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标准小学语文微格教案模板

时间:

标准小学语文微格教案模板(汇总4篇)

标准小学语文微格教案模板(汇总4篇)

标准小学语文微格教案模板1

  十分钟语文微格教案

【篇1: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

  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

  设计者: 教学对象: 高职学生

  科目: abb机器人 课题:三个关键程序数据的设定 主要的教学技能: 综合技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工具tooldata的设定 过程与方法:讲授形式和任务驱动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工业机器人操作技巧。同时学会如何正确设定工具数据tooldata,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工具数据tooldata的设定教学难点: 通过手动方式进行对点 教学过程: 1 2 3

【篇2: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

  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

  设计者: 王尔德 教学对象: 高职学生

  科目: 信息技术 课题:数控铣床机床坐标系的建立(对刀)主要的教学技能: 综合技能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数控铣床的对刀方法 过程与方法:讲授形式和模拟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掌握对刀技巧的重要性。同时学会如何正确对刀,培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数控铣床的对刀 教学难点: 试切法对刀 教学过程: 1 2 3

【篇3: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

  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

  设计者:肖某某 教学对象: 高一学生科目

: 高中地理 课题:气候的形成因子 主要的教学技能: 导入技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主要的几种气候形成因子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地理现象及从地理现象着手寻求原因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气候因素关联性的分析,特别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分析,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 气候形成因子的分析

  教学难点: 下垫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过程:

标准小学语文微格教案模板2

  语文微格教学教案

  年级:六年级

  科目:语文 课题:《莫泊桑拜师》

  主讲人:何璐 设计理念:课堂教学的开始是教师对一节课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始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提问、分析等活动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任何一项活动,开始都是很重要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实际教学,怎么样去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并坚持下去是教师所面临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好的老师总是可以在一开始给学生学习的激情。本节课我的训练技能即是课堂教学的开始技能。

  教材分析:本文叙述了法国作家莫泊桑青年时请福楼拜指导写作,经过老师的细心指导,莫泊桑仔细观察,用心揣摩,积累了许多素材,写出了不少有世界影响的名著。

  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莫泊桑三次向福楼拜请教的事。叙述条理清楚,层层推进,由指导如何观察到如何写作一目了然。从福楼拜的三次谈话中,让学生懂得:观察要有目的、讲方法;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不同情境中去细心观察体会,发现其不同特点,并把它写下来。

  莫泊桑正是运用这样的方法才写出了

标准小学语文微格教案模板3

  中学语文微格教学教案

  年级:八年级 ﹙上册﹚ 学科:语文 课题:《爱莲说》 主讲人: 时间 :2015年 4月14 日 指导教师:陈霞

【教学目标】

  1.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2.了解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及衬托对比的修辞手法; 3.增强古文阅读能力,能翻译并背诵课文;

  4.学习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体会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气节和高尚节操的生活态度并树立自身崇高的道德追求。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及相关辅导资料初读课文;

  2.以读促译,反复诵读全文,了解莲的特点及作者爱莲的原因; 3.探究莲的高洁的品格以及了解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1.莲的高洁品格;

  2.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气节和高尚节操的生活态度; 3.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及衬托对比的修辞手法。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诵读法 3.讨论法 4.分析法 5.小结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通过交流自己喜欢的花,及简单说明喜欢的原因,引出莲花。(开放式回答)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花并且都有自己爱花的理由,今天我们将学习是周敦颐的《爱莲说》,让我们一起看看他爱莲花的原因又是什么。(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了解文体及熟悉作者

  1.“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也称“杂说”,属论说文范畴。它的作用是解释义理,把自己的意思叙述出来。往往用于表现作者独特的见解。《爱莲说》就是对热爱莲花的嗜好所做的解说。

  2.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北宋道州营道人,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学界公认的理学鼻祖,称“周子”,著有《周元公集》、《通书》、《太极图说》等。

  三、自读课文,感知文意

  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注释阅读课文,找出生僻字并请同学注音。

  蕃(fán)、淤(yū)、濯(zhuó)、清涟(lián)、亵(xiè)、隐逸(yì)、鲜(xiǎn)蔓(màn)、噫(yī)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开放式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引导)

  四、深入感知文意,把握正确的朗读方式

  1.听优秀的课文朗读录音,教师进行指导。

①文言文要读出韵味,语调要舒缓,语速要慢;

②要读出抑扬顿挫,“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要一顿一挫,一抑一扬; ③读出节奏和韵味来“出??不染,濯??不妖”,“染”和“妖”一扬一抑; ④读排比句的时候语气应逐渐加强,层层推进,读出气势。

  2.教师示范性朗读课文。 3.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课文。4.教师朗读小结:

①注意听准字音,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

②本文前一段介绍,介绍当用陈述语调读,后一段议论,其中有判断,有感叹,要注意前后语调使用的区别

  五、研读课文

(一)难词、句段释义,把握整体文意,请同学翻译句、段

(二)品位语言,领悟语感

  带着下列问题品读课文:(全班朗读、讨论)

  1.作者如此爱莲,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特点的?赋予了莲花怎样的品格? 2.作者如此深情地为莲花高唱赞歌,文章是不是仅仅写莲花呢? 3.本文主体是写莲,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 4.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

  5.课文前面按“菊——牡丹——莲”的顺序写,为什么文末却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呢?

  结合课文,逐一解答: 1.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 ①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质朴; ②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 ③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自尊自爱。2.作者借莲花来写人。

①在社会大环境中,作者自喻自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高洁质朴; ②作者自喻不与俗人为伍,以莲花的正直芳香的形象比拟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③把莲花人格化,自喻自己刚直、庄重,大有如屈原所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高贵品质。3.对比、衬托(正衬、反衬): 一是对“莲”的衬托,在反复的衬托之中既突出莲的品格,又表达自己的情怀;二是由三种花引出三种评价和比较,名为写花,实际写人,写出人们对生活理想的三种选择,突现自己对胸怀磊落、行为正直、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等高洁品德的崇尚。作者好像是在写花,而实际上是托物寄意,弦外有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蕴”。这种写作手法就叫做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一般是通过咏物来抒情,借助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4.第一、说明周敦颐和陶渊明一样,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第二、作者赞同陶渊明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但不赞同陶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连用两个“独”字,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自己还有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5.前半部分按“菊——牡丹——莲”的顺序,是为了突出作者对莲的喜爱;后 文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写,是从褒贬的角度,说明凡是超凡脱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少,而趋势媚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多。把正面放在前写,最后用反面的反衬一下,更有独到之处;三句分别用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述,特别是最后写牡丹时用了感叹号,更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作业布置】

  1.熟读并背诵课文,下节课抽查。 2.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比如说“央视”播出的《共同关注》),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怎么对待这些问题呢?

  3.回去在网上搜索莲花的图片,选出3张最喜欢的,并各附上自己原创的描写语句。

【板书设计】

  爱莲说(古文体)周敦颐 字茂叔,号濂溪

  描写方面 语 句 品 格

  蕃()、淤()、噫()濯()、涟()、逸()亵()、蔓()、鲜()

标准小学语文微格教案模板4

  小学数学微格课教案

【篇1:四年级下册数学微格课教案】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乘法运算定律。

  2、合理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3、提高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乘法运算定律。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分钟)

  出示本节课课题《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展示出本节课3个复习目标,并提出要求。

(二)复习(5分钟)1、复习除法的性质: 2、复习乘法交换律: 3、复习乘法结合律:

  3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3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1个数,积不变。这就是乘法结合律。如果用a,b,c表示3 个数,乘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就是乘法分配律。如果用字母a、b、c来表示三个数,乘法分配律可以表示为: 5、课堂练习 = 3900 = 900

(三)、及时训练、学生口答。(1分钟)

  根据运算律,在里填适当的数。42= 67

(四)、老师小结简便运算的方法。(1分钟)1、解题四步骤:(一看)看数据的特点,运算符号的特点,(二想)想用什么运算定律或性质;

(三算)巧算、妙算;

(四查)检计算是否正确。

  2、养成自觉使用简便方法计算的习惯。

(五)开放与探究(2分钟)

(六)想一想(3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总结:

(七)、拓展延伸。下面各题怎样计算简便?

(八)、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1、植物园里有松树和柏树,每行松树有43棵,柏树每行37棵,两种树都是125行。柏树和松树共有多少棵?

  2、师傅和徒弟合作生产一批零件,师傅每天生产75个,比徒弟每天多生产25个,两人合作8天刚好完成,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篇2:微格数学教学教案】

  学生微格教学教案

  说明:

  微格教案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表达应具体、确切,不贪大求全,便于评价。

(2)教师的教学行为。按教学过程,写出讲解、提问、演示等教师的活动。

(3)应用的教学技能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某种行为可以归入某类技能,应在对应处注明。对重点训练的技能应注明其构成要素。这样便于检查教师教学技能的训练成果,是训练教师对教学技能的识别、理解和应用能力的一项内容。(4)学生行为。教师能估计到的学生在回忆、观察、回答问题时的预想行为。对于学生行为的预先估计是教师在教学中能及时采取应变措施的基础。

(5)教学媒体。将需要用的教学媒体按次序注明,以便准备和使用。

(6)时间分配。教师预计教学行为、学生行为所需的时间。

【篇3:微 格 教 学 教 案】

  微 格 教 学 教 案

  班 级:学 科: 课 题:角色扮演者: 指导教师: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节课

标准小学语文微格教案模板(汇总4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