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弘扬红色文化涵养家国情怀主题作文

时间:

【精】弘扬红色文化涵养家国情怀主题作文(集合3篇)

【精】弘扬红色文化涵养家国情怀主题作文(集合3篇)

弘扬红色文化涵养家国情怀主题作文1

  将“党建书苑”打造为党建品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建阵地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的作用,中国华润有限公司于2018年启动“党建书苑”体系建设。

  作为党员学习教育活动的阵地,党员践行宗旨和意识、提高素质的重要活动场所,华润“党建书苑”满足了多层次、多领域党员的学习需求,给公司党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重视员工需求,适应新时代能力建设要求

  针对下属企业多、业务范围广的实际,华润在书苑建设启动之初便制定发布了《华润有限公司基层组织党建书苑建设指引》,为各单位根据业务和行业特点以及员工需求进行建设提供遵循,保障各个党建书苑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有规范又有创新。

  华润电力明确“党建书苑”与业务学习、党建活动相结合的目标。为了让“党建书苑”的图书受到员工欢迎,采用调查问卷、员工点书等形式,根据员工需求配置图书,满足员工求知启智、开拓视野的多样化需求。华润怡宝于2019年维护党建书苑8个,新增党群活动室2个,鼓励党员通过自主学习提升业务技能、拓宽工作思路、抓好生产经营,实现党建工作价值最大化。

  构建交流平台,促进学习常态化

  为推动党建书苑建设规范化,华润确定了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资料、有制度、有台账的标准,保证党员学习有地方、开会有场所、议事有空间、活动有阵地。

  华润雪花充分利用“一苑三廊三室”(党建书苑,党史长廊、主题教育长廊、党建文化长廊,党委活动室、团委活动室、各支部活动室),打造党员学习阵地、思想宣传阵地、实践活动阵地,让党建书苑成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载体。华润健康在新办公区建成党建书吧,并号召支部党员积极捐赠图书,还将书吧建设经验推广到下级医院。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华润资本将“党建书苑”作为开展集中学习的平台,多次组织集中阅读活动,并通过党小组会分享交流读书心得。

  坚持灵活建设,推动学用结合

  自华润“党建书苑”体系建设启动以来,各单位精心谋划、扎实推进,聚焦建好、管好、用好,力求推动书苑在党员教育中发挥实效。

  2019 年 12 月,总部党群工作部组织成立润心诵读社。除定期组织员工朗诵党建书苑中的红色经典书籍篇章外,还在华润“润心学苑”APP 开辟活动专区,分主题集中展示党建读物,调动员工阅读红色经典作品的积极性。各单位也纷纷组建诵读团体,用声音传递经典 , 用语言演绎真情。尤其在疫情期间,线上读书让红色经典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借助声音走进党员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华润医药商业在职工书屋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书柜和图书,规范了党建图书门类和相关标识,实现职工书屋和“党建书苑”有机结合。

  抓住三个关键点,做到三个相结合

  谈起“党建书苑”的进一步建设推广,华润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抓住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中心工作三个关键点,做到“党建书苑”建设与这三个方面相结合——

  与政治建设相结合。书苑建设要坚持突出维护党的领导,使员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站位,旗帜鲜明讲政治,将政治引领往员工心里做、往行动实处落。

  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党建书苑”不仅是一个学习场所,更是一个平台载体,应着力提升空间布局搭配的合理性,充分发挥场所的作用,将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华润文化等内容合理融合,力争把书苑建设成广大员工愿意来、方便来、待得住的文化阵地,切实提升他们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

  与中心工作相结合。书苑建设应结合企业自身工作实际,在建设过程中加入人文、经营、科技、创新等各类学习资料,鼓励党员将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辐射和带动身边职工群众,逐步形成一种习惯、一种文化,推动形成技术创新热潮。

弘扬红色文化涵养家国情怀主题作文2

  党员干部当涵养“王家坝精神”

  据统计,自1954年至2007年,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的淮河王家坝闸累计12个年份15次开闸蓄洪,蓄洪总量达75亿立方米,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为削减淮河洪峰,确保防洪安全立下汗马功劳。

“王家坝精神”赓续传承着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同舟共济、科学治水的精神谱系,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兼收并蓄、多味杂糅,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防汛一线不畏艰险、敢于胜利、奋勇争先,确保打好打赢防汛救灾这场大仗硬仗。

  以“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王家坝精神”激励党员干部奋勇拼搏、持经达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舍小家为大家、舍局部顾全局,让党旗在防汛一线高高飘扬。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顾全大局的“局”应以“经”为统领,坚持党的领导制度,结合思想政治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在防汛救灾、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多条战线上统筹推进、同步提升。要以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先,在一线奉献中砥砺初心、闪耀人生价值,在资源整合、优势转换上丰富智慧、增长才干,筑牢一座座红色堤坝。要从大局角度出发,完善防汛抗洪体系中人力、物资、水利、电力、通信、交通等各个环节,补短板强弱项,做足思想、工作、舆论等各种准备,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以“百折不挠、不惧艰险”的“王家坝精神”启示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攻坚拔寨。防汛一线,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广大党员干部闻“汛”而动、靠前站位,要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韧劲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狠劲,踏平坎坷成大道,在“潮头”挺起民族脊梁。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就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发挥党的全面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显著优势,因时因势调整作战攻略,全盘掌控前进节奏,闯关夺隘、不惧艰险。与此同时,要将基层干部在战疫战贫、复工复产、复商复学中敢闯敢干、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生动实践转化运用开来,在关键时刻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保持思想上认同、行动上跟进,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永不言弃、久久为功。

  以“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王家坝精神”推动党员干部携手并进、一往无前。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近百年的奋斗史充分彰显了紧紧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磅礴组织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在防汛一线守望相助、患难与共,这就要求党员干部秉持“为民服务、为民造福、为民奋斗”的至上情怀,保持前行、行稳致远。要在受灾驰援、摸排救助、预警监测、安置转移中及时了解受灾群众所急所需所盼,落实落细保障兜底举措,注重帮助群众筑牢心理防线,奏响军民团结、干群同心“大合唱”。要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救、自防自救”协同共治体系,广泛凝聚民智民力,汇聚成为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携手并进的强大推动力战斗力。

  以“尊重科学、遵循规律”的“王家坝精神”引领党员干部综合施治、保驾护航。24小时值班在岗、全方位防守、全天候巡查、全景式监测是“战时”防汛的应有之义和可靠保障。“责任细化到岗、任务细化到户、监督细化到人”的包保责任制作为应急管理、有序救援的科学指引,为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的有机结合提供基本遵循,确保防汛不留死角盲点。党员干部要在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上夯实战斗堡垒组织动能,激发强大精神力量,在植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中,织牢“生命安全第一”的防汛安全网,时刻为群众生命保驾护航。同时,要以战前准备、战时状态、战后帮扶为时间节点和重要拐点,综合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着力发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为全力抢险救援,维护好生产生活秩序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舆论支持,确保经得起人民和实践反复检验。

弘扬红色文化涵养家国情怀主题作文3

  用好“抑、扬、顿、挫”让思政课余音绕梁

“文似看山不喜平”。青年学生不再甘于为“念经式”“催眠式”的思政课“埋单”。近年来,“南航徐川”“复旦陈果”两位80后思政课教师走红网络,受到很多青年学生甚至成年人的欢迎。徐川能将枯燥的“党课”讲得入心入耳、场场爆满。他以网文《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爆红网络,他的党课,往往大教室的走道也“站无虚席”,甚至有人从十多公里外赶来“蹭课”。陈果被称为“最有型的大学女教师”。有网友评论,“她有好听的声音,令人折服的口才和自成体系的思想,她打破了我们对于大学教师的既定印象,她的大道理发人深省。”网上有很多学生留言,“老师把课讲得这么美,当她的学生很幸福”。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他们用内容与语气双重的“抑、扬、顿、挫”让听者入耳动心,正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开启了思政课的“春天”。

“抑”。增强忧患意识,激发责任担当。讲好思政课,要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讲清世情、国情、党情,尤其是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增强青年的忧患意识,自觉抵制风险,迎接挑战,激发责任担当。带领学生直面分析各种社会问题,态度鲜明批评不良社会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正面思考,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和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将要担负的责任。周恩来总理在切身体会中华民族深重苦难中,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少年立下初心,为之奋斗终生。当前,我们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思政课就是要引导青年在直面短板和不足中看到前景和希望,于危中求机,立鸿鹄志,做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接续者。

“扬”。弘扬优良传统,增强四个自信。中华民族拥有浩浩5000年的文明史,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民族历经苦难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宏图伟业。思政课就要讲出中华民族的“精气神”,让青年学生感知中华民族气节和文化魅力,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激恶扬善,去粗取精,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学生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等,激励其成为一个能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明日之星”。

“顿”。培育正确三观,明辨是非曲直。“抑”也好“扬”也罢,正是这些外界因素的集成,影响了内心的想法,思政课就是要引导青年学生对外界各种信息进行深刻思考,在关注时代、关注社会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为什么对焦裕禄那么一往情深,就是因为我在上初中一年级时,当时宣传焦裕禄的事迹,我的政治课老师在讲述焦裕禄的事迹时数度哽咽,一度讲不下去了,捂着眼睛抽泣,特别是讲到焦裕禄肝癌最严重时把藤椅给顶破了,我听了很受震撼。”这就是“顿”的力量,此处无声胜有声。听陈果老师讲课,网友直呼“一语惊醒梦中人”,对,这就是思政课教师该给学生的,如醍醐灌顶般的顿悟,让他们的人生更加坚定而通透,能够始终保持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坚定而纯粹融个人梦于国家梦中而不懈努力的奋斗者。

“挫”。厚植家国情怀,铭记苦难辉煌。放眼中华民族近代史,有最深重的苦难,也有最耀眼的辉煌。思政课教师要运用历史视野,引导学生铭记落后挨打的苦难历程,品味苦难中铸就的辉煌。传承“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革命精神,通过讲述历史在曲折中前行的故事,引导青年学生向革命先辈、改革精英学习,进行启发式教育,点燃复兴强国梦,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激励青年学生做时代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

【精】弘扬红色文化涵养家国情怀主题作文(集合3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