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1921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时间:
  • 相关推荐

1921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精品7篇】 《1921》观后感2000字

  下面是网友“rnmda24”整理的1921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精品7篇】,供大家参考。

1921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1921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篇1

  20xx我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这100年来,我国共产党由弱变强、又小到大,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一个又一个来之不易的胜利,强大了国家。

  儿时我对党的印象很朦胧很模糊,只是,从外公和爷爷的身上能感受到作为一名党员的胜于常人的奉献精神和吃苦精神。那时在懵懂的我的心中,党是一串串动人的`革命故事和一个个伟大的英雄人物,依稀记得那时的我很喜欢听长辈、老师给我讲过去革命的事,会陪家中的老人一起看他们那时代的革命电影,黑白的画面在彩色的电视机里一幕幕放过,但是不灭的历史情节在我的心中跳动。《烈火中永生》、《小兵张嘎》、《南征北战》等等,这些描写革命时期的电影以及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董存瑞、黄继光等闪亮的英雄人物的名字,都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尽管那时对党的知识一无所知,也不知道党员有什么义务与权利,但我却深深体会到了党员的奉献精神。

  我曾无数次凝望着党旗。耳畔响起老师亲切的话语:“鲜红的颜色是烈士的热血,金黄的色彩代表着人民的信念,高擎大旗的是我们的党”,我那颗向着党的心便迸发出更铿锵有力的声音——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宗旨,也是我一贯的宗旨。

  因此,我总会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我身边所有的人,于课上于课后,于工作中于私底下,我总努力保持笑容,希望他们能在接受自己的帮助后将皱着的眉头重新舒展开,在我看来,“为人民服务”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而已,也不应该只是一个口号而已,只有时刻铭记心中,并融入行动中,才能让这种精神感染身边的人,才能将这种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1921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篇2

  锣鼓喧天,普天同庆。中华儿女们正纷纷欢呼庆贺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之时,《1921》这部电影以时代“横截面”视角切入,讲述了100年前的现在,那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平均28岁的青年志士们,迎难而上,齐聚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努力追寻新道路的故事。

  用故事感染观众,催人泪下。

  不同于同类型主题的主旋律电影,《1921》没有把伟人演绎成飘在天上的神话,而是让观众看到了一群接地气的先辈们。影片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故事,又讲述了那群青年们成长的故事。

  片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女性人物便是主角王会悟了。在王会悟身上,我感受到了强大的“她力量”。从一个年轻老实不会说谎的她,到一个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欺骗”博文女校校长的她,再到在车站有序地安排代表们秘密转移到嘉兴南湖的她,我看到了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贯穿整部影片的两条情感线便是李达与王会悟、毛泽东与杨开慧这两对革命夫妻的甜蜜之恋了。不同于其他主旋律电影在表现领袖们的爱情故事的时候往往是点到为止,《1921》大胆的展现了“一大”代表们的美好爱情,具有突破性意义。难忘李达与王会悟两人新婚燕尔的甜蜜,难忘毛泽东与杨开慧两人依依不舍的告别……正如毛泽东所作:“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我们在片中既能看到革命志士为革命事业的义无反顾,也能看到缠绵温婉的儿女之情——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

  于无声处打动人,余味深长。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党史上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佳话,分别指的是长期居住在上海的陈独秀和在北京工作的李大钊二人。《1921》监制、导演黄建新在接受专访时说道:“片中陈独秀和李大钊的扮演者分别是陈坤和李晨,这两位演员的出生地和姓氏恰好与‘南陈’‘北李’对应。”或许,影片多用青年演员演绎人物形象便是一种青春化的表达,以一种大胆新颖的方式,不仅将历史展现给了观众,更是把先驱们的信念和力量传递给了所有观影者。

  电影中有段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情节——在上海街头,在法租界,毛泽东遇到了一群法国人,他们拿着鲜花和气球,唱着国歌,在庆祝法国国庆。毛泽东随着人潮前进,却被拦在了法租公馆的铁门外。他错愕、愤懑,转头便奔跑在租界的街头上。一路上,霓虹闪现,烟花绽放,不言不语,回忆闪现,打动人心,给观众留下无尽的思考空间……“毛泽东身上蕴藏的力量是决定中国未来的,所以我们就开始展现他的内心。”黄建新解释设计这段剧情的初衷说。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我们不应止于观影后一时的热血沸腾,拒绝“三分钟热度”,要把在影片中接收到的独特情怀在实际行动中加以施展,以梦为帆,以奋斗为桨,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921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篇3

  为了庆祝党的100岁生日,电影《1921》上映了。虽然我不能如期去电影院观看,但趁这个寒假在家,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了这部电影,重温了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辈们在睁嵘岁月里的执着与热情,感受他们崇高的共产主义革命信仰和坚持社会主义定能解救中国的决心。

  20世纪初期的中国,正处于命运的危难时刻: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耽,妄图灭我中华,瓜分我领土。有识之士纷纷行动,寻求救国之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知中山先生领导了车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不料这一革命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紧接而来的军阈混战,更进一步的加剧了人民的苦难。

  中国共产党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它是顺应历史的产扬,它的诞生,给中国带来了希望,给人民带来了光明,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的斗争,最终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们再一次形象地认识到,在当时的回中国,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北洋政府,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其他民主党派,无论是议会制、总统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救不了积贪积弱、处于列强环饲的回中国,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终他们发现,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的唯一选择!

  影片讲述的是党史,更是讲述了一群年轻人的青春史、奋斗史。在他们的身上,洋溢着朝气莲勃的青春气息。13位一大代表平均年龄28岁,最小的刘仁静只有19岁,年长的何叔衡也只有45岁。在这群人身上,我们特别地感受到20世纪初这群年轻人的使命担当,感受到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激情、拯救中国的豪情和对底层劳苦大众的同情。他们以生命创造了历史,告诉人们,一个适逢其时的梦想,一股渴望改变的激情,是如何选就了一个伟大的政党,如何创选了一个伟大的奇迹。20世纪初这群年轻人的理想追求与使命担当,为今天的年轻人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提供了范本和榜样。

  一路曲折一路歌,从当年建党之初的50多名党员到今天拥有将近9500多万党员,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百年的风两历程。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战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续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康来的一百年。国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以历品础力易研,我们的国家繁茶昌颤,祝我们的人民居乐业。

1921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篇4

  从小学开始,在老师的培养下,我学会了%26quot;东方红,太阳升%26quot;的优美旋律,渐渐懂得了%26quot;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6quot;这一有口皆知的话,阅读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童年生活的文章,渐渐地,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和朴素情感,我开始有长大后要为祖国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的想法.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光荣加入了中国少先队,后来又加入了中国共青团.

  那时曾听说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大学生张华勇救落入粪池的69岁老人,不幸牺牲.当时觉得很震撼,觉得很不值,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为救一位快入土的老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当时十分想不通,国家花这么多钱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在他还没回报社会的时候就死了,这个代价是不是太高了,但后来随着阅历的增加,我的想法渐渐有了改观.

  1910年,长江洪水肆虐,剥夺了无数人的生命,摧毁了无数房屋和良田,在这危难时刻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子弟兵挺身而出,他们不顾自身安危奋战在抗洪前线上,打水桩,垒人墙,扛沙袋,抢救被水围困的群众,有的战士几天几夜没休息,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尊敬.

  也在一篇文章中看见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曾踏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足迹,徒步考察万里长征的老记者在庆祝晚会上,饱含深情地讲述了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天,当他要离开一个小村庄时,一位大娘认定他就是当年参加长征的红军,不停地问他:%26quot;我的丈夫在哪儿三个红军女战士在哪儿%26quot;经了解,他得知了其中的详情.原来,50多年前,红军长征途经此村,三名女战士在她家住了一宿.临别时,女战士把自己的一床棉被剪成两半,坚持给大娘留下了一半,并说等革命胜利后一定回来看望大娘,再送给她一床新被子.天亮时,善良的大娘让自己的丈夫把女战士送过那座大山,谁知丈夫这一走就是50多年……50多年来,大娘一直期盼着自己丈夫和三名女战士的归来,每年的那个时候,她都要到村口眺望,等待.她告诉记者,她现在日子过好了,她要将那半床被子还给女战士,她要等她们回来,并坚定地说,她们一定会回来的.后来,记者带着凝聚着党和政府关怀的一床新被子前去看望这位执著的大娘,谁知大娘却在三天前病故了.临终前,她留给乡亲们这样一句话:什么叫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是将一床被子分给你一半的好人!

  看到这里,我禁不住泪流满面,多么朴实而深情的话语啊!大娘的话又一次震撼着我的心灵,令我百感交集,思潮澎湃……多好的人民啊!为了%26quot;半床被子%26quot;的温暖,大娘付出子大半辈子的期盼和信任,付出了她的亲人,她的爱!50年来,所有的艰难与困苦,期待与失望都没有动摇她对共产党浓厚的感情与执著的爱.而这又一次证明,正是因为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才有了信任,拥护,爱戴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群众,才有了中国革命的伟大成功!我想我们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更需要一种精神财富,有些事情仅仅从经济价值去衡量实在太肤浅.在大学期间,我通过参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班和老师的帮助,对祖国,对党,对人民的感情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我更加渴望加入到党组织中来,接受党的教育和培养.因此,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党组织郑重递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向党表明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甘愿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党在我心中,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在这座不朽的丰碑中,在这面高高飘扬的旗帜上,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用红色的信念铸造灵魂,用赤热的鲜血捍卫民族的尊严,用辛勤的汗水浇开改革开放的春花秋实……

  我将以的行动,实践自己无悔的诺言。

1921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篇5

  记得影片中,当陈独秀被军阀逮捕关进大牢,他隔着狱栏坚定不移地对李大钊说:“军阀要我死,我要中国生。”这样的场景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不禁感叹:革命的曙光和修远路途中这些志士们前行的力量都源自于他们大无畏的精神,这样的精神和情怀令人崇敬。

  还记得当影片中革命者李达哽咽着,嘴角颤抖,声音里带着一丝愤怒:“偌大的一个国家,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他凝重的神情,扎心的话语,让我深感:“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伟大意义,我潸然泪下。

  还记得当毛泽东这位热血青年在上海的街头奔走,为革命前赴后继时,我看到了他们心中对世态不公的愤怒、呐喊,这不正是革命先辈们追求理想,历经波折却砥砺前行的见证吗?

  总是记得李大钊在生命停止的前一刻,那凝重、深远一望,那目光中展望的不正是新中国的未来吗?

  影片播映结束了,我的内心久久难以平静。前辈们的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平生活,但我们不能在安逸中丧失斗志,在懈怠中荒废青春。走出影院,我心中反复默念这些话语。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当有一颗自信、自强、自省的心,应当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感恩老师,教授我们知识;感恩伟大的国家,给予我们健康成长的社会。

  我珍视今天的生活,也在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每日合理规划时间,阅读书籍并完成读书笔记;聆听《凯叔讲故事》,以增长课外知识;每日坚持练琴并锻炼身体;每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我想这便是自己作为一个小学生爱国情怀的践行吧!此刻,我端坐于桌前,打开《中国历史》,那绵延于字里行间的中华文明、那历历在目的中华屈辱、那铮铮铁骨的中华抗争······一一在我眼前呈现,在我的心头翻腾。

  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将以此来勉励自己,笃定于自己脚下的路。

1921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篇6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般游船上召开,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1921》的故事从1918跨越1921,正好上衔止步于1918的《恰同学少年》,冲着这艘南湖的中共小船目标而去。该剧以五四运动、反军阀独裁、建党三大史实为经线,以徐世昌、孙中山、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毛泽东、蔡和森、张国秦和段祺瑞等一干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为纬线,重现了1921年以前,在中国军阀混战的背景下,一批以毛泽东为首的青年人从渴望赴法留学到坚定革命斗争的转变过程,体现了那一代年轻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故事的开端就倾覆了我对一代领袖的认知,原来毛主席也做过“北漂”。原本渴望赴法留学的年轻人千里迢迢赶到了北京,却因为欧战尚未结束、资金不充足等原因,滞留在北京成了打工族,毛泽东一开始帮助恩师杨昌济做案头工作,之后开洗衣店,后来在蔡元培的.推荐下,又成了北大图书馆管理员,时常蹭课的他又偶得新闻学先驱邵飘萍的赏识,受邀成了《京报》的特约记者。从当图书馆管理员、办报纸,到后来的组织“驱张运动”、组党,这是一代伟人的成长过程,让我看到了当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风华少年,通过时间的磨砺和自身的进步,逐渐变得成熟睿智、果敢坚毅,在向理想努力前进的道路上,脚步越发的从容不迫。

  我一边被青年领袖所经历的成长磨砺触动,一边对照学习、审视自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对青年的讲话中提到的:“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能力的不断提升需要不断的自我磨砺和锤炼。一方面,要提升学习研究能力,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化的知识,做到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另一方面,要克服思维惰性,做到举一反三、勇于探索,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使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信

  1918年的十月革命,1919年的五四运动,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这块黑暗的土地上,外有列强环伺,内有军阀割据,从“翰林总统”徐世昌、下野的大元帅孙中山,到学者李大钊、蛰居在小胡同的“北漂”毛泽东,每个人都在苦苦寻找国家的出路和未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们,怎样一步步选择了共产主义?中国,怎样选择了共产主义?这部剧为我们展现了历史的答案。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家国命运与人物命运紧紧关联,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演讲,鼓舞起一大批爱国群众的昂扬斗志,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虽然一直受到张敬尧的武力打压,却让广大群众更加团结一致。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成为毛泽东等为代表的爱国青年的“保护符”,也成为“驱张运动”的坚强支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意自古以来都是历史走向的根本决定因素。共产主义让我们看到了庶民胜利的希望,也给我们指引了奋斗的方向,无产阶级从共产主义胜利的曙光中开辟出了一条救国图存的道路,共产主义在中国无产阶级的坚强支撑下,把它的智慧与思想播撒在历经磨难后的中国大地上。因此,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前辈们的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平,但我们不能在安逸中丧失斗志,在懈怠中荒废青春,要在无数英烈的肩膀上继续继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方面,提升自己的政治敏感度和党性素养,做到在纷繁复杂的世事面前保持清醒、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另一方面,要有更坚定的自我认知,我们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要像习近平冀望的那样:“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的奋斗史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9年的光辉历程,我们党的奋斗史,是一部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史上一副最辉煌灿烂的画卷。

  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已经脱去了过去的屈辱和贫穷,发展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在新的世纪里,祖国富强大业等待有人去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等待有人去建设,共产主义理想等待有人去实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就让我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听党话,跟党走,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1921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篇7

  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整理的1921电影观后感范文(精选2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921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精品7篇】 《1921》观后感2000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