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教案
二年级语文教案【优秀13篇】
【简介】在二年级语文教案中,我们不仅仅是学习语文知识,更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培养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因此,写给老师的毕业赠言应该是真挚感激的表达,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下面是会员“kx42”分享的二年级语文教案(共13篇),供大家阅读。
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准确通畅,感情的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老马说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1、马妈妈劝告小马的话含义。
2、老牛,松鼠与小马的对话。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孩子们,上一节课学了课文,今天,老师带来一些词语想考考大家,有兴趣吗?看来孩子们和这些词语交上朋友。那么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孩子们说的真好,说明认真学了,那么小马过了几次河?怎样过河的?小马从磨房回来后,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来解决这些问题。
细读感悟
1、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说说讲了什么?指明说:
2、文中写小马几次过河?哪些自然段写小马第一次过河?哪些写第二次过河?个别说。
3、第一次过河小马遇到什么问题?老牛伯伯怎样说?用:“——画出来,说你明白什么?指名说:
4、分角色读,男生读老牛的话,女生读小马的话。个别读。
5、比读。
6、松鼠怎样说:用曲线画出。
7、学习课文第3到5自然段。
(1)读课文第3段后,说说,“为难”的意思。(“为难”,感到难以应付。)找出课文写小马怎样为难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语气。(心想……那多好啊!)为什么会这样
(2)读老牛怎样告诉小马的句子,说说小马听了怎么样。(理解“樘”(趟)的意思。)
(3)小马准备过河时,松鼠为什么拦住它?(理解“当然”的意思。“当然”在这里作“应当这样”讲。)
(4)最后小马怎样做,读有关句子。
(5)把上面的四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过不了河的经过。
8、学习第6、7自然段。
(1)引读。师:小马回家是怎样问妈妈的?妈妈是怎样对小马说的?生:读第6自然段。师:小马是怎样根据妈妈的话去做的?{}生:读第7自然段。
(2)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教师可运用课前准备好的挂图和图片演示:贴出挂图,再分别把画有老牛、松鼠、小马的图片插入挂图上的河水中,比较它们身材的高矮,以及河水没到它们身上的部位。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老牛、松鼠、小马身材高矮不同,对河水深浅的感受也不同,所以小马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老鼠说的那样深。)
(3)说说学习了这篇课文懂了一个什么道理。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了解内容,体会比喻句的用法。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外内容,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心灵的美好。
★初步了解课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了解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什么叫清澈?清澈的湖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学生独立识字,然后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
(1)、生活中识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镜 映 演 蕉 幻。
(2)以旧带新识字:则—侧 电—龟 奶—扔。
4、写字指导:扔 掉 眼 睛。
三、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自渎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赛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了说说感受。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
★使学生具有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教具准备:
图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二、朗读课文。
1、看图,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画出写景的段落。
2、指名读描写景物的段落:说说你的感受。
3、假如你也坐在了船上,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美景读出来。
4、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小洁看着湖水,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5、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读出遗憾、惋惜的语气。
6、全班读出第五自然段:小洁向哪儿跑去?从哪儿看出来的?
三、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体会小洁的感情变化。
四、扩展练习:
小组合作说一句保护环境的广告词。
五、布置作业。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篇3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扫兴、挖苦、夸耀、讥讽、轻蔑、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为完成本课教学目标 ,教师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摆出对阵形势图并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有感情朗读以完成本课教学。
(二)学生学法
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探究。用简笔画图片摆对阵形势图,弄清马的出场顺序及其根据,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二)难点
孙膑认为田忌可以取胜的根据是什么。
(三)疑点
使田忌转败为胜的办法看起来十分简单,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办法?
(四)解决办法
重点可结合课件演示和学生动手摆出两次赛马时的对阵图来解决。
难点可结合看课件的演示以及对“思考·练习”第二题的句子的分析、比较来解决。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小组操作、表演、讨论、集体议答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由表达,小组间相互补充,以求最佳理解。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提示课题
同学们,你了解我国古代的赛马吗?你知道赛马不仅体现了马的实力,还体现了人的智慧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田忌赛马》。(板书课题)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
1.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哪些内容?
(学生可能提出:田忌为什么赛马?田忌跟谁赛马?田忌赛马的结果怎样?)
2.利用多媒体,放录像,听录音并思考:①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②田忌和齐威王赛了几次马?结果怎样?
3.交流回答并板书:
第一次失败 第二次胜利
田忌:
齐威王:
4.简介赛马的原因及规则。
(三)熟读课文
1.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教师指导。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结果怎样?
(二)深入探究课文
1.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请同学们每人用自己的简笔画图片摆出田忌和齐威王两次赛马的对阵形势图,教师巡视,请一名同学板演讲解一下两次赛马的情况,根据演示让学生自己板书:
第一次失败
田 忌:上中下
齐威王:上中下
第二次胜利
田 忌:下上中
齐威王:上中下
2.小结:同样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田忌就转败为胜。这么好的办法,田忌想不出,孙膑为什么能想出?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出示句子:“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分析这个句子的意思,得出这个结果是孙膑经过认真观察,分析比较而得出的。)
5.总结板书:认真观察,仔细分析
6.假如“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比田忌的强很多,只调换一下出场顺序”,田忌能反败为胜吗?为什么?
(l)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
(3)小结: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可以转败为胜的根据是“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如果快得多,田忌就没有取胜的可能了。
7.通过以上分析,你看出孙膑是怎样一个人?
(三)角色表演
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表演一下课文内容,老师可以选出一组表演好的给全班同学表演。
教师提示学生:要揣摸人物的语气、神态动作等,要表现出每个人物的特点。表演时,可依据课本,进行合理的想像设计。
(四)指导朗读
学生自由练读后,分角色朗读。
(五)拓展创新
小组讨论完成:除了文中出现的两种对阵方式外,还可以有哪些对阵形势?田忌还有取胜的可能吗?将其他对阵简图画出来。
(将学生设计的对阵简图用实物投影展示给同学)
(六)总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八、布置作业
课后围绕“怎样成为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写一篇读后感。
附:板书设计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老师、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分角色朗读,初步了解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进行描写的方法。
★体会作者盼望祖国统一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老师、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分角色朗读,初步了解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台湾省吗?把你知道的介绍给大家。
二、读中识字。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小组内按自然段读课文:互查读音。
三、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
1、可采用谜语帮助记忆汉字。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2、借助偏旁记忆汉字。
指 接 银
四、巩固练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猜字游戏:巩固汉字的读音。
3、“摘苹果”游戏:识记汉字读音和字形。
五、写字指导。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六、学生自由读课文:
提出不懂问题。
七、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老师、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初步了解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地图:学生找出台湾的位置。
二、自由读课文。
三、小组合作学习。
1、分角色读一读对话。
2、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3、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四、全班讨论。
1、指名分角色读对话: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质疑全班讨论。
(1)“你在哪里见过的?”孩子们为什么惊奇地问?
(2)课文最后一句话,老师为什么要“深情”地说?老师心理在想什么?
五、教师范读,学生分角色读。
六、布置作业。
二年级语文教案优秀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能想想哪些是写春天的吗?请你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
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是《村居》。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三、学习生字
1、正字音。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纸”是翘舌音。
2、指导书写。
趁:走字底,最后三撇要写得短而倾斜。
纸:右边是“氏”不要加一点,易和“低”字相混。
3、学生自由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出示要求认读的四个字。开火车读。
四、感情朗读,了解诗意
学习一、二句
1、指名读第一句。其他同学想想这句诗写了些什么?
2、指名说,老师补充。(二月,青草茁壮的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
4、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们继续读。
5、全班读第二句。
6、看课件师配音说:看,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7、谁再来看着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8、学生看课件自由说。
9、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10、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河堤/杨柳/醉/春烟。)
11、全班齐读一二句。
学习三、四句
1、指名读。
2、老师解释“纸鸢”就是指风筝。
3、四人一小组去读这两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这两句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4、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男女比赛读。
6、小组派代表说说,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五、背诗练说
1、自由背诵。
2、小组比赛背诵。
3、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呢?请你说给同桌听。
4、指名上台说。
5、小结:诗人短短的几句诗就写出了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他写得好,你们也说得很好。
六、板书设计
村居
草长/鸟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人教版下册二年级语文教案参考样本 篇6
《雷雨》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学习重点
1、会认记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学习难点
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审美视点:情景美,创造美
课前准备
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直接读课题,雷雨小朋友都见过吧,谁能说说。
2、刚才大家说了很多自己看到的雷雨的景象,作者也把他观察到的雷雨写进了课文里,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感受感受作者笔下的雷雨吧。
二、识字
1、作者到底写了雷雨的哪些景象,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生字的字音,不认识的字请教你的同桌。
自读课文
2、出示句子:刚才小朋友读得非常认真,生字这个拦路虎消灭没有?老师从课文里选了4个句子,看水能字音读准,句子读通。其他的小朋友可要听仔细了,看他的字音读准没有,句子读通没。
自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出示生字:生字在句子中能读准,单独出现还能读好吗?
同桌互读──男女赛读
4、记字形:生字朋友的名字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怎么记的?
5、巩固生字:
(1)自读生字卡上的词语,分大组组词
(2)在生活中识字
三、学习课文
1、分大组赛读课文
2、边读边想围绕雷雨,你读的这个部分写的是雷雨什么时候的景象?
指名回答(板书:前中后)
3、品读课文:想不想欣赏一下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板书:)
雷雨前:
(1)出示课件: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板书:乌云、大风、闪电)
(2)从你看见的,听见的,感受到的,你认为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3)刚才大家看了,说了雷雨前的景象,现在我们读一读作者写的雷雨前的景象,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体会到什么?
自读课文──指名回答──谈体会──齐读
(4)小结:是呀,雷雨前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黑沉沉的乌云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席卷大地,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赶来凑热闹,多可怕的气氛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让老师也感受到。齐读1──3自然段。
雷雨中:
(1)出示课件:不一会,雨下起来了,这时你听见了什么?(板书:雨)
(2)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请自读4──6自然段。
(3)读了第二部分,你感受到了什么?
(4)小结:是呀,雷雨由大变小,真是变化莫测!
(5)让我们一边听雨声,一边带着刚才的感受读一读4──6自然段。
雷雨后:
(1)出示课件:渐渐地,雷声、雨声都小了,一场雷雨很快结束了,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板书:彩虹)
(2)是呀,万物经过大雨的洗刷,一切都变得那么清新,花儿开了,小鸟,小青蛙欢快地唱着歌,如果你现在就是这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
(3)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7──8自然段,看谁能读出雷雨后那美丽的景致。
(4)小结:雨过天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
四、拓展
1、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感受到了它们不同的特点,相信这神奇的大自然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雷雨这么神奇,春雨、秋雨、冬雨又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
2、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幅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不过,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们愿意做个细心的孩子吗?让我们一块去观察,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吧。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7
学生视角:
《画杨桃》中小主人公的爸爸和老师,在画画时教会他怎样遭到同学们的嘲笑。这样的经历,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能遇到类似的问题。应怎样面对他人的误解,这是很值得学生去探讨的问题。
难点:
能联系全文内容,感悟父亲和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并学会怎样实事求是地思考问题,处理问题。
教师思考:
课文教育学生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就会有所不同。这正是树立学生自信心,坚持自己正确观点的契机。
重点:
边读边思,体会通过画杨桃这件事反映出的深刻道理。
设计特色:
指导自学,精讲深化。
信息资料:
1、课文中生字新词卡片。
2、杨桃不同角度图的投影片
3、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投影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学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2、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听说的道理。
3、在老师的提示下,通过默读、朗读自学课文,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
4、培养学生读中自我感悟的能力,感情朗读能力。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l、学会读、写本课13个生字。查字典,联系上理解理解“审视”“和颜悦色”的词语。
2、整体感知,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3、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设身处地地想象小作者和同学们的不同的心理活动。
教学流程:
一、明确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画杨桃》,谁能给大家介绍杨桃是什么样的水果?
“杨桃,又名‘阳桃’、‘羊桃’,学名‘五敛子’,又因横切面如五角星,故国外又称之为‘星梨’,是久负盛名的岭南佳果之一……”
二、给充分时间读书自学。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自己独立自学生字、词,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来解决。
(2)读后思考文中围绕画杨桃讲了一件什么事?
2、多种感官参与读书,提高学习效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引导学生敏锐察觉课文的主要话题,画出主要的句子。
三、汇报自学,提出问题。
教师梳理出问题:同学们为什么笑?老师为什么要严肃地说那一番话?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2、“想当然”是什么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五、学习“画杨桃”这—部分(2—5自然段)。
1、默读第2自然段,画出作者看杨桃和怎么画的句子。
2、理解作者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说明什么?
3、联系前文想想,“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是否还有其他原因?结合父亲的话说说什么是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
4、出示讨论题“同学们为什么会笑小作者画的杨桃?”
5、老师的神情有什么变化?请读读相关的句子。
6、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再想想作者听到同学们的笑声会怎样想?
六、激活经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你在学习生活中是否遇到像作者一样难堪的情形呢?当时你是怎样想的?
2、那么我们究竟应持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他人的嘲笑呢?学完一课,大家一定会有启发的。
七、课堂练习。
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2、理解父亲和老师的话中蕴含着的深刻的道理。
3、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观察实物,从多角度看。
教师拿一个几何形体,让几名学生坐在不同位置进行观察,然后让他们向其他同学汇报看到的物体的样子。
二、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读,重点指导读出几个省略号的语气。
2、你发现同学们又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3、分角色朗读这—部分。
三、学习第7自然段。
1、思考:老师说了几句话?你能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吗?
2、投影出示“老师的话”。引导学生结合前文内容感悟老师说话的含义。
重点理解“相信自己的眼睛”。
3、感情朗读,并试着背诵下来。
四、小结学习,思想升华。
1、什么是教诲?为什么他们的教诲让我一生受用?
2、父亲和老师是讲画画上的事。在日常生活中,当别人的看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样做呢?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分角色朗读,老师也参与朗读。
六、教师总结全文。
当别人的想法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轻易下结论,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去看的;自己也应实事求是,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样我们就能在生活中科学、客观地处理问题。
七、课堂练习。
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八、实践活动。
1、日常生活中你听到或遇到过像画杨桃那样的事情吗?如果有,请讲给同学们和父母听。
2、写一篇《画杨桃》的读后感。
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新修订 篇8
《童年的泥巴》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学会热爱生活,开始感受“一切过去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认识10个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
难点:理解“风一样的日子”的意思。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的课文(板书课题:童年的泥巴。)
2、齐读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困难多读几遍。
2、同桌或前后桌互读互听,指出对方的不足。
3、把自己读得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全班同学听。
4、再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2)分小组朗读,并派代表在班上读。
(3)班级赛读,评选朗读能手。
2、讨论。
课文中有哪两句话几乎是一样的,动笔画一画,想一想:这是不是重复了,说说你的理解。
四、扩展阅读,培养能力。
你知道哪些名人的童年趣事。
第二课时
一、识写生字。
1、出示字卡,认读生字。
2、引导学生发现田字格里多数生字的构字规律和结构特点。
3、学生当小老师当堂交流。
4、联系写字。
二、积累运用。
1、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谣和同学交流。
2、完成课后自选词语。
三、布置作业。
1、课后阅读《阅读》中的相关文章。
2、摘录文中优美语句。
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地背诵。
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读书、学习要专心致志。
教学重点:
理解“独一无二、专心致志”等词语;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使学生懂得读书学习必须要专心致志,才能有长进。
教学难点:
理解“专心致志” ;懂得读书学习必须要专心致志,并落实在行动中。
教学用具:
生字卡、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书写生字:棋 艺 盘 鹅 弓 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围棋
小朋友,这是什么棋?
板书:围棋 学习生字“棋”
2介绍围棋:
围棋是我国传统棋种。隋朝、唐朝时,传入日本、韩国。至今中日韩三国每年都要举行围棋大赛。
3我们来学习课文,就是讲两个学生学围棋。
完成板书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大声读课文
2检查:
棋艺 天鹅 出色 走神儿 独一无二
动作 听讲 长进 专心致志 拉弓射箭
指读、指名领读、齐读。
3指名分段读
难读句子:
一个学生专心致志,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有不明白地方/还要问上几句。
他想,要是用弓箭把他射下来/该有多好哇!
后来,那个专心听讲学生/成出色棋手,而那个老是走神儿 学生,棋艺一直没有多大长进。
4小组读课文,读后评议
5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书写:棋 艺 盘 鹅 弓 箭
1学生齐读生字
2记忆生字、书空默写
3教师范写:
箭、盘、鹅
4学生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细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理解课文;书写生字:独、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上一节课上,我们知道两个学生开始学围棋。
他们向谁学?学得怎样?
2讨论思考题
3师生交流
二相机学习第一自然段
那秋是一个怎样人?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并读一读。
1指读
2哪些词语可以说明秋很会下围棋?
圈出:能手、独一无二
学习生字:独
3指导朗读、齐读。
这两个学生分别怎样学?
三相机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组讨论:
用横线、曲线分别画出他们学棋句子。
2交流:这两个学生分别怎样学?
(1) 指名读
(2) 他们两个人学习态度怎样?
板书: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学习生字:致
(3)再读指导:
3齐读
学棋结果怎样?
四相机学习第三自然段
1引读
2为什么他们俩学棋结果会不一样?
用上因为所以说上一句话。
3齐读。
五总结
1齐读全文
2读课文,你想向大家说些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练习背诵课文;练习用“一边……一边……”造句;完成习字册。
教学过程:
一指导背诵课文
1齐读全文
2列出课文提纲:
第一段:秋棋艺。
第二段:两个学生不同学习态度。
第三段:他们学棋结果。
3试背全文
4同桌对背
5指名背
二造句练习:一边……一边……
1指读书上句子
2填空:谁一边干什么,一边干什么。
3口头造句
三抄写词语(习字册上)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语,学习正确书写“候、困、历、贫’四个生字,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理解“家境贫寒”“唉声叹气”“不慌不忙”“枝繁叶茂”等词。
2、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用合适的语气读课文,培养学生语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郑板桥小时候的聪明机智,领悟题眼“巧劝”。
3、在引导读悟课文内容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思维言语能力,同时体会课文遣词造句的妙处,进行词句的实践训练。
4、学习郑板桥善于观察、分析以及用巧妙的方式解决生活中难题的这种精神,从中受到启发,感受中国汉字的巧妙,激发对母语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用合适的语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郑板桥劝舅父的“巧妙”。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课文遣词造句的妙处。
教学难点:
感受郑板桥利用舅父迷信的弱点巧妙解决问题的聪明机智,并从中受到启发,指导生活实践。
教学方法:
教法:启发、引导、点拨
学法:生自主阅读,积极思考,通过与文本对话,与同伴、老师对话实现目标达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了第29课《郑板桥巧劝舅父》,学习了课文生字词,明白了故事情节。现在老师来检查你们队生字的掌握情况。
① 出示词语:家境贫寒 唉声叹气 不慌不忙 枝繁叶茂 郁郁葱葱 风风雨雨
指名读,并说说对这些词的理解。(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些词是写谁的,并简单分类,为学生理解此文内容打好基础,便于积累运用。)
②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郑板桥小时候的.一个什么故事?
③今天,我们就一同从故事中去了解郑板桥是如何巧劝舅父的,它到底巧在哪里呢?
二、学习1——3段。
生自读课文,想想郑板桥为什么要劝舅父?找出相关段落品读。(1、2、3段)
生汇报交流,引导理解,指导朗读。
1、从第1自然段中你了解到什么?
重点理解“家境贫寒”、“唉声叹气”
2、这时舅父是怎样想的呢?
是什么原因让我这样穷的呢?生自由说
3、舅父想了想,终于找到了贫穷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呢?
生说出舅父的想法——树在院中是“困”;指导学生读出舅父找到原因后的欣喜心情。
4、欣喜不已的舅父想到砍树就可以脱贫致富,真是非常激动,那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呢?请画出描写树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5、多媒体出示句子:这棵经历了几百年风风雨雨的古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郑板桥非常喜爱它。
①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树的“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②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棵树吗?
③带着对这棵树的喜爱,读好句子。
6、这样一棵美丽的古树,郑板桥非常喜爱,可舅父却因为迷信要砍掉它,这时他的心情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三、品读郑板桥劝舅父的段落。
1、郑板桥想劝说舅父,保住大树,你能为他想想办法吗?
让学生调动生活体验,想出办法,好与郑板桥的办法对比,突出郑板桥办法的巧妙。
2、郑板桥他想的是什么办法呢?请读第4自然段,然后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3、生汇报交流,师引导理解。
郑板桥劝舅父的神态怎样?(不慌不忙)理解这个词语,想想他为什么会不慌不忙?
小结:郑板桥利用舅父迷信的这个弱点,将计就计,灵机一动想出人在院中是个“囚”字的办法说服了舅父。
4、读出郑板桥的不慌不忙、神态自若。
5、这时你相对郑板桥说些什么?
四、学写四个生字
1、为分解鞋子教学难点,八个生字分两课时教学,学生自主观察,相互提醒注意事项。
2、重点提醒“候”字,巧妙引导记住中间那一竖。
3、“困”字,写好里面再关门。
4、你还能写出哪些带方框的字?你能用你的聪明才智猜猜这些字的意思吗?
五、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
2、平时生活中你有类似的故事么?说给大家听听。
六、板书设计
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11
教学要求:
1、会认本课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认读18个带拼音的字。
2、能准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诗句,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味方式,激发学生观看事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城市的孩子很难见到,农村孩子也不一定注意过,因此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是教学的难点。
课前预备:
放大的教学挂图,蒲公英、苍耳、豌豆等实物。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目的:
1、会认本课12个生字,认读18个带拼音的字和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讲读课文第1节,并能背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发学习兴趣。
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想知道“植物妈妈”是什么?它干什么有方法?它有哪些方法?)理解:“植物妈妈”。
二、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诗有几节,讲了些什么?有哪些问题不懂?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分节指名朗读,读准字音。
(重点指导读准:旅、落、洼、乘、刺、信)
5 2、提出疑难问题共同解决。
四、学习课文。
1、范读课文,听准每个字的读音。
2、课文讲了植物妈妈干什么的方法?
3、学习课文第1节。
(1)指读课文第1节,这节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内容?
(2)理解:“孩子”、“已经长大”、“离别”、“旅行”等词语。
(3)“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四海”指到处,“为家”指作为生活、住的地方,“四海为家”是指植物的种子传播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4、齐读第1节。
5、指导朗读。
6、指导背诵。
7、试背。
五、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认读生字。
2、说说这些字属于什么结构?按它的结构可分为几类?
3、按字的结构类别进行指导示范。
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字,完成“我会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讲读第2~5节,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激发学生观看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朗读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2、背诵第1节。
二、引导:植物要旅行到底靠啥方法呢?读下面的课文就知道了。
三、学习第2~5节。
1、学习第2节。
(1)指名朗读第2节。
(2)这一节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内容?
(3)“预备”是什么意思,“怎么预备”的?
(4)这里的“落落伞”是指什么?
(5)出示蒲公英实物,说说蒲公英的种子是什么样的?
(6)“落落伞”是干什么用的?
(7)“只要……就’说明了什么?
(8)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需要什么条件?
(植物传播种子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本身条件:蒲公英的种子有毛茸茸的球,像落落伞;一是外部条件:风吹。)
(9)读第2节。
(10)小结这一节的学法。这一节讲什么植物?植物妈妈给孩子预备了什么?它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指导背诵。
2、自学第3、4节。
(1)交流自学情况。
(2)结合插图或幻灯片说说苍耳和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3)观看实物苍耳子和干豆荚理解“带刺的铠甲”、“炸开”的意思。
(4)指导朗读第3、4节。
(5)指导背诵。
(6)说说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需要什么条件?
3、学习第5节。
(1)这一节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2)“植物妈妈的方法许多许多”是指哪方面的方法?
(3)“那里”是指哪里?
(4)“粗心的小朋友”是指什么样的小朋友?
(5)除了课文中讲的以外,你还观看到哪些关于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6)这一节告诉了我们什么?
(7)指导朗读。
(8)指导背诵第5节。
四、朗读全文。
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
五、背诵全文。
1、按照每节诗的意思,先一节一节地背,然后背全文。
2、同桌互背,自由背。
3、指名背诵,背后评议。
六、扩展活动。
利用秋游到大自然中去观看、收集植物种子,了解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仿照课文说一说。 【《我选我》】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感悟课文内容,理解体会“我选我”的理由。
信息资料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我选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问: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
(学贵有疑,从课题处着眼,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有了好奇心,学生自然会投入到学习中来。)
2、课件演示:播放多媒体课件(王宁自我介绍)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王宁是怎样当上劳动委员的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我选我》来了解。(板书课题)
(课件的展示创设了问题情境,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不明白的地方研究一下。
(自主读书要有所收获,应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发觉问题,提出问题,相互交流,必会增强读书的效果。)
识字
1、用小黑板出生字词,多种形式进行认读。
2、同桌利用生字卡片进行互相读互相正音。
3、开展“一字之师”游戏。自己选择一个字,上台领读、组词,并说说记忆的方法。
4、齐读生字词。
(识字过程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学用结合,促进识字能力的提升。)
朗读
1、学生练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读得流利。
2、分段朗读展示,读后点评。
3、通读全篇。
(读书要有目的,有层次,有情趣。学生的朗读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形成个性体验,从中获得享受。)
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读。
2、观看字形结构,说说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范写,指导重点笔画,如“青”下半部分的第一笔是“丨”等。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识字环节教师面向全体的同时,还要关注个体,巡视过程必不可少,关注学生写字姿势,引导学生提升写字质量,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课时
导入
1、通读课文,了解读书情况。
2、复习生字,选择喜爱的生字说一句话。
(知识的复现,在练习中增强巩固,促进积累与运用。)
精读
1、教师范读,学生评价。
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练读。抽读,师生点评,加以指导。
3、小组分角色朗读。
3、表演。小组内进行后,选出代表汇报展示。
(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有味的朗读形式,使学生读熟课文,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的优美。)
品读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讨论:从“静悄悄的”“突然”这些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2、齐读最后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3、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感受全文。(引导学生可通过多方式的朗读或看插图、同桌交流等形式进行体会。)
(交流体会,拓宽思维,强化理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不限形式,尊重学生的独特体会。)
练习
1、出示课后“我会读”的句子,多种形式练读。
2、提问: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说法不同,意思相同)
3、照样子说一说。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蛙、信、每、收、封、鸭、安、伤、今、惊、读、第、次”13个生字和“爪字头”“月字旁”两个偏旁;会写“非、今、朋、每、安、采、过、送”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懂得好朋友之间需要关心,需要沟通,应当互相帮助,大家才会更快乐。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体会小鸭的话:“看到你这么快活,我也非常快活。”
一、这节课我们还来学习这篇童话故事,齐读课题。
1、教学“寄”字。
2、课文中谁写的信?托谁传递的信?打开书,读全文。
二、思考。
小松鼠托蜗牛大叔给小青蛙送去了一封信,在这封信里,小松鼠对小青蛙说了些什么?
三、延伸。
小松鼠为什么给小青蛙写这样一封信呢?读课文的1、2、3自然段。
1、小松鼠为什么给小青蛙写这样一封信呢?
2、教学“天天”。
3、一只小青蛙坐在井边,一脸不高兴,这回你知道“一脸不高兴”什么样?
师:小松鼠看到小青蛙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听了他伤心的话,于是马上回到家,决定给小青蛙写了这样一封信。(齐读)
4、教学生什么是对话。
四、小松鼠把信写好了,就要送出去了,请谁帮忙呢?读4、5两个自然段。
1、谁帮的忙?
2、出示小松鼠说的话。(齐读)
3、教学“请您”、“好吗”两个词。
4、带上这两个词,你们再读一读这句话。
5、教学“妈妈,请您?”(练习说话)
五、我们学习了两次对话,还有几个自然段,看看它们还说了些什么呢?
边读边找,同桌研究交流。
1、教学“别难过,你一定能收到好朋友的来信!”“不,不会的!”
2、 “难过”是什么意思?
3、小松鼠为什么说小青蛙一定能收到信?
4、指导朗读第三次对话。
5、教学“高兴极了”。
六、小青蛙终于盼来了朋友的信,我们和小青蛙一起大声地读信。
1、在这封信中,小松鼠想告诉小青蛙什么?
2、你们看,后面有个省略号,是说小青蛙没有念完,那后面还会写什么呢?
3、你觉得小松鼠和小青蛙是好朋友吗?
4、还有谁会感到快乐?
总结:小青蛙得到的帮助是幸福的,而小松鼠和蜗牛帮助了小青蛙是快乐的。它们给小青蛙寄去了一封什么样的信?
小学上册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13
《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会认个生字,会写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吗?“看了五岳不看山,看了黄山不看五岳。”意思是没有比黄山更美的山了。可见黄山的确是一座神奇、美丽而又令人向往的地方。今天,我们就跟作者一起,去看看黄山的奇石吧!
齐读课题
二、自学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小组合作学习。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
3、分析字形,记忆汉字。
4、初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尤其、陡峭、翻滚。
三、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自读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黄山的哪几个景点?
四、学生质疑
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第二课时】
一、 导入谈话。
黄山的石头为什么是特殊的稀罕的,不常见的?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
2、你知道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2—5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习:你们喜欢哪种石头?选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来学习:图上画的是哪个景点?它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对照图片读一读,读出你们的喜爱之情。再结合图展开想象,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全班汇报。
3、小结
4、有感情地朗读你喜欢的自然段。并试着背下来。
二年级语文教案【优秀13篇】
下一篇: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汇编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