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心得体会

时间:

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心得体会3篇(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心得体会3篇(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心得体会),供大家品鉴。

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心得体会3篇(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心得体会)

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心得体会1

  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的思考

  加强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课题,也是完善领导干部自身素质的客观需要。因此,我们要切实贯彻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加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领导执政能力是关键,基层工作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处在改革开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线,工作特殊、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广大人民群众接触最多的是基层的领导干部,基层领导干部的形象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一定意义上是党和政府形象的一个缩影。因此,如何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势在必行,积极探索基层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的途径至关重要。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学习是前进的基层。加强学习是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有效手段。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基层干部必须加强学习、善于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增强执政兴国的本领,在学习中丰富改革开放的才干。为此,基层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必须从加强学习开始,通过加强学习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推进民主政治的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一是要向书本学习。要加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当前要突出学习和领会十七大和十七届三、四中全会精神,切实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用正确 1的理论指导基层工作的具体实践;同时也要加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二是要向他人学习。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人各有所长,都有他人可以学习的地方。只有善于吸收他人之长,才能加快提高自己的知识素质。发明大王爱迪生曾说“试着关注一下,别人是如何成功地运用新鲜想法的。如果你能把这些想法用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无疑也是一种创新”。三是向社会学习。“处处留心皆学问”,社会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只要深入细致地留心观察,对比思考,在干中学、学中干,一定能学到不少东西。四要学习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二、勇于创新,提高决策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基层领导干部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具体实践中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创新自己的执政理念,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规范自己的处事行为。要用新办法、新思路、新理论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新矛盾、新困难、新问题,应对前进道路上出现的新情况、新课题、新挑战,切实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从而增强基层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才是硬道理”,加快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基层领导干部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从本地方、本单位的实际出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紧紧扣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紧紧把握加快发展这个大局不分神,紧紧瞄准既快又好这个目标不停步,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坚决杜绝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

  象工程”、“政绩工程”。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和谐统一。二要树立民本思想。“群众利益无小事”。基层领导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职、力创富民之果。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持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的观点不能丢。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善于交“穷”朋友,乐于结“穷”兄弟。关怀困难群众、关爱弱势群众。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基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要树立服务意识。“领导就是服务”,党的干部就是人民的公仆。基层领导干部要心系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躬身为民。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要用更新的理念、更新的思路、更新的举措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要经得住群众的检验,经得住实践的检验,经得住历史的检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出色工作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三、增强实干能力,切实提高为人民服务能力

  为政之要,在于为民;为民之本,在于做事;做事之基,在于务实。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是基层领导干部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具有基础性、根本性意义的重大问题。党的方针政策要通过基层干部贯彻落实到千家万户,贯彻落实到广大群众,贯彻落实到工作一线。如果基层领导干部没有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敬业精神,没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党的方针政策就不能落到实处,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一纸空文。为此,一要深入基层。基层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到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去,切实掌握实际情况、了解实际矛盾、解决实际问题。二要深入群众。基层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心系群众、关心群众,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把理顺群众的思想情绪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把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同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结合起来。三要深入实践。身体力行地为群众谋利益是基层领导干部应尽的职责。基层领导干部要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真正成为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发展经济的服务员、实用技术的指导员、农副产品的推销员、民事纠纷的调解员、农民致富的信息员。

  四、加强廉洁自律,提高从政能力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基层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领导干部更应当模范做到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以身作则、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时时处处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行使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为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注意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因此,基层领导干部一要牢记宗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二要遵纪守法。用党纪国法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按原则办事、按法律办事,做到不绚私情、不谋私利。三要接受监督。基层领导干部要自觉接

  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切实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保证把人民群众赋于的权力充分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最后加强领导执政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制度的监管力度,毕竟制度的腐败比个人的腐败更令人担忧。要切实加大用制度约束干部,加大对干部的监管力度。

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心得体会2

  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思考

  提高党的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就是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能力,意义重大,涉及到方方面面。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八个方面进行努力。

  提高审时度势的能力,抵御防范各种风险和挑战。现在,有的领导干部缺乏执政的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和机遇意识,不思进取,这是绝对不行的。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提高审时度势能力的极端重要性,洞察各种风险和困难的先机,切实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抵御和防范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以及突如其来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提高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的能力,打牢思想理论功底。要有计划、有重点地研读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和毛泽东以及邓小平同志的著作;刻苦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学习国内外政治、经济、历史、管理、科学文化以及党性修养等方面的知识。真正成为懂理论、懂专业、会执政的行家里手。要密切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切实解决学与做,说与干“两张皮”的问题,真正把理论水平转化为执政能力,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的思想理论水平和领导水平。

  提高加快发展经济的能力,把实现富民强国作为首要任务。提高加快发展经济的能力,就得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

  在制定发展经济的政策、措施和目标时,要善于把握领导发展经济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不是凭长官意志甚至是头脑发热来制定。衡量是否有领导发展经济的能力,不在于提了什么口号,作了什么承诺,定了多少措施和指标,而是看你管辖的地区范围,观念是否更新了,措施是否到位了,经济是否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了,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踏踏实实发展经济上。

  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把执政行为和方式纳入法制轨道。各级领导干部应不断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带头学法、懂法、用法;认真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业务方面的法律知识;还要认真学习世贸组织的规则,并把学到的法律知识运用到执政的实践中去,保证各项工作都依法决策、依法行政。

  提高民主决策的能力,确保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提高民主决策能力,首先要树立良好的民主作风。尤其是一二把手,更要始终把自己看成班子中的一员,尊重别人的民主权利和意见。特别是在决策热点敏感问题时,更要强化集体领导的作用,坚持没有调查研究不决策、未经咨询论证不决策,自觉把自己置于集体领导之中。善于把不同意见和矛盾化解在会下,切实使酝酿过程成为学习政策规定、沟通不同意见、比较各种方案的过程,在思想碰撞中寻求最佳决策。

  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断巩固和扩大执政根基。提高

  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就要把自己担负的工作与党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正确地看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真心实意为民排忧解困,实现好人民的切身利益。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把为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做群众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认真解决当前群众真正关心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从内心里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面对不同群体的不同利益要求多样化的趋势,需要充分认识、认真对待、积极适应。通过改革调整,做到既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动力和活力,又能保持整个社会的平稳有序;既要善于统筹、顾全大局,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又要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的利益。

  提高选人用人的能力,造就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提高选人用人的能力,应建立一整套科学完善的干部制度,做到选贤任能。同时要树立责任意识,保证使用好、管理好干部。全面了解干部的能力和特点,把干部用到最需要、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对一些违法违纪、渎职腐败的行为,要实事求是地严肃处理,做到赏罚分明,不搞下不为例。

  提高修身从政的能力,增强执政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领导干部要提高执政能力,担当起领导责任,说话办事有号召力、说服力和感召力,最重要的就是铸造好自身的形象,具有修身从政的凝聚能力。应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各级领导干

  部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人民是权力的所有者。对领导干部而言,权力只意味着责任和义务,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而决不能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要把精力倾注在党的事业中,用好的思想、好的能力、好的作风、好的形象,带动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

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心得体会3

  乡镇领导干部如何提高执政能力

  雷兆玉

[内容提要] 乡镇领导干部是最基层的党政领导,是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直接指挥者,他们面对广大农民,与群众联系最经常、最直接,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的干部形象,关系到党的声誉。乡镇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如何提高乡镇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乡镇领导 执政能力

[作 者] 雷兆玉,女,重庆市巫山县委党校副校长,1995年晋讲师,2001年晋高级讲师。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内涵十分丰富,从它的主体讲,既涉及各级党组织,也涉及党员、干部,还涉及党的整体;从它的内容讲,既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和处理执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也指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通过执政完成所担负的历史使命的能力。

  从执政能力建设的主体来看,提高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执政,首先是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由党选派自己的人才和骨干,通过合法的程序,执掌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权力,是党执政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这些组织和人员是党的执政活动的具体承担者和体现者,他们的能力如何,直接反映党的执政能力如何。乡镇领导干部是最基层的党政领导,是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直接指挥者,他们面对广大农民,与群众联系最经常、最直接,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的干部形象,关系到党的声誉。乡镇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如何提高乡镇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来说,乡镇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与其肩负的任务是适应的,但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乡镇党委的职能行政化趋势严重

  从乡镇内部看,乡级基层组织的主体是乡镇党委、乡镇人大主席团和乡镇政府。各自的法定职能不尽相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乡镇人代会有13项职权、乡镇政府有7项职权,《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乡镇党委有6项职责任务。这种制度安排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但由于在乡镇领导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过程中,一些相应的配套建设和后续工作未能及时跟上,致使乡镇党委、人大主席团和政府的工作职能难以有效到位,导致乡镇基层组织内部权力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乡镇基层组织体系内,由于党政关系、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三者之间关系未理顺而导致政权运作不畅或呈一种无序状态。以党政关系而言,则突出地表现为某些乡镇党委违反国家宪政体制,过分地干预乡镇人大与政府的事务,使政权的运行机制失调和功能萎缩。乡镇的大小事务都由党委说了算,人大主席团一般只是在开人代会时履行一下职责,其它时候则形同虚设;乡镇政府也只能在乡镇党委的号令下做一些具体事情,实际上成了乡镇党委的下属机构。乡镇党委行为超出宪政体制和法律上的规定,使得各政权行为主体不能各司其职,乡镇党委的职能日趋行政化。

(二)乡镇党委的责任与权力不对称

  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乡镇党委主要承担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及本乡镇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讨论决定本乡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领导乡镇政权机关和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这些机关和组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各自章程充分行使职权;领导本乡镇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计划生育工作等重大责任。但《条例》中又没有规定履行这些职责的权力,事实上造成了乡镇党委的责任与权力分离。例如,管计划生育虽然是乡镇党委的主要责任,可没有执法权,加上在抓计划生育工作中又要做到“七不准”,弄得乡镇党委对那些违犯计划生育的“钉子户”左右为难,无所适从。另外,乡镇条块关系尚未理顺,条条管理的站所“庙”多而事不多,权大而责不大;相反乡镇责多而权不多,想干而无法干。乡镇绝大部分职权被上级机关及其

  职能部门收走,或者被逐步“瓜分”和“架空”。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直接肢解和削弱了乡镇党委的领导职权,致使乡镇党委对站所不能形成有效的协调管理和约束机制,形不成合力。乡镇党委的综合管理和服务功能在其辖区内所发挥的作用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和削弱。

(三)乡镇党委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强

  乡镇党委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在一定程度上仍沿袭着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习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有的乡镇党委存在着“只管吃饭、不图发展”和“干完这届管不了下届”的思想,对本地情况了解不透,不熟悉经济,不了解市场,对乡镇、村的改革和发展心中无数,因而缺乏发展的思路、规划和措施。有的乡镇党委不善于紧跟时代潮流,不善于学习和更新知识,特别缺乏农村实用技术以及市场经济、金融、法律、现代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能为群众提供迫切需要的信息、技术、项目、市场和销售等方面的服务,难以起到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作用。有的乡镇党委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那种靠行政手段上,对经济工作仍进行直接、微观管理;而没有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对经济工作进行间接、宏观管理转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总觉得“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硬办法不行”。有的乡镇负债十分严重。这都反映出乡镇党委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不强。

(四)乡镇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与新任务的要求仍有差距

  一是处理突发事件、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偏低。由于改革开放和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乡村群众内部矛盾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变化,各类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不断涌现。面对这些复杂局面,有的乡镇干部仍然是不去认识、不懂分析、不会处理,片面地、孤立地、短期地看待和处理复杂局面,从而导致事态向恶性方向发展。二是坚持群众路线、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偏低。在农村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于是有的乡镇干部没有很好地掌握做农民群众工作的基本功,不愿意深入实际,深入农户,做艰苦细致的群众工作,而是习惯用计划经济条件下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对待农民群众。三是依法执政的能力偏低。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乡镇干部依法执政能力不适应农村形势的变化。有的乡镇干部受传统的重权轻法思想的影响,不尊重法律法规,工作中滥用职权,以权代法,以权压法,甚至目无法纪,为所欲为,违法施政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切实加强乡镇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充分认识和把握乡镇党委的执政能力

  乡镇党委的执政能力应具有党的执政能力的共性,也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根据乡镇党委应尽的职责和执政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当前乡镇党委的执政能力是指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驾驭和发展经济,领导基层政权,依法执政,服务群众和凝聚人心的本领。

  1.驾驭和发展经济的能力。即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能力。要强化发展意识,牢牢把握领导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主动权;确立争先发展、加快发展的新理念,承担起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第一的思想,自觉地把领导本地的经济工作放到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中去思考、去研究、去把握,集中精力解决好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要改变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方式,从以行政命令、催种催收、大包大揽等行政推动方式向以制定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维护市场秩序、健全配套服务等方式转变;从只会抓传统农业向善于抓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城镇建设等转变,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2.领导基层政权的能力。即支持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组织依法履行职权,协调各方开展工作的能力。在我国,乡镇是国家政权的基础,承担着直接管理和提供服务的职责。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在乡镇则表现为乡镇党委对乡镇政权机关的领导。要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保证国家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乡镇政权机关的日常工作,帮助和支持乡镇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要根据法律程序选拔、推荐党员干部到基层政权组织的领导岗位上去任职,帮助他们提高处理本地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能力。要加强对乡镇政权机关干部的教育管理,提高乡镇政权机关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使他们自觉地维护党的利益,贯彻执行党的决定,维护和坚持党对乡镇政权机关工作的领导。同时也要鼓励他们主动接受监督,取得党委的支持,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3.服务群众和凝聚人心的能力。即在“四个多样化”的条件下协调群众利益,化解矛盾,服务群众,有效

  凝聚人心的能力。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善于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一致性,注意使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的承受程度相适应;不搞不切实际的高指标,虚报浮夸的假政绩,劳民伤财的达标升级活动和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确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整合协调社会利益,理顺各种利益关系,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整合好、协调好、代表好;打破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强乡镇党委的社会影响力、社会动员力和社会控制力。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探索做好群众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善于运用思想、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妥善处理各种矛盾,既保护好群众的合理利益,又维护好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4.依法执政的能力。即善于运用宪法和法律治乡为民的能力。依法执政就执政党而言,就是要运用宪法和法律规范行使权力的能力,善于把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员,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作为乡镇党委依法执政的能力,必须做到把乡镇党委的领导与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统一起来,使农民群众能在乡镇党委的领导下,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必须努力增强法制观念,牢固树立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必须接受人民和法律的监督与制约,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犯法律就应受到法律制裁等观念,自觉而坚定地做遵守法律、执行法律、维护法律的模范,全面推进依法办事,不允许有任何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二)转变执政理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要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必须实现从革命党到执政党这一基本执政理念的转变。根据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要求,乡镇领导干部需要牢固树立以下三个方面的执政理念。

  1.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党的事业成功的保证,我们党执政的宗旨和根本目的,就在于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强化这一理念,用以解决为谁执政的问题。

  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必须强化公仆意识,始终把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努力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乡镇领导干部应该加强学习,提高素质,透彻理解自己到底为谁执政的问题。

  2.突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

  党的执政能力集中体现为科学发展的能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领导本质上是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执政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在一定的程序规则下进行,依法执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突出这一理念,用以解决怎样执政的问题。

  乡镇领导干部要明确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必须强化科学、民主、法治意识,要按照客观规律科学办事,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科学执政,就是按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执政。我们自己的经验和国际经验证明,认识客观规律不容易,驾驭客观规律更不容易。一定要特别重视已经获得的认识成果和实践经验,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坚持以改革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坚持民主执政,就是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按照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顺应时代和人民的要求,不断扩大党内民主,发展人民民主,运用民主的方式管理社会事务,摒弃“替人民当家作主”,习惯于发

  号施令、直接控制的做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实现由“做主”向“民主”的转变,把人民群众的意愿体现到党的各项工作中。正如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的:“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民民主,是亿万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焕发建设国家的强大创造力量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是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作风的必由之路”。

  坚持依法执政,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依照党章和民主集中制的规定,坚持公民在宪法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按照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原则,把党的各项工作纳入宪法和法律的轨道,自觉遵守法律,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行使权力,在依法执政的理念下实现共产党执政与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

  3.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理念。求真务实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必然要求,开拓创新是提高执政水平的根本动力,勤政高效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清正廉洁是保持执政党本色和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弘扬这一理念,用以解决怎样确保党的执政地位不变的问题。

  明确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理念,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按照党的历史任务和党的建设总体目标的要求,担当起历史责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抓实干,大胆创新,勤政廉洁,加快发展,努力完成三大历史任务,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必须充分认识改革开放和长期执政对自身的严峻考验和挑战,切实增强忧患意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三)切实提高乡镇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要根据党的“五种能力”的基本要求,积极推进乡镇干部的教育从素质培训向素质与能力培训相结合转变。创新教育培训内容,在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教育的同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加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主题的教育,进一步丰富教育培训内容。进一步加强各级党校这个培训的主阵地,改进教育培训方法,对乡镇干部的教育培训,在继承传统方法的基础上,积极运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方法,引导乡镇干部把理论学习和提高能力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网络党校,远程教学等手段,从而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实效性。同时要改革和完善乡镇干部的选拔任用、监督管理机制。在选人方式上,实现从“委派、等额选举”向“公推直选、公平竞争”转变,以增强乡镇干部的群众公认程度。对不称职、不胜任现职的乡镇领导干部要坚决调整,可实行乡镇领导班子任期制、试用制,班子成员辞职制、末位淘汰制、罢免制等,以增强乡镇领导干部的竞争感、危机感和责任感,激发班子的活力。要强化对乡镇干部的监督。对于违反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的乡镇党员干部,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以维护法纪的严肃性,增强乡镇干部管理的权威性。

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心得体会3篇(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