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读书修身立德演讲稿

时间:

【精】读书修身立德演讲稿(实用3篇)

【精】读书修身立德演讲稿(实用3篇)

读书修身立德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能就着这明媚的春光和大家一同分享我读书的点滴,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书伴我快乐成长》。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对书的感言;“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这是莎士比亚对书的诠释;“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这是臧克家对书的感叹。而在我心中,书就是一把金钥匙,帮我打开知识之门,开阔我的视野;书就是一叶扁舟,载着我在知识的海洋尽情地畅游;书就是我的良师益友,告诉我一个又一个人生的哲理……

  还是很小的时候,我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天夜晚,在柔和的灯光下,聆听着妈妈给我朗读的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进入甜美的梦乡。睡梦中,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真诚地邀请我去做客;灰姑娘跑来向我诉说她的不幸;小红帽兴奋地告诉我她智斗大灰狼的妙招……那时我眼中的书是一个五彩的童话世界。

  上学识字后,我便不再缠着妈妈讲故事,而是自己捧起了一本本大大小小,或厚或薄的书开始咀嚼。从童话故事到百科全书,从科幻小说到世界名著……多少个旭日初升的早晨,多少个星斗漫天的夜晚,我都沉醉其中,流连忘返。为了能读到更多的书籍,书店是我最常去的地方。记得有一个周日在新华书店,因为看的时间太长,硬是被图书管理员劝出了书店。

  伴着童年的欢声笑语,漫步书海,我采撷无数。《西游记》使我深知做人要勇敢、善良,要像孙悟空那样敢于担当,并拥有一颗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决心;《三国演义》让我看到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也让我领略到了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更让我懂得了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在书的滋养下,我的内心开阔而深沉,亲切又宁静。我曾为卖火柴的小女孩流下同情的泪花;更为居里夫人、诺贝尔他们不懈追求科学,坚强执着的精神而感动……我就像一只小蜜蜂,不知疲倦地在书的百花园中采集琼浆玉液,领略极致的风景。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还学会了这样一种本领,那就是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的读物,因为阅读一本不适合的书比不阅读还要糟。世纪老人冰心这样说到“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诗人歌德也曾这样感叹:“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从古至今,无数的学者、哲人都谈过读书使人快乐的话题,尽管他们已远离了这个时代,但那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和句句警世缄言,却势不可挡地穿越时空激励我们在浩渺的书海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

  书是无穷的宝藏,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古今中外,皆浓缩于尺牍;千山万水,尽了然于卷帙。一卷在手,我们可以穿越时空,尽情沐浴先贤智者的思想惠泽;可以畅游天下,悠然自得且乐此不疲。坐拥书城气自雄,博览群书让我的内心变得丰富与充实,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看到了银河之外的神秘。读书已经成为我的精神食粮,读书让我的未来充满希望!在书香的浸润中,我渐渐长大。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学们,就让我们畅饮“这源头活水”,勇攀人类进步的阶梯,成为知识的富翁,精神的巨人吧!今天,我们是青青校园的莘莘学子,明天我们将是祖国的栋梁,就让读书伴我们快乐成长!

读书修身立德演讲稿2

  说起读书,已经是久远的事了,我们姐妹俩相差一岁,姐姐到了上学年纪,我却缠着妈妈帮我一起报名。妈妈担心我岁数小跟不上,就委屈了姐姐,让她在家里带我一年。第二年,我和姐姐一起网上了学。因为在同一个班级读同样的书,回家做同样的作网业,接受同一个老师的表扬,我感到读书真好!

  然而记忆中读得最多的书却是父亲每一个月从港务局带回家的“小人书”,那是他当时承诺我们的“犒赏”。我可是没日没夜地看,那一幅幅逼真的连环画,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常常引来母亲的责备。没法,偷偷带进书包,下课了看总行了吧!就这样,我和姐姐用成绩“骗来”了百十余本的“小书”。《黑三角》、《阿诗玛》、《红岩》、《平原游击队》、《红楼梦》……顺其自然成了我们那个年代的“零食”。

  在我四年级时,语文老师是一位老先生,他上课时喜欢抱着那本薄薄的《教学参考书》讲课,上课变成了他“捉弄”我们的时候,也是他“炫耀”才华的时候。爱观察善思考的我,第一次感觉原来老师也没啥了不起的,不就是照本宣读吗?于是,那本神秘的黄色本子成了我梦寐以求的“法宝”。可听妈妈说那书是专门发给老师用的,没地方可买。于是,我只有主动向老师借“书”读读了,其实当时是想抄教参中的词语解释、段落大意(用现在的说法是:预习)。这样,上课时我就有备无患了。从那以后,老师对我课上帮他“解围”有了兴趣,经常表扬我,我也因此变得更自信了。五年级,我成了班长,负责抄小黑板。老师仅有的好文章不由分说我成了第一个“品尝”的人。

  那个年代书籍很少,爸妈也不像现在的家长懂得培养我们。不过,凭着他们的兴趣,我们手边还是不缺书籍的。《电影故事》、《歌曲》、《小说月刊》、《金瓶梅》、《封神榜》、《西游记》等满足着我们的视觉,特别是《电影故事》、《演讲与口才》、《歌曲》等杂志,每月一期。看着爸爸津津有味地阅读,我们不由自主地跟着他去读,他笑我们也笑,他憎恨我们也憎恨,谈电影,谈主角便成了我们饭桌上的一道“爽口菜”。父亲一月回家一次,为了一月一次的“阅读论坛”,我们抢着时间读书、读杂志、读歌词。挑猪草时,姐姐挑,我读;歇一会,再换过来。夜晚,妈妈挑灯做缝纫,我们就靠着仅有的煤油灯用大声朗读陪伴妈妈,这样妈妈没有了睡意,也就不再反对我们读书了。

  我们那时读书的目的很清晰,一是满足开心的欲望,二是学习时省力点。这不有一次,学校组织观看电影《敞开的窗户》,说要写观后感。老师从来没教过怎么写法,可我不犯难!心里琢磨:家里有那么多的《电影故事》,而且里面一般都是电影的简介,或是个别精彩情节的展现,模仿它写一段,再加上自己的感想不就行了吗?就是那一次,我用文字“骗来”了全乡影评的第一名。从此我知道了,这些书都有各自的作用。想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就不能“书到用时方恨少”!想想真是!那个时候是不知道这些经典话语的!哎,都是读来的!

  因为姐姐在六年级毕业考试时依然留恋《红楼梦》,结果考了个不太好的学校,妈妈一气之下,把所有的课外书全部锁进了大橱,我也只好望橱兴叹了!

  初中时,我的兴趣转移至了艺术方面。除了应考,只要一有时间,我就是搜集新歌,学唱新歌。(“每周一歌”的任务驱动)。当时学背歌词可是我的当家本领。那种独特的文字形式,那种诗书意蕴般的文字味道,着实把我迷了两年半时间。其间,我成长着,我也被文字浸染着。写到这儿,不由得想起了这样一句话:“读了(做了),就一定有印痕!”如今,修改文章,推敲用词时,我还依然比较苛刻。大概是被歌词的工整性感染得太深的缘故吧!

  那是父母外出打工,我成了住校孩子,读书的时间多的是。晚自修、星期日不是读书,就是背书;不是载录,就是模仿创作。可残酷的现实是,没有一个老师推荐我们读课外书,我也没有一本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书!偶尔同学带来一本,我就死皮赖脸的借,然后承诺她,保证第二天还。于是,挑灯夜读、抄、背便成了我的习惯。在老师的帮助鼓励下,我竟然成了班级的“背书大王”、“模仿天才”。那三年中,我收获最大的便是每一篇习作都成了老师读的“杰作”。要是课堂上有背诵任务,我就是班里不可否认的“压轴戏”。比起现在的初中生,想想那时,我的阅读面太狭窄了。直到初三下半年,父母知道我复习需要用书,才从安徽“五七干校的子弟学校”借到了一套《物理复习题》、《化学全册练习题》寄往我的学校。这两本书告诉我,一定要好好读,好好做,不负众望。考好了,就可以甩掉“玉米袋”了,爸妈也不用长年累月打工了,我的将来也一定会有书读了!

  失去的岁月不可挽回,然而,我真的凭着一鼓作气走进了师范。跨进大门的那一刻,妈妈告诉我:“孩子,书带你走进了这儿,来到这儿,也就意味着一辈子与书结缘!”母亲出生于书香门第,只是迫于无奈,成就了两个大学生舅舅。带着母亲的祝福和叮咛,我开始了真正的阅读。记忆中,我常常把师范的图书馆比作“书的海洋”,那一格格里摆的,一本本里装的尽是我听都没听到过的名字。我茫然,我渺小,我欣喜。

《历史在这里沉思》以真实的再现历史画面,我学会品读历史;《粉墨筝琶》虽然是厚厚的一本书,但精彩的情节再现了明末清初戏子的感情,白话文和文言文交杂,细腻的文笔让我学会了做读书笔记,我学会品读文字;《家、春、秋》让我学会品读作者,品读思想。“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此,我一发而不可收,我开始读川端康成的小说,读席慕容的画诗,读中外名著,读教育杂志。我一直这样想:什么书都读,就像什么人都见一样,只有累积才能形成经验,才能积淀文化底蕴,它是品质生活提升的关键,更是幸福人生开始的见证。

  书读多了,文化底蕴富足了,走哪里,哪里就有抬着头的你。于是,工作后的我一如既往,阅读了上百本的学生必读书目。在女儿的带领下,我看了近两年的《百家讲坛》、《子午书简》。为了提高自己业务水平,我开始全线攻击《湖南教育》、《小学语文老师》、《小学青年教师》、《教育月刊》,学习经验,反思自己,终于《夏季蔬菜亲情出击》发表了,稿费还不菲!我开始尝到了甜头。于是,笔耕不辍,幸运也随我而来。

  终于有一天,我感受到了一股东风,那是我从朋友的《一次梦想的远征》中呼吸到的。我突然感到教书原来如此有成就,读书原来会如此幸福。于是,我边读书边照着在班里搞实验,我相信书中说的,也知道自己即将付出的“辛劳”,还好,领导很是支持。我的孩子因为在我的倡导下爱读书了,而且是一气呵成的读书。课堂气氛活了,写作水品提高了,学校里组织的“读书节”系列活动中,获得的荣誉更是其他班可望而不可及的。,我成了海门市“五个一”工程亲子共读的先进标兵。我也因此获得了镇、市书香教师、优秀辅导员的称号。

  我开始尝试以笔名在搜狐博客上发表感言,从那里,我终于知道了,文字是渺小的,然而文学却是浩瀚的。我在书的海洋里“泡着”,不怕将来有一天成不了游泳健将!我开始学着浏览不知名的博友的文章,居然越来越有一种被注入新鲜血液的感觉。于是我成了同事口中的“疯子”,成了领导眼中“浪漫主义先锋”。感觉自己找到了“组织”,是个与新教育有相同尺码的人,所以,我依然快乐阅读着,快乐地享受着。是个多事之年,大到国家,小到学校,我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写成了剧本,编排了校本剧。《爱的奉献》获得了市少儿文艺汇演二等奖,《小青虫的梦》发帖于《教育在线》,《七彩裙》在市创特验收中表演。

  走进南小,我又知道了一种新的途径——亲近《教育博客》。它是一本巨大的书,它又是一位无形的老师,领我振翅翱翔。依然要飞,依然在飞。

“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只是为了教好书而读书,那我认为我拥有的已经够多。但作为无数个幸福人生的引路人,一个幸福人生的体验者来说,阅读却是永远不可停歇的。如今,我的床头放着《张晓风经典作品》、《生活教育与创新教育》(借来的)、《新教育》、《手心里的光》(借的)、《在农历的天空下》(借的)再怎么累,翻几页读读才能安然入睡;我的办公桌上依然摆着《莫愁家庭教育》杂志、《优秀是教出来的》课间读一读,回味无穷;教室里的讲台上搁着《班主任》杂志、《爱心与教育》寻找一个个机会,给孩子送去一个个关怀……这样的陈设只有一个愿望——我的眼里只有你(书)!那样,我就能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品读你。虽然这些书有的已经看过多遍了,但每一次读仍然会有新的感悟。就像我们对待自己的积淀一样,不觉得重复,不觉得多余。就像长廊上那句名言说的: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

  最后就让我用这位改变我生活的老师的话结束此文吧!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如今,我以一个教师的身份,站在一个教育改革的时代,面对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说上一句:带上文化传播者的行囊,牵着书籍的手,开启我们奇迹般幸福的一天天,让阅读成就你我他梦想中的那一对对翅膀。我相信,只要与阅读相伴,我们的人生旅途就会一路花香!

读书修身立德演讲稿3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我爱读书,因为读书可以使人开阔视野;读书可以使人丰富知识;读书可以让人学会思考。不仅如此,读书还可以使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而丰富。所以,在平常的生活里,你经常会看见我手捧一本书,在津津有味的看着。

  从无字的小人书,到注音的故事书,再到几百页的名著、小说等,书,好像我的一位知心朋友,她总会知道我喜欢什么。不知道为什么,它好像有一种魔法,总是吸引着我。

  因为看书,还闹了很多笑话的呢!有一次,妈妈让我去买一袋盐,由于我正在看书所以没有听清要买什么,只顾拿着钱和书出门了。

  马路上,汽车飞驰着从我身边飞过,而我正在细细的品味着我手中的书,毫不关心是否有危险。到了商店,营业员阿姨问我要买什么,我的脸红了起来,因为看书而不记得要买什么,今天中午吃鱼,应该要我买一袋味精吧!对!就是味精!我边想边说:“阿姨,我要一袋味精!”付了钱,拿着味精我一蹦一跳的出了商店门。

  到了家,我信心满满的把味精交给了妈妈,谁知,妈妈的话犹如晴天霹雳,给了我当头一棒。“我让你去买盐,你却给我买回来一袋味精?!”妈妈说。

“啊!不是要做鱼吗?”“是做鱼,但是家里没有盐了,又不是没有味精了。”“唉,看来又因为看书闹笑话了呢!”我低头小声地说。

  虽然看书使我闹了很多笑话,但我并不在意。因为,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是啊!书的好处说不尽,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让我们插上一双翅膀,在书海里飞翔吧!

【精】读书修身立德演讲稿(实用3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