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高中政治教学教研心得体会

时间:

【荐】高中政治教学教研心得体会(精选5篇)

【荐】高中政治教学教研心得体会(精选5篇)

高中政治教学教研心得体会1

  高中政治教学心得体会

【篇1: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对政治课教学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开放式教学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因其呆板、僵滞而早已昨日黄花。必须不断地探索并采用符合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共同活动,克服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致,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从而使双方真正领略愉快教学的美学价值。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中,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实践中我主要开展过以下5项活动: 1、辩论赛。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实际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让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观点。2、专题讨论。活动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结合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共同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师生双方通过平等探讨,畅所欲言,沟通思想,从而就某一问题达成正确认识,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如在学因果联系的时候,我组织学生开展了

“克隆技术将会把人类带往何处”,让学生在对克隆技术利弊的分析中,潜移默化的树立了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和把握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预见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3.组织学生制定理财方案。活动目的:让学生运用高一经济学所学的股票、债券、储蓄等知识,结合家庭经济收入或个人零用钱制定一个理财方案,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学们回家后和家长商量如何把家里的经济收入进行最有效的投资,每一种投资方式的有缺点是什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许多家长改变了对政治课的传统看法,一直认为这些活动非常好。4、社会调查。理论只有和实际相结合才能永葆青春期的魅力,只有让学生走出书斋、走向社会,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理论不只是虚无缥渺的空中楼阁,而是来源于沸腾的社会生活。调查式的第一步是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调查课题,寻求符合实际的调查对象和调查步骤,明确社会调查的方式和方法。第二步:正式开展调查,掌握大量的和课题有关的数据和材料,并对之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思考。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然后再一次走向社会,加以进一步的充实和提高。第三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一方面使书本知识得到检验和完善;另一方面也为改造社会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5.开辟“时事论坛”。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由学生自己准备和主持,要求运用所学经济学、哲学原理分析同学们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如: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东和平进程、三农问题、经济结构调整、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就业观等。

  二、质疑导思 激活思维。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许多看似浅显明白的道理,学生未真正领会。教师可以用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难”,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当然,教师的“问题”要提得准确,有一定的难度,又能使学生感兴趣。例如讲到《政治常识》中“我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时,提出“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是否允许信教”的问题;当讲到“我国经济建设遇到资金困难的问题”时,引出“能否靠多发行人民币来解决”的疑问,学生在分析中有分歧,但教师进行引导,便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多媒体能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形象化,无序的内容系统化,使枯燥的哲学理论不再枯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

【篇2:高中政治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政治教学心得体会

  很高兴今天可以坐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我的教学心得,也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给我这个机会。

  走上这个工作岗位已有2年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的那份激动与欣喜正慢慢减退,随之而来的是忙碌与劳累。各种陌生的事物扑面而来,让我有点手忙脚乱,彷徨不知所措,深感老师的艰辛。但通过2年来的不断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不管在教学方法还是教学理念上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当然也碰到了一些困难与问题。

  新课程倡导合作精神,开展自主探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提倡创设课堂情境,进行情境教学;不再单纯地以分数评价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格养成。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我谈一下自己感触最深的几点:

  一、集体备课很重要

  它能有效凝聚集体的智慧,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作为新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经验都有欠缺,对教材把握不准,开展集体备课可以帮助我弄清楚教什么的问题,取长补短,促使我尽快成熟起来。

  二、坚持备好课再上课,不打无准备之战

  备课包括钻研教

  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不仅上新课需要备课,练习课、复习课同样需要。只有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弄准教学目的、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才可能把课上好。

  三、多听课

  课堂上许多司空见惯的问题经由听课者自觉的观察和课后与任课教师的讨论,就可洞见到很多值得探索、深思的地方。还可以学习其他教师特别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长处,闪光点,为我所用:感受老教师的仪态美、语言美、板书美、直观教具美等外在的美;领略老教师如何通过精巧的思维、严密的推理、严肃的实证来充分展示科学的理性美;体会教学过程中的尊重、发现、合作与共享。听课对于我是提高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四、不问学生要面子

  由于教学经验不丰富等原因,我经常遇到答不出学生问题的情况。我总是会先悉心听取他们的观点,和他们探讨,若还不能解决问题,课后查阅资料或是向他人请教后再解答他们的疑问。我觉得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仅不会丢面子,反而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师生的共同提高。

  五、不在学生面前摆架子 课上多微笑,多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课后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他们对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记得高一刚踏上讲台时,由于紧张,课上表情比较严肃,课堂气氛比较紧张,有学生就建议我多笑,说“笑起来的老师最漂亮了”。后来通过努力,我特别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学生学得开心,我也教得开心,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同时,在教学中我也存在一些疑惑和困难。1、教材与新课标对应的疑惑

  新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探究活动,其目的是从真实情景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入门。有些看似贴近生活,实际上没考虑学生、学校实际,可操作性太低。但新教材淡化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压缩在时间非常有限的课堂内,要求学生跳跃性思维,却带来断层感和挫折感,无疑又影响新课标教学目标的落实。

  2、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课堂气氛难相统一

  新课程教学提倡能够快乐学习。于是教师在课堂中往往引入各种活动,使那些比较单调的认知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变厌学为乐学。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因为在调动课堂气氛的同时,我们往往很容易离主题却越来越偏,比如一堂课,一开始情景模拟,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但活动的主题却越来越偏,以至于在知识的生成层面上效果不大。那么这时候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课堂气氛就很难相统一。3、遇到来自于学生的障碍

  受条件的限制,学生获取资料的途径还较少,探究活动难以达到实效,致使新课改理念中要求体现的生活化目标难以实现。

  由于学生对中考政治开卷考的错误认识,加大了与高中新课程政治衔接上的难度。对学科的重视度不够;缺乏对知识的表述、理解、整合的能力,缺乏对材料、观点和设问的阅读能力,运用理论术语分析问题的能力、规范地书写、有逻辑性地组织答题能力较弱。

  基于新的教学理念把课堂交给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后发现,主要发言者仍然只是部分活跃分子,而另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是在看别人的“表演”,自己不准备,也不想思考。这样下去可能导致走向两极分化。

  4、新课程没有了明确的规定性和清晰的知识点陈列,多了些弹性和不确定性,给教学和教师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但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最主要的指标还是学生的考试成绩。高考方案不明确,教学与高考该如何接轨,我心里没有底,既想有所改革又怕偏离高考。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不足之处希望大家给予指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在培养信心、把握重难点、形成完整的教学思路等方面努力,稳抓落实,争取更大的进步!

【篇3:高中政治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政治教学心得体会

---郸城县第二高级中学 谢翠云

  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谈一下自己感触最深

  一、集体备课很重要

  它能有效凝聚集体的智慧,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作为老教师,带领青年教师成长,集体备课很重要,对业务水平和教学经验的同志有欠缺,对教材把握不准,开展集体备课可以帮助我弄清楚教什么的问题,取长补短,促使青年教师我尽快成熟起来。

  二、坚持备好课再上课,不打无准备之战

  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不仅上新课需要备课,练习课、复习课同样需要。只有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弄准教学目的、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才可能把课上好。

  三、多听课

  课堂上许多司空见惯的问题经由听课者自觉的观察和课后与任课教师的讨论,就可洞见到很多值得探索、深思的地方。还可以学习其他教师特别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长处,闪光点,为我所用:感受老教师的仪态美、语言美、板书美、直观教具美等外在的美;领略优秀教师如何通过精巧的思维、严密的推理、严肃的实证来充分展示科学的理性美;体会教学过程中的尊重、发现、合作与共享。听课对于我是提高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四、不问学生要面子

  虽然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也经常遇到答不出学生问题的情况。我总是会先悉心听取他们的观点,和他们探讨,若还不能解决问题,课后查阅资料或是向他人请教后再解答他们的疑问。我觉得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仅不会丢面子,反而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师生的共同提高。

  五、不在学生面前摆架子 课上多微笑,多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课后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他们对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多给学生个微笑,学生就会喜欢这门功门。后来通过努力,我特别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学生学得开心,我也教得开心,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同时,在教学中我也存在一些疑惑和困难。1、教材与新课标对应的疑惑

  新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探究活动,其目的是从真实情景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入门。有些看似贴近生活,实际上没考虑学生、学校实际,可操作性太低。但新教材淡化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压缩在时间非常有限的课堂内,要求学生跳跃性思维,却带来断层感和挫折感,无疑又影响新课标教学目标的落实。

  2、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课堂气氛难相统一

  新课程教学提倡能够快乐学习。于是教师在课堂中往往引入各种活动,使那些比较单调的认知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变厌学为乐学。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因为在调动课堂气氛的同时,我们往往很容易离主题却越来越偏,比如一堂课,一开始情景模拟,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但活动的主题却越来越偏,以至于在知识的生成层面上效果不大。那么这时候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课堂气氛就很难相统一。3、遇到来自于学生的障碍

  受条件的限制,学生获取资料的途径还较少,探究活动难以达到实效,致使新课改理念中要求体现的生活化目标难以实现。

  基于新的教学理念把课堂交给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后发现,主要发言者仍然只是部分活跃分子,而另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是在看别人的“表演”,自己不准备,也不想思考。这样下去可能导致走向两极分化。

  4、新课程没有了明确的规定性和清晰的知识点陈列,多了些弹性和不确定性,给教学和教师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但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最主要的指标还是学生的考试成绩。高考方案不明确,教学与高考该如何接轨,我心里没有底,既想有所改革又怕偏离高考。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不足之处希望大家给予指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在培养信心、把握重难点、形成完整的教学思路等方面努力,稳抓落实,争取更大的进步!

高中政治教学教研心得体会2

  高中政治教学心得体会

  很高兴今天可以坐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我的教学心得,也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给我这个机会。

  走上这个工作岗位已有2年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的那份激动与欣喜正慢慢减退,随之而来的是忙碌与劳累。各种陌生的事物扑面而来,让我有点手忙脚乱,彷徨不知所措,深感老师的艰辛。但通过2年来的不断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不管在教学方法还是教学理念上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当然也碰到了一些困难与问题。

  新课程倡导合作精神,开展自主探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提倡创设课堂情境,进行情境教学;不再单纯地以分数评价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格养成。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我谈一下自己感触最深的几点:

  一、集体备课很重要

  它能有效凝聚集体的智慧,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作为新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经验都有欠缺,对教材把握不准,开展集体备课可以帮助我弄清楚教什么的问题,取长补短,促使我尽快成熟起来。

  二、坚持备好课再上课,不打无准备之战

  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不仅上新课需要备课,练习课、复习课同样需要。只有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弄准教学目的、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才可能把课上好。

  三、多听课

  课堂上许多司空见惯的问题经由听课者自觉的观察和课后与任课教师的讨论,就可洞见到很多值得探索、深思的地方。还可以学习其他教师特别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长处,闪光点,为我所用:感受老教师的仪态美、语言美、板书美、直观教具美等外在的美;领略老教师如何通过精巧的思维、严密的推理、严肃的实证来充分展示科学的理性美;体会教学过程中的尊重、发现、合作与共享。听课对于我是提高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四、不问学生要面子

  由于教学经验不丰富等原因,我经常遇到答不出学生问题的情况。我总是会先悉心听取他们的观点,和他们探讨,若还不能解决问题,课后查阅资料或是向他人请教后再解答他们的疑问。我觉得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仅不会丢面子,反而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师生的共同提高。

  五、不在学生面前摆架子

  课上多微笑,多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课后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他们对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记得高一刚踏上讲台时,由于紧张,课上表情比较严肃,课堂气氛比较紧张,有学生就建议我多笑,说“笑起来的老师最漂亮了”。后来通过努力,我特别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学生学得开心,我也教得开心,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在教学中我也存在一些疑惑和困难。

  1、教材与新课标对应的疑惑

  新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探究活动,其目的是从真实情景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入门。有些看似贴近生活,实际上没考虑学生、学校实际,可操作性太低。但新教材淡化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压缩在时间非常有限的课堂内,要求学生跳跃性思维,却带来断层感和挫折感,无疑又影响新课标教学目标的落实。

  2、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课堂气氛难相统一

  新课程教学提倡能够快乐学习。于是教师在课堂中往往引入各种活动,使那些比较单调的认知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变厌学为乐学。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因为在调动课堂气氛的同时,我们往往很容易离主题却越来越偏,比如一堂课,一开始情景模拟,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但活动的主题却越来越偏,以至于在知识的生成层面上效果不大。那么这时候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课堂气氛就很难相统一。

  3、遇到来自于学生的障碍

  受条件的限制,学生获取资料的途径还较少,探究活动难以达到实效,致使新课改理念中要求体现的生活化目标难以实现。

  由于学生对中考政治开卷考的错误认识,加大了与高中新课程政治衔接上的难度。对学科的重视度不够;缺乏对知识的表述、理解、整合的能力,缺乏对材料、观点和设问的阅读能力,运用理论术语分析问题的能力、规范地书写、有逻辑性地组织答题能力较弱。

  基于新的教学理念把课堂交给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后发现,主要发言者仍然只是部分活跃分子,而另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是在看别人的“表演”,自己不准备,也不想思考。这样下去可能导致走向两极分化。

  4、新课程没有了明确的规定性和清晰的知识点陈列,多了些弹性和不确定性,给教学和教师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但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最主要的指标还是学生的考试成绩。高考方案不明确,教学与高考该如何接轨,我心里没有底,既想有所改革又怕偏离高考。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不足之处希望大家给予指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在培养信心、把握重难点、形成完整的教学思路等方面努力,稳抓落实,争取更大的进步!

高中政治教学教研心得体会3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对政治课教学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开放式教学 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因其呆板、僵滞而早已昨日黄花。必须不断地探索并采用符合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共同活动,克服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致,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从而使双方真正领略愉快教学的美学价值。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中,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实践中我主要开展过以下5项活动:

  1、辩论赛。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实际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让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观点。

  2、专题讨论。活动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结合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共同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师生双方通过平等探讨,畅所欲言,沟通思想,从而就某一问题达成正确认识,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如在学因果联系的时候,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克隆技术将会把人类带往何处”,让学生在对克隆技术利弊的分析中,潜移默化的树立了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和把握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预见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3.组织学生制定理财方案。活动目的:让学生运用高一经济学所学的股票、债券、储蓄等知识,结合家庭经济收入或个人零用钱制定一个理财方案,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学们回家后和家长商量如何把家里的经济收入进行最有效的投资,每一种投资方式的有缺点是什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许多家长改变了对政治课的传统看法,一直认为这些活动非常好。4、社会调查。理论只有和实际相结合才能永葆青春期的魅力,只有让学生走出书斋、走向社会,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理论不只是虚无缥渺的空中楼阁,而是来源于沸腾的社会生活。调查式的第一步是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调查课题,寻求符合实际的调查对象和调查步骤,明确社会调查的方式和方法。第二步:正式开展调查,掌握大量的和课题有关的数据和材料,并对之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思考。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然后再一次走向社会,加以进一步的充实和提高。第三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一方面使书本知识得到检验和完善;另一方面也为改造社会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5.开辟“时事论坛”。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由学生自己准备和主持,要求运用所学经济学、哲学原理分析同学们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如: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东和平进程、三农问题、经济结构调整、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就业观等。

  二、质疑导思 激活思维。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许多看似浅显明白的道理,学生未真正领会。教师可以用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难”,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当然,教师的“问题”要提得准确,有一定的难度,又能使学生感兴趣。例如讲到《政治常识》中“我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时,提出“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是否允许信教”的问题;当讲到“我国经济建设遇到资金困难的问题”时,引出“能否靠多发行人民币来解决”的疑问,学生在分析中有分歧,但教师进行引导,便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多媒体能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形象化,无序的内容系统化,使枯燥的哲学理论不再枯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

高中政治教学教研心得体会4

  聆听 内化 行动

——听课心得体会

  为期两周的教研活动,听课、评课、备课、讲课,我感觉这段时间是紧张而又充实的,每次听课、评课时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作为一名教学经验不足一年的新老师,我深深地感觉到,要想讲好一堂课,学校里面学到的理论知识远远不够,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总结,以便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通过活动中不断的学习交流,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进一步增强了上好政治课的信心和决心。在此,我要感谢赵老师给我们提供的这次机会,让我们在教研活动中不断学习、进步、成长。

  在本次学习活动中,我围绕如何“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的满意”展开了一系列的思考,并总结了以下三点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深入了解学情,抓好课堂落实。

  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构建高效课堂,备课是先导,是关键。备好一堂课,先不要忙着怎么设计教学环节,而是要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先是读教材,查资料、看教学用书,参考自己认为比较好教学设计去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这次教研活动的听评课,观看各位同事的讲课,我体会到,作为一堂好课,首先教学目标要十分清晰,而且,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是服务于教学目标。备课时一定要明确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而且每一课时、每一环节的教学目标都应当清楚、明白。目标确定后,再思考,为达成这些目标,教师该采取怎样的教法来教,学生用什么学法来学。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总是担心这个点没讲到或是遗漏了那个点,想要面面俱到,可是一堂课下来,知识点庞大繁杂,学生往往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通过本次的学习,我意识到,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简单、明确,重难点突出,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深入了解学情。学生是否学得愉快取决于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创设吸引学生的学习情境、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学生能否在课堂上体验成功。要做到以上几点,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了解学生对即将讲解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这样才能在举例时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张坤老师的示范课,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在课堂上,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观察每个学生的面部表情、课堂行为,看学生是否在学、是否乐意学、学得是否投入。听每个学生的观点、发言,从中捕捉各方面的信息,看学生的理解是否透彻、观点是否正确。同时分析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找出原因,以便做出调整。另外,教师在设定问题时是不是符合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是否能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以及教师能否通过课堂的点评和理答,来强化学生的这种成功体验,这些都影响着学生是否学的愉快。

  最后,抓好课堂落实。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很多教师注重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形式的创新,学生素质的提高。然而在实现的过程中往往会过于注重形式的丰富而忽视的知识的学习,课堂上热热闹闹,形式多样,但一堂课下来学生真正掌握的东西寥寥无几。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我也经常会有困惑,怎样才能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提高能力呢?在本次的教研活动中,我的困惑有了一些解答。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教学的重点进行强化,可以教师反复强调,可以学生多遍阅读或背诵,也可以将要点默写。我认为这样的方式与素质教育并不冲突,生动丰富的课堂配合有效的知识落实,是符合我国教育现状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

  两周的教研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同时对高中政治学科的内容和特点有了清晰的认识。我认识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学并非只是教师简单的讲授,而是一个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作用的有机统一。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找到自己的差距,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实现“教的有效、学的愉快、考的满意”这样的高效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教研心得体会5

  高中政治教学心得体会

  很高兴今天可以坐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我的教学心得,也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给我这个机会。走上这个工作岗位已有2年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的那份激动与欣喜正慢慢减退,随之而来的是忙碌与劳累。各种陌生的事物扑面而来,让我有点手忙脚乱,彷徨不知所措,深感老师的艰辛。但通过2年来的不断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不管在教学方法还是教学理念上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当然也碰到了一些困难与问题。新课程倡导合作精神,开展自主探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提倡创设课堂情境,进行情境教学;不再单纯地以分数评价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格养成。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我谈一下自己感触最深的几点: 一、集体备课很重要 它能有效凝聚集体的智慧,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作为新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经验都有欠缺,对教材把握不准,开展集体备课可以帮助我弄清楚教什么的问题,取长补短,促使我尽快成熟起来。二、坚持备好课再上课,不打无准备之战 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不仅上新课需要备课,练习课、复习课同样需要。只有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弄准教学目的、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才可能把课上好。三、多听课 课堂上许多司空见惯的问题经由听课者自觉的观察和课后与任课教师的讨论,就可洞见到很多值得探索、深思的地方。还可以学习其他教师特别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长处,闪光点,为我所用:感受老教师的仪态美、语言美、板书美、直观教具美等外在的美;领略老教师如何通过精巧的思维、严密的推理、严肃的实证来充分展示科学的理性美;体会教学过程中的尊重、发现、合作与共享。听课对于我是提高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四、不问学生要面子 由于教学经验不丰富等原因,我经常遇到答不出学生问题的情况。我总是会先悉心听取他们的观点,和他们探讨,若还不能解决问题,课后查阅资料或是向他人请教后再解答他们的疑问。我觉得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仅不会丢面子,反而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师生的共同提高。五、不在学生面前摆架子 课上多微笑,多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课后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他们对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记得高一刚踏上讲台时,由于紧张,课上表情比较严肃,课堂气氛比较紧张,有学生就建议我多笑,说“笑起来的老师最漂亮了”。后来通过努力,我特别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学生学得开心,我也教得开心,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在教学中我也存在一些疑惑和困难。1、教材与新课标对应的疑惑 新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探究活动,其目的是从真实情景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入门。有些看似贴近生活,实际上没考虑学生、学校实际,可操作性太低。但新教材淡化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压缩在时间非常有限的课堂内,要求学生跳跃性思维,却带来断层感和挫折感,无疑又影响新课标教学目标的落实。2、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课堂气氛难相统一 新课程教学提倡能够快乐学习。于是教师在课堂中往往引入各种活动,使那些比较单调的认知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变厌学为乐学。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因为在调动课堂气氛的同时,我们往往很容易离主题却越来越偏,比如一堂课,一开始情景模拟,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但活动的主题却越来越偏,以至于在知识的生成层面上效果不大。那么这时候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课堂气氛就很难相统一。3、遇到来自于学生的障碍 受条件的限制,学生获取资料的途径还较少,探究活动难以达到实效,致使新课改理念中要求体现的生活化目标难以实现。由于学生对中考政治开卷考的错误认识,加大了与高中新课程政治衔接上的难度。对学科的重视度不够;缺乏对知识的表述、理解、整合的能力,缺乏对材料、观点和设问的阅读能力,运用理论术语分析问题的能力、规范地书写、有逻辑性地组织答题能力较弱。基于新的教学理念把课堂交给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后发现,主要发言者仍然只是部分活跃分子,而另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是在看别人的“表演”,自己不准备,也不想思考。这样下去可能导致走向两极分化。4、新课程没有了明确的规定性和清晰的知识点陈列,多了些弹性和不确定性,给教学和教师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但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最主要的指标还是学生的考试成绩。高考方案不明确,教学与高考该如何接轨,我心里没有底,既想有所改革又怕偏离高考。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不足之处希望大家给予指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在培养信心、把握重难点、形成完整的教学思路等方面努力,稳抓落实,争取更大的进步!

【荐】高中政治教学教研心得体会(精选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