华容道”“空城计”等家喻户晓的故事,凸显了他的神机妙算。

  草船借箭,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诸葛亮向周瑜立下军令状,若数日之内造不出十万枝箭,便立刻让周瑜处死自己。诸葛亮和鲁子敬坐在船内,乘着大雾与几位士兵前来偷袭曹军阵前,曹军认为是孙刘联军前来偷袭曹营,便纷纷向船上不断射箭,一夜之内,诸葛亮便借到了十万枝箭。

  火烧连船更是耳熟能详的故事。诸葛亮借到了十万枝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到了夜晚,诸葛亮真的“借到了”东风。曹军也前来攻打孙刘联军,为了防止船体颠簸,曹操县令用铁环把战船连接起来。周瑜乘东南风,用火攻曹军,将曹军舰船全部烧毁。

  曹操兵力大损,急忙逃走。来到乌林之西、宜都之北,曹操见这里树林丛杂,山川险峻,在马上笑了起来。他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若是自己用兵必在此处埋下伏军。话音刚落,赵云带军冲了出来,曹军再次折军。但曹操依然逃脱。来到葫芦口,曹操又大笑起来,他笑诸葛亮、周瑜毕竟智谋不足,若是他用兵,必在此处埋下伏兵,即使能逃脱,也会重伤。话音刚落张飞又带军杀了出来。曹操虽然逃走,但众将多已受伤。曹军逃到华容道,曹操再次笑了起来:“周瑜、诸葛亮到底是无能之辈,若在此伏军,曹军必将被抓。但关关羽是个忠义之人,便放走了曹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诸葛亮用他的智慧帮助刘备创业,振兴起来,在我心目中,诸葛亮才是真正的“三国英雄”。

旷世奇才――诸葛亮5

  在暑假里,我看了一本名著——《三国演义》,这本书讲了由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最后三家归晋的故事。

  这本书讲的内容很详细,几乎每一场战争,每个人物都会讲述一遍。但是问起我这本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我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回答——诸葛亮,他神机妙算,能料到任何事,谁会偷袭,谁是内应,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他足智多谋,让敌人叫苦连天;他尽职尽责,不忘刘备三顾茅庐之恩,尽管刘禅无能到了极点,但还是力挽狂澜甚至一度占领了魏国的一大块疆土,他死之前还依然在关心蜀国未来的命运……《三国演义》一看到这里,我就情不自禁的想起了《蜀相》这首诗:“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但同时他也有自己的缺点,也有过失误,比如错用马谡,失掉了街亭,不过他毫不怠慢军心,立刻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斩了马谡,并且自降三级。

  从三国演义诸葛亮的故事中,我懂得了一些道理,受益匪浅:首先,要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因为这样才能想出解决的方法,空城计是最好的例子,如果诸葛亮在魏兵进攻时惊慌失措,急得团团转,蜀国就早灭亡了。其次,要知己知彼,这样才能找到别人的弱点,百战百胜。比如火烧赤壁,诸葛亮知道魏军在北方,水性不好,容易晕船,又知道过几天就会刮有利于自己的东风,所以才会大胆的使出连环计。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做人做事不能只依赖一个人,否则万一出了什么情况就会一击即溃。因为诸葛亮去世后后继无人,蜀国就由盛转衰,变主动为被动,没多久就灭亡了。

  《三国演义》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引人入胜,让人意犹未尽,我忍不住要把他多看几遍。

旷世奇才――诸葛亮6

  公元前二世纪左右,中国的国土上并列存在着三个主要的国家,它们是魏国、蜀国和吴国。这一段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三国时期”。三个国家相互间经常发生战争,但是谁也消灭不掉谁。诸葛亮是蜀国的军师,素以善于指挥战争而着称。

  有一次,魏国得到消息,得知蜀国的战略要地西城兵力薄弱,只有不到一万士兵,就派大将司马懿率领十几万前去攻打。蜀国得到魏国的正迅速向西城赶来的情报后,从国王到士兵都非常紧张。以一万士兵抵挡十几万敌人,如以卵击石,必败无疑。可是蜀国要从别的地方调集增援又来不及。西城危在旦夕,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一向足智多谋的军师诸葛亮身上。诸葛亮也有些犯难,但严峻的形势又迫使他必须拿出一个应对的办法来。

  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他命令城内的平民和士兵全部撤出,暂时躲避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大开城门,等候敌人的到来。魏国大将司马懿不久即带兵包围了西城,但令他吃惊的是,本来以为会戒备森严的西城却城门大开,城墙上也看不到一个守卫的士兵,只有一个老头在城门前扫地。正在他大惑不解的时候,就看到城楼上出现一个人,正是他的老对手诸葛亮。只见诸葛亮不慌不忙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在一架预先放好的古琴前坐下来,随即悠扬的音乐从城楼上传下来。魏国的将士都愣住了,在大军围城的危急关头,蜀国的军师诸葛亮却弹起了琴,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面对开着的城门和弹琴的诸葛亮,老奸巨滑的将军司马懿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他早就知道诸葛亮足智多谋,可诸葛亮胆敢大开城门迎候十几万大军,这太出乎他的预料了。因此他想,城里必定埋伏了大量兵马。这时,就听得城楼上传来的琴声由舒缓渐渐变得急促起来,仿佛暴风雨就要来临一般。司马懿越听越不对劲,他怀疑这是诸葛亮发出调动反攻的信号,于是急忙下令他的撤退。成千上万的魏军迅速撤退,就这样,蜀国的西城没有用一兵一卒就得以保全。这就是诸葛亮有名的“空城计”。

旷世奇才――诸葛亮7

  只听他徐徐说道:“夜深人静,明月当空,如此美景,何不出来一同漫步?”字字句句,如美妙动听的音乐传入耳中。君子成人之美。于是,我和诸葛亮便一同漫步在庭院中。我放慢脚步,望着他的背影,说道:“卧龙先生,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博学多才,一心只为报答先帝三顾之恩,可曾后悔?”他回过身来,沉默许久,道:“如你所言,人称‘智绝’的我本应在隆中安度余生,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然而,先帝真心请我出山,我深受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尽平生之力,辅佐先帝,此情此义,乃我报先帝知遇之恩也。”

  听完后,我默默赞许,对诸葛亮知恩图报、忠贞不贰的品德钦佩不已。

  尔后,我又向他讨教:“先生您自出山以来,火烧新野,使曹军落荒而逃。继而出使东吴,舌战群儒,气度非凡。后草船借箭,智算华容,当真高管仲、乐毅一筹。”

  他只是微微一笑,道:“你过奖了!这些都是我报先帝之职分也,不足挂齿。想我打拼一生——为三分天下,联吴抗曹;为收服人心,对孟获七擒七纵;为实现统一,六出祁山。可惜与成功失之交臂,当真可悲。”说完,他的脸色暗下去,几许忧伤,几许烦恼,几许叹息,似乎在责备自己。

  我不忍视之,说:“先生不必太过自责,皆因当时形势不合。先生纵有回天之术,也很难成功。”这时,他恢复平静,脸色也逐渐好转,我的心才放了下来。他走近我,对我说:“当真是后生可畏啊!与你交谈,我的心宽慰了许多,情绪平复了不少。谨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相信你定能更优秀,再会!”说完他便离开了。

  我站在原地,默默回想,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旷世奇才――诸葛亮8

  旷世奇才——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人人都有敬佩的英雄,我最喜欢的英雄乃旷世奇才——诸葛亮!

  此人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身长八尺,面如美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潇洒无比,宛如神仙下凡。他早年丧父,跟随叔叔诸葛玄定居襄阳,后叔叔去世,便与弟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因他居住地为卧龙岗,卧龙这个称号便由此得来!诸葛亮好比周文王的姜子牙、汉高祖的张子房一样高明,但我觉得诸葛亮最大的优点就是能识得人心,为什么诸葛亮会投靠刘备,正因为他识得人心,知道刘备是仁德之主,以忠厚善良为本,不会害得了自己,就如三顾茅庐中,刘备三次去请他,关张二人都已经急得不耐烦,想要放弃,只有刘备坚持下来,想要天下得幸,苍生有福!果真,诸葛亮奔刘备之后,刘备并没有亏待他,把他视为手上的一颗明珠捧着,诸葛亮也为主人出谋划策,让刘备得到了蜀汉!为什么曹操南下,来得凶败得惨?也是因为他识得人心。草船借箭中,诸葛亮三天必造好十万支箭,可他第一天没什么动静,第二天也是如此,第三天四更时他派二十只船去曹军水寨受箭,他算准时机,算准天气,并且知道曹操生性多疑,做事谨慎,雾大看不清虚实时,决不会冒然出兵,只会放箭抵御。因此他巧妙“借”到了十万支箭,胜利地完成了任务。正是他的识得人心,让他在许多地方得到了胜利!有人说:诸葛亮心胸狭窄,不仅三气周瑜,把他给气死了,而且设计把张关赵等良才给害死。可我觉得诸葛亮心胸非常大度,要说周瑜被诸葛亮气死,还不如说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想要陷害他,倒是自己害死了自己!说关羽、张飞也是被他所害,那就更加离谱,他们是因骄傲轻敌所死的!鲁迅曾评论过:“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对呀!诸葛亮可真聪明呀!”我不禁联想到自己,虽然我每次考试都能进前十名,但比一比诸葛亮还差得远呢!“诸葛亮,我最喜欢的英雄,一个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人,我会永远向他学习!”

旷世奇才――诸葛亮9

  一天晚上我看完了《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然后便上床睡觉了,但我躺在床上心里却在琢磨着:诸葛亮真是足智多谋呀!终于想到借箭,诸葛亮却想到向曹操借箭真是太厉害了!想着想着我便进入了梦乡……

  突然,我睁眼发现我右手拿着诸葛亮的羽毛扇,还坐在诸葛亮的24k金打造的限量版的椅子上,头上好像还戴着了什么东西,我又发现衣兜里好像还装着什么东西,我拿出来一看,哇!是全新的三星盖世s五,看着水滴屏,还有着顺滑的手机外壳拿在手里手感好极了,我还没有欣赏完手机,一个小兵进来报信说周瑜要让我在三日之内造好10万支箭,我才明白我是穿越了,这不是“草船借箭”中的故事情节吗?

  听完了士兵的汇报,我灵机一动妙出一计,我信心满满第一次先向鲁肃借好了船,吩咐士兵们做草人,然后再回到营中坐下来打游戏。哇!这手机打游戏竟然这么流畅……

  时间来到了第三天三更时分,我请鲁肃来到了船中,然后火速向曹营奔去,来到江中我发现江上竟然一点儿雾也没有,这该怎么办呢?对了,我想起了手机的“造雾模式”,我把此模式打开,马上突然出现了大雾。然后我们就来了曹营附近的江面上,我们在船上擂鼓呐喊,曹营顿时灯火通明,不久,剑如雨点似的落在了稻草人上。等等!我说:“好热啊!”“妈耶!”有一只箭落到了我的手机上,我吓得赶紧把手机一扔,曹营顿时灰飞烟灭。

  突然,我被吓醒了,原来是在做梦。对了,如果手机到了诸葛亮手中,那么会不会改变历史呢?

旷世奇才――诸葛亮10

  手持羽扇,风度翩翩,掐指一算便计上心来,此等风度之人正是那神机妙算的诸葛孔明。

  他,临危受命,不惧艰险。我们耳熟能详的空城计便是诸葛亮人生中最冒险的一次。因为马谡痛失街亭,诸葛亮只剩二千五百人守西城,而司马懿率领百万大军兵临城下,在这危急时刻,诸葛亮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随即微微一笑,只是令二十几号士兵,化装成百姓打扫街道,神色淡然。他自己却在城楼抚琴,笑容可掬。一个敌军探路的小兵见到这情景,连忙回去报告司马懿,司马懿想:不对,这必是孔明之计,城内有大军埋伏。随即命令撤军,他的儿子司马昭不禁疑惑:“父亲,我们有百万雄师,为何不采取强攻?”司马懿回:“孔明向来谨慎,不曾涉险。”于是,诸葛亮用二千五百人成功地退了司马懿的大军,成就了历史上一段“以少胜多”的佳话,他那极高的智商和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也令人叹服不已。

  他足智多谋,化解刁难。孙刘联盟已成,诸葛亮驻守江东大营。一天,水军大都督周瑜以缺少弓箭为由,命孔明三日内筹得万支羽箭,这分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孔明先生当即立下军令状,鲁肃不无担心,诸葛孔明微微一笑:“无需三天,鲁肃先生,只需您借我十只战船,每只战船上插上草人。”虽不明所以,当天夜晚,鲁肃带来了孔明需要的东西。只见诸葛亮夜观天象,第二天夜里便驾战船前去曹营,在江上骂战,天际飘着浓雾,曹操不敢贸然行动,只得发箭,无数支箭飞向战船,草人上扎满了箭,每只船足有万支,船上将士大喊三声:“谢曹丞相赠箭。”于是,诸葛亮调转船头,扬长而去,曹操这才明白自己中计了,而周瑜又是佩服又是嫉妒。诸葛亮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脑,真是令人不得不佩服三分。

  我心目中的诸葛孔明,是一个足智多谋、才高八斗的人,他是我的偶像!

旷世奇才――诸葛亮11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人,辅助刘备建立蜀国。此人足智多谋,老谋深算,上通天文,下通地理,晓知三百年前,五百年后之事,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他遇事勤思慎为,未雨绸缪,留下了许多广为传颂的战例。

  草船借箭。周瑜为吴中都督,对诸葛亮的才能十分嫉妒。有一次,他让诸葛亮三天之内准备十万支箭,并当场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情况十分危急,但诸葛亮不动声色,前两天表面上没有丝毫动静,只是准备一些稻草人立在船上。第三天清晨,大雾弥漫,他一声令下,几百条草船开向曹营水寨,几十个士兵在船上敲锣打鼓,呐喊助威,而自己却与鲁肃在草船中饮酒。曹军以为敌军进攻,弓拏手万箭齐射草船,顷刻间,十万余箭顺利得手。由于诸葛亮事前周密分析了大雾天气,充分准备了草船,化解了三天造十万支箭的险情,在“未雨绸缪”中显示了他超人的智慧。

  火烧赤壁。曹操率领八十万大军准备攻吴,而吴的力量与曹操悬殊很大。诸葛亮借东风来个火烧曹军连锁船,江面之上,火光冲天,樯橹化为灰烬。这就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火烧赤壁之战。诸葛亮为什么以弱胜强取得胜利呢?因为他善于分析敌情,知己知彼,“未雨绸缪”。

  未雨绸缪能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时意外的情况往往也会发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失街亭。这是一个典型战例。诸葛亮用人失察,让一个只会纸上谈兵并无实战经验的马谡去守街亭,而马谡又刚愎自用,听不进劝言,街亭失手,军情危急,司马父子长驱直入。“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诸葛亮重新调整战术,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千军万马,从而使蜀军战略转移,化险为夷。亡羊补牢补得及时也是大有裨益的。我想,人们常说的事后诸葛亮,大概也有这一层意思吧。

  由此看来,“未雨绸缪”至关重要,“亡羊补牢”也不可缺失。

旷世奇才――诸葛亮12

  诸葛亮,乃是天下奇才。也是蜀国的军师,曾经火烧连营、火烧赤壁、火烧博望,都是他的缕缕战绩,把曹操打得落荒而逃。

  在《三国演义》当中,就算是曹操带着二十万大军但听到诸葛亮的名字,也都是闻风丧胆,人多却不敢上前攻打,他们怕诸葛亮再用什么妙计。刘备曾经三顾茅庐,就是为了请到诸葛亮出山。

  有一次周瑜想杀了他为吴国出气,于是给他了一个难题,让他用十天时间造出三十万支羽箭。就是全军工匠也要三个月才能造好,时间哪里够啊。可是诸葛亮挥着宽大的袖口却说,十天那岂不是误了军中大事,不行不行!我只用三天时间就可以造出十万只羽箭,周瑜在一旁结结巴巴地说:“三天?”诸葛亮却说:“没错,就是三天,如果做不出甘愿受军阀处置”。这可把在一旁忠厚老实的鲁肃给吓坏了,赶紧对诸葛亮说:“你干嘛呀!好好的十一天时间你不要,却选择了三天,诸葛亮却跟他说周瑜想要害我呀!这三天十天不也是一个道理吗?”等到第三天的时候,诸葛亮远远看见鲁肃说:“快来快来我带你去取箭,你给我借的十艘小船,还有那几个士兵都准备好了吗?”鲁肃说“我根本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早都已经准备好了”。于是诸葛亮和鲁肃,只在船舱喝酒,轻轻松松借到了箭,就连周瑜也对诸葛亮的这般才能赞叹不已。

  我非常崇拜智慧过人的诸葛亮,他精忠报国鞠躬尽瘁,而又奋发有为。我也要好好读书,积累更多的知识与智慧,长大以后去报效国家,如果你问我三国里我最喜欢的英雄是谁,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那就是足智多谋,忠君爱国,有着卓越军事才能的诸葛亮。

旷世奇才――诸葛亮(汇总12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