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游泰州纪念馆有感

时间:
  • 相关推荐

游泰州纪念馆有感3篇 泰州有哪些纪念馆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游泰州纪念馆有感3篇 泰州有哪些纪念馆,欢迎参阅。

游泰州纪念馆有感3篇 泰州有哪些纪念馆

游泰州纪念馆有感1

  迎

  十一、赞金秋,游铁人纪念馆有感

  秋风瑟瑟,抚平夏的燥热,叶子黄了,这是秋天的本色,果实成熟了,又是一年金色的收获。

  在这美丽的季节,我们在酒店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到雄伟庄严的铁人纪念馆参观。当我们踏上旅游车的时候,我心里万分的激动。大家多多少少对王进喜的事迹有所了解,但是都没有认真学习过,大家都希望学习和缅怀这位,为了我们的城市奉献了一生的人。

  铁人王进喜,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等精神,深刻表现了老一代石油工人在艰苦的创业年代,以自己的青春、汗水甚至生命,点燃祖国石油事业的大无畏精神。

“铁人精神”不仅仅是 “铁人”一个人的精神,而是那个时代老一辈创业者多种精神在“铁人”身上的集中体现。随着讲解员的指引,现场的图片和视频把当年的一幕幕动人场面重现在我们眼前,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那一个个动人的场面,一个个铮铮铁骨的形象,一幕幕灼人的激情,久久的在心中激荡,使我们在激动中进一步体会和理解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实质,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洗涤和升华。

  当时的中国面对国际上的多重封锁,敌对势力的破坏,连年的自然灾害,条件特别艰苦。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以满

  怀的激情投入到石油会战中,他们顶风冒雪,“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六十多吨的钻井设备,近七公里的路程,没有吊车就靠人拉肩抗,用那血肉之躯扛起一座座井架,那震撼荒原的隆隆钻机声,正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体现,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历史缩影,是震撼世界的时代最强音。

  特殊的年代造就了伟大的石油工人队伍。他使我们想到的决不只是一个油田的诞生,而是我们共和国一个壮丽的历史时代和一代建设者精神风貌的怀念。那个年代充满矛盾、困难和艰辛,但没有抱怨、牢骚和浮躁,每一个人都融入了时代。

  那个年代已经过去,王进喜也早已经逝去,但“铁人精神”却永远不会消失。如今,前人已经给我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在我们已经不需要人拉肩扛,但铁人精神依然是我们工作的动力。让我们在铁人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自强、自信、自尊、自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家园的美好未来做出不懈努力。

  通过这次学习参观,在这里我们寻找到了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历史渊源,重温了大庆油田成立近半个世纪经历史沉淀留下的优良会战传统,使我们被震撼和感动。

  回来以后,我们认真总结,决定要用王铁人的精神来投入到酒店工作中,为酒店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游泰州纪念馆有感2

  游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2010年12月26号我们小组八人参观了位于常州市中心的瞿秋白纪念馆。这个不大但很别致的纪念馆却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参观之前,我们先查了一下有关瞿秋白的生平事迹。瞿秋白是江苏常州人,原名瞿双,后改名瞿霜、瞿爽。曾经担任过中央局委员、政治局常委。在一次大革命失败后的危急关头是,他主持召开“八七”会议,会后主持中央工作。在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遭王明等人打击,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此后,在上海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1934年到苏区任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1935年6月18日在福建长汀罗汉岭英勇就义。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人这一。他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无论是他英勇献身革命事业的光辉事迹,还是涉及政治、哲学、文学、史学、翻译等众多领域的重要思想,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遗产,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整个生命。

  还没进入瞿秋白故居,由茅盾先生题词的“瞿秋白同志故居”7个大字就映入眼帘,让我们一下就确认了这就是我要即将参观的地方。这是一座林荫道旁的建筑,随临马路,但很安静,完全脱离了城市的喧嚣。这个故居是瞿秋白的叔祖父瞿庸甫鱼清光绪年间,任湖北市政使时捐款建筑的宗祠。在1912-1916年,瞿秋白因贫困所迫,借居于祠堂东院。在1996年,他的这所故居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瞿秋白纪念馆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纪念馆和故居。进入大门,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铜制的瞿秋白同志的铜像,后面的木板上写着“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霄。”它令我难以忘怀。接着我们走进大厅,只见两行大字映入我们的眼帘:“烈士浩气贯天日,秋白精神激后人。”然后我们走进展览区,一一浏览了瞿秋白的照片、书、名言、房间、衣裳和他的物品。其中有一幅他画的画和他的一句话最令我难忘。瞿秋白用10个“Q”巧妙地画了一幅有趣的漫画"阿Q"像。画的下方有一句话:“我手执钢鞭将你打。”我从这句话中看出瞿秋白想消灭敌人的决心很大。接着来说说我最难忘的一句话:“为大家开一条光明的路。”从这句话中我明白了瞿秋白当时想消灭敌人,让中国人幸福地生活在这肥沃的黄土之上,免遭皮肉之苦和妻离子散带来的痛苦。

  接着,我们踏入了瞿秋白同志的纪念馆,纪念馆显得非常的亮丽光线。同样刚进门也是一尊巨大的瞿秋白同志铜像,在铜像两旁一一陈列着书籍和画像,还有的就是出土的文物。

  在纪念馆里,他的一首《哭母诗》,也令我为之动容。瞿秋白的母亲因家贫,看着这些嗷嗷待哺的孩子,母亲心如刀绞,她在1916年农历初五的晚上自杀了,时年四十。瞿秋白当时在无锡当小学教师,闻讯赶回家奔丧,哭倒在母亲遗体前,写了这首诗。诗有四句:“亲到贫时不算贫,褴衫添得泪痕新;饥寒此日无人管,落上灵前爱子身。”瞿秋白在斧钺交加时,脸不变色心不跳;在敌人的枪口面前,他说“此地甚好”,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但在慈母的遗体前面,他却泪水漣漣,悲痛欲绝。这就是瞿秋白的完美的人格的体现,堪为今人楷模。

  这次参观给了我很大的感触,瞿秋白是不朽的。他是一派浩瀚的大水,在大地的怀抱中终古地流淌着,不息地流淌着;他是喜马拉雅上的珠穆朗玛峰,象高山一般的崇高,一般的雄伟,一般的壮丽,一般的高昂,巍然耸立,永不倒下。

  他的人格,他的信仰,他的坚定,他的道德,他的文章,他的聪慧,他的希望,将永世长存!瞿秋白纪念馆门前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便是最好的说明。

  瞿秋白的一生,疾病缠身,日常事务繁重,但他知识渊博,才华横溢,拼命工作,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为人处事的态度,对文学的热爱,对革命的忠诚深深震撼了每一个人,然我们肃然起敬。从五四运动到红军长征,从《晨报》到《新青年》,瞿秋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是瞿秋白毕生奋斗的座右铭,他的一生,是孜孜不倦寻求中国光明之路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理想英勇奋斗的一生。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游泰州纪念馆有感3

  游鲁迅纪念馆有感

  12英语A1姚鸿飞

  我们小组选了鲁迅纪念馆作为参观地点,所以我们一大早就去鲁迅公园去缅怀这位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

  一进入纪念馆就是一尊大型的青铜坐像。坐在鲜花中的鲁迅先生表情自然,仪态从容,严肃又不乏亲切,眉宇间似藏着无限的深思。陈列厅内详细地介绍了鲁迅的坎坷人生: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揭开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序幕;1918年,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看完这些,我不禁为鲁迅先生的气节所折服。

  鲁迅的文学是精神的“反抗”与生命“挣扎“的文学,是为了争取做人的资格:生存、温饱和发展的“反叛”,对生命体验的“彷徨”、"孤独”和“绝望”的“挣扎”。他在文学中所表现的“改造国民性”主题和“绝望的抗战”体验也是2O世纪中国乃至世界思想史上最有价值深度的主题之一,对当今社会仍然有着深远的意义。

  而鲁迅先生的在那时中国梦不就是让中国人民走出黑暗,走向富强,这又何尝不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梦!

  所以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更应该努力向前,奋发图志,为我们国家和我们民族的梦添上绚丽多彩的一笔。

游泰州纪念馆有感3篇 泰州有哪些纪念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