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人口老龄化的调查报告

时间:

人口老龄化的调查报告6篇

  下面是网友“zeyaxie”整理的人口老龄化的调查报告6篇,供大家赏析。

人口老龄化的调查报告

人口老龄化的调查报告 篇1

  一、社会实践情况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现今中国甚至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社会性问题之一。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xx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已经达到%,而世界平均水平约为%,我国的老年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据估计,到20xx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将达到%。人口老龄化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人口老龄化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如医疗保障,老年人居住以及生活来源等养老问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同于发达国家,有深厚的经济基础,这些问题所带来的矛盾尤为突出。

  本次调查报告调研范围虽然仅限于达州市通川区社区,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今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情况和老年人养老方式情况。报告将从整体和部分角度,社区和个体层次来全面分析xx社区人口老龄化及其养老方式情况。

  20xx年7月17日,我来到位于通川区的社区办事处咨询情况。社区的张主任主任热情地接待了我,并且很耐心的解答了我的一些问题,给予我很多这方面的相关数据。

  (一)基本情况

  据了解,社区共有3371户居民,其中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有xx多户,占总人口比重约为60%,老年人口比较多,可以说我们社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很突出了。

  (二)老年人口较多的原因

  现阶段社区老年人口较多的原因有很多,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1、社区建立时间较长,人口密度较大。据了解,动迁之前这里原来就是工人聚居的地方,大量冶炼厂,纺织厂,建筑公司等工厂的工人及其家庭成员在这里居住,因此这里原本人口密度就较大,加之从回迁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五年的时间,自然老年人较多。

  2、周边生活方便,消费水平较低。社区道路四通八达,一级马路、二级马路和众多小街小巷在经过近几年的改造修缮后硬件条件大有改观,以前的沙土路变成了现在的柏油马路,曾经拥堵混乱,狭窄脏乱的街路变成了现在秩序井然,干净整洁的宽阔的大马路;附近公交线路众多,去任何地方都很方便,方便居民出行;给居民的购物消费生活带来极大方便,而且,北行地区较其他地区,物价水平较低,加上第四人民医院等医院距离社区较近,因此大量老年人选择这里来度过他们的晚年,近年来更是有不少老年人搬到这里生活,这也加大了老年人的比重。

  3、房价水平低。社区的房价虽然和全国同等城市相比较低,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对着日益增长的房价望洋兴叹。社区的居民楼不是最近几年新盖成的,而是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老旧楼,因此房价相较同类地区偏低,这也是很多老年人居住在此的原因之一。

  (三)老年人口较多带来的问题

  社区的老年人口较多,这也给社区的工作带来了更多挑战。张主任说,老年人口多主要会带来以下一些问题:

  1、环境问题。说到环境问题,主要还是老年人擅自圈占公共绿地,在里面种地养花,甚至还有放养鸡鸭鹅狗的。鸡鸭带来的粪便污染和噪声污染及侵占公用绿地开辟菜园,这些都给环境带来很大破坏,居民们也都因为他们是老人就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张主任有些无奈的对我说。

  2、养老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中很大部分是老人和子女或是子女之间为了老人的养老金而产生的。有些问题是子女不工作赚钱反而要年迈的老人拿钱养活他们,而他们却不知满足贪得无厌引发的家庭争吵,有些是子女间为争取更多的老人的养老金假借赡养老人而引发的矛盾。另外,有些老人既没有子女赡养,也没有离退休金养老金,他们的生活来源主要是捡拾废品,打更等简单工作得来的收入,这些老年人一旦出现健康等问题,也会给社区带来很大影响。

  (四)社区老年人养老方式调查

  在去社区办事处的同一天,我对社区所辖居民楼其中的一栋中的一个单元中的所有65岁及以上老人的养老方式进行了调研。

  1、社区老年人养老方式现状

  在我所调研的24户居民中,有8户家中有65岁及以上老人,共11人,而这8户中有3户家中有两名老人,其余5户家中有一名老人。而在这11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只有两名老年人没有离退休金养老金,靠儿女赡养,占老年人口的比重约为18%;其余9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离退休金养老金,所占比重约为82%;有离退休金养老金的9名老人中,女性有3人,男性有6人,可见男性与女性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也存在明显差别。在主要生活来源方面,女性老年人比男性更多的依赖家庭其他成员供养。

  从全国的平均水平来看,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生活来源,46%的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其次是靠劳动收入和离退休金养老金生活,分别占%和%。在主要生活来源上,城镇中%的老年人靠离退休金养老金来生活,其次是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和劳动收入,分别占%和%。我们社区的数据表明我们社区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是比较有保障的,基本每个老人都有固定的生活来源。

  可见,同样是居住在社区里的老年人,晚年的养老方式及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老年人有固定的养老金,而有些则没有每月固定的生活来源,他们要靠社会的资助和他们个人的劳动获得生活来源。而即使是有养老金的老年人,他们的晚年生活也并不全是安乐富足的,其中不乏生病看不起病或者身边没有人照看或是生活费不足以负担吃穿用行和就医用药所要花费的费用的老年人。

  二、社区调查单位情况

  社区位于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周围有四川文理学院知名学校,达州有名的风景区莲花湖;沃尔玛,国美苏宁,摩尔百货等商场购物中心使得这里的居民消费购物生活很是方便;周围公交线路四通八达,出行非常方便;鹿鼎寨公园、翠湖公园等广场公园更是为居民提供了夏日消暑冬日散步的好去处。居民们在这样一个安全方便的社区生活都很舒心祥和。

  社区是个年头较久的社区,从低矮破旧的平方动迁改建成居民楼开始于1982年,三年后的1985年居民开始回迁,之后就建立了街道办事处,1999成立通川区社区。社区管辖着周围38栋居民楼,共3371户居民,约人。

  三、社会实践体会

  (一)调查总结

  老年群体更需要我们的关注,据资料显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老年人口数量大。据20xx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xx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3%,占亚洲的38%。

  2、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来势猛。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与发达国家相比,速度十分惊人。据预测,到20xx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将达到%,比20xx年提高个百分点,届时每8个人中就有一个65岁及以上老年人。20xx年以后老龄化程度继续提高,到21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25%,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3、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发达时期出现的,对老龄化的承受力强。同时,由于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速度较慢,允许其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准备和适应。

  中国人口老龄化是由于生育率急剧下降造成的.,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即“未富先老”,薄弱的经济基础尚不具备供养老年人口的能力。

  目前,中国虽已步入老年型社会,但尚处于人口老龄化的早期,未来中国人口类型将从轻度老龄化转变成深度老龄化,进而转化成重度老龄化,“浪潮”将成为21世纪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之一。要减轻人口老龄化问题,还要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国策。

  (二)调查的不足与局限性

  社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的缩影。虽然我调研的范围仅限于通川区社区,因此得出的结论有其局限性,但也有相应的代表性。从我了解和调研的数据、例子来看,通川区社区确实存在着人口老龄化问题,而且老年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不低,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同时,尽管大多数老年人有较固定的生活来源,但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参差不齐,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不尽相同。这些在我们社区出现的问题和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现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城乡、地区老年人养老方式存在的差距。

  (三)应该怎样采取怎样的措施使老年人生活得更好

  老年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使得老年人生活稳定健康是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虽然人口老龄化给发展中的中国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但还应该看到现阶段我国近五成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从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生活来源看,46%的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其次是靠劳动收入和离退休金养老金生活,分别占%和%。老年人的生活来源并不固定和稳定,他们还需要社会给予更多关注。

  首先,社会应继续加强对老年人的帮助扶植力度。切实实行各种针对老年人的福利制度,如廉价乘车,免费参观等制度;完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让老年人有固定的收入;其次,加强社区医疗站,乡村医疗所等基础医疗单位的建设和完善,方便老年人的就医;完善老年人的医疗保险制度,让老年人生病看得起病,方便就医;

  再次,社会应对那些既无养老金有没有儿女供养的老人给予一定的经济上的帮助,使他们能有起码的温饱和健康;

  最后,社会和社区应该加强各种方便老年人生活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如轮椅专用道,适合老年人的健身设施,公园广场,老年人活动室建设等,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充实幸福。老年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人生阶段,要让每个老年人都能享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晚年生活,需要社会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人口老龄化的调查报告 篇2

  长沙人均预期寿命岁

  国际上常用低龄(60-69岁)、中龄(70-79岁)、高龄(80岁及以上)老人比重三个指标来反映老年人口的年龄结构状况。

  调研报告表明,进入老龄化社会后,长沙总人口年均增长约%,老年人口年均增长%,增长幅度是总人口增幅的近3倍。同时,老年人口年龄结构由低龄化向中高龄转变。从增速看,20xx年长沙老年人口比1990年增长%,其中低、中、高龄老人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和203%,中高龄老人的增速明显高于低龄老人;从占比看,1990年时低龄老人占比为%,20xx年时已降至%,高龄老人占比则从%升至%。

  ,长沙人均预期寿命为岁,比20xx年提高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岁,高龄老人占比进一步提高。全市对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全年发放金额超过4000万元。

  九个区县(市)中,雨花区老龄化程度最低,仅有%;宁乡县老龄化程度最高,达到%。

  二胎政策难解老龄化危机

  长沙老年抚养系数为25%,比20xx年提高个百分点,这意味着20xx年时,每100个长沙劳动力需要抚养19位老人,到时,上升到需要抚养25位老人。

  在全市125万老龄人口中,纯空巢老人高达万,其中万是独居老人;完全失能老年人万;部分失能老年人17万;城市“三无”老人万;农村五保老人万;重点老年优抚对象万;失独老人万。庞大的老年群体和众多的高龄、失能、半失能等老年人不仅需要提供大规模的经济保障,也需要不同程度的养老照料,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

  调研报告分析认为,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释放了部分生育需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育率,但新出生人口至少要在15年后才能逐年成长为劳动力,在这期间老年人口数量仍然会继续扩大,加上抚养孩子成本的增加,短期内生育率不会大幅度增长,因此,长沙的老龄化危机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

  养老产业缺口较大

  据调查,目前长沙的老龄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在衣食、居住和医疗保健方面提供低层次的服务,现代老龄产业涉及的老年人文化娱乐和精神享受方面的产品和服务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

  与此同时,长沙的养老服务水平与日趋严重的老龄化形势也不相适应。,长沙养老机构床位数的需求量在万张左右,缺口超过3万张;全市无慢性疾病的老人仅占%,老年人口对带有配套医疗服务的养老机构需求量较大,但全市养老机构中内设医务室的只占60%、取得医疗机构职业许可的仅30%、获得定点医保单位的约6%,护理型、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十分短缺。

  收入偏低则是制约长沙老人选择养老服务和产品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长沙%的老人每月固定收入低于1000元,而目前长沙收费最低的养老机构为1000元/月,因此近半数老人无法独自负担养老机构费用。调查中,%的老人表示目前和老伴未存养老钱;%的老人未从事任何理财活动。

人口老龄化的调查报告 篇3

  一、社会实践情况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现今中国甚至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社会性问题之一。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xx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已经达到%,而世界平均水平约为%,我国的老年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据估计,到20xx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将达到%。人口老龄化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人口老龄化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如医疗保障,老年人居住以及生活来源等养老问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同于发达国家,有深厚的经济基础,这些问题所带来的矛盾尤为突出。

  本次调查报告调研范围虽然仅限于达州市通川区社区,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今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情况和老年人养老方式情况。报告将从整体和部分角度,社区和个体层次来全面分析xx社区人口老龄化及其养老方式情况。

  20xx年7月17日,我来到位于通川区的社区办事处咨询情况。社区的张主任主任热情地接待了我,并且很耐心的解答了我的一些问题,给予我很多这方面的相关数据。

  (一)基本情况

  据了解,社区共有3371户居民,其中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有20xx多户,占总人口比重约为60%,老年人口比较多,可以说我们社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很突出了。

  (二)老年人口较多的原因

  现阶段社区老年人口较多的原因有很多,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1、社区建立时间较长,人口密度较大。据了解,动迁之前这里原来就是工人聚居的地方,大量冶炼厂,纺织厂,建筑公司等工厂的工人及其家庭成员在这里居住,因此这里原本人口密度就较大,加之从回迁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五年的时间,自然老年人较多。

  2、周边生活方便,消费水平较低。社区道路四通八达,一级马路、二级马路和众多小街小巷在经过近几年的改造修缮后硬件条件大有改观,以前的沙土路变成了现在的柏油马路,曾经拥堵混乱,狭窄脏乱的街路变成了现在秩序井然,干净整洁的宽阔的大马路;附近公交线路众多,去任何地方都很方便,方便居民出行;给居民的购物消费生活带来极大方便,而且,北行地区较其他地区,物价水平较低,加上第四人民医院等医院距离社区较近,因此大量老年人选择这里来度过他们的晚年,近年来更是有不少老年人搬到这里生活,这也加大了老年人的比重。

  3、房价水平低。社区的房价虽然和全国同等城市相比较低,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对着日益增长的房价望洋兴叹。社区的居民楼不是最近几年新盖成的,而是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老旧楼,因此房价相较同类地区偏低,这也是很多老年人居住在此的原因之一。

  (三)老年人口较多带来的问题

  社区的老年人口较多,这也给社区的工作带来了更多挑战。张主任说,老年人口多主要会带来以下一些问题:

  1、环境问题。说到环境问题,主要还是老年人擅自圈占公共绿地,在里面种地养花,甚至还有放养鸡鸭鹅狗的。鸡鸭带来的粪便污染和噪声污染及侵占公用绿地开辟菜园,这些都给环境带来很大破坏,居民们也都因为他们是老人就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张主任有些无奈的对我说。

  2、养老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中很大部分是老人和子女或是子女之间为了老人的养老金而产生的。有些问题是子女不工作赚钱反而要年迈的老人拿钱养活他们,而他们却不知满足贪得无厌引发的家庭争吵,有些是子女间为争取更多的老人的养老金假借赡养老人而引发的矛盾。另外,有些老人既没有子女赡养,也没有离退休金养老金,他们的生活来源主要是捡拾废品,打更等简单工作得来的收入,这些老年人一旦出现健康等问题,也会给社区带来很大影响。

  (四)社区老年人养老方式调查

  在去社区办事处的同一天,我对社区所辖居民楼其中的一栋中的一个单元中的所有65岁及以上老人的养老方式进行了调研。

  1、社区老年人养老方式现状

  在我所调研的24户居民中,有8户家中有65岁及以上老人,共11人,而这8户中有3户家中有两名老人,其余5户家中有一名老人。而在这11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只有两名老年人没有离退休金养老金,靠儿女赡养,占老年人口的比重约为18%;其余9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离退休金养老金,所占比重约为82%;有离退休金养老金的9名老人中,女性有3人,男性有6人,可见男性与女性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也存在明显差别。在主要生活来源方面,女性老年人比男性更多的依赖家庭其他成员供养。

  从全国的平均水平来看,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生活来源,46%的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其次是靠劳动收入和离退休金养老金生活,分别占%和%。在主要生活来源上,城镇中%的老年人靠离退休金养老金来生活,其次是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和劳动收入,分别占%和%。我们社区的数据表明我们社区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是比较有保障的,基本每个老人都有固定的生活来源。

  可见,同样是居住在社区里的老年人,晚年的养老方式及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老年人有固定的养老金,而有些则没有每月固定的生活来源,他们要靠社会的资助和他们个人的劳动获得生活来源。而即使是有养老金的老年人,他们的晚年生活也并不全是安乐富足的,其中不乏生病看不起病或者身边没有人照看或是生活费不足以负担吃穿用行和就医用药所要花费的费用的老年人。

  二、社区调查单位情况

  社区位于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周围有四川文理学院知名学校,达州有名的风景区莲花湖;沃尔玛,国美苏宁,摩尔百货等商场购物中心使得这里的居民消费购物生活很是方便;周围公交线路四通八达,出行非常方便;鹿鼎寨公园、翠湖公园等广场公园更是为居民提供了夏日消暑冬日散步的好去处。居民们在这样一个安全方便的社区生活都很舒心祥和。

  社区是个年头较久的社区,从低矮破旧的平方动迁改建成居民楼开始于1982年,三年后的1985年居民开始回迁,之后就建立了街道办事处,1999成立通川区社区。社区管辖着3

  周围38栋居民楼,共3371户居民,约人。

  三、社会实践体会

  (一)调查总结

  老年群体更需要我们的关注,据资料显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老年人口数量大。据20xx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xx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3%,占亚洲的38%。

  2、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来势猛。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与发达国家相比,速度十分惊人。据预测,到20xx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将达到%,比20xx年提高个百分点,届时每8个人中就有一个65岁及以上老年人。20xx年以后老龄化程度继续提高,到21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25%,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3、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发达时期出现的,对老龄化的承受力强。同时,由于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速度较慢,允许其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准备和适应。

  中国人口老龄化是由于生育率急剧下降造成的,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即“未富先老”,薄弱的经济基础尚不具备供养老年人口的能力。

  目前,中国虽已步入老年型社会,但尚处于人口老龄化的早期,未来中国人口类型将从轻度老龄化转变成深度老龄化,进而转化成重度老龄化,“浪潮”将成为21世纪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之一。要减轻人口老龄化问题,还要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国策。

  (二)调查的不足与局限性

  社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的缩影。虽然我调研的范围仅限于通川区社区,因此得出的结论有其局限性,但也有相应的代表性。从我了解和调研的数据、例子来看,通川区社区确实存在着人口老龄化问题,而且老年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不低,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同时,尽管大多数老年人有较固定的生活来源,但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参差不齐,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不尽相同。这些在我们社区出现的问题和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现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城乡、地区老年人养老方式存在的差距。

  (三)应该怎样采取怎样的措施使老年人生活得更好

  老年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使得老年人生活稳定健康是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虽然人口老龄化给发展中的中国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但还应该看到现阶段我国近五成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从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生活来源看,46%的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其次是靠劳动收入和离退休金养老金生活,分别占%和%。老年人的生活来源并不固定和稳定,他们还需要社会给予更多关注。

  首先,社会应继续加强对老年人的帮助扶植力度。切实实行各种针对老年人的福利制度,如廉价乘车,免费参观等制度;完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让老年人有固定的收入;其次,加强社区医疗站,乡村医疗所等基础医疗单位的建设和完善,方便老年人的就医;完善老年人的医疗保险制度,让老年人生病看得起病,方便就医;

  再次,社会应对那些既无养老金有没有儿女供养的老人给予一定的经济上的帮助,使他们能有起码的温饱和健康;

  最后,社会和社区应该加强各种方便老年人生活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如轮椅专用道,适合老年人的健身设施,公园广场,老年人活动室建设等,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充实幸福。老年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人生阶段,要让每个老年人都能享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晚年生活,需要社会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人口老龄化的调查报告 篇4

  一、社会实践情况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现今中国甚至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社会性问题之一。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xx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已经达到%,而世界平均水平约为%,我国的老年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据估计,到20xx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将达到%。人口老龄化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人口老龄化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如医疗保障,老年人居住以及生活来源等养老问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同于发达国家,有深厚的经济基础,这些问题所带来的矛盾尤为突出。

  本次调查报告调研范围虽然仅限于达州市通川区社区,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今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情况和老年人养老方式情况。报告将从整体和部分角度,社区和个体层次来全面分析xx社区人口老龄化及其养老方式情况。

  20xx年7月17日,我来到位于通川区的社区办事处咨询情况。社区的张主任主任热情地接待了我,并且很耐心的解答了我的一些问题,给予我很多这方面的相关数据。

  (一)基本情况

  据了解,社区共有3371户居民,其中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有20xx多户,占总人口比重约为60%,老年人口比较多,可以说我们社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很突出了。

  (二)老年人口较多的原因

  现阶段社区老年人口较多的原因有很多,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1、社区建立时间较长,人口密度较大。据了解,动迁之前这里原来就是工人聚居的地方,大量冶炼厂,纺织厂,建筑公司等工厂的工人及其家庭成员在这里居住,因此这里原本人口密度就较大,加之从回迁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五年的时间,自然老年人较多。

  2、周边生活方便,消费水平较低。社区道路四通八达,一级马路、二级马路和众多小街小巷在经过近几年的改造修缮后硬件条件大有改观,以前的沙土路变成了现在的柏油马路,曾经拥堵混乱,狭窄脏乱的街路变成了现在秩序井然,干净整洁的宽阔的大马路;附近公交线路众多,去任何地方都很方便,方便居民出行;给居民的购物消费生活带来极大方便,而且,北行地区较其他地区,物价水平较低,加上第四人民医院等医院距离社区较近,因此大量老年人选择这里来度过他们的晚年,近年来更是有不少老年人搬到这里生活,这也加大了老年人的比重。

  3、房价水平低。社区的房价虽然和全国同等城市相比较低,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对着日益增长的房价望洋兴叹。社区的居民楼不是最近几年新盖成的,而是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老旧楼,因此房价相较同类地区偏低,这也是很多老年人居住在此的原因之一。

  (三)老年人口较多带来的问题

  社区的老年人口较多,这也给社区的工作带来了更多挑战。张主任说,老年人口多主要会带来以下一些问题:

  1、环境问题。说到环境问题,主要还是老年人擅自圈占公共绿地,在里面种地养花,甚至还有放养鸡鸭鹅狗的。鸡鸭带来的粪便污染和噪声污染及侵占公用绿地开辟菜园,这些都给环境带来很大破坏,居民们也都因为他们是老人就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张主任有些无奈的对我说。

  2、养老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中很大部分是老人和子女或是子女之间为了老人的养老金而产生的。有些问题是子女不工作赚钱反而要年迈的老人拿钱养活他们,而他们却不知满足贪得无厌引发的家庭争吵,有些是子女间为争取更多的老人的养老金假借赡养老人而引发的矛盾。另外,有些老人既没有子女赡养,也没有离退休金养老金,他们的生活来源主要是捡拾废品,打更等简单工作得来的收入,这些老年人一旦出现健康等问题,也会给社区带来很大影响。

  (四)社区老年人养老方式调查

  在去社区办事处的同一天,我对社区所辖居民楼其中的一栋中的一个单元中的所有65岁及以上老人的养老方式进行了调研。

  1、社区老年人养老方式现状

  在我所调研的24户居民中,有8户家中有65岁及以上老人,共11人,而这8户中有3户家中有两名老人,其余5户家中有一名老人。而在这11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只有两名老年人没有离退休金养老金,靠儿女赡养,占老年人口的比重约为18%;其余9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离退休金养老金,所占比重约为82%;有离退休金养老金的9名老人中,女性有3人,男性有6人,可见男性与女性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也存在明显差别。在主要生活来源方面,女性老年人比男性更多的依赖家庭其他成员供养。

  从全国的平均水平来看,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生活来源,46%的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其次是靠劳动收入和离退休金养老金生活,分别占%和%。在主要生活来源上,城镇中%的老年人靠离退休金养老金来生活,其次是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和劳动收入,分别占%和%。我们社区的数据表明我们社区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是比较有保障的,基本每个老人都有固定的生活来源。

  可见,同样是居住在社区里的老年人,晚年的养老方式及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老年人有固定的养老金,而有些则没有每月固定的生活来源,他们要靠社会的资助和他们个人的劳动获得生活来源。而即使是有养老金的老年人,他们的晚年生活也并不全是安乐富足的,其中不乏生病看不起病或者身边没有人照看或是生活费不足以负担吃穿用行和就医用药所要花费的费用的老年人。

  二、社区调查单位情况

  社区位于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周围有四川文理学院知名学校,达州有名的风景区莲花湖;沃尔玛,国美苏宁,摩尔百货等商场购物中心使得这里的居民消费购物生活很是方便;周围公交线路四通八达,出行非常方便;鹿鼎寨公园、翠湖公园等广场公园更是为居民提供了夏日消暑冬日散步的好去处。居民们在这样一个安全方便的社区生活都很舒心祥和。

  社区是个年头较久的社区,从低矮破旧的平方动迁改建成居民楼开始于1982年,三年后的1985年居民开始回迁,之后就建立了街道办事处,1999成立通川区社区。社区管辖着3

  周围38栋居民楼,共3371户居民,约人。

  三、社会实践体会

  (一)调查总结

  老年群体更需要我们的关注,据资料显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老年人口数量大。据20xx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xx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3%,占亚洲的38%。

  2、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来势猛。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与发达国家相比,速度十分惊人。据预测,到20xx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将达到%,比20xx年提高个百分点,届时每8个人中就有一个65岁及以上老年人。20xx年以后老龄化程度继续提高,到21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25%,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3、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发达时期出现的,对老龄化的承受力强。同时,由于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速度较慢,允许其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准备和适应。

  中国人口老龄化是由于生育率急剧下降造成的,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即“未富先老”,薄弱的经济基础尚不具备供养老年人口的能力。

  目前,中国虽已步入老年型社会,但尚处于人口老龄化的早期,未来中国人口类型将从轻度老龄化转变成深度老龄化,进而转化成重度老龄化,“浪潮”将成为21世纪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之一。要减轻人口老龄化问题,还要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国策。

  (二)调查的不足与局限性

  社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的缩影。虽然我调研的范围仅限于通川区社区,因此得出的结论有其局限性,但也有相应的代表性。从我了解和调研的数据、例子来看,通川区社区确实存在着人口老龄化问题,而且老年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不低,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同时,尽管大多数老年人有较固定的生活来源,但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参差不齐,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不尽相同。这些在我们社区出现的问题和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现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城乡、地区老年人养老方式存在的差距。 4

  (三)应该怎样采取怎样的措施使老年人生活得更好

  老年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使得老年人生活稳定健康是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虽然人口老龄化给发展中的中国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但还应该看到现阶段我国近五成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从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生活来源看,46%的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其次是靠劳动收入和离退休金养老金生活,分别占%和%。老年人的生活来源并不固定和稳定,他们还需要社会给予更多关注。

  首先,社会应继续加强对老年人的帮助扶植力度。切实实行各种针对老年人的福利制度,如廉价乘车,免费参观等制度;完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让老年人有固定的收入;其次,加强社区医疗站,乡村医疗所等基础医疗单位的建设和完善,方便老年人的就医;完善老年人的医疗保险制度,让老年人生病看得起病,方便就医;

  再次,社会应对那些既无养老金有没有儿女供养的老人给予一定的经济上的帮助,使他们能有起码的温饱和健康;

  最后,社会和社区应该加强各种方便老年人生活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如轮椅专用道,适合老年人的健身设施,公园广场,老年人活动室建设等,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充实幸福。老年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人生阶段,要让每个老年人都能享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晚年生活,需要社会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人口老龄化的调查报告 篇5

  一、必要性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能力锻炼,使我们能更好的了解整个社会,更好的关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觉得有必要做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调查。

  二、概况

  在中学时老师就提到过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当时没怎么在意这个问题,随着知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个问题.通过网络.查阅图书.实际调查等进行了全面的调研。

  三、人口老龄化现状

  我国现在的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也是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国家之一,据人口预测中心表明,目前我国老龄人口迅速上升。

  由上表可知,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是: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65岁以上人口由6299万增加到8811万,占总人口的百分比由1990年的%上升到20xx年%,就我国目前的人口老龄化现状,有几点预测:

  1)、65岁老龄人口比例将超过20%

  2)、老年人口将高龄化

  3)、80岁以上人口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四、养老体制

  1、老年人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估

  2、老年人收支情况及养老保障覆盖率

  (1)、老年人领取退休金(养老金)的比率

  城市老年人为%,农村为%。城市享受退休(养老)金的老年人平均月退休金为990元;农村684元。

  (2)、老年人平均年收入和支出情况

  城市老年人平均年收入为元,支出为元,其中由自己承担的医药费平均885元;农村老年人平均年现金收入为2722元,支出为2691元,其中由自己承担的医药费平均287元。

  由上可知,城乡的养老体制存在着差异,这会在很大的程度上让农村的老人感到不公平,觉得自己过得不幸福,因此,必须完善养老保障体制,让老人觉得老有所养,老友所依。

  五、社会保障体制

  1、医疗保障覆盖率

  城市老年人享受各类医疗保障的占%,不能享受任何医疗保障的为%。农村老年人享受各类医疗保障的有%,不能享受任何医疗保障的为%。可见农村老年人缺医少药、看病难、看不起病的现象还很严重。

  2、养老保障和收入水平提高,基本生活有保障

  城市老年人享受退休金(养老金)的比例由20xx年的%上升到20xx年的%,年平均收入从7392元提高到元,增长了%;同期老年人年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比例由20xx年的%下降到20xx年的%;认为自己经济有保障的比例由%上升到%;

  农村老年人享受退休金(养老金)的比例由20xx年的%上升到20xx年的%,年平均收入同期从1651元提高到2722元,增长了6%。同期老年人年收入低于当地救助标准的比例同期由%下降到%。绝大多数老年人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人口老龄化的调查报告 篇6

  一、调查时间

  20xx年3月7日和8日

  二、调查地点

  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

  三、调查的必要性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能力锻炼,使我们能更好的了解整个社会,更好的关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觉得有必要做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调查报告

  四、概况

  在中学时老师就提到过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当时没怎么在意这个问题,随着知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个问题.通过网络.查阅图书.实际调查等进行了全面的调研。

  五、调查数据

  总调查人数:300人其中城市人口183人农村117人

  六、调查数据分析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我们的人口比例中的是青年,但是老年人的所占比例已达到30%,这是个惊人的数字,因为它已经和青年人的比例持平了。且少年的比例只有仅仅的15%,也就是说我们所调查的这个地方已经进入老龄化。

  七、产生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1、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人得到了保障,以及医学水平的进步,使得人口平均年龄大幅度的提高。

  2、由于计划生育及生育时间推后,造成出生率的降低。

  3、人口迁移造成的地区性人口老龄化。

  八、本地养老体制

  1、老年人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估

  2、老年人收支情况及养老保障覆盖率

  (1)老年人领取退休金(养老金)的比率

  城市老年人为%,农村为%。城市享受退休(养老)金的老年人平均月退休金为990元;农村684元。

  (2)老年人平均年收入和支出情况

  城市老年人平均年收入为元,支出为元,其中由自己承担的医药费平均885元;农村老年人平均年现金收入为2722元,支出为2691元,其中由自己承担的医药费平均287元。

  由上可知,城乡的养老体制存在着差异,这会在很大的程度上让农村的老人感到不公平,觉得自己过得不幸福,因此,必须完善养老保障体制,让老人觉得老有所养,老友所依。

  九、中国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

  第一、人口老龄化深深的影响着我国经济生活和经济发展,它会引起劳动力资源,劳动力就业,劳动力生产率,消费品构成等方面,影响社会经济的运行。1.人口老龄化意味着社会要用更少的劳动力来抚养更多的人口,即社会总抚养比上升;2.劳动力人口相对减少,甚至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3.人口老龄化会影响国家竞争力,甚至关系到民族存亡;4.人口老龄化会影响社会的投资结构和消费结构。

  第二.社会资源分配和供给矛盾重重,人口老化指在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而其他年龄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的动态过程给社会经济带来调整问题。对家庭而言,老人主要照顾者为家庭成员,照料年限之长,每天花费时间之多,都是很难想象的。显然,单独依靠家庭来解决大面积,旷日持久的老人照顾是不可能的。

  第三.人口老龄化会引发新的老年贫困人口的出现。我国人口老龄化分布是:农村大于城市,汉族地区大于少数民族地区;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这样的分布可引发一下问题:1.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滞后作用;2.使这些地区教育得不到较快发展;3.使这些地区老年人口性别比例失衡;女性老年人口在晚年成为寡妇或独居的可能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增加,高龄老年女性人口成为一个特殊的人口群,他们的晚年的晚年处在极度悲惨的境地。

  总之,人口老龄化将带来越严重的问题,我们只有重视这一问题,从建立合理的年龄结构开始,才能ZUI终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系列问题。并使我国朝着更合理,更健全,更快速的经济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方向。

  十、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1、进一步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受力,这是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出路。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保障体系。

  3、积极推进老年立法,建立老年法规,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1996年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4、大力发展老年人力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机会,为有贡献的老年人鼓励,刺激更多的老年人为社会贡献。

  5、放宽计划生育的政策,及时且有效的推行二胎政策,从而提高出生率。

  十一、结语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它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经济生活与发展,社会总抚养比上升,劳动力供不应求,国家竞争力下降。人口老龄化虽然是个问题,但是它在不久的将来会变成昔日凋谢的玫瑰;老龄人口也是我们群体中的一员,我们应尽的努力去帮助他们,这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义务与权力。

人口老龄化的调查报告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