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有关看西游记的个人观后感范文

时间:

有关看西游记的个人观后感范文(实用3篇)

有关看西游记的个人观后感范文(实用3篇)

有关看西游记的个人观后感范文1

  吴承恩先生写的小说《西游记》,我们耳熟能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生动有趣的文字,个性鲜明的人物,使我记忆犹新,从小就对它百看不厌,爱不释手。

  今天,我又一次翻开《西游记》,武功高强、正义大胆的孙悟空;贪吃贪睡、好色好财的猪八戒;任劳任怨、心地善良的沙和尚;意志坚强、诚心向佛的唐玄奘;勤劳勇敢、忠心耿耿的白龙马……精彩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写也又一次深深地打动了我。合上书本,我不禁感叹:唐僧师徒四人,真是艰难啊!一步一步地走完了十万八千里。路上是多么辛苦,九九八十一难,大家都受尽了煎熬!

  其实,我们学习也像取经,有些人像《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懒惰,对任何事情都是草草了事,没有一点儿耐心。有的人像唐僧,坚定不移,百折不挠。唐僧遇到过那么多困难,但从来没有气馁过,从未打消过取得真经的念头。我们有的同学也是,遇到难解的题目毫不畏惧,一定要不断地演算,哪怕到最后算不出来,也要找老师弄懂为止。有的人像沙和尚,诚恳老实,对任何事都不敷衍了事,总是一点一滴踏踏实实地把事情做好!有的人像孙悟空,活泼好动,足智多谋,特别聪明,对学习有很强的兴趣,回到家,总是把当天所学的复习一遍,把没有学的预习一遍。如果大家都像唐僧、沙和尚和孙悟空一样,有对学习有坚定的决心,就会像他们一样,“取得真经”。

  看着师徒四人的坚定不拔,想想我自己的所作所为,真是自形惭愧。

  6岁那年,瞅着别人如小鸟般在溜冰场上“飞翔”,我也禁不住动了心,非缠着妈妈要买一双溜冰鞋。妈妈拗不过我,便说:只要你学会了滑冰,我就给你买。”“好!一言为定!”不过,当我摔了几脚后,就气呼呼地把溜冰鞋给扔到垃圾桶里去了。瞧着别人溜冰时轻盈矫健的身影,我也只有望“鞋”兴叹啦!可唐僧师徒呢?一十四年后才取得真经,一路上遇到了多少妖魔鬼怪、艰难险阻也没有放弃。这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唐僧四人都有缺点,孙悟空的毛躁,猪悟能的懒惰,沙悟净的沉默,唐玄奘的懦弱。可是他们却带着各自的缺点取到了真经,并修成了正果。这说明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是完美的,取长补短、团结他人,就能在学习上,在生活中取完真经,修成正果!

有关看西游记的个人观后感范文2

  每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起它来总觉得既过瘾又有趣。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他那曲折的情境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经历了日复一日个性受约束的日子,二十一世纪的人们都格外向往自由,向往那个自由的化身:孙悟空。孙悟空破石而出,“不服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约束”,闯友宫,闹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它的品质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明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然而每个人都明白,在现在,即使是将来,完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的约束。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让内心寻找到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历尽时间锤炼的《西游记》中,竟深深蕴含着新世纪人们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他为什么能够传承至今了。

有关看西游记的个人观后感范文3

《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记忆中,我真的想不起来是什么时候开始知道他们的,好像从懂事起就知道了。

  暑假读《西游记》,我常常为书中的情节忍俊不禁。这孙猴子看到天宫好玩,就高喊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大闹天宫,把那些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把玉皇大帝吓得惊慌失措。他做不了玉皇大帝,就自封“齐天大圣”,可谓没有一点儿法制观念。不过,他的本领是非常大的。学艺回来,他就“唬得老龙王胆战心惊,小龙子魂飞魄散”,更不用说七十二般变化和火眼金睛了……

  猪八戒有点儿可怜,投胎什么不好,非投成个猪,好吃懒做,又爱占小便宜,还总被孙猴子捉弄,不过我觉得书中的这猴子和猪最好玩儿了。沙僧憨厚老实,任劳任怨。至于唐僧,是最没本事的了,而且又善恶不分,自己分不清谁是妖怪,谁是好人,还总冤枉最有本领的孙悟空,每每让人十分气愤。好像所有的妖精都是他的“粉丝”,因为听说他的肉有很多功能……

  读着读着,我有个奇怪的想法:如果师徒四人中只留下一个人去西天取经,那么该留下谁呢?

  留下猪八戒吗?不行!猪八戒就知道吃,而且还那么傻,怎么能担任取经的重任呢?

  留下沙悟净么?也不行!他虽然老实,但是他遇到事情没有主见,很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由此看来,我们需要在孙悟空和唐僧中进行选择了。

  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他这么神通广大,为何不选他?不错,孙悟空确实很厉害,每次遇到危险几乎都是他给摆平的。但是,我们看到孙悟空缺少耐心,而且和唐僧相处时,常常因为闹矛盾而回到花果山。由此可见,孙悟空也该被排除。这时我突然发现,取真经唯一不可缺少的人只有唐僧。

“唐僧!”你会说,“唐僧什么本领都没有,只会念念紧箍咒,一旦遇到危险就什么能耐也没有了。西天取经有九九八十一难,想必他连一难也躲不过吧!”

  不错,唐僧的确很“无能”,但他有一个最重要的优点,这一点决定了西天取经的成功,那就是唐僧有一颗坚定不移的心,誓死也要取回真经。

  唐僧受唐太宗重托去西天取经,一路上经历了多少艰难,但他从来没有说过一个“不”字,也从不半途而废。他不在乎三个徒弟怎么看、怎么说,自始至终,只有他从未离开过西行的道路,即使知道中途会被恶魔吞食,他也决不放弃。

  由此看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有唐僧那样的决心。对个人如此,对一个集体来说更是如此。这个“集体”也许是一个班级,也许是一个工作团队,甚至可能是一个国家。只要是由许多人组成的集体,首先要具有这种决心,有目标,坚定不移,再加上所有人的努力,成功才可以到来。

  想到这些,我突然觉得这个师父的形象是那么高大、那么可爱,难怪妖精们都“喜欢”他!

有关看西游记的个人观后感范文(实用3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