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母亲节演讲稿

时间:

精品母亲节演讲稿(精选3篇)

精品母亲节演讲稿(精选3篇)

精品母亲节演讲稿1

  给我生命,养我长大,不断的爱护我,她是我的避风港,在那里我完全的释放自己,尽情的享受我在外面享受不到的温暖和情爱。她就是我的永恒的母亲。

  母亲对我来说是一本永远也看不完的书,即使她没有交给我知识,但她的善良、朴实、无私是我一生也讲不完的故事。

  我的母亲,7岁读书,可是只读了一年就永远的离开了课本。听她自己的解释是:那年她生病了,总是耽误课,老师又非常的凶,所以她就自愿放弃了读书。可是因为对母亲的了解,就算她不给我们讲真话,我也知道她选择不读书实际是做出了多大的牺牲。

  母亲生活在农村,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还没有进行计划生育。所以母亲一共有六个兄弟姐妹,在当时的经济情况下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更不用说让全家子女都去上学。不读书大概也不是她自己的本意。母亲说是她自己的原因才没有读书,我知道她只是不想让外公外婆听到,而为没有送她读书而内疚吧。其实当时外公是他们村的大队长,母亲又是全家的老大,要是母亲坚持读书的话,也不是没有可能。可是母亲没有,当时8岁的母亲虽然可能还想不到为了家里的情况而不读书,但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年幼的母亲似乎明白了家里的窘迫,没有任何怨言的放弃了书本。

  听外婆讲,母亲10岁就开始做大人门做的事了,洗衣,做饭,上山砍柴,下地种庄稼,甚至到集体公社去帮家里做工分,只到母亲嫁给父亲。讲到母亲和父亲的婚姻,那时我从母亲那百听不厌的话题。那时侯封建社会的家长包办婚姻没有在农村根除,因此母亲的婚事从5岁(父亲7岁)就被我外婆给定了。小时候,父亲和母亲见面还不知道什么叫定亲,两人玩的非常开心,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都变得腼腆了。父亲到母亲家干活的时候总是红着脸埋着头苦干。而母亲呢也几乎不言语。

  我母亲20岁的时候家给我了我父亲,他们还是很少言语。父亲和母亲从来都没有对彼此说过一句甜言蜜语的话(至少我没有听见过),他们的结合可以说连一点爱情基础都没有。但是,我知道他们一定早在小时候一起玩的时候就把自己的心交给了对方。后来结婚以后,又都把整个心甚至生命都交给了一个共同的家。他们把那份对彼此的信任化作了浓浓的亲情。

  母亲嫁给父亲以后,生活没有得到更好的改观,甚至可以说是比以前更加艰苦了。父亲的家也是一个典型的大家庭。父亲一共有8个兄弟姐妹。父亲的爸爸也就是我的爷爷在我父亲12岁的时候,丢下奶奶和一群没有长大的儿女们永远的去了。父亲是家里的老二,理所当然的挑起了帮助奶奶抚养孩子的重任。母亲来了以后毫无怨言、义不容辞的和父亲同甘共苦。一年以后,姐姐诞生了,本来就拮据的家因为有了姐姐就更加捉襟见肘了。3年以后,我又来到了这个世界,为了让我和姐姐能够不挨肚子饿,能够健康的成长。母亲更加省吃简用了。她把当时最好的粮食--小麦磨的'面给我和姐姐吃,自己和父亲却吃磨面剩的皮,而且是饱一顿饿一顿的。

  小时候的我是带给母亲最大灾难的人,不仅不听话,而且老生病,经常吵的她半夜都不得安宁。而在生下我以后母亲还经常受我奶奶的气,因为奶奶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因为我不是奶奶期待中的男孩,奶奶把一切的气都撒到母亲身上去了。母亲却非常的孝顺从来都没有顶撞或计较过奶奶,她只是把她所有的爱给了我们姐妹俩,可是我知道她的心理一定承受了很多苦,我想母亲心理上最大的支柱就是父亲给的吧,父亲从来都没有对我和姐姐有过任何偏见。后来奶奶老了,病了,母亲是几个儿媳中最孝顺的,我和姐姐在母亲的教导下也非常孝顺老人家,所以奶奶在病重弥留之际总是念叨她对不起母亲。童年的时光在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很快的流逝。转眼间,我和姐姐上学的时间到了。母亲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她的眼光非常的长远,她说她不能让我们姐妹俩像她一样永远和锄头打交道,所以她千方百计的让我们读书。

  为了给我们筹学费,母亲对家里的开支更是小心翼翼了。记得我们家还没有通电的时候(我们在山区,通电的晚),母亲为了省钱,连蜡烛都舍不得点。后来类似的小事总发生,当时不明白母亲的用心良苦,总是因为她的斤斤计较而和她平嘴。现在明白了母亲那样的节省完全是为了我们,如果没有她的努力,今天的我是绝对不可能来到东北大学,更不可能站在这个讲台上给大家讲这些,我会和所有的老农家孩子一样仍然还在家拿着锄头,过永远麻木的生活。想想曾经是那么的不理解母亲,心理就有一种强烈的罪恶感。我现在都不明白当时在物质情况那样艰难的情况下,母亲是怎样用那仅有的一点东西养活我们全家四口人的!

精品母亲节演讲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母爱无垠》。

  前几天,在我慢慢思虑该怎样用我笨拙的文字描绘出母爱的深厚,或者用一个词来形容母爱的真挚,再或者用简洁的语言来向您倾诉我对母爱的理解时,不经意间,我看到一篇名叫《母爱无言》的文章。细细品读后,我忽然明白,母爱像天空般无边无际,如大海般广阔无垠,沐浴着爱的阳光,洋溢着无言的亲情,我们才是快乐的,才是幸福的。它是爱的最高境界。于是,我改动了一个字,成为今天的演讲主题。

  首先,我想先向大家讲述这样两个有关母亲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一位游子与他的母亲之间。游子探亲期满离开故乡,母亲送他去车站,儿子旅行包的带子突然被挤断。眼看就要到发车时间,母亲急忙从身上解下裤腰带,把儿子的旅行包扎好。解腰带时,由于心急又用力,她把脸都涨红了。儿子问母亲,您怎么回家呢?母亲微笑着说,不要紧,慢慢走。

  多少年来,儿子一直把母亲这根腰带珍藏在身边。多少年来,儿子一直都在想,他母亲没有腰带是怎样走回几里地外的家中的。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一个犯人同他的母亲之间。探监的日子,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经过乘坐驴车、汽车和火车的辗转,探望服刑的儿子。在探监人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籽。葵花籽已经炒熟,老母亲全磕好了。没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小雀舌。

  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籽,手开始颤抖。母亲亦无言语,撩起衣襟拭泪。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家里的鸡蛋和猪崽儿,还要节省许多开支才凑足路费。来前,在白天的忙碌后,晚上在煤油灯下嗑瓜子。磕好的瓜子肉放在一起,看他们像小山一点点增多,没有一粒舍得自己吃。十多斤瓜子磕亮了许多夜晚。

  服刑的儿子垂着头。作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正是奉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在所有探监人当中,他母亲衣着是最褴褛的。母亲一口一口磕的瓜子,包含千言万语。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

  这是两个多么令人刻骨铭心的心理历程啊!这母爱深入骨髓,融入血脉,牵动着每一根神经,令风云为之变色,草木为之含悲!真挚深切的母爱散播在空气中,令人悴然心动。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时间、空间改变了许多,而唯一不变的,是那一刻永恒的爱心,这颗爱心中所蕴含的柔情似一根红丝带,飞过高山峻岭,飘过江河湖海,牵系着颗颗炽热的心,撒播着深切永恒的情。母爱的深,母爱的醇,母爱的浓,母爱的久,令其他任何一种情感都逊色三分。

  也许,在座的一些朋友们会像我一样,有一位很普通的母亲。她没有骄人的面孔,没有华丽的外衣,没有出色的工作和事业。她也许只是一个小职员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她应做的工作,拿着她应得的薪水;也许她一闲下来,就整日里唠唠叨叨让你好不心烦;也许你会觉得,她只在乎你的成绩而不在乎你学习以外的品行;也许你会觉得,她的卑微会让你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

  后面有许许多多的“也许”可以倾诉,但是也有许许多多的“假如”在等待你的倾听。假如,她在十月怀胎时,并没有选择你,你还会在蓝天下抒发你对世界的热爱吗?你还会在教室里诵读你喜爱的文章吗?你还会在游戏中体会生命的真谛吗?或者,你还会在某个夜晚或白天与她因一点小事而争论不休吗?!

  我记得有一次在我与母亲争吵过后,我对父亲说起母亲的种种错误以及对我的不理解。父亲这时很严肃地说了一句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即使你的母亲有千错万错,她终归是你的母亲。这句话终于让我觉醒!是啊,她让我有了生存的权利,让我们享受了来到这世界上的幸福和美好,我们应该满足了,应该对她感恩戴德并终身报答。何况,她并没有将幼小的我弃置一旁,并且还教我说话,穿衣,让我接受教育,让我获得欢乐。相比之下,那小小的唠叨又算得了什么呢?那善意的批评又算得了什么呢?

  血总浓于水,情莫过于亲。母爱如一股涓涓细流,虽无声,却能够滋润干涸的心灵。它平凡,却在平凡中孕育着一份惊人的伟大!有时,母爱是一剂特效药,可以拯救那病入膏肓,行将就木的灵魂;有时,母爱又是人生海洋上的一座指路明灯,引导我们走出迷途,追随光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份沉甸甸的母爱,有谁能够掂出它的分量,又有谁能够真正偿还呢?

  母亲,生命来自您,含辛茹苦,风霜雪雨的交织中有您不倦的身影;快乐来自您,始终如一,锅碗瓢盆的交响里有您不断的叮咛;无私来自您,全心给予,岁月织就的白发里有您不变的期待;幸福来自您,笑对艰难,沧海桑田的变迁里有您温暖的笑脸。

  是否可以,为您扶起倒掉的酱油瓶子,做一次自己每天都会享用的早餐,让您在清晨就闻到它的香甜;是否可以,为您按摩劳累的双肩,将饭后的碗筷用清水洗刷,让您在饭后可以清松地休闲;是否可以,为您摘掉鬓边的白发,用名牌的护肤品将您装扮,让您在美丽的妆容中绽放笑颜;是否可以,放弃一些自己玩乐的时间,挽着您的手,快乐地享受一次美好的春天!

精品母亲节演讲稿3

  老师妈妈!这是一个多么亲切的称呼,这也是一个充满了爱的称呼。十年前的八月我带着儿时的憧憬,走进了墨子巷幼儿园,融入了幼教事业,拥有了一群又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成了一名孩子们的老师妈妈。

  孩子们是清晨的露珠,晶莹剔透;孩子们是初开的花朵,娇美灿烂;孩子们是成长的小苗,稚嫩活泼,我深爱着他们。当我迎来第一批孩子,牵起他们那双双胖乎乎的小手,望着他们那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我就会有一种责任感,它激励我去爱每一张小脸,去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我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做一位孩子们喜欢的老师妈妈!”春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吮吸花香;夏天我和孩子们一起聆听蛙鸣;秋天我和孩子们一起拾落叶;冬天我和孩子们一起打雪仗。时间长了孩子们都喜欢围在我身边,拉拉我的手,摸摸我的头发,小鸟般地问这问那,看着孩子们那开心的样儿,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老师妈妈不仅要有细心、耐心、责任心,还需要一颗慈母般细腻的爱心,有一位小朋友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老师妈妈爱的重要性。她曾经是位小公主,扎着两根小辫,常常穿着各式各样的小裙子,脸上带着甜甜的笑,现在却成了灰姑娘;她曾经是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现在却像根草,离开了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她就是我们班的叶倩倩小朋友。虽然她的家境很富裕,但她却很苦命,去年她刚刚年满三岁,得了癌症的妈妈就带着太多的舍不得离开了她,撒手而去。倩倩在班上一直深受我们的关注。小班第一学期开学前几个星期倩倩表现很好,能开开心心地上幼儿园,从不哭闹。可就在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她却哭闹起来。刚开始倩倩只是在吃午餐时,小声地抽泣着,我轻柔地安抚她,一会儿她也就好了。后来,倩倩入园有时哭得尖叫,在地上打滚。不论我们怎么哄她,都不停,等她情绪稳定后,我与她谈心,她也答应不哭了,可第二天她又哭声依旧,我很焦急担忧。叶倩倩是用她的大声哭泣尖叫来宣泄着自己的情绪。

  对幼儿来说,“家庭生态环境”的营造尤其重要,在一个家庭中,父亲如山,是力量与高度的象征,孩子总有一天会爬到山顶看世界;母亲如水,滋润着山及山上的一切草木。而对于叶倩倩来说,她的家庭生态环境已随着妈妈的离去而破坏。倩倩是一直在妈妈的怀抱里长到三岁的,自从妈妈离开她以后,爸爸生意很繁忙,他便请了一位保姆阿姨全权照顾倩倩的衣食住行。倩倩到底怎么了?我特意约了倩倩的保姆阿姨,谈了她这段时间在幼儿园连续的情绪异常现象,并询问了这段时间倩倩在家的表现,阿姨说:“倩倩这几天晚上常常哭闹,有时也歇斯里底地尖叫,吵着要妈妈,总是一边哭一边说‘爸爸为什么把妈妈关在铁盒子里,怎么还不把妈妈放出来?我要妈妈!我要妈妈!’。”我听了眼睛都红了,心里酸痛不已。我这才明白问题的根源就在这儿:倩倩想妈妈啦!妈妈的离去给倩倩心灵造成了创伤。

  当倩倩哭时,我立即给她温柔的关怀和爱抚,我疼爱地把她抱着坐在我的腿上,轻轻地擦干倩倩她脸上的泪珠,用缓和的语调对她停止发脾气的表现给以表扬和“倩倩真乖!听许老师的话不哭了。倩倩!你在幼儿园有许老师呀!许老师是你的老师妈妈,许老师陪着你。可爱的倩倩,我心爱的宝贝,我爱你!”她抬着头,用含泪的双眼似懂非懂地看着我。我亲了亲她泪迹未干的小脸,她两只小手紧紧地抱着我,依赖地把头贴在我的胸前,我拥她入怀,过了一会儿,她的情绪慢慢稳定了,说:“老师,放下我吧!我不哭了。” 倩倩终于平静下来了。从那以后,为了让倩倩进一步体验到母爱又避免她勾起对妈妈的思念,我让倩倩喊我“妈咪”,我喊倩倩“小女儿”。每次入园,倩倩像小燕子般飞进我的怀抱,边跑边喊道:“妈咪!”“诶!小女儿!” 倩倩抬着小脸甜甜地望着我,我乘机给她一个热情拥抱。渐渐地倩倩变的开朗起来,笑容也多了。一次离园,保姆阿姨对我说,一天晚上她的女儿喊妈妈,倩倩自豪地说,“我也有妈咪,我的妈咪是许老师!”我感动不已,希望老师妈妈的爱能渐渐抚平她那幼小的心灵。

  妈妈对孩子的爱是天性,而老师妈妈的爱却深深地包含着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鼓励的微笑,在不知不觉之中,就会成为一种韵致、一种温馨、一种默契,由浅至深地弥漫在我和孩子们中间。

  老师妈妈!这也是我最喜欢的称呼,时光也许带走了我的青春年华,但是孩子们纯真的微笑却永远隽刻在我的心头。这么多年,世界万变,我爱孩子们的心却从没有动摇过。让我们携起手来细心呵护每一位娃娃,让我们一起为娃娃们插上爱的翅膀,飞向那辉煌的明天!

精品母亲节演讲稿(精选3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