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开天辟地观后感

时间:

开天辟地观后感(汇编3篇)

开天辟地观后感(汇编3篇)

开天辟地观后感1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滨海中心小学陈艳菲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3.了解文章大意,初步感受神话想象丰富的特点及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重视朗读,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难点:初步感知故事的主要情节,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开天辟地》,我们先检查一下你的预习情况。

  1、出示:混沌开天辟地冉冉上升巍峨

  精疲力竭合拢雷霆纵横交错

(指名读---齐读)

  2、谁来简要地说说《开天辟地》这个神话故事?

  3、刚才同学用自己的话简要地介绍了这个神话故事,现在请同学们从文中找一找最能概括这个神话故事的一句话-------(课件出示: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4、教师引读:开辟了——,化生出——板书:开天辟地化生万物

  二、学习“混沌一团”

  1、我们都知道是盘古开辟了天地,那么未开辟之前,天地是怎样的呢?(混沌一团,象个大鸡蛋。)

  2、那是怎样一番情景呢?想象一下。(黑乎乎的,什么都看不见)

  3、谁能通过朗读向人们传达这样一个世界。(指名读)

  三、学习“开天辟地”

  1、就在这黑暗混沌中,大神盘古醒来了。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从中你可以看出盘古是个怎样的神?

  2、生:我感受到盘古是个力大无穷的神

  3、从哪里感受到的?画画相关的句子。

  交流

(1)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师:盘古稍稍使了点劲,“大鸡蛋”就裂开了一条缝,他的力气多大啊。(谁来读好)指名读----齐读

(2)师:还有哪里也看出他是个力大无穷的神?

  抓住“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猛劈猛凿”“巨石崩裂”“破碎”等词语体会。

  引导:再读读这句话,特别注意这两个词,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小结:通过你们的描述,老师仿佛看到了这样一个大神:他左手拿着斧子,右手拿着凿子,一顿猛劈,只见一道道斧光凿影,火花四溅;听,巨石崩裂时,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回响着震耳欲聋的声音,整个宇宙都在震动,让我们感受到了盘古真是力大无穷(出示图)看,这画面和你想象的一样吗?

  指导朗读;此时此刻,你一定能把盘古力大无穷的样子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体会到了盘古的力大无穷。

  4、盘古终于把天地开辟出来了,后来世界又发生了一系列奇妙的变化----引渡下文 课件出示: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男女生分读)。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作者在描写天地变化时在用词上有没有什么特点?(3对反义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具体地描绘了天地分离的情景)

  小结:文中还有许多类似的句子,在下面的学习中多加留意,并尝试着运用,相信会给我们的文章增色不少。

  让我们再来读好这句话,感受天地间的这种变化。

  四、学习“顶天立地”

  1、过渡: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又是怎样做的呢?我想请四个同学分别读3,4,5,6四小节。想一想,此时的盘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他是个巍峨的巨人

  从哪里看出的?出示: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天和地的变化而变化。

  有没有让你想到一个成语?(顶天立地)大家想看看这个顶天立地的大神吗?(出示图片)

  齐读:让我们一起来读出盘古的顶天立地吧)

  你还从哪里感受他是个巍峨的巨人?

  第四小节:从“一万八千年”和三个“极”中感受到的。

  小结:同学们,盘古头顶天,脚踏地,就这样支撑了一万八千年,多么漫长啊,盘古高大得简直让人无法想象啊!谁能通过朗读表现盘古的高大?

  除了巍峨,高大之外,你还体会到他是一个怎样的神?

(2)他是个责任心和决心很大的神

  你看,他支撑了——这是多么长的一段时间啊,从这里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交流:

  第6小节(他自始自终支撑了“几千万年”,直到他“精疲力竭”的时候才含笑倒下了)朗读:谁能用你的朗读表下盘古的这种决心。

  总结过渡:为了让天地不再合拢,盘古就这样在田地间苦苦支撑了几千万年,直到精疲力竭,才无怨无悔地倒下了,在临死的时候,把自己的身躯化成了万物。

  五、学习“化生万物”

  1、师:盘古的身躯都变成了什么呢?我请一个同学来读读课文第七小节。(指名读)

  2、师:变成了哪些?我问,你们答。

  3、盘古在临死的时候为什么会变成这些东西呢?他有怎样美好的心愿,老师猜想了一下,得出了其中一个答案: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他要让这个世界风调雨顺,年年丰收)

  4、同学们能不能象老师一样写写盘古的心愿呢?(学生交流)

  小结:看来,你已经感受盘古这么做的意义了。

  你已经深切地体会到盘古给我们人类带来的温暖。

  5、小结:同学们,正是盘古的伟大无私才让我们拥有了如此美丽的世界,让我们抱着一颗感恩的心一起来深情地朗读第七自然段。

  六、总结全文

  1、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力大无穷,伟大无私的盘古吧!(读最后一段)

  2、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为宇宙而献身的大神吧!(读最后一段)

  板书:开天辟地

  开天辟地化生万物

  力大无穷伟大无私

  开天辟地观后感 精选12篇

  开天辟地读后感

《开天辟地》教案

  开天辟地教学反思

  盘古开天辟地读后感

开天辟地观后感2

《开天辟地》观后感

  9月23日上午我们归内小学在电教室观看《开天辟地》--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家参观了以后深有体会。《开天辟地》所讲述的,正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段时期的历史事件。通过这部影片,我们认识了李大钊、陈独秀这两位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前期领导者,领略了毛泽东、周恩来、邓颖超、邓中夏等一大批青年共产党人的风采,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上个世纪初叶的中国是怎样处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了解了当时的爱国志士们是怎样苦苦探求救国救民的途径,以及中国共产党建立在那个特殊年代的光辉意义。

  1919年5月,受到苏联十月革命影响的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在“巴黎和会”受到侮辱后,在北京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五?四”运动。中国最早觉悟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决心创建无产阶级政党。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31日,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继续进行。这次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我们党的光辉历程,经过88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求索,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事业的核心力量。今日浙江,红船起航于嘉兴南湖,这是浙江人民的光荣,也是浙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所在。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浙江省委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中央精神和浙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继续发扬“红船精神”,努力干在实处,力争走在前列,开创了浙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通过这次的观看,让我们全体教师深深地知道:今天安定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是老一辈的革命家用鲜血换来的。做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全心全意地教育好下一代,要克服各种困难,以人为本,尽职尽责,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严谨治学。在党中央的带领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宗旨,来改变山区落后贫困的面貌,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归 内 小 学

  2 0 0 9 – 9-24

开天辟地观后感3

  这周与同学们一起观看了电影《开天辟地》,重温了党成立的那段历史,却有了新的感悟。巴黎和会蛮横的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北洋军阀准备接受这个决定,中国人民群情激愤,学生运动高涨……在这种混乱的局势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局面。电影结束后,一句场面让我记忆犹新:在嘈杂的火车车厢里,谈起湖南的革命兴起,而全国范围内的革命还未相互呼应时,有人问,湖南不是成了风中之烛了吗?年轻的毛泽东反问说是全国一片黑暗好还是略有一处光明好……有了第一把火就会有第二把火,还会有第三把火。我想起我们身边的一种现象,有时明明发现一些问题或隐患,或脑中有一些好的建议可以使事情做得更加完美,可害怕枪打出头鸟于是保持沉默等待别人提出时再附和或搭顺风车,我们常常以大多数人的做法作为自己的行动标尺,因为这是最安全的做法,毕竟法不责众。可殊不知跟在别人的后面跑,最好成绩也只能是第二。想起以前不知从哪听到的话: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让一只小蜡烛失去它的光亮。当初我们的党不也是在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所支配的黑暗中逐渐成长壮大的吗?中国革命不也是由星星之火逐渐形成燎原之势的吗?我们需要一种拓荒者的勇气,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敢于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付诸实践,敢于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即使大多数人的做法与我们不同。

开天辟地观后感(汇编3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