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年度第一学期七八年级生物工作总结

时间:

年度第一学期七八年级生物工作总结15篇 八年级生物工作总结第二学期

  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回顾工作情况是避免不了的,而且写工作总结对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也有很大好处。你知道怎么写吗?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年度第一学期七八年级生物工作总结15篇 八年级生物工作总结第二学期,供大家赏析。

年度第一学期七八年级生物工作总结15篇 八年级生物工作总结第二学期

年度第一学期七八年级生物工作总结1

  转眼一学期又很快过去了,回顾本学期的教研组的工作,是忙碌的,又是充实的。我们努力把教学教研工作抓紧,抓细,抓实,从点点滴滴中求得进步。如果说取得了一点成绩,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开学初,为了保证教研组计划实施的可行性,我们教研组老师都认真学习了教导处的教学计划,对教研组计划的制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充分的讨论之下制定了教研组计划,并努力按照制定的计划去做。

  1、开学初,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

  我们以学校教研活动计划为指导,依据本年级、本学科特点,本着务实的原则制定计划,力争有效指导学期组内教研。通过研究,我们拟定本学期教研重点为:写字的指导、识字写字方法。为了更好地开展教研活动,我们还通过讨论,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措施。

  2、继续加强学习,进一步转变观念。

  通过不断的学习、讨论、交流,教研组全体成员提高了思想认识,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以良好的师德形象立足教育。一开学,我们每位老师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了解了低年级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为了让每位老师能更好的学习、实践新课程理念,平时经常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师徒结对活动,每位老师都积极参加,通过上课、评课、听课,努力提高自已的教学水平。

  3、积极参加各种课堂教学活动。

  这学期一年级语文采用了新教材。面对着这些新课文,我们全组人员同心同力共同出谋划策,为着一个新问题新课件苦思冥想着,努力地备好每一堂语文课教案,并不断向其它学校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探索着新教材的教学方式方法。

  本学期本组老师在教学研讨活动中,积极准备,认真参加集体备课,并针对所选教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教学中的困惑,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自发表见解,大家也针对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惑,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习他人的教学优点,使教研活动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性,以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4、认真布置及批改作业:

  根据教材的特点,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在布置作业时,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为准绳,认真取舍,精选适量的作业,以课文为主,根据学生的角度,因人而异,不搞题海战术。作业批改及时,认真,保证当天完成,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讲评,及时反馈。

  5、认真辅导,做好提优补差工作。

  全组教师既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又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的不同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⑴学习态度端正和学习能力强且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激励和期望,给予更多的信任,让他们有适当的压力朝着更高的目标去努力。⑵学习能力强但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且成绩上下不稳定的学生,给予关心、帮助,了解其成绩被动的原因,慢慢地引导地端正学习态度,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地的学习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用爱去感化他。⑶学习能力差但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帮助他寻找适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其学习能力,当成绩稍有提高时便给予及时的鼓励,同时给予明确的和更高的期望。⑷学习能力差且学习态度也差的学生,主动关心他们,认真做好帮教工作,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爱心去感化他们,让他们也能有值得骄傲的成绩。

  6、本组老师积极参加各项培训活动情况

  全组教师每次都认真记录,及时把最先进的教学观念、最适合我们的教学方法整理后上传达给各位教师,供大家更好的吸取经验,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7、加强对年青教师的培训指导,做好年青教师的带教工作。

  新教师能兢兢业业工作,虚心向指导老师求教,指导教师和同年级老师也能通过共同备课、听课、交流等帮助新教师完成自身的角色转变,新教师们都分别有了可喜的进步。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但每一位老师都能踏实,认真地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促进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提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全体低年级语文教师将继续更新观念,用新的理念去实践语文教学,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使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

年度第一学期七八年级生物工作总结2

  得:

  1、生物实验课开设。这学期有了显微镜,在讲细胞的结构时,进行了演示实验,还尝试了让学生亲自参与,虽然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理想的地方。但从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上都有很大提高,对这方面知识的认知也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2、课堂的一些改进。例如:课前小视频,让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有了更全面更形象的理解。

  3、期末考试学案的设计。复习有了针对性,重点考点在学案中都有体现,为学生最好复习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对七年级的新生来说怎样做好复习的帮助很大。

  失:

  1、课堂改革。1+2+1模式还是不能很好的贯彻,老师讲的还是太多,没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做题。

  2、作业的面批。期中考试之前还可以做到,但期中考试后由于其他学科作业增多,好多学生无暇顾及作业很难在规定时间完成,造成拖拉,所以面皮机会越来越少。

  3、教学进度没有达到,期末复习效果不好。虽然有了学案,但复习进度太慢导致复习时间不够,另外没有充分考虑到越是临近考试学生越浮躁的特点,加之各科同时都在紧张复习作业多试卷多,学生不能很好的消化当天复习的内容。

  改进:

  失误的地方这学期已经无法挽回了,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下学期重点要做的事情有教学进度一定要把握好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复习;课堂还是要贯彻1+2+1的模式,少讲精炼,并适当加一些微课;作业尽量在课堂完成,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出不同层次,不在胡子头发一把抓。

  希望在下学期的教学中能有更大进步!!!

年度第一学期七八年级生物工作总结3

  一、学习榜样,重新认识班主任工作

  暑假期间,我有幸参加了成都的“新教育年会”。在会议上,聆听了王晓春老师、李镇西老师的相关报告,我的内心触动很大。以前的班主任工作基本是凭经验做作的,遇到了很多问题,缺乏理性认识,凭感情用事,事情可能解决了,但是留下了一些后遗症,让人遗憾。以前对理论心理是排斥的,对宣传的经验之谈也是不以为意。因为我更多的看到的是学生的个性差异,忽略共性。两位专家老师的报告结合了很多实例,深入浅出,运用现代的教育管理理论条分缕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渺小和无知。特别是在看到了李镇西老师的《心灵写诗》和陈晓华老师的《追寻教育的诗意》,我的灵魂更是震撼,同时也有羞愧。自以为在教育战线上战斗了十余年,颇有经验,有些自得,懒于学习,不思进取。在这两本书里,我看到了他们的辛劳的汗水,他们炽热的爱心,他们的灵动的思想,他们谱写的乐章,他们创造的诗意,我重现审视自己,我要向榜样学习,用李镇西的“让别人因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幸福”那句话激励自己,让红袖老师的诗意熏陶自己。我对我即将到来的班主任工作充满了憧憬和期待。我如饥似渴地读着《心灵写诗》,构想着我的理想班级。我长期在高三工作,高考升学的压力使我和我的学生缺少了一份活力,缺少了一份诗意。中途接班的过渡和适应,复习和应试的现实,还有课程和琐事的重压,使我的思考几乎停留在一潭死水中,那份理想几乎已经泯灭。

  从榜样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新的开始。我要拿出我的爱心,我的热情,重建我的理想。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富有挑战的,充满诗意的伟大工作,在辛苦付出之后,会收获快乐,收获充实,收获自己的价值,会收获人生的意义。每一个学生是鲜活的生命,是待开垦的沃土,班主任就是面对这鲜活的生命个体,面对这沃土,播撒理想,播撒未来,像辛勤的花匠,在付出之后,欣赏鲜花绿草的美丽,聆听花开的声音和小草成长的歌声,乐在其中。

  二、制定计划,构建理想班级

  开学接班,我带的高一(一)班是重点班,班级构成是中考招生的优秀考生和一些教师子弟,我开始感到了非常的压力。一班和二班是平行班,二班的班主任解老师是市级优秀班主任,富有经验和创新思想,工作认真踏实,在学校是有口皆碑,学生喜欢,领导赏识。而我,在来学校的几年里几乎是颗粒无收,头顶上是早已失去光环的荣誉。除了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一丝好感之外,一些人对我颇有微词,这一点我心知肚明。今年在企校分离的关键时刻让我接手重点班实在是迫不得已,我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给自己压上了一副重担,我要证明自己给自己看,我不认输。我抱着《心灵写诗》寻找方略,我知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决定向李镇西老师学习借鉴,因为他的高一班主任生活和我有很多相似之处。

  我着手制定我的班主任工作计划,在“目的要求”里,我列出了六条内容:1、以人为本,教育学生成为正直善良、智慧健康的人;2、班级建设,营造一个温馨、和谐自然的学习环境,建设目标是“民主、和谐、团结、进取”;3、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付出和爱,学会感恩;4、利用课堂、班会等各种阵地和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让每一个学生成为班级主人,为班级自豪;5、师生相互关爱,互为良友,走进心灵深处;6、抓好班风、学风建设,打造班级文化,让我们的班级优秀,充满活力。在“计划与措施”里,我把全学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9月)搞好入学教育(宣讲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为人之道,课前活动让学生轮流讲解《论语》),班级建设(成立临时班委、学委和团委,逐步补充完善,征求学生意见,制订班级管理制度),做到每日两到位(早自习前和午课前站岗,了解班级日常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部分问题学生沟通(针对初步印象,谈心,了解,稳定军心),和家长通信联络(汇报班级工作,征得家长和家庭对学校教育的大力支持);第二阶段:(10月)引导学生回顾小结高中第一个月的学习、纪律情况(自测、自评和互平),开展学习竞赛(结合第一次月考的成绩,找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开展学习方法交流会主题班会一次)召开第一次家长会(加强家校沟通,相互交流,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双方共同解决);第三阶段(11月、12月):开展民意调查活动(目的在于了解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实际,了解班风、学风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开展“书香班级”主题班会(书籍交流,读书笔记交流,拓宽视野,提高学生品位),总评两次月考(成绩名次公布,奖励表彰优秀学生);第四阶段(1月):指导学生积极、科学地搞好期末复习,迎接期末考试,搞好期末总结工作,评选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整理班级资料,为下学期做准备。

  三、辛勤劳动,打造我的理想班级

  回顾这一学期的具体工作,付出了很多,收获颇丰,也有很多不足和遗憾。具体如下:

(一)坚持让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表》,督促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我把2004年我做高三班主任时的《自我评价表》重新拿出来,因为我从那一年的实施中尝到了甜头。我对其中的细节进行了修改,每周一份,每日三项(听课效果、作业完成和当日小结)、每项2分(良好2分,一般1分,不好0分),并在封面上写上格言或者鼓励性的话语。我坚持每份表手工制作,以示重视,次日早读前放在讲桌上让学生自行填写前一日的评价结果,及时回收,我检查结果,并对项目得分低的同学及时谈话,了解实情,督促其改进。从一学期实施的情况来看,虽然与我的理想有一定差距,但是它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总分较高的同学习惯良好,进步很大,最典型的是高鹏同学,第三次月考从以前的年级70名左右进步到前十名,一些进班排名靠后的同学也进步很大,摆脱了跳班的危险区。

(二)利用墙报栏,每人制作个人的“主页”。这学期“个人主页”每生三份,包括“风采展示”“红处方”“红处方复诊”和“理想老师、理想自己、理想课堂”等内容。这项工作是我的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之一,学生们完成得非常认真,有的贴有照片,有的有美术编辑,加上任课老师的大力支持,他们鼓励的话语使学生扬起了前进的风帆,在我们教室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另外,我还让学习委员负责建立班级日至——《成长的足迹》,每个学生轮流捉笔,用自己的语言记录班级里的日常生活,五花八门,无不透漏出飞扬的青春气息。大家的热情很高,每篇日志洋洋洒洒,还有回帖的感言,真实记录了我们班的生活点滴,孩子们的成长历程。这两项工作在学期一定要坚持下去,他们是我的理想班级中不可或缺的两件珍宝。

(三)建设班级管理体系,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在开学初,通过学生自我介绍和自荐的形式,我初步选定了班委人选和学委人选,通过一个月的观察和锻炼,逐步稳定下来。在班会上我用李镇西的话“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句话对班干部进行级里,要教育同学们时刻牢记这句话,不管在家里、学校,还是单位社会,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这是为人之道。希望班干部因自己的付出让同学们感到幸福,这就是奉献的真谛。同学们也要尊重班干部,服从管理,让自己的存在给别人带来幸福。这句话确实起到了作用,这学期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上很积极,也从未和同学发生矛盾和冲突。同时,我对班干部作了明确分工,写在班规里,大家都能以身作则,各负其责,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班长吴佳奇负责全盘工作,管理收费,从未出现差错,协助体委和卫生委员,配合良好;副班长杨海燕负责考勤和小组量化考核,客观公正,她还管理墙报栏目,积极认真,坚持始终,深得同学们好评;卫生委员李登全和俞浩天负责卫生打扫和维护,经常身先士卒,任劳任怨,使我们班在卫生检查中多次获奖;体育委员韩迪负责集合、课间操和体育课,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我们班在体操比赛中获年级组第一名,女子羽毛球比赛获团体第二名,篮球赛喜获第四;学习委员任心悦负责班级日志的轮流,她带头示范,确定了日志的良好文风,同时协助各科代表和老师沟通,表现良好,协助团委更换板报,吃苦耐劳;…………优秀的班干部队伍是我班级管理的强有力的帮手,下学期我要继续发挥班干部的积极带头和管理作用,锻炼队伍,提高管理质量。

(四)学习《心灵写诗》,学以致用,初见效果。

  开学初,我学习李镇西老师的班级管理经验,完成了两件事:一、在开学一周后,我写了一封《致家长的信》,要求学生听写手抄,回家带给家长,反响良好,许多家长的回信长达千字有余,语气诚恳,令我感动,表示极力支持配合我的工作,使我很受鼓舞;二、制定了富有民主平等气息的《班级公约》,除了常规的内容外,我把对班主任的要求制约也写了进去,并且严格要求自己,博得了同学们的认可。有一次我非常生气,在班上对学生发火,第二天我就赶紧诚恳道歉,并在班会上唱歌以示惩罚,取得了大家的谅解。

  学期中,我又学习一招,结合我们班学习和月考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制定“红处方”(学习病历自我诊断书)活动。共有五项内容:第一,症状自述学生写出自己学习上的不良状态或自己不满意的地方;第二,病因分析对上述症状进行自我分析,要求实话实说,具体详实;第三,治疗措施克服上述问题的具体方法;第四,医治疗程为自己制定一个时间表,限时克服上述学习上的毛病;第五,专家医嘱根据自己的薄弱学科,找对应的老师对症下药,并及时复诊。后来根据实情,我还要求同学们自己复诊,并且张贴上墙,相互交流,这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班级的学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五)利用家长会和电话家访,积极发挥家长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现在的子女教育是每个家庭的核心问题,家长对此付出了很多,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学期总共安排了两次家长会,利用有限的时间,我尽可能和每个家长做了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家长的要求,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为高中三年后的高考及早打算,同时,我把我的管理宗旨和目标告知家长,做人第一,学习第二,取得了家长的赞同。许多学生取得的进步就是家庭教育和管理的结果,我很感激他们。由于工作繁忙,我就利用电话和家长及时联系,询问情况,汇报我的管理工作,家长非常感激,对学校年级以及我的工作热情感动,极好地宣传了学校的形象。

(六)加入教育在线,利用网络促进沟通,提高管理质量

  我九月初加入教育在线,在班主任论坛建立了自己的自留地,坚持写随笔,把每天的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实际记录下来,在此基础上我积极反思,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随笔已积累了十万余字,并且有幸升级为精华帖。我的帖子学生浏览次数很多,还有一部分同学也加入进来,对我的班级管理直言不讳,让我及时发现问题,积极更正,更有网友热情回帖,发表评论,鼓励我,使我从中获得了信心和支持。我还建立了我们班的校友录,班级名就是“我爱我家”——我的高届一班。同学们在上面畅所欲言,吐露心声,极大地丰富了班级的生活和班级建设。

  四、工作中的不足和遗憾

  回看我的工作计划和班主任日记,反思自己一学期来的工作得失,存在许多遗憾和不足。由于自己的时间精力有限,我对班级的管理投入的时间不是很多,有一些计划中的工作未能完成,让我遗憾。如本学期班会时间学校和年级组安排事情太多,经常连续几周班会被推延和取消,许多主题班会都是在仓促之中草草了事,我的“以书会友”和书香班级建设没有开展起来,预定的元旦文艺晚会和才艺展示搁浅,《清华人生规划》只学习了两个章节,和学生谈心的次数太少,没有召开任课老师和同学的座谈会……

年度第一学期七八年级生物工作总结4

  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工作总结1500字

  20xx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5.12”汶川大地震,举国同悲,但是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走出伤悲,迎来了北京奥运会的顺利召开;20xx年,对于远安一高来说,也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六月高考的失利,让我们陷入低谷,但是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我们齐心协力顺利通过了省级示范学校的验收;,对于刚刚踏进远安一高的高一学子来说,对于也是刚刚上任、年轻稚嫩的年级管理小组来说,同样也是特殊,也是值得纪念,更是值得总结和回顾的一年。

  20xx年8月,当接近800名来自远安各个乡镇,带着全县人民希望和寄托的莘莘学子踏进远安一高校门的时候,我们刚刚上任的年轻毫无经验的高一年级管理小组顿时感到了肩上责任的重大。但是远安一高已经没有退路了,我们也没有退路了,于是我们毅然决然选择课与学校同行,与20xx级高一新生同行。

  在这一学期,我们高一年级组贯彻学校“尊重每个人,发展每个人”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宗旨,遵循“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未来”的教育思想,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家长们的大力配合和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们欣喜地看到,同学们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正在形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们对“自主学习,自我管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近半年的辛勤汗水,我们可以自豪地说,高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正在步入正轨,良好的风气正在形成。下面我就本学期高一年级工作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常规工作

  1、从8月份开始我们年级组采取的是年级管理、班主任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形成了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班主任管理为辅,年级管理监督的体系,使高一年级的日常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诸如陈明铭(原高一(3)班,现高一(9)班)等这样大胆负责的学生干部,同样也涌现了象徐圣平、黎静、杨丽娟等认真负责,作风扎实的值日教师。

  2、在暑期补课过程中,我们高一年级组进行了远安一高首次初高中衔接课程的探讨,并在短暂的补课期间进行了实践,在学生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数理化的衔接教学,在组内全体人员的辛勤劳动下,落实到位,给刚步入高中的高一新生搭建了一座桥梁。在后期的教学中证明我们的初高中衔接教学是必要而且有效的。各个备课组并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可贵的文字资料,现已在学校存档。

  3、9月份,年级组对高一新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新生军事训练和学前教育”活动。此次军训活动不仅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更为重要的是磨练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增强了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此次活动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提高了学生自主生活能力,并在活动中涌现很多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学生,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不怕困难,时时刻刻不离学生的如:温晓蓉、周营、黄媛、周晶、邓尚玉、吕辉等敬业班主任。

  4、9月份,我们年级组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礼仪着装进行的三次清查和整理,严格要求高一学生文明举止、文明着装。并在每个月月假之后进行头发衣着的检查督促,确保高一学生从个人形象上符合远安一高学生标准,经过半年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5、10—12月份,年级组工作的重点是狠抓学生的课间管理,努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进行此项工作中,我们采取了分楼层,分教室的无缝管理,首先实现了学生课间不在外逗留的'目标,然后要求科任教师提前5分钟进教室,实现了学生在教室理有目的的学习的目标。由于分科缘故,课间管理难度又一次面临难题,年级组又采取重点突击的办法,促使学生课间养成安静学习的习惯,目前高一年级的课间纪律正在朝向“安静、安全、并有内容安排”的方向发展。

  6、高一年级响应学校第三届体育科技艺术节的号召,积极参与艺术节各项活动,并在各项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及其短暂的时间内,高一年级各班认真并高质量的完成了教室寝室文化的布置。并在分科之后班级不太稳定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元旦节目汇演。在此次艺术节活动中涌现了一些积极参与,成绩突出的班级,如高一(5)班、高一(3)班、高一(2)班等,同时也出现了很多认真组织,乐于奉献的诸如:黄媛、周晶、余宗波、周营、王艳等班主任。

  7、年级组和教导室在本学期共同成功组织了三次大型考试,其中包括年级组自主命题的十月月考和与秭归一中联合进行的期中考试,以及a班联考和b班自主命题的期末统考。每次考试之后,各个备课组都能发扬精神,利用休息时间及时阅卷,年级组对每次考试都进行了细化到班、细化到具体教师的考试成绩分析,并及时召开学生大会和教师大会,大力弘扬成绩优秀和成绩进步的学生,以及分析教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进。

  8、12月份,高一年级组认真配合学校高质量完成了省级示范学校的创建验收工作,并在12月中旬完成了高一年级的文理分科工作。分科工作中,年级组尽量做到考虑周全,工作细致化,经过我们的努力,高一的分科工作应该说迅速、并平稳的完成了。分科后年级组迅速制定高一教师年度考核方案,此方案正在进一步的审定修改过程中。

  9、本学期年级组认真执行教师过程管理细则,加强和改进教师管理工作。宏扬师德,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学习,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业务能力;严明纪律,克服教师的随意性和懒惰性,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抓好常规教学,强化课堂教学改革。年级组在狠抓教学备、讲、批、辅、考、评各个环节的同时,鼓励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吸收兄弟学校先进的教学方法,同时强化备课组的建设,深化课堂教改。

  二、特色工作

  1、年级组在高一新生军训期间对学生进行了“学前教育周”活动,期中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挫折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教育活动,还根据学生目前身体素质的时间,进行了一个20公里的远足活动,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其中我们进行了一次前途理想教育,请20毕业的我校的文科状元颜冬给高一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理想的讲座,并由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了主题为“我们和他们不一样”的主题班会。军训后,学生在日记中记载了军训感悟,年级组选取比较优秀的感悟并做成展牌,及时展示了军训成果。

  2、每次考试之后年级组及时分析成绩并召开学生大会,表扬并奖励成绩优秀的学生。但是我们认为仅仅依靠物质奖励是不够的,于是年级组积极响应教导室的号召,组织这些学生观看励志影片,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正如有一个学生日记中说:“我看着这些成功的人,我认为自己也应该做一个有志向的人!”

  3、本学期开学初年级组对本年级5个特殊学生(残疾)进行一次座谈,在会上我们记载了他们制定的近期远期目标,并鼓励他们要坚强的学习,要实现他们的目标。之后我们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的跟踪帮助,其中一个叫边世宝的同学,在十月月考中在c班考到了年级的第47名,分科后顺利分入文科a班。

  4、本学期针对我校高一年级历年出现的理科教学的困惑,年级组联合教科室对高一年级数理化教学进行的诊断,通过听课、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及时了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并形成书面文字指导高一年级数理化的教学,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相关范文工作总结:高一下学期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这一学期来,本人更积极地去了解学生,去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以便以更好的“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

  教育管理:下学期高一班主任工作总结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型的教育价值观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时空观,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一种平等的、对话的、相互作用的新型关系逐步建立。这种新型关系达到师生间广泛的交流和沟通。,使双方在这种交流和沟通中获得人性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表现。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

  三、不足:

  1、由于我们年级组四人管理小组成员都很年轻,而且基本上都没有经验,所以本学期在工作中难免出现了考虑问题不周全、处理问题简单化等特点,因此在管理上也有很多疏漏的地方。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年级组管理人员一定要多学习,多请教,在工作中善于总结,在工作中不断进步!

  2、我们年级组管理人员都是本学期才担任此岗位,业务很不熟悉,因此在本学期中基本上是在应付学校安排的安项工作,没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的成熟起来,在吸取过去的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的开拓创新,创新我们的管理模式,创新我们的教学模式,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起来说,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们高一年级的教学和教育工作基本上已经步入正轨,特别上分科以后,我们正在着手狠抓质量建设。我相信,在学校宋校长的领导下,在年级曹校长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高一年级在新的一年里会越走越好!

年度第一学期七八年级生物工作总结5

  第一学期生物实验室工作总结

  利用实验室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以为提高学生实验素质作为指导,为实验老师和学生提供全面的服务。

  一、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在开学初就制订出生物实验计划,督促各年级生物老师制出了本期该年级的实验计划。由此推动了本期实验教学有序的有计划的进行。

  严格实验准备制度,演示实验三天前,分组实验一周前交实验通知单到实验室,准备好实验后,老师先预做实验,以此保证实验顺利地进行。实验中损坏的仪器严格依照教学仪器赔偿制度实施处罚。

  做到购物有登记,帐目清楚,帐物卡三对应工作。教学仪器的借用严格按照教学仪器借用制度实行登记,如期归还,追还等。

  对显微镜等教学精密仪器,做到了定期检修、除尘、防锈、保养等工作。对标本类实施了定期检查、防蛀等加以妥善管理。有害、有毒的药品实行了专柜存放。

  对新的'实验仪器的性能、使用、操作方法做了充分了解,能熟炼地操作使用。而且积极参与了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工作,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好地配合了实验老师的教学工作。

  按时完成了本期的实验任务,做到了实验室整洁、卫生。在新的一年里,要更进一步加强学习,使自己的管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二、实验室管理

  1.购置仪器、药品要先行申请,由主管领导审阅后报校长室审批后再购置,入库要验收,同时填写入库清单。仪器原则不外借,若借出要由主管教导或校长同意后才能,并要及时追回。

  2.加强安全制度。药品、仪器橱要上锁,化学危险品橱要实行双人双锁保管,防盗门要早开晚锁,理、化、生实验室的灭火器、沙桶要定期检查、补充。实验室通风换气设备应保持经常运转。

  3.仪器、药品存放制度。做到分类存放,定橱定位。每口橱上应挂有“仪器登记卡”并逐年修正。分组实验所用仪器药品一律应实验员发放,实验结束,及时清洗、整理、归放。

  4.认真执行仪器保养,维修制度,并自制一些教具。仪器要做到常清点,常保养,常维修,保证抽查准确,随取随用。

  5.继续做好资料档案工作。

  根据市教委技术装备室重新下达的实验室技术资料档案要求,结合创建省重点中学要求,及时调整部署对仪器说明书,仪器材料的购置计划,听课笔记,学生实验记录,实验通知单等应保存的资料认真收集,及时归档。

  三、实验教学

  各任课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提前1-2天开出实验通知单,或在特殊情况下,提前通知实验员(但在实验后要及时补填实验通知单),实验员根据通知单充分准备好仪器、药品,做到准、净、齐和及时,确保实验一次成功。对有些实验,实验员应事先亲自试验,若有改进的实验或利用自制教具进行教学的,要向教师说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万无一失。

  对学生分组实验,任课教师必须在实验前把实验报告册发给学生进行预习准备,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员要协同教师随堂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实验结束,让学生填写好“学生实验情况登记表”,对有报损的仪器还须填写“仪器报损登记表”,任课教师也要签上姓名和处理意见,然后有实验员签上处理意见后报上一级领导审批。

  虽然本人对生物实验室的工作已基本掌握,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下一学期中会认真改正,本学期内无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年度第一学期七八年级生物工作总结6

  在幼儿园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小班组全体老师的努力中,一学期的保教任务已近尾声,我们的辛勤付出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一日常规的好习惯养成和幼儿动手能力的提高无一不凝聚着保教人员的汗水和心血,精心准备迎接评估,并顺利通过了审查。本学期我们小组也经常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在教研活动中年级组成员个个参加交流,人人出谋划策,对于年级组工作没有你我之分,想的都是小班组的大家。

  在开学初,我们年级组的六位教师大家共同分析了各班教师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各自的情况从而制定了符合我们本年级组开展的工作计划,措施。在工作中我们本着积极认真、互相学习、探索的态度开展工作。

  一、本学期我们着重进行了带好一日活动的教学研讨。

  1、从托班升入小班,每日的活动内容和方式都有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增加了我们以前没接触过的蒙氏活动。依据大教研组本学期的研讨重点,我们着重进行了一日生活中细节问题的研讨,首先我们努力转变观念,端正工作态度,尽量合理、紧凑地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带班时做到人到心到,时刻关注幼儿的一举一动,减少一日活动中的隐性浪费;努力使每个孩子每天在幼儿园里都有所提高。

  2、备课:采用班级负责制的方式开展。在主题开展前由负责的班级先准备好相关的资料。(主题总目标的定位,各个活动的目标、重难点的把握、以及大概环节的设置)准备好后把资料发给年级组每位成员。在备课会议时,由负责制的老师介绍备课情况,其他成员补充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再汇总所有的建议最后确定活动方案,由负责的老师撰写。

  3、反思:反思我们分成两块:一个是针对主题进行反思,一个是对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展开反思。我们要求每个班级对开展过的主题选一个自己最成功最有感受的活动介绍出来与他人分享。其他成员都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是自己是如何做的,取得了怎样的效果等。也可以选择自己比较失败的活动展开反思,请其他成员分析失败的原因,以及如何调整方案后再进行实践。再者新教师针对每天的活动都会及时进行反思,老教师针对主题进行反思。

  通过这一系列的讨论,我们形成了一个实践中发现问题——研讨解决方法——产生新的问题——再研讨解决方法的良性循环;同时我们还十分注重幼儿的一日生活各细节的教育,利用故事、教育教学活动、实例分析等多种手段加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使班级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二、除了搞好教研工作外,本年级组还能认真完成幼儿园布置的各项任务。

  本学期我们刚换了新教室,再加上要迎接省一级幼儿园的评估。因此,如何营造舒适优美的环境且能和孩子产生“对话”环境的最大作用,成了我们年级组所有老师的难题。因此,我们小班的环境创设与教学课程紧密结合,着重体现了幼儿的全面参与性。每一个主题,我们都和孩子们一起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如:小三班的“轱辘轱辘”,小二班的“瓶罐一起玩”,小三班的“好吃的水果”等等,运用多种美术技能,把我们的教室打扮的分外美丽。另外,结合班级区域活动创设了在蒙氏教室增设了美工区,分享区,私密屋子,以及阁楼上相对温馨安静的区域。这些区域的创设大大丰富了孩子们的活动,当然这些都是我们小班年级组所有老师辛勤劳动的成果:一有时间就聚在一起讨论如何创设最有利于孩子发展的环境。周末,大家都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去采购材料,搜集废旧物品,布置主题墙。每项工作都是非常认真的对待,从不计较谁少干多干。

  此外,我们还迎接了大市的备课活动,贾金萍老师代表了小班年级组进行了展示活动。

  在准备活动期间,她经过了一次次的修改,讨论,试教,再修改、讨论。每个环节她都认真对待,加班加点的工作。有付出就有收获,最后她的活动收到了同行的好评。

  本学期小班年级组的工作是在相互理解支持、团结合作中进行的。年级的每项活动与工作都蕴涵着每位老师的配合与辛勤的劳动。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这种良好的工作作风,更投入的开展各项工作:

  1、在教学研究方面还要不断地研讨、学习,总结经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以全新面貌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年度第一学期七八年级生物工作总结7

  初一第一学期年级工作总结

  我们初一年级依据学校提出的“优质省重点中学”的办学思想,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在其他处室部门领导的大力协助支持下,在全体初一年级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本学期顺利地开展了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圆满的画上了一个学期的句号。整个年级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团结一致,在稳定中不断进步,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初步实现了开学初制定的目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坚持“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调整,在调整中进步”的原则,将继续发扬成绩,克服不足,正在努力打造一个有鲜明特色的年级品牌。

  初一年级共有教师28名,每位教师都能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热爱教育事业,发扬奉献精神,工作服从安排,努力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们能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转变教育观念,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教师们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以纪律教育、常规教育开展活动,并以此为载体,增强纪律观念,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习惯意识及自我管理的能力。在规范班级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开展班级活动,倡导建立和谐民主、健康向上、富有特色的班级。本学期主要围绕“礼仪、守纪、勤学”这一主题,发挥主题班会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自律自强、遵规守纪的基本道德规范,进一步强化和规范班级常规管理。

  开学之初,初一新生的表现令人担忧:行为习惯差、自我管理能力差、文明礼仪素质差、集体主义观念差。要想改变这种状况,达到“使每一个学生既要成才更要成人,即便不能成才一定要成人”的目标,必须在他们一入校时,就彻底改变这种恶习,让他们转变成懂文明、守纪律、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具有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的合格的初中生。所以,在第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上,要求全体班主任从第一天起,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带领全班学生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到让学生句句入心,同时在前两周从“走好路、写好字、扫好地”等小事细节做起,做到手把手、面对面、事事躬亲、生生落实,并提出口号“半月成型、一月形成”。尤其重在培养学生自己合理、科学地安排时间的能力,提高学习及生活的质量。通过调查和观察,我们发现本年级的许多学生不会学习,不懂得合理安排时间,不懂如何科学休息,全体班主任在年级的统一部署和合理安排下,早来晚走,时时跟班,及时督促和指导,我们的口号是:离家就到校、到校就入班、入班就学习。经过二个多月的共同努力,各个方面千差万别的`小学生,已脱胎换骨变成了比较懂文明、守纪律、会学习的初中生。

  班级是学校的最基本的单位,更是年级管理的重要阵地,能否做到以班级管理为依托是关系到年级工作好坏的关键。要让这支队伍成为稳定、团结、向上、进取的集体,就要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做到“一个口号喊到底,一个目标拼到底”。而这种精神的元素就是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学生。

  二、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大了培优辅差的力度,实施分层教学

  本届新生的学习基础相比之下稍差于以往各届,尤其是英语学科,有约百分之二十的学生26个字母写不全。我们组适时调整教学计划:英语课从预备课程教起,大力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并要求英语备课组,组织全体英语老师认真分析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针对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实施分层教学。并制定“手拉手”的互帮互助活动,加大培优补差的力度,力争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基础之上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在“数学周周练”的同时,增设了“英语周周练”。在狠抓数学和英语学科的同时,不放松语文等学科的教学,要求各科老师都针对本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并做到各学科配合,狠抓学生的偏科现象。

  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成绩,但不占用学生过多的课余时间,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自主学习和活动的时间。所以,年级规定,所有老师都要认真准备、精心设计,课前花大功夫,做到“课课清”、“周周清”。并能做好期中考试等历次考试的成绩分析、总结、反思。在分析会上,初一年级全体教师认真归纳和总结多次考试(单元测试和月考)的得失,每人都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根据现状,开展留守学生教育个案的研究工作。全体老师积极参与学校走出困境的发展创意设计,确立下一阶段所有教师及班主任的工作侧重点放在“诚信教育,规范教育,安全教育”方面。坚持公正、公开,全面评价教师的教学成绩,力求多方面督促教师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坚持定期召开班主任、备课组长联席会议,共商教学大计。

  三、以构建和谐年级为终级目标,凝聚一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初一年级的教师组成比较复杂,有分配时间不长的教师,有初三回来的教师,更有高中“下派”的老师;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有比例较少的青年教师,所以教师队伍的管理面临的问题多而杂。如何让这支新组成的队伍和谐而又充满战斗力?成为了年级在思索的并力图解决的问题。经过深思,我们觉得首先应该有一个共同努力的目标——构建和谐年级——这是一个集体的经脉。在大家明确这个目标之后,请想一想:你会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做些什么?让老师也有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年级工作会议上反复强调年级是一个不能分割的集体,考核、责任等一系列必须是捆绑式进行的,各备课组教师之间、同一班级各学科之间一定要互相合作,团结进取,荣辱与共,提高年级的工作效能。

  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要求教师之间团结和睦,互帮互学,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师生关系融洽。平时,年青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经常在一起交流教育学生的心得体会,同组老师共同商讨教学方案,也经常举行小型的“研讨会”,使大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这对营造健康和谐的教师集体氛围无疑是非常有效的。

  不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分析研究学生思想、纪律、学习状况和其他方面情况,布置并总结阶段性工作;了解本年级各学科的教学情况,协调各科任教师的教学,不定期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和成绩,及时收集、反映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协调本年级的班与班,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系;指导督促班主任,并贯彻实施检查年级的教育教学日常实施情况,处理年级学生中的偶发事件;配合学校公平、公正地做好每月考试的考核工作,组织学生参加有关文体等竞赛活动,并完成学校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四、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努力使全年级任课老师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

  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自己的教育角色。本学期,我们根据学校的安排,组织老师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听评课活动,每个老师听评课都不少于十五节。全组教师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教学水平,以单元过关为底线,努力抓好学生学习成绩。各备课组狠抓教研工作,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吃透精神,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把握准各科重点难点,编写规范教案,认真落实集体备课,超周备课,各班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的,统一教学内容,统一例题习题,统一检测目标。真正做到吃不透教材不上课,写不好教案不登台,教法不成熟不使用,学生不过关不算完。在教学工作中,全体教师注意严肃学习纪律,规范学习习惯、解题格式,端正学生学风,运用启发式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本学期我们组织了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教学成绩在稳步上升。

  五、开展“家校同创”,实现双结合

  要想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单靠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努力是不够的,为此,我们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目标下,给每个学生建立了一份家庭档案,并及时给家长联系,搞好家校调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尤其是家庭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并召开了全年级家长会,此次家长会打破常规,采用“面对面家校咨询”的方式,让每个家长都能与老师交流,对于自己孩子在校情况有个更全面而又真实的了解。对于未到校的家长,我们又组织班主任利用一周的时间进行家访或电话联系,年级逐一落实各种情况。

  以上是初一年级一学期来围绕学校工作重心重点开展的工作,成效较好。我们在本学期的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是学校领导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体师生共同拼搏奋斗的结果,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结果。但是也应该看到,我们在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要继续查找自己的差距,高标准,严要求。不仅要继续严格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继续促进我年级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而且要在气质、着装、仪表及待人接物等细微方面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谨言慎行,为人师表,为广大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师范和表率。我们的工作既有成绩,也有不足,今后我们一定要珍惜领导对我们的充分肯定,在学校领导下,在以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奋发图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把我校建成“优质省重点中学“做出更大的努力。形成体制,办出特色,求实创新,持之以恒。

  东风已起,就让我们初一年级乘风破浪,就此远航吧!

年度第一学期七八年级生物工作总结8

  时间飞快,一学期的工作又即将结束。首先我非常感谢各位年级组成员的支持和配合,使自己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也使年级组的工作顺利开展。在这一学期中,我服从领导分配,合理地协调好年级组的各项事宜,虽然零碎的事情很多,但每一件事情都认真对待,尽可能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有什么事总是带头先做,以身作则。回望点点滴滴,有很多感慨,为促使自己今后有更明确的目标,使年级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这一学期的年级组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塌实有效地开展主题活动

  本学期共有四个主题活动,分别是“特别的我”、“叶子”、“梦幻西游记”、“神秘洞”。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每个班级都能深入挖掘主题教育内涵,带领孩子进行了多方面内容的学习,并且能及时、合理地布置主题墙,充分发挥主题的教育价值。

  二、尽心尽则地组织各项活动

  对待幼儿园的任何一个活动,我们每个班级都是尽心准备,突出自己班级的特色,以最好的状态呈现给大家。

  1、秋游

  这次秋游我们采取了一种新形式,就是“大带小”,大班哥哥姐姐带着托班弟弟妹妹一起去秋游,目的是让我们大班的孩子们学习如何照顾弟弟妹妹,并且约束自己的行为,知道要为弟弟妹妹做榜样,同时也让孩子感受集体出去游玩的乐趣。因为刚好是秋季,幼儿园附近的植物也都有了季节的变化,所以一路上我们边带孩子们走,边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发现这些植物的变化,让孩子更明显地感受秋季的特征。孩子们非常开心,一路上都有他们的欢歌笑语。

  2、迎“国庆”唱歌比赛策划、实施

  幼儿园迎“国庆”唱歌比赛由我们年级组来策划和实施,一开始的筹备阶段,我们便坐下来共同商量,每个人分工负责,各尽其责,打印奖状、打印节目单、会场布置、辅导小小主持人等等,每一项工作都逐一落实,我负责监督和统筹,为当天的活动做好最充分的准备,所以也正是有我们年级组教师的积极筹备,此次活动取得了圆满。

年度第一学期七八年级生物工作总结9

  得:

  1、课堂。通过视频引课,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内容,又增加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另外课堂上老师讲的少了,能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练习,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2、作业方面。较之上个学期有了一定的改进,对作业进行选做,太难的题与本节知识点联系不大的尽量不做,有了针对性,学生完成的效果明显提高。另外每周的晚修也能对部分学生进行面批。

  3、教学进度。与上个学年相比进度快了很多,除了八年级上册,下册也讲到只剩一个单元,为下学期的会考留了更多的复习时间。

  4、培优扶差。在期中和月考中找了部分中上等的学生及时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介绍了学习方法。在期末考试中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对学困生严格要求他们的作业,并面批,课堂上多提醒提问。

  不足:

  1、课堂上时间掌握还需要加强,特别是学校提倡的1+2+1模式还是没有落实到位。

  2、细节重视不够。对一些知识点一概而过没有纤细的分析讲解,导致期末考试部分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理解不不够而丢分。

  3、复习不到位。复习时间够,但没有考虑到期末考试学生在课下没有时间完成你布置的任务,发的试卷不能及时完成,而期末考试恰恰就出了所做练习中的题目。

  改进:

  针对以上教学中出现的情况和不足,在下个学期重点要改进的有这样几个方面:

  1、课堂还要精讲精练,掌控好时间,能在课上完成的绝不留在课外。

  2、注重细节所有的知识点都要讲到复习到,不留死角、

  3、制定好会考复习计划一定要做到每个阶段每一节课的任务。而且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4、针对上学年A率不高的问题,下学期工作重点是抓A率。

  总之,总结就是一种反思,希望下个学期能够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

年度第一学期七八年级生物工作总结10

  第一学期生物备课组工作总结 -总结

  在―,我们生物组教师团结协作、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首先,在学期之初,我们就制定了较好较详尽的教研组计划、确立了明确的教育教学目标,并明确提出:要在过去取得的一些成绩的基础上,再创佳绩;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时时刻刻注意修正、提高、完善我们的计划和目标,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发挥了集体和个人的多重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后,我们还对本年度的工作做了全面的、系统的、深刻的总结,决心发扬我们的优点,克服我们的缺点,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进步。总结这一学期来的工作如下:

  一、教研方面

  本组教师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教研活动,以及每周五早上的备课组活动,认真说课、评课,研讨教学案,研究进度、教法、学法,研讨公开课,点评公开课,认真学习多种教研文章,在评课中大家畅听欲言,有好说好,有不足说不足,真正做到相互不吹捧,个人不谦虚,找缺点,补措施,各项教研活动都搞得有声有色,实在而不虚,大家都觉得有收获。老师们更加关注新课改动向,了解最新知识,关注如何上好新教材,在教法、学法上多加探讨,把新课改的内容有机地整合到教学中,使教学始终走在教改的前沿。我们还经常到校外参观学习、相互交流,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二、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扼杀了学生的个性,难以因材施教。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能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能破除“自我中心”,促使教师在探究中“自我发展”。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经过备课组老师的共同讨论,我们决定实施新课程改革从改变教学模式入手,尝试“探究式教学模式”。

  四、加强学生学法指导,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课程改革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五、改革终结性评价方式,重视形成性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探究教学重视形成性评价,如学生上课的表现、撰写的报告、绘制的图表、制作的模型、收集的资料、合作交流能力和科学推理能力等。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我要求,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老师为每位同学建立了“学生档案”,作为学期评定的主要依据,

总结

  总之,我们生物组在过去的一学期中,精诚团结,在教育教学及学校其他工作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还把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总结推广。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如开展新课改的研究还显得不够,集体备课的层次还需提高,这些问题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大力改进,努力提高,为庐中的生物教学再接再厉。

  在2011―度,我们生物组教师团结协作、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首先,在学期之初,我们就制定了较好较详尽的教研组计划、确立了明确的教育教学目标,并明确提出:要在过去取得的一些成绩的基础上,再创佳绩;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时时刻刻注意修正、提高、完善我们的'计划和目标,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发挥了集体和个人的多重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后,我们还对本年度的工作做了全面的、系统的、深刻的总结,决心发扬我们的优点,克服我们的缺点,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进步。总结这一学期来的工作如下:

  一、教研方面

  本组教师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教研活动,以及每周五早上的备课组活动,认真说课、评课,研讨教学案,研究进度、教法、学法,研讨公开课,点评公开课,认真学习多种教研文章,在评课中大家畅听欲言,有好说好,有不足说不足,真正做到相互不吹捧,个人不谦虚,找缺点,补措施,各项教研活动都搞得有声有色,实在而不虚,大家都觉得有收获。老师们更加关注新课改动向,了解最新知识,关注如何上好新教材,在教法、学法上多加探讨,把新课改的内容有机地整合到教学中,使教学始终走在教改的前沿。我们还经常到校外参观学习、相互交流,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二、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扼杀了学生的个性,难以因材施教。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能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能破除“自我中心”,促使教师在探究中“自我发展”。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经过备课组老师的共同讨论,我们决定实施新课程改革从改变教学模式入手,尝试“探究式教学模式”。

  四、加强学生学法指导,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课程改革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五、改革终结性评价方式,重视形成性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探究教学重视形成性评价,如学生上课的表现、撰写的报告、绘制的图表、制作的模型、收集的资料、合作交流能力和科学推理能力等。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我要求,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老师为每位同学建立了“学生档案”,作为学期评定的主要依据。

  总之,我们生物组在过去的一学期中,精诚团结,在教育教学及学校其他工作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还把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总结推广。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如开展新课改的研究还显得不够,集体备课的层次还需提高,这些问题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大力改进,努力提高,为庐中的生物教学再接再厉。

年度第一学期七八年级生物工作总结11

  孙 鹏 飞

  四(2)班是一个新组建的班级,为尽快让学生组成一个真正的集体,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风貌,本期我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培养小助手,发挥带头作用。

  一个好的班主任,要想使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开展的得心应手,就要学会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这样,班主任工作才能进行的轻松愉快,而又有好的效果。而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就要培养好班干部。

  首先,选举班干部。通过班会课,民主选举出学生喜欢的班干部。其次,找班干部和班内个别学生谈话,帮助班干部树立自信心,消除班内不利于班级管理和成长的消极因素。最后,和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制度,并严格按班级制度执行。要求其他学生做到的,班干部首先要做到。班里的日常事务,班干部能处理的,尽可能的让班干部去做。通过一学期的历练与培养,李栋伟、陈秦、吴思敏、陈鸿等几位小干部把班级管理有声有色。不仅几位小干部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的威信在班里有所增强,而且,他们也用自己的良好表现为其他同学树立了学习榜样。在他们的配合和帮助下,我班的各项活动开展有序,我的班级管理也轻松了不少,我班也走向良性的发展轨道。

  二、从小处做起,培养良好的习惯。

  四年级学生的特点还是好动、好玩,自我约束力和自觉性还是比较差,让他们一下子形成良好的习惯是不可能的。这需要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耐心的教育他们,真诚的引导他们,期待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班级管理无小事。因而,我在了解每位学生的基础上,从每一件小事抓起,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每天我都要督促劳动委员安排好课间的班级卫生工作,不仅使我班在每次的卫生评比中获得好评,更让学生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我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杜绝学生在课下追逐打闹,防止意外发生。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对班内表现好的和各方面有进步的学生,我多鼓励、多表扬,对表现差的学生也尽可能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经常性的对全班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比,以此不断强化,帮助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生的表现也越来越出色。

  三、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我们班有赵景雷、吴梦阳、王春春、秦周伟、吴俞胜等多位后进生。他们大部分学习不刻苦,上课不听课,违反纪律是家常便饭。如何转变后进生使我伤透了脑筋,因为后进生关系到我们班学习成绩的提高,关系到班级的更好发展。为此,我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行为上要严格。要用自己的一片真诚的爱心,去叩响他们的心灵之门。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如:对于他们身上出现的不良行为,我没有掉以轻心,发现他们的错误,及时指出,严格要求他们。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找他们谈心,深入细致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在课堂上多给后进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发言,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使他们也能自信地面对学习。还开展了一帮一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促进班级的整体发展。经过一学期的努力,班内有几位后进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他们的变化,让我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四、开展丰富的活动。

  本学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孩子们在口语交际中展示中的精彩表演,让人回味无穷;在运动会中表现出来的集体荣誉感让我激动;班级图书角的有序开展,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开拓了视野;读书笔记评比活动中,两位学生获奖,多少让人有些激动和感叹。

  五、工作不足及努力方向。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和孩子们一起享受欢乐,一起承受痛苦,一起分享平淡。班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本学期,我感觉自己在班级管理中、教学中,做得还不够细致,有时侯想到了,由于思想上的懒惰倾向,没有及时把有些事做好,留下一些遗憾。

  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班也己经形成了班风比较正,学风比较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刻苦学习、互相帮助、遵守纪律的良好局面,是一个具有较强凝聚力的集体。下学期我将扬长避短,竭尽全力,继续不懈的努力,使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做的更好。

年度第一学期七八年级生物工作总结12

  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细心品味着他们的点点进步,一学期又在紧张忙碌中即将结束。本学期我们大班年级组根据开学初制定的各项计划,扎扎实实,创造性的完成了许多任务,在各种活动中留下了我们一串串脚印、一串串收获。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回顾这学期所走过的路。

  一学期来,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幼儿、老师各方面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来自与我们老师自身的努力,来自与团队的力量,来自与丰富的活动。真正让我们全组老师感到因工作而美丽着,因合作而快乐着,充分感到了大班年级组的温暖。下面就本学期工作做一简要的总结。

  一、团结协作,群策群力,积极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体现各班教育特色

  大班组全体教师在园领导的带领下,团结一心,勤奋踏实,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密切配合,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形成了积极,团结,群策群力的良好风气,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工作。

  从中班升到大班,老师和幼儿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整个幼儿期的学习是为了孩子入小学做准备,而大班年龄段的学习更是这准备中的精髓。因此,孩子需要在大班掌握入小学应具备的各项知识和能力,如:学习习惯和兴趣的培养,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作息时间的调整和适应,认知能力,思维,情感等诸多方面。各班老师,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设计主题活动,丰富幼儿的知识面,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喜爱和憧憬,变好奇为动力,从而更加努力的学习。

  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育作用愈来愈受到大家的重视。本学期我们继续探讨环境教育的问题,努力创设与教学课程紧密结合的环境,着重体现了幼儿的全面参与性。

  区域活动是我园的特色,同时也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本学期各班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了调整,更多的提供一些本土材料,废旧材料,并且与教学主题相结合,开展活动。活动后及时展示幼儿作品,并注重发挥幼儿主体性,请幼儿利用区域活动手工作品布置教室。走进每个大班教室,都能见到孩子们自己亲手制作的各式各样装饰作品,美观而富有童趣。如大一班的河蚌壳、竹筒、瓶子玩色活动;大二班的纸盒人、音乐区丰富的表演服装和道具;大三班大四班大五班的竹片脸谱、木制风铃、彩陶手工作品等。

  主题墙的创设也体现了师生互动,主动学习的新的教育理念。各班老师结合教学主题有计划,井然有序的布置主题墙。如,大一班的主题“我设计的树”、“千奇百怪的树”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和创造;大五班老师设计了一期“亚运会”主题墙,以“开幕式”、“硕果累累”“奖牌榜”逐一展开,督促幼儿关注亚运,激发爱国热情,为关注奥运会做准备。在家长、幼儿、老师的三维互动,人人参与下,主题墙不再是老师的杰作,更多的由幼儿的想法,幼儿的参与,家长的配合支持为主。主题墙成为互动交流、探讨、知识分享的小天地。

  二、积极参与培训学习,促进自身发展,提升教育理念和业务水平

  在完成班级的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大家也不忘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文化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外出培训与学习

  为了吸收先进的教育信息,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大班组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和培训活动。只有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学以致用,才能使教育更加科学有效,使幼儿获得更好的教育引领和启发,获得全面发展。本学期中龚晓颖参加了县教育局通讯员培训,李为参加了浙江教育学院德国专家幼小衔接培训班学习。通过这些培训活动,使老师获得了新的教育信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园内的教学研讨

  幼儿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才不会被时代淘汰。组内老师们积极参加集体研讨和分组研讨活动。坚持每个周三的教研活动,每次活动内容安排充足,全组成员参与研讨。每位教师都是教研活动的主人,在每次的教研学习中,大家总是积极参与讨论,各自有独特的见解。组内形成团结一心,互相帮助,积极讨论的浓厚学习气氛。本学期还确定了申报课题《幼儿园绿色环保教育的实践研究》。

  3、提高学历

  专业的成长需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组内每位老师都积极参加自学考试和函授学习,其中—— 名教师获得大专学历,—— 名教师取得本科学历。除了提高自身学历,老师们也经常上网查询资料,阅读各类教育杂志和理论书籍,丰富知识,提高职业素养。

  4、优质课评比

  本学期10月份在幼儿园组织的“同课异构”教学观摩活动中,每位教师都积极参与,课前研讨教案,设计活动,分析幼儿特点,制定具有本班特色的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和活动方案。其中,李为的科学活动《多米诺骨牌》活动送教下乡,受到好评。

  三、开展多种活动,建立家园互动的科学育儿桥梁

  家长工作是幼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水平”,“如何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是我们大班组老师最为关心的问题。

  对待家长我们始终以平等是基础,沟通是桥梁,参与是行动的原则,树立全心全意为幼儿服务,为家长服务的思想,在行动上体现一切为了幼儿,一切为了家长。平时,我们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家访,家园联系本,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等形式,加强家园沟通,共同关心孩子的进步。

  本学期各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如大一班的“趣味折纸”、大二班的“环保时装秀”、大三班的“亲子手工制作”。大五班还请来了一位当教师的家长,开展了家长助教“有趣的复制”活动,均受到不错的效果。此外,大一班的“预约访谈”活动,新颖有创意,能及时、有效的与家长交流,增进沟通和理解,形成教育的合力;大五班的“互动银行”也设计巧妙,通过每月由孩子定下目标,在家长的关注下,一个月完成目标,如:改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这样的活动形式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在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下,家长逐渐意识到教育孩子不仅是老师的责任,同时也是家长的重要责任。于是,家长们越来越关注幼儿园的教学。家长开放日那天,大班年龄段家长参与率非常高,教室里坐满了前来听课的幼儿家长。活动后许多家长都说:“这样的活动很好,要多多开展才是啊。”“我们很乐意参加这样的活动,能直观地看到孩子的在园表现,同时把自己的孩子与全班的幼儿发展水平做比较,便于我们更客观,真实的感受到孩子的成长与差距,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引导。”

  本学期开展的园第十八届家园同乐运动会上家长们积极参加了活动,有的家庭还全体到场,给宝贝加油。运动场上家长与幼儿都非常投入,玩的开心,不时传来愉快的欢笑声。

  转眼到了元旦,老师们又为“庆祝元旦游艺活动”积极做好准备,大家集中商量、讨论,共同确定各班游艺项目,迎接家长和幼儿。大一班“”大二班的“幸运屋”大三班“”大四班“”这些活动增进了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也使家长更加进一步的了解幼儿园。

  此外,家长还积极参与班级的户外体育器械制作,如:大一班的纸飞盘,沙包,纸球;大二班的接球器,毽子,飞盘,高跷,快乐布袋;大三班的小布袋,梅花桩;大四班的报纸足球,纸棒,飞碟,流星球,百变竹马;大五班的袜子球,接球器,纸棒等。

  组内老师们深刻认识到家长工作的重要,因此用真诚爱孩子、真诚对待家长,耐心细致的做好家长工作,赢得了家长们对班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由于家长们的大力相助,让我们的活动开展得更加顺利、更加丰富多彩。

  四、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肖娟儿被评为德清县“教学中坚”

  龚晓颖、李为获湖州市课件评比二等奖

  在县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中龚晓颖、李为分别获二、三等奖

  年龄段每位老师都参加了“同课异构”——科学活动《多米诺骨牌》

  李为的《多米诺骨牌》活动送教下乡

  面对成绩,喜悦是短暂的,更久远的是压力,我们感到只有变成绩为动力,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学无止境,我们会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其他年级组学习。更加科学的组织幼儿一日活动,更加扎实地开展教科研活动,继续发扬团结奋斗的精神,以不懈的努力迎接一个个挑战!

  每一年的总结都使我们满怀信心,来年更好地愉快工作,愿我们都能成为快乐的人,用快乐的心感染身边的孩子、家人和朋友,快乐地工作和生活!

年度第一学期七八年级生物工作总结13

  在用自主、创新、实用、提高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思路的指导下,按照教务处、级部的要求,认真开展并圆满完成各项教研任务,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扎实“常规教学”,认真完成学校各项教学工作任务

(一)课堂教学不松懈

  1.全组教师精心备课。通过期中和期末的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教师每节都有纸质教案,书写工整、内容详实、结构清楚。有易永艳、黄丽、王洁、陈钟、袁幼萍、林娟、何叶、陈泉梅、周晓俊等年轻老师还有课后反思。

  2.认真上课。同组教师、同备课组教师之间和之外经常相互听课学习,每人听课满15节,12位老师听课共208节,多的达26节。

  3.认真批改作业。批改有记录,特殊学生、特殊作业做到了面批面改。

  4.认真做好考试、辅导工作。高二、高三备课组,精心组织月考,并按时做好试卷命制、试卷批改、成绩分析和试卷讲解。高一备课组提炼复习提纲、试卷,为学生复习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师竞赛有成绩

  1.参加市优质课比赛。积极组织、参加与打磨20xx年市教研室组织的优质课比赛活动,周晓俊获得市一等奖、陈泉梅获二等奖。何叶等获指导奖。

  2.参加市实验教学说课比赛。积极组织、参加与打磨20xx年市教研室、电教馆组织的中小学理化生实验教学说课比赛活动,凌宏获二等奖。

  3.网络空间建设比赛。积极组织、参加20xx年度江西省教育资源网络空间建设活动,全组12名教师报名参加学校预赛,经过选拔推荐陈钟、陈泉梅参加省级比赛。

(三)学生竞赛重参与

  高三备课组陈钟、王洁等老师组织从四个重点班178名学生预赛中选拔出来的张昊皓、曾南强、颜宇雄、石文浩 4名学生进行辅导,参加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江西省联赛,并获得好成绩。重在激发学生的生物兴趣,提高生物教学成绩。

  二、创新“同课异构”,认真好好课例研究工作

(一)参加市“同课异构”。高三备课组4名老师在11月参加市教研室在芦溪中学举行的高三第一轮复习备考及“同课异构”研讨会。备课组长袁幼萍老师代表xx三中介绍了高三备课方案、进度和策略。

(二)开展校“同课异构”。教研组在10月、11月、12月组织和开展了高一、高二、高三“同课异构”活动。“同课异构”活动通过集体教研活动形式进行备课、试讲、上课、评课等环节,每一备课组的“同课异构”活动,必须在展示之前进行2次打磨和课后进行1次评课的全组集中的教研活动,“异构组”多次单独打磨,直到满意为止。

  1.重建“异构组”。为避免同课同构、达到同课异构,又发挥集体智慧、共同提高的目的,生物组12名老师打破备课组的限制,重新组建了“异构组”:各由1名高一、1名高二、1名高三3位老师组成,主讲老师为组长负责自己的“同课异构”工作;其他2名老师为组员协助“同课异构”工作,当助手、做评课中心发言人。共同参加备课、试讲、听课等工作。“异构组”3名老师轮流当组长、轮流当助手、轮流当评课中心发言人,构建“同课异构”共同体,帮助教师专业共同成长。

  2.课题和主讲人

  高一:课题是《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主讲是游选刚、周羽、陈泉梅、何叶4名老师。

  高二:课题是《通过激素的调节》,主讲是凌宏、易永艳2名老师

  高三:课题1《植物激素的发现》主讲是王洁、陈钟2名老师;课题2《生

  长素的生理作用》,主讲是袁幼萍、黄丽2名老师。

  3.主要成绩

  高一游选刚老师课堂容量大、注重基础训练,周羽老师设计新颖、注重发展核心素养,陈泉梅老师由生活人手、注重实验教学,何叶老师从问题人手、注重知识间内在联系。

  高二凌宏和易永艳两位老师:

  1、教学风格不一样,但驾驭课堂能力是一样的。凌老师稳重、胸有成竹,易老师活泼、魅力满堂;

  2、设计思路不一样,但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一样的。凌老师以马拉松运动员消耗血糖引入血糖的去路和来源,侧重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易老师从血糖变化入手探究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侧重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3、讲述血糖平衡调节的方式不一样,但构建血糖平衡调节的概念模型的目标是一样的。凌老师先通过各种单一的调节讲解,再归纳形成血糖平衡调节体系,易老师通过游戏活动,学生自行构建血糖平衡调节体系。两位老师还有诸多亮点,达到了同课异构的小目标,也达到了全组老师教学相长的大目标。

  高三四位年轻教师两两进行一个课题同课异构均准备充分、讲解请晰、形像良好、专业扎实。

  1、年轻人学习强。在还未进行《新课标》培训和使用时,教学过程中渗透了《新课标》理念,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如教学目标已从三维目标向四维目标转向。

  2、回归课本落在实处。方式有课前通读课本、课上通重点语句、根据教材内容和习题改编试题,等。

  3、复习模式清晰可推广。包括展示目标、教学调查、考点讲练、原创训练、总结提升、布置作业等环节。

  4、创作美篇

  各备课组长在各备课组“同课异构”活动全部完成之后,创作了精美的美篇,对本组的“同课异构”活动进行了全面的理论总结,博得广泛交流。

  高一:《同课中碰撞,异构中出彩——xx三中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第一期(高一生物备课组)》(作者:何叶)

  高二:《用智慧点亮课堂,以异构实现同课——xx三中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第二期(高二生物备课组)》(作者:林娟)

  高三:《同课异构亮实力,博采众长促进步——xx三中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第三期(高三生物备课组)》(作者:袁幼萍)

  三、推进“课题研究”,认真做好深层次教育教学工作

  1. 主持省级“实验课堂”进展顺利。陈泉梅老师主持的《高中实验教学的策略的研究》,课题组进行4次的专题研究活动。

  2.参与省级课题顺利通过市级结题答辩。凌宏参与李启明老师主持省级课题经过本学期的研究和总结顺利通过市级结题答辩,已经申报江西省教育规划办公结题。

  3.市级“小课题”备案。易永艳主持的(成员何叶)《生物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研究》、周羽主持(成员黄丽)的《高中生物“社会责任”在教学中落实策略的研究》2个小课题在市课题办成功备案,并按计划实施研究。

  四、努力方向

  继续推进“五度教研”,科学培养和锻炼年轻教师,提高教学成绩,争做优秀教研组。

年度第一学期七八年级生物工作总结14

-第一学期生物备课组工作总结

2012-度第一学期生物备课组工作总结

  在2012―20第一学期,我们生物组三位教师团结协作、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首先,在学期之初,我们就制定了较好较详尽的备课组计划、确立了明确的教育教学目标。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时刻注意提高、完善我们的计划和目标,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非常的努力,发挥了集体和个人的多重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后,我们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深刻的总结,决心发扬我们的成绩,克服我们的缺点,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进步。

  总结这一学期来的工作,我们组做了以下具体工作:

  一、加强理论和教材的课程标准的学习。

  认真学习《生物学课程标准》,重点学习了课程性质,三个课程基本理念,认真研究了十个一级主题,确立了以重要概念为核心的教学形式。我们初二生物、初一生物都积极开展了实验教学。课程目标需要我们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活泼,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分析、评价、交流的教学环境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方面都得到发展。教材只作为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起到一种媒介作用。为此,我们组的教师努力学习,把教师角色的转换落实到实处,使教师的教能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

  二、抓好常规教学、优化课堂教学。

  1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利用集体备课小组的力量对教材中新的内及旧内容新要求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分析,把握其深度和广度。

  2 掌握学习规律,探索和改进教法,注意学法的取用和指导,备出课要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3教学过程要做到“四优化”,即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坚持启发式教学,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课本的例子,举一反三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减轻学习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4认真学习实验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学经验,转变观念,将过去注意实验结果转变到注重实验过程的实验教学观,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实验素养的培养,设计实验评价标准,把实验操作纳入学段和期末考试中。

  5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将每个人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以提高上课的教学效率。

  6认真批改作业,()注重个别辅导,注重抓两头促中间,把质量关落实到日常教学中来,注重保证及格率,努力提供优秀率。

  三、 加强备课组日常交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 按时召开备课组活动,认真学习上级有关精神,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理论

  2 相互听课,并及时真诚的指出相互之间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点以及值得改进的不足之处。每周的.集体备课,我们一起研讨本周的教学内容,共同探讨如何编写好学案,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如何组织复习提纲等。大家群策群力奉献自己的一份智慧与激情,充分展示了我们生物组是一个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群体。

  3 “要倒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准备一桶水、一缸水”。备课过程中,我们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查阅资料,充分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实施,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我们经常上网查阅资料,了解现代生物学新成果、新观念,有机地结合到课堂教学中,丰富生物课堂。

  4 根据教学实际进度和教材内容,发挥生物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能结合生活实际和周围生活环境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总之,我们生物组在过去的一年中,精诚团结,在教育教学及学校其他工作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如集体备课的层次还需提高,少数学生的生物学科成绩还很薄弱,整体上拖了后腿,如何抓中等生,工作还欠扎实等,这些问题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年度第一学期七八年级生物工作总结15

  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Zn 65 Pb 207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关于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比较错误的是( )

  A.原核生物无核膜、核仁、染色体,真核生物大多数细胞三者都有

  B.原核生物增殖方式主要为二分裂,真核生物可以通过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增殖

  C.原核生物遗传时,基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所有基因都遵循

  D.自然状况下,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而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可以有突变和重组

  2.下列有关基础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不可以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

  B.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最适合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用

  C.碱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叶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现象为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D.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原因可能是未加二氧化硅,使研磨不充分或者使用的材料菠菜叶放置天数久或者一次加入的无水乙醇量大等

  3.下图甲、乙是有关人体细胞内基因复制和表达的相关过程,甲中①~⑤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结构或物质,乙图是某RNA结构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图甲 图乙

  A.图甲中①和④是不同的生理过程,但是解旋时应用的是同一种酶;③⑤为同一生理过程,共用一套密码子

  B.若用某药物抑制图甲②过程,该细胞的有氧呼吸可能将受影响

  C.图甲中②过程产生的RNA需要穿2层膜结构,进入细胞质参与翻译

  D.图乙代表的RNA是的tRNA,部分区域含有氢键,具有识别并运输氨基酸的作用,其中氨基酸结合位点在○P端

  4.下图是某个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高等动物的一个器官中的细胞分裂图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该个体的睾丸中可同时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的分裂相

  B.正常情况下,乙细胞分裂所得2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BBDD和aabbDD或AAbbDD和aaBBDD

  C.丙细胞的子细胞名称是精细胞,丙细胞中3上的A与4上的a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在甲与丙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分别为6和0;甲、乙、丙三细胞分别位于图丁中⑥②③段

  5.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谢产生的一类有机物质,并从产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在极低浓度下就有明显生理效应的微量物质。下图是水稻种子从萌发到结种子,一个生活史过程中相关激素的相互作用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赤霉素属于植物的内源激素,在种子萌发方面与脱落酸具有拮抗作用

  B.在果实生长的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C.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可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

  D.植物叶片和果实的脱落仅与脱落酸(ABA)的调节有关

  6.利用鸭的杂食特性,鸭稻共作生态系统对防治水稻害虫有明显效果。科研人员就不同处理的稻田中水体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及部分动物数量比例进行了研究,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圆田螺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B.分析数据可知,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多足摇蚊地位下降,而尾腮蚓优势地位明显上升

  C.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D.实验结束后若停止人工管理,两种稻田均将会经历次生演替

  29.(10分)如下图所示,图甲为某绿色植物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图乙表示在密封恒温小室内测定的该植株上一组幼叶和成熟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间的关系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B、C、D分别表示参与光合作用或光合作用生成的物质,则A、B、C、D依次是水、CO2、 、 。

(2)从图甲可知,在a中发生的反应称为 ,在a中含有的参与此过程的物质

  和酶。a中发生的能量变化过程是 。

(3)当光照强度为0 klx时,E组叶肉细胞中能产生[H]的具体场所是 ,此时,F组叶肉细胞中消耗O2的具体场所是 。

(4)图乙中光照强度为3 klx时,相同时间内,等面积的E、F两组叶片合成葡萄糖的质量之比为 。光照强度为8 klx时,F组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小于E组的,主要限制因素有 。

  30.(10分)2022冬奥会即将在北京举办,在冬奥会的很多比赛项目中,冰雪运动员的身体协调能力令人叹为观止。下图是运动员受到某种刺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每个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末端形成的杯状或球状结构叫做 。图甲中④虚线圈处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A和B两个电流表中指针偏转次数分别是 、 。

(2)图乙中,在兴奋状态下,Na+进入神经元的方式为 。已知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肌无力,原因是

(3)图丙为 的结构模式图,在图中结构4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4)图丙中兴奋传递时,只能由1→6,单向传递,原因是 。

(5)剧烈运动后,运动员会肌肉酸痛但内环境中的酸碱度却能保持相对稳定,请解释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 。

  31.(9分)大闸蟹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甲壳类,因其味道鲜美而被大量养殖。如图为养殖大闸蟹的阳澄湖某水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其中的英文字母表示能量(单位:kJ)。据图分析:

(1)湖泊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叫做 。

(2)湖泊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除了图中的能量流动外,还有 和

  两大功能。

(3)图中c代表大闸蟹的 能,f代表大闸蟹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则d代表大闸蟹用于 的能量。

(4)大闸蟹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适宜的水温起了重要作用。温度属于生态系统的

  信息,信息的类型除了此类型之外还有 、 。

  32.(10分)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n=8,是遗传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现有果蝇的两对相对性状,翅型——卷翅和直翅(用A与a表示),已知卷翅基因是直翅基因突变而来的,且存在纯合致死现象;眼色——红眼和白眼(用B与b表示,相关基因在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组合1: P 红眼卷翅♀ ×白眼直翅♂

  F1:红眼卷翅♀112 :红眼直翅♀101 :红眼卷翅♂124 :红眼直翅♂127

  组合2: P 组合1的F1红眼卷翅♂×白眼卷翅♀

  F2:红眼卷翅♀121 :红眼直翅♀59 :白眼卷翅♂127 :白眼直翅♂61

(1)对果蝇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测量测 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翅型的性状中

  是显性性状,且控制翅型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其与控制眼色的基因的遗传符合孟德尔 定律。

(2)由杂交组合2可知,卷翅中致死的基因型为 ,且组合2的亲本基因型为

(3)若用组合2的子代卷翅果蝇相互交配,则后代中红眼卷翅雄蝇的概率为 。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富集培养是微生物学中的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主要是利用不同微生物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设定环境条件,使仅适应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从而使其数量大大增加。下图描述了采用富集方法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③重复培养的目的是 。

(2)⑤的菌落中大部分是降解 的微生物。设置⑥的目的是 。

(3)⑤→⑥采用单细胞挑取法,将所选菌种接种到⑥的培养基中,在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污染应注意的事项是:接种环要 灭菌,待其 后,再挑取菌落接种到试管中,并塞好棉塞,操作完成后需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目的是 。

(4)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 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下图表示我国首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的具体培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过程是采用从 中获取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该文库中含有该生物部分基因序列。如果对已有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进行大量扩增,需要用 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DNA复制,这项技术需要用到Taq酶,该酶需从 的末端开始催化子链的延伸。

(2)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导入成纤维细胞,B过程首先要构建 ,然后通过

  法导入成纤维细胞。

(3)从猪胚胎中获取单个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需用C 酶处理猪胚胎的部分组织。

(4)E过程得到卵母细胞后,要做去核处理,最常用方法是 。

(5)G过程需要用 (化学)方法激活重组细胞,使之完成分裂和发育进程,并最终发育为早期胚胎。

(6)Ⅰ过程可以在分子水平上用 方法检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是否成功表达。

  生物评分细则:

  选择:1-6 cd B D D A

  29.(10分)除了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

(1)C3、C5

(2)光反应 色素 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3)幼叶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2分)

(4)3:2 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光合作用相关酶的含量

  30.(10分)除了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

(1)突触小体;1;0

(2)协助扩散;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 血钙过高使钠离子内流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兴奋性,最终导致肌细胞无法兴奋、收缩而表现出肌无力。(2分)

(3)突触;电信号→化学信号

(4)神经递质只能由前膜释放到间隙,作用于后膜,引起后膜兴奋或者抑制

(5)剧烈运动时,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肌肉酸痛,但由于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碳酸/碳酸氢钠)进行调节,使pH值保持相对稳定

  31.(9分)除了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

(1)丰富度(2分)(2)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3)同化 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4)物理,化学信息 行为信息

  32.(10分)

(1)5,卷翅 常 基因的自由组合(2)AA AaXBY 和 AaXbXb(3)1/6

  37.(15分)(1)扩大培养(使分解对羟基苯甲酸微生物的比例增高) (2)对羟基苯甲酸 对照作用 (3)灼烧 冷却 杀灭残留的微生物 (4)原油 选择

  38.(15分)(1)cDNA文库;PCR技术;引物

(2)基因表达载体;显微注射

(3)胰蛋白酶或者胶原蛋白酶

(4)显微操作去核法

(5)乙醇,蛋白酶合成抑制剂,或者钙离子载体(三者均可)

(6)抗原-抗体杂交

  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阅读

  1.松露是和松科植物根系共生的一种地下真菌。下列关于松露和松科植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遗传物质都是DNA,均可发生基因突变

  B. 都含有叶绿素,能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C. 都有线粒体,能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

  D. 都有核糖体,核糖体形成均与核仁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松露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松科植物也是真核生物,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详解】A. 松露和松科植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均可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

  B. 松露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C. 松露和松科植物都是真核生物,都有线粒体,能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C正确;

  D. 松露和松科植物都是真核生物,都有核糖体,核糖体形成均与核仁有关,D正确。

  2.某同学制作了如图1所示的渗透作用装置,S1和S2分别为漏斗内外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液面的变化如图2所示,渗透平衡时漏斗内外液面差为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长颈漏斗内部液面的升高说明膀胱膜是半透膜

  B. 渗透平衡时,S1溶液的液面高于S2溶液的液面

  C. 将S1和S2溶液换成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渗透平衡时m值为0

  D. 图2结果说明,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生物膜,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

  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具有半透膜且半透膜两侧有浓度差,渗透平衡时液面差△h与浓度差的大小有关,浓度差越大,△h越大;蔗糖不能穿过半透膜,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原因是烧杯中的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漏斗,图中漏斗内的蔗糖溶液浓度高,即S1﹥S2。渗透平衡时△h会产生压力与漏斗两侧因溶液浓度差产生的压力的大小相等,因此漏斗内的浓度仍然大于漏斗外。

【详解】A. 根据题意,膀胱膜两侧存在浓度差,故长颈漏斗内部液面的升高说明膀胱膜是半透膜,A正确;

  B. 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漏斗,渗透平衡时S1溶液的液面高于S2溶液的液面,B正确;

  C. 将S1和S2溶液换成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则渗透平衡时不会出现液面差,因为KNO3可以通过半透膜,C正确;

  D. 蔗糖属于小分子,故图2结果不能说明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生物膜,D错误。

  3.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H]与氧结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过程没有影响,但能抑制ATP合成。据此推测DNP作用正确的是

  A.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不会产生ATP,该过程不受DNP影响

  B. DNP主要在线粒体基质中发挥作用,因为其形成ATP最多

  C. DNP作用于组织细胞时,线粒体内膜上散失的热能将增加

  D. DNP抑制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进而抑制细胞有氧呼吸过程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意可知,2,4-二硝基苯酚(DNP)对[H]与氧结合形成水的过程没有影响,但能抑制ATP合成,表明DNP影响线粒体内膜的酶催化形成ATP的过程,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

【详解】A.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能产生ATP,A错误;

  B. 根据题意,DNP主要在线粒体内膜中发挥作用,抑制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中ATP的合成,B错误;

  C. 根据题意,DNP作用于组织细胞时,使线粒体内膜的酶无法催化形成ATP,结果以热能形式散失,故线粒体内膜上散失的热能将增加,C正确;

  D. 根据题意,DNP抑制有氧呼吸第三阶段ATP的合成,而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故DNP对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过程无影响,D错误。

  4.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依据,利用相关实验原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盐酸和酒精混合能使细胞相互分离,可以用于根尖的解离

  B. 健那绿能使线粒体呈蓝绿色,可将死亡的细胞染色后观察

  C. 无水乙醇能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将色素溶解后分离

  D. 人的红细胞在生理盐水中易涨破,可以制备纯净的细胞膜

【答案】A

【解析】

【分析】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过程剪取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使组织中的细胞互相分离开;健那绿染液能专一性地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中,所以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用层析液进行分离;哺乳动物和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放在清水中吸水涨破,离心后得到不掺杂细胞内膜系统的纯净的细胞膜。

【详解】A. 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能使细胞相互分离,可以用于根尖的解离,A正确;

  B. 健那绿为活细胞染色剂,用健那绿染液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不是死细胞,B错误;

  C. 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但分离色素用的是层析液,C错误;

  D. 制备纯净的细胞膜应将人的红细胞放在清水中涨破,D错误。

  5.某高等动物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 B、b)控制,A对a、B对b为完全显性,其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黄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无法继续表达。纯合的黑色和黄色亲本杂交,F1为白色,F1随机交配获得F2。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自然界中,该高等动物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共有5种,黑色和黄色各有2种

  B. 若F2中黑色∶黄色∶白色个体之比接近3∶3∶10,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C. 若检测F2中的黑色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将其与白色纯合子杂交

  D. F2中黑色与黄色随机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共4种,其中白眼基因型有2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A对a、B对b为完全显性,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黄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无法继续表达即表现为白色,则黑色为A_bb,黄色为aaB_,白色为aabb、A_B_,故纯合的黑色即AAbb和黄色亲本aaBB杂交,F1为白色即AaBb,据此分析。

【详解】A. 根据分析可知,表现型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五种,黑色有AAbb、Aabb,黄色有aaBB、aaBb,A正确;

  B. 若F2中黑色∶黄色∶白色个体之比接近3∶3∶10,即F2的表现型之和为16,说明控制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C. 若检测F2中的黑色个体A_bb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将其与aabb杂交,与白色纯合子杂交未必能鉴定出,如与AABB杂交,无论黑色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结果都是A_B_,C错误;

  D. F2中黑色(AAbb、Aabb)与黄色(aaBB、aaBb)随机交配,后代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其中白眼基因型有AaBb、aabb共2种,D正确。

  6.正常情况下,DNA分子在细胞内复制时,双螺旋解开后会产生一段单链区,DNA结合蛋白(SSB)能很快地与单链结合,防止解旋的单链重新配对,使DNA呈伸展状态,且SSB在复制过程中可以重复利用。下列与SSB功能相关的推测合理的是

  A. SSB与DNA单链既可结合也可以分开

  B. SSB与单链的结合将不利于DNA复制

  C. SSB是一种解开DNA双螺旋的解旋酶

  D. SSB与单链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SSB能很快地与DNA复制时解旋形成的单链结合,防止解旋的单链重新配对,使DNA呈伸展状态,且SSB在复制过程中可以重复利用,则可推知,该蛋白能够在DNA解旋后与单链结合,在DNA复制结束后离开单链。

【详解】A.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SSB与DNA单链既可结合也可分开,A正确;

  B.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SSB与单链的结合将利于DNA复制,B错误;

  C. 根据题干中“双螺旋解开后会产生一段单链区,DNA结合蛋白(SSB)能很快地与单链结合”,说明SSB不是一种解开DNA双螺旋的解旋酶,C错误;

  D.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SSB是一种DNA结合蛋白,故与单链的结合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错误。

  7.为获得果实较大的四倍体葡萄(4N=76),将二倍体葡萄茎段经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栽培。结果显示,植株中约40%细胞的染色体被诱导加倍,这种植株含有2N细胞和4N细胞,称为“嵌合体”,其自交后代有四倍体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嵌合体”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细胞的分裂不同步

  B. “嵌合体”植株可以产生含有38条染色体的配子

  C. “嵌合体”的花之间传粉后可能产生三倍体子代

  D. “嵌合体”根尖分生区的部分细胞含19条染色体

【答案】D

【解析】

  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分裂的前期,而不同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即细胞的分裂不同步,所以出现嵌合体,A项正确;“嵌合体”含有4N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76条,因此可以产生含有38条染色体的配子,B项正确;嵌合体中2N细胞可产生含1个染色体组的配子,4N细胞可产生含2个染色体组的配子,所以“嵌合体”不同的花之间传粉后可以产生三倍体子代,C项正确;用秋水仙素处理的是葡萄茎段,没有处理根尖分生区细胞,且分生区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因此根尖分生区细胞含38条染色体,不会出现含19条染色体的细胞,D项错误。

【考点定位】染色体变异

  8.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也是常见的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但是当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较多时又可以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都有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

  B. 去甲肾上腺素可经扩散作用由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

  C. 去甲肾上腺素经内环境只运输到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D. 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过多时作用于突触前膜属于反馈调节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也是常见的神经递质,故可通过体液运输至全身各处,也可以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且当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较多时又可以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该过程是负反馈调节。

【详解】A. 去甲肾上腺素能作用于突触后膜和突触前膜,所以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都有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A正确;

  B. 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神经递质,可由突触前膜释放,扩散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B正确;

  C. 去甲肾上腺素经过体液运输到全身,但只能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C错误;

  D. 根据题意,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较多时作用于突触前膜,会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该过程属于反馈调节,D正确。

  9.为探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碗豆幼苗伸长生长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用生长素和赤霉素处理豌豆的完整幼苗和去顶幼苗后,测得不同条件下豌豆两种幼苗的伸长量,结果如下表。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项目 完整植株 去顶植株

  CK IAA GA IAA+GA CK IAA GA IAA+GA

  测量值/mm 9.2 11.3 29 23 7.9 13 8.1 17.2

  注:CK为空白对照组

  A. 用生长素单独处理豌豆的两种幼苗时,均可促进它们的伸长生长

  B. 赤霉素处理去顶幼苗效果不佳,原因可能与内源激素的含量有关

  C. 两种激素同时处理时,体现了激素对豌豆幼苗伸长生长的协同作用

  D. 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种类和豌豆幼苗种类,因变量是幼苗伸长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表数据可知,作用于完整植株时,IAA和GA均能促进幼苗生长,且IAA+GA混合组的促进作用比单独使用IAA强,但弱于GA;当作用于去顶植株时,作用效果是(IAA+GA)混合组﹥IAA﹥GA﹥对照组。

【详解】A. 根据表格数据,用生长素单独处理豌豆的两种幼苗时,测量值均大于对照组,说明均可促进它们的伸长生长,A正确;

  B. 表格中数据显示,赤霉素处理去顶幼苗效果比处理完整植株的效果要好,原因可能与内源激素的含量有关,B正确;

  C. 两种激素同时处理完整植株时比单独使用IAA强,但弱于GA,不能说明激素对豌豆幼苗伸长生长是协同作用,C错误;

  D. 根据表格显示,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种类和豌豆幼苗种类,因变量是幼苗伸长量,D正确。

  10.北京麋鹿苑的部分麋鹿被迁移到湖北石首长江故道地区后,形成新的种群。数年后,石首保护区中的麋鹿,出现了经常到保护区外农田中采食的现象。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 进入石首自然保护区后,麋鹿的种群数量会呈J型增长

  B. 麋鹿进入石首地区后,导致了当地的群落发生初生演替

  C. 麋鹿的引入,提高了石首地区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D. 麋鹿常到保护区外农田采食,可能是种内斗争增强所致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数年后,石首保护区中的麋鹿,出现了经常到保护区外农田中采食”,推测可能是保护区内食物不充分,麋鹿种群数量增加,导致种内斗争加剧所致;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通过人类的活动,可以调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

【详解】A. 根据题干信息,“麋鹿经常到保护区外农田中采食”,说明自然保护区内食物有限,故麋鹿的种群数量不会呈J型增长,A错误;

  B. 麋鹿进入石首地区后,导致了当地的群落发生次生演替,B错误;

  C. 引入麋鹿后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

  D. 麋鹿常到保护区外农田采食,可能是种群数量较多,种内斗争增强所致,D正确。

  11. 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A. 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 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 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 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答案】C

【解析】

  酶在细胞外也可发挥作用,所以A错,RNA酶不是蛋白质,所以B错,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分解,所以D错。

  12.某同学在观察某种哺乳动物生殖器官的细胞装片时,不小心与其他动物细胞分裂装片混在一起,将观察结果绘制成如下示意图后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C1和C2

  B. 图中C2所示的过程将会导致基因重组

  C. 图中C1与C3所含的染色体组数量相同

  D. 图中C1与C2、C3与C4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C1中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C2细胞不均等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属于初级卵母细胞;C3中无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4中无同源染色体,不均等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属于次级卵母细胞。

【详解】A. 据图可知,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C1和C2,A正确;

  B. 图C2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过程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

  C. 图中C1含有4个染色体组,C3含2个染色体组,C错误;

  D. 同一个体中可同时发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中C1与C2、C3与C4可能来自同一个体,D正确。

  13.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会产生乳酸。研究发现,乳酸不仅人体重要的代谢中间产物和能量载体,还可作为癌细胞的营养来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 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乳酸增多,但对血浆pH的变化不大

  C. 无氧呼吸时,乳酸是重要的能量载体,细胞不产生ATP

  D. 癌细胞的能量仅来自乳酸,与正常细胞相比代谢减缓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体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产物是乳酸,由于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可以调节血浆的pH,因此尽管血液中乳酸的含量较多,但对血浆pH的影响不大。

【详解】A. 人体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

  B. 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乳酸增多,但血浆中的NaHCO3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血浆pH依旧会保持相对稳定,B正确;

  C. 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H]和少量的ATP,C错误;

  D. 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细胞代谢更加旺盛,D错误。

  14.从某人体内的衰老细胞、癌细胞和凋亡细胞中获得提取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衰老细胞提取物中所有酶的活性均低于其它两种细胞

  B. 提取物中均含凋亡基因,在癌细胞中表达可使其凋亡

  C. 三种细胞的提取物中核基因序列都相同,RNA则不同

  D. 三种细胞的提取物均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紫色沉淀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衰老的过程中,发生许多生理和生化的变化,如许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变慢等,但不是所有酶活性都都降低;癌细胞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详解】A. 衰老细胞提取物中不是所有酶的活性都降低,A错误;

  B. 提取物中均含凋亡基因,凋亡基因表达可诱导细胞凋亡,故在癌细胞中表达可使其凋亡,B正确;

  C. 癌细胞是发生基因突变的细胞,其遗传物质已经改变,故三种细胞的提取物中核基因序列并不都相同,C错误;

  D. 细胞中主要能源物质是葡萄糖,三种细胞的提取物都含有葡萄糖,均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错误。

  15.钟摆型眼球震颤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调查发现,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他们的儿子都正常,女儿均患此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患者的体细胞都有成对的钟摆型眼球震颤基因

  C. 男性患者产生的精子中有钟摆型眼球震颤基因的占1/4

  D. 若患病女儿与正常男性婚配,则所生子女都有可能是正常的

【答案】D

【解析】

  A. 患者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他们的儿子都正常,女儿均患此病,说明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错误;

  B. 由于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故男性患者的体细胞只有一个钟摆型眼球震颤基因,女性患者也有杂合子的可能,B错误;

  C. 患者男性(XBY)产生的精子中XB:Y=1:1,有钟摆型眼球震颤基因的占1/2,C错误;

  D. 若患病女儿(XBXb时)与正常男性(XbY)婚配,则子女都有可能是正常的,故D正确。

  16.apoB基因在肠上皮细胞中表达时,由于mRNA中某个位点的碱基C通过脱氨基作用转化为碱基U,使密码子CAA变成了终止密码子UAA,导致最终合成的蛋白质缺少了羧基端的部分氨基酸序列。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脱氨基作用未改变该mRNA中嘧啶碱基比例

  B. 该mRNA可与RNA聚合酶结合完成翻译过程

  C. 该mRNA翻译时先合成羧基端的氨基酸序列

  D. 该蛋白质结构异常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转录过程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RNA;翻译过程是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产生多肽链的过程。

【详解】A. 碱基C(胞嘧啶)通过脱氨基作用转化为碱基U(尿嘧啶),故脱氨基作用未改变该mRNA中嘧啶碱基比例,A正确;

  B. RNA聚合酶催化RNA的形成,不催化翻译过程,B错误;

  C. 根据“最终合成的蛋白质缺少了羧基端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可知,该mRNA翻译之后才合成羧基端的氨基酸序列,C错误;

  D. 该蛋白质结构异常的根本原因是mRNA中碱基C通过脱氨基作用发生了替换,D错误。

  17.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V)是以棉铃虫专一宿主的病原微生物。该病毒被呈多面体的外壳包裹形成多角体。多角体随食物进入棉铃虫的中肠,中肠的碱性环境和蛋白酶迅速将其外壳溶解,病毒释放,危害宿主。人们利用NPV制作病毒型生物农药防治棉铃虫,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病毒型生物农药的使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B. 该病毒的使用会影响棉铃虫种群基因频率

  C. 多角体外壳由蛋白质构成,对病毒起到保护作用

  D. 长期使用该农药,可能诱导棉铃虫产生抗性突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题意可知,利用NPV制作的病毒型农药是环保型的生物农药,可以减弱棉铃虫的抗药性,防止环境污染。

【详解】A. 病毒型生物农药的使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A正确;

  B. 该病毒的使用会杀灭棉铃虫,进而影响棉铃虫种群基因频率,B正确;

  C. 多角体外壳由蛋白质构成,能对病毒粒子起到保护作用,保护病毒颗粒免受外界各种不良环境的破坏,对病毒起到保护作用,C正确;

  D. 棉铃虫产生抗性突变的原因并不是长期使用农药引起的,而是变异引起的,D错误。

  18.将果蝇精原细胞(2N=8)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分裂后,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含14N

  B.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两次分裂结束后含15N的子细胞所占比例为1/2

  C.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4条染色单体含14N

  D.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两次分裂结束后所有子细胞的染色体均含有15N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特点,①将将某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如果进行有丝分裂,经过一次细胞分裂后,形成的2个子细胞中的DNA分子都含有一条14N的单链和一条15N的单链,再分裂一次,DNA分子复制形成的2个DNA分子中一个是14N-14N,一个是15N-14N,两个DNA分子进入两个细胞中是随机的,因此,形成的子细胞中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2或全部有标记。②将某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如果进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形成的DNA分子都含有一条14N的单链和一条15N的单链,因此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都含有15N。

【详解】A. 如果进行有丝分裂,经过一次细胞分裂后,形成的2个子细胞中的DNA分子都是15N-14N,再复制一次形成2个DNA分子分别是15N-14N、14N-14N,中期时DNA存在于2条染色单体上,则第二次分裂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16条,A错误;

  B. 若进行两次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得到的子细胞所有的染色体中DNA都是15N-14N,第二次分裂中期时单体上的DNA分子分别是15N-14N、14N-14N,得到的子细胞中一半有标记或全部有标记,B错误;

  C. 若进行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的染色体组成都是15N-14N,则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姐妹染色单体,每条单体都含14N,C错误;

  D. 如果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都有15N染色体,D正确。

  19.水杨酸是植物体产生的一种激素,为探究水杨酸对不同品系(YTA、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含量受水杨酸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影响

  B. 施加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品系YTA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增加

  C. 水杨酸对品系YTB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变化的作用有两重性

  D. 生产实践中,促进品系YTA生长的水杨酸最佳浓度低于品系YTB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品系YTA,其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含量均高于水杨酸浓度为0mol?L-1的对照组,由此说明实验中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对品系YTA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用1.5×10-4 mol?L-1的水杨酸处理6~30h组,其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组,说明1.5×10-4 mol?L-1浓度的用效果最为显著。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品系YTB,3.75×10-4 mol?L-1的水杨酸处理组中其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含量高于对照组,用7.5×10-4 mol?L-1和1.5×10-4 mol?L-1的水杨酸处理品系YTB,其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含量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水杨酸对品系YTB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变化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在实验处理浓度范围内,品系YTB对水杨酸的浓度变化较敏感。

【详解】A. 图中曲线显示,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含量受水杨酸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影响,A正确;

  B. 施加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后,品系YTA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均比对照组高,B正确;

  C. 曲线显示,3.75×10-4 mol?L-1的水杨酸处理组中其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含量高于对照组,7.5×10-4 mol?L-1和1.5×10-4 mol?L-1的水杨酸处理组中其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含量低于对照组,说明水杨酸对品系YTB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变化的作用有两重性,C正确;

  D. 曲线中没有显示促进品系YTA和YTB生长的水杨酸最佳浓度,D错误。

  20.抽血化验是医生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下表是某男子空腹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血清葡萄糖 223 mg/dL 80~120

  甘油三酯 140 mg/dL 50~200

  游离甲状腺激素 35 pmol/L 12~22

  A. 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其成分与组织液、淋巴完全不同

  B. 化验单上给定的参考范围,说明血液中各成分的含量相对稳定

  C. 根据报告单信息,可以判定该男子患糖尿病,可口服胰岛素治疗

  D. 根据报告单信息,可以推测该男子促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值

【答案】B

【解析】

【分析】

  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在成分及含量上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如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具有较多的蛋白质;根据报告单所提供的信息,该男子的血清葡萄糖远远超过正常范围,可以判断该男子可能患糖尿病,临床上常采用注射胰岛素方法来治疗此病;图表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可推测该男子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高,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详解】A. 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但其成分与组织液、淋巴不完全相同,A错误;

  B.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血液中各成分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B正确;

  C. 根据报告单信息,该男子血清中葡萄糖的含量比参考值高,该男子可能患糖尿病,但胰岛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能口服,C错误;

  D. 甲状腺激素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图表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可推测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比正常值低,D错误。

  21.T细胞易被HIV侵染,与其表面的CCR蛋白有关,该蛋白由CCR5基因编码。某骨髓捐献者先天性CCR5基因突变,将其骨髓移植给一名患白血病、并感染HIV的患者后,不仅治愈了白血病,而且彻底清除了患者体内的HIV。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捐献者的造血干细胞可以通过增殖与分化过程产生T细胞

  B. HIV可能通过与CCR蛋白结合,进而特异性地侵染T细胞

  C. HIV不侵染B细胞原因是B细胞缺乏编码CCR蛋白的基因

  D. 捐献者若感染HIV可通过抗体清除病毒,不发生细胞免疫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T细胞易被HIV破坏,与其表面的CCR5(特殊蛋白质由CCR5基因编码)有关”可知,HIV感染T细胞可能与CCR蛋白的表达有关;而“某骨髓捐献者先天性CCR5基因突变,将其骨髓移植给一名患白血病、并感染HIV的患者后,不仅治愈了白血病,而且彻底清除了患者体内的HIV”,推测若CCR5基因不表达或机体无法产生CCR蛋白可导致HIV不能侵染T细胞。

【详解】A.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通过增殖和分化产生多种血细胞补充到血液中,A正确;

  B. T细胞易被HIV侵染,与其表面的CCR蛋白有关,推测HIV可能通过与CCR蛋白结合,进而特异性地侵染T细胞,B正确;

  C. HIV不侵染B细胞原因是B 细胞内编码CCR5的基因不能表达,C错误;

  D. 由于捐献者先天性CCR5基因突变,不能表达CCR蛋白,则HIV无法感染T细胞,因此捐献者若感染HIV则无法引起细胞免疫,通过抗体清除病毒,D正确。

  22.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都可以纯化大肠杆菌,二者的共同点有

①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

②都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

③都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接种

④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稀释涂布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平板划线法不用于计数活菌,只能用于分离菌种;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来计数活菌。

【详解】①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都是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的,①正确;

②平板划线法接种用接种针,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要用涂布器,②错误;

③不论是平板划线法还是稀释涂布平板法都需要进行无菌操作,都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③正确;

④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计数活菌,只能用于分离菌种;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来计数活菌,④错误;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有①③,B正确。

  23.利用微生物的发酵原理为人类提供生物产品时,首先要选择优良的单一菌种。消灭杂菌,获得单一菌种的方法不包括

  A. 根据微生物遗传组成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比例的核酸

  B. 根据微生物缺乏生长因子的种类,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生长因子

  C. 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求上的差别,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碳源

  D. 根据微生物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抗生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

  筛选优良的单一纯种,是在许多种微生物中,杀死其它微生物,使某种特定的微生物存活下来,可以采用特定的培养基获得纯种,如根据微生物对碳源、氮源需要的差别,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需求、对抗菌素敏感性的差异,来配置培养基获得单一纯种。

【详解】A. 加入核酸不能起到选择作用,因为微生物细胞不能直接利用核酸,只有先将核酸水解为核苷酸,然后再合成微生物的核酸,所以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例的核酸,不会对微生物起选择作用,A错误;

  B. 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生长因子对微生物起选择作用,B正确;

  C. 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可以选择微生物,C正确;

  D. 抗菌素也可对生物起选择作用,D正确。

  24.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所用的骨髓瘤细胞是一种基因缺陷型细胞,其合成核酸的途径能被氨基蝶呤阻断。现将从预先注射了某种抗原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B淋巴细胞与上述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再加入含氨基蝶呤的培养液。将这些混合物分装于如图所示的细胞培养板的小孔中培养。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制备单克隆抗体运用了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B. 融合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时,培养液中可以加入PEG

  C. 培养液中加入氨基蝶呤的目的是为了筛选杂交瘤细胞

  D. 小孔中的细胞经过增殖后,均会产生所需特异性抗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将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再加入含氨基蝶呤的培养液中,由于骨髓瘤细胞合成核酸的途径能被氨基蝶呤阻断,故骨髓瘤细胞不能在该培养液中生长,而B淋巴细胞本身无增殖能力,则只有融合形成的B-骨髓瘤细胞才能在该培养液中生长,而融合形成的B-骨髓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抗体。

【详解】A. 制备单克隆抗体运用了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A正确;

  B. 融合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时,培养液中可以加入PEG,诱导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融合,B正确;

  C. 培养液中加入氨基蝶呤后,只有融合的B-骨髓瘤细胞才能在培养液中生存,因此加入氨基蝶呤的目的就是为了筛选杂交瘤细胞,C正确;

  D. 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不止一种,都能分裂繁殖,产生抗体,要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必须进行专一性抗体检测,D错误。

  25.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探究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或不同的底物

  B. 可以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分子结构

  C. 不能通过检测C02产生与否判断乳酸菌是否进行细胞呼吸

  D. 用龙胆紫溶液进行染色后,观察到洋葱根尖的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

【答案】D

【解析】

  探究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可以是相同的底物不同的酶,有可以是相同的酶不同的底物,A正确。研究DNA分子结构可以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B正确。乳酸菌产生的是乳酸的细胞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不能通过检测C02产生与否判断乳酸菌是否进行细胞呼吸,C正确。用龙胆紫溶液进行染色后,细胞已经死亡,不能用于观察质壁分离,D错误。

  点睛:要观察质壁分离细胞必须有活性,而活细胞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活细胞不允许染料进入细胞。

  26.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和抗药性的产生与核DNA有关。某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可通过作用于核DNA抑制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该药物分子进入细胞核的过程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肿瘤细胞核内储存着_________,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核膜将细胞质和细胞核分隔开来,承担着物质交换和________交流的功能。

(2)上图显示,药物分子依赖于细胞膜的_______等结构与功能特点进入细胞,有的在________被直接降解,有的则在________中被降解。未被降解的药物分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积累后发挥作用。因此,可以推测药物分子在细胞质中停留时间越长,被降解概率就越大,细胞核对药物的吸收效率也越低。

(3)科研人员发现亲核蛋白可以运输至细胞核内,为研究其运输机理,设计了有关实验,操作与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实验处理后,研究者检测了各组的_________,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研究,请你设计一个提高该新型抗肿瘤药物作用效果的研发思路___________。

【答案】 (1). 遗传信息 (2). 信息 (3). 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4). 细胞质基质 (5). 溶酶体 (6). 放射性出现的位置 (7). 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依赖于尾部 (8). 将抗肿瘤药物与亲核蛋白的尾部组合,促进药物分子快速入核

【解析】

【分析】

  观察题图,药物分子可直接穿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质基质,在细胞质基质中的药物分子有部分会被分解;药物分子与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部分与溶酶体结合后被降解,部分在细胞质基质中释放出来,未被降解的部分药物分子通过核孔进入到细胞核中,作用于核DNA,发挥效应。分析亲核蛋白运输机理实验图示可知:对亲核蛋白头部和尾部分别进行同位素标记,并对亲核蛋白进行有限的水解,并然后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将相关物质注入到爪蟾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利用放射性自显影检测技术检测放射性,观察是否进入细胞核中,发现尾部以及含有尾部的亲核蛋白整体都可以进入细胞核,而单独的头部不能进入细胞核,因此可知亲核蛋白能否进入细胞核由尾部决定。

【详解】(1)肿瘤细胞核内储存着遗传信息,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核膜将细胞质和细胞核分隔开来,承担着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功能。

(2)上图显示,药物分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等结构与功能特点进入细胞,有的在细胞质基质被直接降解,有的则在溶酶体中被降解。

(3)观察机理图可知,实验处理后,研究者检测了各组的放射性出现的位置,结果表明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依赖于尾部。

(4)综合上述研究,由于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依赖于尾部,因此可将抗肿瘤药物与亲核蛋白的尾部组合,促进药物分子快速入核。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从题干中获取获取信息的能量,根据“在细胞核中发现被标记的完整亲核蛋白和亲核蛋白尾部”,说明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尾部决定,难度不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的通过比较图示概括药物作用的机理。

  27.北方夏秋之际,日光温室内温度较高,高温显著影响黄瓜的产量。改变温室内CO2的浓度,对黄瓜的光合作用有明显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1)依据图1数据,常温条件下增加CO2在前期对黄瓜净光合速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后期促进作用__________;高温条件下不加CO2_____________;比较________组,说明长期高温条件下适当增加CO2浓度,不仅能缓解高温对黄瓜净光合作用的影响,还能显著提高黄瓜的净光合速率。

(2)为探究CO2缓解高温对黄瓜光合作用影响的机理,科研人员做了进一步检测,结果如图2。

①黄瓜的叶绿素分布在_______上,捕获的光能将用于H2O的分解和形成______,最终转化并储存为________中的化学能。

②由图2可知,高温条件下黄瓜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

③高温增加CO2浓度时,黄瓜叶绿素的含量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一致,推测在高温条件下,长期增加CO2 浓度可以______,最终提高黄瓜光合作用效率。

【答案】 (1). 减弱 (2). 黄瓜的净光合速率受抑制,长期培养条件下,这种抑制作用增强 (3). 对照、高温、高温+CO2 (4). 类囊体的薄膜 (5). ATP (6). 糖类 (7). 高温使叶绿素合成过程受阻,或加速叶绿素分解,叶绿素含量下降 (8). 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ATP、[H]促进暗反应的进行

【解析】

【分析】

  分析图1,对比不同处理组之间的净光合速率,发现高温+CO2组﹥常温+CO2组﹥对照组﹥高温组;随着处理时间的变化,发现在7-28d之间,不同处理组净光合速率都增加,第35d的净光合速率有所下降。观察图2,高温处理组的叶绿素含量在各组中是最低的,在7-21d之间,不同处理组叶绿素含量都增加,且都是高温+CO2组﹥常温+CO2组﹥对照组﹥高温组;在28-35d组中叶绿素含量高温+CO2组﹥对照组﹥常温+CO2组﹥高温组。

【详解】(1)依据图1数据,常温条件下增加CO2在前期对黄瓜净光合速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后期促进作用减弱;高温条件下不加CO2组在各组中净光合速率最低,说明黄瓜的净光合速率受抑制,且长期培养条件下,这种抑制作用增强;比较对照、高温、高温+CO2组,说明长期高温条件下适当增加CO2浓度,不仅能缓解高温对黄瓜净光合作用的影响,还能显著提高黄瓜的净光合速率。

(2)①黄瓜的叶绿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捕获的光能将用于H2O的分解和形成ATP,最终转化并储存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②由图2可知,高温条件下黄瓜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原因可能是高温使叶绿素合成过程受阻,或加速叶绿素分解,叶绿素含量下降。

③根据图2可知,高温增加CO2浓度时相比其他各组叶绿素含量更高,而根据图1,高温条件下适当增加CO2浓度能显著提高黄瓜的净光合速率,推测在高温条件下,长期增加CO2 浓度可以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ATP、[H]并促进暗反应的进行,最终提高黄瓜光合作用效率。

【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意在强化学生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理解与运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对各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8.多发性骨软骨瘤是一种罕见的骨骼异常疾病,科研人员发现EXT2基因与该病发生有关,请回答问题:

(1)图1 为某患病家族的系谱图,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该病为______遗传病,从基因组成的角度可知Ⅲ-4是________,Ⅲ-3和Ⅲ-4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______。

(2)为生育健康的孩子,Ⅲ-3和Ⅲ-4接受了胚胎移植前的基因筛查。大致过程:体外受精获得受精卵,经细胞____________发育成囊胚,以囊胚细胞的DNA为模板,PCR特异性扩增______进行筛查。

(3)PCR过程中可能会因碱基对的_________而发生基因突变,导致检测结果与胚胎实际基因组成不符。SNP是由单个碱基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样性位点,在人类基因组中广泛存在。科研人员在检测致病基因的同时,检测了致病基因附近SNP位点的特定碱基组成,结果及Ⅲ-3和Ⅲ-4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形成胚胎的过程如图2所示。

  请参照图2,画出胚胎2中SNP位点的碱基组成_________,由上图推测_______不能用于后续的胚胎移植。

(4)为确保获得健康胚胎可以选取更多与致病基因_________进行检测分析。

【答案】 (1). 常染色体显性 (2). 杂合子 (3). 1/2 (4). 分裂和分化 (5). EXT2基因 (6). 增添、缺失、替换 (7). (8). 胚胎1 (9). 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SNP位点

【解析】

【分析】

  观察图1,可利用排除法,该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否则Ⅱ-3号患病则Ⅲ-2号必患病;该病也不可能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否则Ⅱ-5号患病则Ⅰ-2号必患病;该病也不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否则Ⅱ-6必含致病基因;综上所述,该病应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设控制该病的基因为A、a,则Ⅰ-2号为aa、Ⅱ-5号为Aa、Ⅱ-6号为aa、Ⅲ-4号为Aa、Ⅲ-3号为aa,故从基因组成的角度可知Ⅲ-4是杂合子,Ⅲ-3和Ⅲ-4生一个正常孩子aa的概率是1/2。

(2)为生育健康的孩子,Ⅲ-3和Ⅲ-4接受了胚胎移植前的基因筛查,因为EXT2基因与该病发生有关,因此基因筛查时应筛查EXT2基因。大致过程:体外受精获得受精卵,经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囊胚,以囊胚细胞的DNA为模板,PCR特异性扩增EXT2基因进行筛查。

(3)PCR过程中可能会因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而发生基因突变,导致检测结果与胚胎实际基因组成不符。根据图2,胚胎1中SNP位点上碱基组成为A-A,则Ⅲ-3产生的配子染色体SNP位点上碱基为A,Ⅲ-4产生的配子染色体SNP位点上碱基为A,故Ⅲ-4产生的组成胚胎2的配子染色体SNP位点上碱基为G,故胚胎2中组成为 ;由上图推测,Ⅲ-4中SNP位点上碱基为G的染色体来自Ⅱ-6,应不含致病基因,Ⅲ-4中SNP位点上碱基为A的染色体应含致病基因,遗传给胚胎1,则胚胎1必含致病基因,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胚胎1发育的个体必患病,不能用于后续的胚胎移植。

(4)为确保获得健康胚胎可以选取更多与致病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SNP位点进行检测分析。

【点睛】本题考查了遗传系谱图的判别方式、概率的计算,根据系谱图的发病特点,判别遗传方式并进行细致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难点是形成胚胎的图示和胚胎移植条件的分析和判断。

  29.他莫昔芬(Tamoxifen)是治疗乳腺癌的常用药物,然而长期服用容易引起耐药性。牛樟芝(AC)是一种传统的药用蘑菇提取物,科研人员用AC处理Tamoxifen抗性的乳腺癌细胞(MCF-7tamR),发现其可以缓解Tamoxifen的耐药性,相关研究如下,请回答问题:

(1)乳腺癌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外界致癌因子引起了________突变。

(2)科研人员在不同条件下培养MCF-7tamR细胞,分别于24h、48h测定细胞增长率,结果如图1所示。

①体外培养MCF-7tamR细胞时,培养基中除水、糖、氨基酸、无机盐、微量元素、促生长因子外,通常还需要加入______和抗生素;传代培养时,贴满瓶壁的细胞需要用_____等处理后分瓶继续培养。

②分析图1结果,依据__________,可知AC和Tamoxifen联合使用对于MCF-7tamR细胞的治疗效果最好。

(3)Skp2和RhoA是乳腺癌细胞中两种关键酶,前者抑制细胞凋亡,后者影响细胞代谢。两种酶是基因通过___________过程指导合成的蛋白质。

(4)为进一步探明AC的作用机理,研究人员从100μg/ml AC处理24h的MCF-7tamR细胞中获取mRNA,逆转录得到cDNA后,特异性扩增skp2和RhoA基因的片段,进行电泳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

①β-actin基因在不同细胞中转录水平相对稳定,且表达量较高,在实验中可消除______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常用作参照基因。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AC抑制了细胞中Skp2、RhoA基因的_______过程。据此推测AC的作用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

【答案】 (1).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2). 血清 (3). 胰蛋白酶 (4). 联合使用AC和Tamoxifen时的细胞增长率,比单独使用AC和Tamoxifen时低 (5). 转录和翻译 (6). 检测方法 (7). 转录 (8). 抑制Skp2、RhoA基因表达,促进MCF-7 tamR细胞凋亡,影响细胞代谢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AC可缓解Tamoxifen的耐药性,根据表格中数据,比较Tamoxifen组、AC100μg/ml组、AC100μg/ml+Tamoxifen组对细胞增长率的影响,24h和48h的细胞增长率为:Tamoxifen组﹥AC100μg/ml组﹥AC100μg/ml+Tamoxifen组;比较Tamoxifen组、AC150μg/ml组、AC150μg/ml+Tamoxifen组对细胞增长率的影响,24h细胞增长率为:Tamoxifen组﹥AC150μg/ml组≈AC150μg/ml+Tamoxifen组;48h细胞增长率为:Tamoxifen组﹥AC150μg/ml组﹥AC150μg/ml+Tamoxifen组;且48h细胞增长率AC100μg/ml+Tamoxifen组﹥AC150μg/ml+Tamoxifen组,说明施加AC确可缓解Tamoxifen的耐药性且该效应与浓度有关,据此分析。

【详解】(1)乳腺癌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外界致癌因子引起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

(2)①体外培养MCF-7tamR细胞时,培养基中除水、糖、氨基酸、无机盐、微量元素、促生长因子外,通常还需要加入血清和抗生素;传代培养时,贴满瓶壁的细胞需要用胰蛋白酶等处理后分瓶继续培养。

②分析图1结果,联合使用AC和Tamoxifen时的细胞增长率,比单独使用AC和Tamoxifen时低,说明AC和Tamoxifen联合使用对于MCF-7tamR细胞的治疗效果最好。

(3)Skp2和RhoA是乳腺癌细胞中两种关键酶,前者抑制细胞凋亡,后者影响细胞代谢。两种酶是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指导合成的蛋白质。

(4)①β-actin基因在不同组细胞中转录水平相对稳定,且表达量较高,在实验中可消除检测方法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常用作参照基因。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AC组细胞扩增出的Skp2、RhoA基因片段几乎没有,说明未获取得到相关mRNA,推测AC抑制了细胞中Skp2、RhoA基因的转录过程。据此推测AC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Skp2、RhoA基因表达,从而促进MCF-7 tamR细胞凋亡,从而影响细胞代谢。

【点睛】本题以抗癌药物的抑癌机理的探究为背景,考查了癌变机理、动物细胞培养、实验结果分析、基因表达等知识点,内容较为综合,解答类似题目需要学生把握题干主旨,分项分析,题目背景较大,但每一小题考查点较单一,要求学生能很好的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

  3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患者的血小板减少。IVIG是一种人血浆制备的抗体混合液,急症ITP患者可通过注射IVIG降低发生严重出血的风险。科研人员获得患ITP的小鼠,用于研究IVIG的作用机制。请回答问题:

(1)患ITP小鼠自身的血小板被作为_______,引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由______产生的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形成_______,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导致血小板过度破坏,出血风险升高。

(2)IVIG制品中的主要成分是IgG抗体,其包括 Fab 和 Fc片段(图1所示)。不同IgG抗体Fc段结构差异较小,但Fab片段的结构差异较大,后者决定了抗体与抗原结合的_______性。

(3)研究人员分别用IVIG、Fab片段和Fc片段注射患ITP的小鼠,检测血小板的数量变化,结果如图2。该实验结果说明IVIG可以________,其中起作用的主要是______片段。

(4)研究人员推测IVIG的作用还可能与巨噬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F相关。为了阐明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设计了抗小鼠抑制性受体F的单克隆抗体,实验组给患ITP小鼠注射适量的__________,发现其血小板数量无明显变,说明________。

(5)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推测IVIG的作用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抗原(外来异物) (2). 浆细胞 (3). 沉淀或细胞集团(抗原-抗体复合物) (4). 特异 (5). 减缓患ITP小鼠体内的血小板降低 (6). Fc (7). 抗小鼠抑制性受体F的单克隆抗体 (8). IVIG 的作用依赖于抑制性受体F (9). IVIG利用Fc片段与巨噬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F结合,抑制巨噬细胞的免疫反应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ITP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患ITP小鼠自身的血小板被作为抗原,抗体与血小板结合,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导致血小板过度破坏,血小板数量降低;急症ITP患者可通过注射IVIG降低发生严重出血的风险,据图2可知,注射IVIG可以减缓患ITP小鼠体内的血小板降低;现有抗小鼠抑制性受体F的抗体,若IVIG的作用与巨噬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F相关,则利用抗体抑制受体后,血小板的数量与注射IVIG相似,据此可设置三组实验,第一组给患ITP小鼠注射适量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第二组给患ITP小鼠注射适量IVIG作为对照组,第三组给患ITP小鼠注射等量抗小鼠抑制性受体F的单克隆抗体作为实验组,若IVIG的作用与巨噬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F确有关系,则实验组中小鼠的血小板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详解】(1)患ITP小鼠自身的血小板被作为抗原,引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由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导致血小板过度破坏,出血风险升高。

(2)IVIG制品中的主要成分是IgG抗体,其包括 Fab 和 Fc片段。不同IgG抗体Fc段结构差异较小,但Fab片段的结构差异较大,后者决定了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

(3)研究人员分别用IVIG、Fab片段和Fc片段注射患ITP的小鼠,检测血小板的数量变化,结果如图2。相比于对照组、Fab片段和Fc片段组中血小板数量的变化,IVIG可以减缓患ITP小鼠体内的血小板降低,且Fc片段组延缓血小板数量的下降效果仅次于IVIG组,说明起作用的主要是Fc片段。

(4)据分析可知,实验组应给患ITP小鼠注射适量的抗小鼠抑制性受体F的单克隆抗体,若实验组中血小板数量无明显变,则说明IVIG 的作用依赖于抑制性受体F。

(5)患ITP小鼠自身的血小板被作为抗原,引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由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导致出血风险升高;而IVIG可延缓血小板降低,该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Fc片段,且IVIG的作用还与巨噬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F有关,急症ITP患者可通过注射IVIG降低发生严重出血的风险,即注射IVIG后可抑制机体本身产生的免疫反应,综合以上信息,推测起作用机理为:IVIG利用Fc片段与巨噬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F结合,抑制巨噬细胞的免疫反应。

【点睛】本题以ITP为背景,考查有关人体免疫相关知识,涉及自身免疫及抗体作用机理,重在考查学生根据免疫学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31.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的主要群落,对维持生态系统功能有重要的作用。早熟禾是高寒草甸的优势植物,长期过度放牧使其出现植株矮化的现象。为探究原因,科研人员选取了围栏 3 年(UG3)、夏季放牧(SG)、全年放牧(YG)的样地进行研究。请回答问题:

(1)早熟禾属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它通过光合作用同化的能量,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_______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_________。

(2)图1结果表明,过度放牧导致早熟禾分配给_______的能量明显减少,而分配给______的能量显著增多。

(3)科研人员推测早熟禾矮化现象可能与植物激素有关,检测不同放牧强度下早熟禾体内赤霉素(GA)含量,结果如图2。

①植物激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有机物,它们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_的分子。

②图中数据显示,过度放牧使早熟禾体内赤霉素________,导致早熟禾的能量分配发生变化,使得早熟禾出现了矮化现象。

③矮化的早熟禾可以避免家畜的过度踩踏和采食,成为高寒草甸的主要优势植物,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生产者 (2). 热能 (3). 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4). 茎和穗 (5). 根 (6). 信息 (7). 在根中的含量上升,在茎中的含量下降,而在叶中的含量无明显变化(或: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发生变化) (8).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使生物更好的适应环境

【解析】

【分析】

  分析图1,比较围栏3年(UG3)、夏季放牧(SG)、全年放牧(YG)样地中调查数据可知,随着放牧的时间越长,调查获得的根重所占比越大,总叶重几乎无差别,而茎重和穗重所占比越来越低;分析图2,全年放牧(YG)和围栏3年(UG3)组相比,赤霉素在根中含量上升,在茎重含量降低,在叶中含量几乎无差别。

【详解】(1)早熟禾属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它通过光合作用同化的能量,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2)图1结果表明,过度放牧导致早熟禾分配给茎和穗的能量明显减少,而分配给根的能量显著增多。

(3)①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分子。

②图中数据显示,过度放牧使早熟禾体内赤霉素在根中的含量上升,在茎中的含量下降,而在叶中的含量无明显变化,导致早熟禾的能量分配发生变化,使得早熟禾出现了矮化现象。③矮化的早熟禾可以避免家畜的过度踩踏和采食,成为高寒草甸的主要优势植物,说明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使生物更好的适应环境。

【点睛】本题联系植物激素调节,考查生态系统组成、能量流动及与环境的适应性等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32.在繁殖期间,大熊猫雄性和雌性都可与多个异性交配。动物园圈养时,为避免后代近亲交配,导致群体生活力下降,需确定未知的亲子关系。简单重复序列(SSR)也称微卫星DNA,它在大熊猫个体之间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可用于亲子鉴定。请回答问题:

(1)大肠杆菌pUC18质粒上的LacZ基因序列中没有插入目的基因时,在外源IPTC诱导下可表达出β-半乳糖苷酶,将培养基中的X-gal水解成蓝色,大肠杆菌将形成蓝色菌落。反之,则形成白色菌落。科学家利用pUC18质粒,通过构建基因文库筛选大熊猫SSR位点。

①提取大熊猫基因组DNA,用___________处理DNA和pUC18质粒,获得重组质粒后,将其与__________处理的大肠杆菌悬液混合,完成转化。

②将试管Ⅱ中的菌液接种于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培养基中应含有大肠杆菌必需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还应加入________以及氨苄青霉素,其中加入氨苄青霉素的作用是_________的大肠杆菌。

③观察到培养基上出现_________色菌落,则说明大肠杆菌中已成功导入了重组质粒,取该颜色菌落筛选SSR位点,进行测序,并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SSR位点。

(2)科学家对PCR扩增的SSR位点,对大熊猫进行亲子鉴定结果如下图:

  由于基因突变的频率较低,因此,子代1和_________是母本与疑似父本2的后代,而_______不是该母本的后代。

【答案】 (1). 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2). 钙离子 (3). IPTG、X-gal (4). 筛选出导入pUC18质粒的大肠杆菌 (5). 白 (6). 子代2 (7). 子代3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大肠杆菌pUC18质粒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LacZ基因,但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位于LacZ基因上,所以构建成的重组质粒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但LacZ基因被破坏,不能产生β一半乳糖苷酶。试管Ⅰ中是基因表达载体,试管Ⅱ中是大肠杆菌,将试管I中的物质和大肠杆菌共同置于试管Ⅱ的目的是进行转化,大肠杆菌需事先用Ca2+进行处理,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最后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由于质粒上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因此导入质粒的大肠杆菌能抗氨苄青霉素,所以培养基中还应加入氨苄青霉素,作用是筛选出导入pUC18质粒的大肠杆菌;此外培养基中还应加入IPTG、X-gal,由于大肠杆菌pUC18质粒上的LacZ基因序列中没有插入目的基因时,在外源IPTC诱导下可表达出β-半乳糖苷酶,将培养基中的X-gal水解成蓝色,大肠杆菌将形成蓝色菌落;重组质粒上的LacZ基因被破坏,不能产生β-半乳糖苷酶,若大肠杆菌中已成功导入了重组质粒,则其在含有IPTG和X-gal的培养基中形成白色菌落。

【详解】(1)①提取大熊猫基因组DNA,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处理DNA和pUC18质粒,获得重组质粒后,将其与钙离子处理的大肠杆菌悬液混合,完成转化。

②将试管Ⅱ中的菌液接种于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培养基中应含有大肠杆菌必需的碳源、氮源、无机盐、水和生长因子,还应加入IPTG、X-gal以及氨苄青霉素;由于质粒上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因此导入质粒的大肠杆菌能抗氨苄青霉素,所以培养基中加入氨苄青霉素的作用是筛选出导入pUC18质粒的大肠杆菌。

③重组质粒上的LacZ基因被破坏,不能产生β一半乳糖苷酶,若大肠杆菌中已成功导入了重组质粒,则其在含有IPTG和X-gal的培养基中形成白色菌落。

(2)由于基因突变的频率较低,根据亲子鉴定结果图中DNA片段判断,母本与疑似父本2的后代很可能是子代1和子代2,子代3不是该母本的后代。

【点睛】本题结合流程图,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能从题文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关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

  1.以下物质中可以用32P标记的是

  A. 核苷酸 B. 氨基酸 C. 脂肪酸 D. 丙酮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

  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

(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

(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

(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

【详解】核苷酸是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组成元素为C、H、O、N、P,A符合题意;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组成元素是C、H、O、N,有的R基上含有S,B不符合题意;脂肪酸是构成脂肪的小分子化合物,组成元素是C、H、O,C不符合题意;丙酮酸是葡萄糖分解的产物,组成元素为C、H、O,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如图所示,通常当血压偏低时,血管紧张素原在相应酶催化下,转变为生物活性较低的血管紧张素Ⅰ,进而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Ⅱ,引起血管强烈收缩,使血压升高到正常水平。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血管紧张素原、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均在核糖体上合成

  B. 血管紧张素Ⅰ是十肽化合物、血管紧张素Ⅱ含有7个肽键

  C. 血管紧张素Ⅰ和血管紧张素Ⅱ均能与斐林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D. 利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剂可使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当血压偏低时,血管紧张素原在相应酶催化下,转变为生物活性较低的血管紧张素Ⅰ,进而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Ⅱ”,说明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均为催化作用的酶,本质是蛋白质。由图可知: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Ⅰ和血管紧张素Ⅱ均为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三者氨基酸的数量不同,功能也不同。

【详解】由分析可知,血管紧张素原、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均为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正确;由图可知血管紧张素Ⅰ是由十个氨基酸构成的十肽化合物、血管紧张素Ⅱ是由八个氨基酸构成的八肽化合物,肽键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数,故含有7个肽键,B正确;斐林试剂只能检测还原性糖,血管紧张素Ⅰ和血管紧张素Ⅱ都是多肽,可由双缩脲试剂检测,C错误;根据题意,通常当血压偏低时,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下,可转化形成血管紧张素Ⅱ,引起血管强烈收缩,使血压升高到正常水平,故利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剂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从而使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D正确。

  故选C。

  3.如图所示,某些植物细胞利用①把细胞内的H+运出,导致细胞外H+浓度较高;②能够依靠H+浓度差把H+和蔗糖分子运入细胞。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和②的化学本质不同 B. ①和②的空间结构相同

  C. H+运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 氧气浓度对细胞吸收蔗糖分子无影响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①以ATP为能源主动将H+运输出细胞,说明①为载体蛋白,H+浓度梯度产生的势能,推动H+和蔗糖的吸收,该过程并没有消耗能量,但需要②载体。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①②均为载体蛋白,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A错误;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①②的功能不同,故可推测其结构也不相同,B错误;根据图示可知,H+运出细胞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正确;由图可知,H+运出细胞需要消耗能量,而细胞外和细胞内的H+浓度梯度产生的势能,又可推动H+和蔗糖的吸收,氧气浓度可影响H+外运,进而影响细胞外和细胞内H+浓度差,从而影响蔗糖的吸收,故氧气浓度对细胞吸收蔗糖分子有影响,D错误。

  故选C。

  4.下列细胞中不可能发生的生命活动是

  A. 骨骼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分解为酒精

  B. 胰岛B细胞的高尔基体参与分泌胰岛素

  C. 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分解入侵细胞的病毒

  D. 性腺细胞的内质网中合成性激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

  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参与;内质网是脂质的合成车间,性激素属于脂质。

【详解】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故骨骼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可分解为乳酸,不能形成酒精,A错误;胰岛素是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B正确;细胞中的溶酶体具有消化作用,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可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分解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C正确;性激素的化学成分是固醇,由人体性腺细胞内的滑面型内质网合成,D正确。

  故选A。

  5.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主要寄生于人体胃中,是引起很多消化道疾病的首要致病细菌。体检时可通过13C 尿素呼气试验来检测Hp感染情况。受试者口服13C标记的尿素胶囊后,尿素可被Hp产生的脲酶催化分解为 NH3 和 13CO2。定时收集受试者吹出的气体并测定其中是否含有13CO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Hp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也可能是RNA

  B. Hp具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细胞膜

  C. 脲酶由Hp细胞中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D. 感染者呼出的13CO2是由人体细胞呼吸产生

【答案】B

【解析】

【分析】

  幽门螺旋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和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遗传物质为DNA,幽门螺旋杆菌能产生脲酶,可将受试者口服的13C标记的尿素分解为NH3和13CO2。

【详解】Hp为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所有生物膜均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支架,B正确;Hp为原核生物,不含内质网,C错误;根据“幽门螺旋杆菌能产生脲酶,可将受试者口服的13C标记的尿素分解为NH3和13CO2”可知感染者呼出的13CO2不是由人体细胞呼吸产生,D错误。

  故选B。

  6.如图所示,某一化学反应进行到t1时,加入一定量的酶,该反应在最适条件下进行直到终止。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酶可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B. t1~t2反应速率逐渐减慢

  C. t2时酶失去活性 D. 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右移

【答案】C

【解析】

【分析】

  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物浓度降低的速率可表示化学反应的速率,由图可知,t1~t2反应物浓度减小的速率由大到小,说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

【详解】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加入酶以后,t1~t2的开始阶段,反应物浓度降低较快,说明反应速率大,随着时间的延长,反应物浓度降低减慢,说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可能是反应物的浓度限制了反应速率,B正确;根据题意“加入一定量的酶,该反应在最适条件下进行”,说明酶没有失活,t2时反应物浓度为0,说明反应物被完全分解了,C错误;适当降低反应温度,酶的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减慢,反应物完全被分解所需要的时间要延长,故t2右移,D正确。

  故选C。

  7.Rubisco是植物细胞内参与光合作用CO2固定的酶。下表是不同温度对两种水稻中Rubisco酶活性(umol?mg-1?min-1)影响的有关数据。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Rubisco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

  B. Rubisco催化C3和CO2结合

  C. 30℃时酶活性下降会使两种水稻的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D. 30℃与21℃相比,丰优比两优酶活性的变化幅度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

  Rubisco是植物细胞内参与光合作用CO2固定的酶,而暗反应中CO2的固定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故Rubisco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Rubisco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A正确;Rubisco催化C5和CO2结合形成C3,B错误;Rubisco是植物细胞内参与光合作用CO2固定的酶,由表格信息可知30℃时酶活性下降,则两种水稻的CO2固定降低导致暗反应速率降低,使光合作用速率下降,C正确;30℃与21℃相比,丰优酶活性降低值为:1.07-0.79=0.28,两优酶活性降低值为:1.13-0.8=0.33,即丰优比两优酶活性的变化幅度小,D正确。

  故选B。

  8.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右图表示对体外培养的癌细胞的检测结果。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 a峰中细胞适于计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

  C. b峰中细胞的核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

  D. b峰中的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已经加倍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至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

  2.每个细胞周期又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分裂期又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四个时期。

  3.分析题图:a峰中细胞的DNA含量均为40,在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均为80,在a峰与b峰之间细胞内的DNA在逐渐加倍,所以正进行着DNA分子的复制。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A正确;在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固定,数目清晰,适宜计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而中期的DNA应为80,即位于b内的部分染色体适宜计数细胞内的染色体,B错误;根据分析可知,b峰中细胞的核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C正确;染色体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而b峰内的细胞可能处于前期、中期和后期,故b峰中的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已经加倍,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周期的知识,识记细胞周期及各时期的特点,通过分析题干和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9.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生长时遗传信息不改变 B. 细胞分化时基因发生选择性表达

  C. 细胞衰老时细胞代谢速率下降 D. 细胞凋亡时表达的基因没有变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不同细胞基因表达情况不同,如血红蛋白基因只在红细胞中表达。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详解】细胞生长是由细胞体积增加引起的,其遗传信息不改变,A正确;由分析可知,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正确;衰老细胞中多数酶的活性降低,细胞代谢速率下降,C正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也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细胞凋亡时表达的基因发生了变化,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凋亡、细胞衰老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0.下列关于DNA和R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DNA两条链间的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通过氢键连接

  B. mRNA与tRNA的基本单位都是核糖核苷酸

  C. 细胞中同一种tRNA可转运不同的氨基酸

  D. 细胞中一个DNA分子可转录出不同的RNA

【答案】C

【解析】

【分析】

  1、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2、—种tRNA转运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被一种或多种tRNA转运。

【详解】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是通过氢键连接的,其中A与T之间两个氢键,G与C之间三个氢键,A正确;mRNA与tRNA都是通过转录形成的RNA,基本单位都是核糖核苷酸,B正确;—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C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转录是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细胞中一个DNA分子可转录出不同的RNA,D正确。

  故选C。

  11.下图为中心法则图解,a-e表示相关生理过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b、d过程只能在细胞分裂时进行

  B. 图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只有a、b、c

  C. 结构完整的活细胞都可以发生a、b、d

  D. 图中所有过程都可在细胞内发生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生物的中心法则图解,其中a为DNA分子复制过程,b为转录过程,e为逆转录过程,c为RNA分子复制过程,d为翻译过程。逆转录和RNA的复制过程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

【详解】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图中b为转录过程,d为翻译过程,高度分化不分裂的细胞也能进行基因的表达,如胰岛B细胞可合成胰岛素,A错误;中心法则表示的是遗传信息的流动,图中所有过程都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B错误;a表示DNA复制,只有能分裂的细胞才能进行DNA的复制,C错误;a、b、d过程可以发生在生物体的细胞中,而逆转录和RNA的复制过程也可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故图中所有过程都可在细胞内发生,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生物的中心法则图解,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2.我国科学家成功将酿酒酵母单倍体的16条染色体合并为一条。该新型酵母除细胞分裂能力稍弱外,在形态、结构和代谢等方面都与野生型相似。此成果是染色体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新型酵母细胞的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B. 新型酵母的一条染色体含有几乎全部遗传信息

  C. 新型酵母的培养基中不需加入有机碳源

  D. 新型酵母与野生型共同培养时竞争力较弱

【答案】C

【解析】

【分析】

  酵母菌为真核生物,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内,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由于新型酵母细胞分裂能力稍弱,故新型酵母与野生型共同培养时竞争力较弱。

【详解】酵母菌为真核生物,染色体是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载体,故新型酵母细胞的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A正确;单倍体中含有个体发育的几乎全部遗传信息,科学家将酿酒酵母单倍体的16条染色体合并为一条,故新型酵母的一条染色体含有几乎全部遗传信息,B正确;酵母菌为异养型,培养时需要加入有机碳源,C错误;由于新型酵母细胞分裂能力差,即繁殖后代的能力差,故新型酵母与野生型共同培养时竞争力较弱,D正确。

  故选C。

  13.蝗虫的性别决定为XO型,即雄虫仅有一条性染色体(X染色体)。染色体A和B为一对同源染色体。研究人员统计了300个细胞在同一时期的染色体行为(下图示其中某一细胞)。发现X染色体与染色体A的组合出现146次,与B的组合出现154次。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注:蝗虫染色体的着丝点位于一端)

  A. 上述事实说明同源染色体分离后随机移向两极

  B. 上述事实支持基因的分离定律

  C. 上述事实支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 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研究人员统计了300个细胞在同一时期的染色体行为。发现X染色体与染色体A的组合出现146次,与B的组合出现154次”,可说明X染色体与A、B这对同源染色体结合机会相等,即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是随机的,同时说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自由组合。

【详解】根据题意和上述分析可知,A、B这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分离后随机移向两极,A正确;A、B为一对同源染色体,研究人员发现X染色体与A和B组合的几率几乎相同,说明A、B分离的同时与X染色体进行了自由组合,故上述事实支持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C正确;A、B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图示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故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以及伴性遗传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熟练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并能够确定不同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行为,从而确定配子的性染色体组成,具有一定的难度。

  14.二倍体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时,细胞中

  A. 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B. 一定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C. 核DNA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

  D. 染色体数目一定与其体细胞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但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可能是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上述时期均含有染色单体,B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核DNA数与体细胞相同,C错误;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5.枫糖尿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氨基酸代谢异常,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下图是某患者家系中部分成员的该基因带谱,以下推断不正确的是

  A. 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2号携带该致病基因

  C. 3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2/3 D. 1和2再生患此病孩子的概率为1/4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基因带谱可知,4号患病,基因带谱在下面,说明下面的基因为致病基因,则上面的带谱说明为正常基因,1号含有两种基因,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说明该致病基因最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5号含有两种基因。3号只含有正常基因,为显性纯合子。

【详解】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可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基因带谱,1号和4号有相同的条带,说明1号也含有致病基因,故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根据A项分析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4号个体的致病基因有一个来自2号,故2号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B正确;根据基因带谱可知3号没有致病基因,故为杂合子的概率是0,C错误;根据A项分析,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所以1和2的基因型均为Aa,再生患此病孩子的概率为1/4,D正确。

  故选C。

  16.果蝇的有眼与无眼由?对等位基因控制,眼色的红色与白色由另?对等位基因控制。?只无眼雌果蝇与?只白眼雄果蝇交配,F1全为红眼,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有眼与无眼中有眼是显性性状 B. 红眼与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 F1红眼雌蝇测交子代中无眼占1/2 D. F2红眼雌蝇的基因型有两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题意可知:从表中F2的表现型及比例可知有眼果蝇多于无眼果蝇,故有眼相对于无眼是显性性状,红眼果蝇多于白眼果蝇,故红眼相对于白眼是显性性状。分析F2的表现型及比例:眼色的红色与白色在后代雌雄中遗传情况不同,说明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且雌雄果蝇都有该性状,说明控制眼色(设为R、r)的R、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表可知,有眼∶无眼在雌雄性中比例均为3∶1,可推知F1中亲本均为Bb(设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为B、b);又由表知F2中雄蝇有两种眼色,可推知F1中母本眼色基因型应为杂合子,故亲本无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bbXRXR和BBXrY。

【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果蝇有眼相对于无眼为显性,红眼与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B正确;根据分析可知亲本无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bbXRXR和BBXrY,F1红眼雌蝇的基因型为BbXRXr,与bbXrY测交子代中只要出现bb即为无眼,故无眼占1/2,C正确;亲本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F1的基因型为BbXRXr、BbXRY,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F2红眼雌蝇的基因型有BBXRXr、BbXRXr、BBXRXR、BbXRXR共四种,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7.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有F和S两种类型,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XF和XS编码。将基因型为XFXS的女性皮肤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进行原代培养,然后用不同的单个细胞分别进行单克隆培养。分别从原代培养和各单克隆培养取样,对G-6PD蛋白进行电泳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原代培养的细胞中都含有XF基因和XS基因

  B. 原代培养细胞电泳图有2个条带是因为同时检测了多个细胞

  C. 单克隆培养的细胞1、2、4、5、8、9与3、6、7所含基因不同

  D. 实验结果可能是女性细胞中一条X染色体随机失活导致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干信息“将基因型为XFXS的女性皮肤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进行原代培养,然后用不同的单个细胞分别进行单克隆培养”以及结合电泳检测结果可知,基因型为XFXS的细胞有的能够合成F型蛋白,有的能够合成S型蛋白,说明该杂合子细胞中的两个基因都有表达的机会,可能是该女性细胞中一条X染色体随机失活导致的。

【详解】将基因型为XFXS的女性皮肤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进行原代培养,由于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所以原代培养的细胞中都含有XF基因和XS基因,A正确;对原代培养的细胞进行电泳检测,结果出现F型蛋白和S型蛋白,而单克隆培养的细胞只能出现一种条带,说明原代培养的细胞为不同类型,即原代培养细胞电泳图有2个条带是因为同时检测了多个细胞,B正确;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遗传物质不变,故细胞1、2、4、5、8、9与3、6、7所含基因相同,C错误;原代培养的细胞后代用胰蛋白酶处理形成的单个细胞进行克隆培养,在克隆培养的后代中,有的细胞群只合成F型蛋白,有的细胞群只合成S型蛋白,说明XFXS的雌性体细胞的两个X染色体会有一个随机失活,且这个细胞的后代相应的X染色体均会发生同样的变化,D正确。

  故选C。

  18.下图为白色棉的培育过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过程①的培育原理为基因突变

  B. 过程②的培育原理为染色体变异

  C. 过程③产生的子代可能出现三种表现型

  D. 过程④产生的子代出现白色棉的概率为1/4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诱变育种应用基因突变为原理,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染色体变异包括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②处理后b基因所在的一条染色体丢失了片段,故为染色体结构变易的缺失。图示③过程为通过自交筛选不含b基因的个体,④过程为通过单倍体育种的方式筛选不含b基因的个体。

【详解】过程①是利用了太空的特殊条件进行诱变育种,培育原理为基因突变,A正确;过程②处理的结果导致染色体片段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正确;粉红棉产生的配子含b基因的配子:含缺失染色体(用0表示)的配子=1:1,自交后代,bb:b0:00=1:2:1,其中bb表现为深红棉,b0表现为粉红棉,00表现为白色棉,故过程③产生的子代出现了三种表现型,C正确;b0花药离体培养产生两种单倍体(b、0),经染色体加倍处理后形成bb和00两种个体,故白色棉的概率为1/2,D错误。

  故选D。

  19.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不定向的

  B. 地理隔离不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C. 新物种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D. 杂合子自交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可遗传变异都是不定向的,A正确;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错误;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标志,C错误;杂合子自交不会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自然选择会导致基因频率改变,D错误。

  故选A。

  20.下图为膝跳反射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完成该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由三个神经元构成

  B. 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C. 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D. 神经支配伸肌收缩和屈肌舒张协调完成膝跳反射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传导,在突触间以化学信号传递。

【详解】一个神经元一般一个胞体,由图中胞体的个数可知,完成该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由四个神经元构成,A错误;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B正确;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于兴奋在反射弧的突触处是单向传递的,故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C正确;由图中兴奋和抑制的信号可知,当敲击韧带时,伸肌收缩,同时屈肌舒张,才能完成小腿前踢动作,D正确。

  故选A。

  21.植物枝条侧芽的生长受生长素调节。近期发现植物体内的独脚金内酯(SL)也与侧芽生长有关。研究人员利用野生型和不能合成SL的突变体植株进行不同组合的“Y”型嫁接(将保留有顶芽和等量侧芽的A、B两个枝条嫁接到同一个根上),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A、B两个枝条上侧芽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不能作出的推测是

  A. SL的合成部位是根 B. SL抑制侧芽的生长

  C. SL可由根运输到枝条 D. SL通过生长素起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将不能合成SL的突变体枝条嫁接到野生型植株上,与野生型枝条嫁接到野生型植株上侧芽长度差不多,并长度较短,但是野生型枝条嫁接在不能合成SL的突变体植株上与不能合成SL的突变体枝条嫁接在不能合成SL的突变体植株上,侧芽长度差不多,并长度较长,说明SL的合成与根和枝条无关,可能与嫁接点有关,并SL对植物侧芽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由于测量的是侧芽的长度,故可预测SL的运输方向由下往上(由根部向茎部)。将不能合成SL的突变体枝条嫁接在不能合成SL的突变体植株上,该组合不能合成SL,但能合成生长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会使植株表现为顶端优势,但该组合A、B均未表现为顶端优势,说明生长素必需通过SL才能抑制侧芽的生长。

【详解】含有野生型植株根部的嫁接体侧芽长度都较短,而含有不能合成SL突变体植株的根部的嫁接体侧芽长度都较长,可知SL的合成部位是根,A正确;由于突变体不能合成SL,野生型能合成SL,而侧芽枝条的长度是野生型枝条嫁接到野生型植株上的嫁接体小于不能合成SL的突变体枝条嫁接在不能合成SL的突变体植株的嫁接体,可推测SL抑制侧芽的生长,B正确;根据A项分析可知SL的合成部位是根部,而实验测量的是侧芽的长度,故可预测SL的运输方向由根运输到枝条,C正确;不能合成SL的组生长素不能发挥作用使其表现顶端优势,而能合成SL的组生长素可抑制侧芽的发育,说明生长素通过SL发挥作用,D错误。

  故选D。

  22.在干旱条件下,研究玉米叶片内脱落酸和生长素浓度的变化,得到下图结果。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正常水分条件下,玉米叶片内的脱落酸浓度基本稳定

  B. 干旱处理的2-5天,玉米叶片内生长素浓度持续下降

  C. 干旱对玉米叶片中生长素的影响大于对脱落酸的影响

  D. 干旱条件下脱落酸和生长素参与调节玉米叶片的生理活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干旱和正常供水情况下脱落酸含量相差很大,而两种情况下生长素的含量差别不大,说明干旱对玉米叶片中的脱落酸含量影响远远大于对生长素含量的影响。

【详解】由左图可知,正常水分条件下,玉米叶片内的脱落酸浓度基本稳定,A正确;由由图可知,干旱处理的2-5天,玉米叶片内生长素浓度持续下降,干旱处理的5-6天玉米叶片内生长素浓度表现上升,B正确;根据分析可知,干旱对玉米叶片中的脱落酸含量影响远远大于对生长素含量的影响,C错误;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玉米叶片内脱落酸和生长素浓度都有所变化,说明干旱条件下脱落酸和生长素参与调节玉米叶片的生理活动,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和脱落酸对玉米叶片生长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对图表的理解以及能用文字等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23.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此时发生的变化不包括

  A. 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 B. 骨骼肌战栗加速热量的产生

  C. 血糖浓度降低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 D. 散热量比适宜温度条件下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详解】天气突然变冷时,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流经皮肤的血流量减小,皮肤散热减少,A正确;天气突然变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体内代谢增强,甚至有骨骼肌颤抖,使产热增加,B正确;胰高血糖素是升高血糖的激素,胰岛素是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故血糖浓度降低导致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C错误;由于体表温度与外界环境温度的温差变大,故散热量比适宜温度条件下大,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的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体温调节过程、血糖调节过程等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过程中相关激素的生理作用、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关系等知识。题目难度一般。

  24.有关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由于温度的限制,苔原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较低

  B. 流经苔原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C. 与热带雨林相比,苔原的条件利于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

  D. 与热带雨林相比,苔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低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一般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

【详解】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代谢,由于温度的限制,苔原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少,丰富度极低,A正确;自然生态系统中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来自生产者的光合作用,B正确;由于苔原温度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慢,故与热带雨林相比,苔原的条件不利于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C错误;由于苔原的物种数量少,营养结构简单,故与热带雨林相比,苔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低,D正确。

  故选C。

  25.某河流因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蓝藻大量繁殖、水华频发。治理水华的常用方法是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近年来,研究人员采用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获得较好治理效果。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污水中的有机物可供蓝藻利用

  B. 河流中动植物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循环

  C. 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不会引起水体污染

  D. 大型挺水植物与蓝藻竞争资源能减少水华发生

【答案】D

【解析】

【分析】

  污水中的有机物需要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才能被植物吸收,通过生物防治的方法治理水华可减少化学杀藻剂对环境的污染。

【详解】蓝藻不能直接吸收有机物,污水中的有机物需要通过水体中的分解者的分解形成无机物才能被蓝藻吸收,A错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用化学试剂杀藻会对水体造成污染,C错误;大型挺水植物与蓝藻竞争水体中的矿质营养可减少蓝藻的生长,从而防止水华发生,D正确。

  故选D。

  26.在体外进行DNA复制(PCR)过程中需要用到的酶是

  A. 解旋酶 B. DNA聚合酶 C. RNA聚合酶 D. 逆转录酶

【答案】B

【解析】

【分析】

  DNA复制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但PCR中是通过加热使DNA双链解旋的,故体外进行DNA复制(PCR)过程中需要用到的酶是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详解】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该过程所需要的条件为: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7.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融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都需要无菌操作 B. 都可用聚乙二醇诱导融合

  C. 都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 都可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详解】动、植物细胞融合过程中操作的对象是细胞,为防止微生物的感染,故需要无菌操作,A正确;由上述分析中内容可知,二者都可用聚乙二醇诱导融合,动物细胞融合还可以用灭活的病毒诱导融合,B正确;细胞融合都需要经过细胞膜的融合过程,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细胞全能性的体现是由细胞培养成个体,动物细胞融合的最大用途是制备单克隆抗体,没有形成动物个体,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原理、应用,能对两者进行比较,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8.研究人员用图1中质粒和图2中含目的基因的片段构建重组质粒(图中标注了相关限制酶切割位点),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后进行筛选及PCR鉴定。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应选用BclⅠ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

  B. 使用DNA连接酶将酶切后的质粒和目的基因片段进行重组

  C. 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可以在添加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存

  D. 利用PCR鉴定含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时应选用引物甲和引物丙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质粒和外源DNA分子都含有三种限制酶切点,即限制酶BamHⅠ、BclⅠ和Hind III,其中BamHⅠ切割位点在质粒的两个标记基因上均有,所以不能用该酶切割质粒。用BclⅠ和Hind III酶切质粒切成两个片段,用BclⅠ和Hind III酶能将外源DNA切成三段,只有含目的基因的片段通过DNA连接酶与质粒(含标记基因)连接形成的重组质粒符合要求,而另一个重组质粒无标记基因,不符合要求。导入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其重组质粒是用BclⅠ和HindIII酶切割的,其中的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已被破坏,故不能抗氨苄青霉素。

【详解】用BclⅠ和HindIII酶切质粒切成两个片段,一个含四环素抗性基因,另一个不含抗性基因;用BclⅠ和HindIII酶能将外源DNA切成三段,只有含目的基因的片段通过DNA连接酶与含四环素抗性基因质粒连接形成的重组质粒符合要求,而另一个重组质粒无抗性基因,不符合要求,A正确;将目的基因与质粒形成基因表达载体需要用DNA连接酶连接,B正确;由于构建重组质粒时,需用BclⅠ酶和HindⅢ 酶切质粒,质粒上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被破坏,故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不能在添加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存,C错误; PCR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引物引导子链合成,由图中引物引导子链形成的方向可知,利用PCR鉴定含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时应选用引物甲和引物丙,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题图,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识记基因表达载体中必须含有标记基因。

  29.辣椒素作为一种生物碱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工业等领域。辣椒素的获得途径如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有机营养和植物激素

  B. 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处理外植体和培养基

  C. ①和②分别表示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D. 果实细胞的基因型与外植体基因型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①和②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其中①是脱分化过程、②是再分化过程。植物组织培养的环境为无菌环境,为防止杂菌的污染,所用的外植体需要经过消毒处理。

【详解】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固体培养基大多数由无机营养、有机营养、植物激素和琼脂四部分组成,A正确;培养基需要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外植体需要用酒精溶液和次氯酸钠溶液消毒处理,若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处理外植体,外植体将失去活性,B错误;根据分析可知,①和②分别表示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C正确;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故果实细胞的基因型与外植体基因型相同,D正确。

  故选B。

  30.以下需借助光学显微镜的实验中,必须要经过染色才能进行的是

  A. 观察黑藻细胞叶绿体的分布 B.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C. 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D. 计数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的实验中,有些结构本身没有颜色,在显微镜下不容易观察到,故需要先染色后在观察,如染色体的观察、线粒体的观察、DNA和RNA分布的实验等。

【详解】叶绿体本身含有颜色,不需要染色,A不符合题意;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需要用碱性染料对染色体染色,同时需要用显微镜观察,B符合题意;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选用的实验材料可以选择有颜色的,不需要染色,C不符合题意;计数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可用显微技术法直接计数酵母菌,不需要染色,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1.科研人员发现植物的细胞呼吸除具有与动物细胞相同的途径外,还包含另一条借助交替氧化酶(AOX)的途径。

(1)交替氧化酶(AOX)分布在植物细胞线粒体内膜上,它可以催化O2与[H]生成______,并使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更多以热能形式散失,生成ATP所占的比例______。在寒冷早春,某些植物的花细胞中AOX基因的表达会________,利于提高花序温度,吸引昆虫传粉。

(2)进一步研究表明,AOX途径可能与光合作用有关,科研人员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①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被分布于叶绿体________上的光合色素吸收,并转变为ATP中的_______,经过暗反应,能量最终被储存在__________中。一般情况下,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但光照强度过高时,光合作用减弱。

②科研人员将正常光照下发育的叶片分为4组,用AOX途径抑制剂处理A组和C组叶片的左侧,然后将4组叶片离体,叶柄插入盛满水的试管中,左侧置于正常光照下,右侧置于正常光照或高光下(图1),40分钟后测量叶片左侧光合色素的光能捕获效率(图2)。

  根据__________组的实验数据可以推测,在夏季晴天,若树木中层叶片的部分区域被高光照射,叶面出现光斑,则可能会使邻近组织的光合作用减弱。实验说明,AOX途径可以____________。

【答案】 (1). 水 (2). 下降 (3). 增加 (4). 类囊体的薄膜 (5). 化学能 (6). 糖类(有机物) (7). B、 D (8). 提高光合色素光能捕获效率,利于光合作用进行,在周围受到高光照射的叶片组织中作用更明显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三阶段O2与[H]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其中有一部分能量会转移到ATP中,形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可将光能转化形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可将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移到有机物中形成稳定的化学能。

【详解】(1)交替氧化酶(AOX)分布在植物细胞线粒体内膜上,它可以催化O2与[H]生成水,并使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更多以热能形式散失,由于该阶段释放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增加,故生成ATP所占的比例将减小。由于交替氧化酶(AOX)能使细胞中呼吸释放的能量更多以热能形式散失,从而利于提高花序温度,吸引昆虫传粉,故在寒冷早春,某些植物的花细胞中AOX基因的表达会增加。

(2) ①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被分布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光合色素吸收,并转变为ATP中的活跃的化学能,经过暗反应,可将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移到有机物中形成稳定的化学能。

②B、D组的变量为右侧叶片是否高光,由图2实验结果可知,D组在右侧叶片高光条件下,左侧叶片的光合色素捕获光能的效率降低,由此可以推测,在夏季晴天,若树木中层叶片的部分区域被高光照射,叶面出现光斑,则可能会使邻近组织的光合作用减弱。A、B组的单一变量是左侧叶片是否抑制AOX途径,B组未使用AOX途径抑制剂,实验结果显示B组左侧叶片光合色素捕获光能的效率高于A组,同理C、D组的单一变量是左侧叶片是否抑制AOX途径,D组未使用AOX途径抑制剂,实验结果显示D组左侧叶片光合色素捕获光能的效率高于C组,且二者的差值大于A、B组的差值,故可说明,AOX途径可以提高光合色素光能捕获效率,利于光合作用进行,在周围受到高光照射的叶片组织中作用更明显。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的能力。

  32.近年来,围绕着免疫检查点分子的癌症免疫治疗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

(1)CTLA-4是代表性的免疫检查点分子,对T细胞的活化起负向调节作用。当T细胞膜表面的______识别到抗原信号后,T细胞表面的CD28分子与抗原呈递细胞的B7分子结合,T细胞被激活,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________。被激活后的T细胞表面会表达CTLA-4,CTLA-4与CD28结构相似,因此________的结合会阻断活化的T细胞增殖分化及其免疫作用。这种负向调节作用可以避免因过度免疫应答而引发的____________病,以维持免疫稳态。

(2)癌细胞是不受机体控制能够_______________ 的细胞。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机体主要依赖细胞免疫清除癌细胞。CTLA-4免疫抑制剂能够缓解CTLA-4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癌症,但同时也可能引起强烈副作用。

(3)研究发现,癌细胞会召集大量Treg细胞进入肿瘤中,导致肿瘤生长。Treg细胞表面能持续性的表达CTLA-4,抑制T细胞活化,并使T细胞分泌IL-2的能力降低(IL-2可促进T细胞增殖)。在临床试验中,尝试采用诱导Treg细胞凋亡的方法治疗癌症,但患者的病情并没有得到改善。科研人员研究了3种细胞对T细胞分泌IL-2的影响。结果见下图:

  由上图结果推测,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受体 (2). 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3). CTLA-4与B7 (4). 自身免疫(或过敏) (5). 无限增殖 (6).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7). 已凋亡Treg细胞导致T细胞分泌的IL-2更少,对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更强

【解析】

【分析】

  正常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后可形成癌细胞,机体的T淋巴细胞可识别癌细胞,并通过增殖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使癌细胞裂解死亡。当机体对抗原发生的免疫反应过度时,就会对自身的组织和结构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形成自身免疫病。

【详解】(1)细胞免疫中主要由T淋巴细胞发挥作用,当T淋巴细胞膜表面的受体识别到抗原信号后,T细胞表面的CD28分子与抗原呈递细胞的B7分子结合,T细胞被激活,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被激活后的T细胞表面会表达CTLA-4,CTLA-4与CD28结构相似,而T细胞表面的CD28分子能与抗原呈递细胞的B7分子结合,因此CTLA-4与B7的结合会阻断活化的T细胞增殖分化及其免疫作用。这种负向调节作用可以避免因过度免疫应答而引发的自身免疫病,以维持免疫稳态。

(2)正常细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形成癌细胞,即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比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形成的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3)Treg细胞表面能持续性的表达CTLA-4,抑制T细胞活化,并使T细胞分泌IL-2的能力降低(IL-2可促进T细胞增殖)。科研人员研究了3种细胞对T细胞分泌IL-2的影响,根据图示结果可知,已凋亡的常规细胞处理组T细胞分泌的IL-2较多,取自肿瘤的活Treg细胞处理组导致T细胞分泌的IL-2减少,而已凋亡Treg细胞处理组导致T细胞分泌的IL-2更少,由于IL-2可促进T细胞增殖,故可推测已凋亡Treg细胞导致T细胞分泌的IL-2更少,对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更强是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

【点睛】本题围绕着癌症的免疫治疗考查细胞免疫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读取信息以及分析信息的能力。

  33.为研究果蝇致死基因(Sxl基因)对小鼠的影响,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含Sxl基因的多个品系杂合小鼠。

(1)为获得转基因小鼠,首先将目的基因通过__________法导入多个不同的______中,培育形成多个不同小鼠品系。科研人员发现除S品系转基因杂合小鼠表现为发育异常外,其他品系都表现正常,测定__________,发现均无显著差异,因此推测S品系小鼠发育异常不是由Sxl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导致的。

(2)为研究S品系小鼠发育异常的原因,科研人员通过测序发现Sxl基因插入到小鼠细胞的5号染色体上(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

  检测野生型小鼠和S品系小鼠细胞中P1基因和DCK基因的转录情况,结果如图2所示:

  图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相比,S品系小鼠中P1基因转录量______,DCK基因转录量________。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P1基因转录出的RNA不能翻译出蛋白质。已知M-s基因和M-l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对生长发育起重要调节作用,为探究P1基因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分别将P1基因、M-s基因和M-l基因导入不表达这3个基因的小鼠细胞中。在导入后的16h和32h,分别检测M-s基因和M-l基因的mRNA,结果如图3所示。在只导入M-s基因或M-l基因的情况下,只在_____h检测到杂交带。实验结果说明P1基因转录出的RN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系列实验说明,导入Sxl基因引起S品系小鼠发育异常的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 (1). 显微注射 (2). 受精卵 (3). 所有品系小鼠的Sxl基因表达量 (4). 减少 (5). 不变 (6). Sxl基因的插入抑制P1基因的转录 (7). 16 (8). 抑制M-s基因和M-l基因的mRNA的分解 (9). Sxl基因插入,使P1基因的转录被抑制,进而导致M-s基因和M-l基因的mRNA的稳定性降低,致使其翻译出的对生长发育起重要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减少,小鼠发育异常

【解析】

【分析】

  转基因动物的培育过程中,常将目的基因通过显微注射法注射到动物的受精卵中,并将受精卵培养形成动物个体。根据图2可知,与野生型小鼠相比,S品系小鼠中P1基因转录量减少,DCK基因转录量基本不变。由此说明Sxl基因的插入抑制了P1基因的转录。

【详解】(1)转基因动物常用的受体细胞为受精卵,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常用方法是显微注射法,所以为获得多个转基因小鼠,应先将目的基因通过显微注射法导入多个不同的受精卵中,培育形成多个不同小鼠品系。为了确定S品系小鼠发育异常不是由Sxl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导致的,需要测定所有品系小鼠的Sxl基因表达量并进行比较,若各组Sxl基因表达量均无显著差异,可说明S品系小鼠发育异常不是由Sxl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导致的。

(2)根据图2野生型小鼠和S品系小鼠细胞中P1基因和DCK基因的转录情况结果可知,与野生型小鼠相比,S品系小鼠中P1基因转录量减少,DCK基因转录量基本不变。由此说明Sxl基因的插入抑制了P1基因的转录。

(3)根据图3实验结果,只导入M-s基因(从左向右第一组)或M-l基因(从左向右第三组)的情况下,16h均出现了M-s基因和M- l基因转录的mRNA,而32h相应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消失了,故两组只在16h能检测到杂交带。图示中导入P1基因的从左向右的第二组和第四组32h时M-s基因和M-l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仍然存在,说明P1基因转录出的RNA的作用是抑制M-s基因和M-l基因的mRNA的分解。

(4)根据上述分析可知,Sxl基因的插入,使P1基因的转录被抑制,进而导致M-s基因和M-l基因的mRNA的稳定性降低,致使其翻译出的对生长发育起重要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减少,小鼠发育异常。

【点睛】本题以小鼠发育异常为材料,考查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34.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玉米腐霉茎腐病在我国广泛发生,严重危害粮食生产安全,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1)玉米对腐霉茎腐病表现出的抗病与感病为一对________。

(2)观察发现,玉米品种甲(纯系)对腐霉茎腐病表现为抗病,品种乙(纯系)表现为感病。

①研究人员将品种甲与品种乙杂交,得到F1;再将F1自交,得到F2。检测发现,产生的F1全部为抗病;产生的673株F2中,626株为抗病,47株为感病。F2中的抗病:感病≈15:1,因此可推知抗病与感病由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对基因控制。

②研究人员又对F2进行单株自交,将每株收获的种子分别种植,观察表现型。有的F2单株自交子代都为抗病、有的F2单株自交子代都为感病、有的F2单株自交子代既有抗病又有感病。若上述三种F2的比例为________,即可验证(2)①所得结论。

(3)进一步研究发现,品种甲的抗病基因R1位于玉米1号染色体上。已知抗病玉米品种丙(纯系)的显性抗病基因Q也位于1号染色体上。

①在玉米1号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置有分子标记,如z263,它在玉米的不同品系里的长度可能不同,但起始和终止序列相同。类似的还有z459、z319和z256。已知品种丙的Q基因与z263、z459、z319和z256紧密连锁(不发生交叉互换)。科研人员根据这几个分子标记的起始和终止序列设计________,分别以品种甲、乙的基因组DNA为_______进行PCR扩增后电泳检测。下图所示实验结果初步说明R1与Q是_____(填“相同”或“不同”)基因,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科研人员将品种甲与品种丙杂交,得到F1,F1均表现为抗病。再将F1自交,得到F2。F2出现感病植株,直接验证(3)①的结论。推测F2出现感病植株的原因是(只考虑R1和Q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相对性状 (2). 非同源 (3). 两 (4). 7: 1: 8 (5). 引物 (6). 模板 (7). 不同 (8). 品种甲、乙的PCR扩增产物没有差异 (9). F1形成配子的过程中,1号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形成不含抗病基因的配子;不含抗病基因的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感病植株

【解析】

【分析】

  根据“品种甲与品种乙杂交,得到F1,再将F1自交,得到F2。产生的F1全部为抗病;产生的673株F2中,626株为抗病,47株为感病。F2中的抗病:感病≈15:1,符合9:3:3:1的变式”,故可推知抗病和感病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PCR技术扩增某DNA片段时,需要提供模板、原料、耐热的DNA聚合酶和能量、引物等条件。

【详解】(1)抗病与感病是玉米对腐霉茎腐病表现出的不同表现类型,故为一对相对性状。

(2)①根据F2中的抗病:感病≈15:1,为9:3:3:1的变式,说明抗病与感病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

②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设由A、a和B、b控制,则根据F2中的抗病:感病≈15:1,可知只要含有显性基因即表现抗病, F2中有9种基因型,其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2:2:4:1:2:1:2:1,其中只有基因型为AaBb、aaBb、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只表现抗病,aabb的个体自交只表现感病,所以若F2中自交子代都为抗病的个体:自交子代都为感病的个体:自交子代既有抗病又有感病的个体=7: 1: 8,即可验证(2)①所得结论。

(3)①科研人员根据z263、z459、z319和z256这几个分子标记的起始和终止序列设计引物,分别以品种甲、乙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后电泳检测。由于图示结果显示品种甲、乙的PCR扩增产物没有差异,故可初步说明R1与Q是1号染色体上不同的基因。

②科研人员将品种甲(纯系)与品种丙(纯系)杂交,得到F1,F1均表现为抗病。再将F1自交,得到F2。F2出现感病植株,假设R1与Q是相同基因,则F2不会出现感病植株,故该实验结果可证明R1与Q是1号染色体上不同的基因。F2出现感病植株的原因可能是F1形成配子的过程中,1号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形成不含抗病基因的配子;不含抗病基因的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感病植株。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和基因的定位,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考生具有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使用条件,能根据所给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5.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细胞,在大脑中,可以影响神经细胞的结构和突触传导,影响学习记忆。

(1)甲状腺激素在细胞内与受体结合,通过影响基因表达发挥生理作用。当全身多数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异常时,患者表现出甲减症状。但若受体异常只发生在垂体和下丘脑,则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海马区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合成。BDNF可以选择性的引起神经元Na+通道开放,导致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转变为__________。BDNF也可以促进突触前膜释放_______,增强兴奋的传递过程,从而促进学习记忆。

(3)长期高脂肪膳食会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使学习能力下降。蔬菜水果中富含槲皮素。科研人员利用小鼠研究了槲皮素对高脂膳食危害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处理 BDNFmRNA(相对值) BDNF(pg/mg pr)

  ______ 1.00 26

  高脂膳食 0.65 19

  高脂膳食+槲皮素 0.95 25

  表中横线处的处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上表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状腺激素有T4和T3两种形式,主要以T4的形式分泌。在脱碘酶的作用下T4转变为T3并发挥生理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槲皮素的作用机理,研究人员分别取高脂膳食组、高脂膳食+槲皮素组小鼠的_______,测定T4、T3和TSH(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结合相关信息和上图结果,推测槲皮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使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量 (2). 外负内正 (3). 神经递质 (4). 正常膳食 (5). 槲皮素可以使BDNF基因的表达量恢复,缓解高脂膳食的危害 (6). 血液 (7). 槲皮素通过提高脱碘酶的活性,促进T4转变为T3

【解析】

【分析】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减少时,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静息电位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

【详解】(1)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负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受体异常只发生在垂体和下丘脑时,由于能与甲状腺激素结合的受体不足,使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而导致过量。

(2)动作电位形成时,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BDNF也可以促进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增强兴奋的传递过程,从而促进学习记忆。

(3)实验目的是研究槲皮素对高脂膳食危害的影响,为了说明结果,需要有正常膳食的组作为对照,故表中横线处的处理为正常膳食。表中数据显示,高脂摄食组与正常摄食组对照,高脂摄食组中BDNFmRNA和BDNF含量均少于正常摄食组,而高脂膳食+槲皮素组中BDNFmRNA和BDNF含量均高于高脂摄食组,且与正常摄食组的BDNFmRNA和BDNF含量接近,说明槲皮素可以使BDNF基因的表达量恢复,缓解高脂膳食的危害。

(4)由于激素需要通过血液运输,故为了检测激素的含量,可分别取高脂膳食组、高脂膳食+槲皮素组小鼠的血液,并测定T4、T3和TSH(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实验结果显示:高脂膳食+槲皮素组小鼠的T4浓度、TSH浓度小于高脂膳食组小鼠,而T3浓度高于高脂膳食组小鼠,结合“甲状腺激素有T4和T3两种形式,主要以T4的形式分泌。在脱碘酶的作用下T4转变为T3并发挥生理作用”,可推测槲皮素通过提高脱碘酶的活性,促进T4转变为T3。

【点睛】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机理和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新情境中问题的能力。

  36.紫茎泽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繁殖能力很强的恶性入侵有毒杂草。科研人员进行了有关研究。

(1)紫茎泽兰作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入侵后影响本地生物,建立新的群落关系,这种群落的变化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

(2) 研究人员首先采用_________法调查紫茎泽兰和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以确定群落类型,再分别选取不同群落类型的样地各5个,调查地表昆虫种类,取平均值,结果如下表:

①分析可知:紫茎泽兰入侵初始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②随着入侵程度加重,本地昆虫开始从行为、生理生化等方面适应紫茎泽兰,紫茎泽兰的天敌种类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二者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这一过程称为_________。该研究为进一步筛选可用于生物防治的昆虫提供依据。

【答案】 (1). 生产者 (2). 演替 (3). 样方 (4). 昆虫的种类减少 (5). 紫茎泽兰与本地植物竞争,使本地植物种类改变,进而使昆虫的多样性降低 (6). 共同进化

【解析】

【分析】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这些生物被叫做外来物种。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

【详解】(1)紫茎泽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故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生产者。入侵后影响本地生物,建立新的群落关系,这种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称为演替。

(2)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

①表格中数据显示,当紫茎泽兰轻度入侵时,地表昆虫种类数减少,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紫茎泽兰与本地植物竞争,使本地植物种类改变,进而使昆虫的多样性降低。

②随着入侵程度加重,本地昆虫开始从行为、生理生化等方面适应紫茎泽兰,紫茎泽兰的天敌种类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二者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一过程称为共同进化。

【点睛】本题考查物种入侵对当地生物种类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对种群密度的调查、演替、共同进化等概念的考查,难度不大。


年度第一学期七八年级生物工作总结15篇 八年级生物工作总结第二学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