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悼念袁隆平作文

时间:

悼念袁隆平作文(精华8篇) 纪念袁隆平作文

  【前言】本文是网友“yueqiaoji”分享的悼念袁隆平作文(精华8篇),以供借鉴。

悼念袁隆平作文

悼念袁隆平作文 篇1

“穿梭在田间垄亩,凝视着子孙千秋,60年汗水灌出一片金色的沃土,91岁高龄缔造出一派绿色的希望,在精明的世界甘愿做一个“顽愚”的痴者,把一生奉献给人类的温饱;在贪闲的世间甘愿做一个永恒的“行者”,用一生追逐科技前沿,袁隆平就是这样的一位耕耘者,在科谷飘香中,让自己成为一个传奇。”这是国家给袁老的颂词,也是袁老的生平事迹,可谁又想到这样一位“国宝”级的传奇之士,在5月22日13点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老爷爷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他的一生只为他的水稻梦,如今,夏日的丰收之际,他却突然离开了人世。在他出生的那个年代,民不聊生大饥荒的阴霾笼罩在中华大地上饿殍遍地的凄惨景象深深刺痛了袁隆平老爷爷的心。当时的袁隆平老爷爷还是一位教师,他萌生了一个念头,培养人工杂交水稻。他暗下决心,要让每个中国人都能吃饱饭。当时美国和日本的杂交水稻都失败了,很多科学家都不相信杂交水稻能够成功,袁隆平老爷爷顶着舆论的压力,在历经13年后,终于成功选日出杂交水稻新品种。直到2004年,全国20%的水稻都采用了袁隆平老爷爷的杂交水稻技术,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

  2017年,袁隆平老爷爷领导的青岛海水稻研究中心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海水稻测产成功;2018年袁隆平老爷爷领导的团队在热带沙漠实验种植水稻成功;2019年,袁隆平老爷爷超级稻“超优1000”,在重庆大足区市政成功,平均每亩产达903。9公斤。袁隆平老爷爷一次又一次突破极限,尽管她早已名满天下,但他仍为“禾下乘凉梦”而努力着。

  缅怀袁隆平老爷爷,愿袁老在天之灵一切安好。

悼念袁隆平作文 篇2

  昨天一条新闻在各大平台上传开了:袁隆平院士逝世了,全国人民哀悼。

  “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句话感动到内心深处袁老几乎倾尽所有心血研发了杂交水稻,让全国人民不再饥饿,都得到了粮食。

  反转又反转,终究巨星陨落,杂交水稻之父,那个让中国不再惧怕饥饿的袁隆平爷爷终究还是离开我们了,多希望这依旧是一条假新闻,多希望再辟谣一次。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大,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可以增产一亿五千万吨粮食!”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来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获得共和国勋章时曾说:“我不能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应该继续努力!”这样伟大的科学探求精神多么宝贵,虽已获得共和国勋章,但已高龄的袁老却说要继续努力。

  我们也应该学习袁老的不放弃,努力的精神品质,在自己的学业上多下功夫,就像袁隆平院士研究杂交水稻时一样。禾下乘梦凉梦,丹心映青田,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发扬这种精神。

  神农氏返回了他的天国,留下人间稻米满仓,永远怀念您、永远感恩您,风吹稻花香两岸,国士无双,缅怀!

悼念袁隆平作文 篇3

  一条新闻在各大平台上传开了:袁隆平院士逝世了,全国人民哀悼。

  “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句话感动到内心深处袁老几乎倾尽所有心血研发了杂交水稻,让全国人民不再饥饿,都得到了粮食。

  反转又反转,终究巨星陨落,杂交水稻之父,那个让中国不再惧怕饥饿的袁隆平爷爷终究还是离开我们了,多希望这依旧是一条假新闻,多希望再辟谣一次。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大,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可以增产一亿五千万吨粮食!”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来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获得共和国勋章时曾说:“我不能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应该继续努力!”这样伟大的科学探求精神多么宝贵,虽已获得共和国勋章,但已高龄的袁老却说要继续努力。

  我们也应该学习袁老的不放弃,努力的精神品质,在自己的学业上多下功夫,就像袁隆平院士研究杂交水稻时一样。禾下乘梦凉梦,丹心映青田,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发扬这种精神。

  神农氏返回了他的天国,留下人间稻米满仓,永远怀念您、永远感恩您,风吹稻花香两岸,国士无双,缅怀!

悼念袁隆平作文 篇4

  2021年5月22日,是共和国历史上,举国悲痛的一日。下午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初次听到袁爷爷逝世的消息,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只觉得胸口下坠,似是被剜去了心一样,好像世间所有的文字,都冲不破我内心的冰凉。

  放学回家后,我急切地打开电脑查看,网上铺天盖地全是致敬袁爷爷的信息,我也好想插上翅膀飞到长沙湘雅医院去悼念袁爷爷!泪眼婆娑,那个让我们吃饱饭的人,就这样永远地走了!袁爷爷再也没法像过去那样,笑眯眯地出现在满眼金黄的稻田里,用地道的湖南话说出幽默机智的段子,自嘲自己是有“有偶像包袱的90后”梗王。他朴素执拗得如同故乡的父老,真诚幽默得就像身边的亲人。

  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活着,可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袁爷爷虽然已经走了,可他的精神、事迹和话语却像种子一样种在了我们的心田。他说过:我毕生的追求,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说过:一粒粮食能绊倒一个国家,也能拯救一个国家;他说过:平生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爷爷这一生,都在为年少时做得那个“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的梦而追逐,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子之梦,即是中华之梦。袁爷爷虽然已逝,可他的这些话,如同稻米一般滋养着我们。我想,对袁爷爷最好的致敬,不仅是把碗里的饭吃光光,还要传承他的梦想,练就一身本领,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之人。

  反思自己,生于蜜罐,成长于独生家庭,尽享了两辈人的偏爱,却很少懂得感恩和付出。生活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习上,粗心大意一知半解;思想上,不求上进得过且过……扪心自问,这样的自己又该如何传承袁爷爷的梦想!

  100多年前,詹天佑12岁就赴美留学,立志为早日富强祖国而学习科学;60多年前,革命青年跨过鸭绿江,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抛头颅洒热血;今天,无数年轻人走向长沙街头,加入到送别悼念袁爷爷的人山人海中。我想,他们的心中,必然像袁爷爷一样存有坚定的信仰;他们的身上,必然像袁爷爷一样存有拼搏的光芒!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袁爷爷,请您放心,虽然您带着禾下乘凉梦去了远方,但您已经将奋斗的“种子”留给了我们年轻一代。我们会传承您的梦想,勇于奋进,继续前行!

悼念袁隆平作文 篇5

  袁老千古,国士无双。

  您曾说,“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您倾其自己的一生,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鞠躬尽瘁,把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土地。终于,您让人们告别了饥饿,让饿莩遍野成为了永久的历史,可您的青春,您的风华正茂,您的一切,却被无情地吞噬。但您的所有:一切能带走的和带不走的,都已经留在了我们的身旁,我们的心里。

  我好像与您见过一面,或在课本上,或在饭桌上,或在人间,就在我们身边。现在唯一能对您做的就是怀念,就是翻开课本,看着课本中,稻田里您朴实的笑容。在每一粒米饭上,好似都绽放着您的光辉,它们第一次让我觉得,是那么的香甜,那么可口。您解决的是人类的根,为的是贫苦之人,心怀百姓。每一片土地上似乎都撒有您的汗水,任意一碗饭中都有您的笑脸,到处都是您培育出的粮食。

  一个超人走了,他戴着草帽,弯着腰。“我是九零后,我要继续干到百零后。”一位戴着草帽的农民,一生屹立在稻田中,那是您:您笑着,笑得那么朴实,纯真;你是个农民,谁也不能不承认;但您更是个科学家,这更是事实;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您是不畏一切,改变人类的英雄!您的身影会一直屹立在这田地中,任意一片田地中;您的年龄会一直定格在“九零后”,任何时候……

  也许是因为您太伟大了吧,我们竟然会忘了您也会生老病死。从此以后的课本上,也许就会有袁老您的生卒年月了。但一成不变的是,您那精神永远被我们铭记,我们知道,不管什么时候都可以看到您,开着您的小小车穿梭在田间,管他一百年还是两百年,您都会带着您的小猫守着您的田。

  可能是天堂闹了饥荒需要您的帮助吧!袁老,若来世还生在中国,我们定让您在田间乘凉,让您看看这十四亿中国人吃好,吃饱。

  我曾经不明白,为什么那些为了人民幸福生活奉献了一生的人去世,会有那么多人明明与他没有接触却会为他掉眼泪,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明白……泪水落在面前的笔记本上,浸透了纸页,模糊不清的视线,看着纸上缓缓晕开的墨痕,竟觉得这好似盛开的水稻……值得我骄傲的是:我与您这位伟大的英雄,在同一个人间共同度过了十二年,和这颗天空中的星一同度过的这十二年,无疑是我人生中最值得骄傲的十二年。

  有个老人在禾下乘凉,麦子丰收了,成片成片,金黄金黄,老人浅笑着,荡漾着笑容,睡着了……

悼念袁隆平作文 篇6

  前不久,中非农业研讨会上,年届90岁的袁隆平用流利的英语完成了直播演讲,赢得网友的纷纷点赞。近日,袁老接受了央视《面对面》的采访。即使早就过了退休的年齡,袁老依然坚持上班。他的办公室码放着成堆的资料,而桌上的眼镜和放大镜格外引人注目。他表示:首先用眼镜,眼镜不行就用放大镜。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袁隆平和他的团队通过开办杂交水稻培训国际班,已经为近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目前,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到700万公顷,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

  除了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之外,他还有一个“禾下乘凉梦”。他曾梦见实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高粱那么大,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现在,每公顷稻子的产量可以高达18吨。当记者问他希望稻子能高产到什么份上时,袁老说:“这个是没有尽头的,不封顶。”

悼念袁隆平作文 篇7

  刚坐在饭桌上,吃香喷喷的米饭的时候,你也许会记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更让我深有感触的却是“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袁隆平爷爷。

  2020年9月29日,袁隆平在人民大会堂接过“共和国勋章”奖章。作为杂交水稻体系的开创者,作文袁隆平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技术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被人亲切地称作“杂交水稻之父”,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英雄。然而在获得荣誉后,袁隆平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他仍保持这几十年前进入大众视野时的那样,干瘦、黝黑、生活简朴。尽管已年满90,却坚持每天下田。为国家排忧解难,为事业全力以赴,似乎已经成了他的要务和本能。

  艾青曾言:“个人的痛苦与快乐,必须融入时代的痛苦与快乐里”袁隆平年少立志学农,青年时有感于国家因饥饿而贫弱的现实,便将全部心血都投入了农业技术研究的工作。他始终将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放在心上,在与时代共存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个体生命也许是易逝的,但无数个体汇入时代洪流后,就能产生永不停息的巨大能量。对于袁隆平的生活,他套用巴尔扎克的名言进行形容“我不在家,就在实验田,不在实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正因为对杂交水稻爱得深沉,袁隆平化苦为乐,用超强的毅力坚持了下去,最终收获了成功。

  天才之所以显得卓越超凡,并非完全因为天资聪颖,也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有关。功名成就之后,袁隆平没有被鲜花和掌声迷花了眼而是不断坚持前行,成为令人赞叹的“90后”追梦人。对于青年学生的我们而言,时代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像袁隆平一样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用汗水浇灌出成功的花朵。

  2021年5月22日,13:07分,您离开了我们。你或许是神仙吧,毕竟神仙到凡间播散完种子又要回到天上去了。您是中国人民的光,星河可暗,此光不灭!袁爷爷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怀念您。

悼念袁隆平作文 篇8

  禾下乘凉梦,一生永为“稻粱谋”。袁老,您一路走好。——题记

  狂风呼啸,雨点稀稀疏疏的滴落在地上,如同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银色的地毯。为湛蓝的天际织了一张灰色的大网。遮天蔽日的乌云遮住了光彩夺目的太阳,灰暗的天际,无边的乌云,空旷的大地,一切都灰灰的,暗暗的,静静的!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爷爷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一切看上去那么遥远,却又那么近,一代伟人就这么与世长辞了。

  16时许,灵车驶出医院,路边聚集了闻讯而前来送行的市民,司机停车鸣笛,人们把鲜花捧在胸前,悲哀的神情溢于言表,悲恸高呼:“袁爷爷,一路走好!”

  袁爷爷病重时,仍念念不忘他的稻子长得好不好,稻子,他心心念念毕生追求的梦,一个只为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为了让中国人都能吃饱一顿饭,袁爷爷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他的一生是辉煌的`,是可敬的,是朴实无华的。

  袁爷爷的一生与杂交水稻从未分离,那粒粒饱满,金黄金黄的稻穗仿佛是他的孩子。一辈子为了他们任劳任怨,却无怨无悔,因为他们是让世界吃饱饭的功臣,平凡的瑰宝。袁隆平爷爷曾说过,科学探索无止境,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上,他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梦想尚未实现,不会停歇的老人却先走了。袁爷爷,梦想尚未实现,您怎能以这样的方式先行一步呢?袁爷爷,您常说自己有着七十多岁的年龄,五十多岁的身体,三十多岁的心态,更有二十多岁的肌肉弹性。这么乐观的您,怎能不辞而别?

  迈入耄耋之年,本应“颐养天年”的年龄,您却一直奋斗在科研第一线,可是您似乎感到力不从心了,因而每年都给自己定下目标,时间虽紧,但岁月无情人有情。您的雄心壮志就是老骥伏枥得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您牺牲了自己,满足了世界,任岁月变迁,任世事无常,天上的星星中始终有您,历史的长河中,您的身影不会消失。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现在我是多么不相信这句话,多么希望您与与世长辞的消息是个谣言。如风般来的快,去的也快,晶莹的泪花从眼角滑落,眼中又重现出袁老您熟悉的身影,袁老,一路走好!

悼念袁隆平作文(精华8篇) 纪念袁隆平作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