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西安华清池导游词

时间:
  • 相关推荐

西安华清池导游词(精选7篇)

  【导语】每当我们来到西安华清池,为了向导游表达我们对这座古迹的敬意,我们会听他们讲述精彩的导游词,那么一篇关于西安华清池的导游词该如何写,才能够生动有趣呢?下面是网友“svu0901”整理的西安华清池导游词(共7篇),以供参考。

西安华清池导游词

西安华清池导游词 篇1

  陕西华清池位于西安城东约35公里处。据载,西周曾在这里建过“骊宫”。秦时砌石筑池,取名“骊山汤”。汉代时扩建为“离宫”。唐太宗李世民曾在此修建“温泉宫”。公元747年,唐玄宗命环山筑宫,宫周建城,改为“华清宫”。因宫建在汤池上,又名“华清池”。

  华清池是我国最古老的皇家园林之一。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旖旎的山水风光和千百年来流淌不尽的温泉资源,备受历代帝王的青睐,相继在这里修建离宫别苑。这里遗留有比较完整的周、秦、汉、唐、明、清等历代文化遗址、园林景观、古建筑及古树名木等文物资源,尤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缠绵的爱情故事和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而蜚声天下。园内的唐华清宫遗址和“西安事变”旧址——五间厅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名山、名胜、名人、古遗址、革命旧址以及6000年的温泉利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园林史构成了华清池融人文资源、自然资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资源,形成了游名山、浴温泉、览名胜、探古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文化熏陶的高品位旅游产品。

  华清池南依骊山,北临渭水,西距古都西安3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山水风光旖旎。“不尽温柔汤泉水,千古风流华清宫”,作为著名的景点,华清池的历史非常悠久,尤其是倍受历代帝王垂青。

  相传三千年前周幽王曾在此修建骊宫,曾上演过烽火戏诸侯的历史闹剧。秦始皇时,以石筑室砌池,取名“骊山汤”。汉武帝时扩建为离宫。唐太宗贞观十八年建宫殿楼阁名叫“汤泉宫”,高宗改名“温泉宫”。唐玄宗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又大规模扩建,环山筑宫殿,宫周筑罗城,治汤井为池,更名“华清宫”。华清宫内有一贵妃池,相传杨贵妃在此沐浴了近十个春秋。“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中对当时华清宫盛况的绝佳描述。华清宫后遭安史之乱,建筑残存无几。解放后,依照唐代形制几经扩建,始具现今规模。1959年,郭沫若先生游览华清池后感慨万千,挥笔写下“华清池水色清苍,此日规模越盛唐”的诗句,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华清池的风貌与发展。1982年,华清池被列入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国务院公布华清宫遗址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华清池跻身全国首批AAAA景区之列。

  1982年4月,人们在基建施工时偶然发现了唐华清宫御汤建筑遗址。经考古专家发掘清理,在4200平方米面积内发现了5个汤池遗址,并确认它们分别是历史上记载的星辰汤、莲花汤、海棠汤、太子汤和尚食汤。在这些遗址上建成的唐华清宫御汤博物馆于1990年10月正式开放。

  华清池坐落于骊山脚下,骊山是秦岭的一条支脉,海拔1256米,满山松柏青翠欲滴,远远望去,犹如一匹黑色骏马,古代称黑马为骊,故名“骊山”。唐代的华清池毁于“安史之乱”。现在的华清池只是唐华清宫的一小部分。今天我们看到的华清池是在清代重建的基础上不断整修扩建而成的,占地面积平方米。

  华清池内的骊山温泉水源及西安事变旧址五间厅都位于华清池东部。骊山温泉共有四个泉眼,每小时流量达112吨。水温为摄氏43度。泉水含有石灰、碳酸钠和硫酸钠等多种矿物质,适于沐浴疗养,对皮肤病、风湿病、关节炎、肌肉痛等多种疾病有一定的疗效。五间厅东侧的登山盘道旁有一座桥形建筑物,每当夏秋日落时,自西向东望去,但见夕阳似火,红霞万状,宛如雨后长虹,故名“飞虹桥”。骊山的西绣岭上,西周烽火台遗址仍依稀可辨。烽火台是古代的报警设置,多筑于山头之上,有专人看管。一旦敌人来犯,夜里则点火,叫烽,白天则放烟,称燧,用以报警。

  九龙湖

  九龙湖景区内龙桥卧波、柳石匝岸、龙吐清泉、湖光粼粼。飞霜殿、沉香殿、宜春殿、龙吟榭、龙石舫、九曲回廊等十多座古式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环湖而列、错落有致。石牛、石狮、石象及自然碑石点缀其间、相映成趣。游人至此,顿觉心旷神怡,难辩人间天上。

  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雨洗礼,环园更显古朴雅致。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建于是1990年,徜徉莲花汤、海棠汤、星辰汤、尚食汤等遗址之间,不禁使人遥想当年杨贵妃“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娇媚。在唐代梨园旧址小憩,可欣赏优美的仿唐乐舞和唐宫廷茶道表演。设施完备、服务上乘的温泉宾馆恭候宾客光临。

  亭殿楼阁尽是画,山水风流皆有情。悠久的历史,迷人的风光,有据可证的人文景观,俯拾皆是的轶闻趣事将给您的华清池之行留下美好回忆。

陕西西安导游词 篇2

  大家好,欢迎来到古城西安,我是你们这次西安之游的导游,我姓胡,大家就叫我胡导。今天我们要去看一个很神奇的东西——俑。大家可能会想俑有什么好看的,可是今天我们要看的不是普通的俑,而是秦兵马俑。我们的车正在去秦兵马俑的路上,请大家待会下车的时候不要随地吐痰,也不要乱扔垃圾,做一个文明市民。

  好了,现在我们来到了兵马俑的`一号坑,请大家依次下车。

  说起秦兵马俑来,你可能想为什么会有秦兵马俑呢?原来秦国统一了中原后,秦始皇感到自己离死期不远了,一天一位大臣对秦皇说:“大王,乃前人都是用活人陪葬的,我觉得这样不好,不如让能工巧匠做一队兵马俑来给你陪葬,如何?”秦始皇觉得这个建议不错,便点头答应了。当年要不是秦皇这一点头,今天可能就见不到这雄伟的秦兵马俑呢。好了,现在请大家依次购票进入大厅。

  大家往下看,那就是秦兵马俑。这是将军俑,看看他一顶鹤冠竖在头上,身穿铠甲,神态自若,指挥千军万马!

  这是武士俑,看看他们脚踏着站靴,手持兵器,随时为秦国统一中原而殊死拼搏。

  现在请大家把目光投到秦兵马俑后方,看!那就是铜马车,和其它的兵马俑不同的是它们是用铜做的。关于它还有一个笑话呢。美国总统听说中国的秦兵马俑中的铜马车是铜,能拍出声响,为了证实这是真是假,他老远的来到了兵马俑。在现在的一号坑里,对着马车的屁股就是一掌。正好这一幕被一名记者拍了下来,而且还放到了网上。当时,不少人都说“连美国总统都来拍中国的马屁!” ······

  好了,大家的西安之游告一段落了,请大家上车,我们下次再见。

西安导游词 篇3

  西安碑林は紀元1087年に創建されました。我が国の古代碑石の時間が一番早く、数が一番大きい芸術宝庫です。陳列には漢から清までの各時代の碑石、墓誌が全部で千余りあります。ここは石碑が林のようで,だから碑林という。

  西安碑林は内容が豊富で、我が国の古代書道芸術の宝庫であると同時に、古代の文献典籍と石刻図案を集めています。わが国の文化発展の一部の成果を記述し、中外文化交流の史実を反映して、国内外に名を知られています。西安碑林は唐代の石経を保存した上で発展しました。唐代の人の称する石経、紀元745年の唐の玄宗の李隆基の書くことを含みます。

  碑林の第一陳列室の前には、専ら陳列のために建てられた碑亭がある。>碑林最大の石碑で、745年に刻まれた唐玄宗の李隆基が自ら書いたものです。孝経は孔子の学生だった。前の部分は李隆基が孝経のために作った序文です。玄宗は孝経の序文を書く目的として、自分が「孝」で天下を治めるという意味です。後は孝経の原文です。小さい字は玄宗が孝経のために書いた注釈です。土台は3段の石台からなり、上には生き生きとした線が刻まれています。唐中期の代表的なものです。上は浮き彫りの巻雲瑞獣です。この碑は4つの石で構成されています。下に石台があります。だから「石台孝経」と呼ばれています。

  碑林の第一陳列室は主に12冊の経書を陳列して、計字、石114方を使って、両面に文を刻んでいます。清代の「17面3万余字」もここに陳列されています。12冊の経書は封建社会の知識人が必ず読む本です。当時は印刷術があまり発達していなかったので、文人学士たちが経書を書き写す際に誤りがないように、恒久的.に保存するために、この12冊の経書を石碑に刻み、手本として、長安城国子監内に立って、人々の校正に供しました。わが国は東漢から7回も経を刻みました。>現在残されている完全な石刻経のセットです。

西安导游词 篇4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到家来到西安,西安是著名的古城,我将带领大家游览几天,那么首先我们就去秦始皇陵观光。

  始皇陵位于西安市临潼区东约五千米处,它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地势险峻,环境优美。陵园规模宏大,陪葬品重多,像一座丰富的地下文物宝库。据史书记载,秦始皇赵政从13岁就开始营建陵园,修剪时间长达38年。工程浩大,气魄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1974年在其东侧发现兵马俑坑,轰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过发现之一。1978年,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建立在兵马俑坑原址上的遗址型博物馆,于1979年10月开馆。1987年12月联合国教文组织将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家在游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大声喧哗。2。不要拥挤,要有秩序的参观。3。不要乱写乱画,保护文物。现在我就带大家一起参观一下吧!

最全华清池导游词 篇5

  华清池,亦名华清宫。东距西安23公里。紧依京畿的地理位置,旖旎秀美的山水风光,自然造化的山地温泉,让周、秦、汉、隋、唐历代帝王皆在此营建离宫别苑,享受天然的旖旎风情。

  华清池景区最为著名的是发生在一千多年以前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罗曼史和上世纪三十代震惊中外的%26ldquo;西安事变%26rdquo;。

  公元745年至755年,每年农历十月,唐玄宗都要偕贵妃姊妹和大臣来华清官%26ldquo;避寒%26rdquo;,翌年暮春才返回京师长安。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摹了玄宗与贵妃在此的恩爱欢娱之情。此时的华清宫达到鼎盛,成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被称为%26ldquo;第二长安%26rdquo;。

  1936年12月12日,现代史上著名的%26ldquo;西安事变%26rdquo;爆发于此,华清池又一次成为改写中国历史的地方,受到世人瞩日。

  景区内现有以唐代文化为核心的宫廷文化区、御汤文化区、爱情文化区、梨园文化区、环园文化区等五大文化区。主要景观有飞霜殿、九龙湖、长生殿、芙蓉湖、得宝楼等几十处著名山水园林建筑以及%26ldquo;莲花汤%26rdquo;(御汤)、%26ldquo;海棠汤%26rdquo;(贵妃池)等中国唯一出土的皇家御用汤池遗址和中国最早的皇家艺术学院 %26mdash;%26mdash;唐梨园。

  华清池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是中国唐文化旅游标志性景区。

  华清池是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文明景区建设先进单位、中国名园。

  伟大诗人白居易把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写成了千古流传的《长恨歌》。这曲哀婉动人、缠绵悱恻的爱情神话,就发生在盛唐时期骊山脚下的华清宫%26hellip;%26hellip;

  当年,唐明皇李隆基思慕天生丽质、倾围倾城的杨玉环,召其入宫,赐为贵妃。花容月貌、能歌善舞的杨贵妃沐浴海棠汤、慵睡芙蓉帐、醉酒玉楼宴、曼舞长生殿,与明皇情深意长。安禄山叛乱后,明皇携贵妃逃至马嵬坡,被众将士所逼而赐死杨贵妃。贵妃香消玉殒,明皇肝肠寸断。%26ldquo;安史之乱%26rdquo;平息后,明皇回到长安城。在无限的惆怅与悲怜中梦回蓬莱,与爱妃在月宫相会。二人泪眼执手,互诉相思,恩恩)牛牛范文○(爱爱,再续姻缘。

  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以%26ldquo;两情相悦%26rdquo;、%26ldquo;恃宠而娇%26rdquo;、%26ldquo;生离死别%26rdquo;、%26ldquo;仙境重逢%26rdquo;等四个层次十幕情景,在故事发生地重现了这段动人的爱情诗篇。

%26ldquo;躺着的历史%26rdquo;在华清池的九龙湖畔%26ldquo;站了起来%26rdquo;,它创造了国内旅游文化演出若干个%26ldquo;第一%26rdquo;,被冠以%26ldquo;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26rdquo;,堪称中国旅游文化演出的惊世之作%26mdash;%26mdash;

  第一个把一个完整的历史爱情故事在发生地复活起来,让人们亲身感受爱情的恒久魅力;

  第一个把舞剧从艺术殿堂搬到露天舞台,让高雅的艺术为大众所欣赏和享受;

  第一个在唐代歌舞演出领域打破了一般性的片断节目表演,演绎了一部流传千古的历史巨著;

  第一个调动真山真水和古典建筑物为背景和舞台,营造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场景艺术境界,在实景当中上演舞剧艺术;

  第一个运用水中升降舞台、美国拉斯维加斯火海技术、瑞士超高亮度大型影像投影机、意大利香气广散效果系统、亚洲最大的700平方米LED 可折叠软屏,舞台效果堪称世界一流,国内独创。

华清池导游词 篇6

  大家好。欢迎来华清池参观,我是导游--,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华清池是我省仅有的三处五A级景区之一,曾是皇家园林,这里山美、水美,美女杨玉环与唐玄宗流传了千年的爱情故事更美。

  游览之前我先给大家简介一下华清池。

  华清池,位于陕西省临潼区骊山北麓华清宫的故址,西距西安30公里,东与秦始皇兵马桶相毗邻,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大家请看前方山峦,由于从远处看,尤如一匹青苍色的骏马,因此得名"骊山"。"周幽王峰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值千金"的典故就出自这里。每当夕阳西下,骊山在斜阳的影子中,好像披上了艳丽的红装。"入暮晴霞红一片,疑是烽火自西来",令人误以为当年烽火还在燃烧,故有"骊山晚照"之称,是关中八景之一。

  华清池是历代帝王游幸之地,相传周幽王曾在这里修建骊宫。秦始皇时,以石筑室为宇,改名‘骊山汤’。汉武帝时,在秦汤基础上休修葺扩建为离宫。隋文帝重加修饰,"列植松柏数千株"。唐太宗诏令在这里营建宫殿楼阁,取名"汤泉宫",后高宗改名"温泉宫"。唐玄宗时再次扩建,并正式定名华清宫。今天的华清池是在清代基础上经多次修缮扩建及发掘复原唐遗址后形成的,占地平方米,但也仅为唐华清宫的十分之一,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一边一向前走一欣赏。我们面前的这片碧波荡漾的水面叫做九龙湖,有5300平方米。何以"九龙"为名呢?其实这个湖分成上下两池,中有九龙长堤东西横贯。堤壁间有八龙吐水,与大龙头合为九龙之数,体现了皇帝的之尊。长堤西边有座龙石舫,用小石拱桥相连,形似渡口。两只龙头高高扬起,犹如一座华丽的龙舟,正欲破浪前行。与其相连的是九曲回廊,好像龙身。九龙池的北岸,是九龙宫的主体建筑"飞霜殿" .殿前各有一对石狮和石牛。登上飞霜殿的回廊,东西眺望"沉香殿"、"宜春殿",更觉飞霜殿的回廊富丽堂皇,端庄大度。此殿因相传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寝殿而建。当冬天雪花飞舞时,独此殿前雪为霜,故名"飞霜殿"。 现在呢,这里已经成为了贵宾接待厅和休息室。在飞霜殿的背面墙上还有一副壁画——《杨玉环奉诏温泉宫》,描绘的是公元二十八年十月的一个夜晚,玄宗第一次召见杨玉环的场面。

  说到这里呢,大家就会想到唐玄宗与杨玉环的带有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杨贵妃,原名杨玉环,出生在陕西华阴,17岁便长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公元735年,她被唐玄宗册封为他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5年后,由于唐玄宗的爱妃武惠妃病逝,后宫三千粉黛无一人令唐玄宗中意,他便下令在温泉宫召见杨玉环,这样便拉开了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罗曼史的序幕。公元745年,唐玄宗将杨玉环为贵妃,当时玄宗已经61岁,而贵妃才27岁,册封后的第二年,在扩建温泉宫时,专为杨贵妃修建了"海棠汤",真可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在骊山的长生殿里,农历七月七日两人发下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誓言,直到安史之乱,玄宗携杨贵妃逃至马嵬坡前,将士相逼,玄宗才不得不赐死杨贵妃,当时,贵妃年仅38岁。据史载,天宝年间,也就是公元742年至756年的14年间,唐玄宗偕杨贵妃驾临华清宫达43次之多,可见华清池的出名和唐玄宗、杨贵妃的"长恨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刚才我们提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每年秋冬来到华清池,是为了享受温泉沐浴的。那么,我们现在就去看看一千多年前的皇家浴池吧。

  唐华清宫背靠骊山,面向渭水,倚骊峰山势构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宫殿,遍布骊山上下。正如白居易诗中所说:"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唐华清宫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构筑成一个庞大的宫殿建筑群,主要殿舍以温泉为中心。这里保存着5座从地下挖掘出来的大小不一的古浴池。

  首先,我们进入的是海棠汤。此汤因平面像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又称贵妃汤,是专供杨贵妃沐浴的。该池东西长米,南北宽米,池壁由墨玉青石拼砌而成,汤池分上下两层,为台式结构,上层可扶可坐。整个汤池既体现了对称、协调、平衡的传统美学思想,又符合人体行为科学。在池子的中间,是一个进水口,出土时有一个汉白玉雕刻的莲花底座,这莲花底座,上面接有莲花喷头,下面接通陶水管,与温泉水相通,因自然压力使泉水从喷头中喷出,这与今天的沐浴可谓是大径相同。贵妃就在此沐浴了近八个春秋,白居易《长恨歌》中这样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就形象的描绘了贵妃出浴时的柔媚风姿。

  接下来我们进入的是莲花汤,又名"御汤九龙殿",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御用汤池。汤池下面为八边形,东西长米,南北宽6米,池中有两个进水孔,并安有双莲花底座,它充分显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唯我独尊的威势。据《明皇杂录》记载,安禄山为取悦唐玄宗,命人用范阳上等白玉雕刻成鱼、龙、飞雁以及双莲底座放于池中,供玄宗使用,可是有一次,玄宗刚下水,随着水波的浮动,觉得池中的雕像仿佛活了一般,着实把玄宗吓了一跳,于是一怒之下,命人重新打磨砌器,唯独留下了这双莲花底座。

  现在我们进入的是星辰汤,这个汤池是专供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据考证,该池下面还有西周和秦的汤池遗址,原来早在三千年前的西周就已经在这里修池沐浴了,只是没有修建殿宇,晚上人们在这里沐浴,可以仰望天上的星辰,所以取名星辰汤。当然,这只是名字由来的其中一个说法,还有其他的说法,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西南角的这座小殿宇名叫尚食汤,是供尚食局的官员沐浴的池子。而在南北两排殿宇间的空旷处,还夹有一个用石栏围住的用青砖石铺砌的长方形浴池,它是供太子沐浴的太子汤。

  华清池不仅在中国古代史上享有盛名,中国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也发生在这里。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西安事变的旧址——环园。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也叫"双十二事变"。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战议和、联共抗日、释放政治犯等条件。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以及中国共产党促成的这次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现在请大家随我继续前行,下面我们将要参观的是五间厅,它是西安事变的重要遗址。大家请看,这一字排开的八间房,西边的这五间叫做五间厅,而东边的拿三间叫做三间厅,这些都是清代建筑。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太后西逃至此,曾住在这里。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先后两次到陕西来,都住在五间厅,并在五间厅内召见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要求张、杨二人消灭陕北红军,以实施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剿共计划。然而,张、杨两位将军在全国一致要求抗日的呼声下,默契合作,与12月12日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当日凌晨6时,一声嘹亮的枪响划破了沉寂的夜空,蒋介石急忙从窗后翻出,逃至了骊山山腰间的一个石缝里,也就是今天的兵谏亭那里,后被张杨二人的士兵抓获,为了避免内战,联合抗日,中国共产党中央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应张杨两位将军电请,派周恩来率中央代表团前往西安,终于使蒋介石接受了张杨的"联共抗日"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开始了国共合作的新时期。

"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座高4米,宽米的石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当时名曰"民族复兴亭"、"正气亭";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再次易名为"兵谏亭"。

  好了,今天我们华清池景区的讲解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华清池导游词介绍 篇7

  陕西华清池位于西安城东约35公里处。据载,西周曾在这里建过“骊宫”。秦时砌石筑池,取名“骊山汤”。汉代时扩建为“离宫”。唐太宗李世民曾在此修建“温泉宫”。公元747年,唐玄宗命环山筑宫,宫周建城,改为“华清宫”。因宫建在汤池上,又名“华清池”。

  华清池是我国最古老的皇家园林之一。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旖旎的山水风光和千百年来流淌不尽的温泉资源,备受历代帝王的青睐,相继在这里修建离宫别苑。这里遗留有比较完整的周、秦、汉、唐、明、清等历代文化遗址、园林景观、古建筑及古树名木等文物资源,尤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缠绵的爱情故事和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而蜚声天下。园内的。唐华清宫遗址和“西安事变”旧址——五间厅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名山、名胜、名人、古遗址、革命旧址以及6000年的温泉利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园林史构成了华清池融人文资源、自然资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资源,形成了游名山、浴温泉、览名胜、探古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文化熏陶的高品位旅游产品。

  华清池南依骊山,北临渭水,西距古都西安3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山水风光旖旎。“不尽温柔汤泉水,千古风流华清宫”,作为著名的景点,华清池的历史非常悠久,尤其是倍受历代帝王垂青。

  相传三千年前周幽王曾在此修建骊宫,曾上演过烽火戏诸侯的历史闹剧。秦始皇时,以石筑室砌池,取名“骊山汤”。汉武帝时扩建为离宫。唐太宗贞观十八年建宫殿楼阁名叫“汤泉宫”,高宗改名“温泉宫”。唐玄宗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又大规模扩建,环山筑宫殿,宫周筑罗城,治汤井为池,更名“华清宫”。华清宫内有一贵妃池,相传杨贵妃在此沐浴了近十个春秋。“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中对当时华清宫盛况的绝佳描述。华清宫后遭安史之乱,建筑残存无几。解放后,依照唐代形制几经扩建,始具现今规模。1959年,郭沫若先生游览华清池后感慨万千,挥笔写下“华清池水色清苍,此日规模越盛唐”的诗句,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华清池的风貌与发展。1982年,华清池被列入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国务院公布华清宫遗址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华清池跻身全国首批AAAA景区之列。

  1982年4月,人们在基建施工时偶然发现了唐华清宫御汤建筑遗址。经考古专家发掘清理,在4200平方米面积内发现了5个汤池遗址,并确认它们分别是历史上记载的星辰汤、莲花汤、海棠汤、太子汤和尚食汤。在这些遗址上建成的唐华清宫御汤博物馆于1990年10月正式开放。

  华清池坐落于骊山脚下,骊山是秦岭的一条支脉,海拔1256米,满山松柏青翠欲滴,远远望去,犹如一匹黑色骏马,古代称黑马为骊,故名“骊山”。唐代的华清池毁于“安史之乱”。现在的华清池只是唐华清宫的一小部分。今天我们看到的华清池是在清代重建的基础上不断整修扩建而成的,占地面积平方米。

  华清池内的骊山温泉水源及西安事变旧址五间厅都位于华清池东部。骊山温泉共有四个泉眼,每小时流量达112吨。水温为摄氏43度。泉水含有石灰、碳酸钠和硫酸钠等多种矿物质,适于沐浴疗养,对皮肤病、风湿病、关节炎、肌肉痛等多种疾病有一定的疗效。五间厅东侧的登山盘道旁有一座桥形建筑物,每当夏秋日落时,自西向东望去,但见夕阳似火,红霞万状,宛如雨后长虹,故名“飞虹桥”。骊山的西绣岭上,西周烽火台遗址仍依稀可辨。烽火台是古代的报警设置,多筑于山头之上,有专人看管。一旦敌人来犯,夜里则点火,叫烽,白天则放烟,称燧,用以报警。

  九龙湖

  九龙湖景区内龙桥卧波、柳石匝岸、龙吐清泉、湖光粼粼。飞霜殿、沉香殿、宜春殿、龙吟榭、龙石舫、九曲回廊等十多座古式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环湖而列、错落有致。石牛、石狮、石象及自然碑石点缀其间、相映成趣。游人至此,顿觉心旷神怡,难辩人间天上。

  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雨洗礼,环园更显古朴雅致。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建于是1990年,徜徉莲花汤、海棠汤、星辰汤、尚食汤等遗址之间,不禁使人遥想当年杨贵妃“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娇媚。在唐代梨园旧址小憩,可欣赏优美的仿唐乐舞和唐宫廷茶道表演。设施完备、服务上乘的温泉宾馆恭候宾客光临。

  亭殿楼阁尽是画,山水风流皆有情。悠久的历史,迷人的风光,有据可证的人文景观,俯拾皆是的轶闻趣事将给您的华清池之行留下美好回忆。

西安华清池导游词(精选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