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古代文人的名言

时间:

古代文人的名言7篇(关于古代文人的名言名句)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古代文人的名言7篇(关于古代文人的名言名句),以供借鉴。

古代文人的名言7篇(关于古代文人的名言名句)

古代文人的名言1

  早先,咱这潍县赶大集,是在东门外的沙滩上。一到大集,人山人海,十分热闹;作买作卖的,干什么的都有。

  这天又是大集。县太爷郑板桥正在东门城墙上看着百姓来来往往的作买卖,忽听得城墙下有人嚎哭。板桥低头细看,只见一堆人围着看一个老妇人哭诉。板桥大人差人去问,原来一个卖蛋的,挎着一篮子鸡蛋去集上卖,没想到走到这里被一块石头绊倒,一篮子鸡蛋摔了个碎。老妇人一见,守着淌了黄的碎鸡蛋皮哭嚎不休。

  板桥大人听了,略作沉吟,发话道:“大胆顽石,竟敢绊倒老人,摔碎鸡蛋,让老人如何过活?来人,立即将顽石锁上大堂,待本官勘问!”

  衙役们一听,心里好笑,竟有这等怪事,老爷要审石头!但又不敢违命,只好立即下城来,用铁索锁上石头,领着老妇人,一起回县大堂来。

  这一下惊动了满集的人,听说县大老爷要审石头,这事可是头一遭,看看大老爷怎么个审法!看热闹的人踢里踏拉跟了一大串。越走看热闹的越多,越传越远,县大堂前是黑压压的一片人。板桥大人端坐堂上,两边衙役侍立,喝令带上顽石来。原告老妇人也跪在一边,又大开衙门,放看热闹的进来。看热闹的开始不敢往里进,后来有几个大胆的先进来了,众人一看没事,一下子涌进大门,满满站了一院子。板桥大人喝令关门。众人又有点提心吊胆。猜不透他胡芦里卖的什么药。

  板桥大人问清了老妇人摔倒经过,开言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一人帮百人难,百人帮一人易。现在院内诸位,每人助老人一钱,可救老妇人一难。现将老人竹篮放于门口,各位出门时放一文钱于篮内即可,诸位请便!”看热闹的人恍然大悟,这才明白桥板大人审石头的用意。人们依次退出,出门时或三文,或五文,放在老妇篮内。人走完了,竹篮内钱也不少了。

  板桥大人见人走完了,喝声“退堂!”老妇人千恩万谢,挎起篮子走了。这就是郑板桥审石头一段佳话,流传至今。

古代文人的名言2

  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论语》

  2)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岳飞

  3)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孔子

  4)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 孔子

  5) 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6) 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

  7) 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 《清诗铎·趁早歌》

  8)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

  9)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

  10)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论语学而》

  11)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礼记中庸》

  12)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 《汉书董仲舒传》

  13) 志不强者智不达。 —— 墨翟

  14)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5)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古代文人的名言3

  青莲居士——李 白(唐代大诗人)

  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耐辱居士——司空图(唐诗人)

  乌伤居士——傅 翕(南北朝梁善慧尊者)

  莲峰居士——李 煜(南唐后主)

  龙丘居士——陈慥(北宋诗人)

  无尽居士——张商英(北宋名相)

  姑溪居士——李之仪(北宋文学家)

  山谷居士——黄庭坚(北宋文学家)

  半山居士——王安石(北宋文学家)

  范仲淹居士——范仲淹(北宋政治文学家)

  斜川居士——苏 过(北宋文学家)

  翠微居士——薛绍彭(北宋书法家)

  一佛居士——郑 侠(北宋文学家)

  鹿门居士——米 芾(北宋书法家)

  草堂居士——魏 野(北宋诗人)

  六一居士——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东坡居士——苏 轼(北宋文学家)

  淮海居士——秦 观(北宋词人)

  后山居士——陈师道(北宋官员、诗人。)

  清真居士——周邦彦(北宋著名词人)

  至游居士——曾 慥(北宋末、南宋初)

  稼轩居士——辛弃疾(南宋词人)

  彝斋居士——赵孟坚(南宋画家)

  简斋居士——陈与义(南宋词人)

  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

  石林居士——叶梦得(南宋词人)

  后村居士——刘克庄(南宋文学家)

  深宁居士——王应麟(南宋学者)

  易安居士——李清照(南宋女词人)

  茶山居士——曾 畿(南宋诗人)

  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

  灌园居士——计有功(南宋文学家)

  石湖居士——范成大(南宋诗人)

  遂初居士——尤 袤(南宋诗人)

  于湖居士——张孝祥(南宋词人)

  幽栖居士——朱淑真(南宋女词人)

  后村居士——刘克庄(南宋文学家)

  深宁居士——王应麟(南宋学者)

  无诤居士——刘 迎(金文学家)

  云林居士——倪 瓒(元代画家)

  湛然居士——耶律楚材(元政治家、诗人)

  瑁湖居士——陆居仁(元书法家)

  清容居士——袁 桷(元代著名作家)

  衡山居士——文征明(明画家、文学家)

  无相居士——宋 濂(明画家)

  圣华居士——丁云鹏(明画家)

  梅村居士——吴伟业(明代诗人)

  青藤居士——徐 渭(明晚期文学艺术家)

  石头居士——袁宏道(明文学家)

  沧溟居士——李攀龙(明文学家)

  香光居士——董其昌(明清书法家)

  闲闲居士——袁可立(明清官)

  六如居士——唐 寅(明画家、文学家)

  遵岩居士——王慎中(明散文家)

  温陵居士——李 贽(明文学家)

  莲溪居士——薛论道(明散曲家)

  慎娱居士——李流芳(明文学家、画家)

  蝶庵居士——张 岱(明末清初文学家)

  梅溪居士——钱 泳(明清文学家)

  柳泉居士——蒲松龄(清文学家)

  瓠冈居士——史震林(清文学家)

  更生居士——洪亮吉(清文学家、经学家)

  明珊居士——招子庸(清文学家)

  万松居士——钱 载(清诗人、画家)

  板桥居士——郑板桥(清书画家、文学家)

  芹溪居士——曹雪芹(清文学家)

  随园居士——袁 枚(清文学家)

  破尘居士、圆明居士——雍正皇帝

  瓠冈居士——史震林(清文学家)

  天瓶居士——张 照(清代书法家)

  更生居士——洪亮吉(清文学家、经学家)

  苇间居士——边寿民(清代画家)

  樵山居士、观白居士——张 崟(清代画家)

  晚学居士——吴熙载(清篆刻家)

  瓶庵居士——翁同龢(咸丰六年状元,近代史颇有影响政治家)

  仁山居士——杨文会(清末佛学家)

  无竞居士——张之洞(清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

古代文人的名言4

  传说勾践灭了吴国,在大摆庆功酒的那天夜里,功劳很大的范蠡,悄悄地带了西施,偷偷出齐门,坐上早就等在那里的阿得大叔的小木船,穿过护城河,转了一个圈子,直向太湖而去。他们到了太湖北边的五里湖边,见这里风景优美,山明水秀,就搭了几间草房子,隐姓埋名住了下来。

  住了几天,西施与阿得大叔商量,想重操旧业,纺纱织布。范蠡知道了,笑笑说:“昨天的君王妃子,今天又做了农家女。”

  西施说:“坐吃山空,我们总得活下去。”范蠡却不以为然,笑着说:“我能使越国富强,灭掉吴国,还怕没有办法养活三口之家?”他要西施尽管放心。每天早晨傍晚,总是伴着西施,在五里湖边走走,看看野景散散心。慢慢地,西施脸上增加了红润,心痛病也不大发了。有时,他们走上小土坡,到野花丛里坐坐。

  西施高兴的时候,便摆动宽袖,翩翩起舞。据说过路人常常看到西施自然轻盈的舞姿,正如仙子下凡一般,这个地方后来叫做仙女墩。

  西施对范蠡说:“总要有些事情做做,现在闲着也闷得慌。”范蠡点点头说:“那我们就来酿酒,开一个小酒店吧!”

  五里湖边的小酒店办起来了,生意十分兴旺。范蠡懂得酿酒,他用野花的香料做酒引子。用太湖甜水酿造,酒香扑鼻,酒味醇厚,到这里来喝过酒的,一个个都竖起大拇指夸赞好酒。没有多久,五里湖边这家小酒店就远近闻名了。

  可是好景不长,一天,有个喝酒常客告诉范蠡说,勾践杀掉了大将文种,现在正派人到处寻找逃走的范蠡和西施。阿得大叔听到这样说,愁得坐立不安。西施也整天愁眉不展,心惊肉跳,怕范蠡被人抓走。范蠡却一点也不惊慌,宽慰阿得大叔和西施说:“鸟在笼中,尚且能夺门高飞,何况已在山林!天地大得很,何愁没有安身之处。”第二天,小酒店就关了门,他们把酿好的酒,全部倒在太湖里,从此,太湖水可以闻到一阵阵酒香味。范蠡要阿得大叔留在家里,他自己带西施来到宜兴一带,改名叫陶朱公。

  西施在宜兴丁独山住了一些时候,但总忘不了五里湖边的山光水色,说那里的鲜鱼活虾,也比别处的更加鲜美可口。他们又回到了五里湖边。

  一天吃过晚饭,西施说:“回来一年多了,得想法做点生意弄点钱。”范蠡笑笑,对西施说:“钱有的是,就怕你花不掉。”他说着一手拉住阿得大叔,一手拉住西施,来到一个大池塘边,说钱就在这池塘里。他拾起一块泥团,往湖心掷过去,只听得“泼辣辣”一声,月光里,好几条尺把长的鱼窜得老高。“我计算过了,这个池塘里的鱼,至少可以收二十担,还不够我们一年吃用吗?”原来范蠡早就在水草边捞了鱼子,在几个池塘里养了鱼。

  第二年,范蠡就和当地老百姓一起筑堤围塘养鱼。最早养的是鲤鱼。鲤鱼名字好听,肉质鲜美,西施也最喜欢吃。范蠡赚了很多钱,他又把大桩钱财散给穷苦的老百姓。

  这年春夏之交,西施又发了一次心脏病,她忧忧郁郁,面对太湖风光,更是触景生情,有一次,他俩来到东乡的一个池塘边,那里绿柳垂杨,景色迷人。西施听几个渔人在树底下聊天。有一个说:“勾践夫人太残忍,连那些歌女也都被她沉到江中淹死了!”西施当场昏了过去,醒来后,长长地吐了三口气(后人称这个池塘为三叹塘)。范蠡扶住西施,回到家里,她仍然感伤万分,泪流满面,没有多久,这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就死了。她死后,就葬在三叹塘那里。

  范蠡睹物伤情,就到太湖中的马迹山去,后来死在马迹山。阿得叔根据他死前的嘱咐,把他的尸体埋葬在马山的杜圻洲。

  范蠡和西施居住过的五里湖边,后来修建了风光美丽的“蠡园”,就因范蠡而得名;鼋头渚的“陶朱阁”,也是为纪念范蠡、西施而修建的。

古代文人的名言5

  1)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2)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4)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6)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 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8)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9)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10) 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王豫

  11)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2)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 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14)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5) 至乐莫如读书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16)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7)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18)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1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0)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古代文人的名言6

  桃花潭,在安徽省南部青弋江的上游(今泾县水车公社境内),是个风景幽美的地方。这里,一直流传着这么一个感人的故事:

  唐朝时候,桃花潭边,有一个出身贫寒的青年人,名叫汪伦。汪伦家贫读不起书,但很爱听诗书;每次到田里干活,经过村头的私塾,见老先生讲诗书,总是悄悄地在窗边听一会。当时,诗人李白已名扬天下,汪伦很喜爱他的诗。他常常想:要是我能亲眼见到李先生一面,那该是多么幸福啊!

  这一年春天,李白从宣城的敬亭山下来到泾县城边的水西。当时,水西是泾县的风景胜地:翠竹亭亭掩古塔,泉水潺潺绕寺前。李白很喜欢这个地方,在此玩赏了数日,作了不少诗,还恋恋不想离开。

  李白来到水西,不知怎么被汪伦知道了。他非常高兴,驾一叶小舟,顺着青弋江的碧波来到了水西。他上了岸,一眼就看到一个风流儒雅文士,站在古寺前观赏烟霞,浏览风光。他从旁边一个游客口中得知,这人就是李白。他欣喜地走上前去,倒身就拜:

“先生,久仰了!”

  李白吃了一惊,定睛一看,原来是个布衣打扮、素不相识的俊俏后生,他眨眨眼想了想说:

“年轻人,你找错人了吧?”

“没有,”汪伦咧开嘴笑了,“我找的就是你,李青莲先生。”

“哦,找我有什么事?”李白含笑问道,他觉得这青年人很有趣。

  汪伦又打了一躬,说:“我叫汪伦。听说先生喜欢饮酒吟诗,今特来奉告,有一个好去处,不知先生可愿前往?”

  李白一听,正中下怀,急忙问道:“在什么地方?快告诉我。”

  汪伦指着闪闪发光的青弋江,说:“在这条江的上流,我就住在那里;那里有一个桃花潭,岸上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

“真的?”李白到泾县数日,还不曾听说有这么个好地方,于是他怀疑地问道:“果真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

“千真万确。”汪伦点点头,“不知先生可想去游一游?”

  李白从汪伦那诚实的眼神中看出,这个青年人决不会撒谎,于是欣然应道:

“去,我一定去!”

“那好。先生,请上船吧。”

  就这样,青弋江的流水,把李白送到了桃花潭边。

  当时,桃花潭边是很荒凉的。二人弃船上岸。李白抬头看去,哪里有什么“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但见潭水悠悠,野渡舟横。岸上只有一树桃花,孤零零地开着,桃花树边,有一个茅店,门前屋檐下,一根细竹竿斜挑着一面杏黄色的酒旗,在春风中“哗啦啦”地飘舞。

  李白万万没想到这就是汪伦说的桃花潭。正想找他问个明白,汪伦却含笑不语,拉他进了小酒店,拣了个座位坐下,向店家要了一壶陈窖老酒,几碟山鲜野味,汪伦这才举起酒杯对李白说:

“先生,山野荒村,无甚招待,千万莫要见怪。”

  李白也端起酒杯,呷了一口,疑惑地问:

“这就是你说的桃花潭?”

  汪伦笑道:“是啊,这就是桃花潭。”

“你骗了我,”李白放下酒杯不悦地站了起来,“哪里有什么‘十里桃花,万家酒店’?”

“有啊。”汪伦依然微笑道,“我们刚才经过的地方,叫十里边山,这小店门前的那棵桃花,不是‘十里桃花’吗?”

“那‘万家酒店’呢?”李白又问道。

“先生,你看。”汪伦指着窗外那面迎风飞舞的酒旗说,“喏,那不写得清清楚楚。”

  李白朝那酒旗瞅了一眼,上面果真写了“万家酒店”四个大字——

  原来酒店主人姓万。

  李白这才恍然大悟,“噗哧”一声,刚进口的酒喷了一地,他连连点头,“原来如此!”

  汪伦这才把心底话儿全掏了出来:“先生,我是个山野鲁莽之人,平时很喜欢你的诗,也很想见你一面。这次听说你到了水西,一心想请先生到寒舍作客,又怕先生嫌我们家贫,不肯光临,因此想了这么个主意。晚生该死,欺骗了先生,请先生宽恕!”说罢,纳头便拜。

  李白顿时被汪伦的一片诚心实意感动了,他双手扶起汪伦,深情地说:“你要早说明,我也会来的。我很喜欢你,我俩交个朋友吧。”

  汪伦万万没想到这位闻名天下的大诗人,会同自己这样一个布衣平民交朋友,他激动地拉住李白的手,热泪滚滚而下,滴落在李白的衣袖上……

  就这样,李白在桃花潭边住了十多日,受到汪伦和村人的热情款待。李白临走那天,汪伦恋恋不舍,唱着山歌为他送行。他很感动,诗兴大发,口占一首绝句《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的船远了,他回过头来,看见汪伦还站在岸边,朝他不住地挥手,挥手……

古代文人的名言7

古代文人的名言7篇(关于古代文人的名言名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