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测量工程实习报告

时间:

测量工程实习报告锦集6篇

测量工程实习报告 篇1

  一、实习目的:

  1、掌握导线测量外业观测方法;

  2掌握导线测量的计算方法;

  二、实习计划:

  1、仪器配置:每小组配备全站仪一台、棱镜两个、记录表格若干

  2、实习时间;两学时

  三、实习内容及要求:

  1、每人完成一个测站的导线测量,并完成记录计算

  2、每人完成一条导线的计算;

  3、测一条闭合路线并量出各边距离长度,熟练的观测以及快速计算出2c值、方位角、闭合差看其是否超限,算出改正数和坐标增量最终求出坐标。

  四、实习步骤:

  1、导线布设为闭合导线

  2、导线测量外业工作;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建立标志、量边和测角。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根据已有的数据(点的坐标与高程)规划好导线的布设线路。点位应选在土质坚硬并便于保存之处。

  (2)、导线边长测量:导线边长用全站仪测距,往返两次测量的方法,相对误差不应大于4000分之一;

  3、导线转折角测量:

  4、导线内业计算:

  在计算前检查有无遗漏或记错,是否符合测量的限差要求。

  闭合导线计算

  图中已知A点坐标为(0,0),A—1坐标方位角为90度0分0秒,计算导线点1、2、3、4点的坐标;

  (1)、角度闭合差调整;按照几何原理按照平面几何原理,n边形内角之和应为(n-2)x1800,因此,n边闭合导线内角之和的理论值应为1800,由于导线水平角观测中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使内角之和不等于理论值,而产生角度闭合差(方位角闭合差)。如果不超限,则将角度闭合差按%26quot;反其符号,平均分配%26quot;的原则,对各个观测角度进行改正。已改正值在表格中写在角度观测值的`上方。改正后角度之和应等于5400。

  (2)、坐标方位角推算

  为了计算除起始点以外的各导线点坐标,需要先计算相邻两导线点之间的坐标增量,这就要用到边长和坐标方位角。边长是直接测量的,而坐标方位角必须根据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及观测的导线转折角(左角或右角)来推算。

  由此可以归纳出,按后面一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和导线右角β右,推算导线前进方向一边的坐标方位角的一般公式为

  a前=a后%2B1800—β右

  3.坐标增量计算

  闭合导线坐标增量的和应为零。由于存在坐标增量闭合差,使导线在平面图形上不能闭合,即从起始点出发经过推算不能仍回到起始点。

  4.导线点坐标计算

  x2=Δx12%2Bx1

  y2=Δy12%2By1

  实习心得:

  今天,我们起的有一点点晚,我们拿着全站仪和三脚架等仪器来到了实习地方,可能几天下来有点累,为了不影响整个团队的努力,我依然的不停地安排,测角度、测距离,分工明细,开始朝着自己的工作驶去,因为刚接触全站仪,同学们都比较陌生,不知从何测起,之后,老师走到我们身边,指导我们如何使用全站仪以及导线测量的步骤,我们很认真的听老师给我们讲解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和产生的误差,开始了我们了我们导线测量工作,经过一天的实习,让我体会到了外业的艰辛,内业的耐心,工作的细心,锻炼了我们实际的能力,体会到了团队的协作重要性,让我对未来选择更有信心和耐心。

测量工程实习报告 篇2

  一、前言

  实习目的

  实习任务

  实习要求

  二、内容

  实习项目

  测量程序

  精度要求

  控制点示意图

  三、结束语

  一、前言

  实习目的

  实践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因此学院为我们学生在大二的暑假期间安排了测量实习。

  通过测量实习,可增强测定和测设地面点位的概念,提高应用地形图的`能力,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有关问题打下基础。

  实习任务

  测绘图幅为30*30,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一张。

  实习要求

  实习期间的组织工作应由主讲老师全面负责,实习工作按小组进行,每组8~9人,选组长一人,负责组内实习分工和仪器管理。各组使用测量实习所发仪器和工具,采用平面导线控制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以及经纬仪与钢尺联用的地形碎部测量等测量方法进行实地测量,最终得到30*30,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一张,图中至少包括一栋主要建筑物。

  二、实习内容

  实习项目

  本项实习包括:平面导线控制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经纬仪与钢尺联用的地形碎部测量,地形图的描绘与整饰。

  2.平面导线控制测量

  2..1踏勘选点

  每组在指定测区进行勘探,了解测区地形条件,根据测区范围要求确定布网方案进行选点。点的密度,应能均匀地覆盖整个测区,便于碎步测量。控制点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的地方,相邻导线点间应通视良好,便于测角量距,边长约为30—60左右。如果测区内有已知点,所选图根控制点应包括已知点。点位选定之后,立即打桩,桩顶钉一个小钉或画一个十字作为标志,并编写桩号与组别。

  2..2水平角观测

  用测回法观测导线内角,要求上、下半测回之差不超过40”,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不得大于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

  2..3边长测量

  用检定过的钢尺往、返丈量导线各边边长,其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2000,特殊困难地限差可放宽为1/1000,基线全长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

  2..4连测

  为了使控制点得坐标纳入本校或本地区的统一坐标系统,尽量与测区内外已知高级控制点进行连测。对于独立测区可用罗盘仪测定控制网一边的磁方位角,并假定一点的坐标作为起算数据。

  2..5平面坐标计算

  首先校核外业观测数据,在观测成果合格的情况下进行闭合差配赋,然后由起算数据推算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计算中角度取至秒,边长和坐标取至厘米。

  2..6控制测量方法 :

  测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并在每一点上观测相邻两边之间的夹角,从一起始点坐标和方位角出发,利用测量的距离和角度,便可依次推算各导线点的水平位置。

  2..7 四等水准测量

  在踏勘的同时布设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点可设在平面控制点上,网内应包括原有水准点,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用自动安平水准仪沿路线设站施测,采用双面尺法进行观测,观测成果精度符合四等水准测量要求。

  2..8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采用双面尺法进行观测,采用“后——前——前——后”和“黑——红——红——黑”的顺序进行测量。黑面尺上要读取上丝、中丝、下丝三个数据,红面尺上读取中丝读数,分别将他们填入记录手簿中。

测量工程实习报告 篇3

  一、实习目标:

  1、熟悉全站仪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2、掌握用全站仪进行测回法水平角观测的操作、记录和计算方法;

  二、实习计划及准备:

  1、仪器配置;全站仪一台、三脚架一个、测仟2根、等;

  2、实习时间:4小时;

  三、实习内容与要求:

  1、全站仪测量水平角

  2、测回法观测水平角两个测回,角色互换时,重新配置度盘;

  四、实习步骤:

  1、取出全站仪,放在三角架上,一手握住全站仪支架,一手将三脚架上的连接螺旋旋入基座底板;

  2、对中;转动光学对中器,使对中标志清晰;旋转脚螺旋,使地面点的像位于标志中心;伸缩三脚架的相应架腿,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再旋转脚螺旋,使平盘水准管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个方向都居中;

  3、整平;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大致平行任意两个脚螺旋,两手同时外向转动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将照准部旋转90度,旋转另一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4、对于ABCDE闭合路线,在测站点A点安装全站仪,测出仪器高,在B、E两点安装棱镜,照准B点,水平置盘为零度,测出B点的目标高,读出AB两点距离;然后转向E点,读出角度和AE距离;求得半测回角值B—E;;然后重置B点度盘,读出AB点距离,转向E点,读出AE两点距离和读数;求得半测回角值B—E;

  5、重新对中、整平,测出测站点角度和距离,求出各测回角度值;然后将全站仪搬至B点,依次类推求出其它四个点的`水平角。

  实习心得:

  今天是我们实习的第二天,经过两次实习,让我们得到了很多、学习到了很多以及实习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要选择在有代表性的地方;(2)在用水准尺和经纬仪测量的过程中,有的地方出现了大的误差,经过我们的重新测量计算,误差范围也减小到了可以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实习,可以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仪器,体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学习的重要性,通过课堂上对测量的学习,使我在脑海形成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目的就是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这一天我们学习了很多知识,疲倦的我们依然很配合的使用仪器测角度、测距离来完成我们的任务,我们很有默契的在完成每一项任务,直到结束。

测量工程实习报告 篇4

  工程测量是我们学习水电专业学生必须很好掌握的一项技能。为了提高我们的测绘能力,能更好的把实践和理论联系起来,我们开展了为期两个星期的工程测量实习。

  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测区是我们天津农学院的东校区。用到的仪器有经纬仪,水准仪,标尺,三脚架等等,通过这次测量,巩固和深刻了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各种仪器的操作,并达到了一定的熟练程度。作为一个户外的专业实习,我们有了经验,为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好了铺垫,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我们一种精神,吃苦耐劳,独立自主,自己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它,提高对繁琐数据的运算能力。这些东西都是在平时课堂上所学不到的,但他又是那么基础,重要,由此我又不得不想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

  工程测量,它是个复杂的工作,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通过这次实习我彻彻底底的明白了测量她是一个团队的工作。我们组共有8个组员,必须发挥每个人的长处,才能使工作的效率最大化。

  兄弟姐妹之间都会吵架,我们这组人天天聚在一起,不同的意见,不同的做法,就会发生磕磕碰碰,闹的大家不愉快,但我们能够及时沟通了解,忘记不愉快,重新投入新的工作中。学校安排我们实习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用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来实际操作仪器,所以我们之间要相互学习,不懂的就问,决不是为了赶时间,赶进度。不然就算了结束了实习,作业是完成了,但学校老师对我们的目的和期望却落在了过去的两个星期里了。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最大程度的.做到了精确,每个数据都经过检验,没有上一步的验证绝不做下一步。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每次仪器在测量时都要经过对中整平,这个表面上看是一个简单的工作,但它必须做到精确精确再精确,只要不小心稍稍动一下仪器我们就要重新这一步工作,不然就会造成数据的误差,影响真个测量结果。

  团结就是力量,每个早上大家早早的起床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遇到问题大家一起解决,有了误差大家一研究,分析原因,不厌其烦的反复测量,有了大家,我们的干劲十足。

  现在回想起测量那会,我觉得那是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天天背着仪器到处跑。

  在这里我要说说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测量的那几天,天气很冷,我们被冻得手脚冰凉,寒风中测量真不是一般的痛苦,但是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就绝没后退的可能,摸着那冰冷的仪器,将测量进行到底。

  测量必须细心,工作要细致!这次实习也给了我们不少教训:由于测量马虎、记错及算错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从而让我们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认真、都要有一个严谨的态度,俗话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

  一个组的团结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整个组的进度。先前我们组由于配合不够默契,分工也不够合理,整体进度受到极大的影响,后来通过组内的交流,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实习进度有了很大的改观,进度和效果自然就提上来了。

  我很珍惜学校给我的这次机会,在大学的几年中这样的机会不多,如果不好好把握每一次,等将来进入社会,早上工作岗位了,我们必定会后悔。平时看到的那一张张图纸,有时会觉得不懂,经过实习,将实物和图纸联系在一起,学习起这个专业来就更简单,更上手了。

  就整个实习测量来说,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不过这其中也体现了我们还有许多的不足,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记得这次的经验教训,精益求精,力求能最到更好!

测量工程实习报告 篇5

  实习时间:6月3日实习地点:东校区

  实习目的:

  1、根据测区情况和控制点状况进行合理的选点与导线布设。

  2、掌握外业测量的方法资料的检查方法及过程。

  3、掌握内业的成果的计算步骤和方法。

  4、熟悉测量成果的质量分析喝和处理方法。

  实习任务:完成外业观测并检查观测成果绘制计算草图,抄录控制点的已知数据,分别计算各导线边往、返测平距、闭合导线或附合导线方位角、坐标增量的闭合差的计算方法及概算。平差计算。

  实习过程:找到控制点,任取一点作为起始点按同一方向进行,根据测去的范围及测图要求确定布网方案,点位选好之后,应立即做好点的标记,若在水泥等较硬的地面上可用油漆“十字”标记。

  在点位旁边的固定地物上用油漆标明导线点的位置并编写点好网。导线转折角的测量,导线转折角是由相邻边构成的水平角。一般测定导线推算方向的左角,闭合导线大多测内角。

  对中误差应不超过3毫米,水平角上下半侧回角值之差应不超过30〞,否则,应予以重新测量。导线角度闭合差应不超过±24〞 。。

测量工程实习报告 篇6

  为期14天的工程测量实习结束了。

  这次实习的内容是对工程测量知识的实习化,实习的要求是让每个同学都对工程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够达到基本掌握的程度,完成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大家都知道,土木工程测量作为专业的一项基本功,是我们学习土木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为了提高我们学习土木专业学生的各种能力,能更好的把实践和理论联系起来。

  在实习的天,由张娟老师给我们做了实习的动员。在动员会上,张老师强调了本次实习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北院校地理条件较复杂及建筑物密集等因素给本次实 习带来的困难。还讲解了仪器操作、搬迁中的注意事项,并要求在实习期间自行保管实习备品。本次实习中需要用 到的仪器主要有水准仪、水准尺、脚架、经伟仪、全站仪。到了下午,我们各组的人员便去仪器室去领取在这次测量实习中要用到的各种仪器,如,经纬仪、水准仪、标尺、花杆、脚架等等。更感谢学校老师为了我们更方便的测量,还为我们配备了先进的全站仪。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学测量不仅是获取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是培养我们动手操作能力和对书本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总结,以及体会测量思想,从控制到碎部,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步步检核等原则对工程测量的指导意义。当天下午我们就正式开始了室外的测量工作。但不幸的是我当天下午当我们刚吧仪器拿出来架好的时候准备开工的时候,老天给我们开了个玩笑,下雨了。于是,我们只能快速的把仪器收好,难后无奈的收工了。

  第二天,我们组热情高涨,斗志昂扬。等到我们将所有仪器都搬到测控地点后,我们开始选择控制点,这次实习要测绘的地区是我们的红楼、艺术楼、三教、四教和这中间的绿化带平台再加红楼旁边的一个食堂。老师已经在地上给我们定了一个已知高程点,我们开始选择控制点,于是我们全员行动开始找控制点。我们都知道控制点的选择有要求,

(1)相邻导线点间要通视,对于钢尺量距离导线,相邻点间还要地势平坦,以便于量边长。

(2)导线点应选在土质坚硬、稳定的地方,以便于保存点的标志和安置仪器。

(3)导线点应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以便于进行加密、扩展、寻找和碎步测量以及施工放样。找好点后我们就准备测量了,我们组长开始分配任务,两个负责扶尺,两个负责加仪器和观测,一个负责记录数据,剩下的他就机动,哪里缺人或者谁累了就去哪里,大家交替执行,分配好任务之后我们便开始干了起来,大家都斗志昂扬,毕竟这才是第二天啊,虽然以前也动过手,但毕竟还是缺少经验,在测量的过程中我们还是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立尺时,标尺除需要直立外,还需要选择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变德非常重要了,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还要注意点不要选太多,选多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还会因点过多而杂乱而产生较大的误差。全站仪的使用我们也都了解了,好在全站仪很多东西都直接给数据与经纬仪比起来实在是少了很多计算的东西,所以我们还是比用经纬仪的同学要幸福那么一点点。本打算用水准仪测完高程之后再用全站仪测距离和角度,可是突然的一场雨导致我们的计划完成泡汤。无奈我们只有收好仪器准备回去。

  本以为第二天就可以用水准仪把高程全部测完的我们,第三天就可以把全站仪的所以数据搞定,然后第四天搞碎步,最后花一天画图,一切就都ok了。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马上组长就告诉我们,我们的数据不对,算出来的误差太大。无奈我们只有一起讨论是那个点没测好还是哪里读错了,就这么商量着第三天的上午就快过了,最后我知道我们的一个楼梯哪里可能数据有问题。拿了仪器我们就去从新测量了一下果然一起正常了,误差也到达了允许的范围,商量了一下准备下午过来测量全站仪的数据。但下午下雨了我们只有放弃测量。

  第四天,一开始我们就马上搞全站仪的测量,但纠结的我们一直没有把仪器调平,或许是真的对全站仪太不熟悉了,又要激光对准又要弹珠调平还有那个水条到中心。商量下我们还是再看了一遍全站仪的使用要求。

一、全站仪定向

  1、其中一点设站,架全站仪,另一点放棱镜;

  2、点击数据采集,输入测站点(就是放仪器点)的坐标和仪器高,点击下一步;

  3、输入定向点(就是不架仪器的一点)坐标,棱镜高输不输都行。

  4、仪器瞄准棱镜,点击测量,看一下显示的坐标和输入点的坐标差别大不大, 不大的话定向完成。差别太大重复2、3步骤。

二、测图

  1、确定棱镜高,根据地形调节。

  2、将棱镜高输入仪器,将棱镜树在待求点,点击测量,保存坐标。

  3、继续测量,点击同前。

  4、测图完成后,导出数据,用cass作图,就好了。

三:注意事项

  1、注意棱镜高和一起输入的棱镜高一致;

  2、仪器断电需要重新定向;

  3、对于看不到的点设置转站最多两站。

放样方法:

  根据已知的两个坐标点给全站仪定向,然后输入要放的点的坐标, 全站仪会显示角度和距离,你转动全站仪,使显示角度接近零, 然后拿着棱镜沿镜头指向走显示的距离,用全站仪瞄镜子,点测量,看显示的角度和距离误差,不断调整。距离误差1-2mm,角度差%2B-(1-2)秒。

  虽然我们很了解了理论但实践还是不太行,不过我们熟悉了很久才慢慢的熟悉了全站仪。调平后马上就开始测量,记录数据,因为对仪器的不熟悉我们测量速度很慢,不知不觉的就到了傍晚。终于勉强把数据完全不搞定。

  再后面的几天里我们基本上全部在算数据和测量误差很多点,在全站仪测量的时候我们发生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我们一直开始没注意在选点时候选多了点,所以我们消除了一些点,但在做全站仪的测量时我们发现有一片树和藤蔓挡住了我们全站仪的测量,无奈之下我们只有再在中间加了一个中转点。可能就是在这里我们数据有问题,所以我们想了很多办法,终于把这里的问题解决了,终于我们开始画图了,也开始画图了。因为上次的失误,我们这次特地把碎步测量的要求再仔细的回归一遍再一起讨论了大概的过程。

碎步测量:

(1)碎步点的选择

  碎步点就是地物地貌的特征,对于地物,碎步点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对于地貌来说,碎步点应选在最能反应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

(2)经纬仪测绘法

  观测时先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绘图板安置于测站旁,用经纬仪测定碎步点的方向与已知方向间的夹角,测站点至碎步点的距离和碎步点的高程,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和比例尺八碎步点的位置展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再对照实地描绘地形。

  操作步骤如下:

  1)安置仪器。安置仪器于测站点,测定竖盘指标差,量取仪器高i,填入手簿。

  2)定向。找准一控制点,作为零方向,设置水平度盘读数为零。

  3)立尺。立尺员依次将尺立在地物,地貌特征点上。

  4)观测。转动照准部,瞄准点1点的标尺,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又读上丝和下丝读数,计算式间距;再读中丝读数,竖盘读数。

  5)记录。将所测读数依次填入手簿。

  6)计算。按视距测量公式方法用计算器计算出碎步点的水平距离,高差和高程。

  7)展绘碎步点。

  架好画板后,准备开始测量的时候老师来指导我们了。看了一下我们画的线条说我们画的太多了只要10cm一个而且我们的线不直所以我们要重新再画,不过因为线条从1cm变成了10cm的长度所以并没多久我们就把线条画完了。

  正式开始测量,我们一步开始测量红楼前面的平台,先把的每个草坪的边长测好然后我们测了三教、四教、艺术楼、红楼、食堂、道路、花坛。全部测完后就等画图组的人画图,一切都完成后我们的工程测量也就结束了。

  本以为5天可以完成的测量结果我们用了14天,不能说是我们对测量不认真还是我对很多突发情况的不了解导致了我们用很多时间来解决这些突发事件还有自己对仪器的不熟悉也使我们的测量进度大大减慢了,不过本次实习也让我真正体会到测绘专业是一个团队的工种!我们组有七名组员,每个人都可以完全全部操作的,无论是水准仪的调平、测量、度数还是全站仪的调平、测量、度数等任何一个队员都可以轻松而且快速的完成。同时这次实习也拓展了我们与老师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因为以前人家说测绘专业特别需要团队合作精神。

测量工程实习报告锦集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