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学说课稿
-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学说课稿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学说课稿3篇(居里夫人的三克镭评课及集体备课)
本文由吾小秘【www.wxiaomi.cn】会员分享,供您参阅。文内整理了3篇相关范文,平均每篇1844个字,阅读大概需要5分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学说课稿3篇(居里夫人的三克镭评课及集体备课),以供参考。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学说课稿1
说教材:
本课是S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组“巾帼英雄”主题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居里夫人一生中所拥有过的三克镭的来历,以及在这过程中体现出的这个科学家的伟大人格。作者借着三克镭,将居里夫人的大公无私,献身科学,展现在了读者眼前。
三维目标:
1、知能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课文是怎样描写人物,表现人物精神的。
2、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反复读书,抓住居里夫人的言行,领会她的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3、情意目标
体会居里夫人一心为全人类作贡献、大公无私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居里夫人三克镭的故事。
教学难点:
理解居里夫人在自传中说的一段话,进而理解她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说学情: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已经拥有了初步的看法和见解。本课内容表面上浅显易懂,但实际上,对于文中所出现的两类人,学生们很容易产生一边倒现象,认可第二类,否认第一类。因此,对本课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让他们知道,第二类人,是极其伟大的,但也应该肯定第一类人,他们也很伟大。
说教法:
《课标》总目标的第七条表述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的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学过程:
1.透过课题知内容
2.抓住内容理思路
3.沿着思路悟情感
4.据情感明中心
5.围绕中心学写法
说学法:
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就是用眼看,就是用心想,就是心脑结合的过程,是理解、揣摩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称其为“读”。所以,“读”并不光表现在抑扬顿挫的声音,也有静思默想的默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有默读整体感知,也有齐读集体感悟;既有文字的欣赏,又有默默的品味。通过主体的“阅”,学生才能将文本的语言“翻译”成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想,把别人的东西装进自己的“仓库”。
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来找答案,然后再感情朗读,深入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时,注意结合本单元读写训练重点,“要注意作者是怎样描写人物、表现人物精神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使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体现了个性化的学习。
说程序:
一、透过课题知内容
读一读课题,说一说:
1、这是一篇写什么的课文?主要写谁?你对她了解多少?
2、镭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3、课文讲了居里夫人的什么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
二、抓住内容理思路
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
1、课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
2、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是怎么来的?
三、沿着思路悟情感
(一)抽生分别朗读1-4自然段,了解第一克镭的故事
说一说:
1、第一克镭是谁发现的?
2、为什么十八年后居里夫人却买不起一克镭?
3、出示重点语句,议一议:
从句中找出一对意思相反的词语。
从带点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居里夫人由于放弃了专利而买不起镭,有人却因此腰缠万贯,课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课文第一自然段也有一处类似的对比,请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来。
(二)默读5-6自然段,了解第二、第三克镭的故事
小组合作学习: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
第二、第三克镭是怎么来的?居里夫人分别用它做什么用途?
麦隆内夫人回美国向十个女百万富翁募捐时碰了壁,“碰了壁”是什么意思?课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从美国公众捐赠的两克镭以及居里夫人的工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教师示范朗读7-8自然段,了解三克镭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
1、用横线画出一句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用波浪线画出一句双重否定句,并改成陈述句。
2、居里夫人的“固执”表现在什么地方?
3、“他们说的并非没有道理”其道理何在?请用双横线标示;“我仍相信我们夫妇是对的”是针对文中哪句话说的?其理由何在?请用双波浪线标示。
4、“这个问题”指哪个问题?两个“他们”分别指的是谁?“我”“我们”分别指的是谁? “勇于实践的人”和“梦想着”分别指的是谁?
5、细心品读下面两句话,想一想、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利益,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
“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的人。”
6、“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位科学家伟大的人格”,说一说,居里夫人具有怎样伟大的人格?
四、根据情感明中心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
1、课文讲了关于居里夫人的什么事?
2、你觉得居里夫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3、教师小结
课文通过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一生曾拥有过三克镭的故事的记叙,表现了她一心为全人类作贡献,醉心于科学研究事业,大公无私的伟大人格。
五、围绕中心学写法
1、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
2、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
3、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领会作者是怎样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课堂作业:
1、熟读课文,仔细领会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
2、完成课后作业第三题。
3、用“既/又”造句。
板书设计: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第一克镭:居里夫妇发现放弃专利为人类贡献
第二克镭:美国公众捐赠科学研究醉心于事业
第三克镭:美国公众捐赠治疗癌症为大众造福
伟大人格:大公无私
板书设计简单又清晰,紧扣文本,通过文章中的词来展示人物的品质。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学说课稿2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体会课文是怎样描写人物,表现人物精神的。
2、引导学生反复读书,抓住居里夫人的言行,领会她的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3、体会居里夫人一心为全人类作贡献、大公无私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居里夫人三克镭的故事。
教学难点:
理解居里夫人在自传中说的一段话,进而理解她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内容:
一、透过课题 知内容
1、这是一篇写什么的课文?主要写谁?你对她了解多少?
2、镭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3、课文讲了居里夫人的什么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
二、抓住内容 理思路
1、课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
2、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是怎么来的?
三、沿着思路 悟情感
(一)学习1-4自然段,了解第一克镭的故事
1、第一克镭是谁发现的?
2、为什么十八年后居里夫人却买不起一克镭?
3、出示重点语句。(出示课件一)
从句中找出一对意思相反的词语。
从带点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就”--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说明居里夫妇很快就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一点儿也不犹豫。
“毫无保留”--表示居里夫妇将镭的提纯方法全部公布于众,自己没有留下一点儿秘密。
【体会】:既毫不犹豫,又毫无保留,充分表现了居里夫妇心中想着全人类,丝毫不考虑个人的得失。
“异常平淡”--表示居里夫人觉得将镭的提纯技术公布于众这件事很平常,不认为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体会】:将自己重大的科学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公布于众,是非常不平凡的举动,而居里夫人自己却觉得“异常平淡”,可见她的思想境界是多么的高尚啊!
“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说明居里夫人不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作为谋利的资本,并且认为别人也不应该这样做;因为镭是属于全人类的,体现了居里夫人一心为全人类作贡献,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和伟大人格。
居里夫人由于放弃了专利而买不起镭,有人却因此腰缠万贯,课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课文第一自然段也有一处类似的对比,请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来。
(二)了解第二、第三克镭的故事
第二、第三克镭是怎么来的?居里夫人分别用它做什么用途?
美国公众捐献的;科学研究;治疗癌症
麦隆内夫人回美国向十个女百万富翁募捐时碰了壁,“碰了壁”是什么意思?课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遭到了拒绝;十个女百万富翁一毛不拔的吝啬与居里夫人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相比,她们是多么渺小,进一步突出了居里夫人为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从美国公众捐赠的两克镭以及居里夫人的工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美国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和对居里夫人大公无私精神的尊敬;体会到居里夫人始终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和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的精神。
(三)教师示范朗读7-8自然段,了解三克镭的意义:(出示课件二)
1、用横线画出一句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用波浪线画出一句双重否定句,并改成陈述句。
2、居里夫人的“固执”表现在什么地方?
坚持放弃专利
3、“他们说的并非没有道理”其道理何在?请用双横线标示;“我仍相信我们夫妇是对的”是针对文中哪句话说的?其理由何在?请用双波浪线标示。
4、“这个问题”指哪个问题?两个“他们”分别指的是谁?“我”“我们”分别指的是谁?“勇于实践的人”和“梦想着”分别指的是谁?
5、细心品读下面两句话,想一想、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利益,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
创造发明者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通过专利来保障自己的利益,是合理合法的。这种勇于实践的人是人类需要的。他们的做法无可厚非,而且他们推动了人类进步。(举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
“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的人。”
居里夫人认为,人类也需要这种沉醉于事业,一心为大众造福的人。(举例:居里夫妇、老师、清洁工等)
6、“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位科学家伟大的人格”,说一说,居里夫人具有怎样伟大的人格?
四、根据情感 明中心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
1、课文讲了关于居里夫人的什么事?
2、你觉得居里夫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3、教师小结
课文通过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一生曾拥有过三克镭的故事的记叙,表现了她一心为全人类作贡献,醉心于科学研究事业,大公无私的伟大人格。
五、围绕中心 学写法
1、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
2、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
3、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通过对比,更加突出了居里夫人大公无私的奉献竞赛。
4、领会作者是怎样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通过具体的事例,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的品质。
六、学生写话,抒发情怀。
导语:多么伟大的人哪,多么伟大的科学家!
指名朗读1-4自然段
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仔细领会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
2、完成课后作业第三题。
3、用“既/又”造句。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学说课稿3
学生视角:
“镭”是什么?“三克镭”有什么特殊含义?为什么说这“三克镭”体现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课文内容深深吸引着学生的读书兴趣。
难点:弄清“三克镭”的深刻含义。
教师思考:
本文是略读课文,记叙了人类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获得“三克镭”的不平凡经历,歌颂了她不计私利,献身科学的崇高品质。文章内容充满悬念,情节曲折,耐人寻味。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真读文,并结合收集的资料,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品质,同时受到崇高品质的影响与感召。
重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抓住人物的语言,理解人物的品质。
设计特色:
仔细品读,抓住言行,体会感情。
信息资料:
收集查阅有关居里夫人的材料。
教学要求:
1、通过读文,了解“三克镭”所代表的含义,体会居里夫人不计私利,献身科学的崇高品质,并从中受到影响与感召。
2、仔细品读,抓住人物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自读理解能力。
教学时数: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汇报交流。
1、你知道居里夫人吗?你对她了解多少?
2、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
(挖掘学生认知基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课外学习的热情。)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连贯。
2、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讨论交流,合作理解。
在读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小组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展开研讨。
1、课文中的三克镭各是怎么来的?
2、为什么说这“三克镭”体现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
3、选择文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句子,认真体会。
4、你们认为居里夫人是个怎么样的人?(正面侧面结合谈)
(阅读中理解,阅读中感悟,是语文阅读教学永恒的话题,问题的确定为学生读书提供了可以选择的方向,尊重了学生的学习权力,适应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研讨,一位伟大的献身科学的科学家的形象就会在学生脑海里浮现,从而受到人物崇高品质的影响和感召。)
四、回读延伸
从居里夫人的身上,你想到了什么?(引申内容,渗透教育,引导正确价值取向。)
五、课堂练习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
实践活动:
阅读《居里夫人传》,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伟大的人物。
板书设计 :
第一克:研制提纯 无偿公布 没有人应该因为镭致富,
三克镭 第二克:公众捐献 继续研究 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第三克:再次受赠 治疗研究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学说课稿3篇(居里夫人的三克镭评课及集体备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