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时间: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14篇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出示)。

① 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 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千克,小华轻了 千克。

④ 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

(3)展示交流。

……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 -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事例,经历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简单事物的过程。

  2、进一步认识负数,初步体会用正、负数可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并会运用。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用正、负数表示事物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珠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2.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先放在心里)

  3.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对,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地方会用到负数,请看这是妈妈12月份家庭收支记录。(打开书)

  二、设计记事卡

  1、观察收支记录,了解其中的内容。

  2、讨论有没有更好的记录方法。

  3、提出“设计一张记事卡,记录家庭收支情况”小组合作完成。

  4、交流设计记事卡。

  5、评价学生设计的记事卡,说一说各有什么特点,使学生了解,用负数表示支出钱数的记录方式较简单。

  三、典型事例

  师: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事情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1、教师介绍教材中用正、负数表示的典型问题。

  2、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四、练一练

  1、让学生自己填空。

  2、先了解养鸡场的记录内容,其次设计表格,最后交流设计的表格,鼓励学生算出目前有鸡蛋的千克数。

  3、鼓励学生给自己家设计一张记事卡。

  五、问题讨论

  1、先看图了解奶奶取款时发生了什么情况?

  2、讨论“结余—200元”是什么意思?

  3、推算一下奶奶卡上原来有多少钱?

教学后记:

  通过吐鲁番盆地、楼房地下层等典型事例,让学生了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设计记事卡,使学生了解可以用正负数表示收入和支出,让学生明白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负数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景,来初步认识负数。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拓展学生的数概念,培养数感,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认识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用%26ldquo;气温%26rdquo;和%26ldquo;温度计%26rdquo;这两个熟悉的情境,意在让学生感受负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复杂的概念与计算,知识层次比较浅。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第1~3页的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了解正数与负数是实际生活需要的,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会初步应用正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数学思考:通过正负数的教学,培养数感,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3、问题解决:通过正数、负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情感态度:从实际问题引入正数、负数,然后通过实例巩固,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的意义;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创造,初知正负数

  1.情景引入。

  用最简捷的方式记录这些信息。(师叙述,生记录。)

①1路公共汽车在昆山宾馆站上来2位乘客,到亭林站下去2位乘客。

②本学期咱们五年级转来25名新同学,转走16名同学。

③小明妈妈投资股票,四月份赚了6000元,五月份亏了2000元

【设计意图:以现实生活素材为教学切入口,创设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展开教学,凸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理念。同时,在记录数据的过程中,让学生因为需要而思考,因为思考而创造。】

  2、揭示课题

%26ldquo;%2B2、-2%26rdquo;前面的%26ldquo;%2B%26rdquo;叫做正号、%26ldquo;-%26rdquo;叫做负号,正号和负号与以前学的加减号写法相同,但表示的意义却有所区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意思相反的量。(板书课题)

  二、沟通联系,再识正负数

  1.教学例1

(1)情景呈现。

  师:五(2)班的孩子,刚在外面上完一节体育课,外面可真热呀!(课件出示32℃温度计),下课后他们喜滋滋地吃起了冷饮(出示0℃),这些冷饮是工人叔叔从冰库里搬出来的(出示温度-23℃)

【设计意图: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改变教材中提供冬天气温的例题,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2)师:这三种温度各是多少?根据刚才的学习,可以怎样表示这些温度?

  板书:0℃、%2B32℃、-23℃

  哪种温度最高?

(3)师:在读出刚才三个温度时,要注意看清什么?

  小结:要找准0℃,它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零上温度可以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可用负数表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读数,再说说读数后的感受,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2.归纳正数、负数和0的关系。

  师:瞧,黑板上有这么多正数、负数朋友了,谁来把他们分一分?

  归纳: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完成板书:负数%26lt;0%26lt;正数)。

  三、读读写写,掌握正负数

  1.读两个海拔高度,请同学们互相读一读。

  2.读温度,先自己读一读,你们会把这些温度从高排到低吗?

  3.写几个正数和负数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习题功能,在展示学生个性化表达的同时,巧妙地运用信息化环境,引出正数和负数的对应关系,体会正数和负数时无限的】

  四、链接生活,应用正负数

  1.提问: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用正负数表示的事情吗?

(1)存折(课件展示)

  师:这里的%26ldquo;-600%26rdquo;是什么意思?

(2)刘翔在美国尤金精英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米。

  讨论:风速怎么会有负的?

  如果风速是%2B米,你认为比赛的成绩会怎样?

  2.多媒体介绍负数的产生史。

【设计意图:把数学知识从课外移入课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的例1、例2,以及“练一练”,练习一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如温度、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学习指导:

一、自主准备

  1.找一只温度计,仔细观察,并将观察内容与家长交流;或上网搜索,了解有关温度计知识。

  2.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自主探究

  1.阅读课本第1页的例1。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大声地读一读,并在下面写一写)

  2.阅读课本第2页的例2。思考:怎样表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

  3.想一想:气温在( )时候用正数表示,在( )时候用负数表示,气温的正和负是以( )为分界点的。海拔高度呢?

三、自主质疑

  你对正数和负数有了哪些了解?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你知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吗?(揭示课题)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

二、交流提升

  1.认识温度计

  知道测量气温要用什么吗?(出示温度计)谁能把温度计向大家介绍一下? (温度计的结构、计量单位、类型、表示温度的方法等)

  2.交流例1

(1)出示例1,全班交流: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2)小组交流:以这三个城市的最低气温为例,说一说怎样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气温,正数和负数又是怎样读和怎样写的?

(3) 全班交流。(以0摄氏度为标准,0摄氏度以上用正数表示,0摄氏度以下用负数表示。写正数时,正号可写出,也可省略不写,写出正号的,一定要读出“正” 字,省略正号的,“正”字也省略不读,我们以前认识的数都是正数。而写负数时,一定要写出负号,读时也一定要读出“负”字。)(板书:%2B20(20)、- 20、0

  3.交流例2

(1)小组交流: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分别比海平面高或低多少米?怎样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海拔高度。

(2)全班交流。(以海平面为标准,超过海平面的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用——负数表示。)(板书:%2B、-155)

(3)想一想:气温在( )时候用正数表示,在( )时候用负数表示,气温的正和负是以( )为分界点的。海拔高度呢?

  4.归纳总结

(1)小组交流:说说你对正数和负数有了哪些认识?

(2)全班交流。

(3)相机引导小结:像%2B20、%2B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2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巩固拓展

  1.练习一第1题。

  生自已阅读第5题后全班交流:你知道了什么?说说哪个是正数,哪个是负数?

  2.练习一第2题。

  全班交流:你是怎么表示的?为什么?学生订正。

  3.练习一第3题。

  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追问:正数和负数能写完吗?)

  4.练习一第4题。

  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交流时,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0刻度线以上表示零上温度,每格表示10摄氏度,半格表示5摄氏度,特别要注意表示零下温度时数的方向)。

四、总结延伸

  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

  负数初步认识

%2B20(20)、-20、0、%2B、-155

  像%2B20、20、%2B这样的数都是正数。

  像-2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出示)。

  ① 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 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千克,小华轻了 千克。

  ④ 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

  (3)展示交流。

  ……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 -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苏教版)第1-3页上的例1、例2,书上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通过观察和讨论,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并在教学中渗透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

  3、通过实列巩固,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负数,理解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

  理解正数、负数与0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没有0刻度的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负数

  1、选择喜欢的方式记录下列各数:

  (1)、在一场足球比赛中,育明小学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

  (2)、我校本学期转进学生6人,转出5人。

  (3)、李叔叔做生意,10月份赢利1800元,11月份亏损500元。

  师:出现在信息中的两个量都是怎样的两个量?

  生:是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独立思考怎样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把想法记录下来。

  2、小组合作交流,选择最为简练的记录方法。引出:%2B(正号)、-(负号)。

  小结导入:在生活中,有许多意义相反的情况存在我们都要用到正负数,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负数。

  二、体验内化、探求新知–认识负数

  1、借助温度计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用温度计显示四个城市的的天气情况(课件出示)

  学生用已学的知识读一读温度计上的温度,并用数表示各城市的温度情况,

  2、学生动手拨一拨,感知0与正负数的关系。

  质疑:0是正数还是负数?

  通过实际操作得出结论:在温度计上0摄氏度是0上温度和0下温度的分界点,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出示存折上的存入与支出数

  让学生说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并得出结论:存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

  4、介绍正负数的读写

  师:正数前的符号可以省略不写,如%2B500可以写作500;

  师:正号可以省略,负号呢?

  生:不可以,那样正数和负数就分不清了。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应用负数。

  1、快速抢读并判断(书上做一做第一题)

  2、珠穆朗玛峰大约比海平面高8844米,记为(),

  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为()。

  3、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秒。如果风速为%2B秒,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学生交流后回答,并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相对而跑。

  四、课堂总结、知识延伸–拓展负数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吗?

  师:你对负数还想了解什么呢?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篇7

  1.如果进了3个球记作%2B3,那么失2球应记作( )

  a.%2B2 b. 2 c.%26mdash;2

  2.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7℃,傍晚5时的气温比中午12时下降了4℃,凌晨4时的气温比中午12时低8℃,傍晚5时的气温是( ),凌晨4时的气温是( )℃。

  a.%26mdash;4 b. 3 d. %26mdash;1

  3. 公交车从始发站开出时车上有若干人。已经经过了10个车站,经过各站时人数的变化为:5人、%26mdash;3人、5人、8人、%26mdash;10人、6人、4人、%26mdash;7人、%26mdash;3人、2人(上车的人数为正,下车的人数为负),经过十站后,车上人数比原来多还是比原来少?相差多少人?

  4.如果小军跳绳125下,成绩记作%2B5下;那么小明跳绳116下,成绩应记作( ) 下;小乐跳绳成绩记作0下,表示小乐跳绳( ) 下。

  5.一幢大楼18层,地面以下有2层。地面以上第3层记作:%2B3层,地面以下第1层记作:( )层。老师现在-2层处,上升了4层,到了地面以上第 ( )层。

  6.比90分多5分,记作:%2B5分。那么( )分可以记作:-4分。

  7.一袋薯片净含量:%26ldquo;10%26plusmn;1kg%26rdquo;,表示合格重量最多是 ( )kg,最少是( )kg。

  8.如果用%26mdash;3表示电梯下降3层那么%2B5表示( ).

  9.河道中的水位比正常水位低2m记作%26mdash;2m,那么比正常水位高1m记作( )。

  10.生活中的数,比%26ldquo;0%26rdquo;大的数叫做( )数,比%26ldquo;0%26rdquo;小的数叫做( )数。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篇8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第p1~3页,例1例2,练习一 :1~5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学生准备: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

  1、 问:我们学习过那些数?

  2、 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

  3、 说说你玩游戏的输赢情况。(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如2 2)

  4、 问:这两个2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根据学生回答,追问:一个2表示赢两次,一个2表示输两次,一赢一输正好相反,那么没有参加这个游戏的人能一眼看出这两个2哪个表示赢哪个表示输呢?

  谈话:我们以前学的数很难表示这样意思相反的量了,那老师请你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请你来设计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来反映输赢的情况,要求简单明了,让人一看就知道。

  5、 汇报交流。

  展示作品:(赢2 输2)(%2B2 —2)

  问:这几种方案哪种更具数学特色,更能清楚地反映出输赢这种相反意义的量呢?

  二、 教学正负数

  1、 引导:你们和数学家想到一起去了,赢2次我们可以用%2B2表示,读作正二,“%2B”是正号,输2次可以用“—2”表示,读作负二,“—”是负号。

  2、 快速抢读(教师出示卡片:%2B7、—100、%2B、—,20)

  (1) 快速读数

  (2) 20应该放在哪里?为什么?

  (3) 引导:如果把这些正数前面的“%2B”号都省略你认识吗?都是些什么数?想一想负数的负号可以省略吗?为什么?

  (4) 小结:我们前面学过的数其实都是正数,那今天我们就重点来认识负数。

  三、 了解负数的历史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是怎样表示意义相反的量的?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负数去了解负数的历史。(播放多媒体课件)

  四、 了解负数的意义

  1、 教师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负数可以表示哪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其实负数在计量温度时就常常被采用到。

  2、 多媒体课件出示二月某天全国四个城市的气温:常州:6℃,广州10℃,哈尔滨—10℃,漠河-26℃。

  (1) 用今天刚学的知识正确读出这些温度。

  (2) 问:6℃前面没有“%2B”号,在零度以上还是零度以下?

  (3) 广州和哈尔滨这两个城市的气温一样吗?哪个更冷?为什么?

  (4) 小结:同学们非常巧妙地把0℃作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3、 在温度计上表示温度。

  (1) 表示广州的气温10℃

  (2) 表示哈尔滨的气温—10℃。为什么这样表示?

  (3) 相互比较10℃和—10℃,它们相差多少?

  小结:看来,负数前面的负号不可省略,如果省略了,相差就大了。

  (4) 漠河气温怎么表示?它与—10℃相比哪个更冷?

  五、 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1、 同桌讨论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2、 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3、 谁能用两个圈来分别圈出黑板上的所有正数和负数。

  4、 学生举例再说几个正数和负数。

  问:正数和负数就这几个吗?你能说完吗?应该怎么表示?

  5、 想一想:0是正数还是负数?为什么?

  六、 巩固练习

  1、 叔叔想到商城三楼买男装,阿姨想到商城的底下一楼买鞋子,他们应该按电梯上面的哪个键呢?

  2、 珠穆朗玛峰大约比海平面高8844米,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来表示这两个海拔高度吗?

  3、 博爱小学校门口向东到武进书店行400米,表示为%2B400米,向西到少年宫行1500米,记作( )。如果向北走40米记作—40米,那么%2B200米应该表示( )

  七、 全课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又知道了哪些知识呢?

  板书

  认 识 负 数

  正数: %2B2 6 10 %2B7 %2B100 …… 正数大于0

  负数: —2 —10 —26 —…… 负数小于0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篇9

  以下是六年级数学《认识负数》说课稿,仅供参考!

  一、说教材:%26#;

  (一)教材分析 %26#;

  《认识负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景,来初步认识负数。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拓展学生的数概念,培养数感,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认识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6#;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在亲历与合作中,体会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3、(情感目标)感受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结合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说教学重、难点%26#;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四)说教学理念: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出来。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理解了。可见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因此,这节课我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五)说教学具准备:温度计、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课教学中,尽可能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为他们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展开观察、猜想、比较、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采用了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

  三、新课教学:

  (一)导入

  1、教师说出下面几句话,请学生一次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向上看

  向前走200米电梯上升15层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

  2、认识温度计,让学生读一读温度计上的数。

  (二)探求新知

  1、教学例1

  (1)根据例1的情况提问:零上16摄氏度用16摄氏度表示,那么零下16摄氏

  度可以怎样表示呢?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

  (2)思考:16摄氏度和-16摄氏度的意义是否相同?16摄氏度是零上16摄氏度,从而使学生体会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以0摄氏度为基准的,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明确零上16摄氏度和零下16摄氏度的写法以及读法。

  2、教学例2学生自学,理解存入和支出的含义及表示法。

  3、初步归纳正数和负数。

  首先要求把刚才所写下的数进行分类,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使学生明白像%2B4、19、%2B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4、体会正数、负数与0的大小关系。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因此我充分利用具体的温度计和海平面的示意图,使学生体会%26ldquo;温度计是以0摄氏度为分界点,以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以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基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用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下的用负数表示。%26rdquo;

  启发学生思考:0是正数吗?0是负数吗?正数、负数和0比一比,他们的大小关系怎样?

  从而得到结论: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所有正数都大于0,所有负数都小于0。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26mdash;应用负数。既然负数是生活中发现的,那么我们就应该%26ldquo;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26rdquo;。在练习环节,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生活中的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自己身边的问题,我设计了三种练习:%26#;

  1、基础性练习。做一做1和2,区分正数、负数,并能正确表示正数负数。

  2、综合练习,完成书后练习一4---6.,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和0之间的

  关系。并能区分它们之间的大小。%26#;

  3、拓展性练习。完成练习一3、7题。让学生体会负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

  学习数学的兴趣。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篇10

  课题是《认识负数》,它是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将负数的认识安排在第二学段%26ldquo;数与代数%26rdquo;的知识体系中,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课标》中可以发现,本课的学习,意在让学生感受负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复杂的概念与计算,知识层次比较浅。因此我认为,如何充分地展现负数的魅力,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是教师在设计本课时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教材分析

  在认真研读教材后,我改变了教科书原有的编排。教材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用%26ldquo;气温%26rdquo;和%26ldquo;温度计%26rdquo;这两个熟悉的情境,让学生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适时加入初一学习数轴初步知识,改变原有的编排,整合学习内容,%26ldquo;创造性的使用教材%26rdquo;,而不是%26ldquo;教教材%26rdquo;。为此,我制定出以下的教学 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了解正数与负数是实际需要的,掌握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会初步应用正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正数、负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方面:

  ①、从实际问题引入正数、负数,然后通过实例巩固,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②、根据新课程标准新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我想通过正负数的教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③、通过对负数有关知识的介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并能对三者初步进行大小比较。

  四、说教学环节以及设计意图

  为了能很好地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分别是:1、巧设情境、感知引入%26mdash;%26mdash;引出负数;2、体验内化、探求新知%26mdash;%26mdash;认识负数;3、回归生活,拓展应用%26mdash;%26mdash;应用负数;4、课堂总结、知识延伸%26mdash;%26mdash;拓展负数。下面,我就来具体阐述教学环节以及我的设计意图。

  第一个环节:巧设情境、感知引入%26mdash;%26mdash;引出负数

  我们都知道:课堂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她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于是,我改变原有课本呈现三个城市的温度教学,一开始,让学生记录三条意义完全相反的信息:%26ldquo;老师说几件事,把你所听到的数据信息记录下来,独立思考,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记录,关键是让别人一眼就能看明白。%26rdquo;这些数据信息是我精心准备的:比赛中进球丢球、学生的转进转出、生意的盈利亏损。创设这三个情境,其目的有两个:一、这些情境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比教材中的温度学习更有兴趣。二、这些情境隐含了本节课的重点,用正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的学生用文字,有的学生用箭头,当然也有学生就用正数、负数来表示。虽然他们的答案形式各样,但都有本质上的联系,我紧接又抛出一个评价性的问题:你们觉得谁的表示方法更简单易懂一些呢?于是动态生成里学习目标:认识负数,用正负数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不惊让人觉得%26ldquo;负数%26rdquo;真是一场%26ldquo;及时雨%26rdquo;啊!这样的引入,学生自身产生%26ldquo;需要找到一种统一的形式%26rdquo;的内需,这时的学习,已经由被动化主动,同时,也让学生体验了由具体到抽象的符号化、数学化过程,认识也逐渐从模糊到清晰。这样的过程更让学生简约地经历了人类探索负数的历程,实现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

  引出负数后,我直接描述性的介绍,像什么样的数叫正数、像什么样的数叫负数。俗话说得好:不要认为学生是一张白纸,是一无所知,教师该放手时就放手,该出手时就出手。当学生知道它们的概念后,就能很快的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接着,我通过%26ldquo;快速抢答并判断%26rdquo;的游戏来刺激学生的思维,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熟练的掌握知识。还可以通过:%26ldquo;你能写出几个正数和负数%26rdquo;的练习,让学生体会正数和负数无限、对应等数学思想。现在新课标也注重要加强学生的基本数学思想。我想在此,这些数学思想已经无形地渗透其中。 介绍有关负数的小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祖先是最早认识和使用负数的,这是多么的了不起啊!

  第二个环节:体验内化、探求新知%26mdash;%26mdash;认识负数

  学习完了上一环节内容后,我让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的负数。顺利引入四个城市某日的天气预报,要求学生读出上述信息后,引导学生明白在生活中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初步明确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不同表示方法。在介绍完温度计的基本知识后,指名让学生动手拨出5℃和北京-5℃,也就是零下4℃。学生在没有0℃的温度计上,轻易的拨出了5℃,接着我又让她再-5℃,生在%26ldquo;水银%26rdquo;无法往下拨时,发现应该先确定0℃。加深他们对分界点0的认识。不要小看学生拨一拨这个环节,我们教材是直接呈现城市的温度,让学生自己读出来。而创造性地改变教材,其目的有两层意思:一、由静态化为动态,通过小小的%26ldquo;拨%26rdquo;,唤起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要在温度计上表示温度,首先要确定0℃的位置。使学生明确感悟到:温度中,0℃是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比0℃高的温度用正数表示,比0℃低则用负数表示。其二、学生动手操作,兴趣盎然,既将正数、负数、零有机地整合到了一个新的概念框架中,实现了对0的再认识,又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了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难点。

  在学生理性认识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后,我再出示中国最冷的城市:黑龙江-40℃,用自己的表情和动作来表示越来越冷的感受。这不仅将负数大小的比较等知识很好地渗透进来,而且又能体现在生活中学数学的理念。

  第三个环节:回归生活,拓展应用%26mdash;%26mdash;应用负数。

  既然负数是生活中发现的,那么我们就应该%26ldquo;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26rdquo;。在练习环节,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生活中的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自己身边的问题,使练习变的既有趣又有用。我设计了三种练习:

  1、基础性练习:山峰的海拔高度和盆地让学生再次感受%26ldquo;负数真的是无处不在%26rdquo;啊!多样化的练习,既不枯燥,又检查了学生对负数的理解。

  2、形成性练习。比如上课时教师和学生可以演示方位中的负数。教师向北走几步,学生应该向南走几步等,这些不仅针对教学重点%26ldquo;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26rdquo;,而且又紧密联系生活,学生好学、乐学。

  3、拓展性练习。我借助%26ldquo;刘翔%26rdquo;这个不仅是小学生会关注,大人会关注,乃至全世界人都会关注的人物跨栏成绩的研究,一下子把学生的积极性提到最高处。当时风速是每秒-米,为bb么说要说-米呢?给予学生讨论的空间,并用肢体语言表示出来。然后借助两位同学的表演,相对而跑,揭示出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数。再让学生想想如果风速是每秒%2B米呢,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这些有价值性的问题,我想,学生愿意去思考,在思考中学数学,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第四个环节:课堂总结、知识延伸%26mdash;%26mdash;拓展负数。

  引入数轴评价本课的收获:学生有前面温度计的辅垫,学习数轴也觉得轻松很多。

  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我相信,由于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开放、宽松的%26ldquo;舞台%26rdquo;,学生就能熟练轻松地总结知识。为了提高学生对负数的知识的兴趣,提高:你还想了解哪些与负数有关的知识?这样不仅能给课堂画上圆满的句号,还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

  五、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知识性目标方面能够很好地落实,同时学生对所学过的数也能初步地形成知识系统,对负数的知识也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情感性目标也应能落实得比较到位。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出来。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理解了。可见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老师在语言总结上,应该更为简洁;正数在日常生活中,正号省略不写,有个别学生还未掌握。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篇11

  认 识 负 数

  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两河中心校 曾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课前游戏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与我相反”。游戏规则是: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要快速地说出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话。

  1、上

  2、左

  3、起立

  下面要加大点难度了,仔细听,看谁反应最快。

  1、服装店今年九月份赚了2000元。

  2、我在银行存入了300元。

  3、我向南走了100米。

  一、从“生活事例”引入——了解负数的来源

  1.同学们,不知不觉就到了金秋时节了(课件呈现美丽的秋景图片),大家觉得我们两河这两天的天气怎么样?(学生回答后,课件呈现两河天气预报、温度计图)这个温度计上显示的是昨天的最高气温,你能看出昨天的最高气温是多少吗?

(学生汇报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温度计上一般有左右两行刻度以及左右两边刻度名称,左边代表摄氏度,通常用字母℃表示,一大格表示两度。)

  2.据科学研究,气温在18—24℃时,人体感觉最舒服。昨天达到28℃,我们就感觉热了。猜想:从现在往后,温度计上的红色酒精柱会怎样变化呢?

  二、由“相反关系”展开——理解负数的意义

(一)教学例1,初步认识负数。 1.老师这里有三个地区的图片,你能根据图片情况猜想他们的气温吗?第一个是叙永(夏季)你能从温度计上面看出当天上海的最低气温吗?

  2.第二个城市是()(出示温度计图),你能从温度计上面看出南京的最低气温吗?这个温度比上海的气温怎样?

  3.第三个城市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北京的气温通常要比上海和南京怎样?

  学生提出猜想后,出示温度计图,让学生说出北京气温“零下4℃”。4.刚才三个城市的最低气温中,非常巧,南京正好是0摄氏度。

  而上海超过了0摄氏度,是零上4摄氏度;北京却低于0摄氏度,是零下4摄氏度。这是一组相反的量。大家能想出巧妙的方法来记录这两个相反的气温吗?

  5.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设想,老师选择性板书:%2B4℃或4℃、—4℃等,并讲解负号、正号以及它们的读写。 6.巩固练习。

(1)选择合适的数表示各地的气温。

  当天我还记下了几个城市和地区的最低气温,(分别出示西宁、哈尔滨、香港等城市温度计图)你能用这样的方法分别写出它们的最低气温吗?

(2)小小气象记录员。

  我们一起来当气象记录员,一边听天气预报,一边记录气温。

  课件演示:赤道零上40摄氏度,北极零下26摄氏度,南极零下40摄氏度

(二)教学例2,深入理解负数

  1.(显示珠穆朗玛峰图)谁知道它有多高吗?(8844米)这个高度是从哪儿到山顶的距离呢? (学生回答后,在添加8844米前面添加“海拔”,并在图上添加一条海平面的水平虚线。)2.世界上也不是每个地方都比海平面高的,比如,我国的第五大盆地——吐鲁番盆地,就低于海平面155米(接在珠穆朗玛峰图旁边出示盆地图)。

  大家能从刚才表示气温的方法受到启发,也用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来表示这两个海拔高度呢?(板书:+8844米

—155米)3.模仿练习。

  4.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看到,在表示气温时,以0℃为界,高于0℃时用正数表示,低于0℃时用负数表示;在表示海拔高度时,以海平面为界,高与海平面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用负数表示。

  三、以“比较反思”提升——深化概念的内涵

  师“刚才.我们用这些数分别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以及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2.观察这些数(课件出示),你能把它们分类吗?按什么分?分成几类?小组讨论。 小结:像%2B4,40,%2B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7,-11,-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3.讨论:0属于正数或还是负数呢?

  引导学生辨析:从温度计上观察,0摄氏度以上的数都是正数,0摄氏度以下的数都是负数。海平面以上的数都是正数,海平面以下的数都是负数。四,综合练习

① 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2】乒乓求比赛,小明胜4局输3局

  3、5月份,李叔叔收入2000元,支出1200元

  4、(课本125页课堂活动2题)五,完善板书、出示课题

  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板书课题:认识负数。

  六、了解负数的历史。

  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课件播放)

  七、总结延伸 1.学生交流收获。2.总结。

  简要、具体地评价学生的收获,并强调: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走进负数,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板书

  认识负数

%2B4或4 %2B4读作正四,像%2B

  4、19、%2B8848这样的数都是正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读作负四。-

  4、-

  11、-

  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篇12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罗布中学: 李宗雄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产生与作用,感受负数使用带来的方便。

  2.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负数的意义和负数的读法与写法。【教学难点】

  1、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理解负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游戏规则是: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要快速说出与它意思相反的话。比比看,谁反应最快。向前走200米;电梯上升5层;我在银行存入1000元钱;零上10摄氏度;

  引人谈话:在生活中,像这样表示意思相反的量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示这些意思相反的量。板书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

  师:负数,就是用于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如果规定其中一个量为正,则另一个量为负。

  二、自学课本,自主探究

(一)出示学习目标

(二)师:首先请同学们结合自学提示按照要求阅读课本第123—124页的内容。(课件:自学提示)独学:

  1、怎样用正、负数表示气温?举例说明。

  2、测量温度的工具是什么?观察温度计,你知道些什么?怎样读温度计上的温度?

  3、完成123页的试一试,并比较这三个温度的高低。

  4、怎样用正、负数表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海拔高度?并完成124页的试一试。

  5、为什么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读书要求:用┅┅标出重点字词

  用——画出重点内容

  用?表示出不懂的地方

(三)组内交流以上问题

(四)展示汇报以上问题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解决以下2个问题

  1、测量温度的工具是什么?观察温度计,你知道些什么?怎样读温度计上的温度?

  课件出示温度计,让学生观察,观察这个温度计,你知道些什么? 0作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读一读温度计上的刻度所指的温度。在读温度计时,注意看红色液柱,它所在的刻度就是当时的温度。

  2、为什么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课件显示)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它们可以怎样分类呢? 学生交流、讨论。

  指出:因为%2B米也可以写成米,所以有正号和没正号都可以归于一类。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小结:(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几表示。0就像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我们把像%2B

  6、3、%2B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

  6、-155等这样的数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

  三、走进生活,深化认识

  1、课堂活动第1题。

(1)这幅图中,有没有用负数表示的温度?“负12摄氏度”表示什么?

(2)为什么每个城市都有两个温度呢?哈尔滨-16℃---5℃中,哪个是最高温度,哪个是最低温度?

(3)用负数表示的温度都集中在我国的哪个方向?

  2、电梯中的负数:王叔叔和李阿姨都从办公楼的地面一层乘电梯,王叔叔去5楼开会,李阿姨去地下二层取车,他们分别应该按电梯里的哪个键?

  四、课堂检测,巩固新知

  1、练习二十五第1、2、4题。

  2、练习二十五第3题。同桌互说,然后全班反馈。

  五、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说,教师适当启发)【板书】

  负数的初步认识

  正数:20、22、14、%2B?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数:-

  2、-30、-

  10、-

  15、-155?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苏教版)第1-3页上的例1、例2,书上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通过观察和讨论,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并在教学中渗透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

  3、通过实列巩固,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负数,理解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

  理解正数、负数与0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没有0刻度的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负数

  1、选择喜欢的方式记录下列各数:

(1)、在一场足球比赛中,育明小学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

(2)、我校本学期转进学生6人,转出5人。

(3)、李叔叔做生意,10月份赢利1800元,11月份亏损500元。

  师:出现在信息中的两个量都是怎样的两个量?

  生:是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独立思考怎样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把想法记录下来。

  2、小组合作交流,选择最为简练的记录方法。引出:%2B(正号)、-(负号)。

  小结导入:在生活中,有许多意义相反的情况存在我们都要用到正负数,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负数。

  二、体验内化、探求新知–认识负数

  1、借助温度计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用温度计显示四个城市的的天气情况(课件出示)

  学生用已学的知识读一读温度计上的温度,并用数表示各城市的温度情况,

  2、学生动手拨一拨,感知0与正负数的关系。

  质疑:0是正数还是负数?

  通过实际操作得出结论:在温度计上0摄氏度是0上温度和0下温度的分界点,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出示存折上的存入与支出数

  让学生说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并得出结论:存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

  4、介绍正负数的读写

  师:正数前的符号可以省略不写,如%2B500可以写作500;

  师:正号可以省略,负号呢?

  生:不可以,那样正数和负数就分不清了。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应用负数。

  1、快速抢读并判断(书上做一做第一题)

  2、珠穆朗玛峰大约比海平面高8844米,记为(),

  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为()。

  3、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秒。如果风速为%2B秒,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学生交流后回答,并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相对而跑。

  四、课堂总结、知识延伸–拓展负数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吗?

  师:你对负数还想了解什么呢?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篇14

《负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4.增长学生的自然知识,产生热爱自然,享受自然的情感。

  学情分析: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多的,学生经常有机会在生活中看到负数。所以学生对负数的意义已有初步的感知,可以联系具体情境放手让学生尝试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教学理念:

  1.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初步感受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联系具体情境,教学负数的意义。

  3.小组合作,通过分类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数学模型,扩展对整数的认识范围,更好地理解自然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反话连篇》。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引入: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意思相反的情况存在,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

  2.谈话:胡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出门前好准备衣物。

  二、教学新知

(一)初步认识负数,教学读写方法。

  1.师:我在网上查询后,了解到这三个城市某天的最低气温分别是:海口16摄氏度;北京0摄氏度;哈尔滨零下16摄氏度。

  板书: 海口 北京 哈尔滨 16℃ 0℃ 零下16℃

(教师介绍:测量温度一般用温度计。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它测出的数值是摄氏温度。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零度,把沸水的温度定为一百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即使1摄氏度。华氏度和摄氏度都是用来计量温度的单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使用摄氏度,美国和其他一些英语国家使用华氏度而较少使用摄氏度。)2.引导:零下16℃还可以怎样表示呢? 板书:-16 ℃

  问:你怎么知道的?“16℃”和“-16 ℃”的意义相同吗?

  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16这样的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16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3、老师报几个地方的温度,学生写出来。

  4、出示例2的存折图,问:从这张存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这些数各表示什么?“500”和“-500”的意义相同吗?

(二)小组分类,归纳出正数和负数。

  1、师:我们的黑板上有这么多数,你们能帮它们分分类吗?

  2、学生交流、讨论,反馈,重点讨论“0归于哪一类?”。

  3、小结: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数:-

  16、-500、-132。象-

  16、-500、-132?这样的数叫做负数。“-”叫负号,读作:负十六。而以前所学的16、2000、500?这样的数叫做正数;正数前面也可以加“%2B”号,例如:%2B

  16、%2B2000,读作:正十六。“%2B”号一般可以省略不写。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问:你还能写出几个正数或负数吗?写在草稿本上。(反馈时引出-、-3/8等也是负数。)

(三)联系生活,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1、看书第2页~第3页。

  2、回答小精灵的问题: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电梯间里标识的楼层数、商场购物导示牌上的正负数、海拔高度、记录盈亏情况)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4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第4页“做一做”第2题。

  老师介绍海拔高度的含义:海拔高度是指某地与海平面比较,得到的相对高度。提问: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海拔高度吗?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想法。

  问:如果A地的海拔高度是-米,B地的海拔高度是150米,说明了什么?(A地比海平面低米,B地比海平面高150米。)

  3、介绍第4页“你知道吗”负数的产生史。

  4、完成练习一第1、2、3题。

  5、课后作业:搜集有关负数的资料,结合自己学校、家庭生活中的情况,写一篇《负数和我的生活》的调查小报告。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14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