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来到新学校的心得体会

时间:

来到新学校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来到新学校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以供参阅。

来到新学校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

来到新学校的心得体会1

  开展"学校道德讲堂"建设,是促进全市文明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开展道德讲堂是提升师生道德文明素养的有效载体,是建设文明和谐社会的创新举措,对推进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孔子便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大同"的社会,人们"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如此说来"孝"不仅仅是对自己的父母,而是要对全天下的父母。这时,"孝"便成了一种责任,全天下都尊敬老人的责任。唯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所以,"孝敬老人"便成了人们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条道德准则。可见,在那时的中国,人们就将"孝"作为"忠"的前提,正所谓是:"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在我看来,当一个人将对父母的孝顺之情同时给予一个国家,一位君主时,孝,便是忠;而当一个人为百姓祈福,为苍生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他便又最大限度的做到了忠。当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难道其父母还要受穷苦不成?故这便又是孝。就是这样,"忠孝"一词就被流传下来。有人言:"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其实,当忠孝一词流传开来的时候,我们就已说不清什么是纯粹的"忠",纯粹的"孝"。

  在佛教里,讲到孝顺父母,有三个层次:初品的孝顺父母,是甘旨奉养,让父母在生活上获得适度的孝养,没有缺乏。第二是光宗耀祖,为人清白,事业成功,名利双收,道德令人敬重,让父母祖宗都得到荣耀,这是中品的孝顺。第三是上品的孝顺,就是引导父母有道德、有慈悲、有宗教的信仰,不但此生他可以安身立命,就是百年之后,也能有好去处,这是最上品的孝顺。所以在关爱父母的不仅物质上还要给予精神上的抚慰。

  作为一个社会上的人,我们要学会忠诚,懂得对国家、对人民、对岗位、对朋友、对配偶,包括对自己的忠诚。对国家、人民不忠诚之人,必然身败名裂,遗臭万年,洪承畴叛明投清,遭老母追打;南宋秦桧里通外国,遭千古骂名;对岗位不忠诚之人,必然路越走越窄,最终无路可走,严重者则受刑入狱,甚至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对朋友不忠诚之人,必然孤独一生,终身凄凉;对配偶不忠诚之人,必然家无宁日,甚至妻离子散;对自己不忠诚之人,为名利做违心之事,必然生活在精神折磨中。忠诚对我们每个人都太重要了,它不仅仅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和立足于职场的一张王牌,它还是一种做人的美德,是一条通向荣誉之路。

来到新学校的心得体会2

  这次北京学习收获颇丰,以下是我学习中感触最深的几点:

  一、教育是一门哲学,它为我们开启世界的源头。

  要懂教育哲学,用辩证的关系去理解教育,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用以审视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用以挖掘教师的教育教学发展潜力。虽然其中不乏哲学理论,但都和实践紧密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开启思想的源头,开启自由和平等的源头。

  教育也是一种关系,它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

  1、老师与学生的关系;

  2、学生与学生的关系;

  3、老师与家长的关系。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往往重视的是师生关系,而很少,甚至忽略了学生与学生的关系,老师和家长的关系。

  二、教育应该大道至简,为师应该守正不阿。

  每一种思想,每一种做法的提出最初的愿望都是美好的,但在实施的时候是否应时、应地、应人呢?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地方。有时行政部门赋予我们的太多,当太多的任务压到我们头上,我们不加思考,仅仅只是盲目跟着跑,也许效果并不理想。这时我们也许需要静静的思考,找出最有价值的,最正确的事去认真完成。有些不必要的,不适合的将其删减,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大道至简。

  而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跟应该删繁化简。在自我追求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乐于奉献,减少对名利的追求,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提高自身要求上来。

  要做到真正的大道至简,守正不阿,更应该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潮起潮落很正常,在教育的过程中,有时我们应该要有耐心去默默推动或等待孩子的成长,逐步引导他们们,但是一定要明白这个过程需要或长或短的时间,我们不能超越规律去行事,否则,只会使我们的教育变得更糟糕!

  三、我们应该做学科教育而不是学科教学。

  学科教学是在课堂中让学生以理论和能力作为培养目标。

  学科教育是在课堂中让学生收获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

  在我们的教学中经常对孩子进行的是学科教学而不是学科教育。很明显在新时代学科教育中更追求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以及情感方面的教育。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课堂应该是学生舞台而不是老师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师讲的面面俱到,阻碍了学生的思考力。教师讲的清清楚楚,剥夺了学生的创造力。所以,越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老师越要改变自己的课堂。越是会讲的老师越要改变自己的课堂。

  2、我们应该精心设计课堂,开展多种模式的学习。可以开展如:看书课、查阅资料课、、模型建构课、小组讨论课、实验课、辩论课、师生交流课、成果汇报课。丰富的课堂形式不仅仅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注重对孩子们能力、方法和情感方面的提高。

  3、课堂必须删除无效环节,优化课堂流程。课堂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各种活动必须围绕教学为中心,一些看似热闹,但没有教学意义的环节必须删除。

  4、课堂是学生的舞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中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学习情况以及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调整课堂进度和课程内容。

  5、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习惯,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让学生讲给别人听。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发言,更可以让学生来做小老师。

  在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中,老师不在是一个权威的学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服务者。

  四、让孩子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完善修学旅行课程。

  什么是修学,那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不是简单的旅行,修学的目的:开阔视野,理解多元化文化。它是一门课程,更是提高学生个人修养的一种方式。我们以前的综合实践活动或者秋游都不是修学,因为真正的修学要做很多的工作。

  1、在修学之前要和孩子们一起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目的地。如科技馆、博物馆、高科技企业、历史陈列馆。

  2、要对修学旅行进行行程分析,

  3、要对修学旅行进行规则及安全教育,杜绝不文明行为。

  4、要对修学旅行进行专题文化介绍,让学生在旅行之前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地理知识。

  5、要对修学旅行进行技能培训。让学生了解各种生活及生存技能

  6、在修学的过程中孩子们应该完成相应的记录。

  7、修学结束后让学生进行成果汇报。锻炼学生的语言及组织等方面的能力。

  修学不是旅游,他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他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

  当然此次学习到的内容还有很多。总的来说,学校是为学生服务的场所,要做好为人师,那就必须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最后的建议,那就是多看书,多学习吧。

来到新学校的心得体会3

  转眼之间,来到东方已两月有余。一直忙于工作,难得能静下心来,系统地回顾这一段的工作和经历。虽然时间不长,但确有很多的体会与收获。现采撷点滴如下:

  一、了解东方

  与东方高中的接触最早是在2004年初。曾先后与当时的战校长、张晓飞校长及后来的曹总,张校长、刘校长面谈过。一直保持联系,因而对东方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分别组织召开了“高三双基测试前的教学工作会议”,“高三双基测试成绩及学情分析会”,“高三家长会”,及高三全体师生的“明确目标,提高总分-高考誓师大会”等会议。对高三下一步的教学提出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指导意见。

  1、认真落实学校工作计划,狠抓常规管理。重点强化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提出了加强课堂环境管理的新考核办法。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个多月的运行,课堂的教学环境有了显著的变化。

  2、修订完善了一些常规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办法,并严格的落实和执行。如教案检查制度、听评课制度、作业检查制度、教师外出教研管理办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考试成绩对比分析方法等一整套的管理办法和措施。

  3、组织召开了“高一、高二教学分析会”和培训会。对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新的评价模式。对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也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和要求。

  4、组织召开了“高二反向小综合会考研讨会”,“课堂教学评价新方法的研讨会”,“新聘教师座谈会”,及新聘教师的考核公开课等活动。

  5、组织高二反向小综合会考信息录入与报名工作,高考信息录入与报名、体检等工作。

  二、感知东方

  经过两个月的接触与观察,尤其是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朝夕相处,使自己学到了很多,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张校长的亲和、稳健;刘校长的勤奋、务实,深入一线;孙主任对学校情况的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曹主任对人的关心和细心;邹主任的朝气与活力。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来到新学校的心得体会4

  我们一直不厌其烦地倡导教育必须是基于对人的信仰。从狭义的教育学角度,这个信仰应该是对学生生命成长方式的遵顺,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在中国教师报自己的教育学里,可以用“四新”概念承载这样的教育认识——新教师、新课堂、新学校、新学生。

  新教师应该是教育专业者、学校生态建构者、学习和生长开发者、信念传播者;新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同时也为新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发展平台,可以概括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新学校需要平等、和谐地包容、接纳、尊重每一个学生;新学生首先应身心健康,其次要敢于担当,再其次是要具备一定的学习、实践、创新、合作等基本能力。

  “四新”的关键在“新教师”、核心在“新课堂”:唯有“新教师”才可能成就“新课堂”;只有“新课堂”才可能成就“新学校”;只有“新学校”才可能培养“新学生”。

  “新教师”标准

  “新教师”显然不单纯是一个知识的“二传手”,他应该扮演四个“者”:一是教育专业者,二是学校生态建构者,三是学习和生长开发者;四是信念传播者。具体来说:

  1、教师必须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感,努力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类心灵进化;现阶段,必须敢于投身课改、坚定不移地走素质教育之路,做一个责任和使命的担当者。

  2、教师要拥有自己的信仰:服务人类、奉献教育、热爱学生。

  3、教师的专业应该包括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两个方面。教师专业化的支撑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也就是基于人本的对学生的尊重、研究、认识;教师专业化水平主要取决于对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要具备学科知识心理学化的能力;教师必须清楚,教学不是灌输和表演,从“教中心”到“学中心”,不仅考验教师的教学勇气,还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境界与高度。

  4、必须认识学生。一切的教育教学原则都应该“从儿童出发”,对儿童的研究应该是教师毕生追求的课程。

  5、教学的全部艺术都应该体现为营造学、策动学、满足学。

  6、教师的一切行为都应该对学生的生活、生命负责。教育要“为生活做准备”、“为成长做奠基”,因此要善于营造生活和成长环境——班级即社会、课堂即生态。

  7、教师必须成为一个发展者,终身学习,教学相长;教师要明白教师的发展价值取向是:发展自己、成就学生。

  8、教师不要控制,而要点燃;不要囚禁,而要开发;不要逞强,而要示弱——敢于让学生超越自己。

  9、教师要敢于放手——师退生进,捍卫学生主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展示欲,调动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还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

  10、一切教学都应基于能力和情感,而不仅是知识。会学比学会重要,想学、乐学也比学会重要。

  11、学生的生命是由多个45分钟组成的,现阶段教育的“底线”是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

  “新教师”与一般教师有什么不同呢?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并不急于对学生作出简单评判,而是让学生自己反思、矫正自己的学习行为。

  2、了解学生学情,提供反馈或辅导。一般教师更关注课堂纪律或学生注意力等问题,但新教师应该更关注学生的积极表现并给予充分肯定。

  3、一般教师容易墨守成规、亦步亦趋,更多靠分数和学生档案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潜能、发展趋势,新教师则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教学内容和进度。

  4、一般教师的教学往往囿于事先拟定的内容,较少能根据学习进程来调整计划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新教师与此不同,会依据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学习反应,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5、一般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似乎没什么兴趣,新教师则对学生了如指掌,会基于学生的“已知”实施教学。

  6、一般教师较多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更多关注自我,对于改进教学方法常常顾虑重重。新教师绝少以自我为中心,会主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承认自己的错误,随时对评价作出调整和修改。

  解读:“新教师”显然不是指新入职的教师,而是指具备“三观”的教师——实际上,新教师的概念和教师的工作年限、学历、年龄、性别,甚至是知识水平都关联不大。所谓“三观”,我们的解读是:

  1、教育观:教育即人学,是“从儿童出发”的对学生的尊重、发现、认识、接纳、包容;

  2、教学观:以“学中心”来围绕学、设计学、服务学;

  3、学生观: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学生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一切学习都是自学。

  “新课堂”标准

  对人本主义的追求要求我们必须重塑教学这一概念。“新课堂”对这一概念的重塑提供了可能性,并为优秀卓越的新教师成长提供了发展平台。实质上,人本主义对教师和课堂的思考永远是:道德和人性。但我们也必须承认,没有谁能完全厘清并找到一个最理想的评估方案,只能相对较好地表述出来。

  新课改推进10多年,有些教师和学校至今还不肯接受。同时,当很多人习惯于炫耀自己的课改成就时,我们必须有另一种警惕——防止应试教育在变换一种形式演绎它的“僵而不死”。比较显著的例子是,有些学校有导案、学案、训练案,但依然不是以学生为主体,而是靠控制学习、强制训练来提升所谓的教学成绩。再比如,有些学校分了小组,并且组织学生合作,但实际上只不过是“走过场”,而真正控制课堂的依然是教师。这些现象都令人忧心,虽然我们要学会包容一切改革,甚至允许在改革中犯一些错误,但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伪课改和假课改,反对它们就是在反对应试教育。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显然不同,“新课堂”可以概括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还可以用10个显著特性来阐述新课堂:

  1、知识不是靠教师的传授获得,而是通过“超市”形式,任由学生选择。“知识的超市”表明课堂要具有3个特性:自主性、丰富性、选择性。

  2、课堂的价值体现出从“知识”到“生命”的质的飞跃。“生命的狂欢”表明课堂要具有3个自主特质: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

  3、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或者以学为中心的课,而不是教师的课、以教为中心的课。

  4、课堂是一种生生、师生相互作用的合作过程,应该是一个“工作场”。当我们把好学校解读成是“一方池塘”的时候,课堂也应该成为一个富有生机的“生态场”。

  5、对个体学生而言,课堂满足“个体”的内心思想、感情、心理需要,因而课堂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甚至将学习描述成“一件个体的隐私”,教师要敢于“捍卫学习隐私”。

  6、课堂终究是一种“人学”文化的真实体现,因而它应有平等、自由、民主的氛围,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包容、倾听、接纳。

  7、基于师生共同体和一切学习共同体(对子、小组、班级)的健康、持久、良性发展,教师必须解决师生发展的冲突,明确“通过发展学生”,从而“成就自己”的价值观。

  8、拥有从学习规律出发的科学的教学流程:自学—展示—反馈。

  9、符合“先学后‘交’”思想:教师的作用主要发挥在对学习环境的营造、学习条件的创设上;所谓课堂主导,应体现在对学习困惑的点化、点拨上;课堂应遵循“先学后‘交’”的思想,这个“交”就是“主导”,而不是单纯的“教”。

  10、动静结合的课。好课堂是生命的体现,动和静都是生命的形态。

  解读:当我们在表达教学是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时,实际上还必须着重强调一句——以学为主体。

  在过去的50年间,研究者过分重视了对教师教学行为、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结果的研究。其实,我们一直在这样表述:课堂教学真正的考验是教师的教育思想和对学生生命成长方式的认知,以及这种思想和认知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呈现。

  显然,学生最主要的生命成长是通过学习或者说是通过课堂活动来呈现的。因此,教学的研究恐怕要回归到“学生”和“学习”本身,才会变得富有意义和生机。新的教学活动,必须通过模式来实现,而这个模式不是基于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和框定,而是必须体现出学习者真实的实践体验和他们的认知规律。这种被很多人认为是“激进的教学理论”,恰恰体现出来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者对基于人学的教育的全部表达。

  “新学校”标准

  1、教育即“人学”:富有人性、以人为本、尊重生命。

  2、以儿童为课题: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有一名从来不自诩为“教育家”的校长和一支热爱学生的教师团队。

  4、不是应试名校,甚至不一定有很高的升学率;不是硬件名校,甚至不一定是重点学校。

  5、有文化,但文化一定不是控制和专政;尊重差异、注重过程,淡化竞争、崇尚合作。

  6、不抢生源、不挖名师,善待每一名师生,维护教育公平。

  7、崇尚学生主体和自然成长,准许学生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8、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和丰富多样的学校生活。

  9、是一个让师生在精神及身体上感到安全而愉悦的场所。

  10、有良好的教学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教学,更重视对学生的研究,追求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

  解读:好学校到底是什么样的?升学率高、大楼林立、绿草如茵的学校就一定是好学校吗?我们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什么样的?如前所述,好学校是一方池塘,“如果你在地里挖一方池塘,很快就会有水鸟、两栖动物及各种鱼,还有常见的水生植物,如百合等等。你一旦挖好池塘,自然就开始往里面填东西……”相对传统名校,这里的“池塘”,是一个教育的环境生态概念。学校首先是平等、和谐地包容、接纳、尊重每一个学生。这很不简单,当传统的教育学一直在致力于研究学校评价的几级指标时,我们有可能忽视了学生内心的渴望。学校教育必须对生命负责,这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底线。

  “新学生”标准

  “新学生”的标准是基于对教育目和期望的判断。如果说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有什么样的学生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那么,“新学生”就代表着“新人类”,他们的“族群”和数量决定着未来世界的性质和品质。

  新学生的标准如下:

  1、具有终极使命感,是“地球村”里的公民。

  2、敢于担当,对国家和人类负责,对社会和家人负责,对自己和自然负责。

  3、身心健康、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4、善于学习,能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5、有自信、有毅力、有意志。

  6、会反思、敢质疑、善沟通。

  7、具有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

  8、有契约精神。

  9、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10、具备一定的基本技能,如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

  解读: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当我们把好学生定义为成绩优秀、循规蹈矩、遵守纪律、老实听话时,教育就离“人”越来越远了。如果回到人本价值观上思考,首先,学生是一个独立于一切目的之外的人,工具教育显然是“反人性”的;其次,传统的以控制为手段的教育,显然是对个性的摧残;再其次,学生是“个体”,他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学校作为一个“群体”概念,则又需要学生具有团队协作的精神与担当。

  新学生首先应身心健康,其次要敢于担当,再其次是要具备一定的学习、实践、创新、合作等基本能力。新学生标准的提出,是基于教育现实背景下的新任务、新内容。

来到新学校的心得体会5

  其实早就听说过海盐的教师博客出了名。今天下午可谓是见识过。在回来的车上,我和同时聊到的不多,但是更多的是她们青年教师如今的处境。

  她说起来很委屈,事实也是在他们几个新来教师共有的烦恼。主要是说到的本周有洪合油车港等校搞教学公开周,学校安排教师去听课,在安排人员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重复,什么意思呢?是去的那位经常去,而新教师其实内心非常期待去,可是他们又不太敢说出来,而是内心想法又不太敢跟组长提出或是直接向教导处提出要求。他们表示其实更期待的是听听好教师的课堂,尤其是公开展示课。

  这似乎又让我们看到了新教师成为学校的弱势群体而存在。

  这点我也想到了自己刚参加工作期间的同样感受。当我们在为教研活动忙碌的时候,往往忽视了身边看到的更需要专业引领的新生代,也许这两年学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不高的一点原因吧!

来到新学校的心得体会6

  工作中,常听到一些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都在想些什么?怎么这样厌倦学习?行为习惯怎么这样差?……真是抱怨多多,好像丝毫感觉不到自己工作的快乐和幸福,有的教师甚至课前因担心学生不爱听课、自己讲的内容学生听不懂等情况而为难到连课堂都不想进的程度了。有时,真的为此而感到悲哀,原本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原本应该感到自豪和骄傲的事业,距离幸福就是如此遥远不及吗?

  我们活着,最终的追求是什么?我们工作着,最终的追求又是什么呢?

  难道生活给我们的永远是希望吗?不,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思索这个问题时,我们应该能找到答案:我们追求的应该是幸福的活着。作为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工作着的我们来说,就更应该在工作中追求幸福,因为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书,不仅仅是教学生,不仅仅是育人,它更是我们自身的一种生存方式和一种生命活动,通过这种生命活动和生存方式来获得我们生活的意义,所以,幸福要在工作在去寻找,因此,追求职业幸福感是我们幸福人生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但怎样做才能在工作中享受到幸福呢?

  针对一些老师抱怨的内容我想到:如果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这些现象不就不复存在了吗?

  因为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发现,每一个成功人士,他们总有一些不同于常人之处,其中,具备良好的习惯则是关键的一条。培根曾说过:“习惯是一种多么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天性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有力。”著名的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素也说:“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形成。”可以说,一个好的习惯是人们走向成功的钥匙,一旦养成了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毋庸置疑,好的习惯对于学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好的习惯应该包括好的行为习惯和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大多是十二、三岁的孩子,虽说是他们在小学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但为了适应更为繁复的初中生活,作为我们教师应该在他们刚入学时就想尽办法帮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比如预习的习惯、及时巩固复习的习惯、认真听讲的习惯、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尽心完成值日任务的习惯、礼貌待人的习惯、宽容他人的习惯等等。我想,如果以上这些好习惯你都能帮助学生养成的话,就再也不会听到抱怨的声音了,就再也不必畏惧,不必因工作不顺心而烦恼了,而是在我们游刃有余的、轻松的工作之中享受着快乐、享受着幸福了。

  所以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的前提。

  美国作家霍桑说:“幸福是一只蝴蝶,你要追逐他的时候,总是追不到,如果你悄悄地坐下来,它也许会飞落到你身上。”我现在明白了,如果我能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学会学习,那一定会有一只幸福的蝴蝶停留在我的肩头翩翩起舞。

来到新学校的心得体会7

  我终究还是没有辜负父母、老师还有自己的期望,成功的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今天是我来到新学校的第二周,我的心情是非常高兴的,突然让我觉得之前所读的小学、初中、高中根本就算不上什么,这里才是一个真正的学校,直接就是刷新了我对学校的认知,让我突然觉得自己高中辛苦复习准备的那段时间真的太值了。

  这里给我的感受是气势磅礴的,首先这个校门口就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我在这里进进出出的时候,会莫名的有一种自豪感,非常的荣幸自己是这里的学生;这里给我的感觉是应有尽有的,一所学校里面水果店、杂货铺、小吃街、奶茶店、手机店、甚至是超市应有尽有,完全不需要因为要采购什么而外出,然后就是食堂,因为我们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所以学校食堂的负责人,也是非常的照顾我们的感受,南、北方的著名吃食在这里都可以看到。自助餐、旋转小火锅、各种地方特别美食也应有尽有;这里给我的感觉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说实话,一周下来,整个学校我都没有全部逛到,真的太大了,占地面积太广泛了,目前我去过的地方也只有篮球场、足球场、行政楼、食堂等等这些地方,就像学校的快递代收点、纯净水送水点,我是真的现在还没找到;这里给我的感觉是非常舒服惬意的,从小到大我也读过好几所学校了,在这里我见识到了什么才是绿植,太多树了,并且有很多都是受到保护的古树了,花草也是多的出奇,无论到到哪都能闻到一阵阵的芳香,心情也会跟着舒畅起来;这里给我的感觉是十分安心的,先不说宿舍的设备是有多么的齐全,就连教室也是全新的多媒体设备,师资力量更是强大,这么好的基础条件,这么好的老师,我想学习不好都难,让我非常的安心;最最最重要的一点,这里给我的感觉是无拘无束的,在这里我就可以远离父母的唠叨,他们也没办法继续管教我,老师也是对我们不会要求太高,放养式教学,在这里学习一切全看自己是否自觉,自制力是否够好,意志力是否坚定,我特别喜欢这种感觉,我相信我一定可以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变的多姿多彩。

  随着来到新学校,自己的人生也进入了下一个阶段,新学校给我的感受是极好的,都说大学是人们都为之向往以及怀念的日子,还没上过的,对大学无比的期待向往,已经毕业的也开始无限怀念自己在大学的时光,我的大学生活已然开启,我就会让它变得无比精彩,自己以后怀念起来也有事情可回忆。

来到新学校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