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时间: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集锦8篇)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集锦8篇)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重难点:

  理解科利亚为什么第一次挖不到木匣,第二次却挖到的原因;培养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认识木匣。

  2.师简介时代背景。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理清文章脉络。

  三、研读重点,理解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埋木匣

  (1)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了解: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又是怎样埋的。画出文中有关的词句并用自己的话说说。

  (3)朗读课文。

  2.学习第二部分:挖木匣

  (1)自读课文。画出写科利亚挖木匣的语句。

  (2)同桌之间交流读书所得。

  (3)根据学生汇报,了解科利亚挖木匣的过程。

  (4)课件演示科利亚的思维过程。

  (5)理解文中词语:仍然、果然。

  (6)体会科利亚的心情,读出感受。

  3.学习第三部分:受启发。

  过渡:当科利亚手捧着心爱的木匣时,她会对小伙伴们说什么呢?(出示文中插图。)

  (1)(出示中心句)指名读。

  (2)质疑:科利亚从这件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3)齐读中心句

  (4)小结:是呀!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交流:请你说说你们的周围有什么变化?

  2.看来你们也明白了这个道理,可是有一个大人都不知道这一点,请看!(课件出示《刻舟求剑》)

  3.讨论交流:他能捞到他的宝剑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4.小结:世界上的万物都在不断变化,我们应象科利亚一样多动脑筋,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

  5.抄写文章最后一自然段。

  板书设计:

  26 科利亚的木匣(xiá)

  埋木匣→挖木匣→受启发:一切在变

  第二课时(简案)

  一、回忆课文内容,复习检查。

  二、体会文章写妈妈和小伙伴们的作用。

  三、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四、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①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会写“挖、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15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教学设计精品推荐

  课前准备

  ①生字词卡片。

  ②抄写课文最后一段的小黑板。

  第一课时

  分步揭题

  ①板书“木匣”,“匣”字注音,学习“匣”的音、形、义。

  ②完整板书课题。

  科利亚是个苏联的。这篇课文讲了他的什么事呢?

  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①学生自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②指名学生朗读,纠正读错的地方。请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写了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事。)

  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①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看看从哪儿到哪儿是讲科利亚埋木匣,从哪儿到哪儿是讲科利亚挖木匣的。

  ②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与同座讨论。

  ③全班交流。

  a.哪几个自然段讲埋木匣,哪几个自然段讲挖木匣?

  b.另外的几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有的是讲情况的变化,有的是讲从这件事受到的启发。)

  学习字词

  ①出示要求会写的13个生字,读一读,再组词。

  ②观察字形,互相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哪些地方。

  ③学生写生字(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抄写一遍。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3

  一、初读课文

  1、今天,老师想请大家认识一位前苏联小朋友,他的名字叫(板书:科利亚),谁来读读这个可爱的名字?

  2、科利亚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木匣,板书:木匣(请学生读)

  谁知道什么是木匣?(用木头做的小箱子)

  那么用铁做的小箱子叫——铁匣

  用铜做的呢——铜匣

  如果这个小匣子里装的是饼干,我们可以把这个匣子叫作——饼干匣

  如果里面装的是你的宝贝,那这个匣子就又可以叫做——宝匣

  有个小朋友特别爱说话,他的嘴就像一个小匣子,你猜猜看,这个小匣子里装得最多的是什么——话语,那么就叫做话匣。

  今天,科利亚给我们带的是木匣,再次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预设:科利亚的木匣是怎样的?

  科利亚的木匣装着些什么?

  ……

  好,那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的小木匣子里到底藏了些什么?请大家打开课本,认认真真地把课文读一遍。请读准每一个字,读通每一句话,动动笔,先把有关句子画下来。

  3、交流

  根据学生找到的出示句子:

  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和其他小玩意儿。

  要读好这句读,我们首先得关注这些词语:

  盛着冰鞋小手锯小玩意儿

  谁能读?(学生读)

  再把他们请回到句子中读读这个句子。(生读)

  看到那么多小玩意儿,你心里觉得怎么样?(高兴、惊奇、羡慕)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真好,读一遍不但认识了上些生字新词,还解决了一个自己提出的问题,真会读书。

  二、再读课文,知事

  1、科利亚围绕木匣做了些什么事呢?请大家认真地读读课文想一想。

  交流:

  板书:埋木匣挖木匣

  能把这两件事的前后顺序排一排吗?

  (四年前科利亚埋下了木匣,四年后,科利亚挖埋下的木匣。)

  听明白了,你说的其实就是我们这篇课文的大致意思。

  2、说课文主要意思

  出示:四年前,科得亚看到妈妈把箱子埋在地下,于是,他向前走了()步,()。四年后,他们又加到了家乡,他已能数到100了,他数了十步去(),结果(),最后他想了想,(),终于()。

  三读:知事也论人

  1、快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子、挖木匣子的句子。(学生划出交流)

  交流一:埋木匣的句子

  出示句子,请学生读一读

  他从家门口向前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

  坑挖好了,他把一个木匣放进坑里。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和其他小无意儿。他放好了木匣,盖上土,用脚踩实,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

  2、透过这些句子你觉得科利亚这个小朋友怎么样?

  预设:a聪明。妈妈埋箱子,他也跟着埋木匣,善于模仿;才五岁就会数到十了,特别聪明。

  b能干。先挖坑,再放木匣,盖上土,踩实泥土,撒上细沙,做得一点也不含糊,非常有条理。

  看来,大家已经喜欢上这个可爱的小朋友了。你能这些句子重新组织一下,完整地说说科利亚埋木匣的过程?

  课件出示:我会说科利亚埋木匣的经过:

  科利亚看到妈妈(),于是他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去做了,他()

  交流二:挖木匣的句子

  出示句子

  科利亚也拿来铲子,从家门口向前走了十步,动手挖起来。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提及右边挖,仍然没找到。

  利亚量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儿,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

  透过这两个句子,你又了解了关于科利亚的哪些信息?

  预设:a有耐心。虽然挖了很长时间,仍然没有放弃。

  b爱动脑。走十步找不到木匣,动动脑筋,量五步找到了木匣。

  三、质疑

  1、(引导学生读板书)还有问题吗?

  为什么走十步找不到木匣,量五步就能找到木匣?

  老师知道你对这个问题还有些疑问,相信再给我们一节课的时间,我们一定能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而且还能得到很多启示。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会写“挖、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15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出示5岁时的“科利亚”人物像。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苏联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科利亚。课文讲了科利亚的什么事情呢?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

  ③朗读展示: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④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带,学生边听边思考揭题时的两个问题。

  ⑤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⑥学生简单谈谈自己觉得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⑦引导学生质疑。

  三、精读感悟,明白道理

  ①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思考问题: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他是怎样埋木匣的?为什么要埋木匣呢?

  ②学生默读课文第四至十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科利亚后来是怎么找到木匣的?

  ③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这件事中,科利亚懂得了什么道理?

  a.指名读这一段;分男生、女生读这一段。

  b.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c.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上的事、社会上的事,也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或课外读到的文章来说说“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

  四、作业

  抄写课文最后一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会写“挖、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15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熟读课文

  ①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②自由朗读全文,挑选自己喜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二、巩固生字

  ①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②分类记忆要求会写的字。

  a.找出左右结构的9个生字:挖、鞋、锯、抢、难、初、敌、阶、懂。有的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忆字形。

  b.学生利用笔画、偏旁或熟字记忆其他4个生字:斧、免、屋、管。

  ③给生字组词。

  三、指导写字

  ①出示9个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这9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②学生写字。

  a.教师播放节奏舒缓的音乐,学生闭目静坐,正确执笔,摆好坐姿。

  b.学生对照范字临写。每个字写两遍。

  c.教师巡视,及时评议。遇到共性问题可以范写指导。将学生写得好的作业即时展示。

  四、抄写词语

  ①自己读、记词语。

  ②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五、复述课文

  个人练习。指名复述,全班评议。

  实践活动

  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26、科利亚的木匣

  埋 挖 受启发

  人长大 步子变大 一切在变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①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会写“挖、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15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课前准备

  ①学生自读课文,对照课后生辽表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标好每个自然段的序号,记下自己的'疑问。

  ②生字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一曲节奏舒缓的乐曲。

  ③用纸分别画一个5岁左右和9岁左右的“科利亚”的模样,剪下来准备板贴用。

  第一课时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①出示5岁时的“科利亚”人物像。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苏联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科利亚。课文讲了科利亚的什么事情呢?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②板书课题,指导学习生字“匣”:读准音:联系木盒子识记形,了解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

  ③朗读展示: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④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带,学生边听边思考揭题时的两个问题。

  ⑤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尝试帮助老师完成板书:

  ()木匣→()木匣()

  ⑥学生简单谈谈自己觉得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⑦引导学生质疑。

  精读感悟,明白道理

  ①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思考问题: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他是怎样埋木匣的?为什么要埋木匣呢?

  a.教师指导学生用朗读的方式告诉大家: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

  学生找出句子读: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和其他小玩意儿。

  教师结合生字的学习,启发学生读的时候注意突出“各种各样、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其他小玩意儿”这些词语。

  b.教师引导学生画出描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c.教师引读:科利亚干吗要把这些东西埋起来呢?学生接读第三自然段。

  ②学生默读课文第四至十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科利亚后来是怎么找到木匣的?

  a.引导学生找出科利亚开始挖木匣时的言行的句子读一读,体会科利亚是个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孩子。

  b.重点指导学习第十一自然段。

  用人像图和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四年前,科利亚是5岁(教师在黑板上贴出5岁的“科利亚”形象,让学生自己从前后课文的有关语句中找到推算的依据),走了10步埋下木匣(用线段图表示);现在的科利亚是9岁(教师在黑板上贴出9岁的“科利亚”形象),启发学生自己上黑板画线段图表示科利亚现在每一步的大小,应该画几步。

  c.联系上文,让学生说说第十二自然段中“果然”的意思。

  d.分角色朗读第四至十二自然段。

  ③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这件事中,科利亚懂得了什么道理?

  a.指名读这一段;分男生、女生读这一段。

  b.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c.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上的事、社会上的事,也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或课外读到的文章来说说“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

  作业

  抄写课文最后一段

  第二课时

  熟读课文

  ①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②自由朗读全文,挑选自己喜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巩固生字

  ①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②分类记忆要求会写的字。

  a.找出左右结构的9个生字:挖、鞋、锯、抢、难、初、敌、阶、懂。有的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忆字形。

  b.学生利用笔画、偏旁或熟字记忆其他4个生字:斧、免、屋、管。

  ③给生字组词。

  指导写字

  ①出示9个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这9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②学生写字。

  a.教师播放节奏舒缓的音乐,学生闭目静坐,正确执笔,摆好坐姿。

  b.学生对照范字临写。每个字写两遍。

  c.教师巡视,及时评议。遇到共性问题可以范写指导。将学生写得好的作业即时展示。

  抄写词语

  ①自己读、记词语。

  ②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复述课文

  个人练习。指名复述,全班评议。

  实践活动

  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手锯、玩意、免得、抢走、难过”等词语,理解“仍然、果然”

  2、学习课文,了解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得启示的过程,初步懂得周围的一切都是在起变化,学习科利亚爱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得启示的过程,明白科利亚是怎么找到木匣的。

  【教学难点】

  懂得周围的一切都是变化的道理,学习科利亚爱动脑筋、勤于思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匣”字导入

  1、板写“匣”,仔细看老师写“匣”字,最后一笔是竖折。

  2、猜一猜什么是匣。放东西的方形小盒子,所以一边是不能封口的。木头做的小盒子就可以叫木匣

  3、小朋友,你们有木匣吗?你们的小木匣里会放些什么呢?(都是自己最心爱的东西,都是你们的小秘密)

  4、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它叫科利亚,(相机知道“亚”的读音)。

  5、板书课题,质疑,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科利亚的木匣有什么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1)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

  (2)把课文读通顺,标上自然段序号

  (3)解决课前的疑问并思考课文围绕木匣写了科利亚的哪些事

  2、生字词 字音:多音字“量” 字形:挖、抢、懂

  三、细读文本

  1、科利亚的木匣里装着什么?出示第二自然段,生字教学“鞋、斧、锯”

  朗读指导:读出喜爱的心情

  2、木匣里都是科利亚最喜爱的小东西,为什么要把这些放进木匣?在什么情况下埋木匣的?

  3、学生交流法西斯战争、战争带来的破坏。

  4、所以科利亚把自己的小木匣——( ),简单地概括,埋木匣。他是怎么埋的,

  5、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到科利亚埋木匣的动作词语。从这些动作里,你感受到什么?

  朗读指导:埋好木匣,免得被人发现,小心翼翼的。边做动作边读。

  6、故事还在继续,科利亚和木匣之间还有哪些故事?

  7、理清思路,课文围绕木匣写了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懂道理(得启示)

  8、挖木匣又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又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

  2、复习课文围绕木匣写了哪些事

  二、以挖木匣切入

  1、找到文中具体描写科利亚挖木匣的自然段,默读两处

  2、解读第八自然段

  1)“也”:为什么要用“也”,说明谁也挖木匣?

  妈妈是怎么挖木匣的?结果怎么样?妈妈为什么高兴?高兴地读一读妈妈的话。从中你感受到妈妈是怎样的人?

  2)“十步”:科利亚看到妈妈成功挖出木匣,他想到自己曾经埋下的木匣。他是怎么挖木匣的。第一步怎么做?

  为什么走十步?说明那时还小。画一画科利亚四年前怎么埋木匣的

  3)“挖”:接着怎么挖?理解“仍然”的意思。

  挖呀挖呀,找到了吗?坑已经挖得很深了,找到了吗?朝左挖呢?朝右挖呢?可能还怎么挖?挖得怎么样?(满头大汗,汗流浃背)

  你感受到科利亚挖得怎么样?(辛苦)辛苦地读一读。

  他想挖的是什么?是一个怎样的木匣?仍然没挖到,心情怎么样?(着急、焦急)读一读。

  他最后挖到了吗?心情怎么样?(失落、失望)带着这种情绪读一读。

  3、妈妈用三十步的方法找到了木匣,为什么科利亚没有找到?是不是被法西斯挖走了?找出理由。到底是什么原因

  4、解读第二次挖,第十二自然段

  1)、理解“果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果然”的理解

  2)、找到这次成功的关键因素。步子大了一倍,简笔画展示

  3)、一起画一画,验证是不是真的能找到木匣

  4)、如果你就是科利亚,此时的心情怎么样?读一读

  5、通过这件事,科利亚有什么收获?从十步没有挖到后来五步挖出心爱的木匣,科利亚知道了什么?

  6、在变化的仅仅是步子吗?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你能说说自己的理解吗?结合例子

  7、科利亚这个巨大的收获,靠得是什么?你认为科利亚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

  三、拓展观察

  寻找周围的变化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7

  一、复习导入

  1.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埋木匣、挖木匣、得到启示)

  2.指名上台画图,说说科利亚是怎样埋下木匣子的?

  二、读中求悟,学习4~12节

  1.自由读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允许讨论交流)

  2.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

  生A:我读懂了科利亚回来时已经大四岁。

  生B:我知道他们回到村里时,发现屋里的东西被法西斯抢走了,但以前留下的箱子和匣子都还在。

  生C:妈妈量了三十步,挖出了以前埋下的箱子。

  生D:我明白了科利亚起先挖不到木匣子时因为他长大了,步子也变大了,当初的十步,现在只要五步。

  生E:我觉得科利亚很聪明。……

  注意点:当出现类似生D的回答时,教师可让他上台借助木匣的图,示意说明。

  3.教师小结:大家讨论得很热烈,科利亚经过动脑认识到挖不到木匣的原因是自己长大了,按原来的步子找不到木匣。

  4.大家来读一读课文,说一说该怎么读。

  生A:要体现科利亚起先挖不到时很着急,找到原因时开心的样子。

  生B:要读出科利亚突然想通时的惊喜。

  5.全班齐读,指导朗读。

  三、借助朗读,理解第13节

  1.齐读第13节,引导读出高兴的语气。

  2.交流汇报:帮科利亚把懂得的道理解释给全班同学听。

  生A:科利亚懂得了世界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3.鼓励学生寻找身边的例子: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呢?我们应该怎么去面对这些变化呢?

  4.师小结: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周围的一切都讲发生变化,遇事要勤动脑、多思考,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新事物。可见,科利亚真是一个的孩子。(机智、勇敢、爱动脑……)

  5.指导朗读。

  四.作业

  尝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人教版《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

  埋木匣:四年前 5岁 步小 十步

  挖木匣:四年后 9岁 步大 五步

  受到启发:勤动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8

  课文解读

  本文是第七单元“科学的思想方法”主题的第二篇课文,记叙了科利亚5岁时从家门口向前数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后数了5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情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阐明一个道理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特点。课文语言朴实平白,没有生动的文采,适宜学生自主阅读,不需要教师过多讲解。如何通过科利亚挖木匣这件事,感悟一切事物都在变的道理,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习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课特点,预设以下学习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5个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科利亚爱动脑筋、善于思考的特点,感悟“时间在变,人在变,周围的一切都在变”的道理,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4、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感悟“时间在变,人在变,周围的一切都在变”的道理。

  设计理念

  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机整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以训练、探究、对话为基本元素设计教学,构建自主、合作、开放的课堂,体现“以疑促读,读中探究,自主感悟”的教学特色。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带些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或成长记录册。

  教学过程:两课时整体设计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启动阅读

  1、由课文《矛和盾的集合》引出本文课题:科利亚的木匣。随机学“匣”字。

  2、引导据题质疑:科利亚的木匣有什么特别之处?科利亚的木匣里装了什么?围绕科利亚的木匣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通读感知,了解内容

  本环节,主要通过个人自读、指名朗读等形式,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熟,为进一步学习和体会课文奠定基础,随文认学生字“锯”“阶”。

  初步交流读题目时提出来的问题,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交流后归纳板书:埋木匣——挖木匣——明道理。叶老说,教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的,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这也正是课标倡导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再加上本篇课文的特点适合学生自读自悟,因此下一环节设计为——

  三、自主质疑,初步探究

  让学生读读文中两个“泡泡”,明白:一个是说读懂了什么,一个是提出了问题。

  学生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以“吐泡泡”的形式记录下来。

  设计“吐泡泡”的学习形式,目的是落实课标对第二学段提出来的默读要求:一边读一边思考,能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这样的学习形式,学生感兴趣,乐于接受。

  交流反馈学生所吐的“泡泡”: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预计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

  课文中说的“战争”是什么战争?“法西斯”是什么?科利亚的妈妈挖出了木匣,为什么科利亚挖不到?科利亚说“这里面一定有原因”,是什么原因呢?课文结尾说“周围的一切,不都在起变化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学生提出的问题肯定各种各样、五花八门,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和经验,临场作出巧妙处理,或直接回答,或以问引读,或反问学生,或暂时存疑。在交流反馈中,对提问角度新,思维有深度的同学要特别予以肯定和激励。

  四、重点研读,体会感悟

  本环节主要是体现教学的重点,突破学习的难点。作如下设计:

  1、根据前一环节的质疑,引问:科利亚的妈妈挖出了木匣,科利亚却没挖到,科利亚觉得“这里面一定有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2、学生在四人小组内展开讨论,教师讲清楚讨论的步骤与方法:一、是什么原因,首先要从书上找到依据;二、关键是怎样理解这个原因,每个小组成员要积极动脑筋,想办法;三、讨论交流后小组确定一种最有创意的理解方法,准备到班上交流。

  3、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多种学法来理解和体会“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这句话中所蕴涵的道理,如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道理、用数学的方法画一画线段图、在教室里实地走一走、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照片谈一谈自己的体会,等等。

  语文是开放的,学习语文的方法也应该是开放的,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方法来理解语言文字。

  4、呈现课文最后一段话,让学生反复地读一读:

  科利亚高兴地说:“伙伴们,今天我不光找到了木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

  5、师:大家觉得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看,科利亚来到了我们教室,大家夸夸他吧!那么,同学们从文中哪些地方能够感受和体会到科利亚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呢?

  学生回读课文,找出依据,组织交流,随机指导朗读体会下面的句子:

  ★坑挖好了,他把一个木匣放进坑里。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和其他小玩意儿。他放好了木匣,盖上土,用脚踩实,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一个四岁的小男孩,多会动脑筋啊!

  ★科利亚说:“不会的,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这里面一定有原因。”——一个聪明而自信的科利亚!

  ★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想。突然他笑起来,对小伙伴说:“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还小,步子也小。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你们看,我马上回找到我的木匣子。”——做事情不蛮干,遇到问题不依赖别人,思考问题有根有据,多令人敬佩的一个小男孩啊!

  ★科利亚高兴地说:“伙伴们,今天我不光找到了木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从这件事情悟出一个道理,多会感悟的一个小男孩啊!

  五、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重点是指导写字,注意两点:一是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识记字形的规律和方法;二是对难写易错的字,如“挖”、“鞋”、“抢”、“管”“初”“懂”等,教师要板书示范,指导书写。

  板书设计

  5岁埋木匣步子小走10步

  9岁挖木匣步子大走5步

  一切事物都在变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集锦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