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高海拔之恋》观后感

时间:
  • 相关推荐

《高海拔之恋》观后感9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高海拔之恋》观后感9篇,以供借鉴。

《高海拔之恋》观后感9篇

《高海拔之恋》观后感1

  许是刚刚看完原著的关系,对故事的每个脉络都记忆的清清楚楚,所以对电影的感觉,就只剩下了挑剔。自己不知道没有看过原著的人会会也这样?有了原著的比较,你会觉得,如果说原著是一框架结构的房子,那么电影更像是在盖房子前搭的脚手架。就是这样的感觉“空洞”。

  我们的张导讲故事的本事就像是把一枝繁叶茂的'山楂树'修剪成了一根光溜溜的'棍子'。可能是借助影像来演绎一个大部分时间内心活动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难题吧?没有了艳丽色彩,更没有以前张导所惯用的旁白来补充时间流逝;取而代之的是文字。可能是导演怕用这样是手法让大家觉得我们又在看一部新《我的父亲母亲》了吧?故事一开始的静秋喜欢老三,那种少女怀春,欲说还羞的矛盾心理也没有表现出来。

  一出来,两人间接触戏不多,就产生了爱慕。不知道没看过原著的人,是否觉得故事发展有些不合乎逻辑。许是电影时间有限,张导删减了一些两人以外的其他故事情节,把静秋知道老三有未婚妻那段删掉有些不妥,可能张导怕用这段戏有些节外生枝,只是用文字点到而已。还是把有限的时间留在两人感情发展主线上了。影片后半部,更没有静秋对老三的怀疑。只是为了情节的需要那么一点点的演绎。小宝没有看过金庸先生的武侠原著,但据身边的n多武侠迷们评论,所看过的金庸武侠剧的,都说不好。可能是那个你熟悉的文字在你脑子里出现的江湖,一下子直观的呈现在你眼前时,你发现那不是你脑子里的江湖。就同有些影迷看周星驰电影,熟悉了电影里周星驰说话的语调和表情,当真的周星驰站在面前时,不能接受周星驰说话的语调和表情一样,都怀疑,这是周星驰吗?话题有些散了,还是回来吧!就张艺谋的电影而言小宝更喜欢《我的父亲母亲》。对这部电影的满意程度就打65分。

《高海拔之恋》观后感2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25岁了,但是我能等你一辈子,纯正年代的美好爱情。这是影片结束之后,黑底白字,如此清晰的印在屏幕上,带给我的是小小感人背后的大大的感动。影片的剧情很简单,讲的就是在文革时期一对恋人的故事。女主人公的纯真,男主人公对自己心爱的女朋友的爱护,那一份若有若无淡淡的爱意,就如流水一般,一点点的沁入人的心扉。也许打动我的并非影片本身,而是在现在的电影中,很难在找到这样一部清新淡雅的影片,现在的影片都是无所不用其极,将性和欲作为影片的卖点大肆渲染。

  但凡影片中有一点和性和欲沾边的,都会被拿来进行炒作,进行刻意的放大,然后以此作为票房收入的一个棋子。纵观现在的影片市场,的确充斥着太多的少儿不宜,为了赚钱,也许很多导演都忘记了当初自己的追求了,在这个社会中,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众人皆醉我独醒实在是太难,有多少人被现实打败,放弃了初衷,放弃了自己最初的梦想。但是话又说回来,现在的社会真的很需要这样的一缕清风,能够唤醒人们日益腐浊的心灵,也许收效甚微,但是只要有那么几个人被唤醒,这不也是功德圆满吗?电影的制片人不能因为这种类型的电影好卖,就拼命将自己好好的作品包装成那种样子,抱着一种不管我的电影是什么风格,反正先把人骗过来再说的态度啊,就好比不能因为人们沉溺于毒品,就不管毒品是否有害,拼命进口倒卖给人们大众啊,那时需要的是林则徐,而现如今我们也需要林则徐这样的人,而他们又在哪里?在哪里?

《高海拔之恋》观后感3

  2月14日,情人节。想必此刻,大街小巷,都是成双成对的情侣。不去凑热闹,于是,在这个晚上,听着情歌,在家中写下这篇观后感。我想这电影,大概也会是今晚情侣们的选择,或冲着古天乐,或冲着郑秀文,或许就只是冲着情人节。而我,则是冲着杜琪峰。一生很短一年很长,杜琪峰《夺命金》之后,一场《高海拔之恋II》还是那样的令人不可捉摸。

  等待,在爱情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一席之地,一句“我等你”,远比“我爱你”三个字,更需要勇气。

  所谓爱情,就是为了对方,做他真心希望你做的事情。譬如好好活着,譬如好好生活,譬如相濡以沫。《高海拔之恋II》的爱情主题在于等待,却将牺牲精神诠释得无比透彻。

  李光洁饰演的小田失踪于难以生存的林海,没有人相信他能活过一个冬天,但他却在“密室”之中活了六年。因为有人在等他回去,所以无论多艰难痛苦,他都不能死。

  高圆圆饰演的圆圆,在结婚现场抛弃了古天乐饰演的大明星迈克,选择和普通穷酸老百姓王宝强一起生活。舍弃了事业,舍弃了富贵,舍弃了深爱自己的人,唯有幸福才对得起舍弃的这一切。

  而结婚现场被甩的迈克,只有好起来,才能缓解圆圆的愧疚之情。只有早日恢复昔日光彩,才对得起033号国际粉丝秀对他的悉心照顾。在与秀的朝夕相处中,被秀情感所打动的迈克,也的确恢复正常,甚至是进入到一种比遭受打击前更好的状态,有失必有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秀与迈克的感情是整部影片的重头戏。户外总是容易产生感情,爱情则是源于彼此的需要。在香格里拉远离尘世喧嚣的空灵环境之下,秀和迈克两个守着爱情伤口的人彼此治愈,成为最适合的一对。除迈克进入林海寻找秀,舍命救下秀外,导演并没有对这段感情的升华设置什么高潮。影片中成年人之间的相爱相处模式也完全超越了《单身男女》,以一种更为平缓的方式推进,人们不再需要壮烈不再需要海誓山盟,只是尽所能的关照彼此——当你需要我的时候,我一直在你身边。

  片中片《高海拔之恋》,是迈克送给秀最好的礼物,亦是导演送给观众最好的礼物,“发生过的只是一个剧本”。小田在片中片的活着,令秀的痴痴相守有了落脚点,这是一场戏,更是一种告慰,一种道别。残破的.命运,扭曲的机缘,注定的错失,都遗憾的存在过。当时间滑过吹弹即破的脸颊,皱纹渐渐堆积,那么多伤痛与感悟均化为对生命的领悟。知足、安心、彼此相爱,将令你拥有最美好的世界,一个闪光的世界。

  无可否认,《高海拔之恋II》并非时下流行的男追女或女追男桥段,而是带领我们去见证了一段曲折离奇的爱情。一个失落的大明星迈克,被爱情的锋芒伤至刻骨铭心。一个小店老板娘秀,在丈夫失踪多年中恍惚度日。他们是明星和粉丝的关系,按理说这样两个失去爱情的人于此处本应一拍即合,但杜琪峰是绝不会让他的作品流入俗套的。正因为迈克自暴自弃不愿进入爱情的角色,正因为秀总是期盼失踪的丈夫小田能够奇迹般回归而不愿面对现实。于是两个失去爱情的人,再次相爱竟是如此困难和曲折。

  诚然在任何爱情电影中,对于情感潜移默化的发展恰巧是这类电影的共同点。但《高海拔之恋II》的独到之处就是将其场景搬到香格里拉这堪称桃源之境的地方,因此同类电影中男女消费心理、拜金主义、婚嫁心理等在本片中踪迹难寻。迈克给秀煮面,迈克去教堂取酒,以及两人骑摩托车去“追日”的情节,一点一滴铺垫到位。因此在这点上,影片有别于其他的爱情时尚戏,虽说在杜琪峰的爱情电影中,总会与时尚挂钩,但本片更像是为纯美的爱情营造了一个乌托邦,脱离了尘世间的一切凡夫杂念。一个大明星褪去光鲜的外壳,同样是一个追求爱情的血肉青年,在高海拔的纯爱之地将灵魂净化,才是真的自己。迈克和圆圆失败的爱情与香格里拉中秀和迈克的清新奇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为后面秀得知丈夫小田遇难,二人爱情之路的波折埋下伏笔。

  这一方面正好印证了杜琪峰对爱情电影一贯的手法,不按常理出牌,却又遵循市场的主旋律。韦家辉和游乃海这对“催情”组合为电影的后半部奉上了大量煽情片段,迈克与秀的爱情箴言是那么摄人心魄,片中片《高海拔之恋》又是如此真实可贵,令人无法自拔。一段人世间失败的爱情,被一场天际之边的纯爱所治愈。

  喧嚣的都市,3800米的超脱,在这片脱离地气的香格里拉,伴随那远离尘世的清新体验,都在这美好的蓝天下悄悄融化。

《高海拔之恋》观后感4

  从电影院里走出来,惊叹故事情节和我这段时间所经历的,虽无异曲同工之妙,却也相似之极,在我看来,在我的内心里是这麽认为的,我决定记下来,不管别人如何看,怎麽想。

  我是带着一颗真挚的心进入这场戏中。

  迈克和秀的故事是在海拔三千八百米高的香格里拉开始的,我和她的故事则从虚拟世界的网络中开始。迈克认识秀时,沉醉于酒中,而我沉溺于游戏中。秀在等待她失踪七年的老公,而她带着伤,刚刚结束了一段长达七年之久的感情。我和她的故事也就如电影中那样慢慢地发展,有灿烂阳光,也有漫天飞雪;有追逐,也有等待;有“我一定能带你出去”;有“you jump , I jump ”; 唯一没有的是承诺。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电影总有结局,我的故事也例外。我不是迈克,她也不是秀,我更不能导演故事的结局。她选择了戏中戏,我随之进入戏中戏的迈克,祝福她幸福、快乐,也衷心祝愿她七年的等待如戏中戏那样美好圆满。我会经营好我的那家“林-海旅馆”等待她的出现。

  电影很好做,选好故事,做好场景画面,搞好宣传就可以等待票房的回报。现实不一样,付出了不一定有收获。

  也许我做出了很多中别人看来,也包括她在内,都是很疯狂,让人不可思议的举动,只希望她能理解,能明白。

  在此感谢“高海拔之恋II”剧组和剧本作者,故事感人,场景也美,愿你们票房一路飙升。也同样谢谢她,这46天里很轻松,很开心,也很快乐!!!

  请珍惜陪在你身边的那个ta…

  2.很痛恨自己是个慵懒人,15号的事情一直拖到现在还没有做.. 《高海拔之恋2》都已经下线了,其实主要原因是看到了铺天盖地的影评,心里想说都被他们说啦,但是,总是有些感觉是不一样的,就写点吧,面对这样一个好的作品有些话还是想说出来的..

  在当今情欲,物欲,暴-力,阴谋充塞的电影世界里,此片的出现就像一股清新的空气吹进了我的心里,尽管高海拔上空气有点稀薄 ,哈哈哈哈哈! 荒诞的故事开头,把大家的视线拉到了那个人迹罕至,连车都搭不到的偏远小旅馆,跟外界的荒凉的景色对比,小旅馆里的装饰布置无疑是舒适和温暖的,这样的视觉冲击力很容易的就把我的情绪直接带进了戏里。这高海拔之地的冰冷和喘不过气来,不就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环境写照么,那么这个温暖的小旅馆就是我们心里十分向往的世外桃源。。避世也好,疗伤也好,一切一切的写照引起一轮轮深深的心里共鸣。。有谁不想躲在那里呢。。

  小田跟秀的爱情故事是影片中三个爱情故事最现实,最感人的一段。看的时候会想到自己曾有过的`快乐跟甜蜜。。随着影片的深入男主角麦克的介入并以旁观者的身份一点点的剥开他们这段爱情的原由,在这个过程中,麦克渐渐忘记了自己的伤痛而不知不觉的爱上了一直在等待爱人回来的女主角。。其实他爱上的是女主角对爱的执着,对爱的坚持,这跟对爱摇摆不定而弃他而去的高圆圆是如此的天差地别。。。到此他才发现“秀”的爱情观才是他心里真正想要的。

  最喜欢的是影片的高-潮,麦克为“秀”拍的那本电影的结尾让小田活过来了,拍这本片子圆了三个人的梦,高圆圆就此可以回到自己喜欢的电影界继续发展而不用再逃避世人的指点。而麦克自己也通过这本片子告诉秀,什么伤痛都可以放的下,过的去,他力邀圆圆出演就是一种放下。秀在看到片子最后发现那个结局是她想要了很长时间的,大声的哭出来了,心里的那个结也就随风去了,毕竟人死不能复生。也只有心里放下了,她才看的明白最后麦克仰起头望着天空的眼神仿佛就是在高诉她:我依然在等你(这个镜头我最喜欢,男人演的好,没办法不喜欢啊)。。。正是这样的用心良苦,男主角最终赢得了真爱。。

  影片除了几位主演功力深厚,把角色发挥的淋漓尽致外,取景也很别具一格。虽然没风光片介绍的那么全面,但是香格里拉的景色也确实的让我们这些个窝在废气城里的人眼中一亮,更为巧妙的是片中片的设计,手法新颖,其中的爱情叙述手法感觉很浪漫,很纯粹,很精神层面,很难得的没有一丝一毫爱情外因数的描述,男女主人公的心灵对话几乎都是在传媒的灯光下,在大众电影院里,但是却说的如此的让对方心领神会,这种浪漫真的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哈哈哈!还有他们好几次为了拯救对方几乎搭上自己的生命,如此深厚的感情,

  到最终却连个吻都没有,其中的唯美的确让人心动。。。影片这样的表现方法让我想起了荒凉的新英格兰高地上的桑菲尔德庄园里发生那段干净的不带一丁点尘埃的动人爱情故事《简爱》。。人在世上会有贫困,富有之分,地位也有高低不同,也许一辈子都改变不了,唯有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受伤的时候一样需要上帝的呵护跟眷顾。。

  当然片子中的有些情节还是有欠推敲的,但是对于我这个月亮可以是兰色,天空可以是橘色的唯美主义者来说,有什么是不可以的。。只要他是美丽的,意境深长的。。。

《高海拔之恋》观后感5

  很久以前看了小说原著,报纸连载的,每天很期盼报纸的到来,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听说张艺谋要导演《山楂树之恋》,心中涌起更多的期盼,想象一定拍得很唯美,很文艺。期待已久的电影终于来了,昨天看了电影后,总体上挺好,唯美的声音和熟悉的旋律将故事悠然带出,让人顿时心生感慨,画面干净、单纯、自然。但也有些失望,觉得人物缺少铺垫,情节有些跳跃,情感细节少了些。静秋这个人物不够丰满,让人觉得似乎她很幸运,不知是何德何能何才,让老三为她如此痴迷,如此无怨无悔的付出?能得到这么难能可贵的爱情。

  很喜欢影片中的主题曲《山楂树》,娓娓唱来,温暖、忧伤、淡淡的,每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我的耳朵努力去捕捉,若有若无的,牵引着我的心。

  印象深刻的是静秋回市里参加文艺演出,舞蹈“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强烈地感受到那个时代背景,虽没亲历过文革,但很痛恨那样的时代,对民众精神的封锁和摧残,庆幸那样的时代终于远去了。脑海里突然转换到朝鲜,朝鲜的今日就是我们的昨日吗?抑或三十年后,再看今日的时代,还会有类似的感受吗?我想会的,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是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

  当然,影片中描述的爱情也深深地打动了我,很纯洁、美好。老三对爱情的无私付出,细心、体贴,爱恋的情愫在二人心中攒动,展现在眼前的全都是美好,不由想起自己的青春时代。在物欲横流、浮躁、功利的如今,房子、车子、票子左右了人们的爱情观,这样的爱情当然是稀缺。人们希望能满足物欲的同时收获纯洁的爱情,却总摆不平付出与收获的关系。

  爱情是什么呢?每个人心中一定有自己的答案。“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这是一种很理想、很美好、很令人憧憬的爱情,但还有一种爱情,就是无论疾病或健康,你都深爱他、照顾他,陪他走完生命中最后一程。这不是婚礼上的誓言,是生活中的践行。

《高海拔之恋》观后感6

  有一首很喜欢的歌叫做《你抽的烟》,歌词是这样的:选择落脚这陌生的地点,难入眠,雨点敲打屋檐,彷佛心里面我的眼泪在蔓延。改变时间、改变体验、改变语言,以为就能事过境迁。你抽的烟,让我找遍镇上的店,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没改变,对你的思念。过一天,眷恋有增无减,记忆像天线寂寞不断上演。

《高海拔之恋2》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这首歌里,那一句“你抽的烟,让我找遍街上的店。。。”

  女主角郑秀文,固执倔强,让人难以接受的维持着特别的生活细节,开着配件都难以找到的破卡车,守着没有“哆来咪”的破钢琴,等着一个失踪很久的男人。甚至,面对自己最难以抗拒的人,都平淡冷漠,心如止水。

  男主角古天乐,酗酒成瘾,毫无生气,让人心生厌恶。

  然而,就是这样两个失去爱人的悲催角色,瞬间就能击中你内心最柔软的那部分,致命的戳到我们心里那过往的伤痕。你还记的他/她最爱的吃的菜吗?你还记的你们最喜欢的那首歌、那部电影、那些曾走过的街角,那些一起玩过的游戏和一起看过的书......

  当我们的爱人不在身边,我们都会本能的会维持着所有往昔的生活细节,固执的保持原状,这样会让我们有种安全感,哪怕这会让我们变得难以适应周围的环境,哪怕会让周围的人觉得不可理喻。

  影片中的阿秀如是,迈克亦如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与地,而是我的心和你的心之间那无形的遥远。当你爱上一个人,你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能够成功,你害怕、彷徨、激动、幸福、失落。。。你还能够理智冷静的有计划有步骤完美的表达自己,表现自己么?

  因为爱,所以无法坦诚相对,因为爱,所以难以忘记,因为爱,所以转身离去

《高海拔之恋2》就是这样,我看到阿秀对过去刻骨铭心的回忆,看到阿秀遭遇突变的人生态度,完全理解她逃避新的感情,请抛弃看似理智科学的那套说辞,只要想一想,如果是你,你可有勇气把所有过往的回忆一笔勾销,痛快的跟往事干杯吗?

  也许,也许我们都以为自己会忘记,可其实还是一如往昔,从未改变。《高海拔之恋2》一反杜琪峰电影的独有特点,无论从故事节奏到镜头画面,场景切换。都似乎完全不是杜琪峰的风格和方式吗,然而,这样的一部电影,不仅仅是情人节的商业爆米花影片,其实里面有导演和编剧,少有的对于平淡生活的讨论,少有的对于普通如你我的人生进行的观察和猜测。

  由此,《高海拔之恋2》里男女主角的无法坦诚相对,自我和内心的无法坦诚相对,过去和未来的无法坦诚相对,你与我的无法坦诚相对,其实都应该释然,最重要的,其实就是现在,应该看着你最在意的那张脸,放手去爱,也是不是就是杜琪峰和韦家辉最想要告诉我们的呢?

  Ps:那个像树一样的干净美好的好男人,世界绝种了....就算活着,也是被活活饿死的....

《高海拔之恋》观后感7

  我一直想,如果不是迈克失恋偶至香格里拉,如果不是秀等待爱人无果,如果一切都在香港、北京这样熙熙攘攘的大城市,这两个人还会有爱情发生么?

  但爱情的发生,必有合适的时间,环境,人的恰如其分的心理状态。彼此的慰藉,贴近。生活里的某种巧合,碰撞。缺氧,安慰,重获自信。对于生活的希望再次点燃。只因为这个人的出现。他是恰恰就在此时路过了,而已。

  我喜欢粗粝粝的女人。郑秀文不加修饰的皮肤,刻意的高原斑,不修边幅的衣服材料,色彩明朗的生活。这些让人觉得踏实。在某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呆下来,平平稳稳,日复一日地重复简单生活。等待爱人的归来,等待,漫长的等待,在所有人认为他死了之后,仍在等待,寻找。因有希望,它必然会成为一种现实。

  小田的爱情,一见钟情的发生,成为现实却是漫长。我忽然很喜欢这样内敛害羞的男人。有那么一点不自信的怯弱,又有一种真诚的坚持。会脸红的男人,笑得如此纯净的男人,在这个时代,城市里,写字楼中,还会有么?死心眼,笨,但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等来真挚之爱啊!

  两个笨笨的男女,在香格里拉,追日的摩托,跌落后的表达,带着伤痕甜蜜的结婚照。幸福的定格,往往这样的出人意料。男人没有说过喜欢,女人却说,其实我也喜欢你。男人笑了。

  我还是在想,在城市里,还有这样纯净的表达么?

  我不知道,迈克与秀之间的邂逅偶遇,算不算是爱情。整部影片连一个接吻的镜头都没有。黄奕作为助理说这件事的时候,也只是用手势来问,“你们两个有那个没有?”

  秀是一个幸福的女人么?有一个男人因为有念她的力量在树林里徘徊七年,至死都把她的相片保存完好。有另一个男人,为了她的遗憾,以影片来圆她未尽的心愿,把最后的哭变成一种圆满。但是,一个女人,获得这种真挚,是因为,她的死心眼,她等着七年,她不放弃。如若没有这份力量,会有人为她感动么?

  总有一些未尽的遗憾,任凭你悲天恸地,终无回应。总有一些小小的惊喜,在生活最悲凉的一角,冒出芽来,让你破涕为笑。这就是人生。

  王宝强的抢婚戏只是由头,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后来他和高圆圆风风火火做切面的场景。夫唱妇随,凡夫凡妇,人间烟火,平淡是真。这样的镜头,最动人的心酸。因为总觉得,这才是自己生命中的缺憾。

  那些缺失的,总在心里。却忘记了,现实中,自己手里的有的。

  我不知道,作为一个落单的人,看这样的影片,我应该作何感想。纯爱,究竟还会有么?为什么,所有的付出,最终还是要换来世俗的检验,与条件的审判?或许,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香格里拉,都有一种高海拔之恋,因为不可能,才显出它的美好。

  切合影片的还是那首林夕词,罗大佑曲的《DO RE MI》。歌词很棒,“发生过的,只是一个剧本,没结局的,才像真实的人生。。。不圆满的地方就让它断断续续,空白越多,越多可能。”

  是,放下过,救赎自己,才有新的开始。于是我在想,我需要一场仪式,来结束过么?

《高海拔之恋》观后感8

《高海拔之恋2》都已经下线了,其实主要原因是看到了铺天盖地的影评,心里想说都被他们说啦,但是,总是有些感觉是不一样的,就写点吧,面对这样一个好的作品有些话还是想说出来的。

  在当今情欲,物欲,暴力,阴谋充塞的电影世界里,此片的出现就像一股清新的空气吹进了我的心里,尽管高海拔上空气有点稀薄,荒诞的故事开头,把大家的视线拉到了那个人迹罕至,连车都搭不到的偏远小旅馆,跟外界的荒凉的景色对比,小旅馆里的装饰布置无疑是舒适和温暖的,这样的视觉冲击力很容易的就把我的情绪直接带进了戏里。这高海拔之地的冰冷和喘不过气来,不就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环境写照么,那么这个温暖的小旅馆就是我们心里十分向往的世外桃源。避世也好,疗伤也好,一切一切的写照引起一轮轮深深的心里共鸣。有谁不想躲在那里呢。

  小田跟秀的爱情故事是影片中三个爱情故事最现实,最感人的一段。看的时候会想到自己曾有过的快乐跟甜蜜。随着影片的深入男主角麦克的介入并以旁观者的身份一点点的剥开他们这段爱情的原由,在这个过程中,麦克渐渐忘记了自己的伤痛而不知不觉的爱上了一直在等待爱人回来的女主角。其实他爱上的是女主角对爱的执着,对爱的坚持,这跟对爱摇摆不定而弃他而去的高圆圆是如此的天差地别。到此他才发现“秀”的爱情观才是他心里真正想要的。

  最喜欢的是影片的高潮,麦克为“秀”拍的那本电影的结尾让小田活过来了,拍这本片子圆了三个人的梦,高圆圆就此可以回到自己喜欢的电影界继续发展而不用再逃避世人的指点。而麦克自己也通过这本片子告诉秀,什么伤痛都可以放的下,过的去,他力邀圆圆出演就是一种放下。秀在看到片子最后发现那个结局是她想要了很长时间的,大声的哭出来了,心里的那个结也就随风去了,毕竟人死不能复生。也只有心里放下了,她才看的明白最后麦克仰起头望着天空的眼神仿佛就是在高诉她:我依然在等你(这个镜头我最喜欢,男人演的好,没办法不喜欢啊)。正是这样的用心良苦,男主角最终赢得了真爱。

  影片除了几位主演功力深厚,把角色发挥的淋漓尽致外,取景也很别具一格。虽然没风光片介绍的那么全面,但是香格里拉的景色也确实的让我们这些个窝在废气城里的人眼中一亮,更为巧妙的是片中片的设计,手法新颖,其中的爱情叙述手法感觉很浪漫,很纯粹,很精神层面,很难得的没有一丝一毫爱情外因数的描述,男女主人公的心灵对话几乎都是在传媒的灯光下,在大众电影院里,但是却说的如此的让对方心领神会,这种浪漫真的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哈哈哈!还有他们好几次为了拯救对方几乎搭上自己的生命,如此深厚的感情,到最终却连个吻都没有,其中的唯美的确让人心动。影片这样的表现方法让我想起了荒凉的新英格兰高地上的桑菲尔德庄园里发生那段干净的不带一丁点尘埃的动人爱情故事《简爱》。人在世上会有贫困,富有之分,地位也有高低不同,也许一辈子都改变不了,唯有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受伤的时候一样需要上帝的呵护跟眷顾。

  当然片子中的有些情节还是有欠推敲的,但是对于我这个月亮可以是兰色,天空可以是橘色的唯美主义者来说,有什么是不可以的'。只要他是美丽的,意境深长的。

《高海拔之恋》观后感9

  在很久以前一直知道有这个存在,就是没机会去看,今天因为点失误,看到了这部电影。

  在那样的年代,社会和家长的不允许,在老三的我能等下,注定的像山楂树花开般雪白的爱情。老三的我们还年轻,他不知道他会患上白血病,在等待的过程中选择了消失在静秋的视线范围之外,却一直默默中注视着静秋的世界。在静秋得知老三住院了去看他的第一夜,静秋在医院的门口坐着,老三在窗前看着,内心是无比的心疼的吧。当老三为静秋买了个山楂树图纹的面盆时,静秋怕弄脏了她,然而在后来因为生气,用浆糊封去了山楂树图案,后来的后来,当静秋洗去的时候,意味着错过了很多的时光。老三送静秋坐船过河,老三在这头,静秋在那头,中间是那条河,两人隔河对望,竟无语凝咽。爱情是那窄窄的奈何,他在这头,你却在那头。静秋在等着老三的同时,老三也在等着她。两人再见已是注定的诀别,当静秋被带到老三的病床前,看着那被病魔折磨的瘦如枯柴般的老三,心是那么的疼,老三用他那一生等待着静秋,等待着他们甜蜜而酸涩的恋情。天花板上是老三和静秋坐在一起甜蜜灿烂的笑容,这或许给予了老三支持的力量,阳光般的力量。“我是静秋,我是静秋。”一遍遍的呼喊,是少年曾对少女的承诺:当他的一只脚踏进坟墓了,听到她的名字,他也会拔回脚来看看她。爱到极深时,等待已成为习惯。老三在等待静秋,死亡都能拖着,执着的等待。他们的时代虽然走远了,但不曾走出过我们的内心。

  老三离去了,他把 日记 托弟弟转交给静秋,如果静秋过得很幸福,就不要把这些东西给她;如果她爱情不顺利,或者婚姻不幸福,就把这些东西给她,让她知道这世界上曾经有一个人,倾其身心爱过她。

  老三日记本的扉页上写着:“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

《高海拔之恋》观后感9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