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读《小石潭记》有感作文

时间:

读《小石潭记》有感作文(汇总3篇)

读《小石潭记》有感作文(汇总3篇)

读《小石潭记》有感作文1

  在永州的一个地方,埋没着一个小潭,在小潭的一个地方,埋没着一个他。

  政治上的失利,柳宗元被贬谪至湖南永州,他心中苦闷,而探山访水,以游排愁,以笔解愁。他无意踏入竹林,竹叶婆娑,竹林缝隙间隐隐传来潭水泠泠声,他微微兴奋,莞尔一笑,砍下竹子开道通向一处幽静的小潭,他缓步移至潭边,见潭水清澈见底,奇石各异,四周绿树青葱,藤蔓随风蹁跹,游鱼戏水,似与游者相乐。然而却寂静无声,凄神寒骨。他静静坐在潭上,目光深邃,望着眼前寂静,衣襟被冷风吹起,心生阵阵寒意。潭似一面镜,倒映着凄凉的他。

  他何曾不若这小潭,年少成才,年仅二十添一便进士及第,亲朋好友以他为乐,他名声大振,从此步步高升,而站得越高,看的越多,政治的腐败慢慢被揭开,最终暴露在柳宗元眼里,他想改革,他要改革,他不堪这腐朽的官场,投奔了王叔文,他们最终得了顺宗的赏识,他与王叔文一起改革,此时,他看似前途无量,已立足在官场顶端,却被现实狠狠打下高台,新帝即位,他被一贬再贬,离北方愈发远,他不甘,他苦闷,他的名字还未刻入历史丰碑,他一身才华未来得及使用,他所在的朝代还未让他尽心效力,便一落千丈,同小潭般被竹林掩住,只有泠泠水声在挣扎着,望吸引旁人注意。旁人来过也罢,或许赞赏它,或许对它一笑了之,终是黯然离它而去,无人为他再开辟一条大道。

“同是天涯沦落人”苏轼被贬,但他随遇而安,辛弃疾被贬,他选择舍剑从文,而柳宗元被贬,是集苦闷于一身,无论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还是“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他沉重的心情跃然纸上,他没有苏轼被贬后依然悠闲自得,他没有辛弃疾被官场抛弃后依然斗志昂扬,他唯有一腔委屈沉闷,对于官场,他无奈,不甘,却只能硬生生咽下肚中。小石潭,大概是他的照应,他望景生情,借景抒情,从一开始以见到石潭而惊喜,再联想自己而黯然神伤。

  他望着这石潭,寒风刮过,潭水激石,奏一曲婉婉悲歌,他闭目,四周寂静愈发使气氛悲凉,他齐眉微皱,缓缓起身,道:“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转身离去,留下《小石潭记》一篇。

读《小石潭记》有感作文2

《小石潭记》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时所写的一篇散文。

  柳宗元的一生大起大落。原本步步高升的他,怀着一腔热血参加了永贞革新,却因为触范了皇家的利益,被流放到永州。他一心想报国,用自己的才华为国家效力。他到了永州,一方面由于在政治上是一个获罪被谪的人,要防止政敌们的侦察和陷害;一方面又受这一带的自然景物的招引,就寄情于山水,浸游境内,到处搜奇觅胜,游山玩水,欣赏自然风光来排遣心中的愁闷。在此,他写下了很多诗词,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心胸气度寄托其中。

  命运仿佛在玩弄他一般,朝廷一纸召书将他从永州召回了长安。好不容易回到魂飞梦绕的长安,又被另一诏书贬到了更偏、更远、更荒凉的柳州。极度的欣喜和极度的失落在一瞬间转换时,很容易让人的心态彻底崩溃。这难以想象的落差将柳宗元推向了绝望的边缘。无依与寂寞将他占满,他不断地,拼命地思考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鱼儿,“皆若空游无所依”,表面上写的是水的清澈,细品却又体会到他本人内心的无所依。他何尝不是那鱼儿!无依无靠,在永州,他格外地无助,内心无尽的凄凉。他思考着自己的价值,又迷惘着自己的价值。

《小石潭记》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他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出自己孤寂清凉的思想感情,表现出对光明的世界的渴望,对美好的生活充满激情,充满向往,也体现了他对自己的处境感到不安。

《小石潭记》中,柳宗元透过潭中的水、石、鱼等的描写,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他善于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用比拟的修辞手法,予以动态化,有血肉、有灵魂、有个性,不仅肖其形,而且传其神。全文不到二百字,却把这个小石潭的静奇幽深的自然景色真实地描绘出来了,引起了后人的怀恋。

  巨大的打击接连地冲向他,他却捂着伤口,缓缓前行,从未倒下。即使心已经被深深地伤害,却仍然选择兼济苍生……

读《小石潭记》有感作文3

  幽幽篁竹,泠泠水声,青葱的树与翠绿的藤蔓随风飘拂,清澈凉爽的小潭略起涟漪,潭中的鱼儿好像在空气中游动……这是柳宗元描绘的美丽小石潭,而此刻的作者仿佛何等惬意,然而读到最后,却品出了几许悲凉伤痛,原来,这是一片带伤的美丽。

  柳宗元本是世家子弟,少年干将。二十一岁那年第一次参加考试便考中进士,而韩愈却考了四次才中进士,其才可见非凡。初入政途的柳宗元意气风发,满腔热情地想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现实却是政变失败被贬永州——一个荒凉偏僻的地方。虽为司马,实际却是被监视的“罪犯”,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只得寄宿寺庙。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让柳宗元如坠冰窟,胸中愁苦难平,唯有投身山水之美寻求安慰。

  于是那天他“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便欣然“伐竹取道”,遇见美丽的小石潭。那清冽的潭水,那奇特的潭石,那潭中的鱼儿,给他带去了片刻的欣喜。然而好景不长,当他向西南而望时,视觉中曲折幽邃、或明或暗的水流和如犬牙般交差相错的河岸,正如明争暗斗、残酷腐败的官场政治,这一转念立刻把他拉回现实,久谪远荒的凄凉悲苦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便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为由离开。美丽的小石潭也蒙上了一层忧伤,怎会读懂这位欣然而来的客人为什么又携着悲苦匆匆而去。

  初识柳宗元《江雪》,只觉幽静寒冷,意境广阔。虽为诗,却读出一幅黑白山水画。那苍茫的山、那广阔的湖是否知晓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孤傲?原来,这也是一片带伤的美丽。

  诚然,柳宗元既没有陶渊明“心远地自偏”的超脱,也没有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豁达。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柳宗元下定“虽万受摒弃,不更乎其内”的决心,投一身才华与满腔悲愤转战文学领域,发奋撰文著书。《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大多在永州完成。

  纵观柳宗元作品,凄苦之情挥之不去。然而带泪的笑脸总是最动人的、带伤的美丽总是最难忘的。笼罩愁苦的美景,从柳宗元的内心付诸笔端、又渗透我们的内心,于是在文学史上,又多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读《小石潭记》有感作文(汇总3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