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作文范文

时间:
  • 相关推荐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作文范文(集合5篇)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作文范文(集合5篇)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作文范文1

  作为一名奋战在农村工作的基层干部,肩上更是扛着振兴乡村的艰巨任务,就是要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将党的好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实好,才能把外来“输血”帮扶转变为自主“造血”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新时代农村的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筑牢乡村振兴之基的重点。在脱贫攻坚的持续推进下,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但部分贫困山区受地理条件限制,历史欠账多、优质资源供给不足、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制约,各项基础设施都相对落后,水、电、路、污染处理等方面仍存在突出短板,这都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掣肘。在实现振兴乡村的过程中,必须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工作,立足群众需求继续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加快补齐水、气、污染处理设施等突出短板,解决制约当地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许多地区在脱贫攻坚的带动下,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但是部分偏远山区,在水、电、路、生态治理等方面依然非常落后,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政府给予大力支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是农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是党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关心。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责无旁贷,应该为乡村振兴献计出力,带领群众发展致富。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作文范文2

  青瓦白墙温暖着冬日的寒意,平整干净的道路延伸至村里的每家每户,在石硐镇大洪村,村民正在家门口的包装车间将猕猴桃按等级分框装篮。

  然而,谁能想到该村曾经因交通不便、水资源缺乏、产业基础薄弱等被列入国家级贫困村。2015年,舒红怀揣着建设家乡的梦想,出资3000万元成立贵州中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领家乡人踏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这些年,中康公司自建猕猴桃园区4800亩,带动石硐镇猕猴桃产业发展1万余亩,实现区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403户1155人脱贫,2000余农户增收致富。作为新乡贤中的杰出代表,2022年4月,舒红入选息烽县首批“新乡贤”。同年6月,息烽县新乡贤会第一次会员大会召开,舒红成功当选为息烽县新乡贤会会长。

  在舒红等新乡贤的引领下,石硐镇有效促进“人才回归,资本回流”,共计引进农业经营主体57家,实现产业结构调整4.4万余亩,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5900元增加至2020年的1.27万元,真正实现了“回引一人、发展一业、改变一村”的美好愿景。不久前,石硐镇被认定为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作文范文3

  2019年3月8日上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一堂生动的“乡村振兴课”格外引人注目。结合河南农业大省的实际,深入浅出地讲清讲透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怎么看、怎么干”的问题,强调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如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就是要向改革要动力,重点在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上下功夫。

  城乡融合发展要跳出乡村看乡村,不能只靠乡村自身积累,还要推动资源要素的强力反哺,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要优化城乡基本服务的供给模式,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农民也能享受到丰富多元的公共服务。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门槛不断降低,已有9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也要看到,户籍制度还是横亘于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的一道身份鸿沟,到2018年底仍有2.26亿已成为城镇常住人口但尚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城乡融合发展,既要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居家进城落户,又要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让进城的进得放心,留在农村的留得安心,实现进城和留乡各得其所、城镇和乡村相得益彰。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作文范文4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乡……”上世纪80年代,一曲优美动人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唱响大江南北,唱出了中国农民对家园发生巨变的喜悦和憧憬。

  今日中国农业农村的变化已远远超出了当年的想象,但中国农民靠勤劳双手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精气神则坚韧不变。新时代的美丽农村会是什么样?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变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还是二十个字,但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深刻反映了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新阶段、农民群众的新期待。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产业兴旺了,农民才能有好的就业、高的收入,农村才有生机和活力,乡村振兴才有强大的物质基础。推进产业兴旺,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构建彰显地域特色、体现乡村气息、承载乡村价值、适应现代需要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让农业经营有效益,真正成为有奔头、有前途的产业。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现在不少城里人之所以向往农村,就是因为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可以缅怀乡愁的味道。实现生态宜居,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让良好生态成为永不枯萎的“摇钱树”。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既要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因地制宜推进移风易俗,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我们党是以农村包围城市取得革命胜利的,今天,乡村治理仍然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说一千道一万,提高农民收入是关键。农民没有富裕起来,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要千方百计保持农民增收好势头,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十个字”总要求,全面阐释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各领域、各方面的具体要求,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具体体现。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作文范文5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推进,农村长期存在的脏乱差局面得到扭转,农民群众环境卫生观念发生可喜变化,满意度明显提升。人民对农村优美人居环境的期待,从“摆脱脏乱差”逐步提升为“追求乡村美”。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并对农村改厕、污水治理、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就医等公共服务建设等作出具体部署,展现了一幅更美丽、更宜居的乡村未来图景。

  中央一号文件起草组成员周应华表示:“乡村建设基本的目标,就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让农民就地逐步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在实施中要坚持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在目标和标准上不要定得太高,水平、标准、档次可以因地而异、高低有别,重点是保证基本功能,解决突出问题。对于那些既有利于生产又有利于生活的设施,比如农村道路、仓储冷链和物流设施等要优先安排,加快建设。

  要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认识乡村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把握好工作的时度效,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不盲目拆旧村、建新村,不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开发、大建设,严格规范村庄撤并。同时,要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作文范文(集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